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书 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公司综合安全 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效控制各类伤亡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预防或减少 一般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 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司特与主要负责人 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其 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并在集团公司总体战略规划指引 下,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划。 (三)督促、检查公司领导班子和水厂负责人落实公司安全生产方针,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工作和业绩组织考核监 督。在选聘干部时,把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作为重要条件之一。 (四)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内容和性质、管理范围、管理跨度等,研究 决定符合条件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的配备。 (五)带头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带头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带头检 查安全生产工作,展现安全生产领导力。 (六)督促、检查和指导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 (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 故。 二、目标 1、死亡、重伤事故为零,减少轻伤、工伤事故; 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3、重大设备设施事故次数为零; 4、安全生产投入确保 100%,三级安全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 5、员工规范操作,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6、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要全部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要达 到 100%; 7、力争职业健康危害事故发生率为零及安全隐患整改率达 100%; 三、奖惩考核办法 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评审、修订及考核管理制度》,每年 12 月 30 号对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采取打分制, 考核结果经过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认可。 中节能运龙(北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盖章): 年 月 日 主要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3 KB 时间:2025-09-02 价格:¥5.00
1,2,5,6-四氢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5,6-四氢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5,6-tetrahydropyr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3 CAS No.: 694-05-3 分子式: C5H9N 分子量: 83.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5,6-四氢 吡啶 694- 0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5,6-四氢 吡啶 694- 0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5,6-四氢 吡啶 694- 0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可能有害 。本品蒸气和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运至空 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 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 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1,2,6-己三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6-己三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6-hexanetriol 英文名称 2: hexane-1,2,6-tri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84 CAS No.: 106-69-4 分子式: C6H14O3 分子量: 134.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6-己三醇 106-6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6-己三醇 106-6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6-己三醇 106-6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目前,在工业应用中未见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 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 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0(1,2,3-已三醇)(mg/m3)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 熔点(℃): -2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1,3,5-三氯-2,4,6-三氟化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5-三氯-2,4,6-三氟化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5-trichloro-2,4,6-trifluo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1,3,5-三氯三氟化苯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22 CAS No.: 319-88-0 分子式: C6CI3F3 分子量: 235.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1,6-二氰基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6-二氰基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6-dicyanohexane 中文名称 2: 辛二腈 英文名称 2: suberonitril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78 CAS No.: 629-40-3 分子式: C8H12N2 分子量: 13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二氰基 己烷 629- 4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二氰基 己烷 629- 4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二氰基 己烷 629- 4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 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 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剧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1,6-己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6-己二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1,6-hexylenediamine 中文名称 2: 1,6-二氨基己烷 英文名称 2: 1,6-diaminohex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904 CAS No.: 124-09-4 分子式: C6H16N2 分子量: 116.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己二胺 ≥99.0% 124-0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己二胺 ≥99.0% 124-0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己二胺 ≥99.0% 124-0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 炎、上呼吸道炎症等。皮肤接触可引起变 态反应,发生皮炎和湿疹,多好发于手及 面部。吸入高浓度时,可引起剧烈头痛、 头昏及失眠。溅入眼内可致灼伤,引起失 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加热分解产生 易燃的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密封。应与 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ACGIH 0.5ppm,2.3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 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 和定期的体检。