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全 协 议 书 合同编号: 甲 方: (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乙 方: (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工作内容: 工作地点: 现场负责人: 电话: 入厂人数: 工作期限: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止 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确保进入甲方区域的外单位工作任务顺利 完成,防止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治安消防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 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甲、乙双方商定,就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的 安全管理工作签订协议如下: 一、乙方(即外单位)进入甲方从事各项工作,应当遵守甲方的各项管理规定,并服从 甲方管理。乙方是指进入甲方从事如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安装、调试、维修、 物流配送、保洁、保安、绿化、废旧物资回收等单位。 二、乙方接受甲方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生产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交通安全、环 境保护、治安、消防等方面。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安全管理部门门、负责向乙方送达甲方制定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 的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并留有记录。 2、乙方应当根据甲方与乙方签订的承包施工工程合同、劳务合同、服务合同、设 备安装调试维修等合同(以下简称:合同)进入甲方场地工作。 3、甲方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合同》中有关乙方工作区域、工作内容、安全管理 职责等内容进行核对确认,并根据《合同》为乙方办理入厂手续。未签订合同或合同约 定不明确的,安全管理部门有权拒绝为乙方办理入厂手续。 4、甲方有权审查乙方资质,对不具备资质或资质与工作内容不相符的,有权拒绝 为其办理入厂手续。 5、甲方有权对乙方的工作区域、工作内容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 全隐患,甲方有权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乙方进行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 不力的,甲方有权暂停乙方的工作。 6、对乙方的违章操作行为或不服从甲方管理的行为,甲方有权依据甲方制定的有 关规定给予处罚。对乙方不服从甲方管理或拒不改正的,甲方有权解除乙方合同。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当遵守国家、四川省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和安全 技术规程,遵守国家、四川省制定的环境保护、治安、消防及交通法规,遵守甲方制定 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和《消防管理制度》,向每个施工人员传达, 并留有教育记录。 2、乙方应接受甲方对乙方安全生产资质的审查,按照甲方规定办理登记,办理入 厂手续。 3、乙方负责乙方工作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对所属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消防、 治安、交通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指定一名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接 受甲方监督指导。 4、乙方应按照国家和四川省制定的法律法规合法用工,严禁使用未成年工、有职 业禁忌、患有妨碍工作病症的人员。严禁使用患有传染病、精神病的人员。严禁使用身 份不明的人员。 5、乙方应严格审核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质,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应做到持 证上岗,并接受甲方安全管理人员的检查。 6、乙方工作中需明火作业、接装临时接线装置时,须携带特种作业操作证到甲方 安全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乙方自备的各种机电设备、施工机械要有齐全的安全装置。 7、乙方负责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资质进行审核,实施安全管理。如分包单位发 生事故,由总包单位承担责任。 8、乙方应爱护甲方的设备、物资和各种设施,无权随意动用,由此造成的损失, 由乙方负责赔偿,乙方自备的各类物资由乙方自行妥善保管,由于乙方保管不善而造成 的丢失、损坏,由乙方自负。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食品医药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1.5 KB 时间:2025-08-10 价格:¥5.00
1,1,2-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2-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2-trichloro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5 CAS No.: 79-00-5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乙 烷 79-0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乙 烷 79-0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2-三氯乙 烷 79-0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 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 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 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 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潮湿空气中,特别在日光照射下,释放 出腐蚀性很强的氯化氢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10ppm,55mg/m3[皮]; ACGIH 10ppm,55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1,2-二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二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dichlo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邻二氯苯 英文名称 2: o-d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22 CAS No.: 95-50-1 分子式: C6H4Cl2 分子量: 14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苯 84~86% 95-5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苯 84~86% 95-5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氯苯 84~86% 95-5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后,出现呼吸道刺激、头痛、头 晕、焦虑、麻醉作用,以致意识不清。液 体及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经皮肤 吸收引起中毒,表现类似吸入。口服引起 胃肠道反应。皮肤接触可引起红斑、水肿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在潮 湿空气存在下,放出热和近似白色烟雾状 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与活性 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 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 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 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铝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铝、食 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0[皮] TLVTN: OSHA 50ppm,301mg/m3[上限值]; ACGIH 25ppm,150mg/m3[上限值] TLVWN: ACGIH 50ppm,301mg/m3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1,2-二溴-3-氯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二溴-3-氯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dibromo-3-chloropropane 中文名称 2: 二溴氯丙烷 英文名称 2: 1-chloro-2,3-dibromo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27 CAS No.: 1996-12-8 分子式: C3H5Br2Cl 分子量: 236.3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溴-3- 氯丙烷 96- 1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溴-3- 氯丙烷 96- 1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二溴-3- 氯丙烷 96- 12-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主要损伤中枢神经 系统、睾丸、肝脏和肾脏。