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05项,搜索耗时:0.0095秒。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1,1-三氯乙烷

1,1,1-三氯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 2: 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 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 烷 ≥95.0% 71-5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 烷 ≥95.0% 71-5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 烷 ≥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 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 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 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 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 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 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 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 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 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1,2-三氯三氟乙烷

1,1,2-三氯三氟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1,2-三氯三氟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1,2-trifluoro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 2: 氟利昂 113 英文名称 2: Froen-113 技术明书编码: 1167 CAS No.: 76-13-1 分子式: C2Cl3F3 分子量: 187.3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三 氟乙烷 76- 1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三 氟乙烷 76- 1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三 氟乙烷 76- 13-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长时间接触有麻醉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 激性。国外有因职业性接触本品引起死亡 的病例,死因为心律紊乱。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不燃。与铝、铍、锂、钙、钾钠合金剧烈 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氟化氢。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 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 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 冷却,直至灭火结束。迅速切断气源,然 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 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3000 TLVTN: OSHA 1000ppm,7670mg/m3; ACGIH 1000ppm,7670mg/m3 TLVWN: ACGIH 1250ppm,9590mg/m3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1,2-三氯乙烷

1,1,2-三氯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1,2-三氯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1,2-trichloroethane 技术明书编码: 615 CAS No.: 79-00-5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乙 烷 79-0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乙 烷 79-0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乙 烷 79-0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 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 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 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 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潮湿空气中,特别在日光照射下,释放 出腐蚀性很强的氯化氢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10ppm,55mg/m3[皮]; ACGIH 10ppm,55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2,3-三氯丙烷

1,2,3-三氯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2,3-三氯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2,3-trichloropropane 技术明书编码: 619 CAS No.: 96-18-4 分子式: C3H5Cl3 分子量: 147.4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丙 烷 96-1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丙 烷 96-1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丙 烷 96-18-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麻醉作用。急性接触时,有较强 的呼吸道及局部刺激作用。经皮吸收亦可 引起中毒。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热易 分解,燃烧时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体。遇 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 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 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OSHA 50ppm; ACGIH 10ppm,60mg/m3[ 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选择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 撤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3,5-三氯-2,4,6-三氟化苯

1,3,5-三氯-2,4,6-三氟化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3,5-三氯-2,4,6-三氟化苯 学品英文名称: 1,3,5-trichloro-2,4,6-trifluo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1,3,5-三氯三氟化苯 技术明书编码: 2722 CAS No.: 319-88-0 分子式: C6CI3F3 分子量: 235.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 2,4,6-三氟化 苯 319-8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乙腈

三氯乙腈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乙腈 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acetonitrile 中文名称 2: 氰化三氯甲烷 英文名称 2: chlorocyanohydrin 技术明书编码: 839 CAS No.: 545-06-2 分子式: C2Cl3N 分子量: 144.3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腈 545-0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腈 545-0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腈 545-0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呼吸道有明显刺激作用。动物吸入 蒸气时见抽搐、乱跑、角弓反张,随后不 动、流泪、咳嗽和气急。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 5% 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受热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遇水或水蒸气、酸或酸气产生有毒的可燃 性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 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 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必须密封,防止受潮。应与氧化 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学品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乙酰氯

三氯乙酰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乙酰氯 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acetyl chloride 英文名称 2: trichloroaceto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727 CAS No.: 1976-2-8 分子式: C2CI4O 分子量: 181.8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酰氯 76-0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酰氯 76-0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酰氯 76-02-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吸入 可引起喉、支气管炎症、化学性肺炎、肺 水肿。接触可引起烧灼感、气短、头痛、 恶心、呕吐、哮喘、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反应,放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 化氢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 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 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 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 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 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严格 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 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 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碱类、氰化物 、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碱类、氰化物、醇类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 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乙酸甲酯

三氯乙酸甲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乙酸甲酯 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 trichloroacetate 中文名称 2: 三氯醋酸甲酯 技术明书编码: 2726 CAS No.: 598-99-2 分子式: C3H3CI3O2 分子量: 177.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酸甲 酯 598-99-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酸甲 酯 598-99-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酸甲 酯 598-9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对眼 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 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碱类、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酸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乙醛

三氯乙醛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乙醛 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acetaldehyde 中文名称 2: 氯醛 技术明书编码: 837 CAS No.: 75-87-6 分子式: C2HCl3O 分子量: 147.3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醛 75-8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醛 75-8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乙醛 75-8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 动物全身毒作用较强,引起麻醉作用。表 现有短期兴奋,继而抑制、共济失调、侧 倒、麻醉及死亡。 大鼠长期接触其蒸气, 可导致发育迟滞,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低血压倾向,肝、肾及脾脏损害,支气 管炎等。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有催泪性及腐蚀性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抗溶 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 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 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化硼

