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8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9221项,搜索耗时:0.0125秒。

13-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档案、台帐、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台帐和档案 一、台帐和档案目录 1、安全生产会议及安全活动台帐。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帐。 3、安全生产检查台帐。 4、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5、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台帐。 6、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与奖惩台帐。 7、职业健康台帐。 8、劳动防护用品台帐。 9、应急预案台帐。 10、特种设备(含安全附件)、建筑物防雷和设备防静电检测台帐 11、主要分责任、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台账 12、易制毒管理台账。 13、特种作业审批台帐。 14、风险评价台帐。 1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档案。 16、安全生产责任制档案。 17、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档案。 18、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档案。 19、安全评价档案。 20、危险化学品档案。 21、承包商和供应商档案。 22、上级政府、部门文件档案。 23、公司文件档案。 二、台帐和档案的内容 1、安全生产会议及安全活动记录台帐 1)定期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包括:会议通知、会议签到、 会议议程、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 2安全活动记录要填写活动名称、地点、时间和活动主题、内容等。 安全活动内容:学习安全文件、通报、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安全技术 知识、职业健康知识;典型事故事故案例分析;组织各种安全知识竞赛; 安全生产月活动等; 2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台帐 1)全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2)公司级的教育培训记录 ; 3)日常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地点、培训人、被培训人、 教育培训内容。 3、安全生产检查台帐 包括:日常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专项整治检查记录。具体记录公司 安全生产检查情况(每月一次大检查,除此之外还要按照专业特点、根据 季节变化、节假日前以及特殊作业的要求,开展各专项检查安全生产检 查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人、检查出的问题、整改措施、 完成时间等)。 4、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包括: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记录及隐患整改记录情况。 5、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台帐 包括:1)各类事故资料情况。具体记录所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 灾、爆炸、泄漏、交通、人身和其他事故;2)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 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应吸取的教训、采取的防范措施和责任人的处理意 见等,人身事故要将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及事故概况等 记入台帐。) 6、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与奖惩台帐 包括:1)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细则;2)公司各级责任人安全 责任制考核情况和奖惩情况记录;3)公司的彰文件。 7、职业健康安全台帐 包括:1)公司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2)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 害因素申报情况;3)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4)公司作业 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评价报告;5)公司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名单及 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记录定期对员工体检的医院名称、体检时间、姓名、 性别等)。 8、劳动防护用品台帐 包括:1)公司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公司特殊劳动防护用品 配备清单和“三证一标志”的复印件。 9、事故预案台帐 包括:1)公司指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应急预案的评审 记录;3)公司应急预案的发布文件;4)公司应急预案演练及评价记录。 10、特种设备(含安全附件)、建筑物防雷和设备防静电检测台账。 包括:1)检测清单;2)检测报告复印件。 11、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台账。 包括:1)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 训、考核、持证任职的记录和管理人员资格证的复印件;2)公司特种作 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持证上岗记录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复印件; 12、易制毒管理台帐。 包括:1)购买审批和购买合同;2)入库、出库及库存数量清单;3)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75 KB 时间:2025-08-13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作业规程 1、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2、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3、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4、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 锅炉操作规程 启动前检查 1、查看上一班的运行记录,了解锅炉运行状态,如果是停炉,应了解停炉原因 和时间。 2检查所有的设备是否完好,如给水泵、离子交换器、阀门等。 3、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源开关应合上,电压正常。 4、汽水系统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应处工作位置。 5、锅炉本体仪是否正常,各压力是否灵敏准确,烟囱风门是否打开,水位 计水位是否正常(水位计水位应在 1/3-2/3 处)。 6、日用油箱是否有油。 启动及运行 1、锅炉及其设备送电。 2、打开烟道风门,并确认完全打开。 3、供汽时首先排放分汽包凝结水,并缓缓打开主蒸汽阀,当分汽包压力与锅压 平衡后才可缓缓打开供汽阀。 4、点火时应密切注意点火状态,如果点不起应停止进行点火,检查原因并排除 故障。 5、运行时应密切注意炉膛火焰,水位计水位,锅炉压力,软水箱水位,日用 油箱油位及其他运行设备的工作情况。 6、运行时不允许对带有压力、高温的设备进行维修,必须维修时应事先做好完 全措施,并有旁人监护。 7、交班前必须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平时每 2 小时记录一次。 停炉 1、关闭供汽阀、主蒸汽阀。 2、水位水位应处于 1/2 位置。 3、长时间停炉(5 小时以上)应关闭供水阀等。 4、切断锅炉电源。 5、锅炉全部停止运行后,应切断所有电源。 6、锅炉全部停止运行后,禁止向锅炉进水。 7、打扫锅炉房卫生。 设备维护、保养 1、如果长期停炉,重新启动需将供水系统内的剩余水排放干净,重新灌入新鲜 的自来水。 2、锅炉内的一次循环水三个月更换一次。(注意:任何时候锅炉内必须充满水)。 3、一般情况下,一年用高级除垢剂清洗一次。如发现锅炉内结垢严重(具体反 映在排烟温度明显升高和每小时用煤量明显增加),则请技术人员指导清洗锅 炉。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8.5 KB 时间:2025-09-06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高压安全运行安全操作规程

