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8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9425项,搜索耗时:0.0144秒。

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编号:AQ-BZH-003-A 1 目的 为保障本公司的安全生产,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安全针,强化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特制 定本制度。 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 产负责,同时向各自的领导负责。公司的每位员工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 各尽职守、各负其则。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部门和车间。 3 说明 3.1 公司总经理是本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3.2 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3 本公司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 产负责。 3.4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公司的每位员工都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 安全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 内容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级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依据,每季度需要进行考 核。 5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5.1 贯彻执行国家、地有关安全生产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各项安全 管理制度,审定本厂安全生产针、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工作计划,并监督各职 能部门实施。 5.2 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 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5.3 建立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和安全生产考核奖惩机制,每季度对部门安 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5.4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5 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 5.6 组织开展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5.7 对安全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5.8 监督安全生产投入费用的有效实施。 6 各级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6.1 安全办公室的安全生产职责 6.1.1 负责本单位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贯彻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 准、制度以及安全生产针、政策。对各部门、各车间、各班组安全员进行安全 技术指导; 6.1.2 参与制定、修订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 检查执行情况。 6.1.3 协助各级领导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对新进员工、变换 岗位员工、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的教育;检查、督促班组岗位安全教育;建立、 健全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6.1.4 负责检查、考核各部门、车间、班组的安全活动,负责安全设备、消 防器材、防护器材、急救器具的管理,确保其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6.1.5 每天深入生产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制止违章作业。检查单位单 位房、仓库、宿舍有无火灾隐患;物品堆放是否符合消防要求;各出入口是否畅 通,是否符合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的安全要求。 6.1.6 组织并参加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汇总 并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 6.1.7 主持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 围。 6.1.8 组织、参加企业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统计分析,按时上报。 6.1.9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做到实用、齐全、规范化; 6.1.10 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深入现场监督检查,督促并协 助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纠正违章作业。遇有危及安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有权责令 其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 6.1.11 按照企业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不断地总结经验, 予以更新。 6.1.12 负责新建、扩建、改建及大修、技措工程的“三同时”监督;负责 组织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 6.1.13 负责制定厂安全检查计划;负责每季度组织厂级综合安全生产大检 查、季度安全检查、专业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负责对查出的隐患制订防 范整改措施,下达《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检查、监督、跟踪隐患整改工作的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66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行业案例】-XX公司员工安全培训管理规程

员工安全培训管理规程 一、目的: 规范公司员工劳动安全行为,普及安全知识、了解国家和企业安全法规,提高安 全素质,倡导安全文化,使不安全因素能消除在萌芽状态,达到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 业危害,保障安全生产目的 二、范围: 公司所有员工、公司新员工、换岗员工及进入公司区域的外来人员 三、责任者: 公司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正文 1.公司各级领导应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工艺纪律,劳动教 育和法制教育,对新进员工及换岗员工进行三级安全培训。 2.经常开展安全培训活动 2.1 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先进经验。 2.2 学习有关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知识,检查规程制度贯彻情况。 2.3 检修前和试车前必须有专门的安全教育。 2.4 开展事故预测和紧急处理的演练、分析、讨论事故原因。 3.职工违章及重大事故责任者,由所属部门或行政人事部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将 事故性质和责任记入安全档案,并视情节由领导研究决定是否复工。 编 码 标 题 员工安全培训管理规程 页 数 共 3 页 起草部门 生产部 颁发部门 质量保证部 起草人/日期 QA 审核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号 分发部门 生产部、工程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流控制部、内贸部、外贸部 4.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 4.1 安全教育的对象和要求 4.1.1 凡新进公司的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和实习人员等)上岗前都必 须接受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三级安全生产培训。在熟悉,掌握三级培训内容后, 考核合格,可上岗操作。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作业。 4.1.2 公司内部门之间或部门内员工岗位调动和变换工种、调岗以及管理人员参加 劳动必须进行二、三级安全培训或针对性的安全培训。长期病假或待岗后重新上岗都 必须进行换岗培训。 4.1.3 对于重点要害岗位,新上岗职工不得独立作业,须在指导下熟悉后再独立作 业,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4.1.4 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由针对性的 安全培训可上岗。 4.1.5 本公司职工要根据本职工作范围的需要,自觉学习有关产品的安全操作规则 及有关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1.6 公司对员工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知识考试,考核成绩记录归档。 4.1.7 对来厂参观和进入生产区域参观学习人员,由接待部门进行一般性的安全注 意事项培训。 4.1.8 三级安全培训由行政人事部组织实施,公司级安全培训由生产部负责,部门 级由部门主管或安全员负责,班组级由班组长负责。 4.2 三级安全培训内容 4.2.1 一级(公司级)安全培训,内容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本 企业的劳动安全制度、状况及生产特点,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典型事故和安全要求; 本企业内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特殊区域和急救常识等。 4.2.2 二级(部门、车间级)安全培训,内容有本车间生产工作特点、车间各岗位 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车间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主要机械电气设备 和危险部位的预防事故措施;消防设施情况及使用场所以及处理应急事宜的法等。 4.2.3 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内容有本班组的生产特点;岗位安全操作、岗位 责任制、岗位事故案例;预防事故的措施和安全装置;安全设置、个人防护用品和消 防器材的性能用途、正确使用的法和处理应急事宜的措施等。 4.3 特殊人员的安全教育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7.5 KB 时间:2025-08-12 价格:¥5.00

