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991项,搜索耗时:0.0495秒。

洪涝灾害应急处置

洪涝灾害应急处置 由于长时间、大面积降雨或者冰雪融化以及江河湖泊堤坝溃决等原因,致使单位时间内单位 截面上水流流量突然增大,超出水道天然或人工限制界限异常高水位水流,称之为洪 水,而由此造成灾害叫洪涝灾害。 一、洪涝灾害特点及危害 (一)洪涝灾害类型 造成洪涝灾害主要原因就是洪水。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潮洪水等。其中 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暴雨洪水 这是最常见、威胁最大洪水,是由较大强度降雨形成,简称雨洪。 2.山岳洪水 系指山区溪沟中发生暴涨暴落洪水。 3.融雪洪水 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4.冰凌洪水 主要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上。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 河流开冻时,低纬度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下游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 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也容易造成灾害。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系指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出,造成下游地区灾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特点 1.季节性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最基本、最突出气候特 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有明显季节性变化。这就基本决定了我国洪水发生季节规 律。 2.类似性 近 70 年中,全国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与其成因和分布极为相似特 大洪水。 3.普遍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具有产生多种类型洪水和严重洪水灾害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 4.区域性 我国洪水灾害以暴雨成因为主,而暴雨形成和地区关系密切。 5.破坏性 我国主要江河全年径流总量中2/3都是洪水径流,降雨和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 洪水威胁严重。 6.可防御性 虽然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多种努力,可缩小洪水灾害影响程度和空间范 围,减少洪灾损失,达到预防目。 (三)洪涝灾害危害性 1.洪水涉及地域广 我国受洪涝灾害威胁地区总面积达 73.8 万平方千米,耕地 5 亿亩 1 亩=666. 66 平方米。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八大江河周边地区均受洪涝灾害 严重威胁。1998 年夏季发生长江全流域和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水,全国 29 个 省(区、市)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受灾面积 3.18 亿亩,成灾面积 1.96 亿亩,受灾人口 2.23 亿人,历史上罕见。 2.水灾人员伤亡重大 洪涝灾害往往造成江、河、水库堤坝溃决,造成遍地汪洋、堤坝溃决时,水量大,水势凶猛, 往往导致大量城乡居民因无法及时逃生而遇难。 3.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大 洪涝灾害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冲塌房屋,吞没财产;工矿企业单位被淹,被迫停 产停业;毁坏铁路、公路和城镇基础设施;破坏水利设施等。 4.道路桥梁损坏,交通中断 洪涝灾害造成铁路、公路以及桥梁等毁坏,使地面交通基本陷于瘫痪,直接影响政治、经济 以及人民正常生活秩序。 5.破坏性强,引发次生灾害 洪涝灾害还常常伴随泥石流、滑坡、山崩,以及化工设施毁坏后所发生化学事故和灾后出 现瘟疫,饥荒等次生灾害,使灾情趋于复杂化、扩大化。 6.抗洪排险,救援困难 由于洪涝灾害涉及地域广、受灾人数多、灾害周期长,道路交通、通信中断等,给救援工作 带来了极大困难。 二、洪涝发生时个人防护 水灾发生时,除了因为溺水急性窒息致死外,很多人是由于遭受洪水浸泡或饥寒交迫,肌体 抵抗力急剧下降,因此被冻死、饿死、累死。 (1)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地区,前往政府避难处所。 特别注意将老人、儿童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好。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 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卫生条件较好,最好有干净用水和能排污水设施,与外界可保持 良好通信讯、交通联系。 (2)洪水到来之前,要关掉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以防电线浸水而漏电失火、伤人。时间允 许话,赶紧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在楼上,如时间紧急,可把贵重物品放在较高处,如桌子, 柜子或架子上,以免水浸。 (3)在洪水到来之前,要采取必要防御措施,首先要堵塞门缝隙,如旧地毯、旧毛毯都 是理想塞缝隙材料,还要在门槛外堆放沙袋,以阻止洪水涌人。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 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以自制,以长 30 厘米,周 长 15 厘米最好,也可以用塑料袋塞满沙子、泥或碎石,添充沙袋。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 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如没有适合材料,可用旧地毯塞住缝隙。 (4)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 营救。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大树上,等候救援。 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危险,只能用做暂时避难 场所,再想别办法逃生。 (5)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时,应在楼上贮备一些食物及必要生活用品, 如饮水、炊具、衣物等,如果没有轻便灶具,可以改吃干粮充饥。还要携带火柴或打火机, 必要时用来生火。 (6)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 应携带好必备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7)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人水能浮东西,如床板、 箱子、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 替。但须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办法。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5 KB 时间:2025-08-15 价格:¥5.00