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1,6-庚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6-庚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6-heptadi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62 CAS No.: 3070-53-9 分子式: C7H12 分子量: 96.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庚二烯 3070-5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庚二烯 3070-5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庚二烯 3070-53-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会中毒。对眼睛、 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 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 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 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 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2,4,6-三氯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氯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chloroanil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2,4,6-三氯苯 英文名称 2: 1-amino-2,4,6-tr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50 CAS No.: 634-93-5 分子式: C6H4Cl3N 分子量: 196.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氯苯 胺 634-93-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氯苯 胺 634-93-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氯苯 胺 634-93-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作用。 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 现紫绀。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 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 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针状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溴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溴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brom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76 CAS No.: 147-82-0 分子式: C6H4Br3N 分子量: 329.8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溴苯 胺 147-8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溴苯 胺 147-8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溴苯 胺 147-8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进入体内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 浓度时可引起紫绀,这种症状可持续 2~4 小时或更长时间。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热分解释出高毒的氮氧 化物和溴化物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巫色至棕黄色的针状结晶。 熔点(℃): 122 沸点(℃): 300 相对密度(水=1): 2.35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溴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溴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bromophenol 中文名称 2: 2,4,6-三溴苯酚 英文名称 2: tribrom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60 CAS No.: 118-79-6 分子式: C6H3Br3O 分子量: 33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溴酚 118-79-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溴酚 118-79-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溴酚 118-79-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中毒表现有呼吸次数增多,呼吸加深,全 身震颤,有时抽搐,甚至死亡,可引起肺 部明显病变由轻微到严重充血和点状出血 ,经口对胃肠道有刺激和腐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溴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 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采取隔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检测毒物。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甲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甲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methylpyridine 中文名称 2: 可力丁 英文名称 2: 2,4,6-coll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41 CAS No.: 108-75-8 分子式: C8H11N 分子量: 121.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甲基 吡啶 108- 7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甲基 吡啶 108- 7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甲基 吡啶 108- 7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和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硝基氯(化)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氯(化)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chlo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苦基氯 英文名称 2: Picr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8 CAS No.: 88-88-0 分子式: C6H2ClN3O6 分子量: 247.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氯(化)苯 88- 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氯(化)苯 88- 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氯(化)苯 88- 8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可引起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在物料附 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使用无火 花工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用 水润湿,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 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 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 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 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 、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皮](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实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phenylmethylnitramine 中文名称 2: 硝基胺 英文名称 2: tetryl 技术说明书编码: 6 CAS No.: 479-45-8 分子式: C7H5N5O8 分子量: 287.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硝胺 479-4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硝胺 479-4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硝胺 479-4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其主要危害由粉尘引起,接触后皮肤被黄 染,出现眼结膜刺激症状。开始接触2~ 3周内颈、胸、背和前臂内侧可发生皮炎 ,最先为红斑,后脱屑。严重者皮炎可加 剧,散布到全身,呈丘疹、疱疹和湿疹表 现。