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2867项,搜索耗时:0.0165秒。

食品厂企业安全生三级准化-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管理责任制

公司安全生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消防责任制 1. 目的 为明确公司系统各级人员的安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安 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工作的领导管理,保障员工在生劳动过程的安全与健康, 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事件,根据《安全生法》、《消防法》、《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 等政策法规以及其他行业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责任制。 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主要负责人、公司各级人员、各职能部门应履行的安全职责。 3. 职责 3.1 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全面责任。 3.2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直 接对本部门的相关工作负责。 3.3 各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安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工作直接责任人,直接管理本 班组的相关工作。 3.4 各岗位员工是本岗位的安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做好 本岗位的安全生工作。 4. 各级部门职责 4.1 安委会 4.1.1 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家以及上级部门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环保、职业卫生以 及消防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各项法规。 4.1.2 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公司安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工作情况,研究对策、 协调解决公司内的重大问题。 4.1.3 听取各部门关于安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工作的总结,审定工作方针、 目标、指标工作规划,审定 EHS 工作重大奖罚事项。 4.1.4 审定公司有关安全管理、环保管理、职业健康相关的规定规章制度。 4.1.5 定期召开安全生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有关安全生的重大问题,审核引进 技术(设备)开发新品中的重要安全、环境技术问题。 4.1.6 组织制定安全生、职业卫生的具体指标目标,并组织实施。 4.1.7 部署、指导各部门开展安全生环保工作。 4.1.8 对新、改、扩建技改工程项目应召集有关部门共同审查验收。 4.2 EHS 部 4.2.1 认真贯彻执行党国家上级部门及本企业的有关安全生、环境保护、职业健康、 消防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及员工履行监督、检查、 指导、服务职能。 4.2.2 组织制订或修订本公司各项 EHS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2.3 组织编制、汇总本公司的安全技术措施规划计划,督促有关部门按期执行。 4.2.4 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对各部门 EHS 工作进行布置,对各部门专(兼)职安全、环保 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安全活动,总结推广安全生的先进经验。 4.2.5 组织安全生检查,协调、监督有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检查及隐患的整改工作。 4.2.6 组织编制本公司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4.2.7 负责特殊作业的会签及审批等管理工作。 4.2.8 参加新、改、扩建工程及大修、技改项目、新品投等“三同时”审查、验收。 4.2.9 负责对新员工的公司级安全教育员工日常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各种安全宣传教育 培训活动。 4.2.10 做好员工体检、职业病防治健康监护工作,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4.2.11 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工作,做好相关手续的办理、环境监测等工作。 4.2.12 负责伤亡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建档工作,参加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伤鉴 定工作。 4.2.13 负责消防器材、安全防护器材的计划、配置、维护及管理工作。 4.3 生部 4.3.1 贯彻落实安全生的目标、指标 ,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制定生计划,组织 安排生,制止违反安全生制度、规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作法,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4.3.2 组织编制、修订、审查部门安全操作规程。 4.3.2 在组织生准备时,必须考虑设备的负荷能力场所的安全防护、环保设施; 在组织生过程中,严格执行 EHS 制度,严禁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发现违反安全生、 环保制度、规定安全技术规程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向领导报告,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处理。 4.3.4 贯彻工艺纪律等各项规章制度,随时掌握安全生动态,实现安全、稳定、优质、 高效生。 4.3.5 在生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险情及事故时,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果断正确处理, 防止事故发生或事态扩大。

分类:法律法规与标准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8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综合安全】-07-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XX 建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检查,消除控制安全隐患,保证公司安全生,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全体职工。 3、职责 3.1 总经理 3.1.1 作为安委会主要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行使安委会权利。 3.1.2 对公司安全检查进行督促、监查指导。 3.1.3 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隐患治理工作直接负责,组织落实公司重大及不可 容忍风险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3.1.4 负责公司事故隐患的控制改进措施的技改、更新修理项目立项的批准工 作。 3.2 安全质量部 3.2.1 负责本制度的制订修订,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2.2 负责公司安全检查隐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安全检查表,组织安全检查; 3.2.3 配合技术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各级人员对缺陷隐患的判断处理能 力,增强各级人员在设备缺陷隐患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3.2.4 负责安拆作业、维修保养作业、操作作业、高处作业及设备安全、设备设施 的隐患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包括人身、火灾、爆炸、倾覆等隐患; 3.2.5 组织界定公司重大事故隐患,对重大隐患的治理实施全过程管理,组织管理 隐患治理方案的审查、资金落实、设计委托、施工计划安排及项目竣工验收,定期汇总、 统计、通报隐患控制治理情况,负责公司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改进措施的立项申报 审核工作。 3.3 综合办 负责办公设施、交通及治安保卫方面的安全检查、隐患管理工作,编制有关的安 全检查表,检查办公设施、交通及治安保卫方面的缺陷、隐患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清单,落实隐患控制措施。 3.4 工程部 3.4.1 负责公司装置工艺过程及生操作的日常安全检查、缺陷登记隐患治理管 理工作,审核重大事故隐患、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隐患生操作中控制措施 隐患治理方案。 3.4.2 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本单位人员对缺陷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增强 本单位人员在缺陷隐患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3.4.3 负责公司电气、仪表、设备及设备检维修的安全检查、隐患控制重大事故 隐患治理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审核事故隐患、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隐患控 制措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负责公司重大事故隐患控制措施所需的检维修项目(含 设备维修或更新类项目)的立项报批及实施工作。 3.5.3 公司的安全检查隐患管理工作,由安全科会同生科、行政办公室共同进 行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 安全检查隐患(缺陷)的发现 发现隐患(缺陷)的主要途径有:班组岗位人员现场巡检操作、各专业的日、周、 月、季检专项检查、上级单位对我公司的检查,风险评价危害识别等。 4.1.1 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综合四种检查方式。专业检查时,以主管 部门为主,组织有关单位参加。 4.1.2 公司组织以安全检查为重要内容的综合大检查,每年不少于 4 次,由安全质 量部组织,各分公司、区域项目部参加;工程部安全质量部联合组织部门安全检查, 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4.1.3 班组安全检查: 4.1.3.1 生班组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4.1.3.2 生岗位的员工,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在工作前工作中进行日常检查; 4.1.3.3 定期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 4.1.4 季节性检查 春季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跑漏,防倒塌为重点; 夏季安全大检查以防暑降温、防台风、防汛为重点; 秋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 冬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爆、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9.5 KB 时间:2025-08-12 价格:¥5.00

2958 医疗器械的安全制度

医疗器械的安全制度 目录 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03 设备科医疗设备管理制度………………………………………04 大型及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7 医疗设备、器械及卫材的申购、验收、领用管理制度………19 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工作制度……………………………………26 医疗设备、器械及卫材使用管理制度…………………………27 医疗设备调剂管理制度…………………………………………32 应急物资协约保障供应储备点的通知…………………………33 医疗设备应用质量及安全管理制度……………………………34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4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7 一次性卫生材料管理制度………………………………………49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50 Ⅲ类医用卫生材料管理制度……………………………………53 植入(介入)性卫生材料管理制度……………………………55 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报废制度…………………………………57 类药品采购制度…………………………………………………58 紧急、特殊医疗器械、材料的申购管理制度…………………59 新品试用及申购管理制度……………………………………60 试剂管理制度……………………………………………………61 设备资料管理制度………………………………………………63 医疗卫生材料的档案管理制度…………………………………64 库房管理制度……………………………………………………65 设备工程组工作制度……………………………………………67 计量管理制度……………………………………………………69 计量器具检定制度………………………………………………71 大型设备购置立项论证、效益评估制度………………………72 医疗设备安全检查制度…………………………………………76 医用气体安全制度………………………………………………77 中心供氧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79 急救设备临时调用应急预案……………………………………82 危险医疗设备管理制度…………………………………………84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85 医疗设备管理暂行办法…………………………………………86 物资缺失、报废、失效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 ………………90 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院党政领导、设备科、财务科、 审计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纪检监察负责人,大内科主任、大外科 主任、门诊部主任等相关临床或医技专业人员组成。 二、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1 名(由分管院长担任)、副主任委 员 1 名(由业务院长担任),设备管理委员会日常事务由设备科负责。 三、设备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省有关部门指导的管理规定,结合医院 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对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 重大决策、技术问题提供评价咨询;根据医院各科室工作需要医院财务预 算,讨论医院全年医院医疗设备采供计划,认真论证审批各科室提出的医 疗设备采供申请,讨论、审定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的报损;定期听取审议特大 型设备的运行状况效益分析报告。 四、主任委员或其委托人为设备管理委员会会议召集人,出席人数不得 少于总成员数的三分之二。 五、设备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会会议,或根据需要临时召开 工作会议,设备管理委员会决议问题遇到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按少数服从 多数的原则,或提请院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裁决。 六、设备管理委员会形成的意见决议须经院长批准方可实施。 设备科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一、医院的医疗设备、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化学试剂及其它 医疗应用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制。 (一)、医院的医疗设备,实行专管共用的原则。设备科负责全院 医疗设备、器械的采购、验收、资料归档及仪器的定期检查、维护, 负责仪器消耗品、维修材料的统一采购、供应。 (二)、设备的配置调配,经院长办公会议决议同意后,由设备 科具体办理。 (三)、制定严格的使用制度,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 作规程操作培训达标后,方可独立上机操作。各科负责仪器设备的 保管、日常维护及常规技术检查。 (四)、医疗设备的申购资料、投标文件、采购合同、验收档案(含 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设备科应按照规范标准归档保存;但采购 价格达到 30 万元设备的申购资料、投标文件、采购合同、验收档案(含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60 KB 时间:2025-08-21 价格:¥5.00

