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209项,搜索耗时:0.0131秒。

数控切割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数控切割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者应熟悉该机的性能,技术参数,经专业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2、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3、打开空压机电源,检查空压机所提供等离子入口气体压力符合规定要求,打开配电柜电源, 电压是否正常。 4、检查保护接地装置,各接点紧固可靠。 5、检查所有电气箱是否处于密闭状态,不允许电气箱处于开启状态下进行切割工作。 6、检查电源连接线空气管是否紧固。 7、调整被切割的钢板,尽量与轨道保持平行,把钢板打扫干净,除去氧化皮及其它杂质。 8、根据板厚材质,选择适当电极嘴。 9、打开抽风系统或水床系统数控机电源。配戴防护眼镜手套。 10、操作人员上机,要时刻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按动紧停开关,及 时退出工作位,严禁开机脱离现场。在引弧一刻任何人不得进入引弧区。 11、操作人员应注意,切割完一个工件后,应将割枪提升回原位,运行到下一个工位时, 再进行切割。 12、当第一次发现切割质量下降时,应及时检查消耗件,如发现电极嘴弄脏或损坏,应及 时更换,清理电极嘴,应用随机专用工具清理更换。 13、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给定的切割要素选择切割速度,不允许单纯为了提高工效而增大设 备负荷,机器撞限位以中低速撞限位,处理好设备寿命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14、轨道不允许人员站立,踏踩,靠压重物,更不允许撞击,导轨面每个班用压缩空气除 尘后用纱布沾 20#机油擦拭轨面,随时保持导轨面润滑,清洁。 15、传动电机输出齿轮以及传动齿条,每天用 20#机油清洗,不允许齿条有颗粒飞溅物。梁 上尘埃应及时吹除,割枪间传导带只允许用干净纱布擦拭,不允许用油布。 16、操作人员只允许拆卸电极嘴,其余零件不能随意拆卸,电气接线盒只允许有关人员检 修时,方能打开。 17、该设备若出现故障,应及时请维修人员处理,故障较大时,应先报设备处组织有关人 员会审,确定方案,严禁私自拆机检查。 18、正确,仔细地安装割炬,确保所有零件配合良好,确保气体冷却气流通。消耗件不 要用到完全损坏后再更换,否则造成割炬严重损坏。 20、在更换消耗件或日常维修检查时,一定要保证割炬内外螺纹清洁。喷嘴电极的接触 面有赃物,割炬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用过氧化氢类清洗剂清洗。 21、等离子系统需要干燥干净的等离子气体才能正常工作,脏污气体会缩短消耗件的寿 命,造成非正常损坏。避免等离子弧拉长扩展。切割尽可能从边缘切割。 22、减少不必要的起弧时间。应经常清除在割炬保护壳上的熔渣。应及时清除喷嘴上的氧 化物。每天检查气流冷却流。 23、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防护鞋,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更不准擅自按动键,以免损 坏机器或程序,数据丢失。 24、起吊钢板及工件时,应注意不允许发生脱钩或前冲,机上包括导轨任何一部分都不能 撞击。 25、数控系统切割平台应有可靠保护接地,各接点紧固可靠。要保证等离子电源的防尘 通风要求。严禁频繁启动等离子电源数控机电源。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4.4 KB 时间:2025-08-14 价格:¥5.00

