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3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39项,搜索耗时:0.0075秒。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4,5-四氯-3-硝基苯

1,2,4,5-四氯-3-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4,5-四氯-3-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4,5-tetrachloro-3-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2,3,5,6-四氯硝基苯 英文名称 2: 2,3,5,6-tetrachloronit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16 CAS No.: 117-18-0 分子式: C6HCI4NO2 分子量: 260.8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5-四氯 -3-硝基苯 117-1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5-四氯 -3-硝基苯 117-1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5-四氯 -3-硝基苯 117-1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受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氯化氢和氮氧化物。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氮氧化物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粉末。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5,6-四氢吡啶

1,2,5,6-四氢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5,6-四氢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5,6-tetrahydropyr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3 CAS No.: 694-05-3 分子式: C5H9N 分子量: 83.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5,6-四氢 吡啶 694- 0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5,6-四氢 吡啶 694- 0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5,6-四氢 吡啶 694- 0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可能有害 。本品蒸气和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运至空 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 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 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5-三氯-2,4,6-三氟化苯

1,3,5-三氯-2,4,6-三氟化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5-三氯-2,4,6-三氟化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5-trichloro-2,4,6-trifluo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1,3,5-三氯三氟化苯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22 CAS No.: 319-88-0 分子式: C6CI3F3 分子量: 235.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5-二氯戊烷

1,5-二氯戊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5-二氯戊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5-dichloropentane 中文名称 2: 五亚甲基二氯 英文名称 2: pentamethylene di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7 CAS No.: 628-76-2 分子式: C5H10Cl2 分子量: 1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二氯戊 烷 628-7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二氯戊 烷 628-7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二氯戊 烷 628-7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可能有 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 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能放出剧 毒的光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5-戊二醇

1,5-戊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5-戊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1,5-pentadiol 英文名称 2: 1,5-pentylene 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7 CAS No.: 111-29-5 分子式: C5H12O2 分子量: 104.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戊二醇 111-29-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戊二醇 111-29-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戊二醇 111-2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有轻微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 液体,使其稀释成燃性混合物,并用雾 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 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味、粘稠液体。 熔点(℃): -18 沸点(℃): 239 相对密度(水=1): 0.99(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59 饱和蒸气压(kPa): <0.0013(2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5-三氯苯胺

2,4,5-三氯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5-三氯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5-trichloroanil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2,4,5-三氯苯 英文名称 2: 1-amino-2,4,5-tr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9 CAS No.: 636-30-6 分子式: C6H4Cl3N 分子量: 196.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三氯苯 胺 636-30-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三氯苯 胺 636-30-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三氯苯 胺 636-30-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性。吸 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 紫绀。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 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浅黄色针状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5-涕

2,4,5-涕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5-涕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5-T 中文名称 2: 2,4,5-三氯苯氧乙酸 英文名称 2: 2,4,5-tri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35 CAS No.: 93-76-5 分子式: C8H5CI3O3 分子量: 255.4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涕 93- 7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涕 93- 7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涕 93- 76-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等毒杀虫剂。吸入、摄入或经皮 肤吸收后会中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 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可引起腹痛、 呕吐、腹泻。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 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1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味白色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5-涕丙酸

2,4,5-涕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5-涕丙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fenoprop 中文名称 2: 2,4,5-三氯苯氧丙酸 英文名称 2: 2-(2,4,5-trichlorophenoxy)propano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36 CAS No.: 93-72-1 分子式: C9H7O3CI3 分子量: 269.5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涕丙酸 93-7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涕丙酸 93-7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5-涕丙酸 93-72-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低毒除草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 吸收后会中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 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粉末。 熔点(℃): 179~18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5-二氯甲苯

2,5-二氯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氯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chlo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92 CAS No.: 19398-61-9 分子式: C7H6Cl2 分子量: 161.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氯甲 苯 19398- 6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氯甲 苯 19398- 6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氯甲 苯 19398- 6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持续吸入高 浓度蒸气可出现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 。对眼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可引起红斑 、大疱,或发生湿疹。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 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 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5-二氯苯胺