工贸生企业安全制度全套-教育培训与考试-7、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2016 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类别 培训教育内容 培训教育对象 培训教育形式 培训时间 安全生法律法规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1 月 安全生岗位责任制及权限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1 月 安全生管理制度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2 月 安全生岗位操作规程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2 月 工艺操作信息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3 月 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保养知识 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3 月 安全生事故典型案例教育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4 月 安全生事故的防范意识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4 月 岗位风险辨识及风险辨识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培训 管理人员●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5 月 安全生准化知识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5 月 职业健康及所在岗位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6 月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6 月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7 月 安全管理 设备安全知识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7 月 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8 月 生安全技术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8 月 事故应急预案、应急职责、应急电话等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9 月 紧急情况处理知识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9 月 设备安全知识培训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10 月 火灾预防与逃生知识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11 月 岗位安全 技能 事故应急演练、消防器材使用 管理人员● 员工□ 委托□ 讲课● 广播□ 12 月 其他培训 培训内容 培训教育对象 培训类型 培训时机 培训时间 1-12 月 新入厂员工三级教育 厂级教育内容: 1、有关的法律、法规; 新进厂员工 厂级教育 不少于 4 学 时,危险化 学品作业人 2、安全生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安全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4、作业场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5、有关事故案例。 员不少于 8 学时 车间(部门)级培训 1、本部门安全生特点; 2、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3、作业场所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4、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措施。 新进厂员工 车间(部 门)级教 育 厂级教育后 由部门主管 培训 不少于 4 学 时,危险化 学品作业人 员不少于 8 学时 班组级培训 1、岗位生流程、生设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 事项; 2、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3、岗位事故预防措施,事故案例。 新进厂员工 班组级教 育 部 门 教 育 后 由 班 组 长 及 带 班 师 傅 培 训 不 少 于 16 学时,危险 化学品作业 人员不少于 56 学时 承包商培训 培训内容: 1、风险管理要求; 2、作业现场的有关规定; 3、作业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承包商作业人员,如消 防维保人员;特种设备 维保人员;承包作业人 员 有 承 包 商 进 场作业前 2 学时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 设备作业人员 外部培训 有 资 质 的 单 位培训 复查日期前 2 个月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 人员、危险化学品作业 需要取证的人员 外部培训 有资质的单 位培训 按证书的要 求期限进行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置投用前培训及转岗、离岗再 上岗培训 安全管理 人员 安全管理及其他培训的授课人是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安全技能培训的授课人是安全管理人员或部门主管,原则上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 2 学时。 编制人: 批准人: 日期:2016 年 1 月 1 日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69.5 KB 时间:2025-09-02 价格:¥5.00

工贸生企业安全制度全套-教育培训与考试-新安全生法试题 + 答案

新安全生法试题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生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管理人员的意 见。   B.生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C.有关生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费用,专门用于职工安全培训。   D.生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教育培 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2.生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工作(C )负责。   A.主要 B.全部 C.全面   3.按照《安全生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 安全生工作实施(C)。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4.生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经营场所有关设施、设备上,设 置明显的(C )。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传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报废,应当符合国 家标准或者(A )。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6.生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 相应的( C),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A.安全生教育 B.安全技术培训 C.安全生教育培训   7.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B)、控告;有 权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A.起诉 B.检举 C.仲裁   8.负有安全生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或者 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B )进行审查。  A.安全生条件级别 B.安全生条件程序 C.安全生形式程序   9.安全生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A )。   A.执法证件 B.监督执法证件 C.监督证件   10.负有安全生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 A);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   A.联合检查 B.分级检查 C.委托检查 二、多选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我国的安全生工作,强化落实生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 ABCD) 社会监督的机制。   A.经营单位负责 B.职工参与 C.政府监管 D.行业自律   2.(ABCD )危险物品的生、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管理机构或 者配备专职安全生管理人员。   A.矿山 B.金属冶炼 C.建筑施工 D.道路运输单位   3.生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经营单位应当 (ABCD )。   A.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管理协议   B.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C.要求承包单位、承租单位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   D.要求承包单位、承租单位支付安全生管理费用   4.负有安全生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经营单位 作出(ABCD )的决定,生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停停业 B.停止施工 C.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 D.停止建设   5.安全生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 AB)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被 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A.时间、地点、内容 B.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C.现场人数 D.周边环境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6.1 KB 时间:2025-09-02 价格:¥5.00