有限空间安全操作责任协议书(3页)

有限空间安全生产责任书 为了切实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北京市安全生 产条例》《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责任 划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双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本协议书。甲 和乙均应严格遵守本协议书规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 产。 一、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一)按照国家及北京市有关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文明作业的法规和管理规 定,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 (二)严格审查乙作业资质,不得与不具备作业资质的作业单位签订合同。 (三)提供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条件。由甲按照北京市有关安全标准对乙 进行监督检查。 (四)提供作业用电,并保证符合安全标准。负责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作业 用电电源配电箱,交付使用前要办理交接手续。按照有关安全用电标准对乙的 作业用电设施设备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隐患责成乙予以整改。 (五)作业进场时乙需向甲提交特种作业操作人员上岗证以便于甲备 案。 (六)对乙作业区域进行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及时纠正乙作业人 员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查处。对乙作业区域内的重 大安全事故隐患,有权要求其停工整改。 (七)要求乙提供作业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八)督促乙建立健全作业现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九)对乙的安全生产培训、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危险预知工作提出指 导意见;并监督落实情况。 (十)对乙提出的安全生产要求,甲积极提供帮助。 (十一)甲提供作业现场消防安全通道、消防设备设施,乙需自备合格 的现场临时消防设备设施。 (十二)乙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甲协助救援服务。 (十三)甲对乙开展的安全生产活动提供帮助。 (十四)由于双责任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责任划 分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和经济责任。 二、乙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一)乙作为该项目的承包作业,同意本协议的内容,承担安全作业的 责任,并承担因失责而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二)乙作为安全责任人,有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有关作业现场安全生 产的法规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分承包 作业区域的安全生产管理负全面责任,并承担由此而发生的人身和财产责任。 (三)按规定设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做到 持证上岗;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 (四)接受甲的作业资质审查,并负责提供有关资料。严格按照作业资质 范围施工,不得承接超资质范围的作业任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和北京市有关规定,不得将承包项目进行转包。 (五)对作业范围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如脚手架、洞口、临边等)的搭设、 拆除、维护和改造负有全部责任。必须符合北京市有关安全标准并符合总承包单 位对作业现场整体安全防护的要求;在搭设、拆除和改造前,必须向甲报告。 (六)班组每日作业前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安全讲话,并做好记录。从 事新的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七)对管辖范围的作业用电负有全部管理责任。作业用电接线必须由现场 专业电工进行操作,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用电过程中必须符合有关安 全用电标准,并严格执行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协议的要求,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标 准的用电设备从所辖线路中拉接电源。 (八)作业中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和用火证制度,电焊、气焊作业必须办 理动火审批手续,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 (九)为本单位作业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危险预知的教 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负责建立特种 作业人员档案,并向甲备案。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5.2 KB 时间:2025-08-22 价格:¥5.00

脚手架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3页)

