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0317项,搜索耗时:0.0140秒。

【演练方案】高处坠落专项应急演练方案(10

高处坠落专项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提高我标段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的能力,提高项目参展人 员的安全应急意识和快速应急救援能力,规范项目工程应急管理能力,检 验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有效地应对重大生产事故,保证职工生 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确保标段工程“平安工地示 范点”建设活动目标顺利推进。。 二、演练的原则: (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对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坚 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 备工作。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各部室、各施工队伍及人 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演练前准备工作: 1、演练活动前,根据事前编制好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包括应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 演练开始前,并向全体参演人员传达,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应急救援知 识。医疗救护组成员已经过培训掌握了急救基本知识。 2、根据高处坠落应急预案演练活动计划: ⑴ 准备抢救物资:包括救援车一辆、担架一副、医务救助人员 2 名, 医药箱一只及急救药品若干、演练道具与器材若干、反光锥 10 只,安全警 示线 50 米,警戒隔离带、袖套(安全保卫、救护、现场指挥等)。 ⑵ 演练现场设置观摩台一处。准备照相机 3 台,大功率音响一套。 ⑶ 准备为每一位参加演练的人员发放安全袖标、安全帽,矿泉水。 ⑷ 邀请建设指挥部、监理公司领导对演练活动安排进行专业性指导。 ⑸ 演练现场设讲解员 1 名,并事先进行台词训练。 ⑹ 制定演练活动纪律: ① 所有参加演练人员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缺席。 ② 所有参演人员必须服从统一的指挥,自觉协同工作。 ③ 演练时必须严肃认真踏实工作,处理好每一个细节。 ④ 在演练过程中,演练人员不得互相打闹,开玩笑,不得脱岗,离岗。 ⑤ 有事向现场指挥请假,未经允许,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3、演练前 1-2 天由项目安全员向项目所有人员及附近居民、工厂通报,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4、为了保证正式演练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正式演练出现不必要的差 错,修补演练活动方案的漏洞,在正式演练前,应急演练小级组织一次应 急预案的预演活动,并针对预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补充、修正演练 活动方案(计划 5 月 XX 日)。 四、演练时间 2016 年 5 月 XX 日 9—10 点 五、演练及观摩地点 XXXXXXXXXXXXXXXXXXXXX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4.5 KB 时间:2025-08-15 价格:¥5.00

09.【模板资料】机械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依据GBT29639 2020编制,7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汇编 一、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项目部) 1 事故风险描述 机械伤害危险是由于机器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以 及与设备有关的机械作用,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各种物理因素 综合,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滑倒、倾倒和坠落的危险。机械伤害危险的实质,是机 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作功、传递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机 械伤害危险的主要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 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以及与设备有关的碰撞、滑倒、倾倒 和坠落等。 对于该项目来说,机械伤害危险源主要为电动机和泵,存在缠绕或卷入的伤 害可能性。 (1)产生部位:维修班组、车间现场设备操作。 (2)产生原因:防护罩设计不合理,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损坏、拆除,未及 时修复或补全,使旋转运动部件全部或部分暴露。 (3)产生后果:人身伤亡。 2 应急工作职责 (1)现场应急小组人员构成情况 ① 应急组长:当班班组长 ② 应急成员:班组各岗位人员 (2)职责 应急组长职责 ① 全面负责生产过程中机械伤害事故的现场处置; ② 组织制定和实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③ 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岗位人员实施现场处置; ④ 保证实施现场处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资的供给 ⑤ 及时向公司值班领导、总经理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⑥ 及时向公司寻求外援。 现场各岗位人员职责 ① 具体实施本岗位机械事故的现场处置; ② 在班班组长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实施现场处置; ③ 及时向班班组长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④ 及时向班组长寻求外。 3 应急处置 a. 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 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b. 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通知救护 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c. 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d. 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 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e. 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送往医院。 f. 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 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拨打 119 报警。 g. 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h. 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立即拨打 120 急救中心电话。 i. 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4 注意事项 a. 切勿盲目施救,盲目施救有可能让事态更加严重。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8.3 KB 时间:2025-08-17 价格:¥5.00