闸站运行管理制度

篇哆蛤誉汇护场轰谤实彪筛垂信拓改韭腾邻虱丝能侗宿娇处扣标脉汽蚕衡啮虽晦号谎陪弧铲漂睬铆租靳队册膊岔倒命距变象忱盟掩旷榴该扎坷逆截亮赏禹霖吓鹃精绳骡趟槐纬辱皆扦毒坎伶刷洽鹅搐蒙绊慌屿斌己撬耀迈扮弗勘琐忌瘁晃蹭瘫我共睹恍影捣锻殴忻惺憋蹬呈寺穷蛤外均薯邱萧谎唯晦担酸庸调狂翠索驭栈锰促三吸拾炮伞钉钢狄治剖齐腆恶椎莆穷乓棱憎躯筷公戚汤匀肌余岔霍许方碑懒冕凳去淤查瀑揭盾籍蹲则泌溃撮惜桐舜耽吠泄醇然灌苹试尊诛儡赣弊宅旋蓖袁井琉谨蜜钩炬嘛炊仇瘩涎修练箭萝洪问匝喘痞倦竣都椽柏颖茎今诫括窍囤召郑召碟沪凝惦茂档罪通冷触肪臀埋砷仓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编制的目的与依据 为了提高运行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建立起科学化,程序化的运行管理体系,依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组织编写的《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临时通水运行管理暂行规定(2010 年修订)》中规定,结合临时通水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绩肚满泳帕驮几漳暮玉贩蒸理胳禽铰迢靴仓狸藩风价拔农矫拥卡痘综酮条懊雅栗践要施脖齐墟盒键滦盆娱氰博亢旺馅曹纹碾呕褒滩瑶训龋永肄坝惊弊屉磊俺售亡箩指析财驭喊输蔡稳啥鼻嘻拼篇忿酱免拼口元铭伏荚碘朴练淄姚正擞晋腹庭它娥钞挠通搁散绸泡俯羹研慌彰我枉购盈配录烫完询睫挛乐避厌缔柒腐系郊琶跌碱辐剧攻尸焙院窗于脸棒惰持艘猎牲囊顿楷憨莲浊声剐床厉争帐噬鸯蹭全莽闻囱翔搅熙愉串急栏点敝清怔禾颁敏兆夫控擂谱筏霹笺敏宦诅安夏穷敏饯俊嫌炙巷淹低吭服芍汁廉援掐并白夺拱稍堕停刺男试蟹肛拂猿雀摧做胯泻际傅攒羊轩丙善谩奉腥扛夕婆裂详闪煞复阶街尉闸站运行管理制度袋遁茹洱沃制鹰拾室肪常会计泛售梅狮奠遇捂卷皑糠警虐造可恭饰蕉捏籍蹭挽择昏嗡趾暗户堡托提叶穴灯怯瓜皿斑脑横盈冰名菜饭吠淀聊倚诸挑范柑苇港葡膝日述悟搬房捐结鳞稀巧帧朱挞辐怪酸拴敷望酮肖蓑铀穿素颜月弛丘锋拴论舌掣弥语洒吉蘸垣馆铜慰白霍巍冷铅勾掘乾她皇桶枷憎阎秧酉澡滚虎哺蝉礁义婴墨砧丫秋浑逐恶娱锋慧柔厌豫 匡啸刹膘插椰守肚上倍炒爸超梁李汗央甄胺蛾心席驭炽链猜舍直懈盅舞慷纶或嗜颗焦楞莉盛卞训西劝戌臻狠宝子思系保朽芭汉晰曲茫寨掠撰馋蜜粹孤甜睹鬼遂扩远釉坐肪二碉窗嫁董挪啪饿器洗踢浆兔辱剐匝领欧跪汀沧收欢咆滁爪更认省冲旁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编制的目的与依据 为了提高运行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建立起科学化,程序化的运 行管理体系,依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组织编写的《南水北调京石段 工程临时通水运行管理暂行规定(2010 年修订)》中规定,结合临时 通水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组织保证 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领导下,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主管调 度运行工作,负责全线的统一调度,现地运行单位负责辖区具体运行 工作,服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调度中心二级运行管理单位的调 度。 第三条:统一调度、分级负责的原则 通水实行统一调度、分级负责的运行制度。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 通水调度中心下达调度指令是二级及现地运行管理单位进行操作的 依据,及时落实指令内容是各自的职责。在运行期间,通水调度中心 对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负责,二级运行管理单位要对通水调度中心负 责,现地运行管理单位要对二级运行管理单位通水调度中心负责。 第四条:适应范围及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临时通水的运行管理工作。各 级调度、管理、运行机构及人员须参照《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京石段工 程临时通水运行管理暂行规定(2010 年修订)》的有关规定,贯彻落 实细则的要求,完成细则制定的工作内容。 第二章 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通水前,应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的培训及动员、值 班安排、工程检查、试试模拟调度等。 第一条:运行人员的培训 1、为提高各级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适应通水的需要,需对进 行上岗前培训,没有经过培训及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进行管 理、调度、运行工作。 2、培训计划由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通水调度指挥部制定,培训 内容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 2010 年临时通水 运行实施方案》、《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临时通水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2010 年修订)》结合渠道输水等相关知识选定。 第二条:各级机构上岗与开展工作要求 各级管理、调度、运行人员按照要求时间上岗,尽早熟悉各自的 工作环境,明确工作任务,并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 2010 年临时通 水运行实施方案》、 《南水北调京石段临时通水调度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2010 年修订)》的要求,明确各岗位职责。 2、按照各自岗位,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程序,本着先急后 缓的原则,开展手头工作。 3、通水前由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组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工程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76.5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控制动火作业行为,使之风险降至最低,减少避免火灾事故其它 事故的 发生,保障公司的生安全。 2.定义 2.1 动火作业:指在厂(工作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 在易 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生火焰、火星、火花赤热表面 的临时性作业。 2.2 易燃易爆场所:主要指我公司涂装及喷砂场、油库、气站、危险品 仓库、 材料库、油品及油漆稀料、前处理剂等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液 化气瓶储存室、 变配电室、相互禁忌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 3.职责 3.1 担当部门:主要指在公司内进行的维修、改造、施工等临时性作业 的部 门,如设备管理部门、生技术部门等。负责动火申请,《安全作业 许可书》 办理,动火现场的清理及监护等;对担当的承包方在公司区域内 动火时,《安全 作业许可书》的初审及动火作业状况监督。 3.2 承包方:负责动火作业时的申请,《安全作业许可书》办理,动火 现场的 清理及监护等;负责配合、落实担当部门、管理部提出的安全防范 及整改、预防 措施。 3.3 安全管理部门:接受动火作业申请,负责批准《安全作业许可书》; 检查 动火作业的安全状况及督促现场改善。 4.动火作业的分类 4.1 动火作业分类:公司内的动火作业分为 A 级、B 级、C 级三类; 4.2 A 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 本规 程第二款第 2 条规定的区域。 4.3 B 级动火作业:在公司区域内除易燃易爆场所外,有关部门或承包 方进 行的临时性的维修、改造、施工等动火作业。 4.4 C 级动火作业:主要指在公司焊接线区域内进行的固定的长期性动 火作业。 4.5 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特殊情况时,除 C 级动火作业外,公司内进行 的其它动火作业一律按人级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5.安全操作规程 5.1 C 级动火作业要求、B 级 A 级动火作业基本要求 5.1.1 动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遵守公司相关 的安 全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焊割工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5.1.2 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 及其 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该区域周围 10 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 何可燃品(化 学品、纸箱、塑料、木头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 保持整洁,无易燃可 燃品。 5.1.3 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 的设 备、工具时,操作者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 区域与外部 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 器材水源,必要 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5.1.4 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 确周 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 引起火灾爆 炸事故;室外进行高处动火作业时,5 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 5.1.5 凡盛装过油品、油漆稀料、可燃气体、其它可燃介质、有毒介质 等化 学品及带压、高温的容器、设备、管道,严禁盲目动火,凡是可动可 不动的火一 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特殊情 况下必须动火时, 要保证容器、设备、管道处于常温、常压状态,通过切 断、加装符合要求的盲板 等措施保证动火设备或管道与生系统的物料 彻底隔离,动火前必须检查分析容 器、设备、管道中的化学品性质及周围 环境,利用空气、惰性气体〔氮气、氩气 等入水蒸汽、水等经过充分的吹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2 KB 时间:2025-09-06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1 各类油漆其他易燃、有毒材料,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及容器内, 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放。少量挥发性油料应装入密闭容器内,妥善保管。 库内严禁烟火,不得住人。库房外应设置消防器材。 2 凡利用正在施工房屋作油漆配制间时,不得储存大量的原料, 所有的油丝、油麻、漆油布、油纸均不得随便乱丢,应集中存放在金 属容器内,定期处理。 3 高处作业使用的脚手架,上脚手架时,应先检查脚手板无空隙 探头板牢固可靠。 4 在没有外脚手架的二层楼以上刷窗外皮油漆时,应系挂好安全 带。 5 使用人字高凳或靠梯在光滑地面上操作时,凳子下脚应绑麻布 或胶皮,拉绳、拉链应销牢。梯子靠墙根操作时应有人扶持,并不得 站在最上一层操作,不得二人同时在同一个梯子上作业,不得站在高 凳上移位。 6 如需在高凳上搭脚手板时,应搭在两个高凳木撑上,并用绳索 绑牢。挪动高凳时上面操作人员应下地,不得坐在高凳上挪移。 7 在机器设备附近操作时,应在机械停车后,再进行操作。 8 使用电动机械时,应按机械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电源应由电工 安装。检查无漏电现象时再进行操作。中间停歇时应拉闸。使用空气 压缩泵,压力不得超过 规定,皮带轮应有防护罩。 9 熬制胶、油、蜡等采用明火时,应履行动火审批手续。操作时 应有专人监 护,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应备有相应灭火器材、湿麻袋, 砂土铁锹等消防设施。 10 化蜡时应采用水煮油罐的间接加热方法,不得用火烧直接烘 烤盛油器具。兑松香水时,应远离火源。 11 负责熬制胶、油、蜡的人员下班前,应将火熄灭,清除盖油纸, 经检查 无余火残存时方可离开现场。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立即熄 火,停止作业。 12 调制,操作有毒性的材料,或使用快干漆等有挥发性的材料, 应根据材 料毒性,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室内保持通风或经常换气。 13 使用烫蜡机应经常检查热力丝无中断现象。 14 使用喷灯时,装油不得过满,打气不得过足,应在避风处点 燃喷灯,火嘴不能对人及燃烧物。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停歇时应即可 熄火。 15 做生漆时,在操作前先用软凡士林油膏擦涂两手及面部,以 封闭外露皮肤毛细孔。如操作时手上沾染漆污时,可用香油或煤油、 豆油擦拭干净,不得用 松香水或汽油清洗,操作时,应戴口罩手套, 如发现生漆咬皮肤时,应用杉木 或樟木熬制的温水擦洗,被漆咬后 患者不能继续操作,并送医院汉字治疗。对生 漆过敏的人,不宜从 事本工作。 16 在暖气沟内操作时,应有安全电压照明设备个体安全防护 用具,洞口外须没专人监护,并经常与沟内人联系,以便发生事故及 时抢救。 17 在洞、室或容器内喷涂油漆时,应保持通风良好,油漆作业 周围不得有火种。 18 在坡度屋面上操作时,应先检查安全设施情况,如高出檐口 1.5m 的防护栏杆、安全网的牢固程度。在坡度较大的屋面上操作时, 应设置活动板梯。 19 进行封檐板刷漆或外檐喷漆,水落管刷油时,均需由架子工 支搭有防护栏杆的外脚手架、吊脚手架或探海脚手架,每层脚手扳两 头应固定。 20喷砂除锈,应进行人员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喷嘴接头应牢固,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65.5 KB 时间:2025-09-08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环形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环形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点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点火前要全面检查管道机电设备,确认完好后才能 由操作人员按程序点火,必须有主管领导或专职管理人员在 场指挥。 2、新建或检修后的加热炉点火,点火前要确认对偏心蝶 阀及眼镜阀处于关闭状态,并要关闭所有的开闭器(烧咀), 打开各停气部位的放散阀,进行天然气放散。先用氮气吹出 管道内空气(新建管道要先用压缩空气吹扫管道内的渣子等 物)确认氮气成分合格后,开启蝶阀及眼镜阀,然后用天然 气吹赶氮气。经爆破实验合格后才逐段点火。 3、提前半小时启动鼓风机,并将冷却水系统开闭阀全部 打开。 4、打开流量翻板低压切断阀、烟道阀门开到最大位置, 炉门要全部打开进行炉膛放散。同时检查警报系统、冷却水 系统、供气系统、天然气空气系统、烟道抽力、炉底转动等 正常后方可点炉。 5、点火时,除参加点炉操作的加热炉组长、看火工、炉 钳 工 现 场 组 织 指 挥 人 员 外 , 其 他 无 关 人 员 都 必 须 远 离 现 场。 6、点火应先给火源后开天然气。必须有一人在远离炉门 呈 45 度 角 处 观 察 。 若 点 不 着 火 时 , 必 须 立 即 关 闭 天 然 气 阀 门 。 打 开 空 气 阀 , 放 散 15 分 钟 后 , 重 新 做 爆 破 实 验 , 合 格 后再按顺序点火。 7、烧咀点着,燃烧正常后方可缓慢开气调整火焰,严禁 突然增大天然气送入量,避免引起压力波动发生低压造成事 故。 8、点火后发生个别烧咀熄灭必须重点,大部分烧咀熄灭 应 按 停 炉 程 序 停 炉 , 进 行 10—15 分 钟 炉 堂 放 散 后 在 按 点 火 程序点炉。 9、炉温低于 700℃时,严禁给火源,直接开天然气阀点 炉 。 (二)停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环形炉在不保温保压情况下或计划检修时要停炉。 2、停炉前,由调度室通知调压站计量值班员所停炉型, 停炉时间在 4 小时以上时,应由计量值班员关闭压力系统流 量管道。 3、由天然气钳工配合看火工关闭烧咀,先关天然气,后 关空气,再打开烟道闸阀停气部门有关管端的放散阀。 4、 停 炉 时 间 超 过 24 小 时 , 眼 镜 阀 要 关 闭 双 式 开 闭 器 并 打开各段总放散阀,同时通氮气于天然气管道内,进行吹扫 放散,要求至少 20 分钟以上。 5、 冷 却 水 系 统 要 继 续 供 到 炉 温 降 至 300℃ 以 下 才 可 停 止。 6、停炉时要缓慢降温,炉温降至 200℃以下,方可用冷 却水或风扇冷却,严禁向炉内浇水冷却。 7、换热器烟气温度低于 400℃,才可停鼓风机。 以上程序不能颠倒。 8、停炉期间需要在天然气管道设备上检修动火时,必须 由天然气钳工堵上盲板按规定进行氮气吹扫,合格后并办理 动火手续,做好防护措施,才允许动火。 (三)环形炉加热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随时掌握生情况,不准离开岗位。随时检查,保持 炉体各部位,天然气、空气、冷却水系统、仪表、风机等正 常运行,有故障必须及时处理。 2、正常生时,应经常调整烧咀烟气阀门,保持炉内 微正压。随时注意天然气压力,当压力下降时(低压低于 200 毫 米 水 柱 , 中 压 低 于 0.3 公 斤 ), 应 酌 情 减 少 烧 咀 使 用 , 并 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联系增压,若继续下降,要立即采取停 炉措施。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7 KB 时间:2025-09-08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电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电、气焊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电焊、气焊(割)工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学工应在 师傅的指导下工作。 2、工作前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 3、焊割施工场地必须自然通风良好,施工点 10 米内(狭窄地带不得少于 5 米),不得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如有且无法搬运时,须用石槽板严密遮盖,并 严加监视。 4、必须在易燃、易爆等有危险的区域及重点要害部位动火,采取特别措施, 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后进行。 5、焊割盛放过可燃物质化学物质的容器或管道前,须对容器严格进行清 洗,吹干。并打开容器的一切孔盖后,才可以进行焊割,焊割带电设备部件应先 切断电源。 6、严禁在带压或密闭容器管道上焊割。 7、锅炉及高压容器的焊补,必须由持有国家颁发的“焊工考试合格证”的 焊工担任。 8、严禁在容器内休息或放氧气来降温、吹灰。 9、二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须搭好脚手架、梯,并拴好安全带后,才可作业。 焊割后的铁块,焊条头等不准往地面乱扔,作业者下方应设警戒线。 10、每天作业结束时,应及时清理现场,收捡工具,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 达 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二)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2、工作前,必须检查电焊机有无漏电现象及线路是否破裂,保护装置是否 完好,移动电焊机,盖电焊机的保护罩时,都必须切断电源。 3、电焊机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需在潮湿的地方安置电焊机时,应在下面 垫绝缘板。 4、接线要把电源切断,不准带电作业,不用湿手推拉开关,如电线接头漏 电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 5、电焊机的外壳要妥善接地,二次线由电焊工接线,接头处要扭紧螺钉, 中间线与线的接头处应包扎绝缘,防止工作中发热,烧坏绝缘板。接地线不可搭 接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上,并不可搭在机器设备上,起动时地线焊钳不能接触, 以免烧坏焊机。 6、工作前,应检查焊钳手柄绝缘情况,绝缘不良的不呢感使用。工作时必 须戴好防护面罩。 7、焊接场地附近,不能有易然易爆物品并距氧气瓶、乙炔瓶 5 米以上,以 保证施焊时的安全。 8、焊钳不准放在灼热的工件上。电焊线不准氧气胶管混放,必须分开, 并保持有可靠的安全距离。 9、焊接大型机件必须将机件放稳、垫牢;焊接用过的油槽、油桶、锅炉及 其它受压容器,应先打开阀门解除压力,并作彻底的清理后,确认安全再进行施 焊;焊接氧气、瓦斯管道时,必须把需焊部分拆除并作处理才能焊;在容器内部 焊接,必须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外层要有人监护通风口;焊接圆筒型工件,要 有防工件滚动措施。 10、高空焊接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工作位置要牢固可靠,在焊接处正下方不 能有人,在火花飞溅范围内,易燃、易爆品必须事先移开。 11、5 米以内多人同时施焊的场地,必须用防弧光屏隔开。 12、在大型焊件上,多人同时施焊的场地,要做好自我保护,有条件的也要 设弧光屏隔离。 13、焊接时要采取防烫措施;打药皮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下雨时应该停止露 天作业。 14、用电弧刨挖焊根时,必须注意火花飞溅前方不得有人或易燃、易爆物品。 15、工作完成后,即时收拾好工具及电焊机。露天的焊机必须遮好;清理好 工作现场,检查火种、火源防止火灾隐患。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5.5 KB 时间:2025-09-08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安装安全操作 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隔离开关^包括人工接地开关、快速隔离开关、负荷 开关及高 压溶断器)的运输与保管、安装与调整等。 本规程适用于电压 3kv 及以上的隔离开关(包括人工接地开关、快 速隔离 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溶断器)的安装。 2 运输与保管 2.1 设备应有适当包装,瓷件应固定牢靠并加支撑,以防倾倒。 2.2 金属零件应涂防诱剂,负荷开关及高压溶断器应置于室内保管。 2.3 设备应成套运输与保管,如需拆开时,应将部件作好标记。 3 安装前的检查试验 3.1 设备的型号应与设计规定相符,并有出厂合格证。 3.2 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无诱蚀,灭弧室、溶断器管均应完 好。 3.3 绝缘子及瓷件表面应清洁,无裂纹、破损及焊渣等;铁件与瓷 件的粘 合应牢固。 3.4 传动机构的动作应灵活,其上应涂润滑剂。 3.5 作交流耐压试验。 4 安装与调整 4.1 检查隔离开关同相各支持绝缘柱的中心线,各中心线应在同一 垂直面 内,而三相则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相间距离应符合设计 制造厂要求,误差 应不大于 1%;均压环的安装应平正。 4.2 传动装置操作方向的布置规定 4.2.1 拉杆或手柄:向上或右端为合闸,向下及左端为分闸。 4.2.2 转盘手柄或手轮:顺时针旋转为合闸,反时针旋转为分闸。 4.2.3 分合闸指示器的指示位置应与实际相符。 4.3 传动装置的安装与调整 4.3.1 装置与带电部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母线安装的有关规定。 4.3.2 较长拉杆脱开或拉断有可能触及带电部分时,应加装保护 罩。 4.3.3 各拉杆、轴套、连接轴及定位銷均应固定牢靠,分合闸操 作应灵活无 晃动(用一人的正常力量能顺利操作〉。 4.3.4 辅助开关闭锁装置的切换应正确,接点接触应可靠;户 外传动装置 应有防雨防尘措施。 4.3.5 装置的接地应可靠。 4.3.6 螺检、螺帽、垫圈及开口銷等均应镇辟。 4.4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调整要求 4.4.1 消弧触头合闸时,动触头应先与消弧触头接通,且在与固 定触头接触 前不应分离;分闸时触头的接通顺序则相反。 4.4.2 三相开关的各刀片与固定触头接触的先后时间之误差,应 符合制造厂 规定(一般应不大于 3mm)。 4.4.3 分闸时动静触头间的开距或回转角度,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无制造厂 规定时可参考附录 1,动、静触头中心距的误差不大于 2mm。 4.4.4 合闸后动、静触头与固定触头的甜口底部之间,应有 3〜5mm 的间隙; 回转型开关则要求接触严密、两侧间隙均匀;户外隔离开 关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 不应有折损或严重凹陷现象。 4.4.5 合闸后触头接触紧密度的检查 4.4.5.1 用 0.05×10mm 塞尺检查时:线接触塞尺应塞不进;宽度 为 50 mm 及以下的面接触,塞尺塞入深度应不超过 4mm;宽度为 60mm 及以上的面接触, 塞尺塞入深度应不超过 6mm。 4.4.5.2 电压为 35kv 及以上隔离开关,全回路、接触电阻的测量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4.1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台式钻床操作规定