三氯化硼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化硼 学品英文名称: boron tri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硼 英文名称 2: boron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72 CAS No.: 10294-34-5 分子式: BCl3 分子量: 117.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硼 10294-3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硼 10294-3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硼 10294-34-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可 引起化学灼伤。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 呼吸道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吸入后可因喉 、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肺 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 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慢性影响:具有神经毒性。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化学反应活性很高,遇水发生爆炸性分解 。与铜及其合金有可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 氯乙炔。遇潮气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 性,也能腐蚀玻璃等。在潮湿空气中可形 成白色的腐蚀性浓厚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硼。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 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 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残余 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 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 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用砂土、蛭 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若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 蒸汽,保护现场人员,但不要对泄漏点直 接喷水。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防止气 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 氧化剂、碱类、醇类、碱金属接触。尤其 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1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化钛

三氯化钛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化钛 学品英文名称: titanium tri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亚钛 英文名称 2: titanium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494 CAS No.: 7705-7-9 分子式: TiCl3 分子量: 154.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钛 7705-0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钛 7705-0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钛 7705-07-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 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 致死。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 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属自燃物品,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尽快用软纸或棉花 擦去毒物,然后用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还原剂。易自燃,暴露在空气或潮气中 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 气。在潮湿空气存在下,放出热和近似白 色烟雾状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钛。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 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 合。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与有 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 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 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 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 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杀螨醇

三氯杀螨醇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杀螨醇 学品英文名称: dicofol 中文名称 2: 2,2,2-三氯-1,1-(4-氯苯基)乙醇 英文名称 2: 1,1-bis(p-chlorophenyl)-2,2,2- trichloroethanol 技术明书编码: 2724 CAS No.: 115-32-2 分子式: C14H9CI5O 分子量: 370.4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杀螨醇 115-3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杀螨醇 115-3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杀螨醇 115-3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中毒症状:头痛、头晕、多汗、胸闷、 瞳孔散大、视物不清,以及恶心、呕吐、 腹泻。局部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 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苏打灰中和。 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 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 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避免与氧化 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氧化钒

三氯氧化钒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氧化钒 学品英文名称: vanadium oxytrichloride 中文名称 2: 三氯氧钒 英文名称 2: vanadyl tri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725 CAS No.: 7727-18-6 分子式: VOCI3 分子量: 173.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氧化钒 7727-1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氧化钒 7727-1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氧化钒 7727-18-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强腐蚀性 。吸入可引起肺部损害。口服引起口腔、 烟喉、胸部和胃部严重烧灼痛,以及呕吐 、柏油样便。舌苔呈墨绿色。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强腐蚀性、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钾、钠剧烈反应。受高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 源会着火回燃。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 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钒。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 防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 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酸类、碱类、 醇类、胺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酸类、碱类、醇类 、胺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1(尘)(mg/m3);0.02(烟)(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05mg(V2O5)/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催化极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氯甲基硫酰氯

三氯甲基硫酰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甲基硫酰氯 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methylsulphen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过氯甲硫醇 英文名称 2: perchloromethyl mercaptan 技术明书编码: 1552 CAS No.: 594-42-3 分子式: CCl4S 分子量: 185.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甲基硫 酰氯 594- 4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甲基硫 酰氯 594- 4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甲基硫 酰氯 594- 4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本 品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 。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 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 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 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硫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 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 、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 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耐油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ACGIH 0.1ppm,0.76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 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氯苯基三氯硅烷

二氯苯基三氯硅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氯苯基三氯硅烷 学品英文名称: dichlorophenyl trichlorosilane 中文名称 2: 三氯(二氯苯基)硅烷 英文名称 2: trichloro(dichlorophenyl)silane 技术明书编码: 2256 CAS No.: 27137-85-5 分子式: C6H3CI5Si 分子量: 280.4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苯基三 氯硅烷 27137-8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苯基三 氯硅烷 27137-8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苯基三 氯硅烷 27137-8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强烈刺激皮肤、眼睛和粘膜,对 中枢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吸潮或遇水会产生大量的腐蚀性烟雾。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 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酸类、醇类、胺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 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酸类、醇类、 胺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十六烷基三氯硅烷

十六烷基三氯硅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十六烷基三氯硅烷 学品英文名称: hexadecyl trichlorosilane 英文名称 2: trichlorohexadecylsilane 技术明书编码: 2774 CAS No.: 5894-60-0 分子式: C16H33CI3Si 分子量: 359.9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十六烷基三 氯硅烷 5894-6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十六烷基三 氯硅烷 5894-6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十六烷基三 氯硅烷 5894-6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 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遇热或水能放出有毒 的氯气和盐酸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遇水反应,放出具有 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受高热分 解放出有毒的气体。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 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碱类、酸类、氧 化剂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碱类、酸类、氧化 剂、食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叔丁基三氯硅烷

