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73项,搜索耗时:0.0149秒。

10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

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 编号:AQ-BZH-010-A 1 目的 为贯彻落实“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公司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的要求,进一 步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根据上级要求,经公司研究决定, 实行领导干部带班管理制度2 职责 公司副总经理以上人员为带班的责任人。 3 带班工作内容 1)带班人员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切实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 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装置的检查巡视。 2)排查隐患并要求相关单位立即落实整改,现场无法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 下达整改通知单;协助单位制定防控和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按期复查验收;发 现较大隐患立即通知安全办公室处理。 3)严格落实制止“三违”相关规定,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在现场发现违 章问题,立即纠错并按规定给予处罚。严禁违章指挥 4)解决生产中的突发问题;现场无法解决处理的,立即向主要负责人报告。 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5)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6)现场发生危及员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时,带班人员要立即组 织采取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 4 相关要求 1)带班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带班职责,减少外出,深入现场靠前指挥, 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带班人员有特殊情况必须向主要负责人请假,并通知安全办公室,由安全 办公室安排人员替班。 3)带班人员必须严格负责生产车间防用品劳保穿戴,不准着便装进入生产现 场。 4)带班人员要认真记录检查问题,并由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字。 5)带班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作业人员违章行为时,应对违章人员进行帮教。 5 记录:领导干部带班记录 附表 1 现场带班人员安排表 时间 公司领导 相关人员 备注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6 KB 时间:2025-08-09 价格:¥5.00

04-医院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20XX〕6 号 关于下发《医院用水用电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科(股)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水电管理,规范用水用电行为,实现开源 节流,确保医院用水用电安全,经讨论,医院已制定《**医院用 水用电管理制度》,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医院用水用电管理制度20XX 年 7 月 8 日 附件: **医院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用水用电的管理,规范用水用电行为,实现开 源节流,确保医院用水用电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加强水电巡视。行政股应每月组织有关人员对用电线路、 灯具、插头插座、开关、电器、用水设施等进行一次检查,每半 年进行一次整修,对老化电线及时更换,对水电设施进行保养,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用水用电安全。 二、认真抓好科室日常水电使用管理。各科室(部门)应指 定专人不定期对室内用水用电设施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 良用水用电行为,发现水电设施故障及时上报行政股,行政股应 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维护。 三、加强办公室场所的用水用电管理。各科(股)下班前必 须确认办公场所照明灯、计算机等电器、水龙头已经关闭后方能 离开,切实做到人走灯灭,严禁出现“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 四、积极抓好办公场所空调管理。各科室(部门)应在夏天 室外温度大于 27℃、冬天室外温度低于 17℃方可开空调,温度 控制在 26℃(中央空调控制在 23-26℃)。空调开放应关好门窗, 下班或无人时及时关闭空调。 五、加强住院综合大楼空调及照明管理。相关科室应按以下 要求做好空调的管理:走廊上午 8:30 时开启,晚上 21:00 关 闭;病房每天上午 7:30 时开始关闭一小时,同时做好门窗通风, 开启空调后温度原则上控制在 23-26℃。会议室休会期间、病房 未安排患者入住时应及时关闭水电设施。住院部走廊白天上班期 间正常情况下及晚上 22:00 以后间隔打开部分照明,光线充足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6.5 KB 时间:2025-08-13 价格:¥5.00

04-港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职责 一)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1、经常对本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2、督促职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种安全生产制度。 3、教育职工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检查和维护本组的安全设备。 5、发现生产中有不安全情况的时候要及时报告。 6、参加事故的分析和研究、协助领导落实防止事故的措施。 7、对新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并指定熟练工人带领,在未熟练前不得单独操作。 二)机电科安全生产职责 1、负责机械、电气、起重、锅炉,受压容器等设备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附件 齐全,灵敏、有效。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定期进行检查和检验,使全部设备保持良好状 态。 2、保证新投产设备,包括内制设备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并负责组织投产使用前 的鉴定、验收。 3、安排联系对机械、电气、起重设备等的检验发证。 4、制订贯彻与公司有关的安全规程,参与由设备问题造成的伤亡事故的调查 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5、对有关安全设备、手提电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的质量维修、管理、使 用进行监督。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 凡从事特殊设备的作业人员,需经劳动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方 可作业。 2. 分管设备部门对起重机械、各种特殊设备的使用,应按照劳动部门的规定 定期检测,合 格后方可使用。平时作业,安全附件必须齐全,灵敏可靠,上机前检查,动力转 动防护装置,须牢固可靠。 3. 电、氧、乙炔焊气瓶应按规定放置,保持间距、按章操作。 4. 分管部门对各种内燃和动力机械,应按规定大、中、小和正常的维护保养 。 5. 对机械发生故障,必须查明原因,及时汇报,不得带病作业。 6. 对各种特殊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好运行和修理记载,以便掌握设备使用情况 。 二)安全教育制度 1. 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不断学习本岗位 的操作规程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物流仓储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5 KB 时间:2025-08-27 价格:¥5.00