台式钻床安全操作规定 1 目的 为了规范车间员工的台式钻床安全操作,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所有台式钻床 3 定义 无 4 具体规定: 一、操作操作前必须熟悉机器的性能,用途及操作注意事项,生手严禁单独上机操作。 二、操作人员操作时要穿适当的衣服,不准戴手套。 三、操作前先启动吸尘系统。 四、开机前先检查电路牌上的电压频率是否与电源一致。 五、机床电源插头、插座上的各触脚应可靠,无松动接触不良现象。 六、电线要远离高温、油腻、尖锐边缘,机床要接地线,切勿用力猛拉插座上的电源线。 七、当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维修。 、机床在工作或检修时,工作场地周围要装上防护罩。 九、保持工作区内干净整洁,不要在杂乱、潮湿、微弱光线、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机床。 操作者头发不宜过长,以免操作时卷入。 十、不要进行超出最大切削能力的工作,避免机床超负荷工作。 十一、不要在酒后或疲劳状态下操作机器,保持机床竖直向上,请勿颠覆倾倒。 十二、定期保养机器,保持钻头锐度,切削时注意添加切削液。 十三、使用前,认真检查易损部件,以便及时修理或更换。 十四、钻孔径较大的孔时,应用低速进行切削。 十五、机器工作前必须锁紧应该锁紧的手柄,工件应夹紧可靠。 十六、操作人员因事要离开岗位时必须先关机,杜绝在操作中与人攀谈。 十七、机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停机交专业人员检修,检修时确保电源断开。 十、下班前必须把机器周围的木屑清理干净,马达上不准积存木屑,并作好设备的日 常保养工作。 十九、此机器为专人专用机械,非操作人员严禁开机操作,执意操作者后果自负。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8.8 KB 时间:2025-10-11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环形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环形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点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点火前要全面检查管道机电设备,确认完好后才能 由操作人员按程序点火,必须有主管领导或专职管理人员在 场指挥。 2、新建或检修后的加热炉点火,点火前要确认对偏心蝶 阀及眼镜阀处于关闭状态,并要关闭所有的开闭器(烧咀), 打开各停气部位的放散阀,进行天然气放散。先用氮气吹出 管道内空气(新建管道要先用压缩空气吹扫管道内的渣子等 物)确认氮气成分合格后,开启蝶阀及眼镜阀,然后用天然 气吹赶氮气。经爆破实验合格后才逐段点火。 3、提前半小时启动鼓风机,并将冷却水系统开闭阀全部 打开。 4、打开流量翻板低压切断阀、烟道阀门开到最大位置, 炉门要全部打开进行炉膛放散。同时检查警报系统、冷却水 系统、供气系统、天然气空气系统、烟道抽力、炉底转动等 正常后方可点炉。 5、点火时,除参加点炉操作的加热炉组长、看火工、炉 钳 工 现 场 组 织 指 挥 人 员 外 , 其 他 无 关 人 员 都 必 须 远 离 现 场。 6、点火应先给火源后开天然气。必须有一人在远离炉门 呈 45 度 角 处 观 察 。 若 点 不 着 火 时 , 必 须 立 即 关 闭 天 然 气 阀 门 。 打 开 空 气 阀 , 放 散 15 分 钟 后 , 重 新 做 爆 破 实 验 , 合 格 后再按顺序点火。 7、烧咀点着,燃烧正常后方可缓慢开气调整火焰,严禁 突然增大天然气送入量,避免引起压力波动发生低压造成事 故。 8、点火后发生个别烧咀熄灭必须重点,大部分烧咀熄灭 应 按 停 炉 程 序 停 炉 , 进 行 10—15 分 钟 炉 堂 放 散 后 在 按 点 火 程序点炉。 9、炉温低于 700℃时,严禁给火源,直接开天然气阀点 炉 。 (二)停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环形炉在不保温保压情况下或计划检修时要停炉。 2、停炉前,由调度室通知调压站计量值班员所停炉型, 停炉时间在 4 小时以上时,应由计量值班员关闭压力系统流 量管道。 3、由天然气钳工配合看火工关闭烧咀,先关天然气,后 关空气,再打开烟道闸阀停气部门有关管端的放散阀。 4、 停 炉 时 间 超 过 24 小 时 , 眼 镜 阀 要 关 闭 双 式 开 闭 器 并 打开各段总放散阀,同时通氮气于天然气管道内,进行吹扫 放散,要求至少 20 分钟以上。 5、 冷 却 水 系 统 要 继 续 供 到 炉 温 降 至 300℃ 以 下 才 可 停 止。 6、停炉时要缓慢降温,炉温降至 200℃以下,方可用冷 却水或风扇冷却,严禁向炉内浇水冷却。 7、换热器烟气温度低于 400℃,才可停鼓风机。 以上程序不能颠倒。 8、停炉期间需要在天然气管道设备上检修动火时,必须 由天然气钳工堵上盲板按规定进行氮气吹扫,合格后并办理 动火手续,做好防护措施,才允许动火。 (三)环形炉加热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随时掌握生情况,不准离开岗位。随时检查,保持 炉体各部位,天然气、空气、冷却水系统、仪表、风机等正 常运行,有故障必须及时处理。 2、正常生时,应经常调整烧咀烟气阀门,保持炉内 微正压。随时注意天然气压力,当压力下降时(低压低于 200 毫 米 水 柱 , 中 压 低 于 0.3 公 斤 ), 应 酌 情 减 少 烧 咀 使 用 , 并 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联系增压,若继续下降,要立即采取停 炉措施。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9.5 KB 时间:2025-10-12 价格:¥5.00