22印刷作业安全检查表

印刷作业安全检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 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保持整齐、清洁,地面平整,无油污,无积水。走道畅通,通道宽度不 小于 1m;光线充足,窗户经常擦洗,起闭灵活,采光部位不要遮挡 1 地面、通道 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擦机布、印刷油墨分类集中堆放,纸花、杂物 及时清理 电器、设备、线路的安装符合用电规范。用电线路禁止私拉乱接 维修用行灯等移动电器按 1:1 配置 36V 隔离变压器 电器周围严禁堆放纸花、杂物 2 电气 运转过程中,严禁拖书、拖纸。排除故障、更换刀片、刀条必须切断电 源 机器设备、工作台、工具柜等物的布局合理,方便操作者使用 经常有水或其他液体排出的工作地点应摆设木头站板或橡胶蜂窗地板 按机器本身面积的 3.5~5 倍确定车间面积,每台机器周围宽度不得小 于 1.6m。机器照明适当,避免光线刺目 3 设备 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并遵守操作规程,详细阅读随机说明 书 控制、保护装置安装必须符合生产厂家安全规定要求 工作前,必须检查 �控制、保护装置反应灵敏、可靠 �裁切、压纸、推纸、工作平台,各部位工作正常、良好 �动力、传动部件正常 4 切纸机 �裁切时刀片每下落一次裁切完毕后,裁切机构必须回到停车状态 机器控制、防护装置必须齐全,不得擅自拆卸、改装 电器控制、安全防护装置必须灵敏可靠 5 平压、压痕 操作人电必须按照“三紧”要求穿戴工作服,严禁戴手套操作 排除故障,调节机器时,一定要关闭“停顿”按钮,机器运转中,不得调整 机器的运转部位 机器上的防护罩必须齐全完好,机器内部(下部)不得有杂物、油污 等,机器周围地面应干燥清洁,物料堆码整齐有序 机器上所有保险防护装置应灵便可靠 6 印刷机 机器运转时,如有异常则应停机检查,电气部分故障必须由电工修理 机器电源开关灵敏,曝光电源线路排接需符合生产厂家规定要求,导线 绝缘良好,要有接地保护 晒板机应配黑红遮光布,防止紫外线泄露,灼伤皮肤 7 晒板机 版面腐蚀、化学处理、清洗时应戴防护手套,避免灼伤皮肤 电热版电路安排符合厂家规定要求,导线、烫印印版绝缘可靠,温控装 置良好,电机(气)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机器控制、防护装置必须齐全,不得擅自拆卸、改装 8 烫印电化铝机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三紧”要求穿戴工作服,严禁戴手套操作 总电源开关、主机开关按钮手盘、铣刀、主胶加热控制按钮、风泵、烘 灯、排气、故障指示灯等开关灵敏可靠。光电控制灵敏可靠 电气部分应有接地保护,安全防护罩要牢固可靠 开机前提前加热胶水,胶水没完全熔化不得开机 铣背箱上盖板需要打开进行调整或维修时必须关闭总电源,待铣背刀停 止后再进行工作 9 无线胶订包本 机 工作时操作工需着工作服、戴口罩,女工戴工作帽及防护手套 作业区内严禁烟火;动火作业必须审批,办理动火证 10 消防 按设备台数 1:1 配备消防器材。车间内汽油存量不得超过当天使用量 生产车间室温高于 35℃或低于 5℃时采取降温或取暖措施 通风装置取暖设备要有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 闲杂人员(小孩)不得随意进入车间 11 劳动保护 机器噪声不得高于 90dB(A)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3.3 KB 时间:2025-08-20 价格:¥5.00

19.【总结】年终安全生产总结极简版(工厂安环部)

