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编号: 32130 CAS: 123-86-4 中文名称: 乙酸正丁酯 英文名称: butyl acetate;butyl ethanoate 别 名: 醋酸正丁酯;乙酸丁酯 分子式: C6H12O2;CH3COO(CH2)3CH3 分子量: 116.16 熔 点: -73.5℃ 沸点:126.1?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8? 蒸汽压: 22℃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用 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 物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 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3100mg/kg(大鼠经口);LC50948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 3300ppm×短暂,对眼鼻有明显刺激;人吸入 200~300ppm×短暂,对眼、鼻有 轻度刺激。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猫吸入 4200ppm,6 小时/天,6 天,衰弱,体重减轻,轻 度血液变化。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 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 羟胺-氯化铁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 300mg/m3 79) 浓度 前苏联(1975)居民区大气中最大允许浓度 0.1mg/m3(最大值) 0.1mg/m3(日均值)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 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2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1,2-二氯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二氯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dichloropropene 中文名称 2: 邻二氯丙烯 英文名称 2: 1,2-dichloroprop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2 CAS No.: 分子式: C3H4Cl2 分子量: 110.9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丙 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丙 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丙 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对实验动物可 引起肝、肾及肺脏的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空气 中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与铜及其合 金有可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氯乙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 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ACGIH 1ppm,4.5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1,3-二氯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二氯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dichloropropene 中文名称 2: 2-氯丙烯基氯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1 CAS No.: 542-75-6 分子式: C3H4Cl2 分子量: 1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丙 烯 542-7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丙 烯 542-7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丙 烯 542-7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 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 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症状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 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 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 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 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ACGIH 1ppm,4.5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2-溴丙烯基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溴丙烯基溴 化学品英文名称: 2-bromoallyl bromide 中文名称 2: 2,3-二溴丙烯 英文名称 2: 2,3-dibromoprop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43 CAS No.: 513-31-5 分子式: C3H4Br2 分子量: 199.8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丙烯基 溴 513-3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丙烯基 溴 513-3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丙烯基 溴 513-31-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蒸 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催泪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溴化物气 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充装要控制流 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3,3-二乙氧基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3-二乙氧基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3-diethoxypropene 中文名称 2: 丙烯醛二乙缩醛 英文名称 2: acrolein diethylaceta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67 CAS No.: 3054-95-3 分子式: C7H14O2 分子量: 130.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3-二乙氧 基丙烯 3054-9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3-二乙氧 基丙烯 3054-9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3-二乙氧 基丙烯 3054-9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 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灌装时应控 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干燥 、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 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 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3-氯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氯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chloropropene 中文名称 2: 烯丙基氯 英文名称 2: all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7 CAS No.: 107-05-1 分子式: C3H5Cl 分子量: 76.5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丙烯 >99% 107- 05-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丙烯 >99% 107- 05-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丙烯 >99% 107- 05-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浓度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并有轻度 麻醉作用。接触者觉咽干、鼻子发呛、胸 闷,可出现头晕、头沉、嗜睡、全身无力 等。溅入眼内,出现流泪、疼痛等严重眼 刺激症状。 慢性中毒:引起中毒性多发性 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小腿酸痛力弱, 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痛觉、触觉、 音叉振动觉障碍。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可致肝损害 。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 炸的危险。与硝酸、发烟硫酸、氯磺酸、 乙烯亚胺、乙烯二胺、氢氧化钠剧烈反应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 器破裂。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 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 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 、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 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 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充装 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4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丙烯腈(抑制了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烯腈(抑制了的)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 中文名称 2: 乙烯基氰 英文名称 2: cyanoeth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5 CAS No.: 107-13-1 分子式: C3H3N 分子量: 53.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腈(抑制 了的) ≥99% 107-1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腈(抑制 了的) ≥99% 107-1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腈(抑制 了的) ≥99% 107-13-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 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表现与 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 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 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眼结膜及鼻、咽部 充血。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 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液体污染皮肤, 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长期接触,部分工 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对肝脏影 响未肯定。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 5% 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 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 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 热,使容器破裂。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 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 火场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 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 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 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 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6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丙烯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烯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rylic acid 英文名称 2: propeno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917 CAS No.: 1979-10-7 分子式: C3H4O2 分子量: 72.