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39项,搜索耗时:0.0079秒。

食品企业-职业卫生同时档案1-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同时”档案

4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同时”档案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 :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 KB 时间:2025-08-10 价格:¥5.00

食品企业-职业卫生同时档案1-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同时”审查登记表

(此页为学习材料,不打印) 关于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同时”的说明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同时”资料;请将“同时备案材料”或“ 同时涉及的各类报告”放置在此处。(原件另存的话,放“材料”复 印件和“报告封面”复印件)。 1、2012 年以前的企业(建设项目)不涉及“同时”,但必须要 有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2、2012 年 6 月 1 日至 2016 年 7 月 2 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 术改造的建设项目需要提供: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4、以上项的“审查和有关批复”。 3、2016 年 7 月 2 日后,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 目需要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4-1 (2012 年至 2016 年 7 月 2 日的建设项目提供)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同时”审查登记表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投资: 建设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审查结论: 预评价审核 设计审查 (严重危害项目) 竣工验收 年月 结论 审核单位 年月 结论 审查单 位 年月 结论 验收单 位 编制: 审核(签名):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项目类型选择:新建、改建、扩建、技改(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引进)填报。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 KB 时间:2025-08-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N-苯甲基吗啉

N-苯甲基吗啉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苯甲基吗啉 学品英文名称: triphenomorph 中文名称 2: 蜗螺净 英文名称 2: trifenmorph 技术明书编码: 1496 CAS No.: 1420-06-0 分子式: C23H23NO 分子量: 329.4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甲基 吗啉 1420- 0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甲基 吗啉 1420- 0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甲基 吗啉 1420- 06-0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幻 视、神智模糊、口唇紫绀、胸闷、谵语、 抽搐、昏迷等。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 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 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 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固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一氮化

氮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一氮化学品英文名称: lithium nitride 中文名称 2: 氮化技术明书编码: 2949 CAS No.: 26134-62-3 分子式: Li3N 分子量: 34.8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氮化锂 26134-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氮化锂 26134-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氮化锂 26134-62-3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遇水或潮气产生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氨毒 气。对眼睛、粘膜和呼吸系统有腐蚀性和 毒性。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出有 毒和易燃的气体。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 反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 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锂。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 棉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 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食 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羟甲基)硝基甲烷

(羟甲基)硝基甲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羟甲基)硝基甲烷 学品英文名称: tri(hydroxymethyl)nitromethane 技术明书编码: 1603 CAS No.: 126-11-4 分子式: C4H9NO5 分子量: 151.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羟甲基) 硝基甲烷 126-1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羟甲基) 硝基甲烷 126-1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羟甲基) 硝基甲烷 126-11-4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粘膜、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 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黄色粉末。 熔点(℃): 174(分解) 沸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酸锑

乙酸锑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锑 学品英文名称: antimony tri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1295 CAS No.: 6923-52-0 分子式: C6H9O6Sb 分子量: 298.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锑 6923-5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锑 6923-5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锑 6923-52-0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有刺激性。职业性中毒可引起 气管炎、胃肠炎、头痛、头晕、疲乏、无 力等。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腐 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锑。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5mg(sb)/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有酸味、结晶体。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化氮

氟化氮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氮 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trifluoride 英文名称 2: nitrogen 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67 CAS No.: 7783-54-2 分子式: NF3 分子量: 70.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氮 7783-5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氮 7783-5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氮 7783-54-2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尚未见职业性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 物等接触能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 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 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 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 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 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 碰撞、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易(可)燃 物、还原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0ppm,29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带霉味的气体。 熔点(℃): -208.5 沸点(℃): -129 相对密度(水=1): 1.89(沸点,液体)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化锑

氟化锑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锑 学品英文名称: antimony tri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化锑 英文名称 2: antimony(Ⅲ)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832 CAS No.: 7783-56-4 分子式: SbF3 分子量: 178.7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锑 7783-5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锑 7783-5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锑 7783-56-4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遇水或潮湿空气产生氟化氢。对皮肤 、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 起喉、支气管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 肺炎或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 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 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或接触酸或酸雾放出剧毒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氧化锑。 灭火方法: 采用水、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 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 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包 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以锑计] 前苏联 MAC(mg/m3): 0.3[Sb] TLVTN: 2.5mg/m3(按 F 计)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灰色结晶, 易潮解。 熔点(℃): 292 沸点(℃): 319(升华) 相对密度(水=1): 4.38(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二钒