年终安全生产总结二 安全生产始终以“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安全价值理念“为了安全,可以放弃一切” 的“安全第一”思想,通过开展“抓反复 反复抓 重行为 促约谈”的事前管理,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现无 事故工厂目标。 一、工作成效: 1、强化属地责任意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2016 年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落实安全责任。2016 年共签订 各类安全环保责任书 39 份(管理4 份,分管领导部门 15 份,部门班组 20 份),做到安全环保责任 全覆盖,职责更明确。每月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统计,结果进行公示。 2、创新班组安全建设、实施违章约谈机制。 以“强三基、反三违”作为安全合格班组建设的抓手常态工作,安环办每月对班组建设情况开展检查、 评比、激励考核,使安全管理工作落地到班组、到岗位、到个人。2016 年公司有 19 班组,都参加了安全 合格班组创建,安全培训率、隐患排查治理率、应急预案演练率都达到事业部考核标准。1-10 月开展安全环 保培训 254 次, 有 4073 人次接受培训,1408 人次参加了应急演练,全年查处违章 105 人次,违章约谈 67 人次(5 月开始实施); 3、“反三违、抓反复、查隐患、促提升” 通过行为观察、隐患举报奖励、看看他是谁及违章行为每月公示、违章致歉、违章约谈、常规班组谈心 等一系列安全活动的实施,“三违”行为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等正向、反向活动,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 理的氛围,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4安全与 5S 有效融合,促现场管理提升 今年 5S 推进办安环办合并融合,5S 安全管理有效融合,把 5S 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完善现场标 识管理,每月的综合检查做到事前有策划、事中有落实、事后有督查。2016 年 1-10 月完善各类标识 687 处, 其中安全标识 205 处,本年度共收到员工提案 1101 项,有效提案 781 项,采纳提案 319 项.优秀改善提案 14 项,改善发生的费用 4.744 万元,年节约 22.51 万元。公司建立“发现最美的自己-5S 活动 1 小时展示”微 信平台,让各部门将 5S 活动照片发至群里展示风采,让更多的人员参与 5S,激发员工参与热情,让 5S 活动 氛围越来越浓厚。 开展综合检查 16 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 251 处,整改率达到 100 %,有效管控了安全风险。 5.丰富安全文化活动 让员工感知安全 通过有感领导、餐厅建立考核公示栏、违章公示、餐厅播放安全视频、筹建安全警示教育室、开展“家 企共建、共保平安”安全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公司级安全演练、悬挂安全条幅与安全挂图、等一些列安全 活动,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让员工切身感知到安全的无处不在,通过安全文化一系列活动强化“用感知与行 动让身边更安全”的行为。 6. 充分借力,双重管控危险作业。 利用政府培训补贴,2016 年度 8 人次参加消防四级管理员培训并通过考核,6.2 充分借力**工业区第三 方安全监管资源,管控危险作业及外来施工作业。针对公司开展的危险作业及外来施工方作业,在自身做好 安全管控的同时,积极向工业区第三方安全监管部门报备,实施双重管控。环保装置厌氧池维修期间,第三 方安全监管部门每天至少一次到现场进行检查,公司及时对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纠正,以更专业的 力量予以把关监督。2016 年接受政府第三方安全检查 16 次,提出整改项 18,完成整改项 18 项(人的行为 1 项,物的不安全状态 17 项),主要为硬件及设备防护方面。 7. “保姆式”安逐渐得到改观 “保姆式”安逐渐得到改观,全管理 2015 年公司多数部门存在等、催、要等现象,2016 年一些部门(如 果糖、品控)能够主动开展积极地安全管理,对安全提出的整改项能够积极整改,逐渐向“我要安全”转变。 8. 二级安全准化审理通过复评。 9.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得到规范 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得到规范,通过近一年的强化管理,测速、处罚,现场车速慢了,乱停乱放的少了, 司乘人员的行为规范了。 二、存在不足: 1.隐患有奖举报未真正落地生根,每个月收到的隐患举报数量偏少,主要原因:部门宣传不足。 2.三级安全检查制度仍存在缺漏,部门自我主动检查偏少或者检查了缺少相应的记录。 3.管理人员违章依然存在。管理人员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不穿安全鞋,从物流门上下班, 在员工中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4.属地管理不足;生产装置存在生产安全都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对在自己区域内的及外来人员作业管 理缺失,停工维修期间,A 车间、B 车间存在维修外包作业施工,无人在现场监督; 5.违章约谈违章致歉未全面展开 虽然公司开展了违章约谈违章致歉活动,目前开展的主要是安环办 检查到的或者员工举报的,部门检查的未开展,甚至公司检查的也未全面实施实施违章约谈违章致歉; 三、2017 年重点工作: 进一步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事前管理,以“强三基、反三违”为基本管理方法,深化“违章约谈” “违章致歉”活动,制定计划安全管理人员每月深入班组,参加班组活动,每月跟踪督促实施;重点关 注“三危”管理,对出现的“三违”现象零容忍;通过一系列安全文化活动,让员工感知安全的,营造“我 要安全”的氛围,持续创建无事故工厂。 1.隐患有奖举报实施 继续推进隐患有奖举报,促进全员参与隐患排查加大宣传力度,思考合适的引导方法;必要时辅助考核 手段,侧重正向激励,激发自我管理; 2.完善三级安全检查制度 通过检查、考核促进部门实施主动月度检查,不落实不作为的部门建议实行约谈; 3.加大对管理人员违章的管理管理人员违章所造成的影响远比一个员工违章造成的影响大,会导致负面影响,安全好习惯管理的成果 功亏一篑,2017 年将加大对管理人员违章的管理,加大考核力度,此时需公司进一步明确。 4.强化属地管理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生产装置区域内的危险作业及外来人员作业管理,停工维修期间,果糖、专用糖、 客服等存在维修外包作业施工,属地管理者安排人员在现场监督; 5.进一步推进违章约谈违章致歉活动 通过制度落实、宣传、考核等辅助手段进一步推进违章约谈违章致歉活动,对违章者“丢面子、扣票子、 摘帽子”,让违章的不能违、不敢违,促进安全好习惯的强化。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7.5 KB 时间:2025-08-24 价格:¥5.00

