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2051项,搜索耗时:0.0208秒。

12.标准化工作会议纪要【参考资料

- 1 – 会 议 纪 要 会议时间:202X 年 3 月 10 日上午 9 点 会议地点:会议室 会议主持: 出席会议人员: 会议记录: 会议纪要:会议解读了《安全标准化十二个一级要素工作任务分配清 单》,学习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意义、内容和要求, 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和规范工作进行辅导解读。 其中 XXXX 在《十二个一级要素》中对第 6 要素、第 7 要素、 第 9 要素等进行了重点解读及对责任人在编纂工作时如何开展做了 假设性概述。 会议要求:公司定于 202X 年 12 月底前,争取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 三级标准自评与整改落实,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细分为四个阶 段: 1.评审标准准备阶段(202X 年 3 月-5 月)各部门需尽快准备资料; 2.宣传培训阶段(202X 年 6 月); 3.全面实施阶段(202X 年 9 月)各部门需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 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中十二项一级要素、53 项二级要素规定 内容逐步实施,自查自改。 4.自评与评审阶段(202X 年 11 月)各部门需写自评报告、自评总结, 最后由安全科写出向聊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验收自评报 告及申请书,并落实整改。 会议决定: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必然性工 作,各车间、各部门间需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各部门各车间务必把 标准化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保障和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认真组 织实施,全力推进。 - 2 – 会 议 纪 要 会议名称:安全标准化培训学习及工作分工 时 间:202X 年 3 月 1 日 地 点:会议室 主 持 人: 主讲人: 记录人: 参 加 者: 一、安全标准化学习培训内容 1、什么是安全标准化。 2、安全标准化发展。 3、创建标准化意义。 4、安全标准化创建要求。 5、安全标准化创建步骤。 6、安全标准化创建评分办法说明。 二、安全标准化系统元素项目分工及整改内容 1、修订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目标制度; 整改责任人: 完成时间:33 日前 2、完善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完成安全生产方针制订工作; 整改责任人: 完成时间:3 月 6 日前 3、以文件形式下发安全生产方针; 整改责任人: 完成时间:3 月 9 日前 4、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针培训; 整改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 督办人:

分类:法律法规与标准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8-08 价格:¥5.00

22.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Print 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为促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 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工作意见,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 本年度安全生产 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党十八精神及十八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以扎实有序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 以加 强队伍建设、运输安全、交通工程安全监管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社会和打造平安交 通为目标,强化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确保全市交通运输系 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    二、工作目标   依法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目标控制体 系,坚持“一岗双责”,强化风险防控,着力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科技兴安 ,落实安全宣传教育,突出重点,加投入,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控制事故起数 和死亡人数,减少一般责任事故,遏制较以上事故发生,各项安全生产指标控 制在温州市交通运输局和市政府下达控制指标以内,使我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 势保持稳定。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建立起交通运输行业安全 生产目标控制体系,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安全生产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责任书,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努力形成一个安全生产责任清晰、考核量化、 奖惩分明、监督有力行业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体系,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 实处。   (二)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加强季节性安全防范工作。根据气象中长期预报,安全工作落实“四早”( 即早准备、早安排、早检查、早总结),特别春运、汛期、“安全生产月”、黄金周 等阶段性工作,要结合季节性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根据单位实际,制定相应安 全生产工作预案,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阶段性安全 工作,确保雨季、雾季、台风季节和冬季防火措施落实。加强旅游黄金周安全 管理工作,提前做好客流量预测,做好运力安排,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 保旅客运输安全。   2、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以控制 各类事故发生为目标,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充分调动系统广干部职工参与 安全生产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交通运输行业中营造“遵章守法、关爱生 命”、人人关心重视安全、个个优质热情服务良好氛围。   3、坚持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要 求,坚持日常检查和阶段性重点检查相结合,检查记录规范完整,查出隐患要督 促立即整改,不能马上整改要发出整改通知书。   4、严格“三关一监督”,做好安全监管日常工作,加强对运输企业资质、驾驶 员资质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客运站经营秩序管理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事故发 生;继续深入开展营运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非法运营车辆专项整治工作,确 保道路运输生产安全。   5、加强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要依据“四不放过”原则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工 作,特别是要加对责任人追究力度,要对发生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查找事故 主客观因素,促进现有规章制度和监管手段完善。   6、强化安全培训教育。贯彻《浙江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 行规定》实施,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公路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条例》等有关 法律法规培训教育工作。运输企业、客运站、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对所有从业人员 进行必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接受安全生产培训,经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换 岗职工必须接受与其岗位相适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考 试不合格,不得上岗。以重、特事故为反面教材,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努力营造人人重视交通 安全工作,人人关心交通安全工作良好氛围,展示安全交通、文明交通、和谐交 通、法制交通新形象。   7、认真做好事故报告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不得瞒报、谎报或拖 延不报。   (三)加强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   以创建“平安工地”活动为平台,切实加强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施工企业和相关人员,确保施工安全。加强公路危桥、事 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更新改造工作;加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标志 、标线和防撞栏等安全设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督促施工企业认真排查安全 隐患、提高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做到安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2 KB 时间:2025-08-2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3,4-四氯苯