急性中毒主要 症状有头晕、乏力、四肢麻木、腹痛、恶 心、呕吐、肝区压痛、昏迷等,严重者出 现肝、肾功能衰竭及休克而死亡。 长期接 触可造成男子不育症。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2,3,4-三甲基戊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4-三甲基戊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4-trimethylpent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2 CAS No.: 565-75-3 分子式: C8H18 分子量: 11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三甲基 戊烷 565- 7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三甲基 戊烷 565- 75-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三甲基 戊烷 565- 75-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有毒,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强氧化剂会 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 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 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3-二甲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二甲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dimethylanil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2,3-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2,3-xyl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35 CAS No.: 87-59-2 分子式: C8H11N 分子量: 121.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基 苯胺 87-59-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基 苯胺 87-59-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甲基 苯胺 87-59- 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造成组织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损害较强, 对血液作用较弱。极易经皮肤吸收。可引 起皮炎。 急性中毒:患者有恶心,呕吐, 手指麻木,精神恍惚,唇、指端、耳廓紫 绀;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 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甚至昏迷、休克; 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和肾损害 。 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伴有轻 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 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0.2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6-trinitrophenylmethylnitramine 中文名称 2: 硝基胺 英文名称 2: tetryl 技术说明书编码: 6 CAS No.: 479-45-8 分子式: C7H5N5O8 分子量: 287.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硝胺 479-4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硝胺 479-4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6-三硝基 苯甲硝胺 479-4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其主要危害由粉尘引起,接触后皮肤被黄 染,出现眼结膜刺激症状。开始接触2~ 3周内颈、胸、背和前臂内侧可发生皮炎 ,最先为红斑,后脱屑。严重者皮炎可加 剧,散布到全身,呈丘疹、疱疹和湿疹表 现。如粉尘浓度高,接触后可发生头痛、 鼻衄、干咳、支气管痉挛等症状。偶见腹 泻和月经异常。 慢性影响:有胃肠道症状 如腹痛、呕吐;体重减轻;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如失眠、反射亢进)等。也可见到 白细胞增多和轻度贫血。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着火后会转为爆轰。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在物料附 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运至空旷处引爆。大量泄漏 :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 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 剂、碱类接触。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为安全起见,储存时可加不少于 15%的水 作稳定剂。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 用爆炸品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 宜超过 30℃。应与还原剂、碱类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二氯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氯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chlo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53 CAS No.: 95-73-8 分子式: C7H6Cl2 分子量: 161.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甲 苯 95-7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甲 苯 95-7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氯甲 苯 95-7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和皮肤有强刺激性。持续吸入 高浓度蒸气可出现呼吸道炎症,甚至发生 肺水肿。对眼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可引 起红斑、大疱或发生湿疹。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 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 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 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二甲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甲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methylanil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2,4-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2,4-xyl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36 CAS No.: 95-68-1 分子式: C8H11N 分子量: 121.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苯胺 95-68- 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苯胺 95-68- 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甲基 苯胺 95-68- 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造成组织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损害较强, 对血液作用较弱。极易经皮肤吸收。可引 起皮炎。 急性中毒:患者有恶心,呕吐, 手指麻木,精神恍惚,唇、指端、耳廓紫 绀;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 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甚至昏迷、休克; 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和肾损害 。 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伴有轻 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 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0.2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2,4-二硝基间苯二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4-二硝基间苯二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4-dinitroresorcinol 英文名称 2: 2,4-dinitro-1,3-benzene di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 CAS No.: 519-44-8 分子式: C6H4N2O6 分子量: 20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间苯二酚 519-44-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间苯二酚 519-44-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4-二硝基 间苯二酚 519-44-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 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 击时可发生爆炸。