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813项,搜索耗时:0.1025秒。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值班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值班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必须具备特种作业操作证,熟悉供电系统和配电室各种设备的性能和操 作方法。并具备在异常下采取措施的能力。 2、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值班巡视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工作 票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设备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等各项制度规定。 3、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及担任监护人的人员,应由动力部门领导批准。 4、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越过遮拦进行工作。 若有必要时移开遮拦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5、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鞋,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 避雷针。 6、巡视配电装置,进入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7、与供电单位或用户(调度员)联系,进行停、送电倒闸操作时,值班负 责人必须复诵核对无误,并且将联系内容和联系人姓名作好记录。 8、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油开关(或负荷开关等)、负荷侧刀闸、母线侧刀 闸的顺序依次操作。 9、高压设备和大容量低压总盘上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并由对设备 更为熟悉的一人担任监护。远方控制或隔墙操作的油开关和刀闸(和油开关有连 锁装置的)可以由单人操作。 10、用绝缘棒拉合高压刀闸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刀闸和油开关,都应戴绝 缘手套。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11、带电装卸熔断器时,应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 并站在绝缘垫上。 12、电器设备停电后,在未拉开刀闸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应视为为有电,不 得触及设备和进入遮拦,以防突然来电。 13、施工和检修需要停电时,值班人员应该按照工作票制度要求做好防护措 施,包括停电、验电、装设临时接地线、装设遮拦和悬挂警示牌,会同工作负责 人现场检查确认无电,并交待附近带电设备位置和注意事项,然后双方办理许可 开工签证,方可开始工作。 14、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撤离,工作负责人向值班人员交待清楚,并共同 检查,然后双方办理工作终结签证后,值班人员方可拆除安全措施,恢复送电。 15、在未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前,值班人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闸供电。 16、高压设备停电工作时,距离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小于规定的设 备必须停电。带电部分工作人员的后面或两侧无可靠措施者也必须停电。 17、停电时必须切断各回线可能来电的电源。不能只拉开油开关进行工作, 而必须拉开电闸,使各回线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变压器与电压互感器必须 从高低压两侧断开。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熔断器都要取下。油开关的操作电源 要断开。刀闸的操作把手要锁住。 18、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登记合适并且合格的验电器,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 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实验证明验电器良好。高压设备验电必须戴 上绝缘手套。 19、当验明设备却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导体接地并互相短路。对 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或可能产生感应电流的部分都要装设接地线,接地 线应用多股裸软铜线,截面不得小于 25 平方毫米。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 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好地 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都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 手套。装拆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不许检修人员自行装拆和变动接地线。接地线 应编号并放在固定地点。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 20、在电容器组回路上工作时必须要将电容器逐个对地放电。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7.5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二硝基苯

1,3-二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二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di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间二硝基苯 英文名称 2: m-dinit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28 CAS No.: 99-65-0 分子式: C6H4N2O4 分子量: 168.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硝基 苯 99-6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硝基 苯 99-6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硝基 苯 99-6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易经 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 力、皮肤粘膜紫绀、手指麻木等症状;严 重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 心律紊乱、昏迷、抽搐、呼吸麻痹。有时 中毒后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中毒性肝 病。 慢性中毒:可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慢 性溶血时,可出现贫血、黄疸;可引起中 毒性肝病。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 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泡沫、二 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 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 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 、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 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 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皮]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OSHA 1mg/m3[皮]; ACGIH 0.15ppm,1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4-二氯丁烷

1,4-二氯丁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4-二氯丁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4-dichlorobutane 中文名称 2: 二氯四亚甲基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1 CAS No.: 110-56-5 分子式: C4H8Cl2 分子量: 127.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二氯丁 烷 110-5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二氯丁 烷 110-5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二氯丁 烷 110-56-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易燃。受热分解能放 出剧毒的光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5-戊二醇

1,5-戊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5-戊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1,5-pentadiol 英文名称 2: 1,5-pentylene 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7 CAS No.: 111-29-5 分子式: C5H12O2 分子量: 104.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戊二醇 111-29-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戊二醇 111-29-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5-戊二醇 111-2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有轻微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 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 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 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味、粘稠液体。 熔点(℃): -18 沸点(℃): 239 相对密度(水=1): 0.99(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59 饱和蒸气压(kPa): <0.0013(2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氯己烷

1-氯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chlorohexane 中文名称 2: 己基氯 英文名称 2: n-hex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7 CAS No.: 544-10-5 分子式: C6H13Cl 分子量: 120.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氯己烷 544-1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氯己烷 544-1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氯己烷 544-1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受热分解能放出剧毒 的光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 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硝基氯苯

