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05项,搜索耗时:0.0108秒。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氯萘

2-氯萘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氯萘 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naphthalene 中文名称 2: β-氯萘 英文名称 2: β-chloronaphthalene 技术明书编码: 2613 CAS No.: 91-58-7 分子式: C10H7CI 分子量: 162.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萘 91- 5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萘 91- 5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萘 91- 5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可引起光照性皮 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皮)(mg/m3)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片状结晶。 熔点(℃): 59.5~60 沸点(℃): 256 相对密度(水=1): 1.178(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4-氨基苯甲酸

4-氨基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4-氨基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4-amin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对氨基苯甲酸 英文名称 2: p-amino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182 CAS No.: 150-13-0 分子式: C7H7NO2 分子量: 137.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18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3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β-萘胺

β-萘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β-萘胺 学品英文名称: β-naphthylamine 中文名称 2: β-氨基萘 英文名称 2: β-aminonaphthalene 技术明书编码: 715 CAS No.: 91-59-8 分子式: C10H9N 分子量: 143.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β-萘胺 91- 5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β-萘胺 91- 5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β-萘胺 91- 5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作用。中 毒症状有紫绀、排尿困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与氧 化剂可发生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到微粉红色片状,略有芳香气味。 熔点(℃): 111.5 沸点(℃): 30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氟化锑

三氟化锑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氟化锑 学品英文名称: antimony tri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化锑 英文名称 2: antimony(Ⅲ)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832 CAS No.: 7783-56-4 分子式: SbF3 分子量: 178.7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化锑 7783-5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化锑 7783-5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化锑 7783-5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遇水或潮湿空气产生氟化氢。对皮肤 、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 起喉、支气管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 肺炎或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 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 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或接触酸或酸雾放出剧毒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氧化锑。 灭火方法: 采用水、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 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 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包 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以锑计] 前苏联 MAC(mg/m3): 0.3[Sb] TLVTN: 2.5mg/m3(按 F 计)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灰色结晶, 易潮解。 熔点(℃): 292 沸点(℃): 319(升华) 相对密度(水=1): 4.38(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氟化钴

二氟化钴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氟化钴 学品英文名称: cobaltous 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化亚钴 英文名称 2: cobalt(Ⅱ)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213 CAS No.: 10026-17-2 分子式: CoF2 分子量: 96.9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氟化钴 10026-1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氟化钴 10026-1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氟化钴 10026-17-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 、摄入有毒。对皮肤及粘膜有刺激和 腐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钴、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 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 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建议值)(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2.5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红色单斜或四方形结晶。 熔点(℃): 1100~1200 沸点(℃): 1400 相对密度(水=1): 4.4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氧化锡

二氧化锡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氧化锡 学品英文名称: stannic oxide 中文名称 2: 氧化高锡 英文名称 2: tin per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1325 CAS No.: 18282-10-5 分子式: SnO2 分子量: 150.6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氧化锡 ≥98.5% 18282-1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氧化锡 ≥98.5% 18282-1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氧化锡 ≥98.5% 18282-1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锡烟尘可发生 金属烟热,先感全身无力、头痛、咽干、 口内金属味和胸部压迫感,有时伴有恶心 、呕吐、咳嗽、气促等,继而寒战和发热 。 长期吸入二氧化锡烟尘可引起锡肺(锡 末沉着症)。可引起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锡。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 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 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2mg/m3(按 Sn 计)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邻苯二甲酸紫比色法;栎精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98.5%;铁≤0.04%;铜≤0.02%; 铅≤0.05%;砷≤0.01%;硫≤0.01%;盐酸 可溶物≤ 0.5% 。 外观与性状: 白色无定形粉末。 熔点(℃): 1127 沸点(℃): 1800-1900(升华) 相对密度(水=1): 6.6-6.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氰胺钠

二氰胺钠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氰胺钠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Dicyanamide 技术明书编码: 1933 CAS No.: 1934-75-4 分子式: C2H3Na 分子量: 89.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氰胺钠 1934-75-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氰胺钠 1934-75-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氰胺钠 1934-75-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具有刺激 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氰化物和氮氧化物剧毒 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氢、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 熔点(℃): 315(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70(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硫化二苄

二硫化二苄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硫化二苄 学品英文名称: dibenzyl disulfide 中文名称 2: 二苄基二硫 英文名称 2: benzyl disulfide 技术明书编码: 1302 CAS No.: 150-60-7 分子式: C14H14S2 分子量: 246.3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二苄 150-6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二苄 150-6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硫化二苄 150-60-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接触者有恶心、乏力、食欲下降,可以恢 复。目前,未见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二氧化碳、 泡沫、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粉色固体。 熔点(℃): 70-72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五氟化磷