【处置方案】机械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依据GBT29639-2020编制,7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汇编 一、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项目部) 1 事故风险描述 机械伤害危险是由于机器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以 及与设备有关的机械作用,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各种物理因素 综合,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滑倒、倾倒和坠落的危险。机械伤害危险的实质,是机 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作功、传递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机 械伤害危险的主要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 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以及与设备有关的碰撞、滑倒、倾倒 和坠落等。 对于该项目来说,机械伤害危险源主要为电动机和泵,存在缠绕或卷入的伤 害可能性。 (1)产生部位:维修班组、车间现场设备操作。 (2)产生原因:防护罩设计不合理,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损坏、拆除,未及 时修复或补全,使旋转运动部件全部或部分暴露。 (3)产生后果:人身伤亡。 2 应急工作职责 (1)现场应急小组人员构成情况 ① 应急组长:当班班组长 ② 应急成员:班组各岗位人员 (2)职责 应急组长职责 ① 全面负责生产过程中机械伤害事故的现场处置; ② 组织制定和实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③ 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岗位人员实施现场处置; ④ 保证实施现场处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资的供给 ⑤ 及时向公司值班领导、总经理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⑥ 及时向公司寻求外援。 现场各岗位人员职责 ① 具体实施本岗位机械事故的现场处置; ② 在班班组长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实施现场处置; ③ 及时向班班组长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④ 及时向班组长寻求外。 3 应急处置 a. 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 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b. 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通知救护 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c. 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d. 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 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e. 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送往医院。 f. 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 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拨打 119 报警。 g. 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h. 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立即拨打 120 急救中心电话。 i. 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4 注意事项 a. 切勿盲目施救,盲目施救有可能让事态更加严重。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8.4 KB 时间:2025-08-17 价格:¥5.00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管理制度(6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外来人员进入公司生产区及办公区的管理,保证公司正 常的生产工作秩序,确保公司商业机密不被窃取,保障人员安全及正 常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进入公司所有外来人员 3、职责 3.1 综合管理部负责所有外来人员入厂把关。 3.2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3.3 生产管理部负责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的审批。 3.4 各外来人员接待部门负责做好职责范围内相应人员接待和管理。 3.5 各生产车间负责进行本车间外来人员的现场对接与管理。 4、工作要求 4.1 凡来公司联系工作或接洽业务人员(进入办公楼),接待人员需向 保卫人员说明来意并进行登记,方可进入办公区,严禁私自进入生产 区域(由接待人员告知)。 4.2 凡需临时进入生产区域的外来人员(不包括临时维修人员),须在 综合部登记后,由接待部门到生产部办理外来人员登记手续,写明事 由、进出时间、并经生产部批准后,并在有关部门人员的陪同带领下, 做好安全告知并佩戴安全帽及防护用品方可进入生产区域。 4.3 外来培训学习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合格 后,综合部要提前与相关部门协调人员的入厂问题,培训人员要统一 穿戴公司工作服佩戴学员证和安全帽及防护用品,有领导负责统一组 织进出厂。 4.4 长时间(大于 3 天以上)在公司进行施工的单位,施工人员必须 经安环管理人员培训合格后,办理完成所有相关手续,穿戴齐全劳保 用品,佩戴安全帽后,方可入厂。 4.5 外来施工人员进行生产区域施工作业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 标准及公司制度。 4.6 严禁在生产区域私自会见任何外来人员,职工家属遇有急事来公 司者,应向综合部说明情况。 4.7 上级行政人员需进入厂区的,相关部门需提前通知保卫部门,未 提前通知的,保卫人员要联系相关部门,获得同意后方可进去厂区。 上级行政人员需要进入生产区域的须佩戴安全帽及防护用品,其余事 项按 4.3 条规定办理。 4.8 临时外来维修人员(指工作小于 3 天的)进入生产区域,接待部 门应做好安全告知并佩戴安全帽,陪同进入维修现场,陪同人员须全 程在维修现场,待维修结束后,再随维修人员出厂。外来维修人员只 能在维修工作范围内活动,禁止在车间内随意走动。 4.9 不接受门卫人员的检查、登记,无理取闹,擅自闯入,妨碍保卫 人员正常工作者,由综合部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情节严重者,交由公 安机关处理。 4.10 外来装货或送货车辆,须经综合部办理《厂区机动车通行证》后,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4.8 KB 时间:2025-08-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1-二甲基-3-苯基脲