饲料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浙江 XX 饲料有限公司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指导规定了公司特种设备管理的部门职责、特种设 备的采购、安装及维修、技术档案管理、使用、维护保 养、安全检查、定期检验、报废、法律责任及作业人员管 理。 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所有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 容器(含气瓶)、厂内机动车辆、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 梯等的安全管理2 职责 2.1 设备管理部负责特种设备登记、定期检验、检查 等全过程管理工作。 2.2 各使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及日常检查。 3.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1 特种设备采购 3.1.1 特种设备采购应确定供方具备该特种设备制造 资质,并查验其相关证明材料。 3.1.2 特种设备采购执行公司《基础设施控制程 序》、《采购控制程序》及相关制度。 3.1.3 所购特种设备,应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 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 检验证明等文件。 3.2 特种设箭的安装及维修 3.2.1 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及 维修。 3.2.2 特种设备的安装及维修必须由依法取得资质的 单位进行,并报安全环保部审核备案。 3.2.3 承接特种设备安装、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 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特种设 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3.2.4 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在验 收后 30 日内将有关技术资物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 案。 3.3 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管理 设备管理部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 括以下内容: (1)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 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3) 特种设备的经常使用状况记录: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3.5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二氨基环己烷

1,2-二氨基环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二氨基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diaminocyclohexane 中文名称 2: 环己二胺 英文名称 2: 1,2-cyclohexanedi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01 CAS No.: 694-83-7 分子式: C6H14N2 分子量: 114.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氨基 环己烷 694- 8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氨基 环己烷 694- 8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氨基 环己烷 694- 8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人体有毒性和腐蚀性。吸入、摄入或经 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吸入后可引起喉 和支气管的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肺 水肿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 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 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 ,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 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 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防腐工作服,戴 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 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酸酐、酰基氯接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二甲基肼

1,2-二甲基肼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二甲基肼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methyl hydrazine (symmetrical) 中文名称 2: 对称二甲基肼 英文名称 2: 1,2-dimethyl hydraz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9 CAS No.: 540-73-8 分子式: C2H8N2 分子量: 60.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甲基 肼 540-7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甲基 肼 540-7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甲基 肼 540-7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能引起中毒。蒸 气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可致皮肤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遇高热分 解释出剧毒的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 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 护掩蔽处操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 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 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金属粉末、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导管式防毒 面具。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环氧丁烷

1,2-环氧丁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环氧丁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epoxybutane 中文名称 2: 氧化丁烯 英文名称 2: 1,2-butylene 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9 CAS No.: 106-88-7 分子式: C4H8O 分子量: 72.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环氧丁 烷 106-8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环氧丁 烷 106-8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环氧丁 烷 106-8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眼接触可有眼痛 、结膜刺激和暂时性角膜损害。皮肤一次 接触呈轻度刺激;反复或长期接触,可引 起水疱和坏死。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 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 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 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 性泡沫、1211 灭火剂、干粉、砂土。用水 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 久存,以免变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环氧丙烷

1,2-环氧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环氧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epoxypropane 中文名称 2: 氧化丙烯 英文名称 2: propylene 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8 CAS No.: 75-56-9 分子式: C3H6O 分子量: 58.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环氧丙 烷 75-5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环氧丙 烷 75-5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环氧丙 烷 75-5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为一种原发性刺激剂,轻度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剂和原浆毒。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 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因难;并伴有 头胀、头晕、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恶心 和呕吐。重者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 。少数有血压升高、心肌损害、肠麻痹、 消化道出血,以及肝、肾损害。液体可致 眼和皮肤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为可疑致癌物,致灼伤, 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与铁、锡、铝的无水氯化 物,铁、铝的过氧化物以及碱金属氢氧化 物等催化剂的活性表面接触能聚合放热, 使容器爆破。遇氨水、氯磺酸、盐酸、氟 化氢、硝酸、硫酸、发烟硫酸猛烈反应, 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 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 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 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1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甲基苯乙烯

