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3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05项,搜索耗时:0.0125秒。

37 高空施工安全协议书

高空施工安全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甲方、乙方为保证文明施工,消防治安安全管理及高空作业安全管理,根据 有关规定签订安全协议,双方应共同遵守。 一、 甲方责任: 1、根据消防治安安全管理规定及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权对乙方的施工 进行监督,要求乙方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若乙方未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或违 反相关安全规定、违章施工,有权停止乙方施工。 2、不承担施工中的任何费用和一切相关责任。 二、乙方责任 1、应将施工方案叫甲方备案,并向甲方提供施工人员名单及各相关工种的 从业资格证件等。 2、应明确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一名,负责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及施工培训,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做好文明施工、消防治安安全管理及高空作业安全管理的监 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3、确保所有材料均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 4、不得雇佣精神精神病患者、呆傻人员、劳改、劳教、少管人员及缓刑、 假释、监外执行、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刑事拘留等人员进行施工。 5、确保在施工中杜绝赤膊光脚等不文明现象,施工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 6、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均由乙方负责。 7、在施工范围内如对第三方(人、物)造成伤害,其后果由乙方负责,并 承担全部责任;如对甲方原有设备及成品等物品造成损坏的,由乙方负责对损毁 物品进行赔偿。 8、乙方在施工时不得随意动用明火作业或私自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因 施工需要,需动用明火作业,乙方应事先挣得甲方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 方可使用。并由乙方派专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保证安全无事故。如乙方私用明 火、私存放易燃易爆等物品,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负责。 9、乙方在施工中,不得随意扩大施工占地面积,严禁堵塞交通及楼宇安全 疏散通道,各种施工材料,设备不得乱堆乱发。对施工中遗留的各种废料及物品, 应做到当天施工当天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卫生。 10、乙方在施工中要确保用电安全,严防发生触电事故,杜绝一切不安全隐 患,定期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不得随意拉、接临时电源线、裸线或直接插在电 源插座上,如因乙方用电不慎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乙方负责。 11、乙方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拆改移动消防专用设施设备。 12、乙方如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施工现场混乱、发生事故等产生的后果 均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负责赔偿。事情严重的,甲方和乙方有权令其停工整顿, 并协助司法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13、乙方在施工中人员凡在离地面两米以上进行的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 所有高空作业者,不论什么工种,进行作业的时间、地点,也不论专业或临时, 均应执行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4、从事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 癫痫病、恐高症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高空作业的施工。 15、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 (1)闪电、打雷、暴雨; (2)六级以上大风; (3)钢管上雨水未干; (4)可能发生危险的其他情况。 当上述情况过后,必须经安全员和有关技术人员检查各种作业设备,确认无 问题后,才能恢复施工。 16、高空作业现场,应划出危险禁区,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17、凡经常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工具袋,高空作业使用的小型工具, 均应装入工具袋内,不准在钢管上或脚手架乱放工具。 18、登高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 子、跳板、脚手架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改进或停止登高作业。 19、所有高空作业人员,不准穿硬底鞋,一律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 用,即将安全带绳端挂钩挂在高处,施工人员在较低处进行作业。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4.8 KB 时间:2025-08-21 价格:¥5.00