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 ≥99.0% 79- 1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 ≥99.0% 79- 1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 ≥99.0% 79- 10-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 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 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 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 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用水喷射逸出液体, 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 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 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 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5℃(装于受压容器中例外)。库内湿度 最好不大于 8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 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6[皮]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ACGIH 2ppm,5.9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乙酸-3-甲氧基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3-甲氧基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methoxybutyl acetate 中文名称 2: 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 英文名称 2: butoxy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77 CAS No.: 4435-53-4 分子式: C7H14O3 分子量: 146.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3-甲氧 基丁酯 4435-5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3-甲氧 基丁酯 4435-5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3-甲氧 基丁酯 4435-5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粘膜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乙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butyl acetate 中文名称 2: 醋酸正丁酯 英文名称 2: butyl ethano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03 CAS No.: 123-86-4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丁酯 123-8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丁酯 123-8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丁酯 123-8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 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 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 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 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 可引起皮肤干燥。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 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300 前苏联 MAC(mg/m3): 200 TLVTN: OSHA 150ppm,713mg/m3; ACGIH 20ppm,9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乙酸仲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仲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sec-butyl acetate 中文名称 2: 醋酸第二丁酯 英文名称 2: 2-butanol acet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09 CAS No.: 105-46-4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仲丁酯 105-4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仲丁酯 105-4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仲丁酯 105-4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有麻 醉作用。可引起皮肤干燥,并可通过完整 的皮肤吸收。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 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00 TLVTN: OSHA 200ppm,950mg/m3; ACGIH 200ppm,95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乙酸叔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叔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rt-butyl acet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05 CAS No.: 540-88-5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叔丁酯 540-8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叔丁酯 540-8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叔丁酯 540-8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刺激鼻、喉、支气管,吸入后引 起鼻出血、声嘶、咳嗽、胸部紧束感。可 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眼及皮肤接触有 刺激性。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发生皮疹。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 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 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00 TLVTN: OSHA 200ppm,950mg/m3; ACGIH 200ppm,95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乳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乳酸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butyl lactate 中文名称 2: alpha-羟基丙酸丁酯 英文名称 2: butyl alpha-hydroxypropio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81 CAS No.: 138-22-7 分子式: C7H14O3 分子量: 146.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乳酸丁酯 138-2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乳酸丁酯 138-2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乳酸丁酯 138-2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动物实验,可引起气急、呼吸困难、共济 失调等。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未 发现对人 的危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 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 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密闭化。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 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 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 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 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58ppm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化。保证良好的自燃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二聚丙烯醛(稳定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聚丙烯醛(稳定的)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rolein dimer(stabilized) 英文名称 2: pyranaldehy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47 CAS No.: 100-73-2 分子式: C6H8O2 分子量: 112.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聚丙烯醛( 稳定的) 100-7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聚丙烯醛( 稳定的) 100-7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聚丙烯醛( 稳定的) 100-7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其蒸气和烟雾对皮肤、眼睛和 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 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 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 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 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严 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亚硝酸异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异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butyl nitrite 英文名称 2: nitrous acid,2-methylprop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386 CAS No.: 542-56-3 分子式: C4H9NO2 分子量: 103.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异丁 酯 542-56-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异丁 酯 542-56-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异丁 酯 542-56-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亚硝酸酯类,亚硝酸酯类的主要作 用是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及心动过 速。大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 体。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 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亚硝酸正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正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butyl nitr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85 CAS No.: 544-16-1 分子式: C4H9NO2 分子量: 103.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正丁 酯 544-1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正丁 酯 544-1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正丁 酯 544-16-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亚硝酸酯类,亚硝酸酯类的主要作 用是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 速。大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 体。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 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四氯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氯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trachloroprop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851 CAS No.: 10436-39-2 分子式: C3H2Cl4 分子量: 179.8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氯丙烯 10436-39-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氯丙烯 10436-39-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氯丙烯 10436-3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呼吸道粘膜。 