2,4-二甲基苯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甲基苯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methyl styrene 中文名称 2: 4-乙烯基间二甲苯 英文名称 2: 4-vinyl-m-x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58 CAS No.: 2234-20-0 分子式: C10H12 分子量: 132.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苯乙烯 2234-2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苯乙烯 2234-2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苯乙烯 2234-2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蒸 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遇高热分解。在使用和贮 存过程中, 易发生自聚反应, 酿成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5-二甲基吡啶

2,5-二甲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甲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methylpyridine 中文名称 22,5-二甲基氮杂苯 英文名称 22,5-lut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10 CAS No.: 589-93-5 分子式: C7H9N 分子量: 107.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吡啶 589- 93-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吡啶 589- 93-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吡啶 589- 93-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易经皮吸收。本品对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接触后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 难和胃肠道功能紊乱。人的嗅阈浓度为 1000mg/m3。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 物气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 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 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 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 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5-二甲基硝基苯

2,5-二甲基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甲基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methyl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2-硝基对二甲苯 英文名称 22-nitro-p-x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45 CAS No.: 89-58-7 分子式: C8H9NO2 分子量: 151.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硝基苯 89- 5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硝基苯 89- 5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硝基苯 89- 5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中毒 死亡。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 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吸收进入人 体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 绀。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雾状水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乙基丁胺

2-乙基丁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乙基丁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but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88 CAS No.: 617-79-8 分子式: C6H15N 分子量: 10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胺 617-7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胺 617-7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胺 617-7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本 品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和水肿,化 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长时间接触可 引起强烈刺激或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氯甲苯

2-氯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氯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toluene 中文名称 2: 邻氯甲苯 英文名称 2: o-chlo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93 CAS No.: 95-49-8 分子式: C7H7Cl 分子量: 126.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甲苯 95-4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甲苯 95-4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甲苯 95-4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可 引起刺激症状。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本品在加热和水分影响下,逐渐 分解释出腐蚀性强的氯化氢气体。流速过 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 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50ppm,259mg/m3 TLVWN: ACGIH 75ppm,388mg/m3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溴丙酰溴

2-溴丙酰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溴丙酰溴 化学品英文名称: 2-bromopropionyl bro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66 CAS No.: 563-76-8 分子式: C3H4Br2O 分子量: 215.8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丙酰溴 563-7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丙酰溴 563-7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丙酰溴 563-76-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可 引起灼伤。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皮肤 等组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吸入后可能因 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 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 、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 、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释出白色烟雾 状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溴化氢气体。遇潮 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 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干粉、二 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 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 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溴苯甲酰氯

2-溴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溴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bromobenz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邻溴苯甲酰氯 英文名称 2: o-bromobenzo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91 CAS No.: 7154-66-7 分子式: C7H4BrCIO 分子量: 219.4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苯甲酰 氯 7154-66-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苯甲酰 氯 7154-66-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苯甲酰 氯 7154-66-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腐蚀性。蒸气对眼睛和粘膜有强烈刺激 性。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炎症、痉挛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 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 毒烟气。具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溴化氢、 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碱类、氧化剂、 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碱类、氧化剂、醇类、食用化 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3-乙基丙烯醛

2-甲基-3-乙基丙烯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3-乙基丙烯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3-ethyl acrolein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43 CAS No.: 分子式: C6H10O 分子量: 98.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3-乙 基丙烯醛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3-乙 基丙烯醛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3-乙 基丙烯醛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 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 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丙烯腈

2-甲基丙烯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丙烯腈 化学品英文名称: 2-methacrylonitril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81 CAS No.: 126-98-7 分子式: C4H5N 分子量: 67.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丙烯 腈 126-9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丙烯 腈 126-9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丙烯 腈 126-9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毒作用似丙烯腈。动物急性中毒开始表现 短时间兴奋,然后出现无力、气喘、紫绀 、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死亡。实验 表明,本品易通过兔和豚鼠皮肤吸收,局 部无明显刺激反应,只有轻度充血。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 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充装要控 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 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 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3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丙烯醛

