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39项,搜索耗时:0.0094秒。

白铁、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白铁、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电烙铁应先检查是否漏电并放在稳妥的地方。工作完毕即 将插头拔掉 防止失火。 2..剪切材料,手不准挡在切割线上。使用剪刀不准用榔头敲击 剪刀板。 3.安装中如遇电气线路设备阻碍,应先通知电工切断电源,再进 行工作。 4.焊时清除水污,要防止飞溅,焊油和氯化锌不许乱放,用后 要清理干净。 5..窗闭容器要打开后才能焊接。 6..工作场地要有必要的通风设备,以免中毒。 7..敲击板料要防止砸、割手。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6.2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白铁、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白铁、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电烙铁应先检查是否漏电并放在稳妥的地方。工作完毕即 将插头拔掉 防止失火。 2..剪切材料,手不准挡在切割线上。使用剪刀不准用榔头敲击 剪刀板。 3.安装中如遇电气线路设备阻碍,应先通知电工切断电源,再进 行工作。 4.焊时清除水污,要防止飞溅,焊油和氯化锌不许乱放,用后 要清理干净。 5..窗闭容器要打开后才能焊接。 6..工作场地要有必要的通风设备,以免中毒。 7..敲击板料要防止砸、割手。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4.5 KB 时间:2025-08-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1-二(2-甲氧基氧基)乙烷

1,1-二(2-甲氧基氧基)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1-二(2-甲氧基氧基)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1-di(2-methoxy ethoxy)ethane 技术明书编码: 1718 CAS No.: 10143-67-6 分子式: C8H18O4 分子量: 178.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二(2-甲 氧基氧基) 乙烷 10143- 6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二(2-甲 氧基氧基) 乙烷 10143- 6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二(2-甲 氧基氧基) 乙烷 10143- 6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具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白铁、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白铁、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电烙铁应先检查是否漏电并放在稳妥的地方。工作完毕即 将插头拔掉 防止失火。 2..剪切材料,手不准挡在切割线上。使用剪刀不准用榔头敲击 剪刀板。 3.安装中如遇电气线路设备阻碍,应先通知电工切断电源,再进 行工作。 4.焊时清除水污,要防止飞溅,焊油和氯化锌不许乱放,用后 要清理干净。 5..窗闭容器要打开后才能焊接。 6..工作场地要有必要的通风设备,以免中毒。 7..敲击板料要防止砸、割手。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1.6 KB 时间:2025-09-0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4-二甲氧基

1,4-二甲氧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4-二甲氧基学品英文名称: 1,4-dimethoxybenzene 中文名称 2: 氢醌二甲基醚 技术明书编码: 1710 CAS No.: 151-10-0 分子式: C8H10O2 分子量: 138.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二甲氧 基苯 151- 1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二甲氧 基苯 151- 1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4-二甲氧 基苯 151- 1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 料吸收。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有甜苜蓿样香味的无色固体。 熔点(℃): 55-57 沸点(℃): 210-212 相对密度(水=1): 1.05(5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8 饱和蒸气压(kPa): 0.93(85℃))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丁氧基-2-乙氧基乙烷

1-丁氧基-2-乙氧基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丁氧基-2-乙氧基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tert-butoxy-2-ethoxyethane 中文名称 2: 乙二醇特丁基乙基醚 英文名称 2: ethylene glycol tert-butyl ethyl ether 技术明书编码: 2166 CAS No.: 51422-54-9 分子式: C8H18O2 分子量: 146.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丁氧基-2- 乙氧基乙烷 51422-5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丁氧基-2- 乙氧基乙烷 51422-5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丁氧基-2- 乙氧基乙烷 51422-5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 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 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 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 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 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2'-二丁氧基乙醚

2,2'-二丁氧基乙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2,2 '- 二 丁 氧 基 乙 醚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dib uto xy eth yle the r 中 文 名 称 2 : 二 乙 二 醇 二 丁 醚 英 文 名 称 2 :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dib uto xy eth yle the r 中 文 名 称 2 : 二 乙 二 醇 二 丁 醚 英 文 名 称 2 : dib uty l car bit ol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中 文 名 称 2 : 二 乙 二 醇 二 丁 醚 英 文 名 称 2 : dib uty l car bit ol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英 文 名 称 2 : dib uty l car bit ol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dib uty l car bit ol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10 CA S No .: 11 2- 73- 2 分 子 式 :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C1 2H 26 O3 分 子 量 : 21 8.3 8 化 学 品 2,2 '- dib 中 文 名 二 乙 二 英 文 名 dib uty l 技 术 说 22 10 CA S No 11 2- 73- 分 子 式 C1 2H 26 分 子 量 21 8.3 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2-双(4'-羟基苯基)丙烷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 学品英文名称: 2,2-bis(4-Hydroxyphenyl)propane 中文名称 2: 双酚 A 英文名称 2: Bisphenol A 技术明书编码: 2021 CAS No.: 1980-5-7 分子式: C15H16O2 分子量: 228.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双(4'-羟 基苯基)丙烷 80-0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双(4'-羟 基苯基)丙烷 80-0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双(4'-羟 基苯基)丙烷 80-0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接触者有口苦感、恶心及头痛并 伴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报道可引起皮 肤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现场备 有冲洗眼及皮肤的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有酚味、片状晶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羟基-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2-羟基-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羟基-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学品英文名称: 2-hydroxy-4-n-octoxy-benzophenone 中文名称 2: 添加剂 M 技术明书编码: 1368 CAS No.: 1843-05-6 分子式: C21H26O3 分子量: 3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羟基-正辛 氧基二苯甲 酮 1843-05-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羟基-正辛 氧基二苯甲 酮 1843-05-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羟基-正辛 氧基二苯甲 酮 1843-05- 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刺激作用, 有麻醉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 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 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浅黄色结晶粉末。 熔点(℃): 48-49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16(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苯基乙硫醇