与重金属粉末能起化学 反应生成金属盐, 增加敏感度。与氧化剂混 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禁 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使用无火 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运至空旷处引爆。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用水润湿,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紧袖工作服, 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 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禁止震动、撞击 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储存时用水作钝化 稳定剂,不能少于规定要求。应与氧化剂 、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 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5-二甲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5-二甲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methylanil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2,5-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2,5-xyl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37 CAS No.: 95-78-3 分子式: C8H11N 分子量: 121.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苯胺 95-78- 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苯胺 95-78- 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5-二甲基 苯胺 95-78- 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造成组织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损害较强, 对血液作用较弱。极易经皮肤吸收。可引 起皮炎。 急性中毒:患者有恶心,呕吐, 手指麻木,精神恍惚,唇、指端、耳廓紫 绀;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 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甚至昏迷、休克; 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和肾损害 。 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伴有轻 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 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0.2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6-二甲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甲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methylanil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2,6-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2,6-xyl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38 CAS No.: 87-62-7 分子式: C8H11N 分子量: 121.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苯胺 87-62-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苯胺 87-62-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6-二甲基 苯胺 87-62-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造成组织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损害较强, 对血液作用较弱。极易经皮肤吸收。可引 起皮炎。 急性中毒:患者有恶心,呕吐, 手指麻木,精神恍惚,唇、指端、耳廓紫 绀;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 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甚至昏迷、休克; 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和肾损害 。 慢性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伴有轻 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 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 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皮] 前苏联 MAC(mg/m3): 0.2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乙基-1,3-己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乙基-1,3-己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1,3-hexanediol 英文名称 2: octylene 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76 CAS No.: 94-96-2 分子式: C8H18O2 分子量: 146.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1,3- 己二醇 94- 9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1,3- 己二醇 94- 9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1,3- 己二醇 94- 9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摄 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还 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乙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乙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pyridine 中文名称 2: α-乙基吡啶 英文名称 2: α-ethylpyr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971 CAS No.: 100-71-0 分子式: C7H9N 分子量: 107.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吡啶 100-7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吡啶 100-7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吡啶 100-7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接触可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 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乙基己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乙基己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hex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906 CAS No.: 104-75-6 分子式: C8H19N 分子量: 129.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己胺 104-7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己胺 104-7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己胺 104-7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高浓度接触严重 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接触 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 、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 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 :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砂 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 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防腐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吡咯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吡咯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2-pyrrolidone 中文名称 2: 4-丁内酰胺 英文名称 2: butyrolactam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46 CAS No.: 616-45-5 分子式: C4H7NO 分子量: 85.