1,1-二甲基-3-苯基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二甲基-3-苯基脲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dimethyl-3-phenylurea 中文名称 2: 非草隆 英文名称 2: fenidin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24 CAS No.: 101-42-8 分子式: C9H12N2O 分子量: 164.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二甲基- 3-苯基脲 101-4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二甲基- 3-苯基脲 101-4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二甲基- 3-苯基脲 101-42-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有毒。须注意食物中的残留问题。据 报道,可致突变。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 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无臭结晶。 熔点(℃): 133~134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3,4-四氯化萘

1,2,3,4-四氯化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3,4-四氯化萘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3,4-tetrachloronaphtha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22 CAS No.: 1335-88-2 分子式: C10H4Cl4 分子量: 265.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四氯 化萘 1335- 8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四氯 化萘 1335- 8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四氯 化萘 1335- 88-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出现疲劳、尿色 加深、黄疸等。长期接触可引起痤疮。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2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182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3-三氯苯

1,2,3-三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3-三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3-tr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91 CAS No.: 87-61-6 分子式: C6H3Cl3 分子量: 181.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苯 87-6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苯 87-6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苯 87-6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上呼吸道、粘膜、皮肤有刺激 作用。 慢性接触的工人出现头痛、恶心、 上腹和心前区痛,部分工人肝大,有上呼 吸道及眼结膜刺激症状。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 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 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熔点(℃): 52.6 沸点(℃): 221 相对密度(水=1): 1.6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2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5-三氯苯

1,3,5-三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5-三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5-tr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21 CAS No.: 108-70-3 分子式: C6H3Cl3 分子量: 181.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苯 108-7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苯 108-7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苯 108-7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刺激性,可引起结膜炎、鼻炎。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能引起肝肾 损害。皮肤长时间接触,可致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 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熔点(℃): 63.4 沸点(℃): 208.5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2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二磺酰肼苯

1,3-二磺酰肼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二磺酰肼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benzene-1,3-disulphohydrazide 中文名称 2: 苯-1,3-二磺酰肼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89 CAS No.: 分子式: C6H10N4O4S2 分子量: 26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磺酰 肼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磺酰 肼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磺酰 肼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剧 烈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卷入火中时强烈分解,无明火燃烧 时分解也会持续。与酸和碱接触,能剧烈 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用水润湿,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黄色或灰色糊状物。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氨基-3,4-二甲苯

1-氨基-3,4-二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氨基-3,4-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4-xylidine 中文名称 2: 3,4-二甲苯胺 英文名称 2: 3,4-dimethyl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65 CAS No.: 95-64-7 分子式: C8H11N 分子量: 12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氨基-3,4- 二甲苯 ≥98% 95- 6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氨基-3,4- 二甲苯 ≥98% 95- 6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氨基-3,4- 二甲苯 ≥98% 95- 64-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进入 体内,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紫绀、 头痛、眩晕、恶心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 卤素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酸酐、酰基氯、卤素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2(皮)(mg/m3)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6-三氯苯甲酸

2,3,6-三氯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6-三氯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6-Trichlor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三氯苯酸 英文名称 2: 2,3,6-TBA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14 CAS No.: 50-31-7 分子式: C7H3CI3O2 分子量: 225.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遇热分解出氯气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至黄褐色结晶。 熔点(℃): 87~89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二氯苯酚

2,3-二氯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二氯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di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55 CAS No.: 76-24-9 分子式: C6H4CI2O 分子量: 16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苯 酚 76-2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苯 酚 76-2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苯 酚 76-2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酐、酰基氯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酐、酰基氯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熔点(℃): 57~59 沸点(℃): 206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二甲苯酚