20 洪涝灾害应急处置

洪涝灾害应急处置 由于长时间、大面积降雨或者冰雪融化以及江河湖泊堤坝溃决等原因,致使单位时间内单位 截面上水流流量突然增大,超出水道天然或人工限制界限异常高水位水流,称之为洪 水,而由此造成灾害叫洪涝灾害。 一、洪涝灾害特点及危害 (一)洪涝灾害类型 造成洪涝灾害主要原因就是洪水。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潮洪水等。其中 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暴雨洪水 这是最常见、威胁最大洪水,是由较大强度降雨形成,简称雨洪。 2.山岳洪水 系指山区溪沟中发生暴涨暴落洪水。 3.融雪洪水 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4.冰凌洪水 主要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上。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 河流开冻时,低纬度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下游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 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也容易造成灾害。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系指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出,造成下游地区灾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特点 1.季节性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最基本、最突出气候特 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有明显季节性变化。这就基本决定了我国洪水发生季节规 律。 2.类似性 近 70 年中,全国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与其成因和分布极为相似特 大洪水。 3.普遍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具有产生多种类型洪水和严重洪水灾害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 4.区域性 我国洪水灾害以暴雨成因为主,而暴雨形成和地区关系密切。 5.破坏性 我国主要江河全年径流总量中2/3都是洪水径流,降雨和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 洪水威胁严重。 6.可防御性 虽然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多种努力,可缩小洪水灾害影响程度和空间范 围,减少洪灾损失,达到预防目。 (三)洪涝灾害危害性 1.洪水涉及地域广 我国受洪涝灾害威胁地区总面积达 73.8 万平方千米,耕地 5 亿亩 1 亩=666. 66 平方米。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八大江河周边地区均受洪涝灾害 严重威胁。1998 年夏季发生长江全流域和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水,全国 29 个 省(区、市)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受灾面积 3.18 亿亩,成灾面积 1.96 亿亩,受灾人口 2.23 亿人,历史上罕见。 2.水灾人员伤亡重大 洪涝灾害往往造成江、河、水库堤坝溃决,造成遍地汪洋、堤坝溃决时,水量大,水势凶猛, 往往导致大量城乡居民因无法及时逃生而遇难。 3.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大 洪涝灾害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冲塌房屋,吞没财产;工矿企业单位被淹,被迫停 产停业;毁坏铁路、公路和城镇基础设施;破坏水利设施等。 4.道路桥梁损坏,交通中断 洪涝灾害造成铁路、公路以及桥梁等毁坏,使地面交通基本陷于瘫痪,直接影响政治、经济 以及人民正常生活秩序。 5.破坏性强,引发次生灾害 洪涝灾害还常常伴随泥石流、滑坡、山崩,以及化工设施毁坏后所发生化学事故和灾后出 现瘟疫,饥荒等次生灾害,使灾情趋于复杂化、扩大化。 6.抗洪排险,救援困难 由于洪涝灾害涉及地域广、受灾人数多、灾害周期长,道路交通、通信中断等,给救援工作 带来了极大困难。 二、洪涝发生时个人防护 水灾发生时,除了因为溺水急性窒息致死外,很多人是由于遭受洪水浸泡或饥寒交迫,肌体 抵抗力急剧下降,因此被冻死、饿死、累死。 (1)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地区,前往政府避难处所。 特别注意将老人、儿童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好。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 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卫生条件较好,最好有干净用水和能排污水设施,与外界可保持 良好通信讯、交通联系。 (2)洪水到来之前,要关掉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以防电线浸水而漏电失火、伤人。时间允 许话,赶紧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在楼上,如时间紧急,可把贵重物品放在较高处,如桌子, 柜子或架子上,以免水浸。 (3)在洪水到来之前,要采取必要防御措施,首先要堵塞门缝隙,如旧地毯、旧毛毯都 是理想塞缝隙材料,还要在门槛外堆放沙袋,以阻止洪水涌人。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 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以自制,以长 30 厘米,周 长 15 厘米最好,也可以用塑料袋塞满沙子、泥或碎石,添充沙袋。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 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如没有适合材料,可用旧地毯塞住缝隙。 (4)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 营救。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大树上,等候救援。 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危险,只能用做暂时避难 场所,再想别办法逃生。 (5)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时,应在楼上贮备一些食物及必要生活用品, 如饮水、炊具、衣物等,如果没有轻便灶具,可以改吃干粮充饥。还要携带火柴或打火机, 必要时用来生火。 (6)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 应携带好必备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7)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人水能浮东西,如床板、 箱子、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 替。但须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办法。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5 KB 时间:2025-08-17 价格:¥5.00

