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9323项,搜索耗时:0.0155秒。

2.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具体、 奖惩分明,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的管理机制,贯彻安全生产方针, 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各部门、各级人员。 三、职责 (1)安全环保部负责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及目标考核的归口管理。 (2)公司总经理及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对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 实情况以及安全生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各部门负责人对班组及其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以及安全生产工 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班组长对各岗位及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以及安全生产工作 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5)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目标的考核情况将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 绩效考评范畴,并根据本站相关考核办法执行。 四、考核方式 (1)实行季度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2)考核分三级制,即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对部门及其负责人进行考核;部门对 班组及其负责人进行考核;班组长对岗位员工进行考核。没有设立班组的部门,由部门负 责人履行对岗位员工的考核。 四、考核的主要内容及依据 (1)与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岗位员工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约定的安全 生产责任及职责、安全生产目标。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有关规定。 (3)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规定的职责与责任。 (4)《安全生产管理指标细化、分解及控制指标考核》规定的内容。 (5)《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考核表》列示的相关内容及其它有关阶段性 安全生产活动实施方案规定的安全职责等。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3 KB 时间:2025-08-08 价格:¥5.00

6.2.1-2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

检 维 修 计 划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型号 检修 时间 负责 部门 检修内容 备注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2.5 KB 时间:2025-08-08 价格:¥5.00

6.2.1-2设备设施运行台账

****有限公司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台账 ****年*月 管理台账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制造厂家 安装位置 厂内编号 运行状况 投用时间 检验周期 检验时间 负责人 制表: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1 KB 时间:2025-08-08 价格:¥5.00

工贸安全达标申报文件2.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1. 目的 依据《安全生产法》要求,为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项安全费用的提取以及使用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3.1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制定年度安全费用提取计划和使用计划。并对其 使用监督检查。 3.2 财务部:负责安全费用的提取、支出。 3.3 总经理:负责安全费用的审批。 3.4 管理部:负责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登记。 4. 内容与要求 4.1 安全费用包括 A. 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资金投入。 B.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的 经费。 C. 安全设施、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安全通讯设施、防触电、防雷设施、 防噪声防尘设施等费用。 D. 职业卫生改进、检测费用,员工休息、洗浴设施费用。 E. 应急设备投入和人员组织费用及应急演练费用。 F. 事故隐患整改费用。 G. 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费用。 H. 其它为提高安全状况所需费用。 4.2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 担责任。 4.3 安全生产资金的提取 4.3.1 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年1月份编制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 用计划,提取比例根据国家财企〔2012〕16号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 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精神,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机械制造企业按2% 提取。具体由财务部采取超额累退方式平均逐月提取,经总经理批准。 4.3.2 财务部门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需分类建立台帐,专款专用。 4.4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 4.4.1 使用安全生产专款的部门填写《安全费用审批表》后,由管理部审核,总 经理批准后,提取使用。 4.4.2 使用安全生产费用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并将费用使用情况逐一填写清 单报管理部存档。 4.4.3 安全生产费用项目的使用主要部分应将发票(复印件)与安全费用汇总表 一并交管理部存档。 4.5 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 4.5.1 安全生产费用由管理部按年度汇总。 4.5.2 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实施监督检查。 4.5.3 如较大的安全项目或安全专户资金不足时,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 临时追加安全帐户资金,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费用。 5 相关记录 《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 《安全费用台帐、汇总表》 《安全费用审购审批单》 《领料单》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8.5 KB 时间:2025-08-10 价格:¥5.00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2.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做 到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装卸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公司内所有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装卸环节。 三、职责 1、物流部负责对运输车辆、人员的资质检查及车辆安全设施的检查。 2、库管员及现场操作人员负责整个装卸过程的监护。 3、安全环保部负责对装卸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 四、工作程序 1、安全环保部在危险化学品进行装卸前,要根据有关要求检查车辆的资质和安全 附件是否齐全。 2、对装卸操作人员的工作要求 1)装卸操作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其他人不得擅自操作。 2)操作人员在装卸危险化学品期间不得脱离岗位,当班不能装卸完毕或有紧急情 况需交下一班次或其他人继续装卸时,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交代清楚,防止发生物料的 泄漏。 3)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 和滚动。 4)装卸对人体有毒害及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具有操作毒害品的一般知识, 操作时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物料外溢。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睛、 佩戴胶皮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 5)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应及时用肥皂 (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6)装卸易燃液体时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铁钉的鞋子。桶装的易燃液体物 料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桶装的各种氧化剂也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7)各项操作不得使用沾染油污及异物和能产生火花的机具,作业现场需远离热源 和火源。 8)装卸危险化学品时,操作人员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集中精力注意装卸的 情况,以便于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9)工作前应认真检查所用工具是否完好可靠,开启易燃易爆的桶装物料的桶盖时, 应使用铜或者铜铝合金的专业扳手。 10)公司内各车辆装卸点所配备的消防器材及急救药品,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确 保其有效完好;如存在失效、数量不够等现象,要及时报告安全环保部。 11)应熟练掌握装卸过程中的一般事故处理方法和防护用具、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3、对运输槽车随车人员的工作要求 1)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应符合《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 2)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装卸的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岗位培训,凭专业 岗位操作证书上岗作业。 3)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人员对所运危险货物要掌握其化学和物理性质及应急 措施。 4)运输、装卸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进入装卸作业区前,必须安装阻火器,不准随身携带火种,装卸易燃、易爆危 险货物时,不准穿带有铁钉的工作鞋和穿着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6)车辆进入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驾驶员应按有关安全规定驶入装卸货区。 7)车辆停靠货垛时,应听从作业区指定人员的指挥,车辆与货垛之间要留有安全 距离;待装、待卸车辆与装卸货物的车辆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不准堵塞安全通道。 驾驶员不准离开车辆。 8)装卸过程中,车辆的发动机必须熄灭并切断总电源。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货物时, 必须采取防止车辆溜坡的有效的措施。 9)在装卸过程中,驾驶员负责监卸,办理货物交接签证手续时要点收点交。装车 完毕,驾驶员必须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 素进行检查。 10)装卸过程中需要移动车辆时,应先关上车厢门或拦板。若原地关不上时,必须 有人监护,在保护安全情况下才能移动车辆,起步要慢,停车要稳。 11)禁止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车辆。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5.5 KB 时间:2025-08-10 价格:¥5.00