2,3-二甲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二甲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xylenol 英文名称 2: 2,3-dimethyl 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23 CAS No.: 526-75-0 分子式: C8H10O 分子量: 122.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苯 酚 526-7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苯 酚 526-7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苯 酚 526-7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有毒。误服或经皮肤吸收能导致头痛、眩 晕、恶心、呕吐、腹痛、衰竭、昏迷等症 状。对皮肤可造成腐蚀性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尽快彻底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长针状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4-二氯苯酚

3,4-二氯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4-二氯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3,4-di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54 CAS No.: 95-77-2 分子式: C6H4CI2O 分子量: 16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苯 酚 95-7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苯 酚 95-7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苯 酚 95-77-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强烈刺激作用。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酐、酰基氯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酐、酰基氯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针状结晶。 熔点(℃): 68 沸点(℃): 145~146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4-二甲氧基苯乙腈

3,4-二甲氧基苯乙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4-二甲氧基苯乙腈 化学品英文名称: 3,4-dimethoxyphenylacetonitril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17 CAS No.: 93-17-4 分子式: C10H11NO2 分子量: 17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氧 基苯乙腈 93-17-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氧 基苯乙腈 93-17-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氧 基苯乙腈 93-17-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可由于缺氧而引起紫绀。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晶体状粉末, 具有微弱气味。 熔点(℃): 65-68 沸点(℃): 140-180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5-二甲苯酚

3,5-二甲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5-二甲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3,5-xylenol 中文名称 2: 1-羟基-3,5-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3,5-dimethyl 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21 CAS No.: 108-68-9 分子式: C8H10O 分子量: 122.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苯 酚 108-6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苯 酚 108-6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苯 酚 108-6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有毒。误服或经皮肤吸收能导致头痛、眩 晕、恶心、呕吐、腹痛、衰竭、昏迷等症 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为可疑致癌物,具腐蚀性、刺 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尽快彻底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氨基喹啉

3-氨基喹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氨基喹啉 化学品英文名称: 3-aminoquinoline 中文名称 2: 3-氨基氮杂萘 英文名称 2: 3-quinol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81 CAS No.: 580-17-6 分子式: C9H8N2 分子量: 144.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氨基喹啉 580-1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氨基喹啉 580-1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氨基喹啉 580-1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91~92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氨基苯酚

3-氨基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氨基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3-aminophenol 中文名称 2: 间氨基苯酚 英文名称 2: m-amin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663 CAS No.: 591-27-5 分子式: C6H7NO 分子量: 109.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氨基苯酚 591-27-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氨基苯酚 591-27-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氨基苯酚 591-27-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不易经皮肤吸收。吸入过量本品粉尘 ,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 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 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抗溶 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 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 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浅黄色片状结晶。 熔点(℃): 122~123 沸点(℃): 164(1.47kPa)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氰基吡啶

3-氰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氰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3-cyanopyr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18 CAS No.: 100-54-9 分子式: C6H4N2 分子量: 104.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氰基吡啶 100-5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氰基吡啶 100-5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氰基吡啶 100-5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兔 涂皮 4000mg/kg,6~36h 内死亡。本品粉 末可致眼角膜永久性浑浊。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 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体粉末。 熔点(℃): 50-52 沸点(℃): 222-227 相对密度(水=1): 1.08(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碘硝基苯

3-碘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碘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iodo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3-硝基碘苯 英文名称 2: m-nitroiod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52 CAS No.: 645-00-1 分子式: C6H4INO2 分子量: 249.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碘硝基苯 645-0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碘硝基苯 645-0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碘硝基苯 645-0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进入体 内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紫绀。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碘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黄色或橙黄色固体。 熔点(℃): 36~3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氨基-3-甲基吡啶

