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787项,搜索耗时:0.0134秒。

17-危险学品应急预案

危险学品应急预案(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在发生危险学品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 减少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损失,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 案。   第二条危险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是指化学危险物品由于各种原因 造成或可能会造成众多人员急性中毒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 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 组织救援活动。化学事故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对事故单位以及事 故单位外危害区域社会救援。   第三条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在预防为主前提下,贯彻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原则。   第四条凡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化学危险物品以及担负化 学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单位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由区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 援领导小组负责。下设办公室(危化办)办公室设在经贸局。其主要职 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化学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法规、规章政策;   (二)组织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组织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 伍,组织化学事故重点区域有关部门、单位开展联防救援工作;   (四)对群众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普及教育宣传工作;   (五)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资、 经费管理使用;   (六)组织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七)组织有关专家对化学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写出化学事故报 告。   第六条区域内单位、部门、企业、社区服务中心对危险学品事 故应急救援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在区安监局指导下,组织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指定人员负责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三)对群众进行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教育;   (四)在发生较大危险学品事故时,组织群众防护撤离   第七条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化学物品单位化学事故应 急救援工作由该单位分管领导人负责。准备工作由生产、安全部门或指 定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本单位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学品事故应 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训练单位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 防护、救援器材设备,指定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确保完好。   (三)每年年初向上级主管部门、区安监局公安消防部门报告本 单位存贮化学危险物品品种、数量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情况; 增加或转产主要危险化学物品品种时,应及时报告。   (四)对职工进行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配合有关 部门对事故周围群众进行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教育。   (五)组织职工对本单位危险学品事故进行自救,参与联防救 援工作。   (六)事故发生时,协助做好事故区周围群众防护撤离工作。   (七)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查清事故原因及受损情况。   第八条危险学品事故应急专家队伍主要职责是对事故危害进 行预测,为救援行动指挥、决策提供依据方案。   第九条担负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任务部门职责分工:   (一)公安消防部门负责迅速控制危害源,营救受害人员,扑灭火 灾洗消;公安交通部门负责保障救援交通顺畅,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 公安治安部门负责组织安全警戒,维护现场及周围地区治安秩序。   (二)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快速检测队伍,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 险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三)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快速检测医疗救护队伍,测定危险化学 品对人员危害程度,组织对受害人员救护。   (四)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运输队伍,运送撤离人员救援物资。   (五)邮电部门负责组织通信队伍,保障救援通信畅通。   (六)气象部门负责提供与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有关气象参 数。   (七)卫生、医药、物资等有关部门应按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6.5 KB 时间:2025-08-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1,2,2-四氯乙烷

1,1,2,2-四氯乙烷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1,2,2-四氯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1,2,2-tetra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 2: 四氯化乙炔 英文名称 2: acetylene tetra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3 CAS No.: 79-34-5 分子式: C2H2Cl4 分子量: 167.8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2-四氯 乙烷 79-34- 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2-四氯 乙烷 79-34- 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2-四氯 乙烷 79-34- 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抑制作用, 可引起肝、肾心肌损害。 短期吸入主要 为粘膜刺激症状。急性及亚急性中毒主要 为消化道神经系统症状。可有食欲减退 、呕吐、腹痛、黄疸、肝大、腹水。长期 吸入可引起无力、头痛、失眠、便秘或腹 泻、肝功损害多发性神经炎。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不燃。遇金属钠及钾有爆炸危险。在接触 固体氢氧化钾时加热能逸出易燃气体。遇 水促进分解。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腐蚀 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学品手套。防 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 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OSHA 5ppm[皮]; ACGIH 1ppm,6.9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1,2,2-四溴乙烷

