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209项,搜索耗时:0.0157秒。

布草平烫安全操作规程

布草平烫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清洁平烫机及地面。 2、打开电源,蒸气阀,打开旁路阀把积水排清后关闭旁路阀,并打开机器开关。 3、用蜡布上蜡。 4、启动平烫机,调节滚筒最慢速度,通过传送带把蜡布带入机内,观察机器运行是否正 常。 5、上蜡后要用报损床单先烫 1—2 次,去除多余蜡粉。 6、操作人员洗净双手。 (二)分检布草 1、准备干净布草车,把洗好的床单、枕套、台布、口布逐张拉出并分别放在布草车内。 2、分检布草时,注意布草不能掉在地上。 3、将洗不干净的挑出交回重洗。 (三)平烫床单、台布 1、由一位烫单员把分检好的床单、台布逐一拉出,两手抓起同一方向两角递给两位烫单 员。 2、两位烫单员同时接住床单同一方向两角拉紧,对准平烫机中线同时放在传送带入口。 3、两人一起动作协调地一只手接住另外一张单(为烫下一张单做准备)另一只手把烫的 床单一起撑直至烫完,再重复烫床单的程序。 4、发现需要重洗或报损的床单立即通知折叠人员,并在床单后面折起一角以示重洗或报 损。 (四)折叠床单、台布 1、两位折叠工协调节调地接住经滚筒压烫后传出的床单,两角横对折,使边角对齐,连 折两次,然后竖对折递给折叠台的折叠员,由他竖着对折两次,边角要对称均匀。 2、把折叠好的床单整齐摆放到布草架上。 3、及时反馈信息给烫单人员,包括平烫质量、干湿程度。 4、拣出烫单员报出的重洗或报损床单。 (五)平烫枕套 1、双手拉直枕套尾部,放在传送带入口,然后迅速拉紧头部,顺布纹平烫。 2、发现破损的枕套,则横着烫,以表示该枕套需报损。 3、发现有污渍需重洗,折起角烫以示重洗。 (六)收叠枕套 1、把烫好的枕套,两个重叠按十字折法对边对角折叠整齐。 2、有污渍的做重洗处理,破损的做报损处理。 3、把折叠好的枕套,整齐摆放到布草架上。 (七)平烫口布 1、双手把口布拉紧,放在传送带入口。 2、用双手抚平口布两边,使口布不卷边。 3、发现口布破损,将口布折角烫,以示报损。 4、发现有污渍的拣出重洗。 (八)收叠口布 1、边检边叠整齐。 2、发现破损口布作报损处理。 3、发现有污渍作重洗处理。 (九)毛巾折叠 1、把洗好烘干的毛巾分类放在叠巾地胶上。 2、边检边叠整齐。 3、发现抽纱毛巾,即用剪刀修整齐。 4、有污渍毛巾作重洗处理。 5、毛巾折叠完毕,把报损的毛巾放入仓库作报损处理。 (十)毛巾折叠标准 1、浴巾、面巾正面朝下平铺,左右两边往里折 1/3,接着把上下两边对折,形成长方形。 要求:边角对齐、酒店标志在长方形中,且正面朝上。 2、地巾正面朝下平铺,左右两边往里折 1/3,然后把整条地巾翻过来。要 求:边角对齐, 酒店标志正面朝上且在长方形正中。 3、方巾正面朝上平铺,整齐重叠。要求:酒店标志正面朝上。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8 KB 时间:2025-08-14 价格:¥5.00

外来承包商安全管理协议(标准版范本)

