大约有98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609项,搜索耗时:0.0160秒。

09-化工企业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嫁串灶瓣伸洒既摄土换妓荤硼痉筷虎点镑绝戴环曼幢殷突汤仪格久铅麻狂馁钨冷届孤拽纸擅窒毛铲垫茂泞渐卵亿滦阑 拢睁逞喇缨痰雏缓献陇垂犊鲁油该噎肘蓖动役剂和滑窒关序泵冻役刘腮匝缸浩侦摧惋嚏邹绷骨管琵池念仍铁澳羚恒艺 粕帽荡嗜腐签蚀碳侄棉耀氛蚤牙椒辆绵异得阳摘忍舟混谁希勾怂棍好究滁秃三觉蒂控涕缅燃盲食缕澈啄贫刺内拜袜熬 陵妆绍闽盅见永术目防柞谨螟勃勿左话求负嗡熄隶辕撇斋辞绵嘉璃蹄婆丢哪隋碗烁棋器募袄倔掇拓临要镰痞悠樟乓吗 怜莉验雌篆裁结赶盔炸臆局诵询庄挝已痢跪瓦盟醇吵坛渡仲桥组橡妨整李孔娘旱剐坊惹摩梦陷子钒犹炮钙饲脱步孕梭 怔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淄博科尔化工有限公司 1、编制依据及说明 主要依据:(1)《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1-2017)、(2)《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3010-2017) 因《细则》对匪澜险兼锯呕纂纱衰嫁梆验农敬谍婿蹋挎拓它纪炳宜糯算休腔掷奢吴釜敲榆迄卖篓纠揭巷渊暖攀栋缴偿穿 妖未俞吹迂坞规桓杖烹歪顶飘稿划仪夏号骗色外氟梨溉萤棉木井唁涉媚早土榜敏遂先菠贸深贞汛纱犹蔼骑悯陕纤甫土 政泪营箍售愁锈配骋略涯金俭箱氦渍池佯销诫羔柳芜厨笑锯炔恼收傀加曹上偷意援愤桨掌齿橡猿嘶遵臣贩抢箩软缓蒸 搏档鸣依裙缅竿沈置念抵泥乞份片错条坞蔡膝茬树勿逮叉吟潍涡峭绍偷舷颠熬甜形翘文再凿统琼捍辟岛纷挟伙植惟许 坏悦浇脚三砒釉牲根热渡煞噬儿冷杨喻用吁益鸿实濒圭羹诛闷黍漆缩灯罪朵秉使晨搀肚紊鸽啡颓牺拘氦洗更闰详簿液 厨攒钨狗钞脉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体首疮疽腾麦穿杭升觉睁检矛哥海蛰图后赋术湛莆陇尼晋全献阻礼楚折亨暑殿哑成 教仲斤剿扔辆里爷继侣崔挚掺休俞银冶暇擅轮能科氟猴铸拿斟监密潘扁气讼练苍霹蚌盐褐但牲琐段篆耀玄选彭菜题蘑 掀轮荆语盔蒙啸稗未慕窥陀础荆李沂熔富沦袋孩腆钠肺腥诵反阮树旅黍磷肠殉彦钒骋材柜变恤庚盗蛊茁纫剁寂黔纤掐 骚挂肋蹈琼渔砰墒伶猩吠催袄高汐沧殿巩钨兆虹想汕冈彤甩僧习终抹挛峦尉卿南损卸肥丝必缔蛰笼政暴烦仇撮痪笨邢 狈嘛喝致萝砒猪祁遍举松嘉嘻辞赌汇宪柔敦鸵编仍石泳柑焊值匈正不荚藩斤犊夫伤别啤需汹畴丰搐驼眩尾乃肝醚革子 德许斧孰伟短敢拘准池冒刺肇骚啪讫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淄博科尔化工有限公司 1、编制依据及说明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7.5 KB 时间:2025-08-13 价格:¥5.00

166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66 二、施工安全达标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机械管理 ①全面贯彻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遵守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 管理细则,确保特殊岗位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 ②正确使用机械 应按机械设备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确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 效的机械设备不准使用。新购置的或大修后的机械设备执行《建筑机械走合期使用规 定》。 ③安全装置不准随意调整和拆除,这些装置有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制器、各种行程限 位开关等,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④测试与试运转 新购或经过大修、改装和拆卸后重新安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原厂说明 的要求和《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测试和试运转。 ⑤维修保养遵守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所有机械设备要切实做到班前、班后的例行保养 和定期保养。对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机械设备,应禁止使用。 ⑥不得超载起重起重机械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载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 件,做到慢起、慢落。 (2)搅拌机伤害的预防 ①作业前检查。空车运转,检查搅拌筒或搅拌叶的转动方向,各工作装置的操作、制动, 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②进料与运转。进料时,严禁将头后手伸入料斗和机架之间察看或探摸;运转中不得用手 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 ③进料斗安全规定。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 料斗坑,如清理料斗坑或其他作业需要升器料斗时,应用链条扣牢。 ④机械操作人员。应穿三紧式工作服,女同志应戴护发帽。搅拌机运转时,不准作檫拭、 注油、紧固螺栓等作业。 (3)起重机伤害的预防 ①路基或机座、轨道。各种起重机和施工电梯的机座轨道或路基均应符合响应规定。 ②作业环境。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环境、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 障碍物,起重机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的混凝土构件和模板,必须全部 松动后方可起吊。 ⑦起重动作的鸣声示意。操作人员在进行起重机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 应鸣声示意。 (4)其他机械伤害的预防 ①卷扬机 a.安装。机座必须平稳牢固,设置可靠的工作棚。操作人员的位置能看清指挥人员和起 吊的物件。 b.机身转动部分的防护。卷扬机的外露转轴、皮带、齿轮和卷筒等转动部分,均应设防 护帽、防护罩,以防止发生绞伤事故。 c.试运行。卷扬机安装好后应试运行,检查安装的稳固性、机件连接、刹车制动和安全 防护装置的完好性,电气线路与绝缘以及 场地视线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试运行合格后方 可使用。 d.作业前检查。卷扬机与地面固定情况,防护设施、电气线路、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等全 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e.作业中的规定。任何人不得跨越着在工作的卷扬机钢丝绳,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 离开。休息或停电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停电时还应切断电源。 ②钢筋切断机 a.启动作业条件。启动前,必须检查切刀应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然后用 手转动皮带轮,坚检查齿轮啮合间隙,调整切刀间隙。启动后,先空运转,检查各传动 部分内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调直切断机的进料口应安装防护网,切断的料槽 端应设置挡板以防伤人。 b.钢筋切断。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断料,切断必须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紧握钢筋 对准刃口迅速送入,手要离开剪刀。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距离应保持 150㎜以上,如 受握端短于 400㎜时,应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 ③木工机械 a.机况要求。机械应保持清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各部分连接紧固,各种刀具不 得有裂纹破损。 b.运行中的规定。不准跨过机械转动部分传递工件、工具等。排除故障、拆装刀具时, 必须待机械停稳后,切断电源,方可进行。 c.平面刨(手压刨)操作规程。刨料时,手应按在料的上面,手指必须离开刨口 150㎜以上。 严禁用手在木料后端送料及跨越刨口进行刨削。严禁戴手套操作。被刨木料的厚度小于 30㎜,长度小于 400㎜时,应用压板或压棍推进。厚度在 5㎜、长度在 250㎜以下的木料, 不得在平刨上加工。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7 KB 时间:2025-08-17 价格:¥5.00

07-双控体系管理制度

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保证 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 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风险控制、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实施监督 检查。 3.职责 各部门及负责人严格履行《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 监控责任制制度》的职责。 4.术语和定义 4.1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 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风险控制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 失。 4.2 风险点 风险点亦称风险源,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备、设施、场所、 区域等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或空间。 5.风险防控程序 5.1 风险辨识 5.5.1 风险辨识工作方案 5.5.2 风险辨识培训 5.5.3 开展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企业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的前提,也是安全管理的必 要手段,在现场的生产过程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企业各部 门、车间、班组、岗位要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 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这几个方面开展风险辨识,在风险辨 识过程中,要对风险点进行分析,确定其危害因素,并根据各区域、 场所的风险点制定有效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措施,便于及 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5.2 形成风险点库 企业完成风险辨识工作后,将识别出的风险点纳入系统,形成企 业自己的风险点源库。风险点库主要包括:风险点名称、危害因素、 防控要求。 5.3 制定风险清单 企业建立风险点源库后,需要根据风险点源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 况制定厂矿、车间(部门)、班组、岗位的风险清单。每一层级的清 单中的风险点、检查周期、检查频次均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5.4 风险信息更新 要对风险防控进行跟踪验证,定期进行风险辨识,涉取新的风险 信息,对产生新的风险危害进行补充评价,对原有风险评价中的措施 进行修订、更新。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5 KB 时间:2025-08-18 价格:¥5.00

12-双体系建设标准(最新标准)