氧化二钒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二钒 学品英文名称: vanadium trioxide 中文名称 2: 氧化钒 英文名称 2: vanadium sesgui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2735 CAS No.: 1314-34-7 分子式: V2O3 分子量: 149.8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钒 >99% 1314- 3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钒 >99% 1314- 3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钒 >99% 1314- 34-7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后引起咳嗽、胸痛、咳血和口中金属 味。对眼有刺激性,有催泪作用,对皮肤 有刺激性。口服引起胃部不适、腹痛、呕 吐、虚弱。中毒者舌苔呈墨绿色。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空气中加热能着火。受高热分解放出有 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有害的毒性烟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热硝酸接触。配备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热硝 酸、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1(尘)(mg/m3);0.02(烟)(mg/m3)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0.05mg(V2O5)/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催化极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优级纯≥99.5%;分析纯和化学纯> 99%。 外观与性状: 灰黑色结晶或粉末。 熔点(℃): 197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二钴

氧化二钴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二钴 学品英文名称: cobaltic oxide 中文名称 2: 氧化高钴 英文名称 2: cobalt(Ⅲ)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2736 CAS No.: 1308-04-9 分子式: Co2O3 分子量: 165.8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钴 1308-0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钴 1308-0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钴 1308-04-9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呼吸系统和胃肠道有刺激性。皮 肤接触有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过氧化氢发生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有害的毒性烟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过氧化氢、还原剂接 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过氧 化氢、还原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1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0.05mg(Co)/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催化极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钢灰色或黑色粉末。 熔点(℃): 895(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5.1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二铅

氧化二铅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二铅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tri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1538 CAS No.: 1314-27-8 分子式: Pb2O3 分子量: 46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铅 1314-27-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铅 1314-27-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铅 1314-27-8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 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 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 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脑病。消 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 、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等及 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 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 亚急性铅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 。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 尘。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易(可)燃物、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5 前苏联 MAC(mg/m3): 0.01,0.007[班平均] TLVTN: ACGIH 0.15mg[Pb]/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橙黄色粉末。 熔点(℃): 37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二镍

氧化二镍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二镍 学品英文名称: nickelic oxide 中文名称 2: 氧化高镍 英文名称 2: nickel per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1319 CAS No.: 1314-06-3 分子式: Ni2O3 分子量: 165.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镍 1314-06-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镍 1314-06-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镍 1314-06-3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哮喘和 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可致支气管炎。对眼 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湿疹, 常伴有剧烈瘙痒,称之为“镍痒症”。镍有 致癌性。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按 Ni 计)(mg/m3) TLVTN: 1mg/m3(按 Ni 计)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α-糠偶酰二肟比色 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工作完毕,淋浴更 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以镍计)≥60%;盐酸不溶物≤ 0.2%;氯化 物≤0.01%;硫酸盐≤0.06%;硝酸盐≤0.05 %;铜≤0.01%;钴≤0.2%;碱金属及碱土 金属<0.3%。 外观与性状: 黑色、有光泽的粉末。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4.83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硒

氧化硒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硒 学品英文名称: selenium tri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1562 CAS No.: 13768-86-0 分子式: SeO3 分子量: 126.9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硒 13768-8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硒 13768-8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硒 13768-86-0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腐蚀性。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硒。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 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 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 ,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 可)燃物、还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0.2mg[Se]/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注意个 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微黄色无定形粉末, 易吸潮。 熔点(℃): 12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3.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78 饱和蒸气压(kPa): 0.17(175℃))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锑

氧化锑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锑 学品英文名称: antimony trioxide 中文名称 2: 亚锑酐 英文名称 2: antimony 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1526 CAS No.: 1327-33-9 分子式: Sb2O3 分子量: 29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锑 1327-3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锑 1327-3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锑 1327-33-9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头 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对眼睛和皮 肤有刺激性。摄入后引起胃肠道刺激、恶 心、呕吐、口腔和咽喉烧伤及中枢神经系 统抑制。 慢性影响:可致肝、肾损害。接 触工人出现血压变化及心电图异常。可致 皮肤损害,引起皮肤干燥、皲裂,还可出 现皮炎或湿疹。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粉体遇高温、明火能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 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还原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 前苏联 MAC(mg/m3): 1[sb] TLVTN: ACGIH 0.5mg[sb]/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无臭的晶状粉末。 熔点(℃): 656 沸点(℃): 1570 相对密度(水=1): 5.67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氮化

氮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氮化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azide 中文名称 2: 迭氮 技术明书编码: 1373 CAS No.: 13863-88-2 分子式: AgN3 分子量: 149.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化 13863-8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化 13863-8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化 13863-88-2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热解时,放出有毒的 NOx 烟雾,对眼睛、 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甚至发生肺水肿。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 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 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卤素、金属 氧化物、硫化物接触。禁止震动、撞击和 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卤素、金属氧化物、硫化物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01mg/m3(Ag)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对光敏感。 熔点(℃): 251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5.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钌

氯化钌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钌 学品英文名称: ruthenium tri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钌 英文名称 2: ruthenic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717 CAS No.: 10049-08-8 分子式: RuCI3 分子量: 207.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钌 10049-0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钌 10049-0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钌 10049-08-8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粉尘具有刺激作用。迄今未见钌的职 业中毒病例报告。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燃烧时,放出腐蚀性的有 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 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钌。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 ,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 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 产生粉尘。避免与肼、锌接触。配备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肼、 锌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黑色结晶粉末,具吸湿性。 熔点(℃): >50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3.1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钕