4.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Print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安全生产 工作计划   目 录   一、 安全工作目标   二、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三、 提高管理及业务素质,加强机构人员配备   四、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会议   五、 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奖罚   六、 强化项目管理、制定达标计划   七、 加强安全防护用品及设施监督管理   八、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工作   九、 合理使用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十、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工作   为加强对***施工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各种安全事故发生,我单位以“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以及“谁主管,谁负责”安全方针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 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 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 条例》等各项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实施,全面落实安全目标管理任制考核,控 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业主、监理及公司各项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 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如下:   一、安全工作目标   本标段工程安全管理目标为: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 于千分之一,实现施工全过程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谁主管, 谁负责。   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我部将完善安全生产任制制 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任制,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同时,我单位结合 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实施细则,使安全目标责任层层细化与量化,落实到各职能 部门、项目部、班组、重要岗位及特殊岗位个人。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 ,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组织参加安全检查,听取安全生产汇报,保证人、财、 物投入,做到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   三、提高管理及业务素质,加强机构人员配备   1、及时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理有据,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安全管理重点,根据人员调动,调整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积极主动迎 接各项上级安全检查工作,总结各项安全工作中不足,积极改进,创新创誉。   2、加强我部安全人员配备,加强专业学习培训,逐步提高安全人员业务能 力,以提高整体安全人员素质。   3、我部安全配备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4、坚决执行事故隐患整改领导负责制。实行逐级管理,施工现场中存在事 故隐患必须由我部分管领导负责,限期整改落实。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会议   1、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例会、安全大检查,每季度 不少于一次安全综合评比,奖罚分明,促进安全工作。对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安 全工作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要进行相应处罚,确保安全体系正常运行。   2、重视安全培训教育,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组织管理人员 、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竞赛、观看安全影片、安全谜语竞猜等活动,丰富安全工 作,更好达到安全宣传效果。   3、加强特殊工种岗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复审检查管理,定期分批组 织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到有关单位进行上岗证培训,严禁无证上岗。   4、广泛利用施工安全简报、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多样'安全教育方 式,深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各工种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将宣传、 培训记录用图片或书面资料形式存档。   5、对工地新进场人员进行安全“三级”教育,教育形式应多种多样,切实可行 ,并作好教育记录,经考试合格者后方准上岗作业,教育率应达 100%。   6、组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施工队安全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增强安全管理法制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和 业务水平。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2.5 KB 时间:2025-08-2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4-三氯苯

1,2,4-三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4-三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4-tr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20 CAS No.: 120-82-1 分子式: C6H3Cl3 分子量: 181.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三氯苯 120-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三氯苯 120-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三氯苯 120-82-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浓度吸入引起呼吸道刺激、麻醉作用及 肝损害。眼接触本品液体或雾,发刺激反 应。对皮肤有刺激性,可引起化学灼伤。 口服刺激口腔和胃肠道,可引起死亡。 慢 性影响:可发生肝、肾及呼吸系统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 毒光气和氯化氢气体。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毒面具,戴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ACGIH 5ppm,37mg/m3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4-己二烯

1,4-己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4-己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4-hexadiene 中文名称 2: 1-烯丙基丙烯 英文名称 2: 1-allylprop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5 CAS No.: 592-45-0 分子式: C6H10 分子量: 82.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己二烯 592-4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己二烯 592-4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己二烯 592-4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如吸入或口服,对身体有害。对眼、粘膜 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 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若遇高热,可 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 破裂和爆炸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 、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 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 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 ,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二甲基-4-戊烯醛

