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目标季度考核表 (一季度) 编号: 序 号 考核 目标 评价要点 分数 标准要求和评价办法 考 核 记 录 (实际完成情况) 实际 得分 备 注 1 控制 目标 1.伤亡事故起数; 2. 伤亡人数; 3.职业病。 40 不超过下达控制指标不扣分,轻伤事故每次发生 一起扣 10 分,重伤事故每发生一起扣 25 分,发 生死亡事故扣 40 分,发生职业病扣 35 分。 2 安全生产责 任制落实 1.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 程,并由部门经理亲自抓,亲自部 署; 2.每季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部 署安全生产工作; 3.各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4.奖惩制度落实。 5 领导亲自召开安全生产年会,达不到的扣 2—4 分;按要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不扣分。每少 一次扣 2 分; 无会议记录,每少一次扣 1 分; 未分解责任状的扣 3 分; 奖惩制度未落实的扣 2—4 分。 3 安全生产教 育培训 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2.“安全月”活动情况; 3.特种工持证情况。 5 未展开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扣 2—4 分; 未组织或组织不力的,扣 2—4 分; 培训率低,组织工作差或培训结果检查有问题的 扣 2—4 分; 特种工持证率低扣 2—4 分。 4 重大事故隐 患监控和安 全专项治理 1.对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源未进行 全面登记、建档和监控,制定隐患 整改方案并组织整改; 2.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情况。 10 对重大事故或危险源未进行登记,建档的扣 6 分; 不合格的扣 4 分; 未制定整改方案的,发现一起扣 5 分; 未及时更改的,发现一起扣 5 分; 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专项整治的,每少一次 扣 2 分。 5 安全标志警 示 1.安全标志牌; 2.安全警示牌。 5 安全标志牌不全,扣 3—4 分; 安全警示牌不全,扣 3—4 分; 安全警示牌不清洁,扣 2—3 分; 6 安全生产资 金投入情况 1.安全生产的整改资金落实情况; 2.安全劳动防护资金落实情况; 3.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落实情 况。 10 未按规定落实劳动防护资金,扣 5—6 分; 未按规定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资金,扣 5—6 分; 未按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扣 7—10 分。 7 安全检查整 改情况 1.安全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2.对隐患整改,处置和复查要求的 执行情况; 3.检查记录的填写情况。 10 未定期展开日常,专项检查的扣 2—4 分; 未按规定对隐患进行整改和复查的扣 5—10 分; 无检查和隐患整改复查的记录或隐患整改未如 期完成的扣 4—8 分。 8 生产安全事 故报告处理 情况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情况; 2。事故应急预案修订情况; 3.指定专门救援人员情况; 4.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按规 定经过演练。 5 未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扣 2—4 分; 事故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或不及时修订的扣2— 4 分; 未对专门救援人员进行培训的扣 2—4 分; 无演练发现一起扣 2 分。 9 报表和安全 档案管理 1.及时、准备统计报送各类安全生 产情况调查表; 2.有关文件及材料及时报送、传达、 办理情况; 3 各类安全管理档案及台帐。 5 统计信息未按时限上报或出现数值差错,每次扣 1—3 分,瞒报扣 5 分; 未按规定传达办理的扣 1—4 分; 相关档案,台帐不健全的扣 2—4 分。
分类:法律法规与标准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27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习时间地点 演练地点: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 演练时间:2017 年 10 月 6 日下午 15:00 参加人员:项目部全体员工 三、演练物品 1、演练物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1 台 隔离式呼吸器 1 台 紧急逃生器 1 台 全身式安全带 1 付 2、应急物资:担架 1 床,药箱 1 个 3、应急车辆:1 辆 4、记录:笔记本 1 本 四、演练成员以及职责分工 1、总指挥: 郭文娟 负责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批,演练进度的监督和控制,演练后的点评。 1. 演练队长:杨学明 负责事故演练预案的编制、演练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演练。 2. 现场救援小组:李冰、杨光、刘金龙、王通、马卫晓、刘加林、 负责现场急救工作,兼任救护车辆司机 3. 现场记录:王梓任 负责现场记录 五、模拟演练情况 假设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在房山区夹括河治理工程第六标段施工现场,由 于施工人员张三违章操作,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下井作业中毒晕倒,情况 十分危急。 1、 一名人员在检查井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 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总指 挥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总指挥,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 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2、 总指挥:“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 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 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 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安全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 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 理部门。 总指挥:“安全部,房山区黑丑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发生 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 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张三、李四、王五、孙六你们 4 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 带。杨大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 KB 时间:2025-08-14 价格:¥5.00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习时间地点 演练地点: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 演练时间:2017 年 10 月 6 日下午 15:00 参加人员:项目部全体员工 三、演练物品 1、演练物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1 台 隔离式呼吸器 1 台 紧急逃生器 1 台 全身式安全带 1 付 2、应急物资:担架 1 床,药箱 1 个 3、应急车辆:1 辆 4、记录:笔记本 1 本 四、演练成员以及职责分工 1、总指挥: 郭文娟 负责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批,演练进度的监督和控制,演练后的点评。 