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

11 次下载 85 收藏 doc 更新于 2025-08-18
VIP专享

适用对象

《2-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是关于其它行业相关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内容,适用于其它行业相关企业。

文本预览

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
1.目的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
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各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建档监控的管理。
3.引用标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修订)
3.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4.管理职责
4.1 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监督各部门事故隐患的整改治理。 
4.2 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4.3 公司各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4.4 公司各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本单位安全管理部报告。
5.内容及要求
5.1 事故隐患分类
5.1.1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
患。
5.1.2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经
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
难以排除的隐患。
5.2 隐患排查方法
5.2.1 各部门、项目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明确排查地点、
项目、标准、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5.2.2 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由公司经营班子安全副总经理任组长,组
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并逐
级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责任,做到不留空当,不
留死角。
5.2.3 排查隐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看:主要查看管理记录、持证上岗、现场标识、交接验收资料、“三宝”使用情
况。
2)量:主要是用卷尺等长度计量器具进行实测实量,如对在建工程与高压线距
离、电箱的安装高度等进行测量。
3)测:用仪器、仪表、水准、全站仪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测量。
4)现场操作:司机检验其使用设施、设备的安全装置的动作灵敏性和可靠性。
5.2.4 公司各部门每月至少一次自查自纠进行安全检查,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发
现事故隐患的,应及时报告安全管理部。
5.2.5 公司各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及时组织处理;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的,要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5.3 隐患排查的手段
隐患排查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隐患排查的主要手段包括经
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不定期检查和突击
检查等。
5.3.1 经常性检查
1)经常性检查包括企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的巡查,各级管理人
员在现场检查生产进度、质量、技术,同时也进行的安全巡查,班组长和班组兼(专)
职安全员进行的班前、班中安全与班后安全检查,每个作业岗位人员对自己工作范
围内的检查。
2)公司安全管理门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主要依靠检查人员所掌握的安全知识、
经验,及时发现并制止“三违”现象,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各作业点存在的事故隐患和
险情。

文件预览

页码: /
企安文库 - 请下载后使用

免责申明

本网站提供的生产安全相关模板文件仅供参考和示例之用,属于通用性资料。用户下载并使用这些模板,即表示理解并同意:

  • 本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专业安全咨询或特定情况下的建议。
  • 用户有责任根据自身具体业务、所在地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对模板进行审查、修改和定制,确保其适用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 网站运营方对用户因使用、误用或依赖本网站提供的模板文件而导致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或特殊的损失或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法律责任)概不负责。
  • 本网站及其运营方明确免除因用户访问、下载、使用或无法使用这些模板文件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或与之相关的任何及所有索赔、损失、损害(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或法律责任。

文件格式

提供Word(.doc)和PDF两种格式文件,包含可直接编辑的模板文件和参考示例。

相关推荐

猜您喜欢

您可能还需要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