高压安全运行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时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检查工具的绝缘性。 2、值班人员必须持国家统一颁发的有效电工操作证。严守岗位, 不得擅自离开,无值班人员陪同不得进入高压电房。 3、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巡视、交换班制度,做好每天运行记录, 严禁越时停、送电。 4、高压断电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断开低压分路开关; ②断开低总开关; ③断开高压池开关或高压分荷开关; ④断开高压隔离开关; ⑤高压送电与高压断电操作顺序相反。 5、操作断开或闭合高压开关及进行检修工作时,先填写操作票, 必须两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严禁两人同时操作。操作时应使用 绝缘棒,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站在绝缘台上。 6、合闸操作时,首先确认用电搂层无人操作或检修电箱。 7、分闸操作时需先确认己通知用电单位做好停电前的准备后再操 作,避免造成损失。 8、任何高压开关跳闸后,只准试送一次^跳闸一分钟后若试送不成, 不许再送,不论试送是否成功,都要查明跳闸原因,并做好记录。 9、值班人员在发生事故时不应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应镇定分析,迅 速查明事故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向上级报告,单人值班时,发 生事故不许单独处理。 10、修电器时,必须在电源开关上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警 示牌,谁挂谁取。 11、合隔离开关(刀闸〉后,不论是否造成短路事故,不准再拉开, 只有把池开关(或空气开关〉断开后,方可再断开隔离开关。 12、高低压配电室不准存放易燃物品,万一遇火灾,不能用泡沫 和水灭火,应用千粉灭火器扑救。 13、严禁本厂发电机与电网并牟运行,禁止自发电返送变压器、 高压柜及高压电网。 14、高压池开关的池位,应保持在中线以上。 15、避雷器和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每年应进行两次测量,电阻值 应为 10 欧以下。 16、高压配电室的全体人员都要熟悉所管设备的位置,及时掌握 设备及网路运行参数和运行情况,遇有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处理。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8.7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4-三氯苯

1,2,4-三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4-三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4-tr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20 CAS No.: 120-82-1 分子式: C6H3Cl3 分子量: 181.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三氯苯 120-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三氯苯 120-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三氯苯 120-82-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浓度吸入引起呼吸道刺激、麻醉作用及 肝损害。眼接触本品液体或雾,发刺激反 应。对皮肤有刺激性,可引起化学灼伤。 口服刺激口腔和胃肠道,可引起死亡。 慢 性影响:可发生肝、肾及呼吸系统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 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毒面具,戴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ACGIH 5ppm,37mg/m3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丙二胺

1,2-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丙二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propanediamine 中文名称 2: 1,2-二氨基丙烷 英文名称 2: 1,2-diamino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901 CAS No.: 78-90-0 分子式: C3H10N2 分子量: 74.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丙二胺 ≥90.0% 78- 9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丙二胺 ≥90.0% 78- 9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丙二胺 ≥90.0% 78- 9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 烈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 致死。较长时间接触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或引起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氧化氮烟气。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 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 :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 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 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 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二氯丙烯