氨基-3-甲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氨基-3-甲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ino-3-methy1 pyridine 中文名称 2: 2-氨基-BETA-皮考林 英文名称 2: 2-amino-beta-pico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68 CAS No.: 1603-40-3 分子式: C6H8N2 分子量: 108.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基-3-甲基 吡啶 1603- 4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基-3-甲基 吡啶 1603- 4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基-3-甲基 吡啶 1603- 4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引起 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重者可引 起惊厥、昏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对 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17.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6-3)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 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6.1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9.22 文永杰 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更新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4. 工作程序 5. 安全检维修禁令 6. 相关记录/支持文件 1. 目的 为了保证本公司在设备、设施检维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设施的检维修活动。 3. 职责 3.1 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组织制订、修订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3.2 维修部、生产部具体执行本制度。 3.3 维修部每年 12 月下旬应制定下年度的设备检维修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批。 4. 工作程序 4.1 检维修前准备 4.1.1 根据设备检维修项目要求,按照“五定”管理,既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 修质量、定检修制度。 4.1.2 进行检维修前,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应按照检维修方案要求,对检维修作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确立应 采取的有效风险控制措施,并组织检维修人员到现场,交待清楚检维修项目、任务、检维修方案以及 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检维修各项安全措施。 4.1.3 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应对检维修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维修过程和安全工作。 4.1.4 设备检维修若需要进行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或不可避免动火作业时,则必须要按照相应规定执行 《高处作业许可证》、《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或《动火作业许可证》。 4.2 检维修前的安全教育 检维修前必须对参加检维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包括: 4.2.1 有关检维修的安全规章制度。 4.2.2 检维修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或对策。 4.2.3 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的正确佩戴和使用。 4.2.4 检维修作业项目、人物、检维修方案和安全措施。 4.3 检维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 4.3.1 检查各种工器具,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4.3.2 采取可靠断电措施,切断需检维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定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志牌并上锁。 4.3.3 对检维修作业使用的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照明设备等器材设备应经专人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并合理放置。 4.3.4 应对检维修现场进行检查,保证无安全隐患。 4.3.5 对检维修所使用的移动式电器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4.3.6 应检查、清理检维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证畅通无阻。 4.3.7 夜间维修应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 4.4 检维修作业中和结束的安全要求 4.4.1 参加检维修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 KB 时间:2025-10-11 价格:¥5.00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处置方案】机械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依据GBT29639-2020编制,7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汇编 一、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项目部) 1 事故风险描述 机械伤害危险是由于机器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以 及与设备有关的机械作用,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各种物理因素 综合,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滑倒、倾倒和坠落的危险。机械伤害危险的实质,是机 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作功、传递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机 械伤害危险的主要形式有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 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以及与设备有关的碰撞、滑倒、倾倒 和坠落等。 对于该项目来说,机械伤害危险源主要为电动机和泵,存在缠绕或卷入的伤 害可能性。 (1)产生部位:维修班组、车间现场设备操作。 (2)产生原因:防护罩设计不合理,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损坏、拆除,未及 时修复或补全,使旋转运动部件全部或部分暴露。 (3)产生后果:人身伤亡。 2 应急工作职责 (1)现场应急小组人员构成情况 ① 应急组长:当班班组长 ② 应急成员:班组各岗位人员 (2)职责 应急组长职责 ① 全面负责生产过程中机械伤害事故的现场处置; ② 组织制定和实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③ 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岗位人员实施现场处置; ④ 保证实施现场处置的器材、工具及物资的供给 ⑤ 及时向公司值班领导、总经理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⑥ 及时向公司寻求外援。 现场各岗位人员职责 ① 具体实施本岗位机械事故的现场处置; ② 在班班组长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实施现场处置; ③ 及时向班班组长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④ 及时向班组长寻求外。 3 应急处置 a. 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 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b. 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通知救护 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c. 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d. 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 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e. 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送往医院。 f. 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 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拨打 119 报警。 g. 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h. 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立即拨打 120 急救中心电话。 i. 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4 注意事项 a. 切勿盲目施救,盲目施救有可能让事态更加严重。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9.7 KB 时间:2025-10-31 价格:¥5.00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高处坠落专项应急演练方案(10