1,2,3,4-四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3,4-四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3,4-tetra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6 CAS No.: 634-66-2 分子式: C6H2Cl4 分子量: 215.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四氯 苯 634-6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四氯 苯 634-6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四氯 苯 634-6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上呼吸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兔吸入本品粉尘,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 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重复涂皮引起局部 变红,且有全身毒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 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熔点(℃): 46.6 沸点(℃): 254.9 相对密度(水=1): 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3,5-四氯苯

1,2,3,5-四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3,5-四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3,5-tetra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7 CAS No.: 634-90-2 分子式: C6H2Cl4 分子量: 215.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5-四氯 苯 634-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5-四氯 苯 634-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5-四氯 苯 634-9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上呼吸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兔吸入本品粉尘,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 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重复涂皮引起局部 变红,且有全身毒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腐 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 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51 沸点(℃): 246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2,3-三氯苯

1,2,3-三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2,3-三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2,3-tr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191 CAS No.: 87-61-6 分子式: C6H3Cl3 分子量: 181.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苯 87-6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苯 87-6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三氯苯 87-6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上呼吸道、粘膜、皮肤有刺激 作用。 慢性接触工人出现头痛、恶心、 上腹和心前区痛,部分工人肝,有上呼 吸道及眼结膜刺激症状。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毒光气和氯化 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 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熔点(℃): 52.6 沸点(℃): 221 相对密度(水=1): 1.6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2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5-三氯苯

1,3,5-三氯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5-三氯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5-trichlor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21 CAS No.: 108-70-3 分子式: C6H3Cl3 分子量: 181.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苯 108-7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苯 108-7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5-三氯苯 108-7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刺激性,可引起结膜炎、鼻炎。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能引起肝肾 损害。皮肤长时间接触,可致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 毒光气和氯化氢气体。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 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熔点(℃): 63.4 沸点(℃): 208.5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2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二氯丙酮

1,3-二氯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二氯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dichloroacetone 中文名称 2: α,γ-二氯丙酮 英文名称 2: 1,3-dichloro-2-propan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30 CAS No.: 534-07-6 分子式: C3H4Cl2O 分子量: 126.9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丙 酮 534-0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丙 酮 534-0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氯丙 酮 534-0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皮肤灼 伤和皮炎。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烟 雾,有刺激性、催泪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具催泪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热易分解,燃烧时产生 有毒氯化物气体。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 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容器中。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 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 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45 沸点(℃): 173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二硝基-4-溴化苯

1,3-二硝基-4-溴化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二硝基-4-溴化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dinitro-4-bromobenzene 中文名称 2: 2,4-二硝基溴苯 英文名称 2: 2,4-dinitrobrom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465 CAS No.: 584-48-5 分子式: C6H3BrN2O4 分子量: 247.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硝基- 4-溴化苯 584-4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硝基- 4-溴化苯 584-4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硝基- 4-溴化苯 584-4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具有腐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 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氮氧化物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2,4-三甲基-1,3-戊二醇

2,2,4-三甲基-1,3-戊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2,4-三甲基-1,3-戊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2,2,4-trimethyl-1,3-pentylene 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6 CAS No.: 144-19-4 分子式: C8H18O2 分子量: 146.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 144-1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 144-1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2,4-三甲基 -1,3-戊二醇 144-1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基本无毒害。对眼基本无刺激,对皮肤有 轻至中度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固体。 熔点(℃): 49-51 沸点(℃): 109-111(0.53kPa) 相对密度(水=1): 0.94(1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113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4,5-四氯苯酚