1. 演练队长:杨学明 负责事故演练预案的编制、演练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演练。 2. 现场救援小组:李冰、杨光、刘金龙、王通、马卫晓、刘加林、 负责现场急救工作,兼任救护车辆司机 3. 现场记录:王梓任 负责现场记录 五、模拟演练情况 假设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在房山区夹括河治理工程第六标段施工现场,由 于施工人员张三违章操作,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下井作业中毒晕倒,情况 十分危急。 1、 一名人员在检查井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 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总指 挥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总指挥,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 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2、 总指挥:“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 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 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 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安全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 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 理部门。 总指挥:“安全部,房山区黑丑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发生 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 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张三、李四、王五、孙六你们 4 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 带。杨大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 KB 时间:2025-08-17 价格:¥5.00
反恐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预案名称 反恐应急预案 演练地点 组织部门 办 公 室 总指 挥 演练时间 20XX 年 7 月 17 日下午 14:40 时 演练目的 1、熟悉和掌握反恐应急预案的流程; 2、熟悉和掌握防恐应急预案中本部门的职责; 3、熟悉和掌握紧急避险应对方法; 4、提高各部门相互协作和配合的能力; 5、提高在突发恐怖事件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参加部门和 单位(人 数) 毛尔盖公司营地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含公司职工及家属、物业员工)共 计:42 人 分 类 □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演练类别 方 式 ■实战演练 (□程序性演 练 ■检验性 演练)□桌面 演练) 实战演练部分:下午 14:40 时,公司员工刚刚进入 工作状态不久。此时,一名男子不听保安的劝阻强 行进入营地办公区域,保安在通知物业公司经理寻 求支援的同时上前劝其停下,并让他离开公司,此 时该男子不听劝告继闯入,保安上前制止,该男子 突然拔出菜刀,并砍向保安,此时物业公司经理同 其他保安人员已赶到现场见此情况迅速并向公司领 导报告。公司立即启动《反恐怖应急预案》,公司 应急领导小组在最快的时间内到位,按照分工与职 责处理突发事件,制服犯罪男子,把员工受伤害程 度和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物资准备 人员培训情 况 演练过程 描 述 1.20XX 年 7 月 17 日(星期二)下午 14:40 时,指挥人 888 向公司物业 保安下令演练开始。 2.一名男子闯进办公区域。 3.保安在通知物业公司经理寻求支援的同时上前劝其停下,并让他离开 公司,此时该男子不听劝告继闯入,保安上前制止,该男子突然拔出菜 刀,并刺向保安,此时物业公司经理同其他保安人员已赶到现场见此情况 迅速并向公司领导报告。 4.公司立即启动《反恐怖应急预案》,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在最快的时间内 到位,按照分工与职责处理突发事件,制服犯罪男子,把员工受伤害程度 和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预案适宜性 充分性评审 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须修改 人员 到位 情况 □迅速准确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 熟练 物资 到位 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 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人员 防护不到位 协调 组织 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 改进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 成任务 实战 效果 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 须重新演练 演 练 效 果 评 审 外部 支援 部门 和协 作有 效性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联系不上 职能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迟缓 医疗救援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迟缓 周边政府撤离配合: □按要求配合□不配合 存在问题和 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记录人: 评审负责人: 时间: 年 月 日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3.5 KB 时间:2025-08-19 价格:¥5.00
粘胶纤维作业安全检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 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1 注意事项 在生产粘胶纤维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二硫化碳(CS2),二硫 化碳是生产粘胶纤维的化学溶剂。二硫化碳(分子量 76.15、 比重 1.26、沸点 46.3oC)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烂萝卜 味,极易燃烧,燃点 125oC,毒性很强。二硫化碳蒸汽易燃易 爆,在温度 125oC 时,很容易着火。不仅火花、火焰能引起着 火,与热源接触也可以引起着火,故在碳化车间不能装设蒸汽 管或温度高于 80oC 的加热管 严格遵守安全规则 严禁烟火及带火柴、易燃物进入车间 禁止穿钉子鞋进入车间 所有电器设备包括马达、电灯都应有防爆装置,且经常检查 磺化时禁止打开机盖,磺化结束时不得用电灯照视机内,并严 禁打开旋塞 需进硫化机工作时,切断电源,佩戴防毒面具,机外有专人看 管 2 二硫化碳的 着火性的预 防 不许在车间内堆放碳硫酯残余、油布、提桶或箱子,在每次清 洗后必须把它们取出,放在特置的垃圾箱内 3 二硫化碳毒 性预防 蒸汽有麻醉作用,成人口服致死量 10mg,慢性中毒可引起多系 统病变 车间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现场备有防毒面具放置于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其是否有效 每台纺丝机上装有相应装置,以提高排风效率,降低车间空气 中二硫化碳和硫化氢(H2S)的浓度,避免中毒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0.5 KB 时间:2025-08-20 价格:¥5.00