脚手架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   为了认真贯彻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针,切实加强劳动保护,做到安全 生产和文明施工,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明确发包单 位(以下简称甲)和分包单位(以下简称乙)的各自职责,特制定安全生产责 任制如下:    1 、甲将 工程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分包给乙施工,工程的具体要求 以甲的施工技术交底为准。    2 、乙进场时,应到甲相关部门办理相关进场手续,缴纳保证金。配备兼 职安全员,明确安全生产内容,监督班组实施,陪同甲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检查验 收,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活动,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做好安全记录。    3 、乙必须严格执行甲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条例,遵守安全生产操 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    4 、甲以包工包料形式分包给乙施工,材料的采购、供应、使用、保管等 事宜均由乙自行负责。    5 、乙所使用的脚手架钢管、扣件、蜜目网、竹笆片的规格、型号、质量必 须符合要求。并配合甲对钢管、扣件、蜜目网、竹笆片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 构配件不得使用。    6 、乙必须合理安排进场材料的堆放,服从甲的统一安排。    7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穿防滑 鞋,并应佩戴工具袋,以免工具掉落伤人。架子工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培训,持有效 证件才能上岗施工。    8 、脚手架搭设时的地基土质、垫板、扫地杆、立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 杆、抛撑、连墙件、剪刀撑、扣件力矩、竹笆、安全网、档脚板、钢丝绳、工字钢 、预埋件、步距等,以及脚手架的拆除都必须严格按照 “ 脚手架安全操作规范 ” 及 “ 施工案 ” 的要求进行。    9 、安排施工任务时,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的操作规程,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10 、上班前应对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措施,及时 消除事故隐患。    11 、严禁酒后上班,严禁穿拖鞋及穿硬底鞋上高空进行作业,严禁在脚手架 上嬉戏耍闹,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    12 、开始搭设时,应第隔 6 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固后,可 根据情况拆除。    13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 两步,并高出建筑物上皮高度 1.5 米。    14 、搭、拆脚手架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设专人进行 监护,警戒区域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施工。    15 、每次收工前,所有上架材料应全部搭设上,不得存留在架子上,以免掉 落伤人。清理步层内遗留的材料、物件、垃圾块,所有清理物应安全运送至地面, 不得向下抛掷。    16 、脚手架内必须使用电焊气割工艺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特殊工种的要求, 增派专职人员,开动火证,配备接火斗及监护人,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伤人,严 禁无证动火。    17 、乙应以每层为一分段进行自检,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进行整改。自检 合格后通知甲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双确认签字挂牌,可交付使 用。    18 、遇大雾及雨、雪天气和 6 级大风时,停止高处作业。雨、雪后采取防滑 措施。    19 、脚手架应设置接地装置。    20 、乙发生工伤事故时,立即抢救,及时报告,并保护好故现场。    21 、施工中由于乙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造成的安全事故与甲无关,一 切损失及责任由乙自行负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另行酌情处理,触犯法律的, 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22 、实施细则:   ( 1 )作业时不戴安全帽者,罚款 50 元;高空作业人员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带 者,罚款 100 元。   ( 2 )上岗作业时穿拖鞋及硬底鞋者,罚款 50 元。   ( 3 )酒后上班者,罚款 200 元,并立即停止施工。   ( 4 )因不听从甲安排及调动而影响施工进度的,罚款 500 元。   ( 5 )搭设质量不符合要求或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罚款 1000 元。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4.7 KB 时间:2025-08-22 价格:¥5.00

高空施工安全协议书(3页)

