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447项,搜索耗时:0.0122秒。

食品厂企业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6.安全生产目标季度考核表

安全生产目标季度考核表 (一季度) 编号: 序 号 考核 目标 评价要点 分数 标准要求和评价办法 考 核 记 录 (实际完成情况) 实际 得分 备 注 1 控制 目标 1.伤亡事故起数; 2. 伤亡人数; 3.职业病。 40 不超过下达控制指标不扣分,轻伤事故每次发生 一起扣 10 分,重伤事故每发生一起扣 25 分,发 生死亡事故扣 40 分,发生职业病扣 35 分。 2 安全生产责 任制落实 1.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 程,并由部门经理亲自抓,亲自部 署; 2.每季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部 署安全生产工作; 3.各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4.奖惩制度落实。 5 领导亲自召开安全生产年会,达不到的扣 2—4 分;按要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不扣分。每少 一次扣 2 分; 无会议记录,每少一次扣 1 分; 未分解责任状的扣 3 分; 奖惩制度未落实的扣 2—4 分。 3 安全生产教 育培训 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2.“安全月”活动情况; 3.特种工持证情况。 5 未展开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扣 2—4 分; 未组织或组织不力的,扣 2—4 分; 培训率低,组织工作差或培训结果检查有问题的 扣 2—4 分; 特种工持证率低扣 2—4 分。 4 重大事故隐 患监控和安 全专项治理 1.对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源未进行 全面登记、建档和监控,制定隐患 整改方案并组织整改; 2.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情况。 10 对重大事故或危险源未进行登记,建档的扣 6 分; 不合格的扣 4 分; 未制定整改方案的,发现一起扣 5 分; 未及时更改的,发现一起扣 5 分; 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专项整治的,每少一次 扣 2 分。 5 安全标志警 示 1.安全标志牌; 2.安全警示牌。 5 安全标志牌不全,扣 3—4 分; 安全警示牌不全,扣 3—4 分; 安全警示牌不清洁,扣 2—3 分; 6 安全生产资 金投入情况 1.安全生产的整改资金落实情况; 2.安全劳动防护资金落实情况; 3.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落实情 况。 10 未按规定落实劳动防护资金,扣 5—6 分; 未按规定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资金,扣 5—6 分; 未按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扣 7—10 分。 7 安全检查整 改情况 1.安全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2.对隐患整改,处置和复查要求的 执行情况; 3.检查记录的填写情况。 10 未定期展开日常,专项检查的扣 2—4 分; 未按规定对隐患进行整改和复查的扣 5—10 分; 无检查和隐患整改复查的记录或隐患整改未如 期完成的扣 4—8 分。 8 生产安全事 故报告处理 情况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情况; 2。事故应急预案修订情况; 3.指定专门救援人员情况; 4.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按规 定经过演练。 5 未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扣 2—4 分; 事故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或不及时修订的扣2— 4 分; 未对专门救援人员进行培训的扣 2—4 分; 无演练发现一起扣 2 分。 9 报表和安全 档案管理 1.及时、准备统计报送各类安全生 产情况调查表; 2.有关文件及材料及时报送、传达、 办理情况; 3 各类安全管理档案及台帐。 5 统计信息未按时限上报或出现数值差错,每次扣 1—3 分,瞒报扣 5 分; 未按规定传达办理的扣 1—4 分; 相关档案,台帐不健全的扣 2—4 分。