2,4-二硝基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硝基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nitrochlo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4-氯-1,3-二硝基苯 英文名称 2: 4-chloro-1,3-dinit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59 CAS No.: 97-00-7 分子式: C6H3ClN2O4 分子量: 202.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氯苯 97-00-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氯苯 97-00-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氯苯 97-00-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皮肤致敏物,60%~80%的接触者 发生皮炎,微量接触也能致病。表现为发 痒、灼痛的丘疹、水疱,重者发生剥脱性 皮炎。可引起其他过敏反应,如支气管哮 喘等。本品全身性毒性微弱,偶见引起紫 绀和全身中毒症状。有可能引起肝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酒精擦试局部。用流 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已知在 150℃下受强烈震动能引起 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须远离以防炸伤。在物料附近失火,须用 水保持容器冷却。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 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 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皮] 前苏联 MAC(mg/m3): 0.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 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硝基苯酚

2,4-二硝基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硝基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nit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 CAS No.: 51-28-5 分子式: C6H4N2O5 分子量: 184.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 51-28- 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 51-28- 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苯酚 51-28- 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直接作用于能量代射过程,可使细胞 氧化过程增强,磷酰化过程抑制。 急性中 毒:表现为皮肤潮红、口渴、大汗、烦躁 不安、全身无力、胸闷、心率和呼吸加快 、体温升高(可达 40℃以上)、抽搐、肌肉 强直,以致昏迷。最后可因血压下降、肺 及脑水肿而死亡。成人口服致死量约 1 克 。 慢性中毒:有肝、肾损害,白内障及周 围神经炎。可使皮肤黄染,引起湿疹样皮 炎,偶见剥脱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火种、高温、摩擦、震动或接触碱性物 质、氧化剂均易引起爆炸。与重金属粉末 能起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盐, 增加敏感度。粉 尘在流动和搅拌时,会有静电积累。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禁 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 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 泄漏:用水润湿,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长筒 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 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 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庚醇

2-庚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庚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heptanol 英文名称 2: amyl methyl carbi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91 CAS No.: 542-49-7 分子式: C7H16O 分子量: 11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庚醇 542- 4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庚醇 542- 4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庚醇 542- 4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睛、 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 起眼睛的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酚

2-甲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phenol 中文名称 2: 邻甲酚 英文名称 2: o-cres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665 CAS No.: 95-48-7 分子式: C7H8O 分子量: 108.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酚 95- 4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酚 95- 4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酚 95- 4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引起多脏器损害。 急性中毒:引起肌肉 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 、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 、肾、胰等脏器损害,最终发生呼吸衰竭 。 慢性影响:可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肝 、肾损害和皮疹。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 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 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 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立即给饮植物油 15~30mL。催吐。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 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OSHA 5ppm[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采取隔离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头罩型 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可能接触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羟基丙腈

3-羟基丙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羟基丙腈 化学品英文名称: 3-hydroxypropionitrile 中文名称 2: 氰化乙醇 英文名称 2: ethylene Cyanohydrin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84 CAS No.: 109-78-4 分子式: C3H5NO 分子量: 71.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丙腈 109-7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丙腈 109-7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丙腈 109-78-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反复接触可引起肾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 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氯磺酸、发烟硫酸 、硫酸、氢氧化钠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 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甲基喹啉

4-甲基喹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甲基喹啉 化学品英文名称: 4-methyl quinoline 中文名称 2: 4-甲基氮杂萘 英文名称 2: 4-lep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56 CAS No.: 491-35-0 分子式: C10H9N 分子量: 14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喹啉 491-3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喹啉 491-3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甲基喹啉 491-3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对皮肤和眼睛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并引起严重的持久性的损害。受热分解放 出氮氧化物的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三氯甲基硫代)酞酰亚胺

N-(三氯甲基硫代)酞酰亚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N-(三氯甲基硫代)酞酰亚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N-(trichloromethylthio)phthalimide 中文名称 2: 灭菌丹 英文名称 2: folpet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21 CAS No.: 133-07-3 分子式: C9H4CI3NO2S 分子量: 296.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三氯甲基 硫代)酞酰亚 胺 133-0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三氯甲基 硫代)酞酰亚 胺 133-0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三氯甲基 硫代)酞酰亚 胺 133-07-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遇热分解出氯 、氮氧化物、氧化硫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丁酸丁酯

丁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丁酸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n-butyl butyr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7 CAS No.: 109-21-7 分子式: C8H16O2 分子量: 144.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丁酯 109-21-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丁酯 109-21-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丁酯 109-21-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工业生产中未发现对人的危害。动物中 毒的表现为暂时的兴奋,共济失调,上呼 吸道刺激,迅速发展至呼吸紊乱。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 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 器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 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充装要控 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空气 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丁酸酐

丁酸酐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丁酸酐 化学品英文名称: butyric anhyd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923 CAS No.: 106-31-0 分子式: C8H14O3 分子量: 158.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酐 ≥95.0% 106-3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酐 ≥95.0% 106-3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酐 ≥95.0% 106-3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 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 致死。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 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 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 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 原剂、酸类、碱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 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酸碱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溴乙醛

