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对象
《风险管理-4.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是关于其它行业相关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内容,适用于其它行业相关企业。
文本预览
重大
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
事故隐患的
管理,预防重大事
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
事故行政责任
追究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都市 XXX 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 术语
2.1重大
事故:指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
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
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 重大
事故隐患:指
生产经营的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
事故隐患。
4 职责
4.1 总经理对公司重大
事故隐患的
管理全面负责。
4.2 安全
生产部是公司重大
事故隐患的归口
管理部门。
4.3 工会组织监督或协助对重大
事故隐患的
管理。
5 重大
事故隐患的分级
5.1 重大
事故隐患分为三级。
5.1.1 特别重大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 50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
的
事故隐患。
5.1.2 一级重大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 10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上的
事故隐患。
5.1.3 二级重大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 3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
事故隐患。
6 重大
事故隐患的报告和
评估
6.1 对初步认定为重大
事故隐患的,应向安全
生产监督
管理局申请
评估。由
评估组织编
制
评估报告,出据
评估结论。
6.1.1 特别重大
事故隐患和一级重大
事故隐患,由省安全监管局组织
评估。二级重大事
故
隐患,由地、州、市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评估。
6.1.1
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
事故隐患的等级、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基本情况;
b、有关
事故隐患的整改、监控、关闭等
管理措施的建议。
6.2 重大
事故隐患的
评估报告书应报送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县安全
生产监督
管理局和公
司安全
生产部。
6.3 重大
事故隐患评估费用由安全投入费用支出。
7 重大
事故隐患的
管理
7.1 存在重大
事故隐患的单位,应当成立由主要责任人负责的
隐患管理小组,结合
评估
报告,详细制定重大
事故隐患分类
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7.2
管理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7.2.1
事故隐患的
管理办法,包括根据
隐患情况所采取的整改、监控、关闭等分类
管理
措施及目标;
7.2.2
事故隐患的
管理保障,包括负责
隐患管理的责任机构、人员、经费等;
7.2.3
事故隐患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救援设施、器材的储备、
调配,职工的自救、互救和处置紧急情况的基本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
7.3 重大
事故隐患所在单位应当将
事故隐患管理方案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县级安全监
管部门和安全
生产部备案。
7.4 对能整改的重大
事故隐患,应当及时组织整改,整改结束后报请原组织
评估的单位
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安全
生产部备案。
7.5 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
事故隐患,应当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采取措施加强监控。
监控情况定期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安全
生产部。
免责申明
本网站提供的生产安全相关模板文件仅供参考和示例之用,属于通用性资料。用户下载并使用这些模板,即表示理解并同意:
- 本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专业安全咨询或特定情况下的建议。
- 用户有责任根据自身具体业务、所在地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对模板进行审查、修改和定制,确保其适用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 网站运营方对用户因使用、误用或依赖本网站提供的模板文件而导致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或特殊的损失或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法律责任)概不负责。
- 本网站及其运营方明确免除因用户访问、下载、使用或无法使用这些模板文件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或与之相关的任何及所有索赔、损失、损害(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或法律责任。
文件格式
提供Word(.doc)和PDF两种格式文件,包含可直接编辑的模板文件和参考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