44. 年终安全生产总结-工厂安环版

年终安全生产总结二 安全生产始终以“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安全价值理念“为了安全,可以放弃一切” 的“安全第一”思想,通过开展“抓反复 反复抓 重行为 促约谈”的事前管理,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现无 事故工厂目标。 一、工作成效: 1、强化属地责任意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2016 年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落实安全责任。2016 年共签订 各类安全环保责任书 39 份(管理4 份,分管领导部门 15 份,部门班组 20 份),做到安全环保责任 全覆盖,职责更明确。每月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统计,结果进行公示。 2、创新班组安全建设、实施违章约谈机制。 以“强三基、反三违”作为安全合格班组建设的抓手常态工作,安环办每月对班组建设情况开展检查、 评比、激励考核,使安全管理工作落地到班组、到岗位、到个人。2016 年公司有 19 班组,都参加了安全 合格班组创建,安全培训率、隐患排查治理率、应急预案演练率都达到事业部考核标准。1-10 月开展安全环 保培训 254 次, 有 4073 人次接受培训,1408 人次参加了应急演练,全年查处违章 105 人次,违章约谈 67 人次(5 月开始实施); 3、“反三违、抓反复、查隐患、促提升” 通过行为观察、隐患举报奖励、看看他是谁及违章行为每月公示、违章致歉、违章约谈、常规班组谈心 等一系列安全活动的实施,“三违”行为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等正向、反向活动,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 理的氛围,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4安全与 5S 有效融合,促现场管理提升 今年 5S 推进办安环办合并融合,5S 安全管理有效融合,把 5S 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完善现场标 识管理,每月的综合检查做到事前有策划、事中有落实、事后有督查。2016 年 1-10 月完善各类标识 687 处, 其中安全标识 205 处,本年度共收到员工提案 1101 项,有效提案 781 项,采纳提案 319 项.优秀改善提案 14 项,改善发生的费用 4.744 万元,年节约 22.51 万元。公司建立“发现最美的自己-5S 活动 1 小时展示”微 信平台,让各部门将 5S 活动照片发至群里展示风采,让更多的人员参与 5S,激发员工参与热情,让 5S 活动 氛围越来越浓厚。 开展综合检查 16 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 251 处,整改率达到 100 %,有效管控了安全风险。 5.丰富安全文化活动 让员工感知安全 通过有感领导、餐厅建立考核公示栏、违章公示、餐厅播放安全视频、筹建安全警示教育室、开展“家 企共建、共保平安”安全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公司级安全演练、悬挂安全条幅与安全挂图、等一些列安全 活动,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让员工切身感知到安全的无处不在,通过安全文化一系列活动强化“用感知与行 动让身边更安全”的行为。 6. 充分借力,双重管控危险作业。 利用政府培训补贴,2016 年度 8 人次参加消防四级管理员培训并通过考核,6.2 充分借力**工业区第三 方安全监管资源,管控危险作业及外来施工作业。针对公司开展的危险作业及外来施工方作业,在自身做好 安全管控的同时,积极向工业区第三方安全监管部门报备,实施双重管控。环保装置厌氧池维修期间,第三 方安全监管部门每天至少一次到现场进行检查,公司及时对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纠正,以更专业的 力量予以把关监督。2016 年接受政府第三方安全检查 16 次,提出整改项 18,完成整改项 18 项(人的行为 1 项,物的不安全状态 17 项),主要为硬件及设备防护方面。 7. “保姆式”安逐渐得到改观 “保姆式”安逐渐得到改观,全管理 2015 年公司多数部门存在等、催、要等现象,2016 年一些部门(如 果糖、品控)能够主动开展积极地安全管理,对安全提出的整改项能够积极整改,逐渐向“我要安全”转变。 8. 二级安全准化审理通过复评。 9.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得到规范 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得到规范,通过近一年的强化管理,测速、处罚,现场车速慢了,乱停乱放的少了, 司乘人员的行为规范了。 二、存在不足: 1.隐患有奖举报未真正落地生根,每个月收到的隐患举报数量偏少,主要原因:部门宣传不足。 2.三级安全检查制度仍存在缺漏,部门自我主动检查偏少或者检查了缺少相应的记录。 3.管理人员违章依然存在。管理人员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不穿安全鞋,从物流门上下班, 在员工中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4.属地管理不足;生产装置存在生产安全都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对在自己区域内的及外来人员作业管 理缺失,停工维修期间,A 车间、B 车间存在维修外包作业施工,无人在现场监督; 5.违章约谈违章致歉未全面展开 虽然公司开展了违章约谈违章致歉活动,目前开展的主要是安环办 检查到的或者员工举报的,部门检查的未开展,甚至公司检查的也未全面实施实施违章约谈违章致歉; 三、2017 年重点工作: 进一步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事前管理,以“强三基、反三违”为基本管理方法,深化“违章约谈” “违章致歉”活动,制定计划安全管理人员每月深入班组,参加班组活动,每月跟踪督促实施;重点关 注“三危”管理,对出现的“三违”现象零容忍;通过一系列安全文化活动,让员工感知安全的,营造“我 要安全”的氛围,持续创建无事故工厂。 1.隐患有奖举报实施 继续推进隐患有奖举报,促进全员参与隐患排查加大宣传力度,思考合适的引导方法;必要时辅助考核 手段,侧重正向激励,激发自我管理; 2.完善三级安全检查制度 通过检查、考核促进部门实施主动月度检查,不落实不作为的部门建议实行约谈; 3.加大对管理人员违章的管理管理人员违章所造成的影响远比一个员工违章造成的影响大,会导致负面影响,安全好习惯管理的成果 功亏一篑,2017 年将加大对管理人员违章的管理,加大考核力度,此时需公司进一步明确。 4.强化属地管理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生产装置区域内的危险作业及外来人员作业管理,停工维修期间,果糖、专用糖、 客服等存在维修外包作业施工,属地管理者安排人员在现场监督; 5.进一步推进违章约谈违章致歉活动 通过制度落实、宣传、考核等辅助手段进一步推进违章约谈违章致歉活动,对违章者“丢面子、扣票子、 摘帽子”,让违章的不能违、不敢违,促进安全好习惯的强化。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6 KB 时间:2025-08-25 价格:¥5.00