外来承包商安全管理协议 项目名称: 甲方: 联系电话: 乙方: 联系电话: 为维护甲乙双方的共同利益,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甲方管理要求,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签订本安全协议作为双 方合同履约之安全补充,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甲方安全管理责任 甲方权利如下: 1. 有权要求承包商配备HSE管理机构或人员,执行安全生产法规、标准,遵守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控制危险源,熟练掌握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等。 2. 有权要求承包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任制,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3. 有权要求承包商按规定维护相关的生产设施设备并使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 态。 4. 有权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的HSE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 发生事故后,有权参与事故的调查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扣款。 6. 有权对承包商进行安全业绩及资质检查。 7. 有权根据承包项目危险性的不同,要求承包商制定专门的HSE技术管理方案并对其 进行审查。 8. 有权要求承包商对其分包商的HSE资质业绩进行评价并提交报告,对分包商的选用 有否决权。 二、 甲方义务如下: 1. 向承包商提供合同中规定的安全条件。 2. 发生事故后,积极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3. 应承包商要求,向承包商提供相关的安全资料。 4. 其他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应尽的义务。 第二条 乙方安全管理责任 乙方权利如下: 1. 有权对业主的HSE工作提出建议,对业主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2. 对属于业主的作业场所,有权按规定要求业主提供符合安全施工作业的条件和环 境。 3. 出现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采取合理必要的避险措施。 4. 有权要求业主提供相关的HSE资料。 乙方义务如下: 5. 应建立健全HSE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HSE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任制,制 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满足业主最低HSE管理要求。 6. 对重点施工或高风险作业项目制定HSE技术管理方案,报监理和业主审批。 7. 组织安全检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重大隐患应及时通报业主。 8. 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相应安全意识和技能。从事特种作业 的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9. 应向工作人员提供相应合格的劳保用品,并有确保其正确使用。 10. 不得使用不符合业主要求或国家、行业标准的材料、设备、装置、防护用品、安全 检测仪器等物品。 11. 选用分包商,应事先对分包商的HSE业绩及资质进行评估,并报告业主批准。 12. 应在项目HSE管理计划中明确对业主利益的维护。 13. 应雇佣身心健康的人员执行承包服务合同。 14. 两个及以上在业主同一区域内作业的承包商,可能影响对方生产安全时,应当签订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报业 主备案。 15. 其他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应尽的义务。 第三条 事故处理 1. 业主负有对承包商的HSE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的责任,但这并不影响和减轻承包商应 负的责任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7 KB 时间:2025-08-22 价格:¥5.00

238.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xxx 年,是我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的正确领导下,我 们要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强化各项 安全基础管理,踏踏实实搞好安全工作,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落实公司安全工作目标 1、实现全年人员中毒、伤亡事故为零; 2、实现全年不发生火灾事故; 3、实现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率 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 100%; 4、事故隐患整改率达 100%; 5、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 100%; 6、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安全管理标准化模式,公司全面实行了安全标准化管理, 在今年通过三级达标换证评审。 7、全体员工参与,逐步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绩效的持 续改进,追求公司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 二、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安全生产任制 (1)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 (2)公司与各部门、部门与班组、员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三、创建二级安全标准化单位,做好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从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等 6 个 阶段进行全面推进实施。做好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重新修订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规 范员工的行为,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使职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都要符合体系及安全标准 化的要求,争创国家二级安全标准化单位,确保公司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四、加强重大风险的监控,落实应急防范措施 针对公司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做到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有预测、有预警、 有预案,使公司能够有效防范事故、化解事故、应对事故。 五、搞好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继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加大作业监督力度,特别要做好以下工作: (1)各部门要加强安全巡检,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危险作业,要严格办理作业证,严禁无证作业。 (3)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测。 (4)做好节日期间及季节性安全管理。 (5)做好日常作业的安全监护工作。 六、做好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 (1)按公司规定,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 (2)公司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综合检查。 (3)继续加强检修期间的安全督查工作,特别是严格作业许可证管理,杜绝现场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4)认真抓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及节前、节中、节后检查。 (5)专、兼职安全员要继续实行安全巡检制度。 (6)严格日常巡检制度。 七、搞好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及自我保护能力 (一)认真做好新上岗人员及外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 (二)坚持日常教育及全员安全教育 (1)对全体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成绩将记入职工档案。 (2)对可能存在的转岗人员、停工学习人员等要按公司有关制度,认真进行培训, 不合格者,严禁上岗。 (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动 结合 “安全生产月”,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 教活动。 (四)做好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八、加强工业卫生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大力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采取 对公司现场噪声、化学毒物等危害物的监测,切实保障公司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公司 的经济发展。 xxx 年 xx 月 xx 日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2.5 KB 时间:2025-08-25 价格:¥5.00