2-苯基乙硫醇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苯基乙硫醇 学品英文名称: 2-phenylethylmercaptan 中文名称 2: 苯乙硫醇 英文名称 2: 2-phenylethanethiol 技术明书编码: 1481 CAS No.: 4410-99-5 分子式: C8H10S 分子量: 138.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苯基乙硫 醇 4410-99- 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苯基乙硫 醇 4410-99- 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苯基乙硫 醇 4410-99- 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 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 的硫化物烟气。接触强酸或受热分解放出 有毒的甲醛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3,3'-二甲氧基联苯胺二盐酸盐

3,3'-二甲氧基联苯胺二盐酸盐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3,3' -二 甲 氧 基 联 苯 胺 二 盐 酸 盐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dim eth oxy ben zidi ne dih ydr och lori de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二 甲 氧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dim eth oxy ben zidi ne dih ydr och lori de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二 甲 氧 基- 4,4' -二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二 甲 氧 基- 4,4' -二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基- 4,4' -二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3,4-二甲氧基苯乙腈

3,4-二甲氧基苯乙腈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3,4-二甲氧基苯乙腈 学品英文名称: 3,4-dimethoxyphenylacetonitrile 技术明书编码: 1917 CAS No.: 93-17-4 分子式: C10H11NO2 分子量: 17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氧 基苯乙腈 93-17-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氧 基苯乙腈 93-17-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甲氧 基苯乙腈 93-17-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可由于缺氧而引起紫绀。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晶体状粉末, 具有微弱气味。 熔点(℃): 65-68 沸点(℃): 140-180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N-苯基-α萘胺

N-苯基-α 萘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苯基-α 萘胺 学品英文名称: N-phenyl-α -naphthylamine 中文名称 2: 苯基甲萘胺 英文名称 2: N-(α -naphthyl)aniline 技术明书编码: 2007 CAS No.: 90-30-2 分子式: C16H13N 分子量: 219.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α 萘 胺 90-3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α 萘 胺 90-3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α 萘 胺 90-3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对皮肤有致 敏性。工业品含有可疑人类致癌物 α-萘胺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 可引起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 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 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淡黄色晶体, 遇日光逐渐变紫色。 熔点(℃): 62(纯品) 沸点(℃): 335(34.66kPa) 相对密度(水=1): 1.16-1.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N-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N-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isopropyl phenyl carbamate 中文名称 2: 苯胺灵 英文名称 2: carbanilic acid,isopropyl ester 技术明书编码: 2100 CAS No.: 122-42-9 分子式: C10H13NO2 分子量: 179.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氨基 甲酸异丙酯 122-4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氨基 甲酸异丙酯 122-4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氨基 甲酸异丙酯 122-4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人的 LDL0 为 714mg/kg。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α-甲基苯基甲醇

α-甲基苯基甲醇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α-甲基苯基甲醇 学品英文名称: alpha-methylbenzyl alcohol 中文名称 2: alpha-甲基苄醇 英文名称 2: alpha-phenethyl alcohol 技术明书编码: 2416 CAS No.: 98-85-1 分子式: C8H10O 分子量: 122.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α-甲基苯基 甲醇 98-85- 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α-甲基苯基 甲醇 98-85- 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α-甲基苯基 甲醇 98-85- 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 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咳嗽、气短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 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 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氟乙酰苯胺

三氟乙酰苯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氟乙酰苯胺 学品英文名称: trifluoroacetanilide 技术明书编码: 834 CAS No.: 404-24-0 分子式: C8H6F3NO 分子量: 189.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乙酰苯 胺 404-24-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乙酰苯 胺 404-24-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氟乙酰苯 胺 404-24-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收进入体内后对身体有害。受热分解放 出有毒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 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物 。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88~89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酰