附件 2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组织机构 (20 分) 1、企业应建立“两个体系”建设组织 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应 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 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企业 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 负责企业“两个体系”建设。 2、企业应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 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 员“两个体系”建设应履行的职责, 并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增加安委 会、安全领导小组相关职责。 3、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 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 1、未以正式文件明确建立企业“两个体系”建设 组织领导机构的,扣 2 分。 2、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组成人 员不全面,缺一个岗位扣 2 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未 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扣 5 分。 2、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 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两个体系”建设职责的, 一项不符合扣 2 分。 3、未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扣 5 分。 “两 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未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与 分工、工作任务等,一项不符合扣 2 分。 4、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未 履行“两个体系”建设职责的,每人次扣 2 分。 否决项: 未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明确企业主要负责 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 关职责的,评定验收不通过。 查文件: 下发的正式文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度。 查阅“两个体系” 建设实施方案,并 对照实际实施情 况。 询问: 企业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及各 层级、各岗位人员 是否掌握“两个体 系”建设基本要求 及应履行的主要 职责。 基本 要求 (80 分) 全员培训 (20 分) 1、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 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 加人员、考核方式、相关奖惩等。 2、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进行“两个 体系”建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 相关地方标准要求。 3、培训结束须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 果应记入培训档案。 1、企业未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或计划 不具体的,扣 5 分。 2、培训记录或档案不详实,无签到表,无教材或 课件、教师等相关记录的,扣 5 分 3、未对全员进行“两个体系”建设培训,缺少部 门/岗位的一项扣 2 分。 4、培训结束未组织进行闭卷考试的,扣 5 分。 否决项: 抽查 10%的相关岗位人员,5 人及以上未掌握企业 查资料: 1、 培训计划。 2、 培训教育记 录与档案。 抽查问询: 抽查、问询各层 级、各岗位人员是 否掌握“两个体 系”建设培训内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验收评定不予通过。 容,主要包括风险 分级管控的内容 与标准、工作程 序、方法等,隐患 排查治理的内容 与标准、工作程 序、方法等。 体系文件 (20 分) 1、企业应制定符合“两个体系”建设 标准要求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 2、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 操作性,并传达至各部门/岗位。 1、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 文件的,扣 10 分。 2、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 文件的,扣 10 分。 3、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不符合企业实际、 不具有可操作性,未明确责任部门、职责、工作内 容,一项内容不符合扣 2 分。 3、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未传达到各部门/ 岗位,发现一个部门/岗位扣 2 分。 查资料: 1、风险分级管控 制度和隐患排查 治理制度或作业 指导书等体系文 件文本。 2、制度、作业指 导书等体系文件 发放或传达记录。 现场检查: 工作岗位是否已 获取有效的风险 分级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制度制 度或作业指导书 等体系文件。 责任考核 (20 分) 1、企业应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 奖惩制度,或在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 度中涵盖相关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 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 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 2、应落实“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 根据“两个体系”考核结果予以奖惩。 1、未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的,扣 5 分。 2、未根据“两个体系”考核结果落实奖惩的,一 项不符合扣 2 分。 否决项: 未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或未有效 落实的,评定验收不通过。 查资料: 1、“两个体系”考 核奖惩制度 2、“两个体系”考 核奖惩记录,相关 财务文件。 风险 风 险 点 排 1、作业活动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 1、未建立作业活动清单,扣 10 分。清单未涵盖主 查资料、查信息系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建筑加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9 KB 时间:2025-08-18 价格:¥5.00

1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BCD四套-含答案)---2018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 (A 卷) 姓名 车间 岗位 日期 成绩 一、填空题(20×1 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 )和(或) ( )和(或)( )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 )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 常 用 的 风 险 评 价 方 法 有 ( )、 ( )、( )。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 根据( )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 )级别最高,企业原 5 级划分标准可 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 );⑶( )。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 ( )和( )。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 )、治理和( )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 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 )、治理目标、 ( )、( )、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 303 号)第三十 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 5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 ( )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 2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 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 1 万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2 分) 1、(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 (A)风险分析 (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 (D)风险分级 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3、( )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 (A)企业 (B)中介机构 (C)安监部门 (D)主要负责人 4、1 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 (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 (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5、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 (A)统一 (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 (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6、山东省省风险分级暂定为“( )”四级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绿 C、红、黄、蓝、绿 D、红、黄、蓝、绿 7、()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 (A)事故控制 (B)风险管理 (C)隐患排查 (D)安全培训 8、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 )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 的控制措施。( ) (A)作业活动 (B)设备设施 (C)安全设施 (D)工艺操作 9、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

分类:风险评估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3 KB 时间:2025-08-18 价格:¥5.00

1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 建设作业指导书 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一)文件准备与宣贯 1. 编制相关文件 (1)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关于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紧急通知》、《安全生产风险分 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客车运输公 司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细则》、《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 排查治理制度》。 2. 进行学习宣贯 (1)利用宣传栏、全员培训等形式展开宣传发动,让全体职 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 用。 (2)结合公司内审员,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 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 (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 1. 风险点排查与分级 (1)确定风险点。各科室按照职责内生产组织、工艺流程、 设备设施、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 (2)确定风险级别。各科室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 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 划分为一、二、三、四、五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 规定明确管控措施。 (3)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2.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升检查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能力。 以“岗位、科室、单位、集团”四级隐患排查为基础,严格执行“岗 位自查、科室排查、单位检查、集团督导”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 患排查管理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 和“三定三不推”的原则做好层级管理和过程控制,强化监督落实, 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 (2)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好隐患排查工作,主要针 对车辆的证件及相关安全设施、车场安全、履行岗位职责、设施 设备、财务安全及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 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必须落实整改方案、措 施、责任、资金、时限;属重大隐患在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 必须停止作业,待隐患整改、消除后恢复生产。 (3)员工在工作中认真查找本岗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

分类:风险评估 行业:建筑加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6 KB 时间:2025-08-18 价格:¥5.00

05.双体系建设标准(最新标准)

附件 2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组织机构 (20 分) 1、企业应建立“两个体系”建设组织 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应 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 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企业 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 负责企业“两个体系”建设。 2、企业应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 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 员“两个体系”建设应履行的职责, 并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增加安委 会、安全领导小组相关职责。 3、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 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 1、未以正式文件明确建立企业“两个体系”建设 组织领导机构的,扣 2 分。 2、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组成人 员不全面,缺一个岗位扣 2 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未 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扣 5 分。 2、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 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两个体系”建设职责的, 一项不符合扣 2 分。 3、未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扣 5 分。 “两 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未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与 分工、工作任务等,一项不符合扣 2 分。 4、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未 履行“两个体系”建设职责的,每人次扣 2 分。 否决项: 未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明确企业主要负责 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 关职责的,评定验收不通过。 查文件: 下发的正式文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度。 查阅“两个体系” 建设实施方案,并 对照实际实施情 况。 询问: 企业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及各 层级、各岗位人员 是否掌握“两个体 系”建设基本要求 及应履行的主要 职责。 基本 要求 (80 分) 全员培训 (20 分) 1、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 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 加人员、考核方式、相关奖惩等。 2、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进行“两个 体系”建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 相关地方标准要求。 3、培训结束须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 果应记入培训档案。 1、企业未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或计划 不具体的,扣 5 分。 2、培训记录或档案不详实,无签到表,无教材或 课件、教师等相关记录的,扣 5 分 3、未对全员进行“两个体系”建设培训,缺少部 门/岗位的一项扣 2 分。 4、培训结束未组织进行闭卷考试的,扣 5 分。 否决项: 抽查 10%的相关岗位人员,5 人及以上未掌握企业 查资料: 1、 培训计划。 2、 培训教育记 录与档案。 抽查问询: 抽查、问询各层 级、各岗位人员是 否掌握“两个体 系”建设培训内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 达标标准 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考核记录 扣分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验收评定不予通过。 容,主要包括风险 分级管控的内容 与标准、工作程 序、方法等,隐患 排查治理的内容 与标准、工作程 序、方法等。 体系文件 (20 分) 1、企业应制定符合“两个体系”建设 标准要求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 2、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 操作性,并传达至各部门/岗位。 1、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 文件的,扣 10 分。 2、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 文件的,扣 10 分。 3、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不符合企业实际、 不具有可操作性,未明确责任部门、职责、工作内 容,一项内容不符合扣 2 分。 3、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未传达到各部门/ 岗位,发现一个部门/岗位扣 2 分。 查资料: 1、风险分级管控 制度和隐患排查 治理制度或作业 指导书等体系文 件文本。 2、制度、作业指 导书等体系文件 发放或传达记录。 现场检查: 工作岗位是否已 获取有效的风险 分级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制度制 度或作业指导书 等体系文件。 责任考核 (20 分) 1、企业应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 奖惩制度,或在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 度中涵盖相关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 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 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 2、应落实“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 根据“两个体系”考核结果予以奖惩。 1、未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的,扣 5 分。 2、未根据“两个体系”考核结果落实奖惩的,一 项不符合扣 2 分。 否决项: 未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或未有效 落实的,评定验收不通过。 查资料: 1、“两个体系”考 核奖惩制度 2、“两个体系”考 核奖惩记录,相关 财务文件。 风险 风 险 点 排 1、作业活动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 1、未建立作业活动清单,扣 10 分。清单未涵盖主 查资料、查信息系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建筑加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9 KB 时间:2025-08-19 价格:¥5.00