46.年终安全生产总结-集团子公司版

年终安全生产总结四 公司以“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强力推行各种安全制度,加强各种安全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确保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为指导思想,从抓好安全教育入手,以出现的典型事故为治理重点,抓 好安全生产,做好安全检查,重点治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以“杜绝现场安全事故发生,严控数据安全, 规范专业分包商行为,杜绝企业风险”为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新安全生产法 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十二字”方针要求,经过公司管理层的共同努力踏实工作以及广大 员工的积极配合、努力,安全生产工作水平逐年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企业安全管理已基本走上制度化、 规范化、常态化的正常轨道,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现将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下: 一、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1、定期组织全员进行安全的学习、讨论,下发学习材料,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及要求,专人讲 解。结合季节特性及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强化培训,强调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在“人、机、料、法、环”等相关环节上下功夫,,分析讨论近期国内外各类事故案例,举一反三,结合公 司实际查找问题并制定防范措施,提高了安全员综合素质安全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了安全管理网络的作用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2、严格落实国家及集团对于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针对性的制定了公司的“安全应急预案“并向政府安 全管理部门备案。不断完善各个岗位的各种安全制度、提高安全知识。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有目标、 有制度、有落实、有检查,构建安全管理网络。 3、认真对待地方职能部门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先后多人次参加当地安监部门组织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的资质培训,使得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水平有了持续提升。利用 G20 会议期间对“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 管理的要求,一方面相关人员积极接受公安部门的培训教育,另一方面对于公司内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进 一步规范,使得该方面的硬件水平及软件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4、从员工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其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结合“员工手册”的具体要求,狠抓安全 教育,指定导师指定到人,做好相关的“传、帮、带”及“三级”安全教育,普及岗位安全知识提高了入 职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掌握职工安全心理,随时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教育,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效果。 5、开展了事故警示教育。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三违”安全警示视频。采用案例再现的表现形式,通过 对企业典型真实案例的生动再现,使广大员工认识到违章的严重后果,通过不断的强化灌输使全员真正从思 想深处懂得安全,重视安全,时时刻刻想着安全。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及真实案例的生动再现增强了职工安 全意识。节假日的安全教育也是本公司的一项重点内容,我们着力使得员工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还是在生活 中,牢记把控“安全”这根主线,努力创造“平安企业”。 6、结合集团公司要求,认真在公司范围内开展“身边风险点”的分析排查工作,针对可能的薄弱环节, 群策群力从工作环境、工器具、安全保护装置、设备采购等诸多方面努力,减少伤害或事故的发生概率,不 停地向所谓的“本质安全”推进。 7、对重点岗位员工如机电维修等特殊工种更是让他们熟知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 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使他们对公司安全生产有比较深刻认识,同时 强化专业上岗前必需的基本安全技能自我防护知识的辅导。 8、对外来专业分包商的管理,严格资格审查准入,加强施工人员监管,及时教育,跟踪检查,经常在现 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规范了他们的很多不安全行为,如违章用电、不规范的吊装作业等, 消除了一些安全事故隐患。 二、日常安全管理抓重点,严落实,做到预防为主 搞好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其基本任务就是:发现查明各种危险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 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日常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加强日常安全检查 数年来坚持进行由各部门共同进行安全巡检定期检查工作,并形成制度,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马上 对现场进行整改,并通知相关人员;发现人的问题,立即批评、教育,必要时进行处罚处理,并明确了处 罚制度。利用这种“走动式”管理,亲临现场、亲自观察,得到的信息便很及时、真实、全面而且详尽,使 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2、开展专项安全检查 认真落实集团公司要求,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雨季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消防安全 月活动”等,认真对照检查落实。对查出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进行处理,并纳入考核体系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3、认真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坚持班前会,提醒安全行车服务检测工作,随时掌握车辆及驾驶人员动态。 定期的对驾驶员及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做好车辆保养,杜绝违章,确实落实“出车前检查、行车中检查、停 车后检查”,这些要求已经成为驾驶人员的日常工作习惯准则,从而为保证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几年来驾驶人员责任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从而使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4安全警示标语、标识随处可见,使得寓教于无形,潜移默化。对于高风险的故障点,认真分析,制定 专门的对策,科学有效的管控“风险”的发生。 5、做好员工的劳动保护工作,针对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季节加以保护,在员工中 深入贯彻“四不伤害”的理念。6、认真做好消防工作各车间都配备了所需数量的灭火器,并在关键岗位及场 所配置了火灾应急所需的设备设施。约请专业消防人员,对公司现有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同时对员工进行 “居家安全的知识培训”,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有了较大的改进及完善,现场的安全、消防防护器 材得到进一步完善,员工的居家消防安全意识自救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持续加强项目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网络管理体系安全工作如果光靠一个人进行而没有全员的参与将会落空。一些 隐患事故苗头,不管多么细小、隐蔽,往往逃不掉一线员工的眼睛,所以必须规范员工安全活动的行为,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7.2 KB 时间:2025-08-25 价格:¥5.00