2,3,4,5-四氯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4,5-四氯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4,5-tetra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06 CAS No.: 4901-51-3 分子式: C6H2CI4O 分子量: 231.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5-四氯 苯酚 ≥98.5% 4901-5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5-四氯 苯酚 ≥98.5% 4901-51-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5-四氯 苯酚 ≥98.5% 4901-51-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 道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睛损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 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酐、酰基氯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酐、酰基氯、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化学纯≥98.5%。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4,6-四氯苯酚

2,3,4,6-四氯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4,6-四氯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4,6-tetrachlorophenol 英文名称 2: 2,4,5,6-tetra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08 CAS No.: 58-90-2 分子式: C6H2CI4O 分子量: 231.8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6-四氯 苯酚 ≥98.5% 58- 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6-四氯 苯酚 ≥98.5% 58- 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4,6-四氯 苯酚 ≥98.5% 58- 9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严重刺激结膜和泪管。受热放出有 毒氯气。资料报道,有致突变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 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酐、酰基氯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酐、酰基氯、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5,6-四氯苯酚

2,3,5,6-四氯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5,6-四氯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5,6-tetrachlo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07 CAS No.: 935-95-5 分子式: C6H2CI4O 分子量: 231.8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5,6-四氯 苯酚 ≥98.5% 935-9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5,6-四氯 苯酚 ≥98.5% 935-9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5,6-四氯 苯酚 ≥98.5% 935-9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 道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睛损伤。受热分解 放出有毒氯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 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酐、酰基氯接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酐、酰基氯、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3-二氯苯胺

2,3-二氯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二氯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dichlo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39 CAS No.: 608-27-5 分子式: C6H5Cl2N 分子量: 162.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苯 胺 608-27-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苯 胺 608-27-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二氯苯 胺 608-27-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中枢神 经系统、肝、肾有损害。接触后引起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指端、口唇、耳廓 紫绀,呼吸困难等。 慢性影响:患者有神 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 和肝、脾肿。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 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容器中。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4-二氯苯胺

3,4-二氯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4-二氯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3,4-dichloro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92 CAS No.: 95-76-1 分子式: C6H5Cl2N 分子量: 162.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苯 胺 95-7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苯 胺 95-76-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4-二氯苯 胺 95-76-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为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中枢神 经系统、肝、肾有损害。引起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指端、口唇、耳廓紫绀, 呼吸困难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 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容器中。也可以用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 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提供安 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 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 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5-二甲苯酚

3,5-二甲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5-二甲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3,5-xylenol 中文名称 2: 1-羟基-3,5-二甲基苯 英文名称 2: 3,5-dimethyl 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21 CAS No.: 108-68-9 分子式: C8H10O 分子量: 122.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苯 酚 108-6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苯 酚 108-6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5-二甲苯 酚 108-6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有毒。误服或经皮肤吸收能导致头痛、眩 晕、恶心、呕吐、腹痛、衰竭、昏迷等症 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为可疑致癌物,具腐蚀性、刺 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尽快彻底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 危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 中。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3,6-dichloro-2-methoxy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麦草畏 英文名称 2: dicamba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67 CAS No.: 1918-00-9 分子式: C8H6CI2O3 分子量: 221.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6-二氯-2- 甲氧基苯甲 酸 1918-00- 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有毒。有报道可致突变。加热可释放 出有毒氯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腐蚀 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容器中。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氟苯甲酸

3-氟苯甲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氟苯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3-fluor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间氟苯甲酸 英文名称 2: m-fluorobenzo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30 CAS No.: 455-38-9 分子式: C7H5FO2 分子量: 140.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氟苯甲酸 455-3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氟苯甲酸 455-3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氟苯甲酸 455-3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低至中等毒类。对眼睛、皮肤和粘 膜有刺激作用。具麻醉作用,对肝、肾也 有损害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叶状结晶或白色粉末。 熔点(℃): 122~124 沸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硝基苯甲醚

3-硝基苯甲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硝基苯甲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 3-nitroanisole 中文名称 2: 间硝基苯甲醚 英文名称 2: m-nitroanisol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74 CAS No.: 555-03-3 分子式: C7H7NO3 分子量: 153.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硝基苯甲 醚 555-0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硝基苯甲 醚 555-0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硝基苯甲 醚 555-03-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可能引 起贫血、紫绀、肝损害等。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 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 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 熔点(℃): 38~39 沸点(℃): 258 相对密度(水=1): 1.37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碘硝基苯