1,1,2,2-四溴乙烷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1,2,2-四溴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1,2,2-tetrabromoethane 中文名称 2: 四溴化乙炔 英文名称 2: acetylene tetrabro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4 CAS No.: 79-27-6 分子式: C2H2Br4 分子量: 345.6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2-四溴 乙烷 79-27-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2-四溴 乙烷 79-27-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2-四溴 乙烷 79-27- 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可引起肝、肾损害及单核细胞 增多,可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溴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学品手套。防 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 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OSHA 1ppm,14mg/m3; ACGIH 1ppm,14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 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色液体,带有樟脑及氯仿臭味。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24.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Print 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工作同时也不断更新迭代,此时此刻需 要为接下来工作做一个详细计划了。写 工作计划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 是小编整理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通用 3 篇),欢迎大家分享。   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1    一、工作目标   (一)抓好辖区各责任单位、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单位及时整 改安全隐患,整改率达 100。   (二)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工作措施   (一)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推行过错责任追究制,严惩 过错责任人。一是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对出现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坚决 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完善学习培训制度,通过学习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安全 防范知识,增强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实行保险制度,特 种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否则不准上岗作业。四是实行安全生 产许可证制度,从事高危行业企业无安全生产许可证,坚决停止其生产、经营 活动。五是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对非煤矿山企业、烟花爆竹经营户等高危行业, 一律按有关规定收取风险抵押金。六是严格审批制度,严把民爆物品使用审批关。   (二)抓好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抓好非煤矿山、建筑等安全事故多发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行业 行为。   2、深化化学危险安全监督管理,规范辖区加油站、加气站、制氧厂生产 经营活动,做好重大危险登记建档工作。   3、强化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对城区老街、公共聚集场所、幼儿园、学校、商 场、市场等地实行消防安全重点监管,逐步完善、更新消防设施;建好两个社区消 防示范点;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4、继续抓好水上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对辖区 4 个渡口坚持不定期检查, 完善各种安全措施。抓好鸭溪渡渡口升级达标工作。   5、抓好辖区内地质灾害点监测工作,防止重特大地质灾害事故发生。配合 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搞好滑坡地段农户搬迁工作。   6、搞好民爆物品仓库烟花爆竹经销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7、加大对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力度。对其 机电操作、爆破作业进行重点监管,切实保障“两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8、指导生产企业责任单位制定切实可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 关台帐资料,搞好规范化建设。   (三)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1、利用重大节假日,与司法、土管、城建等职能部门在公众聚集场所宣传与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自我防范能力。   2、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直接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职工、面向社会 开展丰富多彩安全生产月”活动,普及安全法规安全知识,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三、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职责   相关单位要对照工作职责,经常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整 改安全隐患,确保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 相关单位职责如下:   经济发展办公室(一):   一是负责民营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管理工作。二是负责抓好家俱生产销售 、车辆电器维修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三是负责抓好化学危险生 产经营管理工作。   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协助有关部门抓好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   舞阳工商分局:   一是负责抓好辖区个体工商户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协助有关部门抓 好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三是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规范食品市场。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5 KB 时间:2025-08-25 价格:¥5.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1.3 重大危险源辨识 1.3.1 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定义依据 1、有关定义 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 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数量,若单元中物 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 用或贮存危险学品,且危险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单 元。 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 加工使用等过程中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周转库房。 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贮罐或仓库组成相对独立 区域。 2、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1)《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安监管协 调字[2004]56 号)。 1.3.2 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规定,从事危险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所存在 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登记建档上报备案。本节对该公司生产储存 危险物质进行分类确认,并根据国家标准 GB18218-2009《危险 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该公司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3.2.1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根据 GB18218-2009 标准规定: (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危险物质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以 GB18218-2009 标准中规定危险物 质品名及其临界量来确定。当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 且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相应临界量时,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 源。 当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 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3-1) 1 2 2 1 1     n n Q q Q q Q q  式中 : qn ——每种物质实际存在量,t; q q , , 2 1 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临界量,t 。 Q Q , , 2 1 1.3.2.2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依据《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规定,该公 司生产过程所涉及辨识物质临界量见下表: 表 F1-34 危险物质临界量表 序号 名称 临界量(吨) 实际储存量(吨) 1 二氧化硫 20 塔罐流动贮量<5 2 三氧化硫 75 塔罐流动贮量<5 3 氟化氢 5 2 4 发烟硫酸 100 300 5 乙醇 500 6.5 6 二甲苯 5000 6.7 7 镁粉 200 2.05 8 氯甲烷 50 2.5 9 丙烯醛 20 5.7 10 四氢呋喃 1000 3.7 根据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相关定义多种危险物质共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63 KB 时间:2025-08-31 价格:¥5.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1.3 重大危险源辨识 1.3.1 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定义依据 1、有关定义 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 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数量,若单元中物 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 用或贮存危险学品,且危险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单 元。 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 加工使用等过程中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周转库房。 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贮罐或仓库组成相对独立 区域。 2、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1)《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安监管协 调字[2004]56 号)。 1.3.2 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规定,从事危险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所存在 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登记建档上报备案。本节对该公司生产储存 危险物质进行分类确认,并根据国家标准 GB18218-2009《危险 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该公司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3.2.1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根据 GB18218-2009 标准规定: (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危险物质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以 GB18218-2009 标准中规定危险物 质品名及其临界量来确定。当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 且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相应临界量时,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 源。 当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 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3-1) 1 2 2 1 1     n n Q q Q q Q q  式中 : qn ——每种物质实际存在量,t; q q , , 2 1 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临界量,t 。 Q Q , , 2 1 1.3.2.2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依据《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规定,该公 司生产过程所涉及辨识物质临界量见下表: 表 F1-34 危险物质临界量表 序号 名称 临界量(吨) 实际储存量(吨) 1 二氧化硫 20 塔罐流动贮量<5 2 三氧化硫 75 塔罐流动贮量<5 3 氟化氢 5 2 4 发烟硫酸 100 300 5 乙醇 500 6.5 6 二甲苯 5000 6.7 7 镁粉 200 2.05 8 氯甲烷 50 2.5 9 丙烯醛 20 5.7 10 四氢呋喃 1000 3.7 根据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相关定义多种危险物质共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63 KB 时间:2025-09-04 价格:¥5.00

