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岗位达标管理制度
编号:AQ-BZH-011-A
1、目的
为了强化公司
生产班组岗位安全
生产,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更
好的落实安全
生产主体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
生产班组和岗位安全
生产达标考核。
2.2 本制度对
班组岗位安全
生产达标活动的内容、检查、考核作出了规定。
3、职责
3.1 各部门、车间对本单位所属
班组的安全管理
工作全面负责,其中包括指导、
督促、检查、考核等责任。
3.2 安全
生产部负责督促各部门、车间做好
班组安全管理
工作,并组织其它职能
管理部门开展对
班组安全管理的检查、指导和考核
工作。
3.3 办公室负责公司对
班组安全培训
工作的管理。
4、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班组安全组织标准
4.1.1 班(组)长是
班组安全
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本
班组安全
工作负全责。
4.1.2
班组必须设 1 名兼职
安全员,主要是协助班(组)长全面开展
班组安全管
理
工作。
安全员不在时,班(组)长必须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班(组)长不
在时,
安全员有权安排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
工作。
班组安全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
上岗。
4.1.3
班组分散作业时,每项
工作的负责人即为安全负责人。
4.2
班组安全教育
4.2.1 教育内容
4.2.1.1 国家有关安全
生产的法律法规,公司以及上级部门对
班组安全
生产工作
的标准和要求。
4.2.1.2 公司及本单位安全简报和安全动态情况的信息。
4.2.1.3 本
班组的概况和
工作范围、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一些
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4.2.1.4 本岗位、工种的安全规程、检修(运行)规程;电力系统安全规程、公
司有关安全
生产制度及公司安全禁令、通则。
4.2.1.5 本
班组所面临和涉及的危险源及预控措施。
4.2.1.6 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适用方法,所操作的机械设备、各类工具、器具的
安全使用要求。
4.2.1.7 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包括防火防爆、应急逃生、紧急救护等知识。
4.2.2
班组安全教育要求
4.2.2.1 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
班组必须组织员工进行有
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4.2.2.2 对休假 1 个月以上人员,工伤休假复工人员,事故(含未遂事故)责任
者,违章计分试岗及以上处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安全教育时间必须
在 4 学时以上。
4.2.2.3 安规定考试 85 分为及格,不及格者要复学复考,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
岗独立
工作或操作。教育内容、考核分数要记入“
班组安全教育台帐”。
4.2.2.4 新入厂人员在受安全教育后,
班组长或
安全员必须检查教育效果,并签
署是否同意上岗的意见,报部门(办公室)
安全员备案。
4.2.2.5 每个员工必须掌握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常用的灭火器材;
触电现场急救方法;熟悉现场逃生通道;事故报警方法。
4.3
班组班前会
4.3.1 结合当日具体
生产任务、作业环境和季节变化情况,按安全
工作“五同时”
的要求即: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评比安全
工作。
4.3.2 根据每一时期
班组安全情况,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措施落实
工作。
4.3.3 传达上级有关安全
生产的指示和事故案例。
4.3.4 抽考和提问员工
生产现场应具备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措施如何落实的要求。
4.3.5 班前会情况应记入
班组安全
生产日志。
4.4
班组安全活动
4.4.1 每周一
班组组织一次安全活动,原则上活动时间应不少于 1 小时。如有特
殊情况不能按时组织活动,须报部门(办公室)主管领导批准后,可在本周其他时间
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