74 施工队工程承包协议及安全协议

施工管理协议书 甲方: 乙方: (施工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 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甲方承建的 工程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劳务施工(部分)由乙方负责承担。 乙方为本协议项目施工队负责人,乙方代表该施工队全体劳务人 员(见该全体劳务人员的《委托书》)与甲方签署本协议,代施工队 全体成员履行甲方的相关规定及其《委托书》规定的事项。 本协议的内容,在乙方签署后,对施工队全体劳务人员具有约束 力,乙方有义务和责任向全体施工人员宣传并灌输甲方所规定的规章 制度、管理理念及要求。因此,本合同中凡是涉及乙方的条款内容即 指包括不限于乙方个人、施工队全体劳务人员及乙方委派在本协议项 目其他工作人员等。 现双方就有关施工管理、技术规范和工程结算等相关事宜,达成 如下约定: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项目内; 第二条、甲方基本工作和责任 1.开工前应对本工程施工图及其它资料文件作认真仔细分析, 针对工程技术要求、方案、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工期、安全等方 面作技术交底,以便施工队能正常施工。 2.依据施工进度计划,负责设备、材料、及时进场,确保乙方 施工能正常进行。未经甲方同意,设备、材料乙方不得擅自挪用。 3.核实并确认乙方对原施工图纸外增加的工程量,并交由预算 部核算。 4.每月底检查工程项目完成进度,做好乙方月报工程量审核。 5.定时或不定时地对乙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管理、安 全与文明施工进行检查,甲方发现乙方在施工管理中存在严重安全隐 患、管理混乱,对不符合图纸要求的有权督促乙方进行整改、修复, 整改或修复所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6.乙方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严重影响甲方项目计划的实现时, 甲方有权另选施工队伍,所发生一切包括但不限于工程直接费、间接 费等在乙方承包工程款中扣除。 7.按工程进度,审核施工队工程报验的材料设备,做好归档工作, 负责工程验收的组织等工作。 8.负责与建设单位、总包、监理和其他施工单位的进行工作协调。 9.负责公司定期派预算员和材料员到现场和施工队的核量和施 工队现场仓库进行物资、材料的盘点、工程项目对量工作,并签字确 认。 第三条、乙方基本工作和责任 双方确认: 施工图纸下达后,乙方必须在一个月内与预算部核对 完工程量,作为双方确认的设备、主材、申报依据,【本工程按工程 量清单】否则则以甲方预算部核定的各类材料数量为最终的供货材料 数量。结算按甲方预算部现场核对的工程量结算。 1.本工程施工范围: 工期: 年 月 日进场, 年 月 日结 束。如因业主原因,则工期顺延。 2.乙方劳务包干内容:人工费、辅助材料、工期、质量、安全、 文明施工、超高费、机械费、装卸费、搬运。 3.服从甲方项目部的指挥,合理配备符合项目要求的有技术素 质较高的施工人员、精心组织施工、保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1 乙方应根据工程需要与甲方的要求,派员参与甲方项目部的 管理,提供持证人员纳入项目管理班子,(施工技术人员、安全员、 质量员、现场材料员及资料员)该人员费用自行承担,项目管理班子 成员一经确认,乙方不得无故中途变换。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更换的, 需得到甲方的同意。 3.2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参加工程项目设计 交底、参加工程例会,乙方应配合甲方及时向业主或监理办理施工技 术核定单、施工变更单和施工工程量的签证手续。 3.3 在项目部组织下,负责公司定期派预算员、材料员到现场和 施工队的核量和乙方仓库对量工作,并签字确认。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建筑加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72 KB 时间:2025-08-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methyl-2,5-di(tert- butylperoxy)hexane 中文名称 2: 双-2,5-己烷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37 CAS No.: 78-63-7 分子式: C16H34O4 分子量: 29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2,5-双(过氧 化叔丁基)己 烷 78-6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2,5-双(过氧 化叔丁基)己 烷 78-6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2,5-双(过氧 化叔丁基)己 烷 78-6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吸入,可致中枢神经 损害,引起运动障碍、平衡失调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 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 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 烟雾。避免与还原剂、酸类、碱类、硫、 磷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商品通常稀释后储装。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 与还原剂、酸类、碱类、易(可)燃物、 硫、磷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甲氧基苯甲酰氯

3-甲氧基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甲氧基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methoxybenz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间甲氧基苯甲酰氯 英文名称 2: m-aniso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72 CAS No.: 1711-05-3 分子式: C8H7ClO2 分子量: 17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苯 甲酰氯 1711-0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苯 甲酰氯 1711-0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甲氧基苯 甲酰氯 1711-0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 激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炎症、 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在室温时有爆炸的危险。遇明火、 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 反应。遇水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出具有刺激 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遇潮时对大多 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 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 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N-二乙肼