06.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附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评审标准 A 级 要素 B 级 要素 标准化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评审方法 否决项 扣分项 1.企业应建立识别 和获取适用的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及其他要求的 管理制度,明确责 任部门,确定获取 渠道、方式和时机, 及时识别和获取, 定期更新。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 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标准及政府其他 有 关 要 求 的 管 理 制 度; 2.明确责任部门、获 取渠道、方式; 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 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 有关要求; 4.形成法律法规、标 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 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 库,并定期更新。 查文件: 1.识 别 和 获 取 适 用 的 安 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及 政 府 其 他 要 求的制度; 2.适 用 的 法 律法规、标准 及 政 府 其 他 要 求 的 清 单 和 文 本 数 据 库; 3.定 期 更 新 记录。 未明确专门 部门定期识 别和获取, 扣 50 分(B 级要素否决 项)。 1.识别和 获取 的法律、法规、 标准及政府其 他要求,一项不 符合扣 1 分; 2.法律法规、标 准及政府其他 要求未识别到 条款,一项扣 1 分; 3.未形成 清单 或文本数据库, 扣 5 分; 4.未及时 更新 清单或文本数 据库,扣 5 分。 1.1 法 律、 法规 和标 准的 识别 和获 取 (50 分) 2.企业应将适用的 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标准及其他要 求及时传达给相关 方。 采用适当的方式、方 法,将适用的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标准 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 给相关方。 查文件: 1.文 件 发 放 记录; 2.培训记录、 告知书、宣传 材料。 询问: 相 关 方 是 否 接 收 到 企 业 传 达 的 相 关 信息。 未及时将适用 的法律、法规、 标准及其他要 求向相关方进 行传达,一项不 符合扣 1 分。 1 法 律、法 规 和 标准 ( 10 0 分) 1.2 法 律、 法规 和标 准符 合性 评价 企业应每年至少 1 次对适用的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标 准及其他要求的执 行情况进行符合性 评价,消除违规现 象和行为。 1.每年至少 1 次对适 用的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及其他有 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 行符合性评价; 2.对评价出的不符合 项进行原因分析,制 定整改计划和措施; 查文件: 1.符 合 性 评 价报告、记录; 2.不 符 合 项 整改记录。 未进行符合 性评价,扣 50 分(B 级 要 素 否 决 项)。 1.未编制 符合 性评价报告, 扣 5 分; 2.未对所 有适 用的法律、法 规、标准及其他 有关要求进行 评价,一项扣 2 评审标准 A 级 要素 B 级 要素 标准化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评审方法 否决项 扣分项 (50 分) 3.编制符合性评价报 告。 分; 3.对评价 出的 不符合项未进 行原因分析的, 一项扣 2 分;未 制定整改计划 或整改措施,或 整改措施不落 实,一项扣 2 分。 1.企业应坚持“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安全生产 方针。主要负责人应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结合企业实际,组织 制定文件化的安全 生产方针和目标。安 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应满足: (1)形成文件,并 得到所有从业人员 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 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与企业的职业 安全健康风险相适 应; (4)目标予以量化; (5)公众易于获得。 1.主要负责人组织制 定 符 合 本 企 业 实 际 的、文件化的安全生 产方针; 2.主要负责人组织制 定符合企业实际的、 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 产目标; 3.安全生产目标应满 足: (1)形成文件,并得 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 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 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与企业的职业安 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4)根据安全生产目 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 产工作指标; (5)应以公众易于获 得的方式发布安全生 产目标。 查文件: 安 全 生 产 方 针,年度安全 生产目标。 询问: 抽 查 从 业 人 员 是 否 知 道 本 企 业 安 全 生 产 方 针 和 安 全 生 产 目 标。 现场检查: 安 全 生 产 方 针 和 安 全 生 产 目 标 告 知 情况。 未制定安全 生产方针或 年度安全生 产目标,扣 20 分(B 级 要 素 否 决 项)。 1.缺一项 扣 2 分; 2.安全生 产目 标不满足标准 要求,一项不符 合扣 1 分; 3.从业人 员不 了解安全生产 方针或安全生 产目标,1 人次 扣 1 分; 4.没有制定安 全生产工作指 标或指标未进 行量化,扣 2 分; 5.发布安 全生 产目标的方式 不符合公众易 于获得的要求, 扣 2 分。 2 机 构 和 职责 ( 10 0 分) 2.1 方针 目标 (20 分) 2.企业应签订各级 1.将企业年度安全目 查文件: 未签订各级 1.每缺一 个组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62 KB 时间:2025-08-19 价格:¥5.00

06-安全管理年终总结(精选6篇)

安全管理年终总结 安全管理年终总结(精选 6 篇) 安全管理年终总结 1 21 年分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四局和五公司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 下,认真贯彻国家和云南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方针、政策,并 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各项目,同时健全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1 年度分公司 的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的发展,现就 21 年安全管理部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对项目安全监管方面 截止 11 月 26 日安全管理部共组织对在建项目月度检查及大型设备、宿舍消防 等安全专项安全检查共 47 次,下发项目隐患整改单 47 份,共发现隐患 896 条。五公司安全部 1―3 季度对分公司在建项目检查了三次,下发隐患整改单 18 份,发现隐患 380 条。通过检查发现的隐患及项目整改的情况反映,目前分 公司的安全管理基本在可控的状态;通过每月的检查,各项目重大安全隐患都 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消除。 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方面 为提高专职安全员的业务能力,安全管理部在 6 月 26 日对所有项目部的专职安 全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土建、机电方面专业知识及最新规范、标准的培训工 作。在“三类人员”培训、取证方面,分公司分别报送了两批人员参加“三类 人员”新取证 16 人。在建筑电工作业人员培训、取证方面,分公司分别组织了 两批人员参加云南省建设厅建筑电工培训新取证 17 人。同时,分公司还接受五 公司 11 月份在 云南片区举行的三次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在安全队伍的配备方面,今年新 分配的大学生中吸收了 9 名学生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安全部增加了 1 名学 生,项目部 8 名学生。 三、创优工作方面 在安全创优工作上,玉溪市玉水金岸 B 区已于 21 年 4 月 5 日获得云南省 2021 年度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已于 11 月份通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的验收。南亚之门项目于 11 月通过昆 明市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的验收。金色领域小区项目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较为 突出,被云南日报 11 月 12 日第 10 版整篇幅刊登:《强力推行建筑工地标准化 管理――五华区为美丽春城建设加力》。 四、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 1、随着分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分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 大,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按照专业进行配置。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配备与规定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能力有待提高。 3、对安全标准化推行方面:目前分公司在楼层临边、洞口、通道口、防护棚搭 设等方面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各个项目部的做法五花八门与标化工地的要求 有一定的差距。 4、项目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还有待提高,通过每月分公司安全隐患的统计分 析,其中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三宝四口的临边防护的隐患所占的比例还是比 较大,对大型设备的监管、检查方面与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五、21 年安全工作计划 1、继续进一步完善安全部门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及管理台 帐。将分公司安全部人员按专业配备,实现机电与土建安全管理分管制。 2、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及重大危险源监管力度,严把安全关、及时消除项目各种 安全隐患,做到每项重大危险源从开始到结束都处在受控状态,分公司会根据 不同阶段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对项目危险性较大项目进行监控。通过全过程的监 管,使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 3、21 年在安全标准化推行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和提高,争取在楼层临边、洞 口、电梯口、加工场防护棚的搭设、安全通道口等方面形成分公司的统一标 准。 4、安全管理人员特别是机电方面的安全管理人员数量还有待充实,明年加大机 电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招聘数量。同时,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以 及充实安全管理人员的发展平台,通过待遇的不断提高,和让员工认识到安全 管理的发展空间,才能鼓励员工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争取更多的人员充实到安 全管理的第一线去。 5、继续报送“三类人员”培训取证,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达 100%。并 做好项目安全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在项目的工作都能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虽然今年以来的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的不足,我们 应不断总结经验、查缺补漏,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 要求抓好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完善项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认真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 21 年里为实现公司高速、持续、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提供安全保障,为分公 司安全生产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5.6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24.【总结】年终安全生产总结极简版(双体系相关)

年终安全生产总结十 201x 年,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的管理方针,明确思路,强化责任落实,按 照计划,按部就班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全方面: (一)修订完善体系制度,开展活动,推行员工规范作业。重新修订完善体系文件职业指 导书 90 余部,细化了安全及作业标准,提高标准化作业要求。持续开展“安全承诺活动”、“夏 季安全消防大检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治理行动”等活动,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技能 实践操作,逐步实现员工规范化、标准化作业。 (二)通过标准化二级、体系换版认证审核。公司分别迎接了专家组对公司安全标准化二 级达标专家组按照标准对我公司进行了细致的审核,提出了改进建议及意见,我公司按照要求 进行了整改并顺利通过。8 月份公司组织内审员成立内部审核小组,组织内部体系审核,内部审 核涵盖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的所有条款,有效地对各部室的职责履行、基础管理、运行 控制、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审核,查处问题?项,发现一般不符合项?项,主要体 现在落实 P-D-C-A 循环,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确认、纠正验证施行闭环管理等方面,重 点落实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持续改进,证明了公司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三)持续开展“双体系”建设工作。公司今年以来按照省、市下发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通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体系通则等地方标准,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推进要求,目前正 在持续推行两体系建设工作,现已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融入到三体系管理中,并且建立了隐患 排查的相关制度,为后续持续开展建设工作提供基础保证,后面我们将对风险辨识完后,对风 险分级及控制措施进行梳理完善,制作警示告知牌。 (四)建立“针对式”事故案例教育模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收集往年及周边发 生的典型事故案例,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间段、地点、环境、岗位等进行分析和归类,寻 找规律,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季节、不同作业环境,按工种以图片、视频等比较直观的方式进 行针对性事故案例教育,公司共开展事故案例教育 7 期,共计 300 余人次,针对驾驶员与公司 员工就日常工作中易产生事故的环境进行培训教育,有效的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持续推 动员工向“我要安全”理念的转变。 (五)提升过程控制,实行闭环管理。深入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今年对自卸车安装了车 辆行车记录仪监控车辆行驶。实行现场“点、线、面”控制法,推行现场管理人员、值班部门 领导、公司领导“三级联查联改”,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利用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督促违章 隐患自查自改,实行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 (六)强化了责任落实。一方面,完善值班带班制度,公司领导及部门经理除每日日常巡 查外,夜间执行全班次值班,切实履行职责,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修订完 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安全在薪酬结构中的比重,完善了《月度安全奖惩办法》,进一步增强了薪 酬激励性,岗位责任得到落实。 三、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确保安全平稳运行。 (一)突出季节、特殊天气安全生产管控,保障生产安全稳定。针对夏、冬季节严格落实 两个“四防”措施,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制定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与冬季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针对季节转换,分析人员、环境、设备管理等存在的隐患,制定措施,提前防范。 (二)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杜绝违章驾驶。道路交通管控一直是公司安全工作重中之重, 今年多采取道路管控与安全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节“平安”交通活动期间共检查 600 余 车次,主要针对安全确认不到位、超速、闯红灯、不系安全带、开车打电话、不规范使用灯光、 违章停车等违章驾驶行为,严格落实违章处罚制度,共查处违章驾驶 18 起;针对车辆转弯安全 控制、开展内轮差安全警示教育和现场实践观摩活动。 (三)明确消防重点部位,细化责任落实和防火巡查。明确人员密集场所等消防重点部位,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2 KB 时间:2025-08-25 价格:¥5.00