高空施工安全协议书 甲: 乙: 甲、乙为保证文明施工,消防治安安全管理及高空作业安全管理,根据 有关规定签订安全协议,双应共同遵守。 一、 甲责任: 1、根据消防治安安全管理规定及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权对乙的施工 进行监督,要求乙按施工案进行施工。若乙未按施工案进行施工,或违 反相关安全规定、违章施工,有权停止乙施工。 2、不承担施工中的任何费用和一切相关责任。 二、乙责任 1、应将施工案叫甲备案,并向甲提供施工人员名单及各相关工种的 从业资格证件等。 2、应明确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一名,负责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及施工培训,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做好文明施工、消防治安安全管理及高空作业安全管理的监 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3、确保所有材料均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 4、不得雇佣精神精神病患者、呆傻人员、劳改、劳教、少管人员及缓刑、 假释、监外执行、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刑事拘留等人员进行施工。 5、确保在施工中杜绝赤膊光脚等不文明现象,施工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 6、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均由乙负责。 7、在施工范围内如对第三(人、物)造成伤害,其后果由乙负责,并 承担全部责任;如对甲原有设备及成品等物品造成损坏的,由乙负责对损毁 物品进行赔偿。 8、乙在施工时不得随意动用明火作业或私自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因 施工需要,需动用明火作业,乙应事先挣得甲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 可使用。并由乙派专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保证安全无事故。如乙私用明 火、私存放易燃易爆等物品,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乙负责。 9、乙在施工中,不得随意扩大施工占地面积,严禁堵塞交通及楼宇安全 疏散通道,各种施工材料,设备不得乱堆乱发。对施工中遗留的各种废料及物品, 应做到当天施工当天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卫生。 10、乙在施工中要确保用电安全,严防发生触电事故,杜绝一切不安全隐 患,定期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不得随意拉、接临时电源线、裸线或直接插在电 源插座上,如因乙用电不慎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乙负责。 11、乙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拆改移动消防专用设施设备。 12、乙如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施工现场混乱、发生事故等产生的后果 均由乙承担全部责任并负责赔偿。事情严重的,甲和乙有权令其停工整顿, 并协助司法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13、乙在施工中人员凡在离地面两米以上进行的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 所有高空作业者,不论什么工种,进行作业的时间、地点,也不论专业或临时, 均应执行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4、从事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 癫痫病、恐高症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高空作业的施工。 15、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 (1)闪电、打雷、暴雨; (2)六级以上大风; (3)钢管上雨水未干; (4)可能发生危险的其他情况。 当上述情况过后,必须经安全员和有关技术人员检查各种作业设备,确认无 问题后,才能恢复施工。 16、高空作业现场,应划出危险禁区,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17、凡经常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工具袋,高空作业使用的小型工具, 均应装入工具袋内,不准在钢管上或脚手架乱放工具。 18、登高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 子、跳板、脚手架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改进或停止登高作业。 19、所有高空作业人员,不准穿硬底鞋,一律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 用,即将安全带绳端挂钩挂在高处,施工人员在较低处进行作业。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5.6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2化工安全培训资料(大全)

安全知识 一、安全生产管理、环保、消防、用电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针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管理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①、安全为自己 ②、安全为了家庭 ③、安全为企业 ④、安全为国家 4、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2014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于 2002 年 1 月 9 日国务院 53 次会议 344 号令通过,2002 年 3 月 15 日起实施。 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自 2006 年 8 月 10 日安全生 产监督总局局长办公室会议通过,2006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7、危险化学品包括: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 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和腐蚀品等. 8、“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9、“三危"指的是:危险源、危险区域、危险作业。 10、“三规三制”内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岗位技术 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岗位交接班制、岗位经济责任制。 11、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2、“四不放过”内容是: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 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 受到处理不放过。 13、工作前的“三必须”内容:必须穿戴好公司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认 真进行交接班,对设备进行点检,对工具吊具进行检查,对作业区域的安 全情况进行确认;班前必须保证充分休息. 14、“三无四保”内容是:个人无违章、班组无轻伤、车间无重伤;个人保班组、 班组保车间、车间保部门、部门保公司。 15。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是:红、篮、黄、绿四种颜色;国家规定的对比色 是黑白两种颜色。 16。车间隐患整改制度中的“四不交"指的是:个人能解决的不交班组;班组 能解决的不交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交车间(4)车间能解决的不交公司. 17、防尘八字针和设备检修六字针是:防尘八字针是教、革、水、密、 风、护、管、查。设备检修六字针是断电、挂牌、监护。 18、三定四不推:定整改负责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项目.凡是能自己解 决的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厂,厂不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推 给上一级主管部门。 19、安全“三宝"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三保:自保、联保、互 保。 20、三无:群体无伤害;个人无违章;身边无三违. 21、三好:用好劳保用品;管好安全设施;抓好产品质量。 22、三不:不干冒险的活;不挣亡命的钱;不做损人的事。 23、四级巡检:公司、厂(分公司)、分厂(车间)、班组。做到内容明确,分 层巡检,逐级检评. 24、三会:会讲、会背、会操作 25、六查: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三会、查隐患、查设施。 我国现行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检察、群众监督、劳动 者遵章守纪。 26、五同时: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 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7:三同时: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时,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8、安全伐每一年校验一次,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 29、班组活动三会: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30、三铁: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 31、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安全伐、压力表、液位计 32、四多四少:讲的多,做的少;会议多,检查少;文件多,落实少;事故多,追 究少. 33、三到:眼到、嘴到、手到. 34、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19 KB 时间:2025-09-04 价格:¥5.00

