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277项,搜索耗时:0.0099秒。

空分员职业健康、安全、消防、环境目标责任书

第 1 页 共 5 页 成都市 XXX 化有限责任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责任书 一、总体目标 为确保实现公司 202X 年“九零五控二达标”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公用车间各项指标,保障 空分、循环水安全、稳定运行,空分、循环水全体运行人员向公用车间承诺:围绕公司职业健康安 全、环境目标,保证严格履行公司赋予的安全、环保职责,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各 项目标。公用车间大班长特与空分、循环水全体人员签订本目标责任书。 二、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方针 遵纪守法,全员参与,预防为主,降低安全、环境风险。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持续发展,提示安全、环境意识。 三、空分、循环水全体人员的目标 (一)、环境目标 1、综合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达到标准排放,按以下标准执行: 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表 2 中二级标准; 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三级标准; 噪音排放厂界执行《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 三类标准; 2、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含废电池、废墨盒、废硒鼓等)回收率 100%; 3、一般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人身轻伤率为零; 2、集体中毒事故及职业病为零; 3、一般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4、因人员误操作造成的一般机制设备事故为零; 5、重大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为零; 6、一般交通事故为零; 第 2 页 共 5 页 7、消防安全达标; 8、“三标一体化”体系外审无严重不符合项; 四、支撑安全生产目标的主要过程控制指标 1、实现安全管理作的程序化、岗位作业要求的标准化、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的规范化,逐渐杜绝各类 违章行为,保持职业安全健康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空分、循环水员安全培训教育率达到 100%,且学时符合法规规定。保证锅炉特种作业人员的有 效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 3、严格按化学品生产单位八大作业安全规程要求进行作业,检修作票、操作票、各类安全作业票执 行合格率 100%。 4、大修项目危险因素、安全与环保技术措施交底率 100%。 5、每班次对安全器具进行一次核查,保证安全器具合格率 100%。 6、每班两小时一次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将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 量调控装置和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大班长,并跟踪设备维修情况。 7、应急救援设施与装备、个体防护用品及员劳动保护用品每月 5 号、20 号定期检查,应急救援设 施与装备、个体防护用品及员劳动保护用品配备率与完好率达到 100%。 8、按时参加班前会,交接班时,交班人员应对当班生产情况、安全情况、检修情况、遗留问题进行交 待。接班人员针对上班交待情况及问题进行相应地安排,并落实好安全措施。 9、按时参加车间或班组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题例会,对安全作进行全面总结。 10、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作服、劳保鞋、手套、防护眼镜、女同志盘发)穿戴率达到 100%; 11、公司、车间、班组安全考试通过率 100%. 12、按时参加车间或班组组织的消防、火灾、爆炸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 13、参加公司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 100%。 14、每班次对站点安全检查一次,对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并跟踪处理,保证对生产安 全事故隐患的整改完成率达到 100%。 1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执行合格率 100%。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3.5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设备安全】-设备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XX 建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一、目的 为使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设备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机械设备定 期检查是促进机械管理,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特制 订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塔式起重机、施升降机等设备的维护检修作。 三、设备定期检查的内容和实施 1、定期检查的内容: ①检查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②检查管理机构和操作人员配备情况; ③检查安全技术培训及操作人员素质情况; ④检查机械技术状况及完好率、利用率情况; ⑤检查机械使用、维修、保养、管理情况; ⑤检查机械使用维修的经济效果比较。 2、定期检查的组织实施: ①公司程部每季度组织一次设备大检查,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 员参加,明确检查重点和部位、检查方式,科学地组织分,做到各负其责。 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单的形式通报该分公司或区域项目 (以下简称各单位),定人定责限期整改。 ③各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须及时整改,并将整改后情况上报安质部确认。 ④各单位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重点检查使用、保养、操作人员及安全装置情况,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报各单位负责人确认。 ⑤各单位设备管理员或项目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巡视设备使用现场, 监督检查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四、设备定期维修内容和要求: ①设备修理应贯彻计划修理与视情修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定期检测,掌握机械 设备的技术状况,避免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坏不修、乱拆乱换或过度修理现象。 ②由设备物资部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和设备的动力性等要求,编制设备定期 维修计划,报各单位负责人批准,同时报公司设备物资部存档。 ③设备的定期维修根据定期维修计划及生产情况分批进行。 ④在进行定期维修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设备维修后有稳定的技 术性能状况,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⑤修理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严禁改动线路的原设 计。 ⑥修理过程中控制好质量和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加强维修艺的管理,确 保维修质量。 ⑦设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修理前、修理中、修理后的“三检制度”,严把修理过程 控制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不准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总成不得装配,修理不合 格的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⑧各单位应建立“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彻底消除各种隐患问题。 ⑨设备物资部门对设备建立易损、易耗零件及易损、易耗零件清单,并对易损、 易耗零件建立安全库存。 五、设备定期保养的内容和要求: 1、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 日, 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和 维修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作。 2、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 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3、设备保养坚持推广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 作业法,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矩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 进行。 4、设备保养时须执行以下“八定”规定: ①定点:规定保养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3 KB 时间:2025-08-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丙二醇