分类:法律法规与标准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27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19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 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编号:AQ-BZH-019-A 1 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设备、设施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事故,保护员工和本公司财 产安全,达到机械设备与员工的本质安全化,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设施(消防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维护保养见消防安全管 理制度)的管理。 3 引用文件(无) 4 职责 4.1 行政部负责组织制定、修订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4.2 生产部具体执行本制度。 4.2 其它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办公设备、设施维护、保养。 5 程序内容 5.1 各部门在使用设备时必须依照该设备操作说明及相应的操作规程操作。 5.2 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分为每日一级保养和定期﹑预防二级保养两种。 5.3 一级保养:每日由生产部的各组长督导执行,按照《设备(设施)定期检查、 维护、保养记录》中每日点检项目,各作业员对所使用的机器设备进行清洁﹑润 滑﹑锁紧﹑功能检查等,并将实施检查结果填入《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 保养记录》上。一级保养可参考以下项目: ①运转和滑动部分是否异常。 ②运转和滑动部分润滑是否足够。 ③紧固部件是否松动。 ④有无震动﹑噪音现象。 ⑤控制开关﹑仪表是否正常。 ⑥防护装置是否可靠完好等。 5.4 二级保养:由生产部主管督导执行,依照《设备保养及维护记录表》上的项目, 对所有机械设备及夹具进行周期性检查﹑润滑﹑调整和修理,以保证机器正常运 行。并将保养﹑检查情况记录于《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记录》上。 二级保养可参考以下项目: ①传动系统:皮带疲劳损坏。 ②油类系统:齿轮箱润滑油变质。 ③电器线路:仪表损坏,指示线路失控等。 2 ④气动系统:气动阀门损坏,空气过滤之异常等。 5.5 作业员工在每日保养检查过程中发现机器设备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部门负 责人,由部门负责人向维修部申请维修,维修部无法维修时申请送外维修。 5.6 必须在维修的机械设备的电源开关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志牌 并上锁。 5.7《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应妥善保存于生产部。《机械设 备外修申请单》应妥善保存于行政部。 6 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机器设备外修申请单》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5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2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AQ-BZH-021-A 1 目的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锅炉、 厂内机动车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生产技术科。负责本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监督 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采购部;负责特种设备的采购管理。 各部门、车间。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 养管理。 4 内容与要求 4.1 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4.1.1 凡属特种设备均应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 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设备。 4.1.2 特种设备安装前,应委托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负责 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 手续。 4.1.3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 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4.1.4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生产技术 科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4.2 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4.2.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管理,当需调阅特 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 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4.2.2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 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 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 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4.3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4.3.1 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 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 工作。 4.3.2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 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 4.3.3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 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4.3.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 的安全规章制度。 4.3.5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 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7.5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编号24 机械设备使用时间总台帐

机 械 设 备 使 用 时 间 总 台 帐 (月汇总) 序 号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日期 工作时间 设备使 用情况 租赁单位 机械驾驶员 签字 备注 1 装载机 LG550 8.8 7 点 11 点 30 至 1 点至 5 点 完好 本公司使用 龙门吊内铲道渣 8.5 小时 2 装载机 LG550 8.12 13 点 30 至 15 点 30 完好 本公司使用 推土拉过路皮带 2 小时 3 装载机 LG550 8.14 9 点至 10:30 点 完好 本公司使用 推土拉过路皮带 1.5 小时 4 装载机 LG550 8.15 10 点至 11 点 完好 南京茂华建筑工程公司 吊钢筋 1 小时 5 装载机 LG550 8.15 13 点 30 点至 16 点 完好 泰重起重 吊钢轨 2.5 小时 6 装载机 LG550 8.17 8 点 30 至 10 点 30 完好 本公司使用 搬水泵,拉过路皮带 2 小时 7 装载机 LG550 8.20 10 点至 10 点 30 完好 本公司使用 拉过路皮带 0.5 小时 8 装载机 LG550 8.21 早 8 点至 9 点 完好 南京茂华建筑工程公司 吊钢筋和切割机 1 小时 9 装载机 LG550 8.21 2 点至 17 点 30 完好 本公司使用 铲砂,吊钢轨 3.5 小时 10 装载机 LG550 8.22 7 点至 10 点 30 完好 本公司使用 吊涵管、钢轨 3.5 小时 11 装载机 LG550 8.25 8 点至 9 点 完好 本公司使用 铲石子 1 小时 12 装载机 LG550 8.26 8 点至 11 点, 1 点 30 至 5 点 30 完好 本公司使用 配合挖埋雨水管道 7 小时 13 装载机 LG550 8.27 8 点至 11 点,1 点 30 至 6 点 30 完好 本公司使用 挖埋雨水管道 3.5 小时 14 装载机 LG550 8.31 8 点至 11 点,1 点 30 至 7 点 30 完好 本公司使用 挖埋雨水管道 9 小时 15 装载机 LG550 机 械 设 备 使 用 时 间 总 台 帐 (月汇总) 小时数 台班费用 金额 备注 使用时间汇总 46.5 小时 1500 元/台班 8718.75 元 本公司使用 42 小时 1500 元/台班 7875 元 南京茂华建筑工程公司 2 小时 1500 元/台班 375 元 泰重起重 2.5 小时 1500 元/台班 468.75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02 KB 时间:2025-08-27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冶金安全操作规程