混装炸药车地面制备厂安全检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 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1 防雷设施 有当年当地主管部门检测报告且合格 2 消防设施 1、有当年当地消防部门检查报告且合格 2、无消防部门检查报告 时,查供水管网图、贮水量、室内外消防栓等其它消防设施,符合 《民爆规范》 3 专用设备 民爆定点企业制造,有产品合格证和验收合格资料,设备完好符合 要求 4 螺旋输送 机 上料螺旋两端应有防止物料结垢的措施;运转平稳,槽体无破损, 叶片与槽壁无摩擦 5 乳化机 属于生产包装型产品的乳化机按照《民爆规范》表 03-3 的有关要 求检查;属于专用于现场混装产品的乳化机按照以下要求检查:乳 化机出口与输送泵断开,或出口与泵的入口采用柔性管连接,乳化 机旁应设安全警示牌 6 基质输送 泵 螺杆泵:定子、转子材质符合耐高温、耐油、耐腐蚀、耐磨等要求 (查出厂合格证);轴密封完好无基质泄漏 旋转活塞泵(转子 泵):材质符合要求,转子与腔体的间隙符合设计要求(查出厂合 格证、说明书);轴密封完好无基质泄漏 输送泵应有防止断料长 时间空转的安全自动保护装置,并有定期检定和校验记录 有定期 检查维护记录 7 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制定规范、内容齐全、完整,文实相符,能正确指导生 产;规程应规定异常情况下或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8 定员、定 量管理 有定员定量规定且制定合理,定员定量表应设在工位显著位置 9 其他 其他严重安全隐患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0.5 KB 时间:2025-08-20 价格:¥5.00
公司、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卡 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入厂时间 厂教育 内容摘要: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法律法规、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等 教育时间: 年 月 日,共 学时。 安全管理人员签字: 车间教 育 内容摘要: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原材料性能、岗位风险及防范措施、事故案例、 事故应急措施等 教育时间: 年 月 日,共 学时。 部门主管签字: 班组教 育 内容摘要: 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安全装置和劳防用品的作用、使用方法、岗位事 故预防措施、事故案例等 教育时间: 年 月 日,共 学时。 班组长签字: 总体考 试成绩 培训总体情况 主要负责人: 注:三级教育合计时间:危险化学品岗位作业人员不少于 72 学时,其他岗位作业人员不少于 24 学时,请合理安排三级教育培训时间 三级安全教育试卷 姓名: 岗位: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安全生产中制止“双违”是指什么?( ) A.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B.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企业制度 C.违反作业规程、违反企业纪律 2、“一班三检”是指什么?( ) A.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B.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C.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 3、根据《工会法》,发生伤亡事故后,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应如何做?( ) A.撤离、呼救、自救、上报 B.抢险、急救、保护现场、上报 C.逃生、急救、互救、上报 4、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对象中占第一位的是什么?( ) A.财产 B.物 C.人 5、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 A.安全第一 B.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 C.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6、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谁制定?(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安全生产部门 C.全国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 7、《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 ( )? A.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B.生活福利待遇 C.工作服 8、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 A 劳动生产用品 B 劳动防护用品 C 劳动标志 D 劳动联系工具 9、《安全生产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 )。 A.安全生产 B.社会治安 C.国家安全 D.公共安全 10、炎热季节对高温作业的工人应供应含盐量为 0.1%-0.2%的清凉饮料,饮料水温不宜高于多少度? ( ) A、25℃ B、20℃ C、15℃ 11、按安全色的使用规定,黄色表示什么意思?( ) A、指令、必须遵守 B、停止、禁止、危险、消防设备 C、注意、警告 12、按国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下列哪一级的劳动强度最小?( ) A、I 级体力劳动强度 B、II 级体力劳动强度 C、III 级体力劳动强度 13、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哪一部分喷射?( ) A.中部 B.上部 C.根部 14、以下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25 KB 时间:2025-09-02 价格:¥5.00
A 卷(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 一、单选题 1.下列工种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证方可上岗作业的是( D )。 A.钳工 B.车工 C.磨工 D.电焊工 2.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对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 B )。 A.10 分钟 B.30 分钟 C.1 小时 D.2 小时 3.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氧气的最低浓度不得低于( C )。 A.18% B.19% C.19.5% D.23% 4.企业应当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 中断超过( B )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 格后方可进入。 A.10 分钟 B.30 分钟 C.60 分钟 D.120 分钟 5.烟气传播的方向与火灾蔓延的方向( A )。 A.相同 B.相反 C.不一致 D.没有规律 6.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作业应当穿( B )工作服。 A.尼龙 B.棉布 C.化纤 7.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 )。 A.点火源 助燃物 可燃物 B.助燃物 可燃物 C.可燃物 可燃物周围高温 点火源 D.助燃物 点火源 电火花 8.做到“安全第一”应当是( B )。 A.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B.实行安全优先原则 C.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D.减少作业活动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粉尘防爆措施的是( A )。 A.用铁锹及时清理粉尘 B.