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0249项,搜索耗时:0.0184秒。

升降机安全管理协议(3页)

升降机安全管理协议 甲方: 乙方: 为了塔施工升降机机安全使用及管理,坚持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指导方针,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安全管理协议。 甲方责任: 1 、甲方提供给乙方升降机升降机必须符合升降机安全规程要求。 2 、甲方所供升降机必须配件齐全,自检合格方准出场。 3 、甲方必须提供升降机完整原始资料。 4 、升降机安装完毕参四方验收并签署意见。 甲方义务: 1 、配合安装方调试验升降机。 2 、为乙方提供维修保养技术服务。 乙方责任: 1 、乙方负责升降机运输,并保证升降机在运输过程中交通安全。 2 、乙方负责升降机安装及拆卸,安装及拆卸必须选择有取得专业资 质队伍进行。 3 、乙方负责升降机安装、拆卸、运输使用过程中所有安全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1 、熟读说明书中有关内容,选择适当安装位置;选择基础时,应考 虑地面具有一定承载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附着点处成受最 大作用力应满足说明书要求。 2 、参加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并熟读本机主要 性能和特点,具备熟练机械性能和排除一般故障能力;安装过程 中必须佩戴必要安全保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3 、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及安装方案进行;相邻附着间距 及导轨架垂直度不得大于说明书要求。 4 、升降机安装完毕乙方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四方验收,如实填写验 收内容,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5 、升降机使用之前必须检查以下几个项目: (1) 检查各螺栓紧固件有无松动现象,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各螺栓 ; (2) 检查升降机电气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各交流接触器接触点吸合情况 导线接头情况等。 (3) 检查各种安全限位开关是否灵敏可靠,各限位碰块有无移位。 (4) 检查升降机吊笼运行通道上有无突出物,确保吊笼运行安全距离不 小于 250mm. (5) 检查各部位润滑情况,及时加注润滑油及润滑脂。 (6) 检查吊笼进出门、防护围栏门等开启灵活否,检查各限位开关动 作情况。 (7) 检查各滚轮、背轮调整间隙及齿轮齿条啮合间隙是否正常, 如不符应及时调整。 (8) 检查防坠安全动作是否灵敏可靠(可通过吊笼坠落实验来完成 , 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并存档)。 6 、升降机司机必须选用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严禁 无证操作。升降机司机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章作业及酒 后作业。 7 、当班司机必须认真阅读上班司机运转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 做好当班运转记录。 8 、不可超载、偏载运行、严禁物品伸到吊笼以外,不得人货混装以免 发生危险。 9 、作业中如遇风力大于 6 级、浓雾、雷电大雨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工作 并且将吊笼停至最低层。 10 、定期检查各种安全装置(限位、安全器等),保证其安全可靠。 11 、认真维护保养升降机,仔细检查易损件(如驱动齿轮、滚轮、背 轮等)。 12 、在维修操作、安装和拆卸升降机时,全体人员必须根据有关规则 穿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13 、定期系统地检查电气系统装配状况,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14 、建立升降机司机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都要全面细致检查,并 如实填写交接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及时汇报,消 除故障后方准使用,严禁升降机带病作业。 15 、夜间工作必须有充足照明。 以上安全注意事项施工项目必须遵照执行,否则将会带来不同程度 损失,轻则损坏部件或造成人员伤害,重则机毁人亡,以致承担法律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4.5 KB 时间:2025-08-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2-三氟乙醇

2,2,2-三氟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2,2-三氟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2,2-trifluoroethyl alcoh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9 CAS No.: 75-89-8 分子式: C2H3F3O 分子量: 100.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2-三氟乙 醇 75-8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2-三氟乙 醇 75-8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2-三氟乙 醇 75-8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本 品具有强烈刺激性,高浓度接触严重损害 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接触后引起 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 、恶心和呕吐。可引起迟发性肺水肿。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氧化剂、 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 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4-二氯苯甲酰氯

2,4-二氯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氯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chlorobenz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2,4-二氯代氯化苯甲酰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46 CAS No.: 89-75-8 分子式: C7H3Cl3O 分子量: 209.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苯 甲酰氯 89- 7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苯 甲酰氯 89- 7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苯 甲酰氯 89- 7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 激作用。吸入可能由于喉、支气管痉挛、 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危险。 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水或潮气发生反 应,散发出刺激性和腐蚀性氯化氢气体 。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 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 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 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砂土、干燥石 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氧化剂、碱类、 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水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氧化 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氯丙酸乙酯

2-氯丙酸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氯丙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2-chloropropio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07 CAS No.: 535-13-7 分子式: C5H9ClO2 分子量: 136.5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丙酸乙 酯 535-1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丙酸乙 酯 535-1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丙酸乙 酯 535-1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 用。吸入后,可能因咽喉、支气管痉挛 、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中 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 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氧化剂、还原剂 、酸类、碱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 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氧化剂、还 原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N-二丙基硫赶氨基甲酸S-乙酯