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吡咯酮 616-4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吡咯酮 616-4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吡咯酮 616-4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吸入或经皮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 气和气溶胶对眼睛、粘膜、呼吸道、皮肤 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遇明火能燃烧。与氧化剂可发生反 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 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 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2-氯丙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氯丙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2-chloropropion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905 CAS No.: 598-78-7 分子式: C3H5ClO2 分子量: 108.5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丙酸 598-7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丙酸 598-7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氯丙酸 598-7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 烈刺激性。可引起灼伤。吸入后,可因喉 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 炎或肺水肿而死亡。接触后引起烧灼感、 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 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 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 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 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ACGIH 0.1ppm,0.44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必要时,建议佩戴空气 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2-溴异丁酸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溴异丁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2-bromoisobutanoate 中文名称 2: 2-溴-2-甲基丙酸乙酯 英文名称 2: ethyl-2-bromo-2-methylpropion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94 CAS No.: 600-00-0 分子式: C6H11BrO2 分子量: 195.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异丁酸 乙酯 600- 0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异丁酸 乙酯 600- 0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溴异丁酸 乙酯 600- 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有腐蚀性。受高热放出有毒气 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 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 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2-硝基氯化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硝基氯化苄 化学品英文名称: 2-nitrobenz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邻硝基氯化苄 英文名称 2: o-nitrobenz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01 CAS No.: 612-23-7 分子式: C7H6ClNO2 分子量: 171.5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氯化 苄 612-2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氯化 苄 612-2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硝基氯化 苄 612-2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 粘膜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 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 恶心和呕吐。吸入后可能由于喉、支气管 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 肿而致死。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 学反应。受热分解释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 氯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2-碘丁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碘丁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2-iodobutane 中文名称 2: 碘代仲丁烷 英文名称 2: sec-butyl iod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50 CAS No.: 513-48-4 分子式: C4H9I 分子量: 184.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碘丁烷 99% 513- 4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碘丁烷 99% 513- 4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碘丁烷 99% 513- 48-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吸入,可引起 头痛、恶心、呕吐、咳嗽、气短、喉炎等 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碘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 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 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 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容 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灌 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 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4 价格:¥5.00
3-溴-1,2-二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溴-1,2-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bromo-1,2-xylene 中文名称 2: 邻溴化二甲苯 英文名称 2: 2,3-dimethylbenzene bro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91 CAS No.: 576-23-8 分子式: C8H9Br 分子量: 185.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溴-1,2-二 甲苯 576- 2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溴-1,2-二 甲苯 576- 2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溴-1,2-二 甲苯 576- 2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受高热释出有毒气体。对眼睛 、粘膜有强烈而持久刺激作用,浓度高时 可引起肺水肿。空气中本品在 0.5ppm 时 即不能忍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 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异氰酸-2,5-二氯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酸-2,5-二氯苯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5-dichlorophenyl 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 2,5-二氯苯基异氰酸酯 英文名称 2: isocyanic acid-2,5-dichlorophenyl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3010 CAS No.: 5392-82-5 分子式: C3H7CI2NO 分子量: 18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酸-2,5- 二氯苯酯 5392-82-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刺激 作用较强,人在 0. 66mg/m3 浓度下暴露 1min 即可感到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与醇类发生剧烈反应。