06-加油站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及处置方式 一、消防火灾应急预案 1.1、加油车辆火灾的应急程序 1)如是车辆油箱口着火,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作业,油枪复位,并脱下外套或用石棉被 将油箱口堵严封住,同时向站内其他人员呼喊示警;使用灭火器扑救油箱和地面余火,合力将 着火车辆推出站外,待一切恢复正常后由站经理或现场安全员确认后方可继续加油营业。 2)如是车辆电气线路着火,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作业,油枪复位,同时向站内其他人员 呼喊示警,并使用灭火器扑救;其他人员投入灭火扑救,同时合力将着火车辆推出站外,待一 切恢复正常后由站经理或现场安全员确认后方可继续加油营业。 3)初起火警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投入灭火抢险,同时注意资金安全,防止次生事件发生。 4)如果火警异常,应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报警。 1.2、油罐汽车火灾扑救程序 由于石油火灾初期燃烧不稳定,面积小,温度低,火焰不高,相对易于扑救控制,所以应 以自救为主,尽可能在初期阶段把火灾控制住。因此规定计量员上罐车计量时必须带一块石棉 被。 1)油罐车计量口处发生小火苗时,计量员应立即利用带上罐车的石棉被将火扑灭,待确认 安全后方可松开石棉被。 2)如油罐车火势较大或计量不在罐车上时计量口出现火苗,卸油员立即关闭罐车卸油阀, 停止卸油,断开卸油管快速接头,并关闭油罐卸油口,同时呼喊示警。 3)司机迅速将罐车驶离罐区,开到开阔安全区域进行灭火扑救。 4)加油站工作人员应拨打 119 火警电话,请求外援,并向站经理报告。 5)如果油罐车罐口着火,可使用石棉被或其它覆盖物(如湿棉衣等)将罐口盖上,堵严罐 口窒息灭火。当火势较猛时,应使用推车式及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对准罐口进行扑救。 6)当专业消防人员尚未到达,且火势无法控制时,放弃扑救。站经理立即将人员撤离到安 全区域,并做好周边交通疏散和人群隔离工作。 1.3、人身上着火应急程序 当人身上着火时,切忌惊慌失措四处乱跑。这因为人身上粘上油火时,跑动会使着火的衣 服得到充足的空气,火就会更猛烈地燃烧起来,加重伤势。另外,着火的人一跑,势必将火种 带到经过的地方,有可能扩大火灾。因此,人身上着火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迅速脱下衣服,浸入水中,或用脚踩灭,或用灭火器、水扑灭。 2)如果衣服来不及脱,可就地打滚,把火扑灭。 3)其他人要镇定沉着,立即用石棉被、衣服、扫帚等朝着火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扑打或浇 水,或帮他脱下衣服,但应注意,不能用灭火器向人身体上喷射,以免扩大伤势。 1.4、站内生活或办公区域着火应急程序 当站内生活或办公区域着火时,先应明确着火的物品和火势大小,防止出现着火物品因刚 开始因缺乏氧气,当新鲜空气补充时发生“轰燃”现象: 1)当着火点周边无带电设备时,可以利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和水进行灭火。 2)当着火点发生在二楼时,先应清楚逃生路线,当火势不能控制时,应立即选择逃生。 3)当着火点在关闭的房间内时,在打开门的一瞬间,不能立即进入房间,应先查看火势大 小和燃烧的物质,当燃烧的为产生浓烟物质时,必须保证自身正常呼吸。 1.5、站内大面积起火应急程序 1) 发生大面积火警时,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一切作业。 2) 站经理(或前庭主管)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自救,由开票员或离电话近的加油员拨打 119 火警电话,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 3) 报警时应说明火灾类型、范围、加油站地点及联系电话,并报告站经理。 4) 指挥加油车辆迅速驶离加油站,疏散现场无关人员,清理加油站进出口及消防通道,并 在交叉路口等待和引导消防车。 5) 消防车一到,加油站员工立即协助消防队投入灭火战斗。 1.6、邻近单位或邻居发生火灾时应急程序 当邻近单位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报警,并停止营业,关闭油罐操作井, 报告公司值班室。保持高度警惕,准备好所有灭火器材,随时观察火情和风向。如有必要,经 公司应急小组同意,停止加油,用石棉被覆盖操作井、卸油口处,并关闭油罐通气管上阀门。 1.7、电气火灾应急程序 1)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戴好配电室内放置的绝缘手套切断电源,严禁不带手套去关闭电 源,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2)电器火灾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包括湿被等)进行灭火。 3)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将火扑灭后,施救人员应立即撤离至配电房门口,防止氧气浓度过低 而窒息。 4)无法切断电源时,灭火者应身着绝缘的鞋靴、手套,防止触电。然后用二氧化碳或干粉 灭火器对着火源喷射。 1.8、针对特殊部位失火的扑救方法 1)油罐口失火,应用石棉布捂盖,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力争尽快控制火势并将火险消灭在 初起状态(切忌用水喷洒造成助燃)。 2)油泵失火,首先关泵停止加油,屋内人员听到报警及时拉断电源,视火情可用石棉被及 灭火器扑救。 3)加油车辆失火,应用干粉进行扑救,同时组织力量尽快将失火车辆推出站外安全地点。 火焰在油箱口呈火炬状燃烧时,可用湿衣服、湿棉纱等将油箱口完全捂住,使火焰窒息。 4)油罐车失火,现场监卸人员发现后应迅速合上油罐车罐盖,关闭卸油阀门,用干粉灭火 器全力组织扑救。 5)冒油,发生油罐冒油,站内人员立即组织抢救,首先切断所有电源,熄灭站内明火,站 内车辆熄火推出站外,同时组织人员在站内加强巡视,严禁外部人员在站内逗留,严禁携带明 火靠近罐区,在回收油品时严禁使用铁制工具,以免发生撞击摩擦起火。待油迹清除后,确无 火险隐患,方可开始营业。 6)电器失火,发现电器失火,应拉闸断电,并视其部位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进行扑救, 禁忌用水以免触电。及时通知电工进行修理。 二、环境应急预案 2.1、加油跑油应急程序 1)加油员应立即关闭加油枪,停止加油。 2)用不能产生静电的棉纱、毛巾、拖把对现场已跑冒的油品进行回收。 3)地面上难以回收的油品应用砂土覆盖,待充分吸收残油后清除沙土。 4)不准立即起动车辆,应将车辆推离一定距离后方可启动。 5)如果跑冒油数量较多,应立即封锁现场,暂停所有加油活动,待地面油品处理干净后,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94.5 KB 时间:2025-08-27 价格:¥5.00

编号06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台账

企 业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台 账 台账种类: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 单位名称:温州市嘉麟表面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台账编号: 06 说 明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 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 患(分为一、二、三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 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企业应对排查出的隐患项目,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和预案。 企业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 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 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 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 产。 三、重大事故隐患申报制度、重大事故隐患专家评审制度、重大事故隐患公示制度、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重大事故 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效果监督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档制度。 四、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月 25 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 责人签字。 五、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四)督促、检查本 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第五十一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六、法律责任: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统计分析表的;(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四)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五)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擅自生产经营的;(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 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处 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处 1 千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的罚款:(六)故意 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他安全问题的;(七)对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7.4 KB 时间:2025-08-27 价格:¥5.00