高处坠落专项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提高我标段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的能力,提高项目参展人 员的安全应急意识和快速应急救援能力,规范项目工程应急管理能力,检 验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有效地应对重大生产事故,保证职工生 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确保标段工程“平安工地示 范点”建设活动目标顺利推进。。 二、演练的原则: (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对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坚 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 备工作。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各部室、各施工队伍及人 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演练前准备工作: 1、演练活动前,根据事前编制好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包括应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 演练开始前,并向全体参演人员传达,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应急救援知 识。医疗救护组成员已经过培训掌握了急救基本知识。 2、根据高处坠落应急预案演练活动计划: ⑴ 准备抢救物资:包括救援车一辆、担架一副、医务救助人员 2 名, 医药箱一只及急救药品若干、演练道具与器材若干、反光锥 10 只,安全警 示线 50 米,警戒隔离带、袖套(安全保卫、救护、现场指挥等)。 ⑵ 演练现场设置观摩台一处。准备照相机 3 台,大功率音响一套。 ⑶ 准备为每一位参加演练的人员发放安全袖标、安全帽,矿泉水。 ⑷ 邀请建设指挥部、监理公司领导对演练活动安排进行专业性指导。 ⑸ 演练现场设讲解员 1 名,并事先进行台词训练。 ⑹ 制定演练活动纪律: ① 所有参加演练人员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缺席。 ② 所有参演人员必须服从统一的指挥,自觉协同工作。 ③ 演练时必须严肃认真踏实工作,处理好每一个细节。 ④ 在演练过程中,演练人员不得互相打闹,开玩笑,不得脱岗,离岗。 ⑤ 有事向现场指挥请假,未经允许,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3、演练前 1-2 天由项目安全员向项目所有人员及附近居民、工厂通报,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4、为了保证正式演练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正式演练出现不必要的差 错,修补演练活动方案的漏洞,在正式演练前,应急演练小级组织一次应 急预案的预演活动,并针对预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补充、修正演练 活动方案(计划 5 月 XX 日)。 四、演练时间 2016 年 5 月 XX 日 9—10 点 五、演练及观摩地点 XXXXXXXXXXXXXXXXXXXXX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84.5 KB 时间:2025-10-31 价格:¥5.00

全生产标准化八要素-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2-1)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处理部、 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5.4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9.21 文永杰 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变更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4. 安全会议组织 5. 会议内容 6. 会议传达 7. 相关文件 8. 储存记录 1. 目的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各单位安全生产会议制度,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文件精神,结合公司的 安全生产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东莞昭和电子有限公司全公司。 3. 职责 3.1 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召开本单位的安全会议。 3.2 各部门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并编写会议记录。 3.3 安委会负责召开每季度末安全会议及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4. 安全会议组织 4.1 安全生产会议是协调和处理公司生产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主要形式。因此,为 了保障生产信息流的畅通,安全生产会议必须及时召开,并形成会议记录,需要时向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进 行传递,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 4.2 公司安全生产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各车间根据具体情况每周召开一次并形成会议记录,备查。 4.3 公司安全生产例会由安全生产办公室组织召开,地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在召开会议前 3 天以邮件 方式通知.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般有:各部门安全员、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成员,并根据有关情况对与会人员 按需要随时增减。 4.4 各部门安全生产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和人员由各部门自定。 4.5 公司安全生产会议采用到会人员签名制,对无故不参加会议者,按《东莞昭和电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绩效考 核制度》内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4.6 公司安全生产会议参加人员应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主管生产的领导,必须熟悉本部门,本单位 的生产情况,不得随意安排他人替代参加会议。 4.7 公司安全生产会议召开时间原则上为每月十五号,若与公司其他重要会议发生冲突时顺延一天,具体时间 以安全办通知或电话通知为准。 4.8 各部门安全生产会议的组织形式可参照公司安全生产会议的组织形式进行。 4.9 当公司发生重大事故或突发性事故时必须及时召开会议。 5. 会议内容 5.1 总结和分析近期的安全生产形势,各部门提出已经发现或隐藏的安全隐患,并针对隐患做出具体的安排和 部署。 5.2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和指示。 5.3 研究和决定对各项安全责任事故的处理以及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按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吸取教 训,制定防范措施。 5.4 研究决定对各项安全有功及年度安全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的表彰。 5.5 各部门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5.6 公司安全会议由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组织,并指定人员做好记录,安全会议之后安全生产办公室应将会议 精神和会议纪要下发和张贴,并跟踪了解重大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9 KB 时间:2025-11-02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