1,3-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propanediol 英文名称 2: 1,3-dihydroxy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2 CAS No.: 504-63-2 分子式: C3H8O2 分子量: 7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丙二醇 504-6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丙二醇 504-6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丙二醇 504-6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和皮肤无刺激作用。未见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 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 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作业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 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 、热源,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7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 ,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具咸味、吸湿性的粘稠液体 。 熔点(℃): -27 沸点(℃): 210-211 相对密度(水=1): 1.05(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 饱和蒸气压(kPa): 0.13(6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6-三硝基苯甲酸

2,4,6-三硝基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对称三硝基苯甲酸(干的或含水<30%) 英文名称 2: sym-trinitrobenzo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30 CAS No.: 129-66-8 分子式: C7H3N3O6 分子量: 257.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 ≤70% 129- 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 ≤70% 129- 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 ≤70% 129- 66-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遇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具收入塑料桶内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紧袖作服,长筒胶鞋,戴防化学品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 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 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 末、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 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7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7-三硝基芴酮

2,4,7-三硝基芴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7-三硝基芴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7-trinitrofluoren-9-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9 CAS No.: 129-79-3 分子式: C13H5N3O7 分子量: 315.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7-三硝基 芴酮 129- 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7-三硝基 芴酮 129- 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7-三硝基 芴酮 129- 7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具 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 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 。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用砂土、 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使用无火花具 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 空旷处引爆。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 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紧袖作服,长筒胶鞋,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针状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甲基戊酸

4-甲基戊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甲基戊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4-methylpentanoic acid 中文名称 2: 异己酸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75 CAS No.: 646-07-1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戊酸 646-0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戊酸 646-0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戊酸 646-0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雾对眼睛、粘膜 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严禁吸烟。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丁二醇单乙基醚

丁二醇单乙基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丁二醇单乙基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 but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85 CAS No.: 分子式: C6H14O2 分子量: 118.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二醇单乙 基醚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二醇单乙 基醚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二醇单乙 基醚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引起动物嗜睡,出现刺激症状,可引起肺 、肝、肾损害。液体滴入兔眼内,引起眼 损害。 未见职业性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 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 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 、热源,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 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定期体检。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具轻微醚气味。 熔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丁酸戊酯

丁酸戊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丁酸戊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yl butyrate 英文名称 2: pentyl butano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8 CAS No.: 540-18-1 分子式: C9H18O2 分子量: 158.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戊酯 540-18-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戊酯 540-18-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戊酯 540-18-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危害:在业生产中未发现对人的危害。 给动物致死量时发生皮毛粗造、共济失调 、气急、呼吸困难、抽搐和体温降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 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 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充装 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自给 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严禁吸烟。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异氰尿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 中文名称 2: 三氯(均)三嗪三酮 英文名称 2: symclos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28 CAS No.: 87-90-1 分子式: C3CI3N3O3 分子量: 232.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异氰尿 酸 87-9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异氰尿 酸 87-9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异氰尿 酸 87-9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粉末能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 统。受热或遇水能产生含氯或其他毒气浓 厚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 燃烧。遇氨、铵盐、尿素等含氮化合物及 水生成易爆炸的三氯化氮。受高热分解产 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 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还原剂、碱类等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乐杀螨

乐杀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乐杀螨 化学品英文名称: binapacryl 中文名称 2: 2-仲丁基-4,6-二硝基苯基-3-甲基丁烯酸酯 英文名称 2: 2-sec-butyl-4,6-dinitrophenyl-3-methyl-2- buteno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91 CAS No.: 485-31-4 分子式: C15H18N2O6 分子量: 322.3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乐杀螨 485- 3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乐杀螨 485- 3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乐杀螨 485- 31-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等毒杀虫剂。吸入、摄入或皮肤 吸收均可中毒。对眼睛有轻微刺激性。对 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弱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次氯酸盐溶液冲洗,洗液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戴乳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酸类接触。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碱类、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乙二酸二甲酯