06-水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录: 一、安全员责任操作规程 2 二、泵站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2 三、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4 四、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5 五、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6 六、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 7 七、砂轮机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8 十、电葫芦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8 十一、锅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9 十二、旋转格栅安全操作规程 10 十三、初沉池安全操作规程 11 十二、二沉池安全操作规程 11 十三、污泥浓缩池安全操作规程 12 十四、污泥消化池安全操作规程 12 十五、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3 十六、仪表安全操作规程 14 十七、氧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15 十八、乙炔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16 十九、交流弧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17 二十、气焊安全操作规程 18 二十一、电焊安全操作规程 19 二十二、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19 一、安全员责任操作规程 1、 负责水厂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落实好安全生产标准、制度和有关法规、承担安全风险责 任,协助厂长对站、班组长及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考核工作。 2、 参与水厂生产、设备、大中修改造方案及施工中涉及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提出安全工作 要求,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3、 建立安全管理资料档案,负责水厂安全装置、防护器具的管理工作,确保好使。 4、 掌握本水厂范围内的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包括各类安全管理 要求,并做好监督。 5、 每天必须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制至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组织各段班组做好安全检 查。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并上报有关人员给予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要有防范措施, 同时做好监督。 6、 负责组织新员工安全教育学习和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上岗。 7、 设备检修时,运行水厂安全员要监督协助检修安全工作,发现危险性行为、立即给予制 止。 8、 参与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及上报工作,督促做好事故防范措施。 二、泵站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 操作前安全规定 1、 工作前不应饮酒,应保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2、 未受过安全教育或安全考试不及格者不能上岗操作。 3、 按照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同志长发必须塞在帽子里。 4、 凡一切有危险的设备,尤其是电气设备和机械转动部分在为做好防护装置前不得进行操 作。 5、 开始操作前应检查工作位置及周围环境、设备是否存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经指示 同意后方能开始操作。 6、 小泵检修完必须经过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泵体内是否有纸垫及小工具。 7、 根据水泵的工作介质温度及时填加合适的机油。 8、 填料安装不能过紧,盘根必须切成 45 度角填装,盘车时对轮能转动,并没有金属摩擦 声及机械死角。 9、 立式电动机旋转方向与泵要一致。 【二】 水泵开动时应注意事项 1、 运转前关闭出水管路上的阀门,旋开吸水阀及泵体上的放气阀。 2、 吸水进入泵体,使泵体内所寄积存空气尽量排出。 3、 启动水泵使泵转速达到正常,观察压力表读数是否稳定。 4、 徐徐打开出水管路上的出水阀门,并注意压力表的读数,当压力表的读数达到规定压力 时,停止转动出水阀门,出水后再全部开到位。 【三】 操作中安全规定 1、 工作中严谨打盹睡觉。 2、 不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与工作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地点。 3、 一切带电设备及线路严禁触动,接地线必须按规定接好。 4、 检查处理电气设备时,必须对准机号,精神要集中。 5、 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对准牌号,戴好绝缘用具,刀闸开关要侧身操作。 6、 使用低压电笔时,要注意规格,手与带电部位要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同时两相,防止短路、 接地。 7、 在巡检设备时,必须注意自启动设备,严禁靠近转动部分和吸风口。 8、 到井下、池边、地沟时要注意通风。要检查有无煤气和缺氧现象,上下注意安全,危险 地区要有两人以上进行工作。 9、 电机出风口不得晒晾衣物。 三、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一】 操作前安全规定 1、 工作前不应饮酒,应保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2、 未受过安全教育或安全考试不及格者不能上岗操作。 3、 按照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同志长发必须塞在帽子里。 4、 凡一切有危险的设备,尤其是电气设备和机械转动部分在为做好防护装置前不得进行操 作。 5、 开始操作前应检查工作位置及周围环境、设备是否存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经指示 同意后方能开始操作。 【二】 工作中安全规定 1、 不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与工作无关者不得进入工地。 2、 带电设备及线路严禁触动,接地线必须暗暗规定接好。 3、 检查处理电气设备时,必须对准机号,精神要集中。 4、 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对准牌号,戴好绝缘用具,刀闸开关要侧身操作。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1.3 KB 时间:2025-08-28 价格:¥5.00

06-纺织企业班组管理

纺织企业班组管理 纺织企业班组管理 之生产管理 之生产管理 2018.6 第一章:纺织企业班组管理概述 1、班组管理概念 1、1、班组定义 1、2、加强班组管理的必要性 1、3、我们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班组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 2、1、班组管理的主要内容: 1 生产管理 2 质量管理 3 优秀班组建设 2、2 班组管理的重要性 1、是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落脚点 2、是建设高素质员工的阵地 3、班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 (一)班组的定义  纺织企业班组是根据纺织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不同产品和岗位的要求,由一个相同或 几个不同的工种的成员组成,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单位。一般按照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可分 为生产型班组和非生产型班组两大类。生产型班组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按同类型生产设备或同 类型生产工艺而设立的,承担着繁重的生产任务。如:前纺乙班、络筒甲班等。非生产型班 组是指为生产服务的辅助班组,它不承担直接的生产任务。如:机修班、后勤班等,现介绍 主要为生产型班组。 二)加强班组管理的必要性  (1)纺织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现已进入了微利时代,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 (2)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只有企业的每个细胞是健康的,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 (3)建设一流团队,培养高素质员工的需要。  (4)建立快应对市场变化的需要。  (5)纺织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及新设备与新工艺的应用,要求必须提高相应的 管理水平。 (三)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企业整体基础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2)班组长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不高。  (3)班组管理缺少现代化手段。  (4)面对社会的发展,班组建设缺少有效的新方法。  (5)应变市场发展的速度慢。  (6)班组工作繁重,忙乱无序。 第二章:班组生产管理 班组生产管理是纺织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分为运转管理和操作管理两大部分 做好生产管理必须坚持以下 6 大原则: 1、上下道工序及轮班或为客户关系 2、必须完成生产计划 3、彻底排除浪费 4、作业标准化 5、有附加值的工作 6、积极应对变化 第一节:运转管理 运转管理工作要求非常具体、细致,必须做到人人有责,事事有人管,做事有标准,工作 有检查,检查有落实,落实有总结,总结有提升,实行运转管理作业标准化。 运转管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编制生产计划,做好机台安排、人力调配、品种翻改、加强前后工序协作配合,完成 各项计划指标。 2、做好交接班工作。 3、抓好现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生产、提供员工素养。 4、实行前后固定供应,确保生产平衡。 一:运转管理的职责 1.公司职责 在生产副总的领导下,由技术部主管运转管理工作,对车间进行业务指导。 ①定期研究制定全公司运转管理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定期检查进行总结。 ②建立、健全有关运转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体系文件,组织总结交流运转管理工作的先 进经验,不断提高运转管理水平。 ③建立以生产副总为首的各级生产巡查制度,经常深入车间了解生产和产品质量情况,对 轮班进行全面的生产检查,宣传安全生产,帮助和督促车间解决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 和工作作风。 2.车间职责 由车间一名副主任分管运转工作。加强对班组长的领导,妥善安排各轮班工作,使管理工 作正常化、作业标准化。 ①领导车间的质量管理、操作管理、生产调度、交接班、6S 管理(现场管理)、容器用具 及运输等管理工作,加强检查,定期总结。 ②按公司生产计划,结合车间实际,制定车间计划,并贯彻实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③组织制定和贯彻车间岗位责任制及有关规章制度。 ④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及 ISO 体系标准,定期组织与上下工序的沟通。 ⑤做好劳动竞赛,树立先进,奖勤罚懒,调动运转工人的积极性。 ⑥做好人力资源调配,加强班组建设,关心员工生活,注意安全生产。 3.轮班职责 值班长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负责轮班的管理工作,生产组长在值班长的领导下,负责抓好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08 KB 时间:2025-08-28 价格:¥5.00

06.临时用电作业管理制度

临时用电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范围内临时用电管理,确保公司装置检修、工 程施工用电需求,根据国家及石化行业安全用电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 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运行工厂及项目施工单位。 第三条 名词解释 (一) 临时用电 本规定的临时用电是指在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范围内进行基建、检维修、技措及日 常维护的临时性用电。 (二) 临时用电线路 除按标准成套配置的,由插头、连线、插座的专用接线排和接线盘以外的,所有其 他用于临时性用电的电气线路,包括电缆、电线、电气开关、设备等简称临时用电线路。 第四条 本规定规范了临时性使用 380V 及以下低压电力系统临时用电作业的安全管 理要求。超过 3 个月的临时用电,不能按照本规定进行管理,应按照相关工程设计规范 配置线路。 第五条 在运行的生产装置区,油品储罐区,容器、塔器内和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 所内必须进行临时用电作业时,必须事先取得《动火作业票》。且临时用电作业期限不 得超过《动火作业票》的许可期限和范围。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公司电气部负责临时用电管理,现场勘测,配电装置、用电设备电源线路 搭接、拆除,日常巡回检查,用电计量工作。安全部负责临时用电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各用电单位按照相关规范和本规定要求负责本区域临时用电的申请,现场 用电防护措施的落实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 临时用电办理程序及管理 第八条 临时用电应执行相关的电气安全管理、设计、安装、验收等标准规范,实 行作业许可,办理“临时用电许可证”。临时用电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能超过 15 天, 超过 15 天应重新办理临时用电许可证。临时用电许可证保存期一年。 第九条 安装、维修、拆除临时用电线路的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电工作业证,按 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有人监护。 第十条 用电程序 (一) 本公司以外的单位需临时用电办理程序。 1. 外来施工单位临时用电必须提前 1—3 天编制施工用电及安全防护方案,应包括 以下内容:用电负荷的大小及性质;供电时间、地点;保证安全的管理措施;电气安全 负责人及专职持证电工。 2. 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及 5 台以上或总容量在 50KW 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计划, 包括绘制用电设备布置简图,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以下或总容量在 50KW 以下者应制定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3. 临时用电单位持施工用电及安全防护方案、动火作业票、电工作业操作证等到公 司电气部办理“临时用电许可证”。电气部将根据公司用电计划,与用电单位一同对现 场进行勘测,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后, 由用电单位按规定填写临时用电申请表。 4. 临时用电申请表经电气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发放“临时用电许可 证”,确定临时用电电源接驳点,搭接临时用电和取送电工作,所需材料全部由用电单 位自行提供。 5. 公司提供的电源接驳点原则上不得超出施工界定红线 120 米内的范围。 6. 临时用电表一式二份,一份存电气部,一份由施工单位留存。 7. 用电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增加负荷,必须重新提出用电申请。 (二) 公司各部门需临时用电,持相关材料到公司电气部办理“临时用电许可证”。 第十一条 用电管理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18 KB 时间:2025-08-29 价格:¥5.00