10.2.2-1职业危害告知培训记录

职业危害告知培训记录 培训主题 危害告知培训 培训日期 年 月 日 培训时间 2 小时 培训地点 培训老师 培训主要内容 粉尘: 1、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 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 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2、理化特性: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 3、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参加人员签名 危害告知培训记录 培训主题 危害告知培训 培训日期 201 年 月 日 培训时间 2 小时 培训地点 培训老师 培训主要内容 噪声: 1、健康危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 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2、理化特性: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3、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冒等。如发现听力 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参加人员签名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8.9 KB 时间:2025-08-10 价格:¥5.00

2-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

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 1.目的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 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各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建档监控的管理。 3.引用标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修订) 3.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4.管理职责 4.1 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监督各部门事故隐患的整改治理。 4.2 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4.3 公司各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4.4 公司各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本单位安全管理部报告。 5.内容及要求 5.1 事故隐患分类 5.1.1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 患。 5.1.2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经 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 难以排除的隐患。 5.2 隐患排查方法 5.2.1 各部门、项目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明确排查地点、 项目、标准、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5.2.2 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由公司经营班子安全副总经理任组长,组 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并逐 级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责任,做到不留空当,不 留死角。 5.2.3 排查隐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看:主要查看管理记录、持证上岗、现场标识、交接验收资料、“三宝”使用情 况。 2)量:主要是用卷尺等长度计量器具进行实测实量,如对在建工程与高压线距 离、电箱的安装高度等进行测量。 3)测:用仪器、仪表、水准、全站仪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测量。 4)现场操作:司机检验其使用设施、设备的安全装置的动作灵敏性和可靠性。 5.2.4 公司各部门每月至少一次自查自纠进行安全检查,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发 现事故隐患的,应及时报告安全管理部。 5.2.5 公司各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及时组织处理;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的,要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5.3 隐患排查的手段 隐患排查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隐患排查的主要手段包括经 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不定期检查和突击 检查等。 5.3.1 经常性检查 1)经常性检查包括企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的巡查,各级管理人 员在现场检查生产进度、质量、技术,同时也进行的安全巡查,班组长和班组兼(专) 职安全员进行的班前、班中安全与班后安全检查,每个作业岗位人员对自己工作范 围内的检查。 2)公司安全管理门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主要依靠检查人员所掌握的安全知识、 经验,及时发现并制止“三违”现象,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各作业点存在的事故隐患和 险情。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6 KB 时间:2025-08-18 价格:¥5.00