2-甲基丙烯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丙烯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 propenal 中文名称 2: 异丁烯醛 英文名称 2: methacrolein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57 CAS No.: 78-85-3 分子式: C4H6O 分子量: 70.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丙烯 醛 78-8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丙烯 醛 78-8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丙烯 醛 78-8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和 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容易 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 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 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 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 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 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甲基呋喃

2-甲基呋喃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甲基呋喃 化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 furan 中文名称 2: 斯尔烷 英文名称 2: sylvan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53 CAS No.: 534-22-5 分子式: C5H6O 分子量: 82.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呋喃 534-22-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呋喃 534-22-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甲基呋喃 534-22-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麻醉作用,能使血液循环、肠、胃 、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对眼睛有刺激作用 。实验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受热分 解放出具腐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 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 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 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 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 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氯-1,2-环氧丙烷

3-氯-1,2-环氧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氯-1,2-环氧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3-chloro-1,2-epoxypropane 中文名称 2: 环氧氯丙烷 英文名称 2: Epichlorohydrin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93 CAS No.: 106-89-8 分子式: C3H5ClO 分子量: 92.5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1,2-环 氧丙烷 106- 8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1,2-环 氧丙烷 106- 8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氯-1,2-环 氧丙烷 106- 8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反复和长时 间吸入能引起肺、肝和肾损害。高浓度吸 入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致死。蒸气对 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可致眼灼伤。皮肤 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口服引起肝、肾 损害,可致死。 慢性中毒:长期少量吸入 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和周围神经病变。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若遇高 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 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酸类、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 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皮] 前苏联 MAC(mg/m3): 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丙烯酸-2-乙基丁酯

丙烯酸-2-乙基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烯酸-2-乙基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butyl acrylate 英文名称 22-propenoic acid-2-ethylbut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18 CAS No.: 3953-10-4 分子式: C9H16O2 分子量: 156.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乙 基丁酯 3953-10-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乙 基丁酯 3953-10-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乙 基丁酯 3953-1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吸入 、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弱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 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 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 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 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光保存。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 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丙烯酸-2-羟乙酯

丙烯酸-2-羟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烯酸-2-羟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hydroxyethyl acrylate 中文名称 2: 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英文名称 2: acrylic acid-2-hydroxyeth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20 CAS No.: 818-61-1 分子式: C5H8O3 分子量: 116.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羟 乙酯 818- 6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羟 乙酯 818- 6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2-羟 乙酯 818- 6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其遇热产生的蒸 气可致死亡。可致眼和皮肤灼伤。经皮吸 收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对皮肤有致敏 性、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 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 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 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 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 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 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 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乙烯-2-氯乙醚

乙烯-2-氯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烯-2-氯乙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ethyl viny1 ether 英文名称 2: vinyl-2-chloroethyl eth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25 CAS No.: 110-75-8 分子式: C4H7ClO 分子量: 106.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2-氯乙 醚 110-7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2-氯乙 醚 110-7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2-氯乙 醚 110-7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对身体有害。蒸气 或雾对眼、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接 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 短、头痛、恶心、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 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容 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 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 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 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氰酸-2,3-二氯苯酯

异氰酸-2,3-二氯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2,3-二氯苯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dichlorophenyl 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2,3-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isocyanic acid-2,3-dichlorophen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11 CAS No.: 41195-90-8 分子式: C7H3CI2NO 分子量: 18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3- 二氯苯酯 41195-9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3- 二氯苯酯 41195-9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3- 二氯苯酯 41195-9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刺激 作用较强,人在 0. 66mg/m3 浓度下显露 1min 时,即可感到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与醇类发生剧烈反应。遇高热分解释出 高毒烟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 类、胺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类、 胺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氯甲酸-2-乙基己酯

氯甲酸-2-乙基己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甲酸-2-乙基己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 hexyl chloroform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87 CAS No.: 24468-13-1 分子式: C9H17CIO2 分子量: 192.6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2-乙 基己酯 24468-1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2-乙 基己酯 24468-13-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2-乙 基己酯 24468-13-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剧毒。误服、皮肤接触或吸入蒸气会中毒 。对皮肤、眼睛及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腐 蚀性。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 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 蚀性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醇 类、胺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碱 类、醇类、胺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