18-安全生产月题库答案

一、判断 1.事故发生单位对发生一般事故的,处 5 万元 10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的罚款。( ) 2.一般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处上一年 年收入 20%—3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 3.事故等级是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所有经济损失来划分的。( ) 4.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 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 ) 5.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 40%至 60%的罚款。 ( ) 6.违反《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故意拖 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的,由人民检察院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 予处分。( ) 7.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15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 8.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发生较大事故的,处 2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 ( )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事故后逃匿的, 可处上一年年收入的 60%~100%的罚款。( ) 10.生产经营单位对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工艺、设备,可采取加强管理和加 强安全教育措施后继续使用。( ) 11.特种作业人员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给予警告,并处 2000 元以上 10000 元以下的罚款。( ) 12.《刑法》中,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 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下有期徒刑。( ) 13.将《刑法》第 134 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 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3 年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 14.某俱乐部发生火灾,伤亡惨重,直接负责人可能要被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处 3 年以 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 15.某建筑施工队队长强令施工人员违章操作,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该施工队长可能被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16.轨迹交叉论发生伤亡事故的时空概念是人、管理两事件链相交的时间和地点。( ) 17.压缩气体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形成了溶解气体。( ) 18.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总监。( ) 19.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 1000 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 位,应当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 20.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应实行分类管理、一类一档、内容完整、索引清晰、真实可靠。 ( ) 21.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给予警告,并处 1 万元以下的罚款。 ( ) 22.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应 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 23.物料提升机应装设上极限位置限位器,吊笼的越程应不小于 3 米。( ) 24.消防工作主要是进行消防监督、火灾预防和扑救,审核建设工程的消防设施,查处火灾 事故等工作。( ) 25.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是指容器在使用中或试压时发生破裂,使压力瞬时降至等于外界压力 事故。( ) 26.职业中毒可分为急性、慢性和亚急性三种形式。( ) 27.设区市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 28.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对人的伤害方式主要有撞伤、压伤、轧伤、卷缠等。( ) 29.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①防烟熏;②果断迅速逃离火场;③寻找逃生之路;④等待他救。 ( ) 30.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伪造、涂改、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 作证。( ) 31.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 职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职业防护设备和人个防护用品。( ) 3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部分负责。( ) 3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 34.申请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矿工商贸企业,评审得分应大于 90 分。( ) 35.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未发生死亡事故和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的,安 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也必须办理延期手续。( ) 36.不依法进行安全评价的企业,不能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 37.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 38.工伤人员在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后,不可再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39.新建厂房、商场等设施和场所都必须进行三同时审批。( ) 40.一次事故中死亡 3~9 人的是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 41.擅自储存危险物品的应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改的予以关闭。( ) 42.《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 43.获得二、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由省级安监部门颁发相应牌匾。( ) 44.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应当于 2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45.漏电保护器主要是提供直接接触防护。( ) 4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在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事故情况。( ) 47.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对所调查事故利害关系没有要 求。( ) 48.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 见的,由公安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49.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但无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 50.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除公安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外任何人无权向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 51.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事故调查的有 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 52.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提供虚假证明的中介机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87 KB 时间:2025-08-3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氨基苯甲酸

4-氨基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氨基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4-amin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对氨基苯甲酸 英文名称 2: p-aminobenzo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82 CAS No.: 150-13-0 分子式: C7H7NO2 分子量: 137.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18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3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氯三氟乙烷

一氯三氟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一氯三氟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chlorotrifluoroethane 中文名称 2: 1,1,1-三氟-2-氯乙烷 英文名称 2: 1,1,1-trifluoro-2-chloro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90 CAS No.: 75-88-7 分子式: C2H2ClF3 分子量: 118.4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三氟乙 烷 75-8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三氟乙 烷 75-8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三氟乙 烷 75-8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多氟烷烃。多氟烷烃的主要毒作用 为麻醉作用;高浓度使空气中氧分压降低 ,可致缺氧性窒息。 环境危害: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窒息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空气中不发生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氟化物和氯化物气体。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物、氟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 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 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 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戴 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 撞、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7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1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氯五氟乙烷

一氯五氟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一氯五氟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chloropentafluoroethane 中文名称 2: 氟利昂-115 英文名称 2: Fluorocarbon-115 技术说明书编码: 91 CAS No.: 76-15-3 分子式: C2ClF5 分子量: 154.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五氟乙 烷 76-1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五氟乙 烷 76-1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氯五氟乙 烷 76-1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高浓度本品,有可能引起心律不齐, 昏迷甚至死亡。接触本品液体可致冻伤。 环境危害: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空气中不发生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氟化物和氯化物气体。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物、氟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 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 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 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金属、碱土 金属接触。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 橡皮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金属、碱土金属等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000ppm,632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熔点(℃): -77 沸点(℃): -39 相对密度(水=1): 1.57(-4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6 饱和蒸气压(kPa): 226.88(25℃))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溴化砷

三溴化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溴化砷 化学品英文名称: arsenic tribromide 中文名称 2: 溴化亚砷 英文名称 2: arsenic bro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49 CAS No.: 7784-33-0 分子式: AsBr3 分子量: 314.6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化砷 7784-3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化砷 7784-3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化砷 7784-3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 。遇水分解会散发出腐蚀性和有毒的溴化 氢气体。砷化合物属致癌物。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或高热能放出大量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溴化氢、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水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2mg(As)/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微黄色斜方晶系柱状结晶,易潮解 。 熔点(℃): 32.8 沸点(℃): 220 相对密度(水=1): 3.3972(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0.133(41.8℃))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苯胺