如粉尘浓度高,接触后可发生头痛、 鼻衄、干咳、支气管痉挛等症状。偶见腹 泻和月经异常。 慢性影响:有胃肠道症状 如腹痛、呕吐;体重减轻;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如失眠、反射亢进)等。也可见到 白细胞增多和轻度贫血。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着火后会转为爆轰。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在物料附 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运至空旷处引爆。大量泄漏 :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 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 剂、碱类接触。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为安全起见,储存时可加不少于 15%的水 作稳定剂。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 用爆炸品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 宜超过 30℃。应与还原剂、碱类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硝基苯甲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甲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anisole 中文名称 2: 苦味酸甲酯 英文名称 2: methyl picr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5 CAS No.: 606-35-9 分子式: C7H5N3O7 分子量: 343.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醚 606- 3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醚 606- 3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醚 606- 3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鼻、咽 刺激症状,皮肤湿疹和丘疹性皮炎,头痛 ,发热,疲劳,厌食等。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 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在物料 附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 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使用无火 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与有关技 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 作服,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 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 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口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硝基苯酚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酚铵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ammonium trinitrophend 中文名称 2: 苦味酸铵 英文名称 2: ammonium picr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 CAS No.: 131-74-8 分子式: C6H6N4O7 分子量: 246.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酚铵 131- 74-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酚铵 131- 74-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酚铵 131- 74-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可引起结膜炎、鼻炎、丘疹、红斑性皮炎 。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在干燥状态下,对摩擦 、撞击特别敏感。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 化物气体。干燥的苦味酸铵与金属不发生 作用,潮湿情况下,与铜、铝等作用,生 成苦味酸盐,增加敏感度。与强氧化剂接 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在物料 附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 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使用无火 花工具收入塑料桶内。运至空旷处引爆。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 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 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重金属粉末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 剂、酸类、碱类、重金属粉末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 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6-二氯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氯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chlo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54 CAS No.: 118-69-4 分子式: C7H6Cl2 分子量: 161.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甲 苯 118-6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甲 苯 118-6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甲 苯 118-6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持续吸入高 浓度蒸气可出现呼吸道炎症,甚至发生肺 水肿。对眼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可引起 红斑、大疱,或发生湿疹。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 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 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 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6-二甲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甲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methylpyridine 中文名称 2: 2,6-卢剔啶 英文名称 2: 2,6-lut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6 CAS No.: 108-48-5 分子式: C7H9N 分子量: 10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吡啶 108- 4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吡啶 108- 4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吡啶 108- 4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性,对神经系统、肝、肾有 损害。接触后出现眼睛、皮肤和粘膜刺激 症状,并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 精神迟钝、腹痛、腹泻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氧化 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 、蒸发、或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 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 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 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6-二甲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甲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methylanil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2,6-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2,6-xyl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38 CAS No.: 87-62-7 分子式: C8H11N 分子量: 121.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苯胺 87-62-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苯胺 87-62-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苯胺 87-62-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造成组织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损害较强, 对血液作用较弱。