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支护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GDAQ3202
一、工程概况
(一)
基坑所处的地段,周边的环境。
(二)四周市政道路、管、沟、电力电缆和通信光缆等情况。
(三)基础类型、
基坑边坡
支护形式、
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
施工季节、
支护结构使用期限及其他
要求。
二、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
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
(一)
施工区域内
建筑基坑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要包含土的常规物理试验指标,土的固结块剪内摩擦角φ、
内聚力 c、渗透系数 K 等数据。
(二)
施工区域内及邻近地区地下水情况。
(三)场地内和邻近地区地下管道、管线图和有关资料,如位置、深度、直径、构造及埋设年份等。
(四)邻近的原有
建筑、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埋深、基础荷载及上部结构现状,如有裂缝、
倾斜等情况,需作标记、拍片或绘图,形成原始资料文件。
(五)
基坑四周道路的距离、堆放物及车辆载重情况。
四、
基坑支护设计
依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
支护方案选择及设计,内容有:
(一)设计原则(3.1.1、3.1.3、3.1.4、3.1.5、3.1.6 条)。
(二)
支护结构选型(3.3.1、3.3.2、3.3.3 条)。
(三)荷载标准(3.4、3.5 条)。
(四)质量检测(3.6 条)。
五、
支护施工工序及
施工方法
根据选择的
支护方案和
支护设计,安排
支护施工工序及
施工方法。
如采用挡土板桩,
施工顺序:
建筑工程定位→板桩墙定位→安装导向围檩→沉打板桩→拆除导向围檩→安装拉锚或支撑装置→挖土(视
基础深度,确定分层
开挖厚度和相应
支护设施)→基础
施工→填土→拆除拉锚或支撑→拔除板桩。
挡土板桩
施工必须做到:
(一)确保坑壁稳定,
施工安全。
(二)确保邻近
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安全。
(三)考虑基础
施工各工序如挖土、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捣便于进行。
(四)尽可能
施工简便、经济合理。
六、
基坑施工
(一)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应根据
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
开挖方案。
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
渗水进入坑内;放坡
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基坑周边严禁超载堆放。
内容应包括:
开挖机械的选型,
开挖程序,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地面和坑内排水措施,冬季、雨季、
汛期
施工措施等。
(二)
开挖监控
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
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满足《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
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七、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一)建立健全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落实有关
建筑施工的基本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结合工程特点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紧急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
八、地下水控制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
施工应满足
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
境条件并结合
基坑支护和基础
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内容如地下水控制方法、涌水量估算、降水截水措施等。
九、必要的附图及表
主要
施工机械设备表、
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布置平面图、
基坑支护设计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