1,2-二氯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二氯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dichloropropene 中文名称 2: 邻二氯丙烯 英文名称 2: 1,2-dichloroprop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2 CAS No.: 分子式: C3H4Cl2 分子量: 110.9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丙 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丙 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丙 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对实验动物可 引起肝、肾及肺脏的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空气 中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与铜及其合 金有可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氯乙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 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ACGIH 1ppm,4.5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甲基-3-戊酮

2,4-二甲基-3-戊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甲基-3-戊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methyl-3-pentanone 中文名称 2: 二异丙基甲酮 英文名称 2: diisopropyl ket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38 CAS No.: 565-80-0 分子式: C7H14O 分子量: 114.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3-戊酮 565- 8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3-戊酮 565- 8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3-戊酮 565- 8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刺激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 对身体可能有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甲基硝基苯

2,4-二甲基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甲基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methyl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4-硝基间二甲苯 英文名称 2: 4-nitro-m-x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4 CAS No.: 89-87-2 分子式: C8H9NO2 分子量: 151.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硝基苯 89- 8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硝基苯 89- 8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硝基苯 89- 87-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中毒 死亡。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有 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吸收进入人体 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雾状水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 、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硝基苯酚(含水大于等于15%)

2,4-二硝基苯酚(含水大于等于 15%)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硝基苯酚(含水大于等于 15%)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nitrophenol,wetted with not less than 15% water 英文名称 2: Aldifen 技术说明书编码: 466 CAS No.: 51-28-5 分子式: C6H4N2O5 分子量: 184.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含水大 于等于 15% ) 51-2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含水大 于等于 15% ) 51-2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含水大 于等于 15% ) 51-2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直接作用于能量代射过程,可使细胞 氧化过程增强,磷酰化过程抑制。 急性中 毒:现为皮肤潮红、口渴、大汗、烦躁 不安、全身无力、胸闷、心率和呼吸加快 、体温升高(可达 40℃以上)、抽搐、肌肉 强直,以致昏迷。最后可因血压下降、肺 及脑水肿而死亡。成人口服致死量约 1 克 。 慢性中毒:有肝、肾损害,白内障及周 围神经炎。可使皮肤黄染,引起湿疹样皮 炎,偶见剥脱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 炸。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与氧 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重金属 粉末能起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盐, 增加敏感度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 。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 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 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 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防毒物渗透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 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超过 30℃,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 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5-二甲基己烷

2,5-二甲基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甲基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methylhex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8 CAS No.: 592-13-2 分子式: C8H18 分子量: 114.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己烷 592- 1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己烷 592- 1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己烷 592- 1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或口服对身体有害。对粘膜、皮肤和 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 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 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 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 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6-二甲基硝基苯

2,6-二甲基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甲基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methyl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2-硝基间二甲苯 英文名称 22-nitro-m-x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6 CAS No.: 81-20-9 分子式: C8H9NO2 分子量: 151.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硝基苯 81- 20-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硝基苯 81- 20-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硝基苯 81- 20-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中毒 死亡。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吸收进入人体 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雾状水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 、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丁烯醇

2-丁烯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丁烯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buten-1-ol 中文名称 2: 巴豆醇 英文名称 2: crotonyl alcoh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96 CAS No.: 6117-91-5 分子式: C4H8O 分子量: 7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丁烯醇 6117-9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丁烯醇 6117-9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丁烯醇 6117-91-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高 浓度丁烯醇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 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中毒现有烧灼感、 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 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 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还 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丁烯醛(抑制了的)