二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phenylamine 英文名称 2: N-phenyl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05 CAS No.: 122-39-4 分子式: C12H11N 分子量: 169.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苯胺 122- 3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苯胺 122- 3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苯胺 122- 3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本品制造过程中可 含有 4-氨基联苯, 应注意后者的致癌性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0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 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灰色结晶体。 熔点(℃): 52.85 沸点(℃): 302 相对密度(水=1): 1.1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五氟化磷

五氟化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五氟化磷 化学品英文名称: phosphorus penta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化磷 技术说明书编码: 79 CAS No.: 7647-19-0 分子式: PF5 分子量: 1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氟化磷 7647-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氟化磷 7647-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氟化磷 7647-1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潮湿空气中产生有毒和腐蚀性的氟化氢 。本品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强烈刺激作 用,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炎症,肺水肿。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潮湿空气中产生白色有腐蚀性和刺激性 的氟化氢烟雾。在水中分解放出剧毒的腐 蚀性气体。遇碱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磷、磷烷、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 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300m,大泄 漏时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 烟雾。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 触。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 ,防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碱类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必要时,佩戴空气 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味的气体,在潮湿空 气中剧烈发烟。 熔点(℃): -93.8 沸点(℃): -84.6 相对密度(水=1): 5.81(气体)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3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八氟-2-丁烯

八氟-2-丁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八氟-2-丁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octafluorobut-2-ene 中文名称 2: 全氟-2-丁烯 英文名称 2: perfluoro-2-but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46 CAS No.: 360-89-4 分子式: C4F8 分子量: 2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八氟-2-丁烯 360-8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八氟-2-丁烯 360-8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八氟-2-丁烯 360-8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热解能放出高毒氟化氢。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 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 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 有可能,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 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乳胶手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 碰撞、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过氧化物、食用化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1(八氟异丁烯)(mg/m3)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注意检测毒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熔点(℃): -139--129 沸点(℃): 1.2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9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六氟硅酸铵

六氟硅酸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六氟硅酸铵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um silico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硅酸铵 英文名称 2: ammonium fluorosilic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46 CAS No.: 16919-19-0 分子式: (NH4)2SiF6 分子量: 178.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铵 ≥98% 16919-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铵 ≥98% 16919-1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铵 ≥98% 16919-1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或吸入会中毒。对眼睛、皮肤、粘膜 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可致喉 、支气管痉挛、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 肿。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酸反应,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受高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硅、氟化氢、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熔点(℃): (升华)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0(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咔唑

咔唑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咔唑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rbazole 中文名称 2: 9-氮(杂)芴 英文名称 2: dibenzopyrrol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25 CAS No.: 86-74-8 分子式: C12H9N 分子量: 16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咔唑 86-74- 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咔唑 86-74- 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咔唑 86-74- 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使皮肤对光敏感。 本品本身并未列入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 ,但其某些衍生物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致 癌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食 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单斜片状结晶,有特殊气味。 熔点(℃): 244.8 沸点(℃): 354.8 相对密度(水=1): 1.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四甲基丁烷

四甲基丁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甲基丁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2,2,3,3-tetramethylbutane 中文名称 2: 六甲基乙烷 英文名称 2: hexamethyl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03 CAS No.: 594-82-1 分子式: C8H18 分子量: 114.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甲基丁烷 594-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甲基丁烷 594-8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甲基丁烷 594-82-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极易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100.7 沸点(℃): 106.5 相对密度(水=1): 0.8242(2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对羟基苯醛

对羟基苯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对羟基苯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p-hydroxy benzaldehyde 中文名称 2: 4-羟基苯甲醛 英文名称 2: 4-formyl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51 CAS No.: 123-08-0 分子式: C7H6O2 分子量: 122.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醛 123-0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醛 123-0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醛 123-0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 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红棕色粉末。 熔点(℃): 116 沸点(℃): 升华 相对密度(水=1): 1.1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2 饱和蒸气压(kPa): 0.13(12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抗氧剂1076

抗氧剂 1076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抗氧剂 1076 化学品英文名称: antioxidant1076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67 CAS No.: 2082-79-3 分子式: C35H62O3 分子量: 530.8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抗氧剂 1076 2082-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抗氧剂 1076 2082-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抗氧剂 1076 2082-7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能具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 的资料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 、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高浓度吸入。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49-54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氢氧化钙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lcium hydroxide 中文名称 2: 熟石灰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17 CAS No.: 1305-62-0 分子式: Ca(OH)2 分子量: 74.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钙 1305-6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钙 1305-6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钙 1305-6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 ,可致灼伤。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 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 油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钙。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 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 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ACGIH 5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细腻的白色粉末。 熔点(℃): 582(失水) 沸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2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氧化钙