乙二酸二甲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二酸二甲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methyl ethanedioate 中文名称 2: 草酸甲酯 英文名称 2: methyl oxa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872 CAS No.: 559-90-2 分子式: C4H6O4 分子量: 11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二酸二甲 酯 559-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二酸二甲 酯 559-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二酸二甲 酯 559-9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 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 致死。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 、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加热分解产生毒性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单斜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乙硼烷

乙硼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硼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borane 中文名称 2: 二硼烷 英文名称 2: boro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96 CAS No.: 19287-45-7 分子式: B2H6 分子量: 27.6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硼烷 19287-4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硼烷 19287-4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硼烷 19287-4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高浓度乙硼烷出现胸闷、气短、干咳 、心前区不适;可出现恶心、头痛、发热 等症状。重者可发生肺炎、肺水肿。 慢性 影响:长期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支 气管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轻。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在室 温下遇潮湿空气能自燃。与氟、氯、溴等 卤素会剧烈反应并能与氟氯烷灭火剂猛烈 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硼。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二 氧化碳。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 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300m,大泄 漏时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 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 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 毒面具,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 体泄漏到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卤素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 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 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超过 25℃,相对湿度不超过 75 %。应与氧化剂、碱类、卤素、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1 TLVTN: ACGIH 0.1ppm,0.11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正常作情况下,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空气 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乙酸-2-乙基己酯

乙酸-2-乙基己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2-乙基己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hexyl acetate 英文名称 2: 2-ethylhexanyl acet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42 CAS No.: 103-09-3 分子式: C10H20O2 分子量: 172.2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2-乙基 己酯 103- 0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2-乙基 己酯 103- 0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2-乙基 己酯 103- 0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严禁吸烟。作完毕,淋浴更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乙基二氯化锡

二乙基二氯化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基二氯化锡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chlorodiethylstannane 中文名称 2: 二氯二乙基锡 英文名称 2: dichlorodiethyltin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04 CAS No.: 866-55-7 分子式: C4H10CI2Sn 分子量: 247.7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二氯 化锡 866- 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二氯 化锡 866- 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二氯 化锡 866- 5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有头痛、头晕、乏力、精神萎靡、恶心 等。长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对 皮肤可致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 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1mg(Sn)/m3(皮) TLVWN: 0.2mg(Sn)/m3(皮) 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diethyl dithiocarbamate trihydrate 中文名称 2: 促进剂 SDC 英文名称 2: accelerator SDC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01 CAS No.: 20624-25-3 分子式: C5H10NS2・Na・3H2O 分子量: 225.3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二硫 代氨基甲酸 钠 20624- 2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二硫 代氨基甲酸 钠 20624- 2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二硫 代氨基甲酸 钠 20624- 2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 、氧化钠。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丁基苯

异丁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丁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sec-butyl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21 CAS No.: 135-98-8 分子式: C10H14 分子量: 134.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丁基苯 135-9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丁基苯 135-9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丁基苯 135-98-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具 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 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 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戊酸丁酯

戊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戊酸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butyl valer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70 CAS No.: 591-68-4 分子式: C9H18O2 分子量: 158.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酸丁酯 591-6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酸丁酯 591-6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酸丁酯 591-68-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尚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 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 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 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有特殊气味。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氟化氢钾

氟化氢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氢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bifluoride 中文名称 2: 酸式氟化钾 英文名称 2: potassium hydrogen flu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34 CAS No.: 7789-29-9 分子式: KHF2 分子量: 78.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氢钾 25~26% 7789-29-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氢钾 25~26% 7789-29-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氢钾 25~26% 7789-2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引起中毒。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可出现低血钙,不 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吸潮或遇水会产生大量的腐蚀性烟雾。其 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受高热 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氧化钾。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 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 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 水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 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F)(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2.5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氢化钠

氢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氢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hyd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91 CAS No.: 7647-69-7 分子式: NaH 分子量: 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钠 7647-6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钠 7647-6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钠 7647-6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皮肤直接接触引 起灼伤。误服造成消化道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 。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 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 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 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钠、水。 灭火方法: 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 1211 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 燥石墨粉、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 火花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 布、帆布覆盖。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 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 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 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醇类、卤素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 水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25℃,相对湿 度不超过 7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酸类、醇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具。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 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建议佩戴 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氢氧化铍