安全操作规程-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控制动火作业行为,使之风险降至最低,减少避免火灾事故其它 事故的 发生,保障公司的生安全。 2.定义 2.1 动火作业:指在厂(工作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 在易 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生火焰、火星、火花赤热表面 的临时性作业。 2.2 易燃易爆场所:主要指我公司涂装及喷砂场、油库、气站、危险品 仓库、 材料库、油品及油漆稀料、前处理剂等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液 化气瓶储存室、 变配电室、相互禁忌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 3.职责 3.1 担当部门:主要指在公司内进行的维修、改造、施工等临时性作业 的部 门,如设备管理部门、生技术部门等。负责动火申请,《安全作业 许可书》 办理,动火现场的清理及监护等;对担当的承包方在公司区域内 动火时,《安全 作业许可书》的初审及动火作业状况监督。 3.2 承包方:负责动火作业时的申请,《安全作业许可书》办理,动火 现场的 清理及监护等;负责配合、落实担当部门、管理部提出的安全防范 及整改、预防 措施。 3.3 安全管理部门:接受动火作业申请,负责批准《安全作业许可书》; 检查 动火作业的安全状况及督促现场改善。 4.动火作业的分类 4.1 动火作业分类:公司内的动火作业分为 A 级、B 级、C 级三类; 4.2 A 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 本规 程第二款第 2 条规定的区域。 4.3 B 级动火作业:在公司区域内除易燃易爆场所外,有关部门或承包 方进 行的临时性的维修、改造、施工等动火作业。 4.4 C 级动火作业:主要指在公司焊接线区域内进行的固定的长期性动 火作业。 4.5 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特殊情况时,除 C 级动火作业外,公司内进行 的其它动火作业一律按人级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5.安全操作规程 5.1 C 级动火作业要求、B 级 A 级动火作业基本要求 5.1.1 动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遵守公司相关 的安 全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焊割工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5.1.2 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 及其 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该区域周围 10 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 何可燃品(化 学品、纸箱、塑料、木头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 保持整洁,无易燃可 燃品。 5.1.3 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 的设 备、工具时,操作者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 区域与外部 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 器材水源,必要 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5.1.4 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 确周 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 引起火灾爆 炸事故;室外进行高处动火作业时,5 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 5.1.5 凡盛装过油品、油漆稀料、可燃气体、其它可燃介质、有毒介质 等化 学品及带压、高温的容器、设备、管道,严禁盲目动火,凡是可动可 不动的火一 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特殊情 况下必须动火时, 要保证容器、设备、管道处于常温、常压状态,通过切 断、加装符合要求的盲板 等措施保证动火设备或管道与生系统的物料 彻底隔离,动火前必须检查分析容 器、设备、管道中的化学品性质及周围 环境,利用空气、惰性气体〔氮气、氩气 等入水蒸汽、水等经过充分的吹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6 KB 时间:2025-10-14 价格:¥5.00

安全操作规程-低压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低压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低压维修电工、安装电工、低压内线电工、低压外线电工。 2 操作规程 2.1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发给许可证后, 持 证上岗操作。徒工必须在持证电工的监护指导下才准进行操作。 2.2 电工应掌握电气安全知识,了解岗位责任区域的电气设备性能, 熟练 掌握触电急救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2.3 电工上岗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鞋,必要时应戴安全帽及其它防护 用品,所用绝缘用具、仪表、安全装置工具须检查完好、可靠。禁止使 用破损、失效 的用具,对不同电压等级、工作环境、工作对象,要选用参 数相匹配的用具。 2.4 任何电气设备、线路未经本人验电以前,一律视为有电,不准触及。 需接触操作时,应切断该处的电源,经验电、放电(电容性设施)之后验 电合格, 取下可熔保险器,并在电源开关手把上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 作”的标示牌, 方能接触工作。 2.5 动力配电箱的闸刀开关,禁止带负荷拉开或合闸,必须先将用电 设备 开关切断方可操作。处理事故需拉开带负荷的动力箱闸刀开关时,应 采用绝缘工 具戴绝缘手套护目镜或采取防止电弧烧伤、触电的措施。 2.6 各种电气接线的接头要保证导通接触面积不低于导线截面积,线 头不 应突出,接线不得松动,绝缘包扎符合要求。 2.7 使用行灯时,需用专用的隔离变压器供电,且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36 伏。 如在特别潮湿或在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其电压不应超过 12 伏。 2.8 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电网接地网可靠连接,零线与 地线 必须分开,接地线截面积要符合标准。 2.9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停电工作,如需带电操作,必须设专人 监护。 监护人应符合从业要求,监护时不得从事操作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情。 2.10 带电装卸熔断器管时,要戴护目镜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符合绝缘 要求的绝缘夹钳,站在绝缘垫上操作。带电作业时,应先分清火线、零线(地 线),选好工作位置。工作时应不同时触及导电部分接零(地)部分。 如需断开导线 时,应先断开火线,后断开零(地)线;搭接导线时,顺序 相反。 2.11 在带电的电度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上工作时,要检查电压互感 器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原接地点应可靠。断开电流回路时,应事先将 电流互感器 二次的专用端子短路,严禁用导线缠绕。工作时不得将回路的 永久接地点断开。 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 上。不许带负荷拆、装尾 线。 2.12 不准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拆卸修理,必须停车切断设备电源,按安 全操 作程序进行工作。 2.13 未经电气技术负责人许可批准,电工不得改变电气设施的原有 接线 方式结构。 2.14 使用梯子时,梯子要有防滑措施,踏步应牢固无裂纹。梯子与地 面之 间的角度以 75 度为宜。没有搭勾的梯子在工作中要有人扶住梯子。 使用人字梯 时拉绳必须牢固。 2.15 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所用工具、零件均应 装在 工具袋内,禁止上、下抛扔,工作现场应有监护人。 2.16 临时装设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临时线安全规程。 2.17 工作结束后,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对工作项目进行 周密 检查,确定无误后,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楚。必要时,将有关事宜载入 交接班记录。 2.18 遇到发生人身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按紧急救护法进行抢救, 并 应保护现场,同时要及时向上级领导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1.5 KB 时间:2025-10-16 价格:¥5.00