防止形成爆炸性粉尘云 C.消除点火源 D.安装检测和熄灭装置 10.有限空间气体检测的顺序( A )。 A.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有毒气体 B.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氧气浓度 C.氧气浓度,有毒气体,可燃气体 D.有毒气体,氧气浓度,可燃气体 11.对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房顶描述正确的是( A )。 A.安装轻质房顶 B.应采用重型房顶 C.采用混凝土浇筑屋顶 12.生产车间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 B )。 A.自由开启 B.向外开启 C.向内开启 13. ( B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 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 14.大部分火灾死亡是由于( B )。 A.高温灼烧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60.2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2,3,6-三氯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6-三氯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6-Trichlor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三氯苯酸 英文名称 2: 2,3,6-TBA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14 CAS No.: 50-31-7 分子式: C7H3CI3O2 分子量: 225.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6-三氯苯 甲酸 50-31-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遇热分解出氯气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至黄褐色结晶。 熔点(℃): 87~89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氯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氯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chlorophenol 中文名称 2: 2,4,6-三氯酚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13 CAS No.: 1988-6-2 分子式: C6H3CI3O 分子量: 197.4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氯苯 酚 98% 88- 0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氯苯 酚 98% 88- 0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氯苯 酚 98% 88- 0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酐、酰基氯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酐、酰基氯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硝基苯甲酸(含水≥3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甲酸(含水≥30%)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benzo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31 CAS No.: 129-66-8 分子式: C7H3N3O8 分子量: 257.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含水 ≥30%) ≤70% 129- 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含水 ≥30%) ≤70% 129- 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酸(含水 ≥30%) ≤70% 129- 66-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遇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切勿将 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 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砂土 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具收入塑料桶 内。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 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 粉末、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硝基间甲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间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m-cres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33 CAS No.: 602-99-3 分子式: C7H5N3O7 分子量: 243.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甲酚 602- 9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甲酚 602- 9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甲酚 602- 9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遇热分解出有毒的氮氧化物烟 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 反应。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 扫起,使用无火花工具收入塑料桶内。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戴防化学品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 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碱类、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 温不宜超过 3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碱类、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易(可 )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 、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黄色针状晶体。 熔点(℃): 107 沸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resorcinol 中文名称 2: 收敛酸 英文名称 2: styphn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32 CAS No.: 82-71-3 分子式: C6H3N3O8 分子量: 245.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苯二酚 >98% 82- 7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苯二酚 >98% 82- 7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间苯二酚 >98% 82- 7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轻度中毒可引起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严重时会出现头痛、贫血以及 肾脏的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具收入塑料 桶内。