冶金安全操作规程 总则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的职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 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严格遵守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 2.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严重危险的厂房、生产线和设备, 以及遇有严重危及生命的情况,职工有权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工厂 领导处理。 3.入厂前工人、实习、代培、临时参加劳动及变换工种的人员, 未经三级安 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电气起重、蒸汽锅炉、受压 容器、电焊、天车司机等特殊工种的 操作人员均应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凭证操作。外来参观人员, 接待部门应组织安全教育。 4 进入生产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防用品,女工要把发辫 放入帽内。旋转机床严禁戴手套操作。检查设备、排除故障和隐患, 保证安全防护信号、保险 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不准带小孩进入 公共工作场所,不准穿拖鞋、凉鞋、赤脚、 赤膊、敞衣、戴头巾 工作。上班前不准饮酒。 5.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 他人,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凡动转设备不准 跨越传递物件和触动危险部位。不准用手拉、嘴吹铁肩。不准站在 沙轮之前方进行磨削。调整检查设备需要 拆卸防护罩时,要先停 电关车,不准无罩开车。各种机具不准越限使用,中途停电,应关 闭电源。 6.做好文明生产,保持工厂、车间、库房整齐清洁,过道畅通 无阻。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末班下班前必须切断电源,熄灭火种, 清理现场。 8.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必须指定安全负责人,有主有从,统 一指挥。夜班、加班以及在封闭厂房作业时,必须安排两人一起工 作。 9.厂内行人要走安全通道,注意各种警示严禁贪便道而跨越危 险区,严禁从行驶中的机动车辆上爬、跳、抛掷物件。厂房内不准 骑自天车。厂区路面施工,要设安全遮挡和标记,夜间设红标灯, 凡动土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10.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体以及在吊钩下通过和停留。 11.操作工必须熟悉其设备性能、工艺和设备操作规程设备 应定人操作。开动本工种以外的设备时,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后, 方可操作。 12.检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告牌,设人监护, 停电牌必须谁 挂谁收,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开关在合闸前要细 心检查确认无人检修时方准合闸。 13.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 防雷装置等, 不准随意拆除或挪用。 14.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天车轨道等必须有可靠 的接地或重复 接地安全设施,非电气人员不得装修电气设备和线 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 缘可靠,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措施, 并应戴好绝缘手套操作,行灯和机床局部照 明电压不得超过 36 伏,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不准超过 12 伏。 15.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破底鞋。 严禁抛掷工具材料等物件。 16.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和腐蚀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 存放,并设专人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场,严禁吸烟和明火作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采矿冶金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76.9 KB 时间:2025-09-06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包装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包装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本规程使用于制成车间包装机岗位。 二、上岗前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 三、严禁酒后上岗和当班饮酒 四、开机前准备 1、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壳体、地脚、机座是否完好。 2、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完好,有无异常现象。 3、检查润滑装置的密封状况,有无缺油、漏油现象,有无灰尘进入,油质是否 良好, 油位是否适当。 4、检查现场各仪表是否完好,信号是否正常。 5、及时清理各部位异物,保证物流畅通。 6、检查各处的密封状况,有无漏料、漏灰、漏油、漏风现象,检查门、检查孔是否封严。 7、检查各种安全设施和照明设施,是否存在隐患,确保设备、人身安全。 8、确认电路开关位置是否处于备妥状态。 