3-碘硝基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碘硝基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3-iodonitrobenzene 中文名称 2: 3-硝基碘苯 英文名称 2: m-nitroiodo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52 CAS No.: 645-00-1 分子式: C6H4INO2 分子量: 249.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碘硝基苯 645-0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碘硝基苯 645-0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碘硝基苯 645-0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进入体 内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紫绀。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碘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黄色或橙黄色固体。 熔点(℃): 36~3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3-羟基丁酸甲酯

3-羟基丁酸甲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3-羟基丁酸甲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3-hydroxybutyr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45 CAS No.: 3976-69-0 分子式: C5H10O3 分子量: 118.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丁酸 甲酯 3976- 6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丁酸 甲酯 3976- 69-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3-羟基丁酸 甲酯 3976- 6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对眼睛、粘膜和 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热解烟雾有强烈 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酸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氨基-3-甲基吡啶

氨基-3-甲基吡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氨基-3-甲基吡啶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ino-3-methy1 pyridine 中文名称 2: 2-氨基-BETA-皮考林 英文名称 2: 2-amino-beta-pico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68 CAS No.: 1603-40-3 分子式: C6H8N2 分子量: 108.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基-3-甲基 吡啶 1603- 4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基-3-甲基 吡啶 1603- 4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氨基-3-甲基 吡啶 1603- 4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引起 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重者可引 起惊厥、昏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对 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一人一档模板-06危险因素告知书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告知书 根据本项目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辨识、评价,本项目工作区域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电焊弧光、电焊烟尘、粉尘、噪声、高温、 振动、柴油、劳动制度不合理等,如果长期接触,有导致职业病可能,但只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患这种职业病可能性将减小,具体 岗位及工作环境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及防护措施如下,此外,患有禁忌症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恐高症、高血压、低血压、 心脏病、贫血症、颠痫);年老体弱、疲劳过度、精神恍惚(精力不集中)、视力不佳等情况,均不适合高空作业,请务必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护 措施: 职业病危 害因素 所在部门及岗位名 称 职业禁忌症 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防护措施 电焊弧光 电焊工、钢筋工 1、心血管疾病者 2、高血压并患者 3、有癫痫或晕厥病史、色 盲也不宜从事电焊工作。 对视觉器官影响:强烈电焊弧光对眼睛,会产生 急、慢性损伤,会引起眼睛畏光、流泪、疼痛、晶体 改变等症状,致使视力减退,重者可导致角膜结膜炎 (电光性眼炎)或白内障。 对皮肤组织影响:强烈电焊弧光对皮肤会产生 急、慢性损伤,出现皮肤烧伤感、红肿、发痒、脱 皮,形成皮肤红斑病,严重可诱发皮肤癌变。 1、焊工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护目镜片面罩或头盔,穿好工作服,戴好 防护手套和焊工防护鞋;2、多台焊机作业时,应设置不可燃或阻燃 防护屏;3、采用吸收材料作用室内墙壁饰面以减少弧光反射;4、保 证工作场所照明,消除因焊缝视线不清点火后戴面罩情况发生;5、 改革工艺变手式焊为自动或半自动焊,使焊工可在远离施焊地点作业; 轻症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用地卡因滴眼,新鲜人乳牛奶滴眼效果明显 电焊烟尘 电焊工、钢筋工 吸入这种烟尘会引起头晕、头痛、咳嗽、胸闷气短等, 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焊工尘肺,且 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电焊工 尘肺发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一般发病工龄为 15- 25 年。 1、改善作业场所通风状况,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内焊接时,必须有机 械通风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焊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防尘面罩或口罩; 3、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 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 4、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境 监测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5、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 和材料。 粉尘 隧道施工、桩基施 工、驾驶员、清洁 工等(凿岩、爆破、 装载运输、喷浆、 运输、气体检测等) 1、 活动性肺结核病 2、 慢性阻塞性肺病 3、 慢性间质性肺病 4、 伴肺功能损害疾病 职业性尘肺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结合本项目工艺特 征分析,粉尘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导致矽肺 可能性,应予以重视该危害因素影响。 1、个人防护措施: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防尘防护口罩,必须正确佩戴 防尘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超时工作。2、加强粉尘作业面通风 及洒水降尘、除尘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同时, 检查工人作业场所扬尘防护措施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落 实,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操作方法和技巧。 噪声 隧道施工、桩基施 工、驾驶员、机械 设备使用等(凿岩、 爆破、装载运输、 喷浆、运输、气体 检测等) 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 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2、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 3、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分贝;4、Ⅱ期及Ⅲ期高血 压;5、器质性心脏病。 噪声聋是我国法定职业病。结合本项目工艺特征分析, 噪声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导致噪声聋可能性 ,应予以重视该危害因素。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 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 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超时 工作。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降 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 高温 空压机操作、厨房、 炎热夏季作业环境 (1)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3)慢性肾炎;(4)未 控制甲亢;(5)糖尿病; (6)面积皮肤疤痕。 职业性中暑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 中暑药品、器材。2、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 中午休息时间。3、检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检查工程安全同时,检 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配备,工人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情况 发生时,职工救人与自救能力。 振动 机械设备操作(特 别是振动式)、爆 破 1、 周围精神系统器质性 疾病 2、 雷诺病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保健措施: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作业: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作业人员,采取适当 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发放防震手套 柴油 柴油运输、库管、 加注人员 接触性皮肤疾病 痤疮 完善防护用品,确保设施完好,尽可能避免柴油直接接触皮肤,加强职 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教育 职业心理 紧张/劳动 作业强度 所有岗位 / 单调作业:长期从事单调作业而不适应劳动者,除产 生疲劳症状外,还可致其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劳动者 降低、精神受到抑制、工伤事故增多、因病缺勤率增 高等。夜班作业:夜班作业是轮班劳动中对劳动者身 心健康影响最作业,若安排不当,可影响劳动者 安全和健康。如夜班作业对劳动者心理功能会产 生显著不良影响,此外,睡眠不足还可引起心理障 碍。 1、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调整适当工作量,给予充足、必要休息时 间 2、 丰富业余娱乐活动。 被告知者签字: 年 月 日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8 KB 时间:2025-10-20 价格:¥5.00