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戴防化学品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 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还原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 温不宜超过 3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活性金 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6-二叔丁基对甲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tert-butyl-p-cres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12 CAS No.: 128-37-0 分子式: C15H24O 分子量: 220.3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叔丁 基对甲酚 128-3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叔丁 基对甲酚 128-3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叔丁 基对甲酚 128-37-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长时间的接触对眼睛有害并引起 头痛、恶心和眩晕。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 并 散发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0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熔点(℃): 68 沸点(℃): 265 相对密度(水=1): 1.05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6-二氯硫代苯甲酰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氯硫代苯甲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chlorothiobenzamide 中文名称 2: 草克乐 英文名称 2: chlorothia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71 CAS No.: 1918-13-4 分子式: C7H5CI2NS 分子量: 206.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硫 代苯甲酰胺 1918-1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硫 代苯甲酰胺 1918-1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硫 代苯甲酰胺 1918-1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有资料报道,本品可致突变。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氧化硫。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固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6-二氯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氯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chlo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2 CAS No.: 608-31-1 分子式: C6H5Cl2N 分子量: 162.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苯 胺 608-3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苯 胺 608-3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氯苯 胺 608-3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中枢神 经系统、肝、肾有损害。接触后引起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指端、口唇、耳廓 紫绀、呼吸困难等。 慢性影响:患者有神 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 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 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3,6-dichloro-2-methoxy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麦草畏 英文名称 2: dicamba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67 CAS No.: 1918-00-9 分子式: C8H6CI2O3 分子量: 221.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有毒。有报道可致突变。加热可释放 出有毒的氯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 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习时间地点 演练地点:房山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 演练时间:2017 年 10 月 6 日下午 15:00 参加人员:项目部全体员工 三、演练物品 1、演练物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1 台 隔离式呼吸器 1 台 紧急逃生器 1 台 全身式安全带 1 付 2、应急物资:担架 1 床,药箱 1 个 3、应急车辆:1 辆 4、记录:笔记本 1 本 四、演练成员以及职责分工 1、总指挥: 郭文娟 负责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批,演练进度的监督和控制,演练后的点评。 1. 演练队长:杨学明 负责事故演练预案的编制、演练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演练。 2. 现场救援小组:李冰、杨光、刘金龙、王通、马卫晓、刘加林、 负责现场急救工作,兼任救护车辆司机 3. 现场记录:王梓任 负责现场记录 五、模拟演练情况 假设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在房山区夹括河治理工程第六标段施工现场,由 于施工人员张三违章操作,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下井作业中毒晕倒,情况 十分危急。 1、 一名人员在检查井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 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总指 挥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总指挥,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 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2、 总指挥:“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 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 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 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安全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 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甲方安全管 理部门。 总指挥:“安全部,房山区黑丑水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现场发生 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 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张三、李四、王五、孙六你们 4 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 带。杨大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 KB 时间:2025-10-12 价格:¥5.00