氧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钙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lcium oxide 中文名称 2: 生石灰 技术说明书编码: 996 CAS No.: 1305-78-8 分子式: CaO 分子量: 56.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钙 1305-7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钙 1305-7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钙 1305-78-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强碱,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呼吸 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本品粉尘可致化学 性肺炎。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可致 灼伤。口服刺激和灼伤消化道。长期接触 本品可致手掌皮肤角化、皲裂、指甲变形 (匙甲)。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 油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 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钙。 灭火方法: 采用干粉、二氧化碳、干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喷雾状 水控制粉尘,保护人员。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 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 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内湿度最好 不大于 85%。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 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ACGIH 2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 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无定形粉末, 含有杂质时呈灰色或淡黄 色, 具有吸湿性。 熔点(℃): 2580 沸点(℃): 285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石蜡 化学品英文名称: paraffin chlorinated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82 CAS No.: 51990-12-6 分子式: C24H43Cl7 分子量: 579.7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石蜡 51990-1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石蜡 51990-1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石蜡 51990-1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 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 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 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 量泄漏: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 中氧气浓度低于 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 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黄至黄色、无臭、粘稠液体。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16-1.1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氯酸锶

氯酸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酸锶 化学品英文名称: strontium chlorate 英文名称 2: chloric acid,strontium salt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04 CAS No.: 7791-10-8 分子式: Sr(CIO3)2 分子量: 254.5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锶 7791-1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锶 7791-1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锶 7791-1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刺激作用。误服可引起恶心、胃部不适 。目前,尚无职业中毒的报告。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铵盐、可燃物、还原剂、金 属粉末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 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酸接触 容易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 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 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 酸类、铵盐、活性金属粉末、硫、磷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 剂、酸类、易(可)燃物、铵盐、活性金 属粉末、硫、磷、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氰酸钾

氰酸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氰酸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cya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61 CAS No.: 590-28-3 分子式: KOCN 分子量: 81.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钾 590- 2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钾 590- 2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酸钾 590- 28-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给狗腹腔注射 400mg/kg,出现呕吐、流泪 、流涎、呼吸加快、震颤、抽搐等,甚至 死亡。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产生剧毒氰化物 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氢、氧化钾。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化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3[HCN][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 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 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体。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0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溴鼠隆

溴鼠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溴鼠隆 化学品英文名称: brodifacoum 中文名称 2: 大隆 英文名称 2: talon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99 CAS No.: 56073-10-0 分子式: C31H23BrO3 分子量: 523.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鼠隆 >98% 56073-1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鼠隆 >98% 56073-1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鼠隆 >98% 56073-1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高毒杀鼠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 吸收后会中毒。能影响凝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剧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 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 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焦磷酸四钠

焦磷酸四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焦磷酸四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pyrophosphoric acid tetrasodium salt 中文名称 2: 焦磷酸钠 英文名称 2: 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87 CAS No.: 265.9 分子式: 分子量: Na4P2O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四钠 265.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四钠 265.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焦磷酸四钠 265.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 泻。受热分解放出氧化磷和氧化钠的烟雾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磷、氧化钠。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 受潮。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88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4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环烷酸钴

环烷酸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环烷酸钴 化学品英文名称: cobaltous naphthenate 中文名称 2: 石油酸钴 英文名称 2: naphthenic acid,cobalt salt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00 CAS No.: 61789-51-3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烷酸钴 61789-5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烷酸钴 61789-5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烷酸钴 61789-5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刺激作用。目前,未见有对人体损害的 报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受 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钴。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 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催化极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钴量 8%和 4%两种。 外观与性状: 紫色至深棕色非结晶粉末。 熔点(℃): 14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苯甲酸

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安息香酸 英文名称 2: carboxy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32 CAS No.: 65-85-0 分子式: C7H6O2 分子量: 122.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甲酸 65- 8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甲酸 65- 8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甲酸 65- 8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 眼和皮肤产生刺激。本品在一般情况下接 触无明显的危害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鳞片状或针状结晶, 具有苯或甲醛的臭味。 熔点(℃): 121.7 沸点(℃): 249.2 相对密度(水=1): 1.2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21 饱和蒸气压(kPa): 0.13(9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03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