安全管理资料-21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GDAQ340221

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GDAQ340221 一、 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空坠落、瓦斯中毒、火 灾等事故安全措施。进行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 二、现场使用电焊机,应设有防雨、防潮、防晒机棚,并应装设相应消防器材。 三、焊接现场 10m 范围内,不得堆放油类、木材、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燃、易爆物品。 四、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级线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铭牌规定。接通电源后,严禁接 触初级线路带电部分。初、次级接线处必须装有防护罩。 五、次级抽头连接铜板应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合闸前,应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他部件并确认 完好齐全、无松动或损坏。接线柱处均有保护罩。 六、多台电焊机集中使用时,应分接在三相电源网络上,使三相负载平衡。多台焊机接地装置,应分别 由接地极处引接,不得串联。 七、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方法移动焊机。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 源。 八、严禁在运行中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物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 九、焊接铜、铝、锌、锡、铅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地方进行,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呼吸 滤清器。 十、在容器内施焊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容器上必须有进、出风口,并设置通风设备;容器内照明 电压不得超过 12V,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或胶料容器内焊接。 十一、焊接预热件时,应设挡板隔离预热焊件发出辐射热。 十二、高空焊接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十三、电焊线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安装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如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穿过。 十四、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 筑物金属构架或铁轨上,绝缘应良好,机壳接地电阻不于 4Ω。 十五、雨天不得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十六、长期停用电焊机,使用时,须用摇表检查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 潮现象。 十七、电焊钳应有良好绝缘和隔热能力。电焊钳握柄必须绝缘良好,握柄与导线连接应牢靠,接触良好, 连接处应采用绝缘布包好并不得外露。操作人员不得用胳膊夹持焊钳。 十八、清除焊缝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 十九、在负荷运行中,焊接人员应经常检查电焊机温升,如超过 A 级 60℃,B 级 80℃时,必须停止运转 并降温。 二十、作业结束后,清理场地、灭绝火种,消除焊件余热后,切断电源,锁好闸箱,方可离开。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8.5 KB 时间:2025-11-12 价格:¥5.00