N,N-二乙肼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N,N-二乙肼 化学品英文名称: N,N-diethylhydraz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13 CAS No.: 1615-80-1 分子式: C4H12N2 分子量: 88.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乙肼 1615-8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乙肼 1615-8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乙肼 1615-8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其蒸气,先出现鼻、咽喉刺激、呼吸 困难,以后有恶心、呕吐、轻度结膜炎。 皮肤接触液体,可引起灼伤,或过敏性皮 炎。溅入眼内,可产生眼刺激症状。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氧、酸类接触。充 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氧 、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甲基丁胺

N-甲基丁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N-甲基丁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N-methyl butylamine 中文名称 2: N-丁基甲胺 英文名称 2: N-butylmeth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9 CAS No.: 110-68-9 分子式: C5H13N 分子量: 87.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甲基丁胺 110-6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甲基丁胺 110-6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甲基丁胺 110-6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 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 致死。长时间接触可引起强烈刺激或灼伤 。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 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 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 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 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 呼吸器、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甲基乙酰氯

三甲基乙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甲基乙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methylacet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新戊酰氯 英文名称 2: pivalo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06 CAS No.: 3282-30-2 分子式: C5H9CIO 分子量: 120.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甲基乙酰 氯 3282-30-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甲基乙酰 氯 3282-30-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甲基乙酰 氯 3282-30- 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 激性。吸入可致喉、支气管痉挛、炎症,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后有烧灼感, 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和呕吐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遇水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出具有刺 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气体。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 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严格 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毒服。不要直 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 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碱类、醇 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缩四乙二醇

三缩四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缩四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traglycol 中文名称 2: 四乙二醇 英文名称 2: tetraethylene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29 CAS No.: 112-60-7 分子式: C8H18O5 分子量: 194.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缩四乙二 醇 112-6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缩四乙二 醇 112-6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缩四乙二 醇 112-60-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有轻度刺激性。反复皮肤接触可致 皮肤干躁、脱屑。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过量吸入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出 现头痛、头晕、倦睡和共济失调。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 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 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密闭化。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 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乳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 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 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化。保证良好的自燃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烯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acry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2 CAS No.: 140-88-5 分子式: C5H8O2 分子量: 100.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乙酯 ≥99.5% 140-8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乙酯 ≥99.5% 140-8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乙酯 ≥99.5% 140-8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刺激性,高浓度吸入引起肺水 肿。有麻醉作用。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 对皮肤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口服强 烈刺激口腔及消化道,可出现头晕、呼吸 困难、神经过敏。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 的上升而急骤加剧。温度超过 20℃,能聚 合积热,引起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 蔽处操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 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 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 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过氧化物 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过氧化物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乙烯基乙醚

乙烯基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烯基乙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 vinyl ethyl ether 中文名称 2: 乙氧基乙烯 英文名称 2: ethoxyeth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44 CAS No.: 109-92-2 分子式: C4H8O 分子量: 72.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基乙醚 109-9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基乙醚 109-9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基乙醚 109-9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或口服后,先兴奋,随之神志不清、 呼吸麻痹。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可致 角膜损伤。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 慢性影响: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损害。长 期皮肤接触,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 的过氧化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 静电。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 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灌装时应控 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乙基汞

二乙基汞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基汞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 mercury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24 CAS No.: 627-44-1 分子式: C4H10Hg 分子量: 258.7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汞 627-4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汞 627-4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汞 627-4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有机汞。有机汞系亲脂性毒物,主 要侵犯神经系统。有机汞中毒的主 要表现 有:无论经任何途径侵入,均可发生口腔 炎,口服引起急性胃肠炎;神经精神症状 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障碍、昏迷、瘫 痪、震颤、共济失调、向心性视野缩小等 ;可发生肾脏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 热分解或接触酸或酸雾能发出有毒汞蒸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汞。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 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05[皮] 前苏联 MAC(mg/m3): 0.005[皮] TLVTN: ACGIH 0.01mg/m3[皮] TLVWN: ACGIH 0.03mg/m3[皮]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乙基锌