2,5-二氯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氯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chlo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1 CAS No.: 95-82-9 分子式: C6H5Cl2N 分子量: 162.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氯苯 胺 95-8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氯苯 胺 95-8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氯苯 胺 95-8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中枢神 经系统、肝、肾有损害。接触后引起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指端、口唇、耳廓 紫绀,呼吸困难等。 慢性影响:患者有神 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 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 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5-二甲基呋喃

2,5-二甲基呋喃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甲基呋喃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methylfuran 中文名称 2: 2,5-二甲基氧(杂)茂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60 CAS No.: 625-86-5 分子式: C6H8O 分子量: 9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呋喃 625- 8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呋喃 625- 8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呋喃 625- 86-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 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 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 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5-二甲基苯胺

2,5-二甲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甲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methylanil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2,5-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2,5-xyl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37 CAS No.: 95-78-3 分子式: C8H11N 分子量: 121.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苯胺 95-78- 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苯胺 95-78- 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苯胺 95-78- 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造成组织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损害较强, 对血液作用较弱。极易经皮肤吸收。可引 起皮炎。 急性中毒:患者有恶心,呕吐, 手指麻木,精神恍惚,唇、指端、耳廓紫 绀;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 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甚至昏迷、休克; 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和肾损害 。 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伴有轻 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 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0.2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氨基-5-硝基苯酚

2-氨基-5-硝基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氨基-5-硝基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amino-5-nitrophenol 中文名称 2: 5-硝基-2-氨基苯酚 英文名称 2: 5-nitro-2-amin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75 CAS No.: 121-88-0 分子式: C6H6N2O3 分子量: 154.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氨基-5-硝 基苯酚 121- 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氨基-5-硝 基苯酚 121- 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氨基-5-硝 基苯酚 121- 8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受热分解释 出氮氧化物。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与亚硝酸能发生爆炸性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 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 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氯-5-甲酚

2-氯-5-甲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氯-5-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5-cresol 中文名称 2: 6-氯-3-甲酚 英文名称 2: 6-chloro-m-cres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82 CAS No.: 615-74-7 分子式: C7H7CIO 分子量: 142.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5-甲酚 615-7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5-甲酚 615-7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5-甲酚 615-74-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致 灼伤。吸入引起喉、支气管炎症、痉挛,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接触可有头痛、 恶心、呕吐、喉炎、咳嗽等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酸酐、酰基氯接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酸酐、酰基氯、食用化学品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具有苯酚气味。 熔点(℃): 45~4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5-二溴-4-羟基苯腈

3,5-二溴-4-羟基苯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5-二溴-4-羟基苯腈 化学品英文名称: 3,5-dibromo-4-hydroxybenzonitrile 英文名称 2: 2,6-dibromo-4-cyan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15 CAS No.: 1689-84-5 分子式: C7H3Br2NO 分子量: 276.9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溴-4- 羟基苯腈 1689-8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溴-4- 羟基苯腈 1689-8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溴-4- 羟基苯腈 1689-84-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本品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接触本品工人的尿中硫氰酸盐排 出增多。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 毒的氮、溴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工作服准带至非作业场 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 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5-二甲基吡啶

3,5-二甲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5-二甲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3,5-dimethylpyridine 中文名称 2: 3,5-卢剔啶 英文名称 2: 3,5-lut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7 CAS No.: 591-22-0 分子式: C7H9N 分子量: 10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基 吡啶 591- 2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基 吡啶 591- 2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基 吡啶 591- 2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性,对神经系统、肝、肾有 损害。接触后出现眼睛、皮肤和粘膜刺激 症状。并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 精神迟钝、腹痛、腹泻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 、蒸发、或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 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 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 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5-二甲基硝基苯

3,5-二甲基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5-二甲基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5-dimethyl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5-硝基间二甲苯 英文名称 2: 5-nitro-m-x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8 CAS No.: 1999-12-7 分子式: C8H9NO2 分子量: 151.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基 硝基苯 99- 1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基 硝基苯 99- 1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基 硝基苯 99- 1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中毒 死亡。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吸收进入人体 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雾状水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 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 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 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饮酒,用温水洗澡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5-二硝基苯甲酰氯