乙酸正丁酯msds

国标编号: 32130 CAS: 123-86-4 中文名称: 乙酸正丁酯 英文名称: butyl acetate;butyl ethanoate 别 名: 醋酸正丁酯;乙酸丁酯 分子式: C6H12O2;CH3COO(CH2)3CH3 分子量: 116.16 熔 点: -73.5℃ 沸点:126.1?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8? 蒸汽压: 22℃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用 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药 物 2.对环境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 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神经系统症状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3100mg/kg(大鼠经口);LC50948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 3300ppm×短暂,对眼鼻有明显刺激;人吸入 200~300ppm×短暂,对眼、鼻有 轻度刺激。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亚急性慢性毒性:猫吸入 4200ppm,6 小时/天,6 天,衰弱,体重减轻,轻 度血液变化。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 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 羟胺-氯化铁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 300mg/m3 79) 浓度 前苏联(1975)居民区大气中最大允许浓度 0.1mg/m3(最大值) 0.1mg/m3(日均值)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 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2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3-三甲基戊烷

2,2,3-三甲基戊烷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3-三甲基戊烷 学品英文名称: 2,2,3-trimethylpent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0 CAS No.: 564-02-3 分子式: C8H18 分子量: 11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3-三甲基 戊烷 564- 0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3-三甲基 戊烷 564- 0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3-三甲基 戊烷 564- 0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刺激性。吸入属低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 源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与氧化剂能 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容器有 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然后运至空旷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 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4-三甲基戊烷

2,2,4-三甲基戊烷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4-三甲基戊烷 学品英文名称: 2,2,4-trimethylpentane 中文名称 2: 异辛烷 英文名称 2: isooct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1 CAS No.: 540-84-1 分子式: C8H18 分子量: 11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戊烷 540- 8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戊烷 540- 8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戊烷 540- 8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或口服对身体有害。对皮肤有刺激性 。本品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上呼吸道 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强氧化剂会 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然后运至空旷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 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二氯丙酸