9、检查各翻版阀是否完好,阀门动作是否灵活。 10、与化验室联系,确认包装品种、批号。 11、检查压缩空气是否正常。 12、检查供料装置是否正常,确保供料畅通。 13、检查计量装置,确保计量准确。 14、检查所辖范围内是否有检修作业,设备内部是否有人。 15、岗位人员有权拒绝无关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严禁非岗位人员进行操作。 16、岗位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五、开机 1、确认本岗位和相关岗位经检查,无安全隐患,所开设备内及旁边无人,方可联系开 机。 2、现场开机顺序 水泥袋输送皮带一提升机收尘器一震动筛一提升机一回料绞刀一包装机 六、运行中检查 1、对所辖设备、设施巡检频次不得低于 1 次/小时。 2、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壳体、地脚、机座是否完好。 3、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完好,有无异常现象。 4、检查润滑装置的密封状况,有无漏油现象,有无灰尘进入,油质是否良好,油量是否 适当。 5、检查现场各仪表是否完好,信号是否正常。 6、检查设备温度、声音、震动情况是否正常,设备运行是否良好。 7、检查各部位物料流动情况,及时处理堵料、冒料,保证畅通安全。 8、检查各部位密封状况,对漏料、漏灰、漏油、漏风及时处理。 9、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果处理不了或来不及处理,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 10、检查收尘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确保收尘效率。 11、巡检发现事故隐患,要重点观察,做好跟踪记录并及时报告。 12、设备运转时严禁打开机壳检查运转部件。 13、严禁跨越设备或在机盖、皮带上行走、休息,严禁手摸或用工具捅运转中的设备。 14、严禁在悬挂设备及吊装孔下面或附近停留。 15、运行中的设备出现故障,必须停机,切断电源,挂警示牌方可处理。 16、清理皮带机地面积料时,人必须与皮带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同时要有人监护,方可 作业。 17、生产中如发生安全事故按《应急预案》处理。 七、停机 1、与各岗位联系,确认物料输送干净放可停机。 2、停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 3、停机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养。 4、处理下料阀堵塞、卡物时,要将包装机下电,禁止用手抠。 5、出现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紧急停机。 6、检查带电设备、进入设备内部、或进入料仓内作业,必须将设备本身和上道工序设备 下电,机旁开关打到“0”位,并挂警示牌。 7、高空作业或进入料仓内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并设监护人。 8、设备检修按《检修操作规程》执行。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8.5 KB 时间:2025-09-06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成品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包装、交库、发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包装钢管不准超过行车额定负荷量,长度相差大的钢管要分别包装,捆 绑要牢固、防止散捆或短管在挂吊时掉下出事故。 2、在检查台上翻放管子,要和质量检查人员密切配合,钢管要放在两根以 上斜篾条上,不准在一根斜篾条上滚动。 3、往料槽放管子时,应给下方工作的人员招呼,确认其离开后才准操作。 不得开错活动斜篾条和用料斜篾条带动钢管。包装台架内、料槽内及有可能被钢 管擦挂范围内有人时,严禁向下翻管子。 4、随时注意行车工作情况,不准在吊物下站立或通过。 5、废次钢管要绑扎牢固,要做到按长短规格分别包装。按规定地方整齐堆放, 及时装车运出现场。 6、包装打捆时、不准无关人员站在钢管两侧或两端,要待行车吊平稳后才 捆扎。防止吊车及钢管摆动伤人。 7、在斜篾条上工作时手不能放在斜篾条上,在包装量尺喷字时,不能站在 钢管上且要把钢管垫牢,防止钢管滚动伤人。 8、解捆时、应站在斜篾条的上方向,向下翻滚管子要和下方向工作的人员 打招呼,斜篾条的中间、料槽内有人时不准滚动钢管。 9、用钢钎撬动厚壁管时要有人指挥,人体不能正对撬杆端,用力均匀,防 止撬杆弹起伤人。 10、钢管过跨时,要装放平稳,不超出架子高度,过跨车行新范围内无人和 障碍物,先鸣警铃,才能开动过跨车。 11、钢管挂吊要遵守下列规定: ①、钢丝绳、吊钩要经常检查,不合格不准使用,不超负荷吊物。 ②、专人凭指挥牌指挥行车,要站在离管捆 2m 外纵向 45 度角的安全地带, 行车工能清楚看到的地方指挥行车。 ③、要逐层挂吊,不准在管垛下层掏吊钢管,吊物要挂正、不准歪拉斜吊。 不准将手伸到管捆下面拉取钢丝绳,摘钩时要站在安全位置,身体不能靠近钢管。 ④、吊运长短不一的管捆和废次管,钢丝绳要将下面及两侧的钢管两端搂住, 才能吊运。 ⑤、在切管机台架、斜篾条上工作要先和操作工打招呼,确认安全后才能开 始工作。 ⑥、不准将钢管搁放在料架中间人行通道上或安全通道上。 12、上钢管垛时、要先检查稳固情况,选择好上下路线和安全通道,防止散 捆、或搁放不稳固的钢管滚动发生事故。 13、库房工要按规格堆放管理,堆放高度以管架立柱为准,上边沿不超出一 支钢管 1/3 为宜。 14、发车时要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时应事先把管子吊出单放,有散捆的重 新包装,避免装车时忙乱发生事故。 15、装车时要上下配合好,指挥信号要准确,不能只凭口喊指挥,不能站在 车皮内或骑在车箱上指挥行车对位,要等吊物下放搁稳后才摘取钢丝绳,并从行 车工能看到的方位离开,行车工必须待车内人员离开安全部位后才准提出钢丝 绳。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5 KB 时间:2025-09-07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挂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挂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挂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作业前必须对吊物、吊具、钢绳及周围等进行全面仔细的确认和检查, 确保进行作业范围的安全。 