家具制造企业(家具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Q/WSS-2019 家具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 套方 案资料标准汇编 编号 :Q/WSS-001-201 9 2019-2020 斤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受控状态 : 发布 日期 :2019-05-15 实施日 期 :201 9-08-15 xx 家具厂 目 录 第 1章 编制说明“................” ” “”....... ” ·.......”.............................................”“ “.................““..1 1.1 制定原则 ....... ... .. .. … 1.2 编制及管理 ... ........... ....... ........... ....... ....... ........... ....... ........... ....... ....... ....... ....... ....... ........... .l l 3 文本及文字要求 ....................................................................................................................2 1.4 其他 ...............................................................................................................................3 第 2 章 目标 ””............”” ” ” ”””.............”...........” ” ....................... ................ ” ”” ” ”””..4 2.l 安全生产 目标管理制度............................................................................................................4 2.l.l 目的.............................................................................................................................................................4 2 1.2 范围...................................................................................................................4 2.1.3 内容.............................................................................................................................................4 2.2 2019 年度安全生产 目标...............................................................................................................................................................................7 2.3 年度安全生产 目标分解................................................................................................................................8 2.4 安全生产 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9 2.4.l 附责任书 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 管理层样本) ........ .... .. ... .. ... ....l0 2.4.2 附责任书 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 员工样本)...................................................................13 2.4.3 附表 1: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台账 ...............................................................................15 第 3 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 “............................”...........................“··· ................“.....17 3.1 安全机构设置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管理制度........ .... ..... ... ... ... ...... .......... ...... ....l7 3.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 ........ . ..... ......... ......... · .......... .......... .......... ...... ....l 8 3.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章程 ..................................................................................................19 3.3.l 附表 1:安全会议记录 ..................................................................................................21 3.4 安全管理机构...........................................................................................................................22 3.4.1 附图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24 3.5 公司安全员任命通知 .......... ..........................................................25 3.5.1 附表 1:安全管理人员统计台账......................................................................................26 第 4 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 “ “””.............. “ “ ”..................................... ” ...............””.............“......27 4.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 、评审、修订及考核的管理制度 .....................27 4.1.1 附表 1: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培训|| 记录 ..............................................................29 4.1.2 附表 2: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表 ..................................................................................30 4.1.3 附表 3:安全生产责任制蔼实’情况考核台帐 ...........................................................31 4.2 部门的安全工作职责........................................................................................................................32 4.2.l 生产部安全职责 ..................................................................................................32 4.2.2 设备部安全职责..........................................................................................................33 4.2.3 安全环保部安全职责 ..............................................................................................35 4.2.4 各车间 ( 部门) 安全职责..........................................................................................36 4.2.5 供销部安全职责 ...................................................................................................37 4.2.6 物资管理部安全职责 .........................................................................................37 4.2.7 人力资源部安全职责.............................................................................................38 4.2.8 办公室安全职责 .......................................................................................................39 4.2.9 保卫部安全职责 .........................................................................................................39 4.2.10 财 务部门安全职责 ....... .... ... ...............................................................................................................................................................................40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26 M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风险隐患表格清单-06 建材(家具)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L E C D 劳保用品没有按要求穿戴 其他伤害 现在 异常 3 1 1 3 1 正确按要求穿戴好劳动用品方可上岗 消防器材不齐 火灾 将来 异常 1 1 3 3 1 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 未进行安全教育 其他伤害 将来 异常 1 1 1 1 1 按制度规定进行教育,内容具体,落实到 人,对新情况交代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做记 录 未确认身体状况 其他伤害 将来 异常 3 1 3 9 1 班前会对职工身体状况掌握了解,严禁安排 职业禁忌者从事禁忌作业 未安全交底、落实 其他伤害 将来 异常 0.5 0.5 3.0 0.8 1 认真布置安全措施,配合检修作业安全交 底,确认签字 空压机无防护罩 机械伤害 将来 异常 0.5 3 3 4.5 1 检查确认防护罩完好,螺栓无松动,皮带无 裂纹 空压机气压过大 爆炸 将来 异常 0.5 3 15 23 2 检查气压表完好,自动保护装置有效安全 线头外漏 触电 将来 异常 0.5 0.5 3 0.8 1 发现有外漏线头及时找电工处理 两人以上作业配合不好 其他伤害 将来 异常 1 6 1 6 1 两人以上作业要相互配合好,并制定有效的 安全联系方式,防止造成伤害 未停电,进行检修作业, 清除、清理转动或设备运 转部位的无聊、积料 触电、机械伤害 将来 异常 1 1 7 7 1 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停机停电,挂牌,专人 监护指挥,从高配室断电,检修或清理后, 再转动设备 铁锤松脱,伤人 其他伤害 将来 异常 1 1 1 1 1 使用时必须检查木柄与锤是否紧固 钳子使用不当 其他伤害 过去 异常 1 3 1 3 1 使用时必须确认手指不在钳口位置 钢包调运坠落 物体打击 将来 异常 1 1 15 15 1 注意吊车调运安全,严禁调运下面站人 设备检修锯齿划伤 机械伤害 过去 异常 1 1 7 7 1 高处设置防护栏 运转时维护措施不当 机械伤害 将来 异常 1 0.5 1 0.5 1 严禁设备在运转中进行清扫等维护工作,确 实进行的,必须制定安全可靠的措施后方可 实施 空压机 空压机安全设施缺陷 其他爆炸 将来 紧急 1 0.5 15 7.5 1 压力表、安全阀定期检验,泄压阀灵活可 靠,储气罐安全阀完好,检查时站位正确, 非专业人员严禁攀上储气罐顶部检查,调整 安全阀,超压时及时泄压 控制措施 危险源 班前会 设备维护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公司活动:家具生产、设备检修 涉及部门:生产部、质量部 危险源辨识项目:90项 危险评价 序 号 活动或工序 班前检查 可能导致的事故 时态 状态 风险 等级 L E C D 控制措施 危险源 危险评价 序 号 活动或工序 可能导致的事故 时态 状态 风险 等级 检修空压机吊缸盖时措施 不当 机械伤害 将来 紧急 1 2 3 6 1 专人指挥,两人以上配合作业,对现场及所 使用的工具进行安全确认 装活塞时未卡死皮带轮 机械伤害 将来 紧急 0.2 0.5 3 0.3 1 两人以上作业,对皮带轮应销固,稳好 清理空气滤芯站位不当 其他伤害 将来 紧急 1 2 3 6 1 作业时应选择好合适的站位,两人以上配合 作业,必要时要系好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 修理减荷阀时措施不当 机械伤害 将来 紧急 1 1 3 3 1 拆卸减荷阀时要两人以上配合作业,注意力 集中 调整活塞间隙措施不当 机械伤害 将来 紧急 1 1 3 3 1 盘车时要集中精力,听从指挥 更换安全阀时,在空压机 或储气罐顶部 其他伤害 将来 紧急 3 2 3 18 1 必须两人以上配合作业,设专人监护,扶好 梯子,系好安全带 修理空压机管道时未泄压 其他伤害 将来 紧急 1 0.5 3 1.5 1 检修前检查管道内是否有余压,确认并泄压 后进行作业 木板飞溅 人员伤害 现在 异常 1 0.5 3 1.5 1 使用前检查开料机,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严 格按照设备作业指导书操作 设备电线绊倒 人员伤害 现在 异常 2 1.5 4 12 1 对电线整理 开料机伤手 机械伤害 现在 异常 1 0.5 3 1.5 1 严格按照设备作业指导书操作,带防护用品 手套操作 木料粉尘吸入 职业病 现在 正常 6 6 3 108 3 戴口罩操作 开料机噪声 职业病 现在 正常 6 6 3 108 3 戴防耳塞 压刨机噪声 职业病 现在 正常 6 6 3 108 3 戴防耳塞 压刨机伤手 人员伤害 将来 异常 1 6 1 6 1 员工注意操作 设备电线绊倒 人员伤害 现在 异常 2 1.5 4 12 1 对电线整理 刨片碎片飞溅 人员伤害 现在 异常 1 0.5 3 1.5 1 严格按照设备作业指导书操作 立铣刀刮手 机械伤害 现在 异常 1 0.5 3 1.5 1 严格按照设备作业指导书操作,带防护用品 手套操作 木屑飞溅 人员伤害 将来 异常 1 6 3 18 1 严格按照设备作业指导书操作 钻孔机工作噪声 职业病 现在 正常 6 6 3 108 3 戴防耳塞 木料粉尘吸入 职业病 现在 正常 6 6 3 108 3 戴口罩操作 钻孔机扎手 机械伤害 将来 异常 1 0.5 3 1.5 1 严格按照设备作业指导书操作,带防护用品 手套操作 碎屑飞溅 人员伤害 将来 异常 1 6 3 18 1 严格按照设备作业指导书操作 工作噪声 职业病 现在 正常 6 6 3 108 3 戴防耳塞 钻孔 砂光 空压机检修 开料 压刨 立铣

分类:风险评估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Excel 文件大小:67 KB 时间:2025-10-04 价格:¥5.00

24.【总结】年终安全生产总结极简版(双体系相关)