3.常见危化安全风险告知卡(全套)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 UN NO.2031 危险性类别 硝酸 (HNO3) CN NO. 81002 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刺激性 溶解性:与水混溶 相对密度:1.50g/ml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 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强腐蚀性。 ●有刺激作用,引起黏膜上呼吸道的刺激症 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咳嗽,并伴有头痛、 头晕、胸闷等,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口服硝酸,引起上消化 道剧痛、烧灼伤以致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 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 以致窒息等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 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 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 留。 ●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注意防止灼伤。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 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 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 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 堵漏。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 内。 ●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 水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 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 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 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 难时给输氧。给予 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 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 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防护 措施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急 救 灭火法 接触后症状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 UN NO.1830 危险性类别 硫酸 (H2SO4) CN NO. 81007 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刺激性 沸点(℃):330 相对密度:1.83 g/ml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 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具有强腐蚀性。能腐蚀绝大多数金属和塑料、 橡胶及涂料。 ●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 用。口服硝酸,引起上消化道剧痛、烧灼伤以 致形成溃疡;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 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 全眼炎以致失明。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 肿和肺硬化。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 存放。不可混储混运。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 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 罩,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 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 况下堵漏。 ●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 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 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 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 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 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 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道通畅。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砂土。 防护 措施 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急 救 灭火法 接触后症状

分类:风险评估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63 M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二氯-2-丁烯

1,3-二氯-2-丁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二氯-2-丁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dichloro-2-but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90 CAS No.: 926-57-8 分子式: C4H6Cl2 分子量: 125.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2- 丁烯 926- 57-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2- 丁烯 926- 57-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2- 丁烯 926- 57-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 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 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 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容 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 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 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 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 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 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 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己二烯

1,3-己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己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hexadiene-1,3 中文名称 2: 1-乙基-1,3-丁二烯 英文名称 2: 1-ethyl-1,3-butadi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05 CAS No.: 592-48-3 分子式: C6H10 分子量: 82.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己二烯 592-4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己二烯 592-4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己二烯 592-48-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 积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库温不宜超过 25℃。保持容器密封,严 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环戊二烯

1,3-环戊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环戊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cyclopentadiene 中文名称 2: 茂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0 CAS No.: 542-92-7 分子式: C5H6 分子量: 6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环戊二 烯 542-9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环戊二 烯 542-9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环戊二 烯 542-9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对皮肤及粘膜有强烈刺 激作用。 急性中毒:先出现呼吸道刺激症 状及兴奋症状,继而转入麻醉期,患者进 入沉睡状态。若抢救治疗及时,2 ~3 天 痊愈。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 燃烧爆炸的危险。高温时能强烈分解。与 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 、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 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灌装时应控 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甲氧基-1,3-丁二烯

1-甲氧基-1,3-丁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甲氧基-1,3-丁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methoxy-1,3-butadi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20 CAS No.: 3036-66-6 分子式: C5H8O 分子量: 84.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甲氧基- 1,3-丁二烯 3036-66-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甲氧基- 1,3-丁二烯 3036-66-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甲氧基- 1,3-丁二烯 3036-66-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具有 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 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 ,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 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二氯丙烯

2,3-二氯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二氯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dichloropropene 英文名称 2: 2,3-dichloroprop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61 CAS No.: 78-88-6 分子式: C3H4CI2 分子量: 110.9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丙 烯 78-8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丙 烯 78-8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丙 烯 78-88-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有害,对眼睛、 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可引 起灼伤。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痉挛、炎 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 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容器 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 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1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二甲基戊烷