2-丁烯醛(抑制了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丁烯醛(抑制了的) 化学品英文名称: 2-butenal 中文名称 2: 巴豆醛 英文名称 2: crotonaldehy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1 CAS No.: 4170-30-3 分子式: C4H6O 分子量: 70.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丁烯醛(抑 制了的) ≥70 % 4170-30- 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丁烯醛(抑 制了的) ≥70 % 4170-30- 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丁烯醛(抑 制了的) ≥70 % 4170-30- 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结膜及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 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神经系统机能 障碍。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 燃烧爆炸的危险。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氧化 生成过氧化物, 受热或撞击、甚至轻微摩擦 即发生爆炸。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 放热,使容器破裂。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 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 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 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 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食 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乙基-1-丁烯

2-乙基-1-丁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乙基-1-丁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1-butene 中文名称 2: 不对称二乙基乙烯 技术说明书编码: 2958 CAS No.: 760-21-4 分子式: C6H12 分子量: 84.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1-丁 烯 760-2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1-丁 烯 760-2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1-丁 烯 760-21-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 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 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乙基丁醇

2-乙基丁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乙基丁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butyl alcohol 英文名称 22-ethyl buta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15 CAS No.: 97-95-0 分子式: C6H14O 分子量: 102.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醇 97-9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醇 97-9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醇 97-9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机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接触后引起眼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热放出辛辣的烟气。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氯乙基二甲胺

2-氯乙基二甲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氯乙基二甲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ethyldimethylamine 英文名称 2: N-(2-chloroethyl)dimeth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10 CAS No.: 107-99-3 分子式: C4H10CIN 分子量: 107.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乙基二 甲胺 107- 9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乙基二 甲胺 107- 9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乙基二 甲胺 107- 9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其蒸气可引起眼、呼吸道刺激症状, 甚至出现迟发性肺水肿;对皮肤、粘膜有 强烈刺激和糜烂作用。可引起皮肤灼伤, 可造成角膜、虹膜和晶状体的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其蒸气比空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氯乙醇

2-氯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氯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etha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70 CAS No.: 107-07-3 分子式: C2H5ClO 分子量: 80.5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乙醇 107-0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乙醇 107-0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乙醇 107-07-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浓度蒸气对眼、上呼吸道有刺激性。高 浓度吸入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 呕吐,继之乏力、呼吸困难、紫绀、共济 失调、抽搐、昏迷。重者发生脑和肺水肿 。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皮肤接触 ,可出现皮肤红斑;可经皮吸收引起中毒 。口服可致死。 慢性影响有头痛、乏力、 胃纳减退、血压降低和消瘦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高热时能分解出剧毒的光气。遇 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 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光气、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 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2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1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1-丁烯-3-酮

2-甲基-1-丁烯-3-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1-丁烯-3-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1-butene-3-one 中文名称 2: 甲基异丙烯基甲酮 英文名称 2: methyl isopropenyl ket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27 CAS No.: 814-78-8 分子式: C5H8O 分子量: 84.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丁 烯-3-酮 814- 7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丁 烯-3-酮 814- 7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丁 烯-3-酮 814- 78-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人皮肤接触可发生水疱。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 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 ,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 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705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1-戊醇

2-甲基-1-戊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1-戊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1-pentanol 中文名称 22-甲基-2-丙基乙醇 英文名称 2: amyl methyl alcoh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35 CAS No.: 105-30-6 分子式: C6H14O 分子量: 10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戊 醇 105-30-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戊 醇 105-30-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1-戊 醇 105-30-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低毒类。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 激性。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 有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酰基氯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 ,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 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酰基 氯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硝基丙烷

2-硝基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硝基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2-nitropropane 英文名称 2: sec-nitro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6 CAS No.: 79-46-9 分子式: C3H7NO2 分子量: 89.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丙烷 79-4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丙烷 79-4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丙烷 79-4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轻度中毒 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中度中毒者为化学 性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化学性肺水肿 。同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结膜充血、水 肿等。本品有麻醉作用。可引起轻度高铁 血红蛋白血症。对肝、肾有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强烈震动及受热或遇无机碱类、氧化剂 、烃类、胺类及三氯化铝、六甲基苯等均 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 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 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 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 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30 TLVTN: OSHA 25ppm; ACGIH 10ppm,36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丁炔-2-酮