氯化钕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钕 学品英文名称: neodymium tri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钕(Ⅲ) 技术明书编码: 2718 CAS No.: 10024-93-8 分子式: NdCI3 分子量: 250.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钕 10024-9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钕 10024-9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钕 10024-93-8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有毒。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遇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氯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钕。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红紫色棱形结晶。 熔点(℃): 760 沸点(℃): 1690 相对密度(水=1): 4.134(25℃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铁

氯化铁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铁 学品英文名称: ferric tri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铁 英文名称 2: ferric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970 CAS No.: 7705-08-0 分子式: FeCl3 分子量: 162.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铁 7705-0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铁 7705-0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铁 7705-08-0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 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 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 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 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慢 性影响:长期口服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物。 灭火方法: 采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 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 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mg[Fe]/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自 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 熔点(℃): 306 沸点(℃): 319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铈

氯化铈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铈 学品英文名称: Cerium trichloride heptahydrate 中文名称 2: 氯化亚铈 英文名称 2: cerous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719 CAS No.: 18618-55-8 分子式: CeCI3・7H2O 分子量: 372.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铈 18618-5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铈 18618-5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铈 18618-55-8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的危害性不大,有刺 激作用。目前未见其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铈。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 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黄色斜方结晶,有吸湿性。 熔点(℃): 848 沸点(℃): 1730 相对密度(水=1): 3.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硫化二磷

硫化二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硫化二磷 学品英文名称: phosphorus trisulfide 中文名称 2: 硫化亚磷 英文名称 2: tetraphosphorus hexasulfide 技术明书编码: 1984 CAS No.: 12165-69-4 分子式: P4S6 分子量: 316.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二磷 12165-6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二磷 12165-6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二磷 12165-69-4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对机体有害。具有 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或摩擦极易燃烧。与潮湿空气接触会 发热,散发出有毒和易燃的气体。与大多 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 高猛酸盐等组成敏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 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 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 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尤其要 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 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色或淡黄色结晶或粉末, 无臭, 无味, 遇 潮气分解。 熔点(℃): 29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炔

乙炔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炔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acetylide 技术明书编码: 1372 CAS No.: 13092-75-6 分子式: Ag2C2 分子量: 239.7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13092-7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13092-7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13092-75-6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乙炔分解时,放出刺激性的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 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 量泄漏,用水润湿或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 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氧化剂接触。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爆炸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氨乙酸

乙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氨乙酸 学品英文名称: nitrilotriacetic acid 中文名称 2: 特立隆 A 英文名称 2: Triglycine 技术明书编码: 2025 CAS No.: 139-13-9 分子式: C6H9NO6 分子量: 191.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乙酸 139-1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乙酸 139-1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乙酸 139-13-9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后对身体有害,具有刺激作用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246(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化亚铜()钾

氰化亚铜()钾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亚铜()钾 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cuprocyanide 中文名称 2: 亚铜氰化钾 英文名称 2: copper potassium 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2671 CAS No.: 13682-73-0 分子式: K3Cu(CN)4 分子量: 284.9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亚铜( )钾 13682- 7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亚铜( )钾 13682- 7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亚铜( )钾 13682- 73-0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均有毒。口服剧毒 。非骤死者先出现感觉无力、头痛、眩晕 、恶心、呼吸困难等,随后面色苍白、抽 搐、失去知觉,呼吸停止而死亡。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或接触酸或酸雾放出剧毒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钾、氰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 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mg(CN)/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或粉末。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化

氰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822 CAS No.: 506-64-9 分子式: AgCN 分子量: 133.8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06- 6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06- 6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06- 64-9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可产生氰化物气体, 吸入后引起氰化物中毒,出现头痛、乏力 、呼吸困难、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抽搐、 昏迷,甚至死亡。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本品可出现全身性质沉着症, 眼、鼻、喉、口腔、内脏器官和皮肤均可 发生质沉着。全身皮肤可呈灰黑色或浅 石板色。高浓度反复接触可致肾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 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 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 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 的氰化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 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 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 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 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 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 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 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 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3[HCN][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5mg/m3[皮][CN]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异菸酸钠-巴比安酸钠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 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化

氰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silver cyanide 中文名称 2: 氰化钾 英文名称 2: silver potassium 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2673 CAS No.: 506-61-1 分子式: KAg(CN)2 分子量: 199.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钾 506-6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钾 506-6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钾 506-61-1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均有毒。口服剧毒 。非骤死者先出现感觉无力、头痛、眩晕 、恶心、呼吸困难等,随后面色苍白、抽 搐、失去知觉,呼吸停止而死亡。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 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物、氰化氢、氧化钾、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5mg(CN)/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对光敏感。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3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