2-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第一条 为确保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 工作的有效落实,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维护员工生命和企业财 产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 第三条 安全检查工作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层层组织落实。 第四条 全公司范围的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被检查 的部门、分公司必须积极配合,相关负责人须汇报本单位的安 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 第五条 各部门自行组织安全检查,每月自查不少于一次。 分公司自行组织安全检查,每季度自查不少于一次。 第六条 办事处(生产班组)应实行班前及班后的安全检查。 第七条 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人员)负责对本单位的营业及 办公场所进行日常安全检查。 第八条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否公开张挂或放置; 3.消防设施、器材及电气设备是否完备及正常使用; 4.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齐备及正确使用; 5.是否存在安全生产隐患或安全死角; 6.安全生产计划措施是否有效落实和实施; 7.车辆安全管理是否按规定执行; 8.安全生产台帐及安全事务记录是否完备。 第九条 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 1.综合检查:如公司组织的综合安全检查以及各部门、分 公司及班组定期组织的综合自查等; 2.专项检查:如车辆安全、消防安全、劳保用品使用等专 项检查; 3.节假日前组织的常规检查。 第十条 各类形式的安全检查均要做好检查记录,相关人员 签名后存档备查。 第十一条 如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的,应由检查机构发出 《隐患整改通知单》,明确隐患项目、整改意见和解决期限, 整改责任落实到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第十二条 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须按照整改意见制 订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第十三条 在安全隐患未消除前,各单位应当制定临时防 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生产安全,对本单位无能力解决 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公司安全保卫部报告。 第十四条 隐患整改完成后,整改单位应将整改情况报告及 有关记录及时报送公司安全保卫部存档备案。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保卫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8.5 KB 时间:2025-08-20 价格:¥5.00

2综合安全管理检查表

综合安全管理检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1 资质检查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单位 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设置安全生 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 全生产管理服务 2 组织机构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 300 人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 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 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 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经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并 具有相关证书 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并具有培训记录 3 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操作资格证书 4 安全投人 核实安全投入用于改善安全生产的条件、治理事故隐患及其他保障安全 生产的事项。核实安全投入是否包括以下费用: (1}事故隐患治理费用 (2)安全技术措施资金 (3)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维护费用 (4)安全生产 宣传、教育和培训费用 (5)劳动防护用品购置的费用 (6)劳动条件改善 的费用 (7)为员工全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技术改造项目和新、改、扩建项目经过安监、职业卫生、消防等部门及 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验收 设备更新项目经企业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部门评审 5 “三同时” 审批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经企业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部门评 审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问 题,制定具体措施并有会议记录 6 安全例会 特殊情况及时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并有会议记录 每次安全例会各单位安全员亲自参加并有签到表,有事提前请假或委托 他人参加 无故不参加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布置下一周期的安全工作内容 会议记录齐全 制定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确定项目内容 确定各个项目的资金来源 确定设计、施工负责单位及负责人 规定项目完成和投用日期 7 安全技术 措施计划 安全管理部门每月对安措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向主管领导汇报执 行情况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2.8 KB 时间:2025-08-20 价格:¥5.00

2.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酒店运用)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总则   一、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 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 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 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 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 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 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 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 围,凡本公司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 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 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 总经理的职责   1、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 全。   2、 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 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 业病防治工作。   3、 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 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 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 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 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 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 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 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 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 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 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 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 企业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 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 职责:   1、 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 程,并督促执行。   2、 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 制订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7 KB 时间:2025-08-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二丁氧基乙醚

2,2'-二丁氧基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2,2 '- 二 丁 氧 基 乙 醚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dib uto xy eth yle the r 中 文 名 称 2 : 二 乙 二 醇 二 丁 醚 英 文 名 称 2 :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dib uto xy eth yle the r 中 文 名 称 2 : 二 乙 二 醇 二 丁 醚 英 文 名 称 2 : dib uty l car bit ol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中 文 名 称 2 : 二 乙 二 醇 二 丁 醚 英 文 名 称 2 : dib uty l car bit ol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英 文 名 称 2 : dib uty l car bit ol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dib uty l car bit ol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化 学 品 2,2 '- dib 中 文 名 二 乙 二 英 文 名 dib uty l 技 术 说 22 10 CA S No 11 2- 73- 分 子 式 C1 2H 26 分 子 量 21 8.3 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偶氮二异丁腈