2,2-二氯丙酸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二氯丙酸 学品英文名称: 2,2-dichloropropionic acid 中文名称 2: 茅草枯 英文名称 2: dalapon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59 CAS No.: 75-99-0 分子式: C3H4CI2O2 分子量: 142.9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丙 酸 75-9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丙 酸 75-9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丙 酸 75-9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腐蚀性烟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设备 。在清除液体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数量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数量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1ppm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二氯乙酰氯

2,2-二氯乙酰氯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二氯乙酰氯 学品英文名称: 2,2-dichloroacetyl chloride 英文名称 2: dichloroethano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99 CAS No.: 79-36-7 分子式: C2HCl3O 分子量: 147.3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乙 酰氯 79-36-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乙 酰氯 79-36-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氯乙 酰氯 79-36-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可引起灼伤。吸入后能引起喉、支气 管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 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 、气短、头痛、恶心呕吐等。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导致燃烧爆炸 。受热或遇水、酸分解放热, 放出有毒烟气 。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 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 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通风系统设备。避免产生烟 雾。防止烟雾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接触。尤 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二甲基丙酸甲酯

2,2-二甲基丙酸甲酯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二甲基丙酸甲酯 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 pivalate 中文名称 2: 三甲基乙酸甲酯 英文名称 2: methyl trimethylacet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27 CAS No.: 598-98-1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丙酸甲酯 598-98-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丙酸甲酯 598-98-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丙酸甲酯 598-98-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具 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二甲基己烷

2,2-二甲基己烷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二甲基己烷 学品英文名称: 2,2-dimethyl hexane 中文名称 2: 正丁基三甲基甲烷 英文名称 2: n-butyltrimethylma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6 CAS No.: 590-73-8 分子式: C8H18 分子量: 114.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己烷 590- 7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己烷 590- 7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基 己烷 590- 7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或口服对身体有害。对粘膜、皮肤 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 源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与氧化剂能 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容器有 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 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二甲氧基丙烷

2,2-二甲氧基丙烷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二甲氧基丙烷 学品英文名称: 2,2-dimethoxy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3 CAS No.: 77-76-9 分子式: C5H12O2 分子量: 104.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氧 基丙烷 77- 7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氧 基丙烷 77- 7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二甲氧 基丙烷 77- 7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 激性。吸入具有麻醉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 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 、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6,2',4',6'-六硝基二苯胺

2,4,6,2',4',6'-六硝基二苯胺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4,6,2',4',6'-六硝基二苯胺 学品英文名称: 2,4,6,2',4',6'-hexanitrodiphenylamine 中文名称 2: 黑喜尔 英文名称 2: Hexy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 CAS No.: 131-73-7 分子式: C12H7N6O12 分子量: 439.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2',4',6' -六硝基二苯 胺 131-7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2',4',6' -六硝基二苯 胺 131-7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2',4',6' -六硝基二苯 胺 131-7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可能有 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呼吸道有刺激 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在物料 附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 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摩擦。小量泄漏:用干石灰 、苏打灰覆盖,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 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 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 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 摩擦。配备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摩擦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实 行就业前定期体检。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4-二氯苯氧基)丙酸

2-(2,4-二氯苯氧基)丙酸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4-二氯苯氧基)丙酸 学品英文名称: 2-(2,4-dichlorophenoxyl)propionic acid 中文名称 22,4-滴丙酸 英文名称 2: dichlorprop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57 CAS No.: 120-36-5 分子式: C9H8CI2O3 分子量: 235.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二氯 苯氧基)丙酸 120-3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二氯 苯氧基)丙酸 120-3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二氯 苯氧基)丙酸 120-36-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数 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无色无味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乙基丁氧基)乙醇