N,N-二丙基硫赶氨基甲酸 S-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N,N-二丙基硫赶氨基甲酸 S-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S-ethyl-N,N-dipropylthiocarbamate 中文名称 2: 扑草灭 英文名称 2: eptam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06 CAS No.: 759-94-4 分子式: C9N19NOS 分子量: 189.3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丙基 硫赶氨基甲 酸 S-乙酯 759-94-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丙基 硫赶氨基甲 酸 S-乙酯 759-94-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丙基 硫赶氨基甲 酸 S-乙酯 759-94-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出现 头痛、头晕、昏睡、恶心、呕吐、共济失 调。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呼吸衰竭、死亡 。口服和经皮肤吸收可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 。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 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 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氧化剂 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溴化三甲基二铝

三溴化三甲基二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溴化三甲基二铝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bromotrimethyl dialuminum 英文名称 2: methyl aluminum sesquibro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48 CAS No.: 12263-85-3 分子式: C3H9AI2Br3 分子量: 338.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化三甲 基二铝 12263-8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化三甲 基二铝 12263-8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溴化三甲 基二铝 12263-8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遇热分解放出有毒溴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暴露在空气或二氧化碳中会自燃。有氧化 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氧化铝。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干粉、砂土。严禁用水、泡 沫、二氧化碳扑救。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砂土或类似 物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氧化剂、酸类、 胺类、卤代烃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水 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严禁空气接触。应氧化剂、酸 类、胺类、卤代烃、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丙烯酸癸酯

丙烯酸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丙烯酸癸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ecyl acrylate 英文名称 2: n-decyl acry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15 CAS No.: 2156-96-9 分子式: C13H24O2 分子量: 212.3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癸酯 2156-9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癸酯 2156-9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酸癸酯 2156-9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微毒类。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遇热 分解释出有刺激性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 度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光保存。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严禁空气接触。应氧化剂 、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氧化丁二烯

二氧化丁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氧化丁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butadiene dioxide 中文名称 2: 双环氧乙烷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90 CAS No.: 298-18-0 分子式: C4H6O2 分子量: 86.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氧化丁二 烯 298-1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氧化丁二 烯 298-1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氧化丁二 烯 298-1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动物实验示本品为剧烈肺部刺激剂,可致 肺水肿;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本品 尚有明显类放射线作用。人在事故性少 量接触本品后6小时,出现眼睑水肿、眼 痛和上呼吸道刺激。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 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 ,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 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 :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氧化剂、酸 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吡咯烷

吡咯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吡咯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pyrrolidine 中文名称 2: 四氢化吡咯 英文名称 2: tetrahydropyrrol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68 CAS No.: 123-75-1 分子式: C4H9N 分子量: 71.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吡咯烷 123- 75-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吡咯烷 123- 75-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吡咯烷 123- 75-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后可 引起呼吸道灼伤。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 。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氮氧化 物气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氧化剂、酸类接触。灌装时应控 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氧化剂、酸 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四氟丙醇

四氟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氟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2,3,3-tetrafluoro-1-propa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02 CAS No.: 76-37-9 分子式: C3H4F4O 分子量: 132.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氟丙醇 76-3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氟丙醇 76-3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氟丙醇 76-37-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属低毒类。吸入、摄入会中毒。具刺激作 用。受热分解释放出有毒氟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氟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 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氧化剂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 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 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戊胺

异戊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戊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pentylamine 中文名称 2: 3-甲基丁胺 英文名称 2: 3-methylbut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430 CAS No.: 107-85-7 分子式: C5H13N 分子量: 87.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戊胺 107- 8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戊胺 107- 8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戊胺 107- 8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接触低浓度蒸气时表现有眼及上呼吸道刺 激症状,高浓度可致角膜水肿、溃疡、喉 头声带水肿和支气管肺炎。神经系统受损 时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视力模糊 、四肢肌束震颤及运动障碍。严重中毒病 例可因呼吸麻痹、心跳停止而死亡。肝、 肾可受到损害。液体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 烧。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 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 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 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异氰酸叔丁酯

异氰酸叔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叔丁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rt-butyl isocya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15 CAS No.: 1609-86-5 分子式: C5H9NO 分子量: 99.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叔丁 酯 1609-86- 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叔丁 酯 1609-86- 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叔丁 酯 1609-86- 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会中毒。对眼睛 、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过敏反应。长时间接触,引起头痛 、头晕、咳嗽、胸痛及肺水肿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具致敏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受热分解释出高毒烟雾。容易自 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 全棉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 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氧化剂、碱类、酸类、醇 类、胺类接触。容器传送设备要接地, 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 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 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严禁空气接 触。应氧化剂、碱类、酸类、醇类、胺 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无水肼

