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之一
一、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
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
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
护劳动者免受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
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
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职业卫生标准:为实施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保护劳
动者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
职业病危害,防治
职业病,由法律授权
部门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技术要求。
职业危害:对从事
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病和伤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
职业病危害因素,在
职业活动中产生和
(或)存在的、可能对
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
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禁忌证:劳动者从事特定
职业或者接触特定
职业性有害因素
时,比一般
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
职业危害和罹患
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
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透发可能导致对劳动
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性伤害:
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伤害。
高危人群:在
职业活动中易遭受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病和伤害的
人群和(或)接触高浓度(高强度)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职业人群。
密闭空间: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
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
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
船舱(船舶燃油舱、燃油柜、锅炉内部、主机扫气道、罐体、容器等
封闭空间和大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分为无需准
入密闭空间和需要准入密闭空间。
物质安全数据说明书:又称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化学品的
供应商向下游用户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包括运输、操作处置、
储存和应急行动信息)的一种载体。同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还可
以向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涉及到该公学品的相关方传递这些信
息。
生产性
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粉尘。按
粉尘的性质分为:无
机
粉尘(含矿物性
粉尘、金属性
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
粉尘);有机
粉尘(含动物性
粉尘、植物性
粉尘、人工合成有机
粉尘);混合性粉
尘(混合存在的各类
粉尘)。
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各种毒
物。
生产性
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噪声。按
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
连续声和间断声;声级波动<3dB(A)的
噪声为稳态
噪声,声级波动
≥3dB(A)的
噪声为非稳态
噪声;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
有效值变化≥40dB(A)的
噪声为脉冲
噪声。
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 8h/d
或 40h/w
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
手传振动:又称手臂振动或局部振动,指生产中使用振动工具或
接触受振动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全身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并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到全身的
振动。
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 WBGT 指数≥25℃
的作业。
非电离辐射:波长>100nm 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