二乙基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基锌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zinc 中文名称 2: 乙基锌 英文名称 2: zinc eth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10 CAS No.: 557-20-0 分子式: C4H10Zn 分子量: 123.5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锌 557-2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锌 557-2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锌 557-2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吸 入可引起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加热时可能发生爆 炸。化学反应活性较高,能与烯烃、十二 碘甲烷、二氧化硫发生爆炸性反应。能和 溴、水、硝基化合物发生剧烈反应。接触 空气、臭氧、甲醇或胂能着火。和非金属 卤化物剧烈反应生成可自燃的产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锌。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 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 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 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 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 超过 30℃。相对湿度保持在 75%以下。保 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 剂、卤素、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乙烯醚(抑制了的)

二乙烯醚(抑制了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烯醚(抑制了的)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vinyl ether 中文名称 2: 乙烯基醚 英文名称 2: vinyl eth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7 CAS No.: 109-93-3 分子式: C4H6O 分子量: 70.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烯醚(抑 制了的) 109-9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烯醚(抑 制了的) 109-9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烯醚(抑 制了的) 109-93-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用作麻醉剂。全身麻醉为其主要作用 。人吸入 0.2%(V/V)本品即可产生麻醉作 用;2%~4%,意识不清;10%~12%, 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对肝有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甚至在低温下的蒸气也能与空气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 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空 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 易发生自聚反应, 酿 成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 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 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 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乙胺

二乙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6 CAS No.: 109-89-7 分子式: C4H11N 分子量: 73.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胺 ≥98.0% 109-8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胺 ≥98.0% 109-8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胺 ≥98.0% 109-8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本品 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液 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长时间皮肤接 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 :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 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腐蚀性,能腐 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 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 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 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3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1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异丁基甲酮

二异丁基甲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丁基甲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isobutyl ketone 中文名称 2: 2,6-二甲基-4-庚酮 英文名称 2: 2,6-dimethyl-4-heptan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16 CAS No.: 108-83-8 分子式: C8H18O 分子量: 142.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浓度时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可造成呼吸 中枢抑制。反复接触发生恶心、眩晕。对 肝、肾可有轻度影响。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50ppm,290mg/m3; ACGIH 25ppm,14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甲氨基丙胺

二甲氨基丙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甲氨基丙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3-dimethylamino-1-propylamine 中文名称 2: N,N-二甲基-1,3-丙二胺 英文名称 2: 1-amino-3-dimethylamino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16 CAS No.: 109-55-7 分子式: C5H14N2 分子量: 102.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甲氨基丙 胺 109-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甲氨基丙 胺 109-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甲氨基丙 胺 109-5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腐蚀性,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 。误服、吸入会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与 1,2-二氯乙烷反应产生爆炸性 的乙炔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具有腐蚀 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 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腐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酸酐、酰基氯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 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 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酸酐 、酰基氯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硫化二甲基

二硫化二甲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硫化二甲基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methyl disulfide 中文名称 2: 甲基化二硫 英文名称 2: methyl disulf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63 CAS No.: 624-92-0 分子式: C2H6S2 分子量: 9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二甲 基 624-9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二甲 基 624-9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二甲 基 624-9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遇高热或接触酸或酸雾能分解产生有 毒的气体。 误服或吸入本品可引起中毒。 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 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充装 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还 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对氯苯甲酰氯

对氯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对氯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p-chlorobenz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4-氯苯甲酰氯 英文名称 2: 4-chlorobenzo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83 CAS No.: 122-01-0 分子式: C7H4CI2O 分子量: 175.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氯苯甲酰 氯 122-0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氯苯甲酰 氯 122-0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氯苯甲酰 氯 122-0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腐蚀性。其蒸气对皮肤、眼睛和粘 膜有腐蚀性。遇水会释出有毒和腐蚀性的 氯化物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 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吸潮或遇水会产生大量的腐 蚀性烟雾。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 烟气。具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 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 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 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 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 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 。避免与碱类、氧化剂、醇类接触。尤其 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碱类、氧化剂、醇 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己基三氯硅烷