2-(2-乙基丁氧基)乙醇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乙基丁氧基)乙醇 学品英文名称: 2-(2-ethylbutoxy)ethanol 中文名称 2: 乙二醇单 2-乙基丁醚 英文名称 22-ethylbutyl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959 CAS No.: 4468-93-3 分子式: C8H18O2 分子量: 146.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乙基丁 氧基)乙醇 4468-9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乙基丁 氧基)乙醇 4468-9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乙基丁 氧基)乙醇 4468-93-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摄入或皮肤接 触可引起中毒。高浓度吸入本品有麻醉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设备。在 清除液体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数量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氨基乙氧基)乙醇

2-(2-氨基乙氧基)乙醇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氨基乙氧基)乙醇 学品英文名称: 2-(2-aminoethoxy)ethanol 中文名称 2: 二甘醇胺 英文名称 2: diethylene glyco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76 CAS No.: 929-06-6 分子式: C4H11NO2 分子量: 105.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氨基乙 氧基)乙醇 929-06-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氨基乙 氧基)乙醇 929-06-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氨基乙 氧基)乙醇 929-06-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腐蚀性强烈刺激作用。吸入、摄入或 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受热分解释出氮氧 化物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具有腐蚀 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 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 :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碱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设备。在清除 液体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 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氯-1,1,2-三氟乙基甲醚

2-氯-1,1,2-三氟乙基甲醚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氯-1,1,2-三氟乙基甲醚 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1,1,2-trifluoroethyl methyl eth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07 CAS No.: 425-87-6 分子式: C3H4ClF3O 分子量: 148.5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1,1,2- 三氟乙基甲 醚 425-8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1,1,2- 三氟乙基甲 醚 425-8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1,1,2- 三氟乙基甲 醚 425-8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麻醉作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 毒氟化物氯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撒湿冰或冰水 冷却。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活性金属粉 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数量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2-丁烯

2-甲基-2-丁烯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2-丁烯 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2-but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4 CAS No.: 513-35-9 分子式: C5H10 分子量: 70.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2-丁 烯 513-3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2-丁 烯 513-3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2-丁 烯 513-3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抑制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 应。在火场中,受热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 、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 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洗眼设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2-戊烯醛

2-甲基-2-戊烯醛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2-戊烯醛 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2-pentene-1-al 英文名称 22-methyl-2-pentena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61 CAS No.: 623-36-9 分子式: C6H10O 分子量: 98.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2-戊 烯醛 623- 3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2-戊 烯醛 623- 3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2-戊 烯醛 623- 3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摄 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 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 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硝基-2-氯丙烷

2-硝基-2-氯丙烷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硝基-2-氯丙烷 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2-nitropropane 中文名称 22-氯-2-硝基丙烷 英文名称 22-nitro-2-chloro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90 CAS No.: 594-71-8 分子式: C3H6ClNO2 分子量: 123.5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2-氯 丙烷 594- 71-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2-氯 丙烷 594- 71-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2-氯 丙烷 594- 71-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 并 散发出有毒气体。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 器爆破情况,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 处操作。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 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 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干燥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合 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羟基-2-甲基丙酸乙酯

2-羟基-2-甲基丙酸乙酯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羟基-2-甲基丙酸乙酯 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hydroxyisobutyrate 中文名称 2: 羟基异丁酸乙酯 英文名称 2: ethyl-2-hydroxy-isobutyr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46 CAS No.: 80-55-7 分子式: C6H12O3 分子量: 132.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羟基-2-甲 基丙酸乙酯 80-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羟基-2-甲 基丙酸乙酯 80-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羟基-2-甲 基丙酸乙酯 80-5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具 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 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充装要控制 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N-二甲基-2,2-二苯乙酰胺

N,N-二甲基-2,2-二苯乙酰胺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N-二甲基-2,2-二苯乙酰胺 学品英文名称: N,N-dimethyl-2,2-diphenylacetamide 中文名称 22,2-二苯基-N,N-二甲基乙酰胺 英文名称 2: diphenam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27 CAS No.: 957-51-7 分子式: C16H17NO 分子量: 239.3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甲基- 2,2-二苯乙 酰胺 957- 51-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甲基- 2,2-二苯乙 酰胺 957- 51-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甲基- 2,2-二苯乙 酰胺 957- 51-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 型通风系统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 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 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 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 相应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风险隐患表格清单-化工行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