2、指挥行车作业,必须执行牌哨制度,严禁多人指挥和混乱指挥,手势要 明确,必须站在远离吊物周围 2 米以外明显、安全的位置,并确认吊料区域无其 他人员,使行车司机和他人易于见到。禁止戴手套指挥行车作业。 3、吊挂工和行车司机必须执行“十不吊”“两不撞”。同时遵守挂吊作业安 全规程。 4、从事挂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车间生产过程及起重安 全技术知识和起重操作技术。 5、在多人共同吊运物件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指挥人员必须佩戴明显标志。 6、起吊钢材、钢管、管坯、钢坯、芯棒等物件时,指挥人员必须站在挂吊 绳对角线方向距吊物 2 米以外的安全地方。 7、挂吊人员对工具(钢丝绳、链条、吊环、钩头)应熟知其负荷能力。使 用前必须认真检查,钢丝绳连接符合规范要求,决不可使用达报废标准的吊具。 8、在起吊前,必须通知附近人员离开危险区。注意吊物不得危及人身和设 备安全,并选好自己的退路,然后指挥起吊。 9、挂吊重物应使重心在正中。发现吊物在运行中不平衡时,必须落地重新 绑挂,严禁用脚登手扶方法来平衡。吊物未挂稳不得起吊。 10、吊物落地之前,应选好适当空地,不准将重物放在蒸汽管、煤气管、水 管、电线等管线或其他设备上。重物下要加垫物,不得压着钢绳和硬拉取钢绳。 11、单钩吊长物件时,两绳夹角不的大于 120°,并要防止钢绳与物件间打 滑。用排钩吊物时,必须保证吊物重心在中钩之下,不得使吊钩在横向受力。 12、料架中堆码的钢材、钢管或钢坯高度不得超过料架柱。并不准在料架间 横放吊物。 13、料架之间,不准存放任何物件,保证通道畅通。 14、指挥手势按公司安全部印发的规范执行。 15、单根钢绳许用拉力的估算:可按“10d²*fa 公斤力”估计,其中 d 为钢 绳直径,fa 为降低系数,单位为毫米。 降低系数 fa a 0º 60º 90º 120º fa 1 0.86 0.7 0.5 16、检查钢丝绳的联接是否符合规范。 (1)钢丝绳接头的编结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15 倍,并且不小于 250 毫米。 (2)用绳卡(扎头)连接钢丝绳时,绳卡数目不得少于 3 个,其间距不小 于绳径的 6 倍,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不小于140—150毫米。上绳卡要一正 一反,且把绳卡拧紧到把钢绳压扁到2/3左右。 17、用管箱吊转管头、废钢、工具等物件时,严禁用钢丝绳挂中间吊耳,合 并起吊两个箱体。 18、绑挂钢丝绳和链条,使用六个月后要仔细检查一次,达到报废标准时不 准再用。如钢绳受压、电击或赤热金属烧伤等原因导致钢绳严重损坏时,要及时 更换。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3 KB 时间:2025-09-07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桥式天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桥式天车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天车驾驶人员必须受过专门训练和安全教育,经有关部门考 核合格, 发给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2.操作人员应具有天车机构装置的性能和用途常识,以及全部 电气设 备的常识,同时也应具有操作维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 熟悉指挥手势信号。 3.进出驾驶室,只能从指定的梯子和平台进出,严禁跨越天车 及在轨 道上行走。 4.上下天车时,手里不得拿有任何东西,双手应抓牢梯子或扶 手,严 禁从天车上往下扔任何东西。 5.离开驾驶室时,应检查控制器的所有手柄是否全部放到零位, 并拉 下保护配电盘的电源刀闸。 6.检修人员检修时,只能由操作人员根据检修指定的指挥人员 指挥动 车,其它人员禁止动车和指挥。 7.禁止接触通电的滑触线和导体。在检查各种电气设备时,应 将电气 设备的电源切断。 8.禁止在吊钩或吊物上移运、升降人。 9.操作人员应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驾驶室内应配备有合适的灭 火器。 10.操作时不得吃东西,严禁酒后上岗。 11.操作前应检查了解上一班的交班记录,检查钢丝绳、挂钩等 附件是 否完好无损。 12.进入驾驶室后应立即关好门,在确认上一班切断电源的情况 下,检 查车上是否有其它人员和杂物。各种电器设备应完好无损, 控制器的手柄应 在零位。 13.合闸之前,应发出警铃信号。 14.合闸后,应先将大车、小车进行几次空载运转,仔细检查刹 车及各 点限位是否正常。 15.起吊物品时,吊钩应与物品重心成一直线,当吊物升起 0.7 米高以内后制动,起吊抬包时则升起 0.1 米高以内制动,以检查制 动是否正常。 16.天车的起动和制动,不应发生急跳和撞击现象,运行中严禁 突然将 机构从正转扳向反转。 17.严格遵守天车“十不吊”,如禁止歪拉斜吊,禁止吊凝结在 地面上的 物品,禁止用来拉拔埋在地下的器物等。 18.当吊钩放在最低限位时,卷筒上的钢丝绳至少还应保留三圈 以上。 19.禁止用主钩和副钩同时吊两个物件。 20.在天车吊运货物时,应沿安全通道或指定通道吊运,严禁在 人头顶 上吊运或停留。 21.空中运行时,吊物位置不得低于一个人的高度。 22.在没有弄清吊物和重量之前,不得起吊,严禁超负荷起吊。 23.如果某项吊运任务有不安全因素,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24.天车启动送电、下降或提升吊物,吊物下有人工作或停留、 吊物在 距地面很近的位置上移动时,应发出警告信号。 25.如果用两台天车同吊一物品,应得到车间主任的许可,并制 定出相 应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执行。 26.天车的限位开关是用来避免事故的,禁止用来作经常性停车 用。 27.开动大车、小车控制器时,应逐档一级一级的加速,而在拉 回零位 时,则应迅速,并应事先估计大车、小车到位地点,以使它 们一次就能停到 指定位置。 28.下降主钩时,不得长时间停留在低速档,以免出现电气设备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03 KB 时间:2025-09-07 价格:¥5.00