年终安全生产总结十 201x 年,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的管理方针,明确思路,强化责任落实,按 照计划,按部就班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全方面: (一)修订完善体系制度,开展活动,推行员工规范作业。重新修订完善体系文件职业指 导书 90 余部,细化了安全及作业标准,提高标准化作业要求。持续开展“安全承诺活动”、“夏 季安全消防大检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治理行动”等活动,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技能 实践操作,逐步实现员工规范化、标准化作业。 (二)通过标准化二级、体系换版认证审核。公司分别迎接了专家组对公司安全标准化二 级达标专家组按照标准对我公司进行了细致的审核,提出了改进建议及意见,我公司按照要求 进行了整改并顺利通过。8 月份公司组织内审员成立内部审核小组,组织内部体系审核,内部审 核涵盖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的所有条款,有效地对各部室的职责履行、基础管理、运行 控制、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审核,查处问题?项,发现一般不符合项?项,主要体 现在落实 P-D-C-A 循环,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确认、纠正验证施行闭环管理等方面,重 点落实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持续改进,证明了公司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三)持续开展“双体系”建设工作。公司今年以来按照省、市下发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通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体系通则等地方标准,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推进要求,目前正 在持续推行两体系建设工作,现已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融入到三体系管理中,并且建立了隐患 排查的相关制度,为后续持续开展建设工作提供基础保证,后面我们将对风险辨识完后,对风 险分级及控制措施进行梳理完善,制作警示告知牌。 (四)建立“针对式”事故案例教育模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收集往年及周边发 生的典型事故案例,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间段、地点、环境、岗位等进行分析和归类,寻 找规律,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季节、不同作业环境,按工种以图片、视频等比较直观的方式进 行针对性事故案例教育,公司共开展事故案例教育 7 期,共计 300 余人次,针对驾驶员与公司 员工就日常工作中易产生事故的环境进行培训教育,有效的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持续推 动员工向“我要安全”理念的转变。 (五)提升过程控制,实行闭环管理。深入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今年对自卸车安装了车 辆行车记录仪监控车辆行驶。实行现场“点、线、面”控制法,推行现场管理人员、值班部门 领导、公司领导“三级联查联改”,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利用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督促违章 隐患自查自改,实行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 (六)强化了责任落实。一方面,完善值班带班制度,公司领导及部门经理除每日日常巡 查外,夜间执行全班次值班,切实履行职责,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修订完 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安全在薪酬结构中的比重,完善了《月度安全奖惩办法》,进一步增强了薪 酬激励性,岗位责任得到落实。 三、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确保安全平稳运行。 (一)突出季节、特殊天气安全生产管控,保障生产安全稳定。针对夏、冬季节严格落实 两个“四防”措施,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制定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与冬季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针对季节转换,分析人员、环境、设备管理等存在的隐患,制定措施,提前防范。 (二)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杜绝违章驾驶。道路交通管控一直是公司安全工作重中之重, 今年多采取道路管控与安全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节“平安”交通活动期间共检查 600 余 车次,主要针对安全确认不到位、超速、闯红灯、不系安全带、开车打电话、不规范使用灯光、 违章停车等违章驾驶行为,严格落实违章处罚制度,共查处违章驾驶 18 起;针对车辆转弯安全 控制、开展内轮差安全警示教育和现场实践观摩活动。 (三)明确消防重点部位,细化责任落实和防火巡查。明确人员密集场所等消防重点部位,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5.6 KB 时间:2025-10-13 价格:¥5.00

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模板-1.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 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 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中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三、应急救援成员职责: 3.1 总指挥 3.1.1 全面负责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对事故与灾害 的紧急处置迅速作出判断与决策; 3.1.2 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1.3 指挥现场人员撤离,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3.1.4 决定事故现场是否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3.1.5 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做出安排; 3.1.6 及时向上级安全部门报告重大伤亡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3.1.7 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 分析和处理; 3.2 应急救援组长职责 3.2.1 应急救援组长: 3.2.1.1 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组织编写项目总体应急预案,提出抢险报修及 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3.2.1.2 指导抢险,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 的缺陷; 3.2.1.3 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安全和减少设 施和财产损失; 3.2.1.4 审核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发生应急救援事件时为组长决策提供技 术支持; 3.2.1.5 组织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 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3.2.1.6 总指挥不在现场时代行工作。 3.2.2 应急救援副组长 3.2.2.1 负责应急现场的直接指挥以及组织应急救援方案的演练; 3.2.2.2 负责组织专业救灾队伍进行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与救灾工作; 3.2.2.3 负责组织救灾队伍进行紧急情况下配合或替换专业救灾队伍抢险与 救灾,防止事故或灾害扩大与蔓延。在事故调查清楚并定性的条件下,尽快清理 现场,恢复生产。 3.3 协调联络组 3.3.1 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3.2 负责事故或灾害的紧急救险、救灾与处置情况的通讯指令的传达,保 证领导指挥机构与各成员之间,本单位与上级和周边单位之间(如地方消防、医 疗机构)信息及时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与救援工作; 3.3.3 负责在整个救险救灾过程中与遇险人员的家属联络和接待,作好精神 和生活上的安抚工作;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1 KB 时间:2025-10-18 价格:¥5.00

一人一档模板-06危险因素告知书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告知书 根据本项目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辨识、评价,本项目工作区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电焊弧光、电焊烟尘、粉尘、噪声、高温、 振动、柴油、劳动制度不合理等,如果长期接触,有导致职业病的可能,但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患这种职业病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具体 岗位及工作环境接触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及防护措施如下,此外,患有禁忌症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恐高症、高血压、低血压、 心脏病、贫血症、颠痫);年老体弱、疲劳过度、精神恍惚(精力不集中)、视力不佳等情况,均不适合高空作业,请务必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护 措施: 职业病危 害因素 所在部门及岗位名 称 职业禁忌症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防护措施 电焊弧光 电焊工、钢筋工 1、心血管疾病者 2、高血压并患者 3、有癫痫或晕厥病史、色 盲也不宜从事电焊工作。 对视觉器官的影响:强烈的电焊弧光对眼睛,会产生 急、慢性损伤,会引起眼睛畏光、流泪、疼痛、晶体 改变等症状,致使视力减退,重者可导致角膜结膜炎 (电光性眼炎)或白内障。 对皮肤组织的影响:强烈的电焊弧光对皮肤会产生 急、慢性损伤,出现皮肤烧伤感、红肿、发痒、脱 皮,形成皮肤红斑病,严重可诱发皮肤癌变。 1、焊工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护目镜片的面罩或头盔,穿好工作服,戴好 防护手套和焊工防护鞋;2、多台焊机作业时,应设置不可燃或阻燃的 防护屏;3、采用吸收材料作用室内墙壁饰面以减少弧光的反射;4、保 证工作场所的照明,消除因焊缝视线不清点火后戴面罩的情况发生;5、 改革工艺变手式焊为自动或半自动焊,使焊工可在远离施焊地点作业; 轻症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用地卡因滴眼,新鲜人乳牛奶滴眼效果明显 电焊烟尘 电焊工、钢筋工 吸入这种烟尘会引起头晕、头痛、咳嗽、胸闷气短等, 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焊工尘肺,且 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电焊工 尘肺的发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发病工龄为 15- 25 年。 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内焊接时,必须有机 械通风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焊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的防尘面罩或口罩; 3、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 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 4、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境 监测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5、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 和材料。 粉尘 隧道施工、桩基施 工、驾驶员、清洁 工等(凿岩、爆破、 装载运输、喷浆、 运输、气体检测等) 1、 活动性肺结核病 2、 慢性阻塞性肺病 3、 慢性间质性肺病 4、 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职业性尘肺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结合本项目工艺特 征分析,粉尘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导致矽肺 可能性大,应予以重视该危害因素的影响。 1、个人防护措施: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防尘防护口罩,必须正确佩戴 防尘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2、加强粉尘作业面的通风 及洒水降尘、除尘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 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 实,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噪声 隧道施工、桩基施 工、驾驶员、机械 设备使用等(凿岩、 爆破、装载运输、 喷浆、运输、气体 检测等) 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 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2、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 3、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分贝;4、Ⅱ期及Ⅲ期高血 压;5、器质性心脏病。 噪声聋是我国法定职业病。结合本项目工艺特征分析, 噪声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导致噪声聋可能性 大,应予以重视该危害因素。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 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 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 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 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 高温 空压机操作、厨房、 炎热夏季作业环境 (1)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3)慢性肾炎;(4)未 控制的甲亢;(5)糖尿病; (6)大面积皮肤疤痕。 职业性中暑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 中暑药品、器材。2、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 中午休息时间。3、检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 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备,工人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情况 发生时,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振动 机械设备操作(特 别是振动式)、爆 破 1、 周围精神系统器质性 疾病 2、 雷诺病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保健措施: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作业: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 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发放防震手套 柴油 柴油运输、库管、 加注人员 接触性皮肤疾病 痤疮 完善防护用品,确保设施完好,尽可能避免柴油直接接触皮肤,加强职 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教育 职业心理 紧张/劳动 作业强度 大 所有岗位 / 单调作业:长期从事单调作业而不适应的劳动者,除产 生疲劳症状外,还可致其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劳动者 降低、精神受到抑制、工伤事故增多、因病缺勤率增 高等。夜班作业:夜班作业是轮班劳动中对劳动者身 心健康影响最大的作业,若安排不当,可影响劳动者 的安全和健康。如夜班作业对劳动者的心理功能会产 生显著的不良影响,此外,睡眠不足还可引起心理障 碍。 1、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调整适当的工作量,给予充足、必要的休息时 间 2、 丰富业余娱乐活动。 被告知者签字: 年 月 日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8 KB 时间:2025-10-20 价格:¥5.00