无水肼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无水肼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azine anhydrous 中文名称 2: 无水联胺 技术说明书编码: 366 CAS No.: 302-01-2 分子式: H4N2 分子量: 32.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无水肼 302- 01-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无水肼 302- 01-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无水肼 302- 01-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肼蒸气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腹泻、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高 浓度蒸气迅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先 兴奋,如躁动不安、强直性抽搐,很快进 入抑制状态。口服中毒引起频繁恶心、呕 吐、腹泻,以后出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抑 制、心律紊乱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 肝功能异常。液体可致眼及皮肤灼伤。长 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肝损害、 皮肤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强还原剂。其蒸气能空气形成范 围广阔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 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氧化氮 烟气。燃烧时发出高热,可能发生爆炸。 在空气中遇尘土、石棉、木材等疏松性物 质能自燃。遇过氧化氢或硝酸等氧化剂, 也能自燃。各种金属氧化物接触能自行 分解燃烧。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二 氧化碳、干粉、砂土。遇大火,消防人员 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 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 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 给式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 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 氧化剂、金属粉末接触。在氮气中操作 处置。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氧化剂、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3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松节油

松节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松节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Turpentine 英文名称 2: Turpentine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 362 CAS No.: 8006-64-2 分子式: C10H16(主要) 分子量: 136.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高浓度蒸气可引起麻醉作用, 出现平衡矢调、四肢痉挛性抽搐、流涎、 头痛、眩晕。可引起膀胱炎,有时有肾损 害。还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液 体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及角膜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发生呼吸道刺激症 状及乏力、嗜睡、头痛、眩晕、食欲减退 等。还可能有尿频及蛋白尿。对皮肤有原 发性刺激作用,引起脱脂、干燥发红等。 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表现为红斑或丘疹, 有瘙痒感;重者可发生水疱或脓疱;特别 敏感者可发生全身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氧化剂能发 生强烈反应。硝酸发生剧烈反应或立即 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 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 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 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 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 化学防护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氧化剂、酸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 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300 前苏联 MAC(mg/m3): 300 TLVTN: OSHA 100ppm,556mg/m3; ACGIH 100ppm,556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氟乙酸乙酯

氟乙酸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氟乙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fluoroacetate 中文名称 2: 氟醋酸乙酯 英文名称 2: fluoroacetic acid,eth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49 CAS No.: 459-72-3 分子式: C4H7FO2 分子量: 106.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乙酸乙酯 459-7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乙酸乙酯 459-7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乙酸乙酯 459-7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毒。蒸气和液体对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刺 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氧化剂、还原剂、酸类、 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氢氧化四丁基铵(40%水溶液)

氢氧化四丁基铵(40%水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氢氧化四丁基铵(40%水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trabutylammonium hydr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59 CAS No.: 分子式: C16H37NO 分子量: 2052-4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四丁 基铵(40%水 溶液) 4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四丁 基铵(40%水 溶液) 4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氧化四丁 基铵(40%水 溶液) 4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呈强碱性。腐蚀性强。对皮肤、眼睛和粘 膜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可引起灼伤。吸 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炎症、痉挛,化学 性肺炎及肺水肿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气体。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氨。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 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 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 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 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 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碱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烟雾。避免氧化剂、酸类、二氧 化碳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 氧化剂、酸类、二氧化碳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环己三氯硅烷

环己三氯硅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环己三氯硅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cyclohexyltrichlorosilane 英文名称 2: monocyclohexyl trichlorosil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99 CAS No.: 1998-12-4 分子式: C6H11Cl3Si 分子量: 217.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己三氯硅 烷 98-12-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己三氯硅 烷 98-12-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己三氯硅 烷 98-12-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对皮肤、眼睛和粘膜有强烈 刺激性。遇水或水蒸气释放出氯化氢气 体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遇火焰、 热源或氧化剂有中等程度爆炸危险。遇 水或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释出有刺激性和 腐蚀性氯化氢烟雾。遇潮时对大多数金 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 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 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氧化剂 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水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氧化 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环己烷