各行业安全操作规程-铝锭铸造安全操作规程

铝锭铸造安全操作规程 1.检查工具器、设备、作业环境是否完好有效,发现问题应及时 处理。 2.设备点检时,操作台必须有专人控制,并与点检人员配合好。 3.使用新补或潮湿的残铝箱、溜槽、中间包,应事先进行预热干 燥方可使用。 4.必须确认铸模、分配器、天平浮标、工器具等充分预热后方可 进行作业。 5.吊运残铝箱的残铝时,事先检查吊具是否合格,正确绑好吊耳, 防止滑脱,专人指挥起吊,起撬残铝动作正确,用力适当,站位安全。 吊出吊耳后在残铝箱中重新放置好吊耳。 6.出铝作业时,要带手扪子和面罩,以防铝液飞溅烫伤。 7.天平浇注作业要戴防护眼镜和面罩,以防铝液飞溅烫伤。 8.生产途中常巡视,溜槽铝水量控制在溜槽的 2/3 以下,注意调 节天 平,控制铝水流量,防止铸模跑铝爆炸。 9.铸机的速度转换必须在运转中进行,铸机速度必须适宜,确保 铸模 内铝水完全凝固、铝锭温度适当。 10.禁止跨越正在运行的铸机、冷运机、垛运机,生产过程中禁止 行走、跨越溜槽和浇包。 11.铸机在运行中严禁在铸模上站人,因故障停机时,严禁在铸模 上 搁置物具。 12.成品运输机在运行中,机道上禁止站人或放置物具,如用手动 操作,必须确认机道上没有人或其他障碍物方可进行。 13.打捆作业只能在成品运输机处于停止状态下进行,严禁边打捆 边修正钢带,当封套被卡住不能卸下时,应关掉气源再进行处理,打 捆时钢带旁边禁止站人,以防割伤。 14.铸铝结束,清理流槽铝水时,动作应缓慢。 15.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停止生产并切断电源,请检修人员处理。 16.生产结束后,应停止有关设备运转,切断电源,清理生产现场, 把工具放好。 17.移动轴流风机前先停电,待风机完全停止后方能移动,用力不 能 过大,防止风机翻倒或拉断电源线,杜绝风机压在电源线上。 18.严禁奔跑作业,防止滑跌。 19.更换分配器前必须停止铸机。 20.接收人员待铝水到达浇包时才能缓慢打开冷却水,控制好水 量,确保铸模内铝水完全凝固,生产结束时立即关掉冷却水。堆垛人 员待铝锭到 达冷运机时才能缓慢打开冷却水,控制好水量,生产结束 待铸机上无铝锭时 立即关掉冷却水。 21.生产和点检过程中严禁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22.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听从班组长的安排指挥,严禁未经 许可私自开动、关停机器。 23.接收人员排除异常铝锭时,用力要得当,铝锭及时返回冷却水 槽。 24.整理整列机和垛位上的铝锭时注意运行当中的堆垛小车,防止 堆垛小车碰头。 25.在处理堆垛机故障时,操作台人员与处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在 确认对方指挥信号后方能操作,在处理翻转机上被卡住的铝锭,必须 先翻掉前 面三块以上铝锭方可处理,严防铝锭挤伤。 26.堆垛人员应及时排除异常铝锭,并注意本岗位的作业人员和行 人。 27 .多人共同进行人工堆垛铝锭时,要密切配合,注意站在安 全位置。 28.叉车在叉运垛运机上的铝锭时,严禁进行打捆作业。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采矿冶金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72.7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6-庚二炔