对 动物能导致呼吸道刺激、运动性兴奋及呼 吸加速,然后呼吸极度困难、共济失调、 轻瘫、四肢麻痹。本品对皮肤有强烈刺激 性。可经皮吸收。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 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 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 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 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 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 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1[皮]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 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富马酸二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富马酸二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butyl fumar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55 CAS No.: 105-75-9 分子式: C12H20O4 分子量: 228.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富马酸二丁 酯 105-7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富马酸二丁 酯 105-7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富马酸二丁 酯 105-7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对眼 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 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严禁 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氯甲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甲酸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n-butyl chloroform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806 CAS No.: 592-34-7 分子式: C5H9ClO2 分子量: 136.5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丁酯 592-3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丁酯 592-3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丁酯 592-34-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粘膜和皮肤有腐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 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遇水或受热分解,放 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m,大泄 漏时隔离 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 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 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 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 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胺类接触。尤其要注意 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 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氯甲酸异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甲酸异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butyl chloroformate 英文名称 2: isobutyl chlorocarbo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808 CAS No.: 543-27-1 分子式: C5H9ClO2 分子量: 136.5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异丁 酯 543-2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异丁 酯 543-2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异丁 酯 543-2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粘膜和皮肤有腐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 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遇水或受热分解,放 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胺类接触。尤其要注意 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 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氯醋酸特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醋酸特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rt-butyl chloroacetate 中文名称 2: 氯乙酸叔丁酯 英文名称 2: chloroacetic acid,tert-but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60 CAS No.: 107-59-5 分子式: C6H11CIO2 分子量: 150.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醋酸特丁 酯 107-59-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醋酸特丁 酯 107-59-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醋酸特丁 酯 107-5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 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氰乙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氰乙酸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n-butyl cyanoacet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20 CAS No.: 5459-58-5 分子式: C7H11NO2 分子量: 141.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乙酸丁酯 5459-5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乙酸丁酯 5459-5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乙酸丁酯 5459-5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 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 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出有毒 和易燃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剂:干 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 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 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 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 、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butyl methacrylate 中文名称 2: 异丁烯酸异丁酯 英文名称 2: methacrylic acid isobut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311 CAS No.: 97-86-9 分子式: C8H14O2 分子量: 142.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异丁酯 97- 8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异丁酯 97- 8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异丁酯 97- 8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蒸 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在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 生聚合,粘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 的单体可全部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 蔽处操作。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 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 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4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n-butyl methacrylate 中文名称 2: 异丁酸正丁酯 英文名称 2: methacrylic acid n-but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312 CAS No.: 97-88-1 分子式: C8H14O2 分子量: 142.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正丁酯 97- 88-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正丁酯 97- 88-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正丁酯 97- 88-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中等刺激作用。接触 后可能有烧灼感、咳嗽、眩晕、喉炎、气 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 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聚合, 粘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 全部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 蔽处操作。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 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 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3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丙烯酸甲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 methacrylate 中文名称 2: α-甲基丙烯酸甲酯 英文名称 2: meth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9 CAS No.: 80-62-6 分子式: C5H8O2 分子量: 100.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甲酯 80-62-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甲酯 80-62-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甲酯 80-62- 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有刺激性。 急性中毒: 表现有粘膜刺激症状、乏力、恶心、反复 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可有急识障碍 。 慢性影响:体检发现接触者中血压增高 、萎缩性鼻炎、结膜炎和植物神经功能障 碍百分比增高。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受热 、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聚合,粘度 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全部 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 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 蔽处操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 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或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 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卤素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库 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 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卤 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 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1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