叔丁基三氯硅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叔丁基三氯硅烷 学品英文名称: tert-butyltrichlorosilane 技术明书编码: 1271 CAS No.: 18171-74-9 分子式: C4H9Cl3Si 分子量: 191.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基三氯 硅烷 18171- 7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基三氯 硅烷 18171- 7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基三氯 硅烷 18171- 7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该物质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皮肤等组 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吸入后可 能因喉、 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 或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 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 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 应。遇水或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释出有刺 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烟雾。遇潮时对大 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酸碱工作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 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 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 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 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乙酸乙酯

异氰乙酸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乙酸乙酯 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isocyano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1186 CAS No.: 2999-46-4 分子式: C5H7NO2 分子量: 113.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乙酸乙 酯 2999-46-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乙酸乙 酯 2999-46-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乙酸乙 酯 2999-46- 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 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还原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基乙烷

异氰基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基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isocyanoethane 中文名称 2: 乙胩 英文名称 2: ethyl iso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1924 CAS No.: 624-79-3 分子式: C3H5N 分子量: 55.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基乙烷 624-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基乙烷 624-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基乙烷 624-7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小鼠吸入 40~60 分钟的 LC 为 0.7~ 1.0g/m3;兔中毒的症状有周围血管扩张、 呼吸减慢、体温下降、腹泻、抽搐、麻痹 等。本品有恶臭。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酸-1-萘酯

异氰酸-1-萘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1-萘酯 学品英文名称: 1-napthyl 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 α-萘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1-isocyanatonaphthalene 技术明书编码: 3017 CAS No.: 30781 分子式: C11H7NO 分子量: 169.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1-萘 酯 1984-04-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1-萘 酯 1984-04-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1-萘 酯 1984-04- 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对眼 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有致敏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 头晕、呕吐、肺部刺激症状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酸类、醇类、胺类接触。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酸类、醇类、 胺类、食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酸-2,4-二氯苯酯

异氰酸-2,4-二氯苯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2,4-二氯苯酯 学品英文名称: 2,4-dichlorophenyl 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 2,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isocyanic acid-2,4-dichlorophenyl ester 技术明书编码: 3013 CAS No.: 2612-57-9 分子式: C7H3CI2NO 分子量: 18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4- 二氯苯酯 2612-5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4- 二氯苯酯 2612-5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4- 二氯苯酯 2612-57-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和和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刺激 作用较强,人在 0.66mg/m3 下浓度下暴露 1min 时即可感到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与醇类发生剧烈反应。遇高 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醇类、胺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食用 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酸-2,5-二氯苯酯

异氰酸-2,5-二氯苯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2,5-二氯苯酯 学品英文名称: 2,5-dichlorophenyl 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 2,5-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isocyanic acid-2,5-dichlorophenyl ester 技术明书编码: 3010 CAS No.: 5392-82-5 分子式: C3H7CI2NO 分子量: 18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刺激 作用较强,人在 0. 66mg/m3 浓度下暴露 1min 即可感到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与醇类发生剧烈反应。遇高 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醇类、胺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食用 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酸-2,6-二氯苯酯

异氰酸-2,6-二氯苯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2,6-二氯苯酯 学品英文名称: isocyanic acid-2,6-dichlorophenyl ester 中文名称 2: 2,6-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2,6-dichlorophenyl isocyanate 技术明书编码: 3009 CAS No.: 39920-37-1 分子式: C7H3CI2NO 分子量: 18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6- 二氯苯酯 39920-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6- 二氯苯酯 39920-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6- 二氯苯酯 39920-3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刺激 作用较强,人在 0. 66mg/m3 浓度下暴露 1min 即可感到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氧化硫、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食用 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酸-3,4-二氯苯酯

异氰酸-3,4-二氯苯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3,4-二氯苯酯 学品英文名称: 3,4-dicylorophenyl 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 3,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isocyanic acid-3,4-dichlorophenyl ester 技术明书编码: 3012 CAS No.: 102-36-3 分子式: C7H3CI2NO 分子量: 18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3,4- 二氯苯酯 102-36-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3,4- 二氯苯酯 102-36-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3,4- 二氯苯酯 102-36-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刺激 作用较强,人在 0. 66mg/m3 浓度下暴露 1min 即可感到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氯化氢、 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醇类、胺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食用 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酸十八酯

异氰酸十八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十八酯 学品英文名称: octadecyl 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 十八(烷基)异氰酸酯 技术明书编码: 1473 CAS No.: 112-96-9 分子式: C19H37NO 分子量: 295.4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十八 酯 112-9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十八 酯 112-9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十八 酯 112-9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 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 时间接触可引起头痛、恶心、眩晕、胸痛 、肺水肿。有致敏作用,反复接触可致哮 喘。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具致敏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 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 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酸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