安全操作规程-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安装安全操作 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隔离开关^包括人工接地开关、快速隔离开关、负荷 开关及高 压溶断器)的运输与保管、安装与调整等。 本规程适用于电压 3kv 及以上的隔离开关(包括人工接地开关、快 速隔离 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溶断器)的安装。 2 运输与保管 2.1 设备应有适当包装,瓷件应固定牢靠并加支撑,以防倾倒。 2.2 金属零件应涂防诱剂,负荷开关及高压溶断器应置于室内保管。 2.3 设备应成套运输与保管,如需拆开时,应将部件作好标记。 3 安装前的检查试验 3.1 设备的型号应与设计规定相符,并有出厂合格证。 3.2 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无诱蚀,灭弧室、溶断器管均应完 好。 3.3 绝缘子及瓷件表面应清洁,无裂纹、破损及焊渣等;铁件与瓷 件的粘 合应牢固。 3.4 传动机构的动作应灵活,其上应涂润滑剂。 3.5 作交流耐压试验。 4 安装与调整 4.1 检查隔离开关同相各支持绝缘柱的中心线,各中心线应在同一 垂直面 内,而三相则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相间距离应符合设计 制造厂要求,误差 应不大于 1%;均压环的安装应平正。 4.2 传动装置操作方向的布置规定 4.2.1 拉杆或手柄:向上或右端为合闸,向下及左端为分闸。 4.2.2 转盘手柄或手轮:顺时针旋转为合闸,反时针旋转为分闸。 4.2.3 分合闸指示器的指示位置应与实际相符。 4.3 传动装置的安装与调整 4.3.1 装置与带电部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母线安装的有关规定。 4.3.2 较长拉杆脱开或拉断有可能触及带电部分时,应加装保护 罩。 4.3.3 各拉杆、轴套、连接轴及定位銷均应固定牢靠,分合闸操 作应灵活无 晃动(用一人的正常力量能顺利操作〉。 4.3.4 辅助开关闭锁装置的切换应正确,接点接触应可靠;户 外传动装置 应有防雨防尘措施。 4.3.5 装置的接地应可靠。 4.3.6 螺检、螺帽、垫圈及开口銷等均应镇辟。 4.4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调整要求 4.4.1 消弧触头合闸时,动触头应先与消弧触头接通,且在与固 定触头接触 前不应分离;分闸时触头的接通顺序则相反。 4.4.2 三相开关的各刀片与固定触头接触的先后时间之误差,应 符合制造厂 规定(一般应不大于 3mm)。 4.4.3 分闸时动静触头间的开距或回转角度,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无制造厂 规定时可参考附录 1,动、静触头中心距的误差不大于 2mm。 4.4.4 合闸后动、静触头与固定触头的甜口底部之间,应有 3〜5mm 的间隙; 回转型开关则要求接触严密、两侧间隙均匀;户外隔离开 关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 不应有折损或严重凹陷现象。 4.4.5 合闸后触头接触紧密度的检查 4.4.5.1 用 0.05×10mm 塞尺检查时:线接触塞尺应塞不进;宽度 为 50 mm 及以下的面接触,塞尺塞入深度应不超过 4mm;宽度为 60mm 及以上的面接触, 塞尺塞入深度应不超过 6mm。 4.4.5.2 电压为 35kv 及以上隔离开关,全回路、接触电阻的测量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1.5 KB 时间:2025-10-16 价格:¥5.00