2,2-二甲基-4-戊烯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2-二甲基-4-戊烯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2,2-dimethyl-4-penteneal 英文名称 2: 2,2-dimethyl-4-pentena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60 CAS No.: 5497-67-6 分子式: C7H12O 分子量: 112.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4-戊烯醛 5497-6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4-戊烯醛 5497-6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4-戊烯醛 5497-6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 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 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 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 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6-三硝基甲苯(干或含水30%)

2,4,6-三硝基甲苯(干或含水<3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甲苯(干或含水<30%)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toluene (dry or wetted with less than30%water,by water) 中文名称 2: 梯恩梯 英文名称 2: TNT 技术说明书编码: 7 CAS No.: 118-96-7 分子式: C7H5N3O6 分子量: 227.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甲苯(干或 含水<30%) 118-9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甲苯(干或 含水<30%) 118-9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甲苯(干或 含水<30%) 118-96-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主要损害为长期接触一定浓度引起 肝脏损害及眼晶状体改变。大量接触主要 影响血液及肝脏,现较少见。 急性中毒: 短期大量皮肤接触、吸入、口服者,可出 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肝脏损害较明显, 严重者可发生亚急性肝坏死。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皮肤、吸入)可发生中毒性肝病 ,重者有肝硬变;中毒性白内障。患者常 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消化系统症状。偶 有贫血、血细胞减少或肾损害。 长期接触 可出现“TNT”面容:面部苍白,口唇、耳廓 紫绀等。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少量或薄层物料在广阔 空间中燃烧可不起爆。大量堆积或在密 闭容器中燃烧,有可能由燃烧转变为爆轰 。遇碱生成不安定爆炸物。该物质不导 电,在粉碎时易产生静电积累。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在物料附 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使用无火 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水润湿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长筒 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 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 相对湿度不超过 80%。应与氧化剂、还原 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3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6-三硝基苯酚(干或含水30%)

2,4,6-三硝基苯酚(干或含水<3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酚(干或含水<30%)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phenol(dry or wetted with less, by mass) 中文名称 2: 苦味酸 英文名称 2: Picr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4 CAS No.: 88-89-1 分子式: C6H3N3O7 分子量: 229.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酚(干或 含水<30%) 88-89-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酚(干或 含水<30%) 88-89-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酚(干或 含水<30%) 88-89-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使皮肤黄染,对皮肤刺激很强,引起接 触性皮炎。亦能引起结膜炎和支气管炎。 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食欲减退、腹泻和发热等症状。有时可 引起末梢神经炎、膀胱刺激症状以及肝、 肾损害。人口服1~2克,即可引起严重 中毒。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 化学反应。与重金属粉末能起化学反应生 成金属盐, 增加敏感度。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在物料 附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 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震动、撞击 和摩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 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水润湿,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 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 剂、碱类、重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 、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控制在 0℃以 下。应与氧化剂、碱类、重金属粉末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0.1mg/m3[皮]; ACGIH 0.1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氯苯甲酰氯

2,4-二氯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氯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chlorobenz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2,4-二氯代氯化苯甲酰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46 CAS No.: 89-75-8 分子式: C7H3Cl3O 分子量: 209.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苯 甲酰氯 89- 7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苯 甲酰氯 89- 7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苯 甲酰氯 89- 7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 激作用。吸入可能由于喉、支气管痉挛、 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危险。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与水或潮气发生反 应,散发出刺激性和腐蚀性氯化氢气体 。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 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 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 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砂土、干燥石 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甲基-3-戊酮

2,4-二甲基-3-戊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甲基-3-戊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methyl-3-pentanone 中文名称 2: 二异丙基甲酮 英文名称 2: diisopropyl ket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38 CAS No.: 565-80-0 分子式: C7H14O 分子量: 114.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3-戊酮 565- 8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3-戊酮 565- 8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3-戊酮 565- 8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刺激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 对身体可能有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甲基硝基苯

2,4-二甲基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甲基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methyl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4-硝基间二甲苯 英文名称 2: 4-nitro-m-x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4 CAS No.: 89-87-2 分子式: C8H9NO2 分子量: 151.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硝基苯 89- 8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硝基苯 89- 8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硝基苯 89- 87-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中毒 死亡。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有 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吸收进入人体 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雾状水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 、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硝基苯酚(含水大于等于15%)