3-丁炔-2-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丁炔-2-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3-butyn-2-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28 CAS No.: 1423-60-5 分子式: C4H4O 分子量: 68.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丁炔-2-酮 1423-6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丁炔-2-酮 1423-6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丁炔-2-酮 1423-6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呼吸道粘膜具刺激作 用。其毒性大于甲基异丙烯甲酮。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 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 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羟基-2-丁酮

3-羟基-2-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羟基-2-丁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3-hydroxy-2-butanone 中文名称 2: 乙酰基乙醇 英文名称 2: acetyl methyl carbi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79 CAS No.: 513-86-0 分子式: C4H8O2 分子量: 8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2-丁 酮 513-8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2-丁 酮 513-8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2-丁 酮 513-86-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 睛、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 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 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 固体,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烟 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 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双(2-氯乙基)甲胺

双(2-氯乙基)甲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双(2-氯乙基)甲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bis-(2-chloroethyl)methylamine 中文名称 2: 氮芥 英文名称 2: dichlor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94 CAS No.: 51-75-2 分子式: C5H11CI2N 分子量: 156.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2-氯乙基) 甲胺 51-75-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2-氯乙基) 甲胺 51-75-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2-氯乙基) 甲胺 51-75- 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中毒。对 人有致突变作用。人静脉注射 0.4mg/kg, 可迅速引起胃肠道症状,迟发性白细胞抑 制。本品是一种起疱剂和局部刺激剂。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 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

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2-ethylhexyl)adipate 中文名称 2: 己二酸二辛酯 英文名称 2: dioctyl adip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04 CAS No.: 103-23-1 分子式: C22H42O4 分子量: 370.6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二酸二-2- 乙基己酯 103-2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二酸二-2- 乙基己酯 103-2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二酸二-2- 乙基己酯 103-23-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至今 ,未见中毒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弱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 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乳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作业规程 1、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2、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3、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4、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 锅炉操作规程 启动前检查 1、查看上一班的运行记录,了解锅炉运行状态,如果是停炉,应了解停炉原因 和时间。 2检查所有的设备是否完好,如给水泵、离子交换器、阀门等。 3、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源开关应合上,电压正常。 4、汽水系统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应处工作位置。 5、锅炉本体仪是否正常,各压力是否灵敏准确,烟囱风门是否打开,水位 计水位是否正常(水位计水位应在 1/3-2/3 处)。 6、日用油箱是否有油。 启动及运行 1、锅炉及其设备送电。 2、打开烟道风门,并确认完全打开。 3、供汽时首先排放分汽包凝结水,并缓缓打开主蒸汽阀,当分汽包压力与锅压 平衡后才可缓缓打开供汽阀。 4、点火时应密切注意点火状态,如果点不起应停止进行点火,检查原因并排除 故障。 5、运行时应密切注意炉膛火焰,水位计水位,锅炉压力,软水箱水位,日用 油箱油位及其他运行设备的工作情况。 6、运行时不允许对带有压力、高温的设备进行维修,必须维修时应事先做好完 全措施,并有旁人监护。 7、交班前必须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平时每 2 小时记录一次。 停炉 1、关闭供汽阀、主蒸汽阀。 2、水位水位应处于 1/2 位置。 3、长时间停炉(5 小时以上)应关闭供水阀等。 4、切断锅炉电源。 5、锅炉全部停止运行后,应切断所有电源。 6、锅炉全部停止运行后,禁止向锅炉进水。 7、打扫锅炉房卫生。 设备维护、保养 1、如果长期停炉,重新启动需将供水系统内的剩余水排放干净,重新灌入新鲜 的自来水。 2、锅炉内的一次循环水三个月更换一次。(注意:任何时候锅炉内必须充满水)。 3、一般情况下,一年用高级除垢剂清洗一次。如发现锅炉内结垢严重(具体反 映在排烟温度明显升高和每小时用煤量明显增加),则请技术人员指导清洗锅 炉。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3 KB 时间:2025-10-11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