2,2'-偶氮二异丁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2,2 '- 偶 氮 二 异 丁 腈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az odi iso but yro nitr ile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az odi iso but yro nitr ile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2,2 '- az odi iso but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2-三氟乙醇

2,2,2-三氟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2,2-三氟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2,2-trifluoroethyl alcoh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9 CAS No.: 75-89-8 分子式: C2H3F3O 分子量: 100.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2-三氟乙 醇 75-8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2-三氟乙 醇 75-8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2-三氟乙 醇 75-8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本 品具有强烈刺激性,高浓度接触严重损害 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接触后引起 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 、恶心和呕吐。可引起迟发性肺水肿。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 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4-三甲基-1,3-戊二醇

2,2,4-三甲基-1,3-戊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2,4-三甲基-1,3-戊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2,4-trimethyl-1,3-pentylene 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6 CAS No.: 144-19-4 分子式: C8H18O2 分子量: 146.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 144-1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 144-1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 144-1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基本无毒害。对眼基本无刺激,对皮肤有 轻至中度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固体。 熔点(℃): 49-51 沸点(℃): 109-111(0.53kPa) 相对密度(水=1): 0.94(1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113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二氯丙酸钠

2,2-二氯丙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2-二氯丙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2,2-dichloropropionate 中文名称 2: 达拉朋钠 英文名称 2: dalapon sodium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60 CAS No.: 127-20-8 分子式: C3H3CI2O2・Na 分子量: 164.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丙 酸钠 127- 2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丙 酸钠 127- 2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丙 酸钠 127- 2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 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钠。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易吸湿。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生产标准化八要素-8.班组岗位达标管理制度(2-6)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 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6.1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9-21 文永杰 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更新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1. 目的 为了强化公司生产班组岗位安全生产,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达标的考核。 2.2制度对班组岗位安全生产达标活动的内容、检查、考核作出了规定。 3. 职责 3.1 各部门、车间对本单位所属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其中包括指导、督促、检查、考核等责任。 3.2 安全生产部负责督促各部门、车间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并组织其它职能管理部门开展对班组安全管理 的检查、指导和考核工作。 3.3 办公室负责公司对班组安全培训工作的管理。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班组安全组织标准 4.1.1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本班组安全工作负全责。 4.1.2 班组必须设 1 名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协助班(组)长全面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员不在时,班(组) 长必须制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安排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班组安全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4.1.3 班组分散作业时,每项工作的负责人即为安全责任人。 4.2 班组安全教育 4.2.1 教育内容 4.2.1.1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公司以及上级部门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4.2.1.2 公司及本单位安全简报和安全动态情况的信息。 4.2.1.3 本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一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4.2.1.4 本岗位、工种的安全规程、检修(运行)规程;电力系统安全规程、公司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及公司 安全禁令、通则。 4.2.1.5 本班组所面临和涉及的危险源及预控措施。 4.2.1.6 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适用方法,所操作的机械设备、各类工具、器具的安全使用要求。 4.2.1.7 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包括防火防爆、应急逃生、紧急救护等知识。 4.2.2 班组安全教育要求 4.2.2.1 在新技术、新工艺、新采料、新设备使用前,班组必须组织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和 考核。 4.2.2.2 对休假 1 个月以上人员,工伤休假复工人员,事故(含未遂事故)责任者及以上处理人员必须经 过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安全教育时间必须在 4 学时以上。 4.2.2.3 按规定考试85分为及格不及格者要复学复考,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工作或操作。教育内容、 考核分数要记入“班组安全教育台帐”。 4.2.2.4 新入厂人员在受安全教育后,班组长必须检查教育效果,并签署是否同意上岗的意见,报部门安 全员备案。 4.2.2.5 每个员工必须掌握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常用的灭火设施;触电现场急救方法;熟悉 现场逃生通道;事故报警方法。 4.3 班组班前会 4.3.1 结合当日具体生产任务、作业环境和季节变化情况,按安全工作“五同时”的要求即:计划、布置、 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3.2 根据每一时期班组安全情况,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措施落实工作。 4.3.3 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事故案例。 4.3.4 抽考和提问员工生产现场应具备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措施如何落实的要求。 4.3.5 班前会情况应记入班组安全生产日志。 4.4 班组安全活动 4.4.1 每周一班组组织一次安全活动,原则上活动时间应不少于 1 小时。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组织活动,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6.7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1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6-2)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 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5.6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9.22 文永杰 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更新 1. 目的 2. 范围 3. 定义 4. 职权职责 5. 管理内容 6. 相关文件/记录 1. 目的 为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 业,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司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我厂范围从事特种作业的外来人员。 3. 定义 3.1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 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 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3.2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 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 员。 3.3 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主要包括: 3.3.1 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 3.3.2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3.3.3 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3.3.4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 的驾驶人员; 3.3.5 登高架设作业。含 2 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 3.3.6 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 3.3.7 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3.3.8 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 3.3.9 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3.3.10 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3.3.11 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 3.3.12 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 3.3.13 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的作业。 4. 职权职责 4.1 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核定,建立健全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汇总统计全厂 特种作业人员(参考附表),并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指导。 4.2 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的车间、部门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汇总统计全厂特种作业人员(参考附 表),各部门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本单位因生产实际 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安全生产办公室评定并同意,方可变动。 4.3 安全生产办公室及各部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的教育培训管理。 4.4 特种作业人员使用部门必须从源头控制,在招聘入职时必须与总务部人事课配合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 证,必要时安全生产办公室进行协助。凡是特种作业的工作岗位,无特种作业资格证者不得招聘入职。 5. 管理内容 5.1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特种 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 作训练。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持有相关行政管理机构核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方能上 岗作业。 5.2 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5.3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3 KB 时间:2025-10-03 价格:¥5.00