作成: 文永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分发部门: 总务部、财务部、业务部、生产部、金型治工具部、成型部、品质部、技术部、冲压表面 处理部、制造部 0. 更改记录 版 本 更新日期 备件人 更 改 简 述 1.0 2013.6.1 赵甘霖 新发行 1.1 2015.6.1 文永杰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进行大范围修订 1.2 2017.9.22 文永杰 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更新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4. 工作程序 5. 装置设施拆除程序 6. 相关支持文件/记录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设施的验收、拆除和报废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特制 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设施的验收、安全拆除和报废处置过程管理。 3. 职责 3.1 设备设施的验收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会同所在部组织验收,并做好验收登记。 3.2 设备报废部门向安全生产办公室提出报废、拆除申请,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审批。 3.1 各部门制技负责装置设施的报废和拆除。 3.2 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拆除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及过程监督。 4. 工作程序 4.1 验收的内容及标准: 4.1.1 设备外观、包装情况、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4.1.2 装箱清单是否与实物相符,以及其他资料是否齐全,有无缺损。 4.2 设备验收: 4.2.1 设备到达物资库或现场后,安全生产办公室应及时通知车间相关人员联合设备采购人员参加设 备的开箱验收。 4.2.2 车间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到指定地点进行验收。首先检查设备包装情况,确认设备包装完 整无损的情况下即可开箱验收。开箱后依据装箱单明细逐件核对设备的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等技术 资料,如发现资料短缺,应由设备采购人员负责追回。 4.2.3 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设备破损、生锈、变形等外观质量不合格时,验收人员应暂停验收,并责 成设备采购部门督促设备供货公司家返修或更换。返修或更换后再行验收。 4.2.4 开箱设备验收合格后,设备采购人员填写设备入库验收单,由参与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2.5 对于设备完成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后,车间人员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与安全生产办公 室,由安全生产办公室联系设备采购部门督促设备供货公司家及时进行返修,直至符合质量要求为 止。对无法现场返修的供货公司家应予以更换。 4.2.6 若设备在质保期中出现问题,由安全生产办公室联系采购部门督促公司家直至解决。 4.2.7 对进公司设备中的安全装置在验收中必须注明完好与否,并要所有人员进行确认。 4.2.8 对有关安全设备、设施的验收要求有安监部门人员参加并建档。 4.3 装置设施报废原则 4.3.1 装置设施已过正常使用年限或经正常磨损后达不到安全要求。 4.3.2 装置设施由于结构严重损坏,无法修复。 4.3.3 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装置设施,以及已不适应生产能力的、能耗高技术落后且长期搁置、闲置 的装置设施。 4.4 装置设施报废手续 4.4.1 符合上述条件的装置设施,由其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安全管理人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6.5 KB 时间:2025-10-20 价格:¥5.00
事故、事件回顾记录 编号:01 回顾时间 回顾地点 公司会议室 安全管理人员 回顾方式 观看《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警示教育片》 回顾成员 公司全体员工 事故简述 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当班员工将 PEP 废料放入回收机时,颈部被一根 PEP 废料套 住,身体随着 PEP 废料进入到加收机内部,头部被挤压后死亡(详见《企业安全 生产事故预防警示教育片》) 事故原因 1.员工安全意识缺失,应急处置不及时; 2.某新型包装材料公司将 PEP 废料的回收、加工业务违规发包给该包装材料公司, 未对该承包公司的废料回收加工实行统一协调管理; 3.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制定完善的回收机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的安全生产 教育和培训工作不到位,未能确保员工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事故教训 及防范措施 1.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2.加强对相关方的安全管理; 3.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 回顾后员工 对事故了解 情况及对防范 措施了解情况 员工对“2.22”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员工将 PEP 废料放入回收机,因操作失误被挤 压死亡事故有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员工对事故回顾认可程度 □ 最佳 √ 较好 □ 中等 □ 一般 □ 最低 员工对已发生的事故、事件原因 的了解程度 □ 最佳 √ 较好 □ 中等 □ 一般 □ 最低 员工是否知道如何预防事故、事件的发生 √ 是 □ 部分 □ 否 备注: 员工对事故的了解情况及防范措施的了解情况须在讨论和学习后讨论后填写。 事故、事件回顾记录 编号:02 回顾时间 回顾地点 公司会议室 安全管理人员 回顾方式 观看《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警示教育片》 回顾成员 公司全体员工 事故简述 2016.2 月某铝业有限公司将原熔炼车间厂房墙面、屋顶面翻新的工作发包给昆山 市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在拆除墙面时,未佩戴安全带,使用撬棍拆除彩钢板, 从高处坠落死亡(详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警示教育片》) 事故 原因 1.作业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带,违反高处作业相关规定,属冒险作 业; 2.该铝业有限公司将原熔炼车间厂房墙面、屋顶面翻新的工作发包给昆山市某钢 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后,未对该钢结构公司作业时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 管理; 3.该钢结构公司未督促、监督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事故教训 及防范措施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制定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应 急处置措施,并组织员工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高处作业作为特种作业,相关作业人员必须要参加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 格后持证上岗; 3.高处作业前必须办理高处作业审批手续; 4.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要为进行高处作业的人员配备安全防 护用品,并督促员工确实佩戴; 5.高处作业的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安全管理。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10 KB 时间:2025-10-30 价格:¥5.00