各岗位安全责任书-总工与试验室主任责任书(样本)

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保责任书 甲方: 项目总工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试验室主任 ,以下简称乙方 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牢坚 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红线,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基本框架,有效遏制职业健康、安全环保、安全生产责任 事故发生,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特签订本责任书,以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 一、甲方责任清单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及上级技术管理制度,对项目施工技术工作 全面负责。 2、执行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3、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合同文件施工图纸。 4、主持制订施工方案,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指导施工人员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并进行 质量、进度控制。 6、分管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工程质量创优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技 术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7、负责审核签发变更设计报告、索赔意向报告及检查索赔资料的完整性。 8、负责施工过程中试验、测量等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及报告。 9、主持交竣工技术文件资料的编制,参加竣工验收,组织施工技术总结 学术论文的撰写并负责审核向上级报告。 10、负责向技术人员进行交底科技保密知识教育,注重技术资料、实物的 保密及设防措施。 11、指导、教育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自觉认真贯彻国家行业、上级的有关安 全生产、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技术 规范。 12、为保证施工项目的生产安全质量要求,对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 使用、奖惩有建议否决权。 13、负责组织编制项目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含安全技术措施)、专项 特殊施工设计与有关安全技术实施细则,并严格贯彻执行。 14、负责组织验收确认施工临时设施的安全稳定性,审查各项安全技术交底 书,对存在较大技术安全隐患的工程、或重要分项工程的首件施工时,亲临现场 负责解决可能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 15、协助搞好员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在向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作业队长、 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时,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解 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深入施工现场及时解决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问题。 16、在推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前应慎重考虑其安全可靠性, 加强施加安全防范措施。 17、督促并指导工人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生产,对施工生产中违 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权令其停止作业,及时纠正。 二、乙方责任清单 1、负责本项目试验室的全面试验计量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及上级单位的规章制度,安 排项目试验室的工作计划人员分工。 3、参加工地砂、石料场选择,监督检查本项目工程使用合格的原材料。 4、选配各类配合比,监督检查施工中的计量工作。 5、编制本项目试验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8 KB 时间:2025-09-0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丁二炔

丁二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丁二炔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butadiyne 中文名称 2: 二乙炔 英文名称 2: diacet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81 CAS No.: 460-12-8 分子式: C4H2 分子量: 50.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二炔 460- 1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二炔 460- 1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二炔 460- 12-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不饱脂肪烃类,具有单纯窒息 弱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是非常活泼的物质, 容易产生聚合。与空气 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极易燃烧爆炸。在 2 -20kPa 大气压下可发 生爆炸性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 沫、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作业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 无危险,就地燃烧,同时喷雾状水使周围 冷却,以防其它可燃物着火。或用管路导 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化学活性很高,纯品一般不作为商品出售 或贮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 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熔点(℃): -36 沸点(℃): 10.3 相对密度(水=1): 0.7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丁酰胺

丁酰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丁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butyra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94 CAS No.: 541-35-5 分子式: C4H9NO 分子量: 87.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酰胺 541- 3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酰胺 541- 3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酰胺 541- 3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 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 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116 沸点(℃): 216 相对密度(水=1): 1.0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氯化钕