2,3-二甲基戊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二甲基戊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dimethylpentane 中文名称 2: 2-乙基-3-甲基丁烷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0 CAS No.: 565-59-3 分子式: C7H16 分子量: 100.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基 戊烷 ≥99% 565-5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基 戊烷 ≥99% 565-5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基 戊烷 ≥99% 565-5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无本品吸入中毒资料。本品属烃类,吸入 高浓度烃类化合物蒸气可引起轻度呼吸道 刺激、头晕、欣快感、精神错乱、恶心和 呼吸困难;极高浓度吸入可致昏迷甚至死 亡。液体进入肺部,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 或肺水肿。高浓度蒸气对眼有轻度刺激性 ,液体可引起眼部暂时性红肿和疼痛。液 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反复接触可致皮 炎。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胀和头痛等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 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 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 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遇火 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 空间。小量泄漏: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 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或 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撒湿冰或冰水冷 却。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氯-1,3-丁二烯(抑制了的)

2-氯-1,3-丁二烯(抑制了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氯-1,3-丁二烯(抑制了的) 化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1,3-butadiene 中文名称 2: 氯代丁二烯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0 CAS No.: 126-99-8 分子式: C4H5Cl 分子量: 88.5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1,3-丁 二烯(抑制了 的) 126-99- 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1,3-丁 二烯(抑制了 的) 126-99- 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1,3-丁 二烯(抑制了 的) 126-99- 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呼吸道刺激作用为 主。 急性中毒:短期吸入高浓度蒸气出现 流泪、咽干痛、胸闷、呼吸困难;结膜及 咽部充血;肺部散在罗音;并有头昏、头 痛、乏力、四肢麻木、步态不稳、恶心、 呕吐、昏迷、抽搐等。个别发生急性肺水 肿而死亡。急性期后可出现肝、肾损害及 脱发。 慢性中毒:长期密切接触可引起神 经衰弱综合征、中毒性肝病。重者出现肝 硬变。多数患者有脱发,可伴有眉毛、腋 毛、睫毛脱落,指甲变灰褐色。血清 β- 球 蛋白自身比较降低 20%以上。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 生有毒的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发生反 应, 可引起燃烧。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 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 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 、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2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1,3-二氧戊环

2-甲基-1,3-二氧戊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1,3-二氧戊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1,3-dioxolane 英文名称 2: methyldioxol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25 CAS No.: 497-26-7 分子式: C4H8O 分子量: 88.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3- 二氧戊环 497-2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3- 二氧戊环 497-2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3- 二氧戊环 497-26-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 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 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 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 超过 3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 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丁烯-2-酮

3-丁烯-2-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丁烯-2-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3-buten-2-one 中文名称 2: 甲基乙烯基甲酮 英文名称 2: methyl vinyl ket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9 CAS No.: 78-94-4 分子式: C4H6O 分子量: 70.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丁烯-2-酮 78-94-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丁烯-2-酮 78-94-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丁烯-2-酮 78-94-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强 烈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部及支气管的痉 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 致死,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哮喘 、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吸入 、口服或经皮吸收后,严重中毒者均可能 死亡。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剧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 烧。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 容器破裂。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 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300m,大泄 漏时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 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 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 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 土或类似物质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 蒸气灾害。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 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 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氯-1-丁烯

3-氯-1-丁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氯-1-丁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chloro-1-but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52 CAS No.: 563-52-0 分子式: C4H7Cl 分子量: 90.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1-丁烯 563-5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1-丁烯 563-5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1-丁烯 563-5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和雾对眼睛、 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可有 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 、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 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容 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 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 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甲氧基-1-丙醇

3-甲氧基-1-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甲氧基-1-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3-methoxy-1-propanol 中文名称 2: 丙二醇单甲醚 英文名称 2: 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68 CAS No.: 1589-49-7 分子式: C4H10O2 分子量: 90.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1- 丙醇 1589- 4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1- 丙醇 1589- 4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1- 丙醇 1589- 4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微毒类。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高浓 度有麻醉作用。遇热分解释出有刺激性的 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 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甲氧基苯甲酰氯

