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39项,搜索耗时:0.0268秒。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2,3,4-氯化萘

1,2,3,4-氯化萘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2,3,4-氯化萘 学品英文名称: 1,2,3,4-tetrachloronaphthalene 技术明书编码: 1222 CAS No.: 1335-88-2 分子式: C10H4Cl4 分子量: 265.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氯 化萘 1335- 8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氯 化萘 1335- 8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氯 化萘 1335- 88-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出现疲劳、尿色 加深、黄疸等。长期接触可引起痤疮。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2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182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一氯乙酸

一氯乙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一氯乙酸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chloroacetate 中文名称 2: 氯醋酸 英文名称 2: chloroacetic acid sodium salt 技术明书编码: 1511 CAS No.: 3926-62-3 分子式: C2H2ClO2Na 分子量: 116.4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乙酸 3926-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乙酸 3926-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乙酸 3926-6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和腐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或结晶。 熔点(℃): 20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七硫化

七硫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七硫化学品英文名称: phosphorus hepta sulfide 中文名称 2: 七硫化亚磷 技术明书编码: 1986 CAS No.: 12037-82-0 分子式: P4S7 分子量: 348.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七硫化磷 12037-8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七硫化磷 12037-8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七硫化磷 12037-8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或吸入本品会中毒。具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或摩擦极易燃烧。与潮湿空气接触会 发热以至燃烧。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 、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猛酸盐等组成敏 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 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 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尤其要 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浅黄色结晶或浅灰色粉末。 熔点(℃): 310 沸点(℃): 523 相对密度(水=1): 2.19(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氧基

乙氧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氧基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ethylate 中文名称 2: 乙醇 英文名称 2: sodium eth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2990 CAS No.: 141-52-6 分子式: C2H50Na 分子量: 68.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氧基 16.5~18.0% 141-5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氧基 16.5~18.0% 141-5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氧基 16.5~18.0% 141-5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能腐蚀眼睛 、皮肤和粘膜。接触后有刺激感、喉痛、 咳嗽、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肺水 肿。皮肤及眼睛接触引起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水迅速分解 。在潮湿空气中着火。燃烧时放出有毒的 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 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 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 腐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尤其要注 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氰胺

二氰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氰胺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Dicyanamide 技术明书编码: 1933 CAS No.: 1934-75-4 分子式: C2H3Na 分子量: 89.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氰胺 1934-75-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氰胺 1934-75-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氰胺 1934-75-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具有刺激 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氰化物和氮氧化物剧毒 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氢、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 熔点(℃): 315(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70(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硝基邻甲酚(含水≥15%)

二硝基邻甲酚(含水≥15%)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硝基邻甲酚(含水≥15%) 学品英文名称: sodiam dinitro-o-cresolate 英文名称 2: sodium 4,6-dinitro-o-cres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2288 CAS No.: 2312-76-7 分子式: C7H5N2O5・Na 分子量: 220.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硝基邻甲 酚(含水 ≥15%) 2312-7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硝基邻甲 酚(含水 ≥15%) 2312-7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硝基邻甲 酚(含水 ≥15%) 2312-76-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受热分解可释出有毒的氮氧化物烟 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高毒。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干燥时经震动、撞击 会引起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 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为安全起见,储存时可加不少于 15%的水 作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化硅

氟化硅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硅 学品英文名称: silicon tetra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化硅 英文名称 2: silicon 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75 CAS No.: 7783-61-1 分子式: SiF4 分子量: 104.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硅 7783-6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硅 7783-6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硅 7783-6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严重损 害。局部腐蚀作用强。严重中毒者可致肺 炎、肺水肿。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潮湿空气中产生白色有腐蚀性和刺激性 的氟化氢烟雾。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硅酸 及氟化氢。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 即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 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密闭型防毒服 ,戴橡胶手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 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 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 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密闭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潮解,在潮湿空气中 可产生浓烟雾。 熔点(℃): -90.2(175.6kPa)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化硫

氟化硫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硫 学品英文名称: sulphur tetrafluoride 英文名称 2: sulfur tetra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1572 CAS No.: 7783-60-0 分子式: SF4 分子量: 108.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硫 7783-6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硫 7783-6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硫 7783-6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有强烈毒性的刺激性气体,可引起类似 光气的呼吸道损害。实验动物有明显的肺 水肿改变。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或水蒸气、酸或酸气产生剧毒的烟雾 。腐蚀性很强, 可腐蚀玻璃和大多数金属。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然后根据着 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禁止用水、 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 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300m,大泄 漏时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 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 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密闭型防毒服 ,戴橡胶手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 免与水接触。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 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F]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ACGIH 0.44mg/m3[上限值]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密闭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熔点(℃): -124 沸点(℃): -38 相对密度(水=1): 1.95(液);2.35(固)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7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硒