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保障员工在临时用电期间不发生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损失事故。 2. 适用范围: 用于公司在施工、生产、检维修等作业中,临时使用不大于 380V 的低压电力系统、 使用期不超过 6 个月的用电作业。 3 术语解释 临时用电:除按标准成套配置的,有插头、连线、插座的专用接线排和接线盘以外的, 所有其他用于临时性用电的电缆、电线、电气开关、设备等组成的供电线路为非标准配 置的临时性用电线路,简称临时用电线路。为动力、照明、实验等用电需要,在正式运 行的电源上接引临时用电线路,且用电时间不超过 6 个月的用电方式称为临时用电。超 过 6 个月的用电,不能视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供电工程设计规范执行。工程施工临时 用电是指新建、改造、扩建工程中用电负荷较大、使用周期较长、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 的临时用电。 4 职责要求 4.1 安全管理员职责 4.1.1 确认作业前安全准备情况,检查作业许可证办理情况; 4.1.2 对许可证、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审查; 4.1.3 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及时制止,发现不符 合项督促作业车间及时整改; 4.2 作业人员职责 4.2.1 经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临时用电作业; 4.2.2 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及控制措施,并严 格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作业; 4.2.3 确认安全措施未落实时,有权拒绝作业; 4.2.4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紧急情况,应告知作业现场负责人,并按应急程序 执行; 4.2.5 掌握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方法。 4.3 监护人职责 4.3.1 具有临时用电作业监护能力; 4.3.2 掌握作业的内容、要求,熟知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及控制措施,并监督落实风险控 制措施; 4.3.3 安全措施未落实完毕,有权制止作业; 4.3.4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紧急情况,应立即指令启动应急程序并报告作业负 责人; 4.3.5 掌握应急物品使用和应急处置方法; 4.3.6 发生紧急情况,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5 作业前安全管理要求 5.1 作业前准备工作 5.1.1 危险作业基本原则 按照规避、消除、减轻先后次序,尽可能减少临时用电作业的风险、频次、持续时 间和作业人员数量,避免临时用电作业为首选。 5.1.2 明确作业人员 作业过程中参与人员包括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电气专业人员和安 全监督人员。安全监督人员由由安全管理员担任。 5.1.3 实施风险辨识 作业前,结合作业活动内容和现场环境,对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人员资质、 用电设备、供电线路等方面进行风险辨识。 5.1.4 制定控制措施 5.1.4.1 根据风险辨识结果,作业车间现场负责人应组织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 施,并安全控制措施。 5.1.4.2 临时用电时间超过 1 个月或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以上(含 5 台)或设备总容量 在 50kw 以上(含 50kw)的,应专门进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 计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现场勘测结果; ——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负荷计算; ——选择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电器的类型和规格; ——设计配电系统,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69.5 KB 时间:2025-10-31 价格:¥5.00
******有限责任公司 20__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公司年度生产实际情况, 制定我公司 20__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职业病防治领导组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监督职业病防治 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对公司职业病防治措施,计划和经费投入等方 案进行审核,并做出决策。 2、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修改、完善。 3、定期听取对职业病防治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研究本单位职业卫生状 况,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逐步改善工作条件和作业环境。 4、建立职业卫生管理考核机制,对防治职业病危害成绩突出的个人进 行表彰和奖励,对无视健康的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一、防治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上岗 前、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 2、按照体检周期,岗前、岗中、离岗时限要求,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 害作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3、完成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档案收集整理、报表上报、年度职业危害监 测评价、职业危害申报等日常性工作。 4、根据各生产作业场所延伸及变化情况及时增订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二)措施 1、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措施: 上岗前培训:集中培训方式,完成 4 学时的现场授课,经考试合格后 方可上岗。 在岗期间培训: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培训。 2、职业危害告知率措施:上岗前由公司组织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岗 位变动时重新签订;在岗人员培训时加入危害告知相关内容。 3、职业健康体检率措施: (1)根据上年度体检情况,筛查特殊原因在岗期间未体检人员。 (2)公司提供新上岗人员名单,实施岗前体检。 