1,6-庚二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6-庚二炔 化学品英文名称: 1,6-heptadiy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56 CAS No.: 2396-63-6 分子式: C7H8 分子量: 92.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庚二炔 2396-63-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庚二炔 2396-63-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6-庚二炔 2396-63-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具中等毒性。热解放出有腐蚀性的烟 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 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是非常活泼的 物质, 容易产生聚合。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 物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 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4,6-四氯苯酚

2,3,4,6-四氯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4,6-四氯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4,6-tetrachlorophenol 英文名称 2: 2,4,5,6-tetra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08 CAS No.: 58-90-2 分子式: C6H2CI4O 分子量: 231.8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6-四氯 苯酚 ≥98.5% 58- 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6-四氯 苯酚 ≥98.5% 58- 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6-四氯 苯酚 ≥98.5% 58- 9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严重刺激结膜和泪管。受热放出有 毒氯气。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 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酐、酰基氯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酐、酰基氯、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5,6-四氯苯酚

2,3,5,6-四氯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5,6-四氯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5,6-tetra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07 CAS No.: 935-95-5 分子式: C6H2CI4O 分子量: 231.8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5,6-四氯 苯酚 ≥98.5% 935-9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5,6-四氯 苯酚 ≥98.5% 935-9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5,6-四氯 苯酚 ≥98.5% 935-9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 道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睛损伤。受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氯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 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酐、酰基氯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酐、酰基氯、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6-三氯苯甲酸

2,3,6-三氯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6-三氯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6-Trichlor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三氯苯酸 英文名称 2: 2,3,6-TBA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14 CAS No.: 50-31-7 分子式: C7H3CI3O2 分子量: 225.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遇热分解出氯气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至黄褐色结晶。 熔点(℃): 87~89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6-三硝基苯甲酸(含水≥30%)

2,4,6-三硝基苯甲酸(含水≥3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甲酸(含水≥30%)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benzo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31 CAS No.: 129-66-8 分子式: C7H3N3O8 分子量: 257.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含水 ≥30%) ≤70% 129- 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含水 ≥30%) ≤70% 129- 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含水 ≥30%) ≤70% 129- 66-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遇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切勿将 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 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砂土 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具收入塑料桶 内。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 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 粉末、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6-三硝基苯甲酸

2,4,6-三硝基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对称三硝基苯甲酸(干的或含水<30%) 英文名称 2: sym-trinitrobenzo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30 CAS No.: 129-66-8 分子式: C7H3N3O6 分子量: 257.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 ≤70% 129- 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 ≤70% 129- 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 ≤70% 129- 66-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遇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具收入塑料桶内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戴防化学品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 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 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 末、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 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7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6-三硝基间苯二酚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resorcinol 中文名称 2: 收敛酸 英文名称 2: styphn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32 CAS No.: 82-71-3 分子式: C6H3N3O8 分子量: 245.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苯二酚 >98% 82- 7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苯二酚 >98% 82- 7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苯二酚 >98% 82- 7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轻度中毒可引起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严重时会出现头痛、贫血以及 肾脏的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具收入塑料 桶内。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戴防化学品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 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还原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 温不宜超过 3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活性金 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6-二叔丁基对甲酚