乙酰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酰学品英文名称: acetamide 英文名称 2: acetic acid amide 技术明书编码: 1801 CAS No.: 60-35-5 分子式: C2H5NO 分子量: 59.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酰胺 60- 3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酰胺 60- 3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酰胺 60- 3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动物实验有致癌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 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针状结晶体。 熔点(℃): 81 沸点(℃): 222 相对密度(水=1): 1.16(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0.13(65℃))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酰苯肼

乙酰苯肼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酰苯肼 学品英文名称: acetyl phenylhydrazine 英文名称 2: 1-acetyl-2-phenylhydrazine 技术明书编码: 2992 CAS No.: 114-83-0 分子式: C8H10N2O 分子量: 15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酰苯肼 114-8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酰苯肼 114-8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酰苯肼 114-8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中毒时,轻者头痛、面色苍白、 食欲减退、腹痛和腹泻;重者头痛、头晕 、呼吸急促、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粉末。 熔点(℃): 130~132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4-氯苯氧基)甲烷

二-(4-氯苯氧基)甲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4-氯苯氧基)甲烷 学品英文名称: di-p-chlorolphenoxymethane 中文名称 2: 杀螨醚 英文名称 2: neotran 技术明书编码: 2258 CAS No.: 555-89-89-5 分子式: C13H10CI2O2 分子量: 269.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4-氯苯氧 基)甲烷 555-89-89-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4-氯苯氧 基)甲烷 555-89-89-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4-氯苯氧 基)甲烷 555-89-8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本品可引起中毒。可引起皮炎 ,常有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密闭化。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 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 透气型防毒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化。保证良好的自燃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189~194(0.798kPa)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氯苯基三氯硅烷

二氯苯基三氯硅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氯苯基三氯硅烷 学品英文名称: dichlorophenyl trichlorosilane 中文名称 2: 三氯(二氯苯基)硅烷 英文名称 2: trichloro(dichlorophenyl)silane 技术明书编码: 2256 CAS No.: 27137-85-5 分子式: C6H3CI5Si 分子量: 280.4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苯基三 氯硅烷 27137-8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苯基三 氯硅烷 27137-8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苯基三 氯硅烷 27137-8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强烈刺激皮肤、眼睛和粘膜,对 中枢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吸潮或遇水会产生大量的腐蚀性烟雾。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 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酸类、醇类、胺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 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酸类、醇类、 胺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磷酸三苯

亚磷酸三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磷酸三苯学品英文名称: triphenyl phosphite 技术明书编码: 2045 CAS No.: 101-02-0 分子式: C18H15O3P 分子量: 310.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苯 酯 101-0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苯 酯 101-0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苯 酯 101-0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人体有害 ,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 作用。目前,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可使 动物抽搐、腹泻、血管扩张,对胆碱酯酶 有弱抑制作用,易为豚鼠皮肤吸收。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遇潮气逐渐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 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 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 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丙氧基苯醛

对丙氧基苯醛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丙氧基苯醛 学品英文名称: p-propoxy benzaldehyde 中文名称 2: 4-丙氧基苯甲醛 技术明书编码: 1756 CAS No.: 5736-85-6 分子式: C10H12O2 分子量: 16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丙氧基苯 醛 5736-85-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丙氧基苯 醛 5736-85-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丙氧基苯 醛 5736-85- 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一定的刺 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129-130(1.33kPa) 相对密度(水=1): 1.0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氯代苯氧基乙酸

对氯代苯氧基乙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氯代苯氧基乙酸 学品英文名称: p-monochlorophenoxy acetic acid 英文名称 2: p-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821 CAS No.: 122-88-3 分子式: C8H7ClO3 分子量: 186.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氯代苯氧 基乙酸 122- 8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氯代苯氧 基乙酸 122- 8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氯代苯氧 基乙酸 122- 88-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灰白色粉末, 有清香味。 熔点(℃): 15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苄氧基苯酚

对苄氧基苯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苄氧基苯酚 学品英文名称: p-benzyloxyphenol 中文名称 2: 氢醌苄基醚 英文名称 2: benzyl hydroquinone 技术明书编码: 1709 CAS No.: 103-16-2 分子式: C13H12O2 分子量: 200.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苄氧基苯 酚 103-1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苄氧基苯 酚 103-1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苄氧基苯 酚 103-1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有报道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 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工作完毕,淋浴更 衣。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褐色固体。 熔点(℃): 122.5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基乙酰

氰基乙酰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基乙酰学品英文名称: cyanoacetamide 英文名称 2: 2-cyanoacetamide 技术明书编码: 1936 CAS No.: 107-91-5 分子式: C3H4N2O 分子量: 84.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基乙酰胺 107-9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基乙酰胺 107-9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基乙酰胺 107-91-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动物实验,未发现经皮中毒的症 状。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氰 化物和氮氧化物剧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 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 、酸类、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还原剂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黄色针状结晶或粉末。 熔点(℃): 121-122 沸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