遇高 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碱类、醇类、胺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类、食用 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定高处作业分级、作业过程安全要求与防护和的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2 适用范围: 用于公司内从事的高处作业。 3.术语解释 3.1 高处作业 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2 最低坠落着落点 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的落点。 3.3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3.4)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 注:可能坠落范围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的基 础高度(3.6),具体的规定是在分析统计了许多高处坠落事故的案例的基础上作出的, 一般按照工作高度取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3.4 可能坠落范围 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 3.5 坠落高度基准面 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 3.6 坠落高度(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3.5)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 3.7 钩锁 带有保险装置的蹄形或椭圆形的连接锁件。 3.8 个人坠落防护系统 防止从作业平面坠落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锚固点、连接装置、全身安全带等。 3.9 全身式安全带 能够系住人的躯干,把坠落力量分散在大腿的上部、骨盆、胸部和肩部等部位的安 全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挂在锚固点或救生索上的两根系索。 3.10 救生索 一种柔韧的、固定在两个锚固点之间的垂直或水平的绳索。 3.11 定位装置系统 用于使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能够腾出双手(比如向后倾斜等)进行工作的固定装 置。 4 职责要求 4.1 安全管理员职责 4.1.1 确认作业前安全准备情况,验收高处作业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4.1.2 监督、检查作业现场,发现违章及时制止,发现不符合项督促作业车间及时整改。 4.1.3 作业过程监督和应急监督管理;。 4.1.4 向作业车间讲明高处施工现场的危险状况。 4.1.5 协助作业车间开展风险分析、制定安全措施。 4.1.6 为作业车间提供必要的现场作业安全条件。 4.1.7 审查作业车间高处作业安全施工方案。 4.1.8 监督现场高处作业安全,发现违章作业立即制止。 4.2 作业人员职责 4.2.1 作业前,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 4.2.2 熟知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及相应对策处理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 进行作业; 4.2.3 对违反本标准强令冒险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2.4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等情况,应发出信号或及时报告,采取适 当措施并迅速撤离现场; 4.2.5 身体条件不符合高处作业要求的,不能进行高处作业。 4.3 监护人职责 4.3.1 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具备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熟 悉应急预案和现场急救方法; 4.3.2 监护人必须核实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并随时监督检查,发现落实不够或安全措施 不到位,有权提出暂停作业; 4.3.3 监护人应配备必要的救护用具,应全程监督作业活动,严禁离岗,不得做与监护 无关的工作; 4.3.4 认真检查高处作业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器具并符合安全标准,监督施工作业人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9 KB 时间:2025-10-15 价格:¥5.00
过氧化二(2,4-二氧苯甲酰)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过氧化二(2,4-二氧苯甲酰)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2,4-dichlorobenzoyl peroxide 中文名称 2: 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英文名称 2: 2,4-dichlorobenzoyl per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77 CAS No.: 133-14-2 分子式: C14H6CI4O4 分子量: 38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 (2,4-二氧苯 甲酰) 77% 133-1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 (2,4-二氧苯 甲酰) 77% 133-1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 (2,4-二氧苯 甲酰) 77% 133-14-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受热分 解释放出氯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具爆炸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干燥状态下,受摩擦、震动、 撞击可引起爆炸。受热剧烈分解发生爆炸 。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 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干燥的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 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通风、低温 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 射。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密封。应与 氧化剂、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0-20 价格:¥5.00
厂区断路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规范》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断 路作业过程中的交通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在生产区域内断路作业。 3 术语和定义 3.1 厂区断路作业 生产区域内的交通道路上进行施工及吊装吊运物体等影响正常交通的作业。 4 职责 4.1 安全环保部是断路作业归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断路作业的管理。 4.2 断路申请部门负责断路作业票证的办理,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5 断路作业安全要求 5.1 凡在生产区域内进行断路作业必须办理《断路安全作业证》。 5.2 安全环保部审批《断路安全作业证》后,要立即通知生产调度、设备管理部、物流 部等有关部门。 5.3 施工作业人员接到《断路安全作业证》确认无误后,即可进行断路作业。 5.4 断路时,施工单位负责在路口设置交通挡杆、断路标识,为来往的车辆提示绕行线路。 5.5 断路后,施工单位负责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栏、交通警告牌,夜间要设置红灯示警。 5.6 在道路上进行定点作业,白天不超过 2 h、夜间不超过 1 h 即可完工的,在有现场交 通指挥人员指挥交通的情况下,只要作业区设置了相应的交通警示设施,即白天设置了 锥形交通路标或路栏,夜间设置了锥形交通路标或路栏及道路作业警示灯,可不设标志 牌。 5.7 在夜间或雨、雪、雾天进行作业应设置道路作业警示灯,警示灯设置要求如下: a) 采用安全电压; b) 设置高度应离地面 1.5 m,不低于 1.0 m; c) 其设置应能反映作业区的轮廓; d) 应能发出至少自 150 m 以外清晰可见的连续、闪烁或旋转的红光。 5.8 断路作业结束后,施工作业单位应清理现场,撤除作业区、路口设置的路栏、道路 作业警示灯、导向标等交通警示设施。申请断路单位应检查核实,负责报告安全环保部, 然后由安全环保部通知各有关单位断路工作结束恢复交通。 5.9 断路作业应按《断路安全作业证》的内容进行,严禁涂改、转借《断路安全作业证》、 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 5.10 对《断路安全作业证》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 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5.11 在《断路安全作业证》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断路作业时,由断路申请部门重新办理 《断路安全作业证》。 5.12《断路安全作业证》办理 5.12.1《断路安全作业证》由检修、施工单位向安全环保部申请,安全环保部指定专人 申请办理。 5.12.2《断路安全作业证》由安全环保部审批。 5.12.3 申请断路作业的部门在安全环保部领取《断路安全作业证》,逐项填写后交由检 修、施工单位。 5.12.4 检修、施工单位接到《断路安全作业证》后,填写《断路安全作业证》中检修、 施工单位应填写的内容,填写后将《断路安全作业证》交断路申请部门。 5.12.5 断路申请部门从施工单位收到《断路安全作业证》后,交安全环保部审批,并 将办理好的《断路安全作业证》留存,并分别送交安全环保部、施工单位各一份。 6 相关/支持性文件 6.1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6.2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7 记录 7.1 断路安全作业证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10-26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