化工安全-2-0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1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 :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为提高用人单位(煤矿除外)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第 47 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9 号)的要求, 制定本规范。 一、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活动中形 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图纸、照片、报表、音像资料、 电子文档等文件材料。 二、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二)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三)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四)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三、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实际对职业卫生档案的样表作适当调整,但主要内容不能删减。 涉及项目及人员较多的,可参照样表予以补充。 四、职业卫生档案中某项档案材料较多或者与其他档案交叉的,可在档案中注明其保存 地点。 五、用人单位应设立档案室或指定专门的区域存放职业卫生档案,并指定专门机构和专 (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六、用人单位应做好职业卫生档案的归档工作,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及时 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七、用人单位要严格职业卫生档案的日常管理,防止出现遗失。 八、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查阅或者复制职业卫生档案材料时,用人单位必须如实提供。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9.5 KB 时间:2025-10-03 价格:¥5.00

企业安全标准化模板-2.2.1-1主要负责人职责安全承诺书

主要负责人职责及安全承诺书 为保障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发生,本人郑重承诺,在工作中严格履行以下职责和义务: 1、切实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思想,对公司 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组织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2、确保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国家(行业)安全标准在公司内得到认 真贯彻执行和落实。 3、组织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认真组织落实。 4、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5、定期召开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会议。 6、保证公司安全生产必要投入的有效实施,不断采用新技术对生产装置进 行维护改造,提高生产装置的安全性,改善劳动生产条件。 7、组织、督促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措施,及时 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8、按国家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确保新、改、扩建项目使用的设备及 设施符合国家安全相关法规、标准要求,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 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9、认真贯彻“五同时”的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 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0、不断提高自己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不违章指挥,监督检查公司 各单位对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违章行为。 11、保障公司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有效开展。定期召开 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2、负责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安全生 产的重大问题。 13、保障按时按量发放不低于国家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给公司员工, 并在公司内得到规范使用。 14、在公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认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对事故进行调 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15、组织制定完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指挥公司的事故 应急救援工作。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落实,督促各单位开展事故 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确保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得到有效实施。 承 诺 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 KB 时间:2025-10-07 价格:¥5.00