己基三氯硅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己基三氯硅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hexyl trichlorosilane 中文名称 2: 三氯己基硅烷 英文名称 2: trichlorohexyl sil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09 CAS No.: 928-65-4 分子式: C6H13CI3Si 分子量: 219.6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基三氯硅 烷 928-65-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基三氯硅 烷 928-65-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基三氯硅 烷 928-65-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具腐蚀性的毒物。对眼睛、皮肤、 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遇热、遇水或水蒸 气剧烈反应,放出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氯 和氯化氢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遇水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 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腐蚀性烟气。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 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硅、 氯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 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丙基缩水甘油醚

异丙基缩水甘油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丙基缩水甘油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propyl glycidyl ether 中文名称 2: 1,2-环氧-3-异丙氧基丙烷 英文名称 2: 1,2-epoxy-3-isopropoxy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00 CAS No.: 4016-14-2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丙基缩水 甘油醚 4016-1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丙基缩水 甘油醚 4016-1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丙基缩水 甘油醚 4016-14-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属低毒类,经皮属微毒类。人反复接触仅 见轻微皮肤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弱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 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 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0ppm TLVWN: 75ppm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丙烯基乙炔

异丙烯基乙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丙烯基乙炔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propenylacetylene 中文名称 2: 2-甲基-1-丁烯-3-炔 英文名称 2: 2-methyl-1-buten-3-y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48 CAS No.: 78-80-8 分子式: C5H6 分子量: 6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丙烯基乙 炔 78-8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丙烯基乙 炔 78-8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丙烯基乙 炔 78-8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及皮 肤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 、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 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07 CAS No.: 4098-71-9 分子式: C12H18N2O2 分子量: 222.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佛尔酮二 异氰酸酯 99.0% 4098-7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佛尔酮二 异氰酸酯 99.0% 4098-7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佛尔酮二 异氰酸酯 99.0% 4098-7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 烈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容易自聚 ,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 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 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 类、醇类、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1(皮)(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戊酰氯

异戊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戊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valer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20 CAS No.: 108-12-3 分子式: C5H9CIO 分子量: 120.5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戊酰氯 108-1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戊酰氯 108-1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戊酰氯 108-1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与液体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可引起灼伤。吸入引起喉和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咳嗽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遇水反应,放出具有刺激性和腐 蚀性的氯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 烟气。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 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 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 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 剂、碱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 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食用化 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戊基三氯硅烷

戊基三氯硅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戊基三氯硅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pentyl trichloro silane 英文名称 2: amyl trichlorosil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49 CAS No.: 107-72-2 分子式: C5H11Cl3Si 分子量: 205.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基三氯硅 烷 107-7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基三氯硅 烷 107-7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基三氯硅 烷 107-7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氯硅烷类单体对眼、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 刺激性。局部可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坏 死。长时间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鼻粘膜萎 缩、支气管炎、肺充血和肺水肿。粘膜和 皮肤接触其液体,可致灼伤。可引起皮炎 。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燃烧时,放出有毒气 体。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遇水或水蒸 气发生剧烈反应释出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 氯化氢烟雾。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 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烟 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 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烯丙基溴

烯丙基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烯丙基溴 化学品英文名称: allyl bromide 中文名称 2: 3-溴-1-丙烯 英文名称 2: 3-bromoprop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74 CAS No.: 106-95-6 分子式: C3H5Br 分子量: 120.9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烯丙基溴 106-9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烯丙基溴 106-9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烯丙基溴 106-9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严 重眼刺激。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 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随接触的浓度和时间的不同,其影响可由 较轻刺激到严重的组织损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 燃烧, 并散发出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产生 有毒的溴化物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 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 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 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喷雾状水或泡 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 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