3,5-二硝基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5-二硝基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5-dinitrobenz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3,5-二硝基苯甲酰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84 CAS No.: 99-33-2 分子式: C7H3CIN2O5 分子量: 230.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硝基 苯甲酰氯 99-3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硝基 苯甲酰氯 99-3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硝基 苯甲酰氯 99-3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有害。对眼睛、 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 和水肿、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 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宜 超过 3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 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5-二硝基苯胺

3,5-二硝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5-二硝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3,5-dinit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57 CAS No.: 618-87-1 分子式: C6H5N3O4 分子量: 183.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硝基 苯胺 618- 8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硝基 苯胺 618- 8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硝基 苯胺 618- 8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可引起中毒 死亡。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 激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铁血红蛋白 血症,出现紫绀。中毒表现有恶心、眩晕 、头痛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 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具有爆炸性,但只有在强起爆药引爆下才 能起爆。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 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 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氨基-3,5,6-三氯-2-皮考林酸

4-氨基-3,5,6-三氯-2-皮考林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氨基-3,5,6-三氯-2-皮考林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4-amino-3,5,6-trichloro-2-picolinic acid 中文名称 2: 毒莠定 英文名称 2: picloram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73 CAS No.: 1918-2-1 分子式: C6H3CI3N2O2 分子量: 241.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 3,5,6-三氯- 2-皮考林酸 1918-0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 3,5,6-三氯- 2-皮考林酸 1918-0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 3,5,6-三氯- 2-皮考林酸 1918-02-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有轻度刺激性,可引起角膜损伤。对 皮肤基本无刺激性。长期大量接触本品, 有可能引起肝脏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 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 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酸酐、酰基氯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1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5-二乙氨基-2-戊酮

5-二乙氨基-2-戊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5-二乙氨基-2-戊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5-diethylamino-2-pentan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02 CAS No.: 105-14-6 分子式: C9H19NO 分子量: 157.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二乙氨基- 2-戊酮 105- 14-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二乙氨基- 2-戊酮 105- 14-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二乙氨基- 2-戊酮 105- 14-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蒸 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 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 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5-氟戊胺

5-氟戊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5-氟戊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5-fluoroamylamine 英文名称 2: 5-fluoropent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46 CAS No.: 592-79-0 分子式: C5H12FN 分子量: 105.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氟戊胺 592-7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氟戊胺 592-7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氟戊胺 592-7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中毒后有 呕吐、上腹痛、恐惧感、肌束震 颤、视力 障碍等,继而可发生昏迷、呼吸抑制、心 律紊乱或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 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5-氯-2-甲氧基苯胺

5-氯-2-甲氧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5-氯-2-甲氧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5-chloro-2-anisidine 中文名称 2: 2-氨基-4-氯苯甲醚 英文名称 2: 5-chloro-2-methoxy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89 CAS No.: 1995-3-4 分子式: C7H8CINO 分子量: 157.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氯-2-甲氧 基苯胺 95- 0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氯-2-甲氧 基苯胺 95- 0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氯-2-甲氧 基苯胺 95- 0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对眼 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进入体 内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可致紫绀。受热 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氯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 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双(3,5,6-三氯-2-羟基苯)甲烷

双(3,5,6-三氯-2-羟基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双(3,5,6-三氯-2-羟基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hexachlorophene 中文名称 2: 2,2'-亚甲基-双(3,4,6-三氯苯酚) 英文名称 2: 2,2'-methylene bis(3,4,6-tri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96 CAS No.: 70-30-4 分子式: C13H6CI6O2 分子量: 406.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3,5,6-三 氯-2-羟基苯) 甲烷 70-30-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3,5,6-三 氯-2-羟基苯) 甲烷 70-30-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3,5,6-三 氯-2-羟基苯) 甲烷 70-30- 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人体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 作用,可损伤角膜。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氰酸-2,5-二氯苯酯

异氰酸-2,5-二氯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2,5-二氯苯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chlorophenyl 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 2,5-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isocyanic acid-2,5-dichlorophen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10 CAS No.: 5392-82-5 分子式: C3H7CI2NO 分子量: 18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刺激 作用较强,人在 0. 66mg/m3 浓度下暴露 1min 即可感到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与醇类发生剧烈反应。遇高 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醇类、胺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食用 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