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综合
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产安全
事故应对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保证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预防和控制
生产安全
事故,尤其是危化品
事故及环境污染
事故,并且一旦发生
事故后迅速有效保证
事故得以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的原则,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
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以达到尽可能的
避免和减轻
生产事故对公司、环境、特别是人的伤害程度,提高预防水平之目的。
本综合
预案用于指导我公司
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车辆发生
事故的
应急救援,根据
实际情况落实
生产安全
事故专项处置方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 13 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 6 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9]第 28 号)
6、《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 号;2014 年 1 月 1 日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 号;2004
年 5 月 1 日实施;2011 年 4 月修订)
8、《
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 88 号令)
9、《
生产经营单位
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安监总厅
应急
〔2009〕73 号)
10、《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
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11、《
生产安全
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2009]第 21 号令)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 年国务院令第 591 号)
13、《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
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
14、《
生产安全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2007]第 493 号)
15、《企业职工伤亡
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
16、《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0]第 586 号)
17、《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
18、《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5 年修订)
1
1.3 适用范围
本
预案适用于 XXXXXXX 经营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
生产安全
事故,主要包括:
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车辆伤害等。
1.4
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综合
应急预案由火灾爆炸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泄漏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毒
窒息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泄漏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1.5
应急工作原则
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
救援
相结合。
A、以人为本
所有
应急行动以确保受困人员和
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为第一位,切实加强
应急救
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
救援力
量的骨干作用。
B、预防为主
以
事故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消除
事故隐患。做好预防、预测、预警
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
应急物资储备、
救援队伍建设、完善
救援装备、
搞好
应急演练工作。
C、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XXXXXXX 成立
应急应急协调小组,负责
生产安全
事故的统一指挥。按照分级响应
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
应急预案,公司成立
应急救援小组,如出现
生产经营
事故,启
动相应
预案,使
应急处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确保
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及时、有效。
D、企业自救为主,社会
救援为辅
发生
事故的企业是
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
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是我们企业在社会
救援到达之前实行自救的唯一有效的
救援措
施,因此,以自救为主,社会
救援为辅的
救援模式成为企业
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特征,
也是减少损失、减轻污染、减小影响的必要的
救援措施。
E、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
应急预案演练,采用先进的监测、
预测、预警、预防和
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
救援队伍和人员的作用,提高应
对
生产安全
事故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