生产标准化八要素-34.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监测与分级管理规定(10-2)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 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6.1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9.23 文永杰 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更新 1. 目的 2. 范围 3. 定义 4. 职责 5. 控制程序 6. 相关文件 7. 相关记录 1. 目的 为规范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全面地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并通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加 强个体防护以实现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对危害因素的识别、监测工作。 3. 定义 3.1 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并在作业时以较少的量经呼吸道、皮肤、口进入人体并与人体发生化 学作用,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3.2 有害作业场所监测:指对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易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定点、定时监测。 3.3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 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3.4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是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超标倍数等 三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分为 0 级、Ⅰ级危害、Ⅱ级危害、Ⅲ级危害、Ⅳ级危害。 4. 职责 4.1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监督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监测、分级管理,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危害因素 检测,保存检测结果。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4.2 安全管理人员对已确认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项目与监测点按规定的时间和频次进行监测,根据质检处监测数据 按国家标准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级。 5. 控制程序 5.1 危害因素的识别 应根据公司相关岗位接触或产生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的物质的浓度、类别等,公司应组织人员对危害因素进 行识别,其主要内容有: 5.1.1 识别确定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评价危害因素与上述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判定危害因素及其岗位;对现行活动进行审查;对 以往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调查,取得反馈信息,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卫生监察等的调查;该岗位及所处 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等。 5.1.2 危害因素的识别 识别时机 A. 以岗位为对象,每年年初; B. 发生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情况时; C.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产品涉及的原料或成分变更,新建项目或购进新设备以及相关方要求的情况 下。 5.1.3 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工作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记录表》(AQBZH-JL/10-2)分发到相关岗位,相关岗位则根据自 身的作业、原料成分设备及防护等特点,最大限度地调查识别出本岗位的危害因素。并对可能施加影响的环 境危害进行识别。 ①识别危害因素时各岗位须考虑:当前及过去的有关活动、产品(含原料)和服务,纳入计划或新开发的项目、新 的或修改的活动以及原料和产品所包括的危害因素成分,并考虑到正常和异常的运行条件,以及可合理预知的紧急 情况。 ②识别时还应考虑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因素,如: ——设计和开发; ——制造过程;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6.6 KB 时间:2025-10-08 价格:¥5.00

安全卫生第2级(ppt31)(2)

1 教育培训教材 安全卫生 第22 安全卫生(SV) 1。环境·安全卫生问题的对策 1。把握现场的弱点 不管任何现场、任何一名员工,都有弱点。 为了消除浪费、过载、误差(不均),保持事故和灾害为零, 至关重要的是,现场所有的人必须一起敏锐地捕捉现场中存在的必 须加以改善的问题,大家一起参与进行改善。 改善,首先要从把握弱点开始 不要向 现状妥 协! 自我诊断有助于发现弱点 自我诊断表 吊车下 严禁站 人 过人行 横道时 左右确 认 大家一起来考虑:对于自己现场的安全活动的问题或者个人的弱点, 应当如何改善。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PPT 文件大小:2.47 MB 时间:2025-10-12 价格:¥5.00

生产标准化八要素-2.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制 造部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7.9.23 文永杰 新作成 1. 管理目的 2. 术语、定义 3. 管理职责 4. 一般规定 5. 报告程序 1. 管理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 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2. 术语、定义 2.1 职业病:是指企业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并列入国家公 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2.2 职业危害:是指对职业活动的企业员工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 的各种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3 职业禁忌症:是指企业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 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及个人特殊生理和病理状态。 2.4 有害作业:是指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3. 管理职责 3.1 安全生产办公室(管理部兼任)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 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 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部门的粉尘、毒害品、 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3.2 管理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 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入厂,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入厂; 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 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3 各部门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 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建立、健全员 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3.4 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职业病预防、治 疗和康复的权利。 4. 一般规定 4.1 安全生产办公室及各部门应对员工进行岗前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每年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和 职业病防治的培训工作。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员工 本人。 4.2 各部门应在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箱和急救设施方案。 4.3 安全生产办公室要严格管理有毒化学品、放射源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4.4 各部门应当主动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 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3 KB 时间:2025-10-14 价格:¥5.00