环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cyclohexane 中文名称 2: 六氢化苯 英文名称 2: hexahyd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92 CAS No.: 110-82-7 分子式: C6H12 分子量: 84.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己烷 110- 8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己烷 110- 8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己烷 110- 8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持续吸 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 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氧化 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 场中,受热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 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00 前苏联 MAC(mg/m3): 80 TLVTN: OSHA 300ppm,1030mg/m3; ACGIH 300ppm,103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甲基丙烯酸 2-乙基己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丙烯酸 2-乙基己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hexyl methacry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19 CAS No.: 688-84-6 分子式: C12H22O2 分子量: 198.3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2-乙基己酯 688-84-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2-乙基己酯 688-84-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2-乙基己酯 688-84-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 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咳嗽、气短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 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上升 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 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库 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严禁 空气接触。应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甲基丙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丙烯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methacrylate 中文名称 2: 异丁烯酸乙酯 英文名称 2: ethyl-α-methyl acry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10 CAS No.: 97-63-2 分子式: C6H10O2 分子量: 114.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乙酯 97-63-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乙酯 97-63-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丙烯酸 乙酯 97-63- 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性。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 气短、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可引起 过敏反应。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受热 、光和紫外线作用下易发生聚合,粘度 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单体可全部 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 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 蔽处操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 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库 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 空气接触。应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苯

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3 CAS No.: 71-43-2 分子式: C6H6 分子量: 78.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 71-4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 71-43-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 71-4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 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 害,引起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 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 、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慢性 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 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 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 后可发生白血病( 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 ) 。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可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氧化剂 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 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 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 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 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 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5 KB 时间:2025-10-0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n-propyl peroxydicarbonate 英文名称 2: n-propyl percarbo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81 CAS No.: 16066-38-9 分子式: C8H14O6 分子量: 206.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正丙酯 95% 16066- 3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正丙酯 95% 16066- 3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正丙酯 95% 16066- 3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引起中毒。 本品属低毒类,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烟雾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具爆炸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常温下能急剧分解,引起燃烧 爆炸。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 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 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 业。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烟雾。 避免还原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通风、低温库房内。工业纯品控 制在 -20℃以下。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 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还原剂、酸 类、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0-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邻甲基氯化苄

邻甲基氯化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邻甲基氯化苄 化学品英文名称: o-methyl benz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2-甲基氯化苄 英文名称 2: 2-methyl benz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51 CAS No.: 552-45-4 分子式: C8H9Cl 分子量: 140.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甲基氯化 苄 552-45-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甲基氯化 苄 552-45-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甲基氯化 苄 552-45-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可 致灼伤。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 和皮肤。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痉挛、 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 、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可引起湿疹 和支气管哮喘。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接触可致严重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 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 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氧化 剂、碱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氧化 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加强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1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间甲基氯化苄

间甲基氯化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间甲基氯化苄 化学品英文名称: m-methyl benz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3-甲基氯化苄 英文名称 2: 3-methyl benz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52 CAS No.: 620-19-9 分子式: C8H9Cl 分子量: 140.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甲基氯化 苄 620-19-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甲基氯化 苄 620-19-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甲基氯化 苄 620-1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或摄入对身体有害。可致灼伤。严重 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吸入 后可因喉、支气管痉挛、炎症和水肿, 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可引 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 痛、恶心和呕吐。可引起湿疹和支气管哮 喘。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吸入蒸气可致严重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 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 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氧化 剂、碱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氧化 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加强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30 价格:¥5.00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隐患排查检查清单-16 石油天然气行业

隐患自查 Ⅰ级要素 隐患自查 Ⅱ级要素 隐患自查Ⅲ级要素 隐患自查Ⅳ级要素 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 参考依据 监管部门 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 依法设立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 执照记载事项发生变更,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 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公司法》 工商局 许可证 非煤矿矿山企业必须依照本实施办法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非煤矿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变更 非煤矿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 应当自工商营业执照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原安全生产许可 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一)变更单位名称 ;(二)变更主要负责人;(三)变更单位地址;(四) 变更经济类型;(五)变更许可范围。 《非煤矿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延期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后需 要延期,非煤矿矿山企业应当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 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非煤矿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主要负责人 主要负责人 主要负责人应取得安监部门核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 合格证,且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安全生产法》 《非煤矿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安监局 资质证照 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报 告 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报 告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 托具有相应资质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 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油田设施、工艺系统等发生变更 ,应委托有资质设计单位进行整改设计,报安全生产许可证 发证机关审查批准,整改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 用。 《建设项目安全设 施“三同时”监督 管理暂行办法》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非煤矿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 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要求,落实全员安全生 产责任。 《落实生产经营单 位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暂行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 资格证书。 《非煤矿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 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非煤矿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实 施办法》 安全生产承诺 企事业单位当地政府签订承诺书后,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单 位法人现场宣读承诺书,并将承诺书在显要位置长期公示,接受 广大职工监督;并将承诺事项逐级分解,在单位内部层层签订承 诺书。 《河南省生产经营 单位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规定》 从业人员在三十人以上非煤矿山必须设置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 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得少于三人。从业人员不足三十人非煤矿山 应当配备两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 及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设置要求 《河南省安全生产 条例》 安全生产 责任制 责任落实情况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Excel 文件大小:41.7 KB 时间:2025-11-01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