五氟化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五氟化磷 学品英文名称: phosphorus penta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化磷 技术明书编码: 79 CAS No.: 7647-19-0 分子式: PF5 分子量: 1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氟化磷 7647-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氟化磷 7647-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氟化磷 7647-1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潮湿空气中产生有毒和腐蚀性的氟化氢 。本品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强烈刺激作 用,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炎症,肺水肿。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潮湿空气中产生白色有腐蚀性和刺激性 的氟化氢烟雾。在水中分解放出剧毒的腐 蚀性气体。遇碱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磷、磷烷、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 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300m,大泄 漏时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 烟雾。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 触。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 ,防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碱类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必要时,佩戴空气 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味的气体,在潮湿空 气中剧烈发烟。 熔点(℃): -93.8 沸点(℃): -84.6 相对密度(水=1): 5.81(气体)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3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八氟-2-丁烯

八氟-2-丁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八氟-2-丁烯 学品英文名称: octafluorobut-2-ene 中文名称 2: 全氟-2-丁烯 英文名称 2: perfluoro-2-butene 技术明书编码: 1946 CAS No.: 360-89-4 分子式: C4F8 分子量: 2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八氟-2-丁烯 360-8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八氟-2-丁烯 360-8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八氟-2-丁烯 360-8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热解能放出高毒氟化氢。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 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 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 有可能,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 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乳胶手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 碰撞、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过氧化物、食用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1(八氟异丁烯)(mg/m3)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注意检测毒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熔点(℃): -139--129 沸点(℃): 1.2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9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六氟硅酸铵

六氟硅酸铵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六氟硅酸铵 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um silico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硅酸铵 英文名称 2: ammonium fluorosilicate 技术明书编码: 2546 CAS No.: 16919-19-0 分子式: (NH4)2SiF6 分子量: 178.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铵 ≥98% 16919-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铵 ≥98% 16919-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铵 ≥98% 16919-1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或吸入会中毒。对眼睛、皮肤、粘膜 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可致喉 、支气管痉挛、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 肿。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酸反应,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受高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硅、氟化氢、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熔点(℃): (升华)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0(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咔唑

咔唑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咔唑 学品英文名称: carbazole 中文名称 2: 9-氮(杂)芴 英文名称 2: dibenzopyrrole 技术明书编码: 1125 CAS No.: 86-74-8 分子式: C12H9N 分子量: 16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咔唑 86-74- 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咔唑 86-74- 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咔唑 86-74- 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使皮肤对光敏感。 本品本身并未列入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 ,但其某些衍生物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致 癌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食 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单斜片状结晶,有特殊气味。 熔点(℃): 244.8 沸点(℃): 354.8 相对密度(水=1): 1.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四甲基丁烷

四甲基丁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四甲基丁烷 学品英文名称: 2,2,3,3-tetramethylbutane 中文名称 2: 六甲基乙烷 英文名称 2: hexamethylethane 技术明书编码: 2803 CAS No.: 594-82-1 分子式: C8H18 分子量: 114.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甲基丁烷 594-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甲基丁烷 594-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甲基丁烷 594-82-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极易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100.7 沸点(℃): 106.5 相对密度(水=1): 0.8242(2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硝基联苯

对硝基联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硝基联苯 学品英文名称: p-nitrodiphenyl 中文名称 2: 4-硝基联苯 英文名称 2: 4-nitrobiphenyl 技术明书编码: 2191 CAS No.: 92-93-3 分子式: C12H9NO2 分子量: 199.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联苯 92-9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联苯 92-9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联苯 92-93-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人体有毒。中毒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出现紫绀、心肌缺氧、贫血、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美国 ACGIH 将其列为确定人类致 癌物。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受 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戴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黄色针状结晶。 熔点(℃): 113~114 沸点(℃): 340 相对密度(水=1): 1.32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羟基苯醛

对羟基苯醛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羟基苯醛 学品英文名称: p-hydroxy benzaldehyde 中文名称 2: 4-羟基苯甲醛 英文名称 2: 4-formylphenol 技术明书编码: 1751 CAS No.: 123-08-0 分子式: C7H6O2 分子量: 122.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醛 123-0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醛 123-0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醛 123-0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 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红棕色粉末。 熔点(℃): 116 沸点(℃): 升华 相对密度(水=1): 1.1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2 饱和蒸气压(kPa): 0.13(12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戊二酸

戊二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戊二酸 学品英文名称: glutaric acid 英文名称 2: pentandi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766 CAS No.: 110-94-1 分子式: C5H8O4 分子量: 132.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二酸 ≥99.0% 110-9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二酸 ≥99.0% 110-9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二酸 ≥99.0% 110-9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本品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 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 放出刺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 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99.0%;水中不溶物≤0.01%;灼烧 残渣≤ 0.1%。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固体。 熔点(℃): 95-98 沸点(℃): 200(2.67kPa)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抗氧剂1076