生产标准化八要素-1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6-2)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 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5.6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9.22 文永杰 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更新 1. 目的 2. 范围 3. 定义 4. 职权职责 5. 管理内容 6. 相关文件/记录 1. 目的 为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 业,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司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我厂范围从事特种作业的外来人员。 3. 定义 3.1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 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 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3.2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 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 员。 3.3 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主要包括: 3.3.1 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 3.3.2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3.3.3 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3.3.4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 的驾驶人员; 3.3.5 登高架设作业。含 2 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 3.3.6 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 3.3.7 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3.3.8 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 3.3.9 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3.3.10 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3.3.11 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 3.3.12 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 3.3.13 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的作业。 4. 职权职责 4.1 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核定,建立健全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汇总统计全厂 特种作业人员(参考附表),并对全厂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指导。 4.2 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的车间、部门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汇总统计全厂特种作业人员(参考附 表),各部门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本单位因生产实际 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安全生产办公室评定并同意,方可变动。 4.3 安全生产办公室及各部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的教育培训管理。 4.4 特种作业人员使用部门必须从源头控制,在招聘入职时必须与总务部人事课配合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 证,必要时安全生产办公室进行协助。凡是特种作业的工作岗位,无特种作业资格证者不得招聘入职。 5. 管理内容 5.1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特种 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 作训练。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持有相关行政管理机构核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方能上 岗作业。 5.2 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5.3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3 KB 时间:2025-10-18 价格:¥5.00

生产标准化八要素-23.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7-2)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 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4.29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6.13 文永杰 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小范围修订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法律依据 4. 职责 5. 控制程序 6. 相关支持文件 1. 目的 为保证在除正常生产操作外,在生产区作业时的作业安全,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除正常操作外的所有人员作业管理。 3. 法律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3.2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3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 号) 3.4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4. 职责 4.1 公司各部门应对自己所辖区域除正常操作外的作业安全负责。 4.2 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5. 控制程序 5.1 作业管理 5.1.1 正常生产操作外,凡在生产区域作业都应严格执行相关作业许可证规定,本公司严格执行《动火作许 可证安全管理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 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种类型的作业管理规定。 5.1.2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对生产区域内作业人员、车辆及相关作业状况实 行有效监督,对其人员的行为和设施负责,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5.1.3 生产区域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备、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工作。 5.1.4 进入生产区域人员作业前应清楚各种标识所表示的含义,作业完成后,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现场处 于安全状态。 5.1.5 安全生产办公室部应对进入生产区域作业的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作业。 5.2 作业人员管理 5.2.1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对作业过程负全面管理责任,应在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作业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作 业风险分析、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 查现场,确认无遗留隐患,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5.2.2实施人 独立承担作业必须持有作业证,并在相关安全作业证上签字。实施人接到安全作业证后,应核对证上各 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作业,并向安全生产办公室报告。实 施人必须随身携带安全作业许可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作业前,实施人应主动向作业 点所在部门当班领导交验安全作业许可证,经其签字验证后方可进行作业。 5.2.3监护人 监护人由作业点所在部门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相关安全知识的人员担任。新项目施 工作业,由施工单位指派监护人。监护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整个作业现场,必要时可增设监护人。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7.2 KB 时间:2025-10-24 价格:¥5.00

23.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7-2)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 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4.29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6.13 文永杰 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小范围修订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法律依据 4. 职责 5. 控制程序 6. 相关支持文件 1. 目的 为保证在除正常生产操作外,在生产区作业时的作业安全,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除正常操作外的所有人员作业管理。 3. 法律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3.2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3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 号) 3.4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4. 职责 4.1 公司各部门应对自己所辖区域除正常操作外的作业安全负责。 4.2 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5. 控制程序 5.1 作业管理 5.1.1 正常生产操作外,凡在生产区域作业都应严格执行相关作业许可证规定,本公司严格执行《动火作许 可证安全管理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 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种类型的作业管理规定。 5.1.2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对生产区域内作业人员、车辆及相关作业状况实 行有效监督,对其人员的行为和设施负责,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5.1.3 生产区域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备、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工作。 5.1.4 进入生产区域人员作业前应清楚各种标识所表示的含义,作业完成后,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现场处 于安全状态。 5.1.5 安全生产办公室部应对进入生产区域作业的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作业。 5.2 作业人员管理 5.2.1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对作业过程负全面管理责任,应在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作业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作 业风险分析、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 查现场,确认无遗留隐患,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5.2.2实施人 独立承担作业必须持有作业证,并在相关安全作业证上签字。实施人接到安全作业证后,应核对证上各 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作业,并向安全生产办公室报告。实 施人必须随身携带安全作业许可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作业前,实施人应主动向作业 点所在部门当班领导交验安全作业许可证,经其签字验证后方可进行作业。 5.2.3监护人 监护人由作业点所在部门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相关安全知识的人员担任。新项目施 工作业,由施工单位指派监护人。监护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整个作业现场,必要时可增设监护人。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7.1 KB 时间:2025-10-25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