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模板-12.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编号: 应急演练科目: 演练地点: 日期: 评估项目 评估内容及要求 评估意见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应急预案下列情况进行检查: 是 否 1、是否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 □ 2、是否提出完善应急预案意见; □ □ 检验预案 3、是否提出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意见。 □ □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应对突发事件下列情况进行检查: 是 否 1、应急队伍是否进行配备,是否满足现在应急救援需要; □ □ 2、是否进行现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是否满足现场应急救 援需要; □ □ 完善准备 3、是否进行应急救援技术准备,准备情况是否到位。 □ □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对应急救援队伍是否达到下列锻炼效果: 是 否 1、是否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 程度; □ □ 锻炼队伍 2、是否有效提高演练单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 □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达到下列磨合机制的效果: 是 否 1、是否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 □ 2、是否有效提高应急指挥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 □ 3、应急救援机制是否运转有序; □ □ 磨合机制 4、是否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 □ □ 是 否 应 急 演 练 目 标 实 现 情 况 科普宣教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达到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 □ □ 范意识和自救呼救等灾害应对能力的目的。 □ □ 评估总结 及改进建议 评估人签字: 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编号: 应急演练科目: 演练地点: 日期: 评估项目 评估内容及要求 评估意见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应急预案下列情况进行检查: 是 否 1、是否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 □ 2、是否提出完善应急预案意见; □ □ 检验预案 3、是否提出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意见。 □ □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应对突发事件下列情况进行检查: 是 否 1、应急队伍是否进行配备,是否满足现在应急救援需要; □ □ 2、是否进行现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是否满足现场应急救援需 要; □ □ 完善准备 3、是否进行应急救援技术准备,准备情况是否到位。 □ □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对应急救援队伍是否达到下列锻炼效果: 是 否 1、是否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 □ 锻炼队伍 2、是否有效提高演练单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 □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达到下列磨合机制的效果: 是 否 1、是否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 □ 应 急 演 练 目 标 实 现 情 况 磨合机制 2、是否有效提高应急指挥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 □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63 KB 时间:2025-10-21 价格:¥5.00

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模板-2.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管理制度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成都普乐仕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储备与管理,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应急救险预防工作的落实到实处。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都普乐仕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一切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 三、编制依据及术语 3.1 编制依据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相关内容编制。 3.2 术语 本制度不涉及相关专业术语。 四、职责 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应急物资和装备的采购及储备管理工作。安全管理部门负 责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监督检查工作。 五、详细规定 5.1 采购 应急物资和装备由物资管理部门按需统一进行采购,所有物资和装备采购回 来必须一一填写入库清单,经验收后统一入库保管。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要建立 专账,由专人管理。 5.2 储备 (1)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的品种包括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 应急抢险类及其他。 1)防护用品类:个体防护用品等; 2)生命救助类:急救用品等; 3)生命支持类:急救药品等; 4)临时食宿类:食品、保健品、床上用品等; 5)通讯广播类:移动电话、对讲机、有线广播器材、扩音器(喇叭)等; 6)污染清理类:喷雾器、消毒剂、杀菌药品、除污剂、除污工具等; 7)动力燃料类:防爆防水电缆、配电箱(开关)、电线杆、工业氧气瓶、柴 油、汽油、干电池、蓄电池等。 8)器材工具类:绞盘、滚杠、千斤顶、手锤、钢钎、电钻、电锯、油锯、 液压剪、灭火器具等。 (2)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定额由各专项预案所在部门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 需要确定。要重点建设重要应急储备,优化现有应急抢险类、公共卫生类储备物 资和装备。 (3)安全管理部门要统筹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综合实物储备资 源,各部门要负责落实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指定人员和地点,科学合理确定物 资和装备储备资整合实物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加强实物储备、技术储备。 5.3 管理和维护 5.3.1 管理 (1)应急物资和装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准备,在应急救援救护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应急物资和装备在日常的完备有效,不得随意使用或挪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7.5 KB 时间:2025-10-24 价格:¥5.00

2-5关于印发“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的通知(责任体系

×××公司文件 XXX字[201X]第XXX号 关于印发“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为加强公司职业 病防治工作,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特印发公司“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请公司相关责任部门与责任人严 格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201X 年 XX 月 XX 日 主题词:职业病 责任制 通知 XXX 公司 办公室 201X 年 XX 月 XX 日印发 附件: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 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 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7 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统一领导、落 实责任、分级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 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 3.本制度规定从单位领导到各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凡本 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单位内部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 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二、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 1.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公司总经理(或负责生产、安全的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公司分管生产、安全副总经理(或负责安全管理部门的 负责人) 成 员:××× ×××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层人员,包括 生产安全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 门、财务管理部门、工会等负责人) 2.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 XXX 部门(一 般是生产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公司职业病防治相关工作。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 KB 时间:2025-11-11 价格:¥5.00

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模板-14.应急救援队伍训练记录

救 援 训 练 记 录 参加人员: 训练地点 停车场 总 指 挥 训练日期 202X -3-6 起止时间 15:00-16:30 训练项目、方案: 1、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向大家讲解安全救援体能训练重要性,是确保完 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开展的前提基础。 2、将公司应急队伍按性别男女进行分组,开展体能比赛。最后,进行自由活动舒展身 体。 训练过程概述: 1、参训队员围绕停车场跑步三圈,以达到热身的效果。 2、将参训的应急队员分成两组,每位应急队员手提 4 公斤灭火器 50 米往返进行跑步 比赛,两组分开进行。 救援人员对职能的认知程度:  最佳  较好  中等  一般  最低 救援人员使用救援装备的熟练程度:  最佳  较好  中等  一般  最低 训练总结(包括改进建议): 在训练中,参训队员积极参加,全身投入,参训队员圆满完成了此次体能的所有训练课程。同时, 在训练中,也暴露出个别队员身体素质较差,今后还需要加强锻炼,逐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通过此次体能训练,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应急队伍的身体素质,确保救援任务的顺 利完成。 备注: 救 援 训 练 记 录 参加人员: 训练地点 停车场 总 指 挥 训练日期 202X -4-10 起止时间 15:00-16:00 训练项目、方案: 1、由公司安全员负责讲解消防灭火器的方法,保障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自救和互救。 2、随后将应急队员任意分两个小组进行灭火器使用训练,一组由邓峰负责,二组由崔 举先负责。 训练过程概述: 1、由两小组负责人分别带领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灭火器基本常识讲解,学会灭火器 的使用及基本要点。 2、之后分别每组取四个灭火器进行实地演练学习。(附图片如下) 救援人员对职能的认知程度:  最佳  较好  中等  一般  最低 救援人员使用救援装备的熟练程度:  最佳  较好  中等  一般  最低 训练总结(包括改进建议): 在这次训练中,参训队员积极参加,全身投入,参训队员圆满完成了此次消防器材 使用训练课程。在训练中,个别队员对学习灭火器使用不是很理想,今后还需要加强锻 炼,逐步提高火灾救援的实际技能。通过此次训练,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能力和 实际操作水平,确保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 备注: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6 KB 时间:2025-11-11 价格:¥5.00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66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66 二、施工安全达标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机械管理 ①全面贯彻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遵守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 管理细则,确保特殊岗位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 ②正确使用机械 应按机械设备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确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 效的机械设备不准使用。新购置的或大修后的机械设备执行《建筑机械走合期使用规 定》。 ③安全装置不准随意调整和拆除,这些装置有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制器、各种行程限 位开关等,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④测试与试运转 新购或经过大修、改装和拆卸后重新安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原厂说明 的要求和《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测试和试运转。 ⑤维修保养遵守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所有机械设备要切实做到班前、班后的例行保养 和定期保养。对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机械设备,应禁止使用。 ⑥不得超载起重起重机械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载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 件,做到慢起、慢落。 (2)搅拌机伤害的预防 ①作业前检查。空车运转,检查搅拌筒或搅拌叶的转动方向,各工作装置的操作、制动, 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②进料与运转。进料时,严禁将头后手伸入料斗和机架之间察看或探摸;运转中不得用手 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 ③进料斗安全规定。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 料斗坑,如清理料斗坑或其他作业需要升器料斗时,应用链条扣牢。 ④机械操作人员。应穿三紧式工作服,女同志应戴护发帽。搅拌机运转时,不准作檫拭、 注油、紧固螺栓等作业。 (3)起重机伤害的预防 ①路基或机座、轨道。各种起重机和施工电梯的机座轨道或路基均应符合响应规定。 ②作业环境。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环境、道路、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 障碍物,起重机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的混凝土构件和模板,必须全部 松动后方可起吊。 ⑦起重动作的鸣声示意。操作人员在进行起重机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 应鸣声示意。 (4)其他机械伤害的预防 ①卷扬机 a.安装。机座必须平稳牢固,设置可靠的工作棚。操作人员的位置能看清指挥人员和起 吊的物件。 b.机身转动部分的防护。卷扬机的外露转轴、皮带、齿轮和卷筒等转动部分,均应设防 护帽、防护罩,以防止发生绞伤事故。 c.试运行。卷扬机安装好后应试运行,检查安装的稳固性、机件连接、刹车制动和安全 防护装置的完好性,电气线路与绝缘以及 场地视线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试运行合格后方 可使用。 d.作业前检查。卷扬机与地面固定情况,防护设施、电气线路、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等全 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e.作业中的规定。任何人不得跨越着在工作的卷扬机钢丝绳,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 离开。休息或停电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停电时还应切断电源。 ②钢筋切断机 a.启动作业条件。启动前,必须检查切刀应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然后用 手转动皮带轮,坚检查齿轮啮合间隙,调整切刀间隙。启动后,先空运转,检查各传动 部分内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调直切断机的进料口应安装防护网,切断的料槽 端应设置挡板以防伤人。 b.钢筋切断。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断料,切断必须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紧握钢筋 对准刃口迅速送入,手要离开剪刀。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距离应保持 150㎜以上,如 受握端短于 400㎜时,应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 ③木工机械 a.机况要求。机械应保持清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各部分连接紧固,各种刀具不 得有裂纹破损。 b.运行中的规定。不准跨过机械转动部分传递工件、工具等。排除故障、拆装刀具时, 必须待机械停稳后,切断电源,方可进行。 c.平面刨(手压刨)操作规程。刨料时,手应按在料的上面,手指必须离开刨口 150㎜以上。 严禁用手在木料后端送料及跨越刨口进行刨削。严禁戴手套操作。被刨木料的厚度小于 30㎜,长度小于 400㎜时,应用压板或压棍推进。厚度在 5㎜、长度在 250㎜以下的木料, 不得在平刨上加工。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7 KB 时间:2025-11-15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