2,4-二硝基苯酚(含水大于等于 15%)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硝基苯酚(含水大于等于 15%)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nitrophenol,wetted with not less than 15% water 英文名称 2: Aldifen 技术说明书编码: 466 CAS No.: 51-28-5 分子式: C6H4N2O5 分子量: 184.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含水大 于等于 15% ) 51-2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含水大 于等于 15% ) 51-2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含水大 于等于 15% ) 51-2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直接作用于能量代射过程,可使细胞 氧化过程增强,磷酰化过程抑制。 急性中 毒:表现为皮肤潮红、口渴、大汗、烦躁 不安、全身无力、胸闷、心率和呼吸加快 、体温升高(可达 40℃以上)、抽搐、肌肉 强直,以致昏迷。最后可因血压下降、肺 及脑水肿而死亡。成人口服致死量约 1 克 。 慢性中毒:有肝、肾损害,白内障及周 围神经炎。可使皮肤黄染,引起湿疹样皮 炎,偶见剥脱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 炸。燃烧时放出有毒刺激性烟雾。与氧 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重金属 粉末能起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盐, 增加敏感度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 。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 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 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 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防毒物渗透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 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超过 30℃,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 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 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滴丁酯

2,4-滴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滴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 butyl 中文名称 2: 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 英文名称 2: butyl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38 CAS No.: 94-80-4 分子式: C12H14CI2O3 分子量: 277.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滴丁酯 94-80-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滴丁酯 94-80-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滴丁酯 94-8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口服中毒先为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感觉 异常、嗜睡、肌肉无力和肌纤维颤动,严 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和呼吸 衰竭。本品易通过皮肤进入体内。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 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冬天 要做好防冻工作,防止冻结。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6,8-三甲基-4-壬酮

2,6,8-三甲基-4-壬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8-三甲基-4-壬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8-trimethyl-4-nonan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05 CAS No.: 1331-50-6 分子式: C12H24O 分子量: 184.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8-三甲基 -4-壬酮 1331-50-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8-三甲基 -4-壬酮 1331-50-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8-三甲基 -4-壬酮 1331-50-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人如经常反复接触或间接从衣鞋接触 ,能引起轻度皮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 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密闭化。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 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 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 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容器与 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 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 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化。保证良好自燃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4-二氯苄基氯

3,4-二氯苄基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4-二氯苄基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4-dichlorobenz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alpha-氯-3,4-二氯甲苯 英文名称 2: 3,4,alpha-trichlo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77 CAS No.: 102-47-6 分子式: C7H5CI3 分子量: 195.4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苄 基氯 102- 4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苄 基氯 102- 4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苄 基氯 102- 4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强麻醉性。极微量即能刺激皮肤、眼睛 和粘膜。接触引起烧灼感、咳嗽、眩晕、 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吸入可引起喉 炎,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腐蚀性烟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 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 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 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 免与氧化剂、碱类、胺类、醇类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碱类、胺类、醇类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4-二甲基吡啶

3,4-二甲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4-二甲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3,4-dimethylpyridine 中文名称 2: 3,4-二甲基氮杂苯 英文名称 2: 3,4-lut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41 CAS No.: 583-58-4 分子式: C7H9N 分子量: 107.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基 吡啶 583- 5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基 吡啶 583- 5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基 吡啶 583- 58-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引起中毒。 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 统、肝和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 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 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 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甲基-2-戊烯-4-炔醇

3-甲基-2-戊烯-4-炔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甲基-2-戊烯-4-炔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1-pentol 中文名称 2: 1-羟基-3-甲基-2-戊烯-4-炔 英文名称 2: 3-methyl-2-penten-4-yn-1-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46 CAS No.: 105-29-3 分子式: C6H8O 分子量: 96.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基-2-戊 烯-4-炔醇 105-2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基-2-戊 烯-4-炔醇 105-2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基-2-戊 烯-4-炔醇 105-2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有强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和粘膜 会引起严重烧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 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上 升而急骤加剧。具有强腐蚀性。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 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砂土或类似 物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严 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 久存,以免变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亚硝基-N,N-二乙基苯胺