3-甲氧基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甲氧基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methoxybenz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间甲氧基苯甲酰氯 英文名称 2: m-aniso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72 CAS No.: 1711-05-3 分子式: C8H7ClO2 分子量: 17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苯 甲酰氯 1711-0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苯 甲酰氯 1711-0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苯 甲酰氯 1711-0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 激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炎症、 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在室温时有爆炸的危险。遇明火、 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 反应。遇水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出具有刺激 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遇潮时对大多 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 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 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3-diethylaminopropylamine 中文名称 2: 3-二乙氨基丙胺 英文名称 2: 1-amino-3(diethylamino)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00 CAS No.: 104-78-9 分子式: C7H18N2 分子量: 130.2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乙基- 1,3-二氨基 丙烷 104- 7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乙基- 1,3-二氨基 丙烷 104- 7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乙基- 1,3-二氨基 丙烷 104- 7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有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 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腐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 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 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 剂、酸类、酰基氯、酸酐、二氧化碳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二氧化碳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N-二甲基-1,3-丙二胺

N,N-二甲基-1,3-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N,N-二甲基-1,3-丙二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N,N-dimethyl-1,3-propanediamine 中文名称 2: N,N-二甲基三亚甲基二胺 英文名称 2: N,N-dimethyltrimethylenedi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2 CAS No.: 190-55-7 分子式: C5H14N2 分子量: 102.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甲基- 1,3-丙二胺 190-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甲基- 1,3-丙二胺 190-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甲基- 1,3-丙二胺 190-5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腐蚀性,对眼睛、粘膜、皮肤有刺 激性。误服、吸入能引起中毒。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 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 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 毒面具,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 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导管式防毒 面具。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丙烯酸-2,3-环氧丙酯

丙烯酸-2,3-环氧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烯酸-2,3-环氧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epoxypropyl acrylate 英文名称 2: glycidyl acry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01 CAS No.: 106-90-1 分子式: C6H8O3 分子量: 128.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3- 环氧丙酯 106-9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3- 环氧丙酯 106-9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3- 环氧丙酯 106-9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 烈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 、喘息、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 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 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隐患排查检查清单检查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安全生产检查表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安全生产检查表 项 目 检查内容 检查法 检查依据 1、各市地县驾管办及培训机构安全生产工作 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查看文件资料 2、各市地县驾管办及培训机构安全生产会议 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查看文件资料 3、按要求及时上报安全生产信息、工作总结 等材料。 查看文件资料 一、贯彻落 实省交通运 输厅安委会 安全生产工 作部署。 4、重点时段安全生产检查情况。 查看文件资料 1 落实“党政同责”的要求,董事长、总经理 对本培训机构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 任。 查看文件资料 2 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 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查看文件资料 《企业安全生 产责任体系五 落实五到位规 定》 3 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 机构,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查看文件资料 二、健全企 业安全生产 责任体系。 4 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主管部门报 告安全生产情况。 查看文件资料 1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 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 容。 查看安全生产 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法》 第十八条第一 项、第十九条 三、安全生 产责任制 2 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 情况列入考核内容。 查看安全生产 责任制度 1 安全生产与本单位经济活动必须同时计划、 部署、检查、考核、总结。 查看文件资料 2 主要负责人将安全生产列入本单位重要议 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解 决安全生产工作问题,依法组织开展检查。 查看会议、检查 记录 四、基础管 理 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安全教育 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设备、设施 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 查看文件资料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 必需的资金投入。 查看文件资料 《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条第一 项 5 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1、培训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五、教育培 训 2、培训机构应当对专职安全员及初学驾驶员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 育和培训合格的安全员,不得上岗作业。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1、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制度,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 记录。 查看制度、现场 检查 六、隐患排 查治理 2、对不能及时排除的重大隐患,应当制定治 理案,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七、安全生 产标准化 培训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设,做到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 化,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1、训练场地、教学楼、教室设置明显的安全 警示标志。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2、训练场地设置安全灭火沙箱装置。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3、教练车辆两幅一灭装置齐全。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4、对初学驾驶员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八、现场管 理 5、不得隐瞒或者不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查看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及各类突发事 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 评估完善。 现场检查 九、应急管 理 2、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发现突发事件立即采 现场检查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4.7 KB 时间:2025-10-12 价格:¥5.00

22-新工人进场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卷(普工、勤杂人员)