序号 产品、服务活 动/过程 危险源 时态 状态 可能导致风险 是非判 断 风险 浸出岗位 L E C D 级别 1 学品(液氨 、双氧水、硫 酸等)卸料操 未穿戴好防护用品或不按 有关操作规程操作 现在 正常 化学灼伤 3 6 3 54 22 未穿戴好防护用品或不按 有关操作规程操作 现在 正常 中毒 3 6 7 126 2类 3 现场违章动火作业 现在 正常 火灾或爆炸 3 6 7 126 2类 4 氨卸料管线/槽车泄漏 将来 异常,应急 化学灼伤/火灾或爆炸 3 3 40 360 3类 5 装卸车辆未年审 现在 正常 事故 1 6 15 90 2类 6 装卸车辆司机无相应资质 现在 正常 事故 1 6 15 90 2类 7 装卸车辆未安全停放 现在 正常 机械伤害 1 3 7 21 2类 8 卸料操作人员违章操作 现在 正常 化学灼伤 3 3 7 63 2类 9 卸料操作人员违章操作 现在 正常 中毒 3 3 15 135 2类 10 学品贮存 贮槽/容器超压 将来 异常,应急 爆炸 3 6 40 720 3类 11 贮槽及管线泄漏 将来 异常,应急 被学品灼伤 3 6 3 54 2类 12 贮槽及管线泄漏 将来 异常,应急 中毒 3 6 7 126 2类 13 现场抽烟或有烟火 现在 正常 火灾 3 6 7 126 2类 用叉车卸料或 转运 14 叉车失控撞人/物 现在 正常 机械伤害/设备损伤 是 1 6 7 42 3类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风险评价清单(车间岗位) 风险评价(风险概率评 价法) 岗位:浸出岗位   活动/对象:操作  分析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15 叉车载人 现在 正常 工伤事故 1 6 7 42 2类 16 叉车配置缺损:刹车/倒车 镜/照明灯/升降器等 现在 正常 撞伤行人 1 6 7 42 2类 17 未设置叉车专行道/警示 牌 现在 正常 撞伤 3 6 3 54 2类 18 叉车转弯处无凸视镜可能 误撞 现在 正常 撞伤 3 6 1 18 1类 19 未按期年检 现在 正常 工伤事故 1 6 3 18 1类 20 叉车超速驾驶 现在 正常 撞伤行人 3 6 7 126 221 疲劳/酒后驾驶 现在 正常 撞伤行人 3 6 7 126 222 无证人员驾驶 现在 正常 工伤事故 1 6 3 18 1类 23 操作失误、堆叠不平衡 现在 正常 砸伤操作员 3 6 3 54 224 不规范作业 现在 正常 工伤事故 3 6 3 54 225 拖拉货物过高 现在 正常 撞伤行人 3 6 3 54 226 柴油叉车尾气排放 现在 正常 呼吸系统受损 3 6 1 18 1类 27 噪声 现在 正常 听力影响 3 6 1 18 228 人工物料转运 夏天作业时温度高 现在 正常 中暑 6 6 1 36 229 劳累过度 现在 正常 影响身体 1 6 1 6 1类 30 失去平衡 现在 正常 摔伤 3 6 1 18 1类 31 现场粉尘较多 现在 正常 影响呼吸系统 6 6 1 36 2类 32 现场操作巡回 检查 废气处置装置故障 将来 异常 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 是 6 6 7 252 3类 33 现场粉尘较多 现在 正常 影响呼吸系统 6 6 1 36 2类 34 现场温度较高 现在 正常 中暑 6 6 1 36 2类 35 双氧水泄漏 现在 正常 化学灼伤 3 3 3 27 2

分类:风险评估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Excel 文件大小:223 KB 时间:2025-10-08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