4、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维护措施: (1)保证车间张贴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2)对各生产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维护的督促检查。 (三)考核标准 1、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 95%。 2、职业危害告知率上岗前达到 100%,岗位变动者达到 95%。.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0.5 KB 时间:2025-11-11 价格:¥5.00
班组日常安全检查表 年 月 日 (星期 )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结 果 检查问题记 录 整改情况 备注栏 1 员工是否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 员工无酒后上班,精神状态良好。 3 环境安全、卫生,通道畅通。 4 设备安全连锁、防护、信号、仪表监测、 电气线路安全有效。 5 设备润滑情况达到规定。紧固件、螺丝无 松动。 6 设备试运转正常完好、无异常。 7 易燃易爆按规定存储放置,场所安全无危 险。 班前 检查 (上班 时检 查并 填写 记录) 8 各类工具、废品、废料等物品按要求分类 整齐摆放且稳妥安全。 9 员工正确操作、使用工具、设备、防护用 具,无违反操作以及不安全行为。 10 员工无串岗或其他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11 生产厂所及周围环境无不安全因素或状 态,各类工具、废品、废料等物品按要求 分类整齐排放。 12 员工操作设备运行正常,设备不超温、超 压、超负荷运转。 13 设备无震动、异响、异味情况,无跑、冒、 滴漏现象。 班 中 检 查(工作 中 发 现 问题,完 工 时 填 写) 1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班 后 检 15 下班时必须做好交接工作,不留安全隐 患。 16 设备无损伤,部件完好无缺失;安全防护 装置完好。 17 按工作要求做好设备、场地清洁,分类摆 放整齐各类物品,环境安全。 查(交班 下 班 时 填写) 18 是否关好门窗。 安全隐患上报 发现何种自行整改不了的安全隐患?是 否已上报部门安全员? 负责人签名 备注 无问题再检查结果栏打“√”;有问题在检查结果栏打“×”,并在检查问题记录写 明,并进行整改,在整改情况备注栏写明整改完成情况,不能自行整改的当班立即 上报部门安全员。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2.9 KB 时间:2025-11-15 价格:¥5.00
班组日常安全检查表 年 月 日 (星期 ) 检查人: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结 果 检查问题记 录 整改情况 备注栏 1 员工是否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 员工无酒后上班,精神状态良好。 3 环境安全、卫生,通道畅通。 4 设备安全连锁、防护、信号、仪表监测、 电气线路安全有效。 5 设备润滑情况达到规定。紧固件、螺丝无 松动。 6 设备试运转正常完好、无异常。 7 易燃易爆按规定存储放置,场所安全无危 险。 班前 检查 (上班 时检 查并 填写 记录) 8 各类工具、废品、废料等物品按要求分类 整齐摆放且稳妥安全。 9 员工正确操作、使用工具、设备、防护用 具,无违反操作以及不安全行为。 10 员工无串岗或其他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11 生产厂所及周围环境无不安全因素或状 态,各类工具、废品、废料等物品按要求 分类整齐排放。 12 员工操作设备运行正常,设备不超温、超 压、超负荷运转。 13 设备无震动、异响、异味情况,无跑、冒、 滴漏现象。 班 中 检 查(工作 中 发 现 问题,完 工 时 填 写) 1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5 下班时必须做好交接工作,不留安全隐 患。 16 设备无损伤,部件完好无缺失;安全防护 装置完好。 17 按工作要求做好设备、场地清洁,分类摆 放整齐各类物品,环境安全。 班 后 检 查(交班 下 班 时 填写) 18 是否关好门窗。 安全隐患上报 发现何种自行整改不了的安全隐患?是 否已上报部门安全员? 负责人签名 备注 无问题再检查结果栏打“√”;有问题在检查结果栏打“×”,并在检查问题记录写 明,并进行整改,在整改情况备注栏写明整改完成情况,不能自行整改的当班立即 上报部门安全员。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2.8 KB 时间:2025-11-17 价格:¥5.00
反恐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预案名称 反恐应急预案 演练地点 组织部门 办 公 室 总指 挥 演练时间 20XX 年 7 月 17 日下午 14:40 时 演练目的 1、熟悉和掌握反恐应急预案的流程; 2、熟悉和掌握防恐应急预案中本部门的职责; 3、熟悉和掌握紧急避险应对方法; 4、提高各部门相互协作和配合的能力; 5、提高在突发恐怖事件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参加部门和 单位(人 数) 毛尔盖公司营地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含公司职工及家属、物业员工)共 计:42 人 分 类 □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演练类别 方 式 ■实战演练 (□程序性演 练 ■检验性 演练)□桌面 演练) 实战演练部分:下午 14:40 时,公司员工刚刚进入 工作状态不久。此时,一名男子不听保安的劝阻强 行进入营地办公区域,保安在通知物业公司经理寻 求支援的同时上前劝其停下,并让他离开公司,此 时该男子不听劝告继闯入,保安上前制止,该男子 突然拔出菜刀,并砍向保安,此时物业公司经理同 其他保安人员已赶到现场见此情况迅速并向公司领 导报告。公司立即启动《反恐怖应急预案》,公司 应急领导小组在最快的时间内到位,按照分工与职 责处理突发事件,制服犯罪男子,把员工受伤害程 度和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物资准备 人员培训情 况 演练过程 描 述 1.20XX 年 7 月 17 日(星期二)下午 14:40 时,指挥人 888 向公司物业 保安下令演练开始。 2.一名男子闯进办公区域。 3.保安在通知物业公司经理寻求支援的同时上前劝其停下,并让他离开 公司,此时该男子不听劝告继闯入,保安上前制止,该男子突然拔出菜 刀,并刺向保安,此时物业公司经理同其他保安人员已赶到现场见此情况 迅速并向公司领导报告。 4.公司立即启动《反恐怖应急预案》,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在最快的时间内 到位,按照分工与职责处理突发事件,制服犯罪男子,把员工受伤害程度 和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预案适宜性 充分性评审 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须修改 人员 到位 情况 □迅速准确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 熟练 物资 到位 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 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人员 防护不到位 协调 组织 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 改进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 成任务 实战 效果 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 须重新演练 演 练 效 果 评 审 外部 支援 部门 和协 作有 效性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联系不上 职能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迟缓 医疗救援部门: □按要求协作□行动迟缓 周边政府撤离配合: □按要求配合□不配合 存在问题和 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记录人: 评审负责人: 时间: 年 月 日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2.5 KB 时间:2025-11-26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