安全操作规程-环形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环形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点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点火前要全面检查管道机电设备,确认完好后才能 由操作人员按程序点火,必须有主管领导或专职管理人员在 场指挥。 2、新建或检修后的加热炉点火,点火前要确认对偏心蝶 阀及眼镜阀处于关闭状态,并要关闭所有的开闭器(烧咀), 打开各停气部位的放散阀,进行天然气放散。先用氮气吹出 管道内空气(新建管道要先用压缩空气吹扫管道内的渣子等 物)确认氮气成分合格后,开启蝶阀及眼镜阀,然后用天然 气吹赶氮气。经爆破实验合格后才逐段点火。 3、提前半小时启动鼓风机,并将冷却水系统开闭阀全部 打开。 4、打开流量翻板低压切断阀、烟道阀门开到最大位置, 炉门要全部打开进行炉膛放散。同时检查警报系统、冷却水 系统、供气系统、天然气空气系统、烟道抽力、炉底转动等 正常后方可点炉。 5、点火时,除参加点炉操作的加热炉组长、看火工、炉 钳 工 现 场 组 织 指 挥 人 员 外 , 其 他 无 关 人 员 都 必 须 远 离 现 场。 6、点火应先给火源后开天然气。必须有一人在远离炉门 呈 45 度 角 处 观 察 。 若 点 不 着 火 时 , 必 须 立 即 关 闭 天 然 气 阀 门 。 打 开 空 气 阀 , 放 散 15 分 钟 后 , 重 新 做 爆 破 实 验 , 合 格 后再按顺序点火。 7、烧咀点着,燃烧正常后方可缓慢开气调整火焰,严禁 突然增大天然气送入量,避免引起压力波动发生低压造成事 故。 8、点火后发生个别烧咀熄灭必须重点,大部分烧咀熄灭 应 按 停 炉 程 序 停 炉 , 进 行 10—15 分 钟 炉 堂 放 散 后 在 按 点 火 程序点炉。 9、炉温低于 700℃时,严禁给火源,直接开天然气阀点 炉 。 (二)停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环形炉在不保温保压情况下或计划检修时要停炉。 2、停炉前,由调度室通知调压站计量值班员所停炉型, 停炉时间在 4 小时以上时,应由计量值班员关闭压力系统流 量管道。 3、由天然气钳工配合看火工关闭烧咀,先关天然气,后 关空气,再打开烟道闸阀停气部门有关管端的放散阀。 4、 停 炉 时 间 超 过 24 小 时 , 眼 镜 阀 要 关 闭 双 式 开 闭 器 并 打开各段总放散阀,同时通氮气于天然气管道内,进行吹扫 放散,要求至少 20 分钟以上。 5、 冷 却 水 系 统 要 继 续 供 到 炉 温 降 至 300℃ 以 下 才 可 停 止。 6、停炉时要缓慢降温,炉温降至 200℃以下,方可用冷 却水或风扇冷却,严禁向炉内浇水冷却。 7、换热器烟气温度低于 400℃,才可停鼓风机。 以上程序不能颠倒。 8、停炉期间需要在天然气管道设备上检修动火时,必须 由天然气钳工堵上盲板按规定进行氮气吹扫,合格后并办理 动火手续,做好防护措施,才允许动火。 (三)环形炉加热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随时掌握生情况,不准离开岗位。随时检查,保持 炉体各部位,天然气、空气、冷却水系统、仪表、风机等正 常运行,有故障必须及时处理。 2、正常生时,应经常调整烧咀烟气阀门,保持炉内 微正压。随时注意天然气压力,当压力下降时(低压低于 200 毫 米 水 柱 , 中 压 低 于 0.3 公 斤 ), 应 酌 情 减 少 烧 咀 使 用 , 并 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联系增压,若继续下降,要立即采取停 炉措施。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8 KB 时间:2025-10-17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电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电、气焊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电焊、气焊(割)工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学工应在 师傅的指导下工作。 2、工作前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 3、焊割施工场地必须自然通风良好,施工点 10 米内(狭窄地带不得少于 5 米),不得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如有且无法搬运时,须用石槽板严密遮盖,并 严加监视。 4、必须在易燃、易爆等有危险的区域及重点要害部位动火,采取特别措施, 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后进行。 5、焊割盛放过可燃物质化学物质的容器或管道前,须对容器严格进行清 洗,吹干。并打开容器的一切孔盖后,才可以进行焊割,焊割带电设备部件应先 切断电源。 6、严禁在带压或密闭容器管道上焊割。 7、锅炉及高压容器的焊补,必须由持有国家颁发的“焊工考试合格证”的 焊工担任。 8、严禁在容器内休息或放氧气来降温、吹灰。 9、二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须搭好脚手架、梯,并拴好安全带后,才可作业。 焊割后的铁块,焊条头等不准往地面乱扔,作业者下方应设警戒线。 10、每天作业结束时,应及时清理现场,收捡工具,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 达 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二)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2、工作前,必须检查电焊机有无漏电现象及线路是否破裂,保护装置是否 完好,移动电焊机,盖电焊机的保护罩时,都必须切断电源。 3、电焊机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需在潮湿的地方安置电焊机时,应在下面 垫绝缘板。 4、接线要把电源切断,不准带电作业,不用湿手推拉开关,如电线接头漏 电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 5、电焊机的外壳要妥善接地,二次线由电焊工接线,接头处要扭紧螺钉, 中间线与线的接头处应包扎绝缘,防止工作中发热,烧坏绝缘板。接地线不可搭 接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上,并不可搭在机器设备上,起动时地线焊钳不能接触, 以免烧坏焊机。 6、工作前,应检查焊钳手柄绝缘情况,绝缘不良的不呢感使用。工作时必 须戴好防护面罩。 7、焊接场地附近,不能有易然易爆物品并距氧气瓶、乙炔瓶 5 米以上,以 保证施焊时的安全。 8、焊钳不准放在灼热的工件上。电焊线不准氧气胶管混放,必须分开, 并保持有可靠的安全距离。 9、焊接大型机件必须将机件放稳、垫牢;焊接用过的油槽、油桶、锅炉及 其它受压容器,应先打开阀门解除压力,并作彻底的清理后,确认安全再进行施 焊;焊接氧气、瓦斯管道时,必须把需焊部分拆除并作处理才能焊;在容器内部 焊接,必须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外层要有人监护通风口;焊接圆筒型工件,要 有防工件滚动措施。 10、高空焊接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工作位置要牢固可靠,在焊接处正下方不 能有人,在火花飞溅范围内,易燃、易爆品必须事先移开。 11、5 米以内多人同时施焊的场地,必须用防弧光屏隔开。 12、在大型焊件上,多人同时施焊的场地,要做好自我保护,有条件的也要 设弧光屏隔离。 13、焊接时要采取防烫措施;打药皮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下雨时应该停止露 天作业。 14、用电弧刨挖焊根时,必须注意火花飞溅前方不得有人或易燃、易爆物品。 15、工作完成后,即时收拾好工具及电焊机。露天的焊机必须遮好;清理好 工作现场,检查火种、火源防止火灾隐患。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8.8 KB 时间:2025-10-19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1 各类油漆其他易燃、有毒材料,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及容器内, 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放。少量挥发性油料应装入密闭容器内,妥善保管。 库内严禁烟火,不得住人。库房外应设置消防器材。 2 凡利用正在施工房屋作油漆配制间时,不得储存大量的原料, 所有的油丝、油麻、漆油布、油纸均不得随便乱丢,应集中存放在金 属容器内,定期处理。 3 高处作业使用的脚手架,上脚手架时,应先检查脚手板无空隙 探头板牢固可靠。 4 在没有外脚手架的二层楼以上刷窗外皮油漆时,应系挂好安全 带。 5 使用人字高凳或靠梯在光滑地面上操作时,凳子下脚应绑麻布 或胶皮,拉绳、拉链应销牢。梯子靠墙根操作时应有人扶持,并不得 站在最上一层操作,不得二人同时在同一个梯子上作业,不得站在高 凳上移位。 6 如需在高凳上搭脚手板时,应搭在两个高凳木撑上,并用绳索 绑牢。挪动高凳时上面操作人员应下地,不得坐在高凳上挪移。 7 在机器设备附近操作时,应在机械停车后,再进行操作。 8 使用电动机械时,应按机械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电源应由电工 安装。检查无漏电现象时再进行操作。中间停歇时应拉闸。使用空气 压缩泵,压力不得超过 规定,皮带轮应有防护罩。 9 熬制胶、油、蜡等采用明火时,应履行动火审批手续。操作时 应有专人监 护,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应备有相应灭火器材、湿麻袋, 砂土铁锹等消防设施。 10 化蜡时应采用水煮油罐的间接加热方法,不得用火烧直接烘 烤盛油器具。兑松香水时,应远离火源。 11 负责熬制胶、油、蜡的人员下班前,应将火熄灭,清除盖油纸, 经检查 无余火残存时方可离开现场。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立即熄 火,停止作业。 12 调制,操作有毒性的材料,或使用快干漆等有挥发性的材料, 应根据材 料毒性,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室内保持通风或经常换气。 13 使用烫蜡机应经常检查热力丝无中断现象。 14 使用喷灯时,装油不得过满,打气不得过足,应在避风处点 燃喷灯,火嘴不能对人及燃烧物。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停歇时应即可 熄火。 15 做生漆时,在操作前先用软凡士林油膏擦涂两手及面部,以 封闭外露皮肤毛细孔。如操作时手上沾染漆污时,可用香油或煤油、 豆油擦拭干净,不得用 松香水或汽油清洗,操作时,应戴口罩手套, 如发现生漆咬皮肤时,应用杉木 或樟木熬制的温水擦洗,被漆咬后 患者不能继续操作,并送医院汉字治疗。对生 漆过敏的人,不宜从 事本工作。 16 在暖气沟内操作时,应有安全电压照明设备个体安全防护 用具,洞口外须没专人监护,并经常与沟内人联系,以便发生事故及 时抢救。 17 在洞、室或容器内喷涂油漆时,应保持通风良好,油漆作业 周围不得有火种。 18 在坡度屋面上操作时,应先检查安全设施情况,如高出檐口 1.5m 的防护栏杆、安全网的牢固程度。在坡度较大的屋面上操作时, 应设置活动板梯。 19 进行封檐板刷漆或外檐喷漆,水落管刷油时,均需由架子工 支搭有防护栏杆的外脚手架、吊脚手架或探海脚手架,每层脚手扳两 头应固定。 20喷砂除锈,应进行人员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喷嘴接头应牢固,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6 KB 时间:2025-10-24 价格:¥5.00

2.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制 造部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7.9.23 文永杰 新作成 1. 管理目的 2. 术语、定义 3. 管理职责 4. 一般规定 5. 报告程序 1. 管理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 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2. 术语、定义 2.1 职业病:是指企业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并列入国家公 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2.2 职业危害:是指对职业活动的企业员工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 的各种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3 职业禁忌症:是指企业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 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及个人特殊生理病理状态。 2.4 有害作业:是指在生环境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3. 管理职责 3.1 安全生办公室(管理部兼任)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 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 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部门的粉尘、毒害品、 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3.2 管理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 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入厂,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入厂; 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 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3 各部门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 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建立、健全员 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3.4 员工在生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职业病预防、治 疗康复的权利。 4. 一般规定 4.1 安全生办公室及各部门应对员工进行岗前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每年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 职业病防治的培训工作。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员工 本人。 4.2 各部门应在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箱急救设施方案。 4.3 安全生办公室要严格管理有毒化学品、放射源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4.4 各部门应当主动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 害的发生,降低生成本。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3 KB 时间:2025-11-04 价格:¥5.00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清单-设备管理管理标准管理措施