极易经皮肤吸收。可引 起皮炎。 急性中毒:患者有恶心,呕吐, 手指麻木,精神恍惚,唇、指端、耳廓紫 绀;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 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甚至昏迷、休克; 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和肾损害 。 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伴有轻 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 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0.2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3,6-二羟基邻苯二甲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6-二羟基邻苯二甲腈 化学品英文名称: 3,6-dihydroxyphthalonitrile 中文名称 2: 2,3-二氰基对苯二酚 英文名称 2: 2,3-dicyanohydroquin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85 CAS No.: 4733-50-0 分子式: C8H4N2O2 分子量: 160.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羟基 邻苯二甲腈 4733-5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羟基 邻苯二甲腈 4733-5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羟基 邻苯二甲腈 4733-5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 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 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 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6-甲基喹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6-甲基喹啉 化学品英文名称: 6-methyl quinoline 中文名称 2: 6-甲基氮杂萘 英文名称 2: p-toluquino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57 CAS No.: 91-62-3 分子式: C10H9N 分子量: 14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6-甲基喹啉 91-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6-甲基喹啉 91-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6-甲基喹啉 91-6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对皮肤和眼睛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并可引起较严重的持久性的损害。资料报 道有致突变作用。受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 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异氰酸-2,6-二氯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2,6-二氯苯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cyanic acid-2,6-dichlorophenyl ester 中文名称 2: 2,6-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2,6-dichlorophenyl isocya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09 CAS No.: 39920-37-1 分子式: C7H3CI2NO 分子量: 18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6- 二氯苯酯 39920-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6- 二氯苯酯 39920-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6- 二氯苯酯 39920-3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刺激 作用较强,人在 0. 66mg/m3 浓度下暴露 1min 即可感到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氧化硫、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食用 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书 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公司综合安全 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效控制各类伤亡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预防或减少 一般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 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司特与主要负责人 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其 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并在集团公司总体战略规划指引 下,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划。 (三)督促、检查公司领导班子和水厂负责人落实公司安全生产方针,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工作和业绩组织考核监 督。在选聘干部时,把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作为重要条件之一。 (四)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内容和性质、管理范围、管理跨度等,研究 决定符合条件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的配备。 (五)带头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带头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带头检 查安全生产工作,展现安全生产领导力。 (六)督促、检查和指导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 (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 故。 二、目标 1、死亡、重伤事故为零,减少轻伤、工伤事故; 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3、重大设备设施事故次数为零; 4、安全生产投入确保 100%,三级安全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 5、员工规范操作,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6、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要全部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要达 到 100%; 7、力争职业健康危害事故发生率为零及安全隐患整改率达 100%; 三、奖惩考核办法 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评审、修订及考核管理制度》,每年 12 月 30 号对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采取打分制, 考核结果经过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认可。 中节能运龙(北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盖章): 年 月 日 主要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3 KB 时间:2025-11-01 价格:¥5.00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书 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公司综合安全 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效控制各类伤亡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预防或减少 一般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 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司特与主要负责人 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其 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并在集团公司总体战略规划指引 下,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划。 (三)督促、检查公司领导班子和水厂负责人落实公司安全生产方针,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工作和业绩组织考核监 督。在选聘干部时,把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作为重要条件之一。 (四)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内容和性质、管理范围、管理跨度等,研究 决定符合条件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的配备。 (五)带头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带头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带头检 查安全生产工作,展现安全生产领导力。 (六)督促、检查和指导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 (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 故。 二、目标 1、死亡、重伤事故为零,减少轻伤、工伤事故; 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3、重大设备设施事故次数为零; 4、安全生产投入确保 100%,三级安全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 5、员工规范操作,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6、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要全部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要达 到 100%; 7、力争职业健康危害事故发生率为零及安全隐患整改率达 100%; 三、奖惩考核办法 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评审、修订及考核管理制度》,每年 12 月 30 号对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采取打分制, 考核结果经过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认可。 中节能运龙(北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盖章): 年 月 日 主要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3 KB 时间:2025-11-11 价格:¥5.00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表 检查人签字: 检查时间:202X 年 9 月 21 日 检查评价 序号 检查项目 检 查 标 准 检查方法 符合 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1 技术文件和外 观检查 1) 是否有额定起重量标志和有效的检验合格标志,并固定在醒目位置。 2) 是否有特种设备岗位操作、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并固定在醒目位 置。 3) 消防设施是否有效、可靠。 4) 是否有自查和运行、维护保养记录。 5) 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和数量。 6) 安全距离和警示标志。 7) 起重机械现场不得有任何杂物 8) 起重机械现场应定期清扫,保持整洁。 9) 停止作业时是否按规定停放 10) 各设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润滑 检查档案、记 录及现场 现场直观检查 不符 合 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损坏,未及时 更换 2 钢丝绳 1) 钢丝绳每月必须进行二次及以上的润滑。 2) 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钢丝断丝 10%必须报废或更换。 3) 吊运熔化或灼热的钢丝绳应采用石棉芯等耐高温的钢丝绳及其生产 许可证。 4) 钢丝绳应相匹配、楔快、绳卡固定应正确可靠。 5) 钢丝绳磨损使其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少 7%及以上时,即使未断丝 也必须报废或更换。 现场检查及档 案检查 符合 3 卷筒 1) 卷筒上钢丝绳的尾端的固定装置压板数和应有放松或自紧的性能, 且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2) 卷筒出现裂纹或筒壁磨损达原壁厚的 20%时应报废。 3) 吊钩处于最低点时卷筒上至少留有三圈钢丝绳。 现场检查 检查记录 符合 4 滑轮 1) 无裂纹缺损,且转动灵活。 2) 滑轮槽应光洁平滑,不得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3) 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装置。 用 10 倍放大镜 检查 现场检查 符合 5 吊钩 1) 检查吊钩危险断面磨损和变形、防脱钩装置。 2) 吊钩不许有裂纹,不许补焊。 用 10 倍放大镜 检查 符合 6 制动器 1)制动器必须灵敏可靠。 2)控制制动器的操纵部位,应有防滑性能。 现场检查 现场测试 符合 3)制动器对摩擦垫片应有补偿能力。 4)摩擦片磨损超过原厚度的 50%,弹簧出现塑性变形,有裂纹等情况 时必须报废。 5)通道口联锁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有效。 6)制动器制动轮摩擦面应接触均匀,不得有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油 污 7 安全防护系统 1) 上升限位器应完好可靠。 2) 行程限位器应完好可靠。 3) 起重量限制器完好可靠。 4) 力矩限制器必须完好可靠。 5) 露天行车夹轨钳完好可靠。 6) 终端缓冲器应完好可靠。 7) 扫轨板应完好可靠并有安全色。 8) 轨道端部阻挡器完好可靠。 9) 轨道接地完好可靠。 10) 转动部位保护罩完好可靠。 11) 护栏完好可靠。 12) 信号装置齐全完好可靠。 13) 电气联锁保护装置应完好可靠。 14) 紧急停止开关应完好可靠。 15) 起重机械零位保护应完好可靠。 16) 滑线保护挡板等完好可靠。 17) 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回转锁定装置必须完好。 18) 防护罩是否可靠有效。 现场测试 现场检查 符合 8 吊索具 吊索具应上架定点摆放,标明额定承载量,齐全完好 直观检查 不符 合 吊索具断丝现象严重,已达到报 废标准未及时更换 9 电气安全 1) 电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电气线路和设备绝缘必须良好。 3) 拖挂线无破损且绝缘良好。 4) 电气设备和装置和金属外壳及有金属外壳的电缆,必须采取保护性 接地和接零。 5) 电气设备及元件必须完好,固定必须牢固。 6) 电气设备布线必须合理。 7) 照明必须符合规定。 直观检查 根据规定检查 符合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91 KB 时间:2025-11-17 价格:¥5.00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表 检查人签字: 检查时间:202X 年 11 月 23 日 检查评价 序号 检查项目 检 查 标 准 检查方法 符合 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1 技术文件和外 观检查 1) 是否有额定起重量标志和有效的检验合格标志,并固定在醒目位置。 2) 是否有特种设备岗位操作、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并固定在醒目位 置。 3) 消防设施是否有效、可靠。 4) 是否有自查和运行、维护保养记录。 5) 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和数量。 6) 安全距离和警示标志。 7) 起重机械现场不得有任何杂物 8) 起重机械现场应定期清扫,保持整洁。 9) 停止作业时是否按规定停放 10) 各设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润滑 检查档案、记 录及现场 现场直观检查 不符合 起重机械各转动部位未定期进 行润滑 2 钢丝绳 1) 钢丝绳每月必须进行二次及以上的润滑。 2) 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钢丝断丝 10%必须报废或更换。 3) 吊运熔化或灼热的钢丝绳应采用石棉芯等耐高温的钢丝绳及其生产 许可证。 4) 钢丝绳应相匹配、楔快、绳卡固定应正确可靠。 5) 钢丝绳磨损使其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少 7%及以上时,即使未断丝 也必须报废或更换。 现场检查及档 案检查 符合 3 卷筒 1) 卷筒上钢丝绳的尾端的固定装置压板数和应有放松或自紧的性能, 且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2) 卷筒出现裂纹或筒壁磨损达原壁厚的 20%时应报废。 3) 吊钩处于最低点时卷筒上至少留有三圈钢丝绳。 现场检查 检查记录 符合 4 滑轮 1) 无裂纹缺损,且转动灵活。 2) 滑轮槽应光洁平滑,不得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3) 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装置。 用 10 倍放大镜 检查 现场检查 符合 5 吊钩 1) 检查吊钩危险断面磨损和变形、防脱钩装置。 2) 吊钩不许有裂纹,不许补焊。 用 10 倍放大镜 检查 不符合 吊钩无防脱钩装置 6 制动器 1)制动器必须灵敏可靠。 2)控制制动器的操纵部位,应有防滑性能。 现场检查 现场测试 符合 3)制动器对摩擦垫片应有补偿能力。 4)摩擦片磨损超过原厚度的 50%,弹簧出现塑性变形,有裂纹等情况 时必须报废。 5)通道口联锁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有效。 6)制动器制动轮摩擦面应接触均匀,不得有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油 污 7 安全防护系统 1) 上升限位器应完好可靠。 2) 行程限位器应完好可靠。 3) 起重量限制器完好可靠。 4) 力矩限制器必须完好可靠。 5) 露天行车夹轨钳完好可靠。 6) 终端缓冲器应完好可靠。 7) 扫轨板应完好可靠并有安全色。 8) 轨道端部阻挡器完好可靠。 9) 轨道接地完好可靠。 10) 转动部位保护罩完好可靠。 11) 护栏完好可靠。 12) 信号装置齐全完好可靠。 13) 电气联锁保护装置应完好可靠。 14) 紧急停止开关应完好可靠。 15) 起重机械零位保护应完好可靠。 16) 滑线保护挡板等完好可靠。 17) 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回转锁定装置必须完好。 18) 防护罩是否可靠有效。 现场测试 现场检查 符合 8 吊索具 吊索具应上架定点摆放,标明额定承载量,齐全完好 直观检查 不符合 吊具随意堆放,未标明额定承 载量 9 电气安全 1) 电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电气线路和设备绝缘必须良好。 3) 拖挂线无破损且绝缘良好。 4) 电气设备和装置和金属外壳及有金属外壳的电缆,必须采取保护性 接地和接零。 5) 电气设备及元件必须完好,固定必须牢固。 6) 电气设备布线必须合理。 7) 照明必须符合规定。 直观检查 根据规定检查 符合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92 KB 时间:2025-11-18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