氯化硒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硒 学品英文名称: selenium tetra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1142 CAS No.: 分子式: SeCl4 分子量: 220.7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硒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硒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硒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无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分解释出剧毒的气体。能与磷、钾 、过氧化钾、过氧化剧烈反应。遇水或 潮湿空气分解出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物、氧化硒。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 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超过 35℃,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0.2mg[Se]/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 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 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结晶,易潮解。 熔点(℃): 305 沸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3.7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0.13/74℃)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碲

氯化碲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碲 学品英文名称: tellurium tetra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碲 英文名称 2: tellurium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814 CAS No.: 10026-07-0 分子式: TeCI4 分子量: 26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碲 10026-0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碲 10026-0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碲 10026-07-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遇水即产生氯化氢气体,有腐蚀性及毒 性。在 0.1mg/m3 浓度以上时, 接触者即 可发生中毒。接触者及中毒者,其呼气中 出现严重的蒜臭味。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 性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啼。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 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乳胶手套。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氨接触。尤其要注 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碱类、氨、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1mg(Te)/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极易潮解的固体。 熔点(℃): 224 沸点(℃): 38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3.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苯基三氯硅烷

氯苯基三氯硅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苯基三氯硅烷 学品英文名称: tetrachlorobenzoltrichlorosilane 技术明书编码: 1304 CAS No.: 分子式: C6HCl7Si 分子量: 349.3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苯基三 氯硅烷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苯基三 氯硅烷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苯基三 氯硅烷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未见毒性资料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现场备有冲洗眼及 皮肤的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有氯气味的固体,易水解。 熔点(℃): 41-44 沸点(℃): 140-146(0.5kPa)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苯酞

氯苯酞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苯酞 学品英文名称: fthalide 中文名称 2: 稻瘟酞 英文名称 2: 4,5,6,7-tetrachlorophthalide 技术明书编码: 2809 CAS No.: 分子式: C8H2CI4O2 分子量: 27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苯酞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苯酞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苯酞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低毒杀菌剂。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在试验剂量下对动物无致突变、致畸、 致癌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切勿将 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 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密闭化。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 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 透气型防毒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化。保证良好的自燃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热必斯 50%可湿性粉剂。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209~21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甲基丁烷

甲基丁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丁烷 学品英文名称: 2,2,3,3-tetramethylbutane 中文名称 2: 六甲基乙烷 英文名称 2: hexamethylethane 技术明书编码: 2803 CAS No.: 594-82-1 分子式: C8H18 分子量: 114.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丁烷 594-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丁烷 594-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丁烷 594-82-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极易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100.7 沸点(℃): 106.5 相对密度(水=1): 0.8242(2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硼酸

硼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硼酸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orate 中文名称 2: 硼砂 英文名称 2: sodium tetraborate 技术明书编码: 1334 CAS No.: 1330-43-4 分子式: Na2B4O7 分子量: 201.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硼酸 1330-4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硼酸 1330-4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硼酸 1330-4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生产中可引起结膜炎、喉炎、气管炎及皮 炎。接触硼砂的工人有脱发的病例。误服 后以胃肠道刺激症状为主,恶心、呕吐、 腹泻等,伴有头痛、烦躁不安,继之可发 生脱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 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1mg/m3(无水及五水化合物)5mg/m3(十水 化合物)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臭、无色、半透明、味咸的晶体或白色 晶状粉末。 熔点(℃): 741 沸点(℃): 1575(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3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硝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硝基苯酚 学品英文名称: p-nitrophenol sodium salt 中文名称 2: 4-硝基酚 英文名称 2: sodium 4-nitrophen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2189 CAS No.: 824-78-2 分子式: C6H4NO3・Na 分子量: 161.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苯酚 824-7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苯酚 824-7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苯酚 824-78-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人体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 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 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 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化氢

氟化氢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氢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ifluoride 中文名称 2: 酸式氟化 英文名称 2: sodium hydrogen 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335 CAS No.: 1333-83-1 分子式: NaHF2 分子量: 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氢 ≥98.0% 1333-8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氢 ≥98.0% 1333-8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氢 ≥98.0% 1333-83-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粉尘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吸入后引起呼吸道粘膜组织破坏和严重肺 炎,重者可致死。口服灼伤消化道,大量 口服可致死。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分解,放出剧毒的氟化氢气体。其水 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受热易分 解,燃烧时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体。受热 分解,放出高毒的氟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 容器中。也可以用苏打灰或熟石灰中和。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 水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酸类、食用学品 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F)(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2.5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化铝

氟化铝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铝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aluminium fluoride 中文名称 2: 冰晶石 英文名称 2: aluminum sodium 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333 CAS No.: 15096-52-3 分子式: AIF6・3Na 分子量: 209.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铝 15096-5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铝 15096-5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铝 15096-5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长期吸入本 品粉尘,可致尘肺和氟骨症。分解产物氟 化氢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酸或酸雾会放出剧毒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氟化氢、氧化铝。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F)(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2mg(Al)/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白色玻璃样的固体。 熔点(℃): 100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9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硼酸