新工人进场三级安全教育试卷(普工、勤杂人员) 姓名: 得分: 一、通用部分(60 分,填空每格 1.5 分): 1、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 知识,提高 和 能力; 2、我国安全生产管理针是: 、 , ; 3、新工人进场必须进行 、 、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可上岗; 4、在建工程的“三宝”是: 、 、 ,必须正确使用; 5、“四口”是:通道口、 、 、 ,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6、“五临边”是: 、 、楼梯边、 、 ,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7、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 ,扣好 ;正确使用 用品; 8、高空作业的高度是 米以上,凡无 设施的高空作业,必须系好 ; 9、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三违”即: 、违章指挥、违反 ; 10、安全生产的“三不伤害”是: 、我不被他人伤害、 ; 11、非电工人员严禁 电路设施;设备配电实行一机 、 一闸的原则; 12、严禁 上岗、在易燃易爆区域严禁 或动用 ,动用前要先 后作业; 13、电工、起重司机、登高作业等特殊工种必须持 操作证,可上岗作业; 14、上岗时不要放弃使用 用品,有权阻止 和 作业的指令。 二、判断题:(20 分) (对下列题目进行对错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ⅹ)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 2、上班前可以喝酒只要不喝醉就行;( ) 3、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人不能从事高空作业; ( ) 4、高处作业可以不系安全带,只要自己当心就好了; ( ) 5、在高空作业时可以往下或向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 ) 6、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 ) 7、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 ) 8、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 ) 9、人货电梯载人、载物不得超载,楼层防护门必须关好; ( ) 10、在施工现场可以带小孩出入;工地内可以烧电炉或明火取暖等。( ) 三、简述题:(20 分) 结合本工种的实际情况,请讲述如何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工作。 新工人进场三级安全教育学习资料(普工、勤杂人员) 1、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安全防护知识,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我国安全生产管理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新工人进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可上岗; 4、在建工程的“三宝”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必须正确使用; 5、“四口”是: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6、“五临边”是:基坑边、阳台边、楼梯边、楼层边、屋面边,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7、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8、高空作业的高度是 2 米以上,凡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9、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三违”即: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10、安全生产的“三不伤害”是: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不伤害自己; 12、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电路设施;设备配电实行一机一箱、一漏一闸的原则; 13、严禁酒后上岗、在易燃易爆区域严禁吸烟或动用明火,动用明火要先审批后作业; 14、电工、起重司机、登高作业等特殊工种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可上岗作业; 15、上岗时不要放弃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有权阻止违章作业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指令。 16、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7、上班前不准喝酒,禁止酒后上岗; 18、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人不能从事高空作业; 19、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挂好保险钩,做到高挂低用; 20、禁止高空作业时往下或向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21、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3 KB 时间:2025-10-16 价格:¥5.00

8-新员工安全生产及安全教育讲义2

一、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 1.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培训是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生产 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国家通过一些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 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致化的 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安全工作,提高公司的信誉度和竞争力。安全事故不仅可 以影响到员工、影响到股东、影响到客户、还要影响到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3.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有了安全一切美好的将来才成为可能。工作只有我们获 得相关安全操作常识之后,可以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 二、安全教育有关规定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其中 规定: 1.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 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 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2.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 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 学时。 3.新员工入厂和调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参加操作。操作工人必须持证上岗。电气、起重、焊接(切割)、等特种作业的 工人均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考试合格后,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准独立 操作。 [注]:①特种作业就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 他人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为特种作业 人员。 ②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 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压力容器操作等等。 ③我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有:电工、行车工、叉车工、司机、焊工、气割工、 4.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教育、“四新”教育和变 换岗安全教育。 [注]:“四新”安全教育指: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 对操作者及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及应 急措施的应用等。 除了以上所将的三种安全教育外,还有复工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等。 复工安全教育是针对离开操作岗位较长时间的工人进行的安全教育。 基础知识篇 1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的概念: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职员工的公司级安全教育、部门级安全教育、班、 组级安全教育。 2 什么是安全生产,它的意义是什么?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 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包括两个面的安全: ①人身安全(包括劳动者本人及相关人员); ②设备安全、安全生产工作:为搞好安全生产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3 什么是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为了预防或消除事故根源,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有害于工 人人身安全健康或有损于机器设备的燃烧、爆炸、触电、绞辗、高空坠落、 尘毒污染等危险因素,从设计、工艺、生产组织、操作等面所采取的各 种技术措施。 4 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 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 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9.58 MB 时间:2025-10-21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