三溴乙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溴乙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bromoacetaldehyde 中文名称 2: 溴醛 英文名称 2: broma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50 CAS No.: 115-17-3 分子式: C2HBr3O 分子量: 280.7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乙醛 115-1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乙醛 115-1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乙醛 115-17-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性和腐蚀性。受热分解释出有催泪性 和腐蚀性气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 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热分解放出有催泪性及腐蚀性的气体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急骤加剧。具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 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严禁 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acetate 中文名称 2: 醋酸乙酯 英文名称 2: acetic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401 CAS No.: 141-78-6 分子式: C4H8O2 分子量: 8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乙酯 141-7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乙酯 141-7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乙酯 141-78-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 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 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 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 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 、白细胞增多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 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300 前苏联 MAC(mg/m3): 20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乙酸异丁酯

乙酸异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异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butyl acetate 中文名称 2: 醋酸异丁酯 技术说明书编码: 407 CAS No.: 110-19-0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异丁酯 110-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异丁酯 110-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异丁酯 110-1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性。高浓度吸 入有麻醉作用,引起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等。大量口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 ,甚至发生昏迷。皮肤较长时间接触有刺 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 化剂发生反应, 可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 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00 TLVTN: OSHA 150ppm,713mg/m3; ACGIH 150ppm,713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

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 化学品英文名称: N,N-diethyl-p-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98 CAS No.: 6283-63-2 分子式: C10H16N2・H2SO4 分子量: 262.3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对苯 二胺硫酸盐 ≥98.0% 6283-6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对苯 二胺硫酸盐 ≥98.0% 6283-6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基对苯 二胺硫酸盐 ≥98.0% 6283-6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0%。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粉红色结晶,易氧化成红色。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嗪农

二嗪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嗪农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azinon 中文名称 2: 地亚农 英文名称 2: Dazzel,DBD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07 CAS No.: 333-41-5 分子式: C12H21N2O3PS 分子量: 304.3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嗪农 333- 4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嗪农 333- 4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嗪农 333- 41-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人经口的 MLD 为 50mg/kg。本品属于高 毒类农药。其中毒表现及对胆碱酯酶活性 的影响同一般有机磷农药。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 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2%~5%碳 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 毒的氮、磷和硫的氧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持库温在结晶点以 上,防止冻裂容器及变质。应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 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0.1mg/m3[皮]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辛二烯

辛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辛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7-octadi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81 CAS No.: 3710-30-3 分子式: C8H14 分子量: 11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辛二烯 3710-3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辛二烯 3710-3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辛二烯 3710-3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低毒类。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 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 积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 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 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 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0-0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甲酸乙酯

甲酸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formate 中文名称 2: 蚁酸乙酯 技术说明书编码: 323 CAS No.: 109-94-4 分子式: C3H6O2 分子量: 74.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乙酯 109-94-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乙酯 109-94-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乙酯 109-94-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 吸道刺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倦 睡、神志丧失。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口 服刺激口腔和胃,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 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 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 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 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 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10-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癸二酸二辛酯

癸二酸二辛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癸二酸二辛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octyl sebacate 中文名称 2: 皮脂酸二辛酯 英文名称 2: bis(2-ethylhexyl)sebac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06 CAS No.: 122-62-3 分子式: C26H50O4 分子量: 426.6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癸二酸二辛 酯 122-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癸二酸二辛 酯 122-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癸二酸二辛 酯 122-6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 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 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 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 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注意个 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液体。 熔点(℃): -55 沸点(℃): 248(1.20kPa)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10-2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碳酸二丙酯

碳酸二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碳酸二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propyl carbonate 中文名称 2: 碳酸丙酯 英文名称 2: propyl carbo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64 CAS No.: 623-96-1 分子式: C7H14O3 分子量: 146.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碳酸二丙酯 623-9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碳酸二丙酯 623-9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碳酸二丙酯 623-96-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 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充装要控 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 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必要时,建议佩戴空气 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3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邻氯苯胺

邻氯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邻氯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o-chloroaniline 中文名称 2: 2-氯苯胺 技术说明书编码: 787 CAS No.: 95-51-2 分子式: C6H6ClN 分子量: 127.5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氯苯胺 95-51-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氯苯胺 95-51-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氯苯胺 95-51-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能经无损皮肤吸收。不易引起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但对肾、肝有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0.02ppm,0.22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1-0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马来酸二烯丙酯

马来酸二烯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马来酸二烯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allyl maleate 中文名称 2: 顺丁烯二酸二烯丙酯 英文名称 2: maleic acid,diall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66 CAS No.: 999-21-3 分子式: C10H12O4 分子量: 196.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马来酸二烯 丙酯 999- 2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马来酸二烯 丙酯 999- 2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马来酸二烯 丙酯 999- 2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 有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1-08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