2,6-二叔丁基对甲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tert-butyl-p-cres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12 CAS No.: 128-37-0 分子式: C15H24O 分子量: 220.3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叔丁 基对甲酚 128-3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叔丁 基对甲酚 128-3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叔丁 基对甲酚 128-37-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长时间的接触对眼睛有害并引起 头痛、恶心和眩晕。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 并 散发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0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熔点(℃): 68 沸点(℃): 265 相对密度(水=1): 1.05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6-二氯硫代苯甲酰胺

2,6-二氯硫代苯甲酰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氯硫代苯甲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chlorothiobenzamide 中文名称 2: 草克乐 英文名称 2: chlorothia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71 CAS No.: 1918-13-4 分子式: C7H5CI2NS 分子量: 206.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硫 代苯甲酰胺 1918-1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硫 代苯甲酰胺 1918-1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硫 代苯甲酰胺 1918-1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有资料报道,本品可致突变。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氧化硫。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固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6-二氯苯胺

2,6-二氯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氯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chlo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2 CAS No.: 608-31-1 分子式: C6H5Cl2N 分子量: 162.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苯 胺 608-3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苯 胺 608-3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苯 胺 608-3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中枢神 经系统、肝、肾有损害。接触后引起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指端、口唇、耳廓 紫绀、呼吸困难等。 慢性影响:患者有神 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 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 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6-二甲苯酚

2,6-二甲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甲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xylenol 中文名称 2: 1-羟基-2,6-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2,6-dimethyl 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19 CAS No.: 576-26-1 分子式: C8H10O 分子量: 122.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苯 酚 576-2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苯 酚 576-2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苯 酚 576-26-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有毒。误服或经皮肤吸收能导致头痛、眩 晕、恶心、呕吐、腹痛、衰竭、昏迷等症 状。对皮肤可造成腐蚀性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为可疑致癌物,具腐蚀性、刺 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尽快彻底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 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叶片状或针状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氨基-6-甲基吡啶

2-氨基-6-甲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氨基-6-甲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2-amino-6-methyl pyridine 中文名称 2: 2-氨基-6-皮考林 英文名称 2: 2-amino-6-pico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69 CAS No.: 1824-81-3 分子式: C6H8N2 分子量: 108.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氨基-6-甲 基吡啶 1824-8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氨基-6-甲 基吡啶 1824-8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氨基-6-甲 基吡啶 1824-8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引起 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重者可引 起惊厥、昏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对 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 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3,6-dichloro-2-methoxy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麦草畏 英文名称 2: dicamba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67 CAS No.: 1918-00-9 分子式: C8H6CI2O3 分子量: 221.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有毒。有报道可致突变。加热可释放 出有毒的氯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 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4,6-二硝基-2-氨基苯酚

4,6-二硝基-2-氨基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6-二硝基-2-氨基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4,6-dinitro-2-aminophenol 中文名称 2: 苦氨酸 英文名称 2: picram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82 CAS No.: 96-91-3 分子式: C6H5N3O5 分子量: 199.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6-二硝基- 2-氨基苯酚 96-9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6-二硝基- 2-氨基苯酚 96-9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6-二硝基- 2-氨基苯酚 96-9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可引起中 毒。中毒表现有盗汗、发烧、呼吸短促、 心跳加快等。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周围 神经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干燥时经震动、撞击会引 起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禁止 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双(3,5,6-三氯-2-羟基苯)甲烷

双(3,5,6-三氯-2-羟基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双(3,5,6-三氯-2-羟基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hexachlorophene 中文名称 2: 2,2'-亚甲基-双(3,4,6-三氯苯酚) 英文名称 2: 2,2'-methylene bis(3,4,6-tri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96 CAS No.: 70-30-4 分子式: C13H6CI6O2 分子量: 406.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3,5,6-三 氯-2-羟基苯) 甲烷 70-30-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3,5,6-三 氯-2-羟基苯) 甲烷 70-30-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3,5,6-三 氯-2-羟基苯) 甲烷 70-30- 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人体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 作用,可损伤角膜。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