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对象
《20生产设施验收、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是关于其它行业相关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内容,适用于其它行业相关企业。
文本预览
生产设备设施
验收、
拆除和
报废管理制度
编号:AQ-BZH-020-A
1 目的
为保证
生产设备设施到货
验收质量,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
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和
报废符合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2 职责
2.1 根据
设备情况,由安全办公室、技术部、
设备使用部门、维修人员共同进行新入厂设
备设施的
验收。
2.2 使用部门主管及维修部主管根据
设备情况联合提出
生产设施及
设备拆除和
报废的计
划。
2.3 主要负责人负责
生产设施及
设备拆除和
报废计划的批准。
2.4 安全
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装置
拆除和
报废的批准。
2.5 维修部负责
生产设施及
设备拆除和
报废的实施。
3 规定内容
3.1
生产设备设施
验收管理
(1)由采购部通知使用部门、技术部门、安全办公室、维修人员等对新进厂的
生产
设备设施进行
验收。
(2)
验收合格后有关人员填写
设备(材料)
验收单,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产品性能
验收要在
设备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后进行。
(3)
验收不合格的,由采购部有关人员负责联系维修或退换货等有关事宜。
(4)
设备验收的有关规定
设备(材料)
验收严格按照订货合同及技术协议以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进行。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验收准备:
验收前采购部门和
设备厂家应提供合同和技术协议,以及发货清单或
装箱单等有关资料;
2)外观
验收: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核对到货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合
同和技术协议相符,并做好记录。察看有无因装卸和运输等原因导致的残损,如有残损
应做好残损情况的现场记录,必要时要拍照留存;
3)
设备技术资料的交接
验收:
设备技术资料(图纸、
设备使用与保养说明书和备件
目录等)、产品合格证、随机配件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内容相符。对于有特殊材质
要求的
设备或材料,
生产或供货厂家必须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材质分析报告书》,否则
不予
验收;
4)开箱
验收:对于装箱运输的
设备要现场开箱
验收并做好开箱记录。如开箱后不易
保管和存放的,可以和厂家协商由需方代管,在安装之前再行开箱检验。
5)
设备性能
验收:本次
验收属于
设备(材料)的到货
验收,
设备性能
验收要在
设备
安装完毕,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之后进行。
6)
验收合格后,应填写
设备(材料)交接
验收单,供需双方各执一份。交接
验收单
和所有技术资料交技术部门统一保管,工程施工完毕后转交文控中心存档。仓库管理员
同时办理入库手续。
7)
验收不合格的,由采购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处理。
3.2 根据
生产的需要及
生产设施、
设备的运行状况,需要
拆除和
报废时由
生产部主管及维
修部主管共同提出,填写《
生产设施
拆除和
报废计划》。
3.3 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由维修部执行
拆除和
报废作业,如果本厂维修力量不能满足要求
时,可由主要负责人选择有资质的承包商完成
拆除和
报废作业。
3.4 进行
拆除和
报废作业前,由安全办公室组织
生产部、维修部等职能部门人员(必要时
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进行风险分析。
3.5 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制定
拆除计划或
拆除方案,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3.6 凡
拆除的容器、
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先清洗干净,
验收合格后方可
拆除或
报废。
4 记录
4.1
生产设施
拆除和
报废台账
4.2
设备到货
验收单
免责申明
本网站提供的生产安全相关模板文件仅供参考和示例之用,属于通用性资料。用户下载并使用这些模板,即表示理解并同意:
- 本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专业安全咨询或特定情况下的建议。
- 用户有责任根据自身具体业务、所在地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对模板进行审查、修改和定制,确保其适用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 网站运营方对用户因使用、误用或依赖本网站提供的模板文件而导致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或特殊的损失或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法律责任)概不负责。
- 本网站及其运营方明确免除因用户访问、下载、使用或无法使用这些模板文件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或与之相关的任何及所有索赔、损失、损害(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或法律责任。
文件格式
提供Word(.doc)和PDF两种格式文件,包含可直接编辑的模板文件和参考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