4-亚硝基-N,N-二乙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亚硝基-N,N-二乙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4-nitroso-N,N-diethyl aniline 中文名称 2: N,N-二乙基-4-亚硝基苯胺 英文名称 2: N,N-diethyl-4-nitros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922 CAS No.: 120-22-9 分子式: C10H14N2O 分子量: 178.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亚硝基- N,N-二乙基 苯胺 120- 2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亚硝基- N,N-二乙基 苯胺 120- 2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亚硝基- N,N-二乙基 苯胺 120- 2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刺激作用,误服会中毒。吸收进入 人体内后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可致发生紫 绀。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属自燃物品,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自燃物品。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干燥时 在空气中自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 棉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密 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乙酸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时用水作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 氧化剂、乙酸、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 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氨基-N,N-二甲基苯胺

4-氨基-N,N-二甲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氨基-N,N-二甲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4-amino-N,N-dimethylaniline 中文名称 2: N,N-二甲基对苯二胺 英文名称 2: 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19 CAS No.: 99-98-9 分子式: C8H12N2 分子量: 13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N,N- 二甲基苯胺 99-9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N,N- 二甲基苯胺 99-9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N,N- 二甲基苯胺 99-9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 。吸收后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发生紫 绀。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灰色至黑色固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氯-1,2-二硝基苯

4-氯-1,2-二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氯-1,2-二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4-chloro-1,2-di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3,4-二硝基氯苯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48 CAS No.: 610-40-2 分子式: C6H3ClN2O4 分子量: 202.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氯-1,2-二 硝基苯 610- 4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氯-1,2-二 硝基苯 610- 4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氯-1,2-二 硝基苯 610- 4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产生高铁血红蛋白作用和全身毒作 用微弱。主要为皮肤致敏物,接触者发生 皮炎,重者可致剥脱性皮炎。对皮肤有刺 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腐 蚀性、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容器中。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皮] 前苏联 MAC(mg/m3): 1[皮]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甲基-1,3-戊二烯

4-甲基-1,3-戊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甲基-1,3-戊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4-methyl-1,3-pentadi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43 CAS No.: 926-56-7 分子式: C6H10 分子量: 82.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1,3- 戊二烯 926- 5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1,3- 戊二烯 926- 5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1,3- 戊二烯 926- 56-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刺激作用,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 上升而急骤加剧。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 积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25℃。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 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甲基戊腈

4-甲基戊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甲基戊腈 化学品英文名称: 4-methyl pentanenitril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83 CAS No.: 542-54-1 分子式: C6H11N 分子量: 97.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戊腈 542-5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戊腈 542-5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戊腈 542-5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兔皮下注射最低致死量为 89mg/kg,出现 震颤和呼吸困难。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易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在火场中,受热容器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 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甲基苯乙烯(抑制了)

4-甲基苯乙烯(抑制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甲基苯乙烯(抑制了) 化学品英文名称: 4-methylphenylene 中文名称 2: 对甲基苯乙烯 英文名称 2: p-methylphen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0 CAS No.: 622-97-9 分子式: C9H10 分子量: 118.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苯乙 烯(抑制了 ) 622-9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苯乙 烯(抑制了 ) 622-9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苯乙 烯(抑制了 ) 622-97-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具 有麻醉作用。接触后引起眼痛、流泪、咽 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 吐、全身乏力,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 跚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本品易 聚合,只有经过稳定化处理才允许储运。 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 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 火无效。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 蔽处操作。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 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灌装时应控 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氟-4-氯甲苯

三氟-4-氯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氟-4-氯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4-chlorobenzotrifluoride 中文名称 2: 三氟甲基氯苯 英文名称 2: 4-chlorotrifluoromethyl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97 CAS No.: 98-56-6 分子式: C7H4CIF3 分子量: 180.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4-氯甲 苯 98-56-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4-氯甲 苯 98-56-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4-氯甲 苯 98-56-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 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 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容器 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乙酸-2-另丁基-4,6-二硝基苯酯

乙酸-2-另丁基-4,6-二硝基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2-另丁基-4,6-二硝基苯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sec-butyl)-4,6-dinitrophenyl acetate 中文名称 2: 醋酸-2-另丁基-4,6-二硝基苯酯 英文名称 2: phenotan 技术说明书编码: 2979 CAS No.: 2813-95-8 分子式: C12H14NO6 分子量: 282.2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2-另丁 基-4,6-二硝 基苯酯 2813-9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2-另丁 基-4,6-二硝 基苯酯 2813-9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2-另丁 基-4,6-二硝 基苯酯 2813-9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摄入会中 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 ,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容器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 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 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 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