硼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硼酸 学品英文名称: fluoroboric acid 中文名称 2: 硼氟酸 英文名称 2: borofluor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939 CAS No.: 16872-11-0 分子式: HBF4 分子量: 87.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 20.0% 16872-1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 20.0% 16872-1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 20.0% 16872-1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 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 、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 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 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氟化物气体。能腐蚀大多数金属及有机 组织。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氧化硼。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 剂: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 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2.5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 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 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硼酸

硼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硼酸学品英文名称: lead fluoroborate 中文名称 2: 氟硼酸铅溶液(含量>28%) 英文名称 2: lead fluoborate,solution (containing>28%) 技术明书编码: 2344 CAS No.: 13814-96-5 分子式: Pb(BF4)2 分子量: 380.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铅 >28% 13814-9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铅 >28% 13814-9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铅 >28% 13814-96-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和皮肤有刺激及腐蚀性,可 致眼和皮肤灼伤。在体内影响多种酶的活 性及糖代谢,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及氟骨症 。长期接触可致铅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具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铅、氟化氢、氧化硼。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 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 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 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 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 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 产生烟雾。避免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5(尘)(mg/m3),0.03(烟)(mg/m3) 前苏联 MAC(mg/m3): 0.01/0.005(Pb)(mg/m3) TLVTN: 0.15mg(Pb)/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硼酸

硼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硼酸学品英文名称: cadmium fluoroborate 英文名称 2: cadmium fluoborate 技术明书编码: 2345 CAS No.: 14486-19-2 分子式: Cd(BF4)2 分子量: 286.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镉 14486-19-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镉 14486-19-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镉 14486-1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或吸入粉尘会中毒。刺激皮肤。吸入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和肺水肿;误服出 现急性胃肠炎。慢性影响可损害肾、肺, 影响钙、磷代谢,发生氟骨症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为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镉、氟化氢、氧化硼、氧化镉。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5(尘)(mg/m3) 前苏联 MAC(mg/m3): 0.05/0.01 TLVTN: 0.05mg(Cd)/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易潮解。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2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氢化

氢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氢化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hydride 技术明书编码: 491 CAS No.: 7647-69-7 分子式: NaH 分子量: 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 7647-6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 7647-6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 7647-6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皮肤直接接触引 起灼伤。误服造成消化道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 。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 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 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 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水。 灭火方法: 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 1211 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 燥石墨粉、干燥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 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 布、帆布覆盖。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 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 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 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醇类、卤素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 水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25℃,相对湿 度不超过 7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酸类、醇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 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建议佩戴 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化亚铜(三)

氰化亚铜(三)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亚铜(三)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copper cyanide 中文名称 2: 紫铜矾 英文名称 2: copper sodium 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2672 CAS No.: 14264-31-4 分子式: Na3Cu(CN)4 分子量: 236.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亚铜(三 ) 14264- 3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亚铜(三 ) 14264- 3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亚铜(三 ) 14264- 31-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均有毒。口服剧毒 。非骤死者先出现感觉无力、头痛、眩晕 、恶心、呼吸困难等,随后面色苍白、抽 搐、失去知觉,呼吸停止而死亡。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或接触酸或酸雾放出剧毒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氰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 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1mg(Cu)/m3,5mg(CN)/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为氰化亚铜和氰化的复盐。 熔点(℃): 10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01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酸

氰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酸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cyanate 技术明书编码: 1923 CAS No.: 917-61-3 分子式: NaOCN 分子量: 65.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 917- 6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 917- 6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 917- 6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小鼠肌注 LD50 310mg/kg,较小剂量时引 起嗜睡, 较大剂量时引起嗜睡和阵发性痉 挛;后期呈强直性痉挛。本品的毒作用可 能由氰酸基所致。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氰化氢、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mg/m3(按 CN 计)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粉末。 熔点(℃): 550 沸点(℃): >60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94(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焦磷酸

焦磷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焦磷酸 学品英文名称: pyrophosphoric acid tetrasodium salt 中文名称 2: 焦磷酸 英文名称 2: 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 技术明书编码: 2487 CAS No.: 265.9 分子式: 分子量: Na4P2O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 265.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 265.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 265.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 泻。受热分解放出氧化磷和氧化的烟雾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磷、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 受潮。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88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4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环次甲基硝胺

次甲基硝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环次甲基硝胺 学品英文名称: cyclotetramethylene tetranitramine 中文名称 2: 奥克托金 英文名称 2: octogen 技术明书编码: 2396 CAS No.: 2691-41-0 分子式: C4H8N8O8 分子量: 29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次甲基 硝胺 ≤85% 2691- 4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次甲基 硝胺 ≤85% 2691- 4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次甲基 硝胺 ≤85% 2691- 4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属中等毒类。对眼睛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着火后会转为爆轰。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 温不宜超过 3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85%,含水≥15%。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282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