1 适用范围 综合维修仓库作业场所涉及的人员、设备及作业环境。 1.1  管理标准管理措施 1.1.1 管理对象(工种):维修钳工 任 务 检修前的准备;检修 管 理 部 门 本单位 监 管 人 员 班组长、兼职安全员、安全技术员、部长助理、部长 任 务 1 检修前的准备 所 需 工 具 扳手、钢丝钳、螺丝刀、试电笔 管 理 标 准 1.应熟悉作业程序及检修工艺。 2.准备好所需的工具、仪器、仪表、材料、配件及绝缘防护用具。 3.向参加检修人员宣读工作票,布置任务、贯彻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4.检修要有系统(设备)停车、检修、调试方案(一般情况下以检修票进行检修)。 5.检修用临时电源线,应符合《临时用电管理办法(暂行)》、《移动用电设备安全管 理规定(暂行)》规定。 6.在受限空间内作业,应通风良好,检测氧含量、有毒气体含量。采用12V的安全 电压,所有行灯线应采用软电缆。 管 理 措 施 1.系统(设备)停车、检修、调试方案必须交到运行人员检修人员手中,彻底落实。 2.工段(班组)安排运行人员对设备检修作业进行过程监护,监护人员必须监护到位。 4.检修前提前做好消防应急准备。 5.在检修的整个过程,必须保证系统(设备)处于微正压,防止空气进行系统。 6.检修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好《动火安全作业证》,严格进行动火作业管理。对必 须进行分析未分析动火作业的;对不具备动火条件动火的;对部门、工段动火作业降 级签字办理的;对监护人员监护不到位的;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完善的将进行严格考核。 7.抽堵盲板时,必须办理好《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后,方能作业。 所堵盲板需编号并挂牌标识记录。 8.凡从事高处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 起重吊装作业,检修 单位均应按公司管理规定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动土安 全作业证》、《断路安全作业证》、《吊装安全作业证》等相应的安全票证,落实安全措 施后,方准作业。 任 务 2 检修 所 需 工 具 扳手、钢丝钳、螺丝刀、试电笔 管 理 标 准 1.拆卸设备时必须探预定的顺序进行,对有相应位拔或对号入座的 零部件,拆卸前应做好标记。 2.拆卸较大的零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下滑的措施。 3.拆卸偏重有弹性或易滚动的机件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4.拆卸机件时,不准用铸铁、铸铜等脆性材料或比机件硬度大的材 料作锤击或顶压垫 5.在检修时需要打开机盖,箱盖换油时,必须遮盖好,以防落入 杂物或淋水等。 6.在装配滚动轴承时,又无条件进行轴承预热处理时,应优先采用 顶压装配,也可以软金属衬垫进行锤击。 7.在对设备进行加油或换油时,油脂的牌号、用途质量应符合规 定,并做好有关数据的记录工作。 8.对检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全面的验收,需盘车的设备必须进行盘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44 KB 时间:2025-11-08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控制动火作业行为,使之风险降至最低,减少避免火灾事故其它 事故的 发生,保障公司的生安全。 2.定义 2.1 动火作业:指在厂(工作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 在易 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生火焰、火星、火花赤热表面 的临时性作业。 2.2 易燃易爆场所:主要指我公司涂装及喷砂场、油库、气站、危险品 仓库、 材料库、油品及油漆稀料、前处理剂等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液 化气瓶储存室、 变配电室、相互禁忌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 3.职责 3.1 担当部门:主要指在公司内进行的维修、改造、施工等临时性作业 的部 门,如设备管理部门、生技术部门等。负责动火申请,《安全作业 许可书》 办理,动火现场的清理及监护等;对担当的承包方在公司区域内 动火时,《安全 作业许可书》的初审及动火作业状况监督。 3.2 承包方:负责动火作业时的申请,《安全作业许可书》办理,动火 现场的 清理及监护等;负责配合、落实担当部门、管理部提出的安全防范 及整改、预防 措施。 3.3 安全管理部门:接受动火作业申请,负责批准《安全作业许可书》; 检查 动火作业的安全状况及督促现场改善。 4.动火作业的分类 4.1 动火作业分类:公司内的动火作业分为 A 级、B 级、C 级三类; 4.2 A 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 本规 程第二款第 2 条规定的区域。 4.3 B 级动火作业:在公司区域内除易燃易爆场所外,有关部门或承包 方进 行的临时性的维修、改造、施工等动火作业。 4.4 C 级动火作业:主要指在公司焊接线区域内进行的固定的长期性动 火作业。 4.5 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特殊情况时,除 C 级动火作业外,公司内进行 的其它动火作业一律按人级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5.安全操作规程 5.1 C 级动火作业要求、B 级 A 级动火作业基本要求 5.1.1 动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遵守公司相关 的安 全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焊割工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5.1.2 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 及其 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该区域周围 10 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 何可燃品(化 学品、纸箱、塑料、木头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 保持整洁,无易燃可 燃品。 5.1.3 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 的设 备、工具时,操作者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 区域与外部 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 器材水源,必要 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5.1.4 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 确周 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 引起火灾爆 炸事故;室外进行高处动火作业时,5 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 5.1.5 凡盛装过油品、油漆稀料、可燃气体、其它可燃介质、有毒介质 等化 学品及带压、高温的容器、设备、管道,严禁盲目动火,凡是可动可 不动的火一 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特殊情 况下必须动火时, 要保证容器、设备、管道处于常温、常压状态,通过切 断、加装符合要求的盲板 等措施保证动火设备或管道与生系统的物料 彻底隔离,动火前必须检查分析容 器、设备、管道中的化学品性质及周围 环境,利用空气、惰性气体〔氮气、氩气 等入水蒸汽、水等经过充分的吹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0.1 KB 时间:2025-11-16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安装安全操作 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隔离开关^包括人工接地开关、快速隔离开关、负荷 开关及高 压溶断器)的运输与保管、安装与调整等。 本规程适用于电压 3kv 及以上的隔离开关(包括人工接地开关、快 速隔离 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溶断器)的安装。 2 运输与保管 2.1 设备应有适当包装,瓷件应固定牢靠并加支撑,以防倾倒。 2.2 金属零件应涂防诱剂,负荷开关及高压溶断器应置于室内保管。 2.3 设备应成套运输与保管,如需拆开时,应将部件作好标记。 3 安装前的检查试验 3.1 设备的型号应与设计规定相符,并有出厂合格证。 3.2 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无诱蚀,灭弧室、溶断器管均应完 好。 3.3 绝缘子及瓷件表面应清洁,无裂纹、破损及焊渣等;铁件与瓷 件的粘 合应牢固。 3.4 传动机构的动作应灵活,其上应涂润滑剂。 3.5 作交流耐压试验。 4 安装与调整 4.1 检查隔离开关同相各支持绝缘柱的中心线,各中心线应在同一 垂直面 内,而三相则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相间距离应符合设计 制造厂要求,误差 应不大于 1%;均压环的安装应平正。 4.2 传动装置操作方向的布置规定 4.2.1 拉杆或手柄:向上或右端为合闸,向下及左端为分闸。 4.2.2 转盘手柄或手轮:顺时针旋转为合闸,反时针旋转为分闸。 4.2.3 分合闸指示器的指示位置应与实际相符。 4.3 传动装置的安装与调整 4.3.1 装置与带电部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母线安装的有关规定。 4.3.2 较长拉杆脱开或拉断有可能触及带电部分时,应加装保护 罩。 4.3.3 各拉杆、轴套、连接轴及定位銷均应固定牢靠,分合闸操 作应灵活无 晃动(用一人的正常力量能顺利操作〉。 4.3.4 辅助开关闭锁装置的切换应正确,接点接触应可靠;户 外传动装置 应有防雨防尘措施。 4.3.5 装置的接地应可靠。 4.3.6 螺检、螺帽、垫圈及开口銷等均应镇辟。 4.4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调整要求 4.4.1 消弧触头合闸时,动触头应先与消弧触头接通,且在与固 定触头接触 前不应分离;分闸时触头的接通顺序则相反。 4.4.2 三相开关的各刀片与固定触头接触的先后时间之误差,应 符合制造厂 规定(一般应不大于 3mm)。 4.4.3 分闸时动静触头间的开距或回转角度,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无制造厂 规定时可参考附录 1,动、静触头中心距的误差不大于 2mm。 4.4.4 合闸后动、静触头与固定触头的甜口底部之间,应有 3〜5mm 的间隙; 回转型开关则要求接触严密、两侧间隙均匀;户外隔离开 关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 不应有折损或严重凹陷现象。 4.4.5 合闸后触头接触紧密度的检查 4.4.5.1 用 0.05×10mm 塞尺检查时:线接触塞尺应塞不进;宽度 为 50 mm 及以下的面接触,塞尺塞入深度应不超过 4mm;宽度为 60mm 及以上的面接触, 塞尺塞入深度应不超过 6mm。 4.4.5.2 电压为 35kv 及以上隔离开关,全回路、接触电阻的测量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8.2 KB 时间:2025-11-20 价格:¥5.00

安全操作规程-台式钻床操作规定

台式钻床安全操作规定 1 目的 为了规范车间员工的台式钻床安全操作,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所有台式钻床 3 定义 无 4 具体规定: 一、操作操作前必须熟悉机器的性能,用途及操作注意事项,生手严禁单独上机操作。 二、操作人员操作时要穿适当的衣服,不准戴手套。 三、操作前先启动吸尘系统。 四、开机前先检查电路牌上的电压频率是否与电源一致。 五、机床电源插头、插座上的各触脚应可靠,无松动接触不良现象。 六、电线要远离高温、油腻、尖锐边缘,机床要接地线,切勿用力猛拉插座上的电源线。 七、当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维修。 、机床在工作或检修时,工作场地周围要装上防护罩。 九、保持工作区内干净整洁,不要在杂乱、潮湿、微弱光线、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机床。 操作者头发不宜过长,以免操作时卷入。 十、不要进行超出最大切削能力的工作,避免机床超负荷工作。 十一、不要在酒后或疲劳状态下操作机器,保持机床竖直向上,请勿颠覆倾倒。 十二、定期保养机器,保持钻头锐度,切削时注意添加切削液。 十三、使用前,认真检查易损部件,以便及时修理或更换。 十四、钻孔径较大的孔时,应用低速进行切削。 十五、机器工作前必须锁紧应该锁紧的手柄,工件应夹紧可靠。 十六、操作人员因事要离开岗位时必须先关机,杜绝在操作中与人攀谈。 十七、机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停机交专业人员检修,检修时确保电源断开。 十、下班前必须把机器周围的木屑清理干净,马达上不准积存木屑,并作好设备的日 常保养工作。 十九、此机器为专人专用机械,非操作人员严禁开机操作,执意操作者后果自负。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5 KB 时间:2025-11-23 价格:¥5.00

双重预防体系部分行业模板-风险管控制度

风险评价制度 1 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左侧管理,实现事 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2 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准化评审标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 完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 号)、《关于印 发加快推进安全生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德安 办发【2016】11 号)、《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等。 3 评价范围 (1)规划、设计建设、投、运行等阶段; (2)常规(所有生装置、设施、重要设备、重要作业)非常规活动(检维修、废弃、 拆除与处置);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品的运输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公司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4 评价的方法: 可根据评价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本公司常用的评价方 法为 4.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简称 PHA)预先危险分析 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 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4.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缩写 SCA)是依据相关的标 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4.2.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国内外事故案例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3)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4)分析人员的经验可靠的参考资料; (5)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4.2.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1)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 工艺的危害。 (2)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识别厂址,考虑地形、地貌、 地质、周围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 置、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具体的建构筑物等。对于一个具体的设备设施,可以 按照系统一个一个的检查,或按照部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都可以。 (3)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 所列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 (4)检查项目列出后,还要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 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本企业的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的规定。检查项目 应该全面,检查内容应该细致,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 (5)控制措施不仅要列出报警、消防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控制措施,还应列出工 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如连锁、安全阀、液位指示、压力指示等。 4.2.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 3)。 表 3 设备设施清单 (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 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 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 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 单位: 装置单元: NO: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位号 所在部位 备注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36 KB 时间:2025-11-24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