三氯化钕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化钕 化学品英文名称: neodymium tri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钕(Ⅲ)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18 CAS No.: 10024-93-8 分子式: NdCI3 分子量: 250.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钕 10024-9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钕 10024-9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钕 10024-9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有毒。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遇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氯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钕。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红紫色棱形结晶。 熔点(℃): 760 沸点(℃): 1690 相对密度(水=1): 4.134(25℃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氯化铈

三氯化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化铈 化学品英文名称: Cerium trichloride heptahydrate 中文名称 2: 氯化亚铈 英文名称 2: cerous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19 CAS No.: 18618-55-8 分子式: CeCI3・7H2O 分子量: 372.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铈 18618-5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铈 18618-5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氯化铈 18618-5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的危害性不大,有刺 激作用。目前未见其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铈。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 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黄色斜方结晶,有吸湿性。 熔点(℃): 848 沸点(℃): 1730 相对密度(水=1): 3.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三碘乙酸

三碘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碘乙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iodoacetic acid 中文名称 2: 三碘醋酸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08 CAS No.: 594-68-3 分子式: C2HI3O2 分子量: 437.7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碘乙酸 594-6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碘乙酸 594-68-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碘乙酸 594-68-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不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遇潮时对 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碘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 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彻底清洗。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 熔点(℃): 15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氟化铵

二氟化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氟化铵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um di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化氢铵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68 CAS No.: 1341-49-7 分子式: (NH4)HF2 分子量: 57.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氟化铵 1341-4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氟化铵 1341-4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氟化铵 1341-4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氟化物烟 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F]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2.5mg[F]/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透明晶体, 略带酸味, 易潮解。 熔点(℃): 125.6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二氯四氟乙烷

二氯四氟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氯四氟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chlorotetrafluoroethane 中文名称 2: 四氟二氯乙烷 英文名称 2: tetrafluorodichloro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39 CAS No.: 76-14-2 分子式: C2Cl2F4 分子量: 17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四氟乙 烷 76-1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四氟乙 烷 76-1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四氟乙 烷 76-14-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未见急性中毒病例报道。但可引起皮肤冻 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 力。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氯化物 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 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氟化氢。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 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 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 ,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耐油手套。防止 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 可燃物。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防震橡 皮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3000 TLVTN: ACGIH 1000ppm,699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注意检测毒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有类似氯仿气味。 熔点(℃): -94 沸点(℃): 3.8 相对密度(水=1): 1.53(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9 饱蒸气压(kPa): 182(20℃))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145.7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五氯化钽

五氯化钽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五氯化钽 化学品英文名称: tantalum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钽 英文名称 2: tantalum penta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07 CAS No.: 7721-1-9 分子式: TaCl5 分子量: 358.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氯化钽 7721-0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氯化钽 7721-0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氯化钽 7721-0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遇水能产生氯化氢,对皮肤 粘膜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反应产生有毒腐蚀性的烟雾。遇潮 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 、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 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晶状粉末, 易潮解。 熔点(℃): 221 沸点(℃): 239.3 相对密度(水=1): 3.6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亚硫酸钠

亚硫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sulf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31 CAS No.: 7757-83-7 分子式: Na2SO3 分子量: 126.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硫酸钠 7757-8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硫酸钠 7757-8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硫酸钠 7757-8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 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硫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 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 宜久存。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单斜晶体或粉末。 熔点(℃): 150(失水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6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六氟硅酸锌

六氟硅酸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六氟硅酸锌 化学品英文名称: zinc silico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硅酸锌 英文名称 2: zinc fluorosilic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45 CAS No.: 16871-71-9 分子式: ZnSiF6・6H2O 分子量: 315.5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锌 ≥98% 16871-7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锌 ≥98% 16871-7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氟硅酸锌 ≥98% 16871-7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误服或吸入粉尘会中毒。遇热分解 释出有毒的氟氧化锌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酸反应,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受高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锌、氟化氢、氧化硅。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或粉末。 熔点(℃): 50~7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104(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月桂酰胺

月桂酰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月桂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lauramide 中文名称 2: 十二碳酰胺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00 CAS No.: 1120-16-7 分子式: C12H25NO 分子量: 199.3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月桂酰胺 1120-1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月桂酰胺 1120-1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月桂酰胺 1120-16-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目前,无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 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设备。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固体。 熔点(℃): 103 沸点(℃): 200(1.66kPa)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氟化铷

