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
隐患大
排查快整治严执法
集中行动推进
企业安全
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
鲁安发〔2016〕16 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
为深化安全生产
隐患大
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以下简称“大快严”集中行动),推进风
险
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
风险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 号),现就推进
企业安全
风险管控工作通
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有效遏制各类较大及以上事故为目标,深化“大快严”集中行动,按照关口前移、
风险导向、
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要求,督促和引导
企业将“大快严”集中行动从
隐患
自查自改自报尽快转入安全
风险管控阶段,发动
企业全面分析、预想、
排查、研判、
管控各类安全
风险点,建立起有效的
风险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
不到”的问题,持续提升
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防范各类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二、落实
企业风险管控主体责任
(一)第一阶段(今年 9 月底前),全面
排查管控风险点。
1.动员部署。各市、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督促
企业动员全体员工,充分认识
开展安全
风险排查、采取防范措施、控制和降低危险、防止事故发生的重大意义,把安全
风险管控
立足于
企业内的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发动全体员工深入开展查找身边(岗位、设备)安全风
险活动,形成
风险管控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受益的氛围。
2.
排查分级。督促和指导
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地
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风险点,包
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城
市垃圾堆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
风险。根据省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
风险管控实施方案及
风险等
级评定指导手册,对
排查出来的
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分为 1、2、3、4 级(1 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3.严格
管控。
企业针对
风险等级,将
风险点逐一明确
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落实具体的
管控责任单位、
管控责任人和具体
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
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
4.公告警示。公布本
企业的主要
风险点、
风险类别、
风险等级、
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
一名员工都了解
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
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
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
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
企业对可能产生职
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同时,将 1、2 级
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
告知相邻
企业单位。
5.治理
隐患。
企业要针对各个
风险点制定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
企业内部各
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
排查范围和要求,对各类
隐患和违规违章行为实行精准
排查、精准治理,
对一时不能消除的
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和应急方案,严防盯守,限期消除,形成制度化、标准化
的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6.应急管理。在
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
案相衔接。重大
风险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要开展经常性的全员岗
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7.
“一企一册”。
企业要将所有安全
风险点逐一登记,建立
企业安全
风险管控档案(或电子档案),
详细记录
企业基本信息、
风险点名称和位置、诱发事故类型、安全
风险等级、存在
隐患情况和
管控
措施、
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手机号码、属地监管政府及相关部门情况,形成“一企一册”(式
样附后)。安全
风险因素变化后,要及时评估,不断补充完善“一企一册”,形成动态化的“一企一
册”管理制度。
8.备案管理。“一企一册”经
企业法人代表签字和
企业盖章后,于今年 9 月底前报送属地相关
监管部门(安监、煤炭、煤监、住建、交通、国防科工、质监、公安消防和交警、能源监管、海洋
渔业、国土、民政、水利、农业和农机、商务、文化、卫计、林业、民航、铁路、粮食、旅游、体
育、地矿、供销、烟草等)备案。相关监管部门有信息化平台的可接收
企业“一企一册”电子档案,
并与
企业互联互通,随时在线监控检查
企业安全
风险管控及
隐患治理情况。
(二)第二阶段(从今年 10 月开始),对照安全
风险管控地方标准,规范、提升
企业安全
风险
管控水平。
总结、培育、提炼安全
风险管控标杆
企业的经验做法并上升为地方标准,经省有关部门审定发
布后,要督促和引导
企业对照标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企业的安
全
风险管控措施,逐步达到标准要求,全面提升各行业领域
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通过对标、达标,督促和引导
企业补齐短板,倒逼
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对达不到标准要求又整改无望的
企业,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地方政府督促
企业退出市场,
降低区域性重大安全
风险。
三、落实属地重大安全
风险监管责任
(一)摸清重大
风险点底数,解决“想不到”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掌握本地区重大
风险点情况。属地监管部门要将
企业备案的“一企一册”
中的 1、2 级
风险点作为重大
风险点进行
管控,并汇总到当地政府“大快严”集中行动办公室,由市、
县(市、区)集中行动办公室编制本地区重大安全
风险“一市一册”、“一县一册”,报送到各级党委、
政府及安委会各位主任、副主任及成员,使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同志都做到心中有数,定期组织
有关部门对重大
风险进行研判,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9 月底前,各市集中
行动办公室要将重大安全
风险“一市一册”报送到省集中行动办公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