安全管理资料-6.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GDAQ3206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GDAQ3206 一、工程概况 (一)建筑物平面尺寸、层数、层高、总高度、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地质情况、工期;外脚手架方案 选择等。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2002 年版);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3.地质勘察报告; 4.本工程施工图纸。 二、脚手架设计 (一)参数确定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 3 章、第 6 章: 1.确定脚手架钢管、扣件、脚手板及连墙件材料; 2.确定脚手架基本结构尺寸、搭设高度及基础处理方案; 3.确定脚手架步距、立杆横距、杆件相对位置; 4.确定脚手架用途及施工作业层数; 5.确定剪刀撑搭设位置及要求; 6.确定连墙件连接方式、布置间距; 7.确定上、下施工作业面通道设置方式及位置; 8.挡脚板设置。 (二)设计计算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计算: 1.确定并绘制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图及设计计算简图; 2.确定脚手架设计荷载(4.1 条、4.2 条、4.3 条); 3.立杆基础承载力计算(5.5 条); 4.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强度及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5.2 条); 5.立杆稳定性及立杆段轴向力计算(5.3 条); 6.连墙件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5.4 条); 7.模板支架立杆稳定性及立杆段轴向力计算(5.6 条)。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 (一)搭设脚手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专业施工队伍施工;确定施工单位时应同时明确技术负责人及专职 安全员。 (二)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具有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三)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四、脚手架施工质量要求及验收 (一)施工准备 1.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搭设和使用人员交底。 2.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构配件进行检查及验收。 3.清理、平整场地,保证排水畅通。 (二)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验收、放线定位。 (三)脚手架搭设进度控制。 (四)脚手架施工工序流程。 (五)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查验收方法。 (六)脚手架安全防护做法与要求。 五、脚手架安全管理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 9 章,制定有针对性安全措施。 六、附脚手架平面布置图、脚手架剖面图、脚手架基础样图、连墙件节点样图、上下人行通道搭设 样图等。 七、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一)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基本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结合工程特点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紧急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4 KB 时间:2025-11-14 价格:¥5.00

安全管理资料-6冲孔桩机安全技术交底GDAQ330106

冲孔桩机安全技术交底 GDAQ330106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 工  程 工种 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二、现场平整压实,并铺 30cm×30cm 长 4m 方木供行走机架。 三、电源电线必须架空拉设,移动机架不准碰触高低压电线,不得在高低压电线下冲桩和吊放钢筋等施工作 业。 四、机架上电箱电器完好,电动机接地不少于两处,接保护零线牢固可靠,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 五、作业前,应检查卷扬机及机架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或磨损、变形,离合器、刹车是否灵敏, 钢丝绳是否断丝、磨损、扭结、变形达到报废标准。 六、不准带负荷启动电动机,严禁用脚代手进行操作。 七、无论是 3t 或 5t 走管式冲孔桩机,在起吊桩锤、护筒等重物时,在重物下方和扒杆下方,严禁停留 站立和通行。 八、制动皮带不得受潮,传动皮带防护罩应齐全完好。 九、检修或加润滑油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后进行,在架顶高处作业时,必须先系好安全带。 十、桩机整体跑架移动,纵移(前进或退后)应通过桩机上 2 号钢丝绳缠绕使走管在方木上移动来完成, 横移是靠桩架侧旁滑转组收缩使底盘卡钳在走管上滑动来完成,走管本身横移靠千斤顶协助完成。不准悬吊着 锤跑架。 十一、进行孔深测量,泥浆取样或循环排碴时,必须停机,并将桩锤悬吊挂好保险钩。 十二、护筒中心应对准桩位中心,顶面高出地面 40cm,溢浆口应朝向浆沟。 十三、开孔时,应低锤轻击,冲程不于 1m,在黏土层冲孔,可加少量清水。 十四、冲孔时,要用泥浆护壁,泥浆比重 1.2~1.5 为好。 十五、每冲四小时,必须停机将桩锤提出孔外清洗一次,并检查桩锤有无断齿或掉齿,有无出现蒜头状, 钢丝绳连接(包括转向器)有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施工员处理。 十六、做好台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十七、作业中,遇雨、雾或六级及其以上风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止作业,如有台风警报,还必须对桩 加设缆风绳拉固,必要时采取放下桩架等措施。暴风雨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十八、成孔后应及时组织验孔和浇筑水下混凝土。 十九、作业后,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二十、泥浆池要防止过满,应按当地规定,及时运走,不得污染道路,不准将泥浆直接排入下水道。 二十一、泥浆泵机电动机接电源电线必须符合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接地接保护零线牢固可靠,漏电保 护器动作灵敏,并有防雨、防水、防尘措施。 二十二、现场补充交底内容: 交底人签字: 日 期: 接受人(全员)签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组、交底人、资料保管员各一份。

分类:安全管理制度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51.5 KB 时间:2025-11-18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