氟化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铷 化学品英文名称: rubidium flu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765 CAS No.: 13446-74-7 分子式: RbF 分子量: 10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铷 13446-7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铷 13446-7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铷 13446-74-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未见有职业或非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 灭火方法: 用大量水灭火。用雾状水驱散烟雾与刺激 性气体。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乳胶手 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包装密封。应 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F] 前苏联 MAC(mg/m3): 1/0.2[F] TLVTN: ACGIH2.5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实行 就业前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775 沸点(℃): 1410 相对密度(水=1): 3.5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0.13(920℃))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氧化钡

氧化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钡 化学品英文名称: barium oxide 中文名称 2: 重土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64 CAS No.: 1304-28-5 分子式: BaO 分子量: 153.3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钡 1304-2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钡 1304-2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钡 1304-2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经口中毒出现流涎、食道灼痛 、胃痛、恶心、呕吐、腹泻、血压下降、 肌束颤动、惊厥、出冷汗、步态不稳、视 力障碍、言语模糊、呼吸困难、头晕、耳 鸣等。重症者出现四肢瘫痪。血钾明显降 低,且伴有呼吸麻痹及严重心律紊乱,可 在 1~2 天内死亡。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2%~5%硫酸钠溶 液洗胃,导泻。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钡。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与酸类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0.5mg[Ba]/m3; ACGIH 0.5mg[Ba]/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固体。 熔点(℃): 1923 沸点(℃): 2000 相对密度(水=1): 5.72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氨三乙酸

氨三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氨三乙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nitrilotriacetic acid 中文名称 2: 特立隆 A 英文名称 2: Triglyc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25 CAS No.: 139-13-9 分子式: C6H9NO6 分子量: 191.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三乙酸 139-1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三乙酸 139-1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三乙酸 139-13-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后对身体有害,具有刺激作用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246(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氮

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氮 化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中文名称 2: 氮气 技术说明书编码: 33 CAS No.: 7727-37-9 分子式: N2 分子量: 2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 ≥99.5% 7727-3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 ≥99.5% 7727-3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 ≥99.5% 7727-37-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 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 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 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 、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 ,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 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 亡。 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 ;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 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 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术。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气。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 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 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 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 气浓度低于 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 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高纯氮≥99.999%; 工业级 一级≥99.5 %; 二级≥98.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 -209.8 沸点(℃): -195.6 相对密度(水=1): 0.81(-1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97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氯化亚锡

氯化亚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亚锡 化学品英文名称: stannous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二氯亚锡 技术说明书编码: 1523 CAS No.: 7772-99-8 分子式: SnCl2 分子量: 189.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亚锡 7772-9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亚锡 7772-9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亚锡 7772-9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 心、呕吐、腹泻症状。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小 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 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避免产生 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2mg/m3(按 Sn 计)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栎精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催化 极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实行就 业前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状粉末。 熔点(℃): 246 沸点(℃): 652 相对密度(水=1): 3.9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氯四氟乙烷

氯四氟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四氟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chlorotetrafluoroethane 英文名称 2: monochlorotetrafluoro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947 CAS No.: 63938-10-3 分子式: C2HF4Cl 分子量: 136.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四氟乙烷 63938-1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四氟乙烷 63938-1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四氟乙烷 63938-1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经热解能放出有高毒的氯化氢氟化 氢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氟化氢。 灭火方法: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 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 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 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 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防震橡皮圈,防 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视污染气体浓度的 高低作业环境中是否缺氧来选择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熔点(℃): -177 沸点(℃): -10.2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7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芥酸酰胺

芥酸酰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芥酸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erucamide 中文名称 2: 二十二烯酸酰胺 英文名称 2: erucyla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85 CAS No.: 112-84-5 分子式: C22H43NO 分子量: 337.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芥酸酰胺 112-8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芥酸酰胺 112-8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芥酸酰胺 112-84-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目前,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 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设备。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气味柔的固体。 熔点(℃): 75-8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0.8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10-03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钼粉

钼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钼粉 化学品英文名称: molybdenum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27 CAS No.: 7439-98-7 分子式: Mo 分子量: 95.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钼粉 7439- 9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钼粉 7439- 9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钼粉 7439- 9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在钼金属提炼 工厂中部分工人出现尘肺病变,有自觉呼 吸困难、全身疲倦、头晕、胸痛、咳嗽等 。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粉体遇高热、明火能燃烧甚至爆炸。与 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钼。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 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氟、酸类 接触。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氟、 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备有 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6 前苏联 MAC(mg/m3): 39965 TLVTN: 10mg(Mo)/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灰黑色粉末。 熔点(℃): 2620 沸点(℃): 4800 相对密度(水=1): 10.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蒸气压(kPa): 0.133(3102℃))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04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