氢氧化铍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氢氧化铍 化学品英文名称: beryllium hydr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815 CAS No.: 13327-32-7 分子式: Be(OH)2 分子量: 43.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铍 13327-3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铍 13327-3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铍 13327-3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短期大量接触可引起急性铍病,主要表现 为急性化学性支气管炎或肺炎。肝脏往往 肿大,有压痛,甚至出现黄疸。 长期接触 小量铍可发生慢性铍病。除无力、消瘦、 食欲不振外,常有胸闷、胸痛、 气短和咳 嗽。X 线肺部检查分为三型:颗粒型、网 织型和结节型。 晚期可发生右心衰竭。皮 肤病变有皮炎、溃疡及皮肤肉芽肿。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不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 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 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最好采用湿式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 ”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01 前苏联 MAC(mg/m3): 0.001[Be] TLVTN: ACGIH 0.002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 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最好采用湿式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 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氯杀螨

氯杀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杀螨 化学品英文名称: p-chlorobenzyl-p-chlorophenyl sulfide 中文名称 2: 对氯苄基对氯苯基硫醚 英文名称 2: chloroc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98 CAS No.: 103-17-3 分子式: C13H10CI2S 分子量: 269.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杀螨 103- 1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杀螨 103- 1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杀螨 103- 17-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属低毒杀螨剂,对人的皮肤有刺激性。吸 入、食入或经皮吸收可引起中毒。动物实 验表明对肝、肾有损害作用。受热分解放 出有毒的氯和氧化硫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无臭晶体,业品有杏仁味。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溴戊烷

溴戊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溴戊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bromopentane 中文名称 2: 戊基溴 英文名称 2: amyl bro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58 CAS No.: 110-53-2 分子式: C5H11Br 分子量: 151.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戊烷 110- 5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戊烷 110- 5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戊烷 110- 5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溴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 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溴苯

溴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溴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brom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55 CAS No.: 108-86-1 分子式: C6H5Br 分子量: 157.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苯 108- 8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苯 108- 8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苯 108- 86-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上呼吸道,引起咳 嗽、胸部不适。高浓度吸入有麻醉作用。 液体或雾对眼睛有刺激性。较长时间接触 对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引起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头痛、迟钝、中枢神经系统 影响,甚至发生死亡。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 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充装要控制流 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3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甲酸异戊酯

甲酸异戊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酸异戊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amyl formate 中文名称 2: 蚁酸异戊酯 英文名称 2: isopentyl form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28 CAS No.: 110-45-2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异戊酯 110-45-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异戊酯 110-45-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异戊酯 110-45-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 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卤素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卤素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作现场严禁吸烟。作完毕,淋浴更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隐患排查检查清单-35 客运行业

Ⅰ级隐患自查 标准 Ⅱ级隐患自 查标准 Ⅲ级隐患自 查标准 Ⅳ级隐患类型 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 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 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 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公司法》 消防验收意 见(车站) 消防验收意见 (车站) 建设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 《消防法》 道路运输经 营许可证 道路运输经营许 可证 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经道路运 输管理部门审核同意,领取经营许可证件,向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 取营业执照,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后,方可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 《河南省道路运输 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管 理机构及人 员 设置安全生 产管理机构 或配备专职 或者兼职的 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 设置安全生产管 理机构或配备专 职或者兼职的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程技 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安全生产法》 资质证照 单位主要负 责人 单位主要负责人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 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法》 各部门、各 岗位职责 各部门、各岗位 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 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 《河南省安全生产 条例》 安全生产教 育培训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 训制度 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 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河南省道路运输 条例》 安全生产检 查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 度 车辆运行前、返场后安全检查。 《河南省道路运输 条例》 安全生产奖 励和惩罚制 度 安全生产奖励和 惩罚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内容包括:(一)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 惩罚的目的;(二)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基本原则;(三)明确 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条款;(四)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实施 方法。 《河南省安全生产 条例》 生产安全事 故报告和处 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 告和处理制度 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内容包括:(一)安全生产事故报 告和处理制度制定依据;(二)安全生产事故的概念;(三)安全生产 事故的分类;(四)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程序;(五)安全生产事故现场保 护的要求;(六)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七)安全生产事故资料 的归档要求;(八)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经验教训总结。 《河南省安全生产 条例》 安全生产责 任制 安全生产管 理制度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Excel 文件大小:36 KB 时间:2025-10-04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