抗氧剂 1076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抗氧剂 1076 学品英文名称: antioxidant1076 技术明书编码: 1367 CAS No.: 2082-79-3 分子式: C35H62O3 分子量: 530.8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抗氧剂 1076 2082-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抗氧剂 1076 2082-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抗氧剂 1076 2082-7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能具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 的资料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 、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高浓度吸入。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49-54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氢化锆

氢化锆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氢化锆 学品英文名称: zirconium hyd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657 CAS No.: 7704-99-6 分子式: ZrH2 分子量: 93.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锆 7704-99-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锆 7704-99-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化锆 7704-99-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作用。目前,工业上未见有 中毒病例报道。 燃爆危险: 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 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水、氢气、氧化锆。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 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等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mg(Zr)/m3 TLVWN: 10mg(Zr)/m3 监测方法: 二甲酚橙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灰色至黑色粉末。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5.6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钙

氧化钙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钙 学品英文名称: calcium oxide 中文名称 2: 生石灰 技术明书编码: 996 CAS No.: 1305-78-8 分子式: CaO 分子量: 56.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钙 1305-7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钙 1305-7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钙 1305-78-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强碱,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呼吸 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本品粉尘可致化学 性肺炎。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可致 灼伤。口服刺激和灼伤消化道。长期接触 本品可致手掌皮肤角化、皲裂、指甲变形 (匙甲)。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 油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 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钙。 灭火方法: 采用干粉、二氧化碳、干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喷雾状 水控制粉尘,保护人员。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 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 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内湿度最好 不大于 85%。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 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ACGIH 2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 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无定形粉末, 含有杂质时呈灰色或淡黄 色, 具有吸湿性。 熔点(℃): 2580 沸点(℃): 285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氩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氩 学品英文名称: argon 技术明书编码: 104 CAS No.: 7440-37-1 分子式: Ar 分子量: 39.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氩 ≥99.99% 7440-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氩 ≥99.99% 7440-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氩 ≥99.99% 7440-3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 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 50%以上,引起严 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 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 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 抽搐,以至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 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窒息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 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 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 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 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易(可)燃 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 氧气浓度低于 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 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 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高纯≥99.999%; 纯氩≥99.9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熔点(℃): -189.2 沸点(℃): -185.7 相对密度(水=1): 1.40(-18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38 饱和蒸气压(kPa): 202.64(-179℃))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122.3 临界压力(MPa): 4.8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石蜡 学品英文名称: paraffin chlorinated 技术明书编码: 1282 CAS No.: 51990-12-6 分子式: C24H43Cl7 分子量: 579.7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石蜡 51990-1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石蜡 51990-1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石蜡 51990-1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 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 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 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 量泄漏: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 中氧气浓度低于 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 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黄至黄色、无臭、粘稠液体。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16-1.1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酸锶

氯酸锶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酸锶 学品英文名称: strontium chlorate 英文名称 2: chloric acid,strontium salt 技术明书编码: 2604 CAS No.: 7791-10-8 分子式: Sr(CIO3)2 分子量: 254.5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锶 7791-1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锶 7791-1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锶 7791-1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刺激作用。误服可引起恶心、胃部不适 。目前,尚无职业中毒的报告。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铵盐、可燃物、还原剂、金 属粉末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 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酸接触 容易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 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 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 酸类、铵盐、活性金属粉末、硫、磷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 剂、酸类、易(可)燃物、铵盐、活性金 属粉末、硫、磷、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酸钾

氰酸钾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酸钾 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cyanate 技术明书编码: 1161 CAS No.: 590-28-3 分子式: KOCN 分子量: 81.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钾 590- 2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钾 590- 2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钾 590- 28-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给狗腹腔注射 400mg/kg,出现呕吐、流泪 、流涎、呼吸加快、震颤、抽搐等,甚至 死亡。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产生剧毒氰化物 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氢、氧化钾。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3[HCN][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 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 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体。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0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溴鼠隆

溴鼠隆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溴鼠隆 学品英文名称: brodifacoum 中文名称 2: 大隆 英文名称 2: talon 技术明书编码: 2899 CAS No.: 56073-10-0 分子式: C31H23BrO3 分子量: 523.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鼠隆 >98% 56073-1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鼠隆 >98% 56073-1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鼠隆 >98% 56073-1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高毒杀鼠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 吸收后会中毒。能影响凝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剧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 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 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焦磷酸四钠

焦磷酸四钠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焦磷酸四钠 学品英文名称: pyrophosphoric acid tetrasodium salt 中文名称 2: 焦磷酸钠 英文名称 2: 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 技术明书编码: 2487 CAS No.: 265.9 分子式: 分子量: Na4P2O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四钠 265.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四钠 265.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四钠 265.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 泻。受热分解放出氧化磷和氧化钠的烟雾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磷、氧化钠。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 受潮。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88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4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