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9637项,搜索耗时:0.0291秒。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3-乙基硫脲

1,3-乙基硫脲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3-乙基硫脲 学品英文名称: 1,3-diethylthiourea 英文名称 2: N,N'-diethylthiocarbamide 技术明书编码: 2010 CAS No.: 105-55-5 分子式: C5H12N2S 分子量: 132.2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乙基 硫脲 105- 5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乙基 硫脲 105- 5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乙基 硫脲 105- 5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目前, 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固体。 熔点(℃): 76-7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2'-偶氮异丁腈

2,2'-偶氮异丁腈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2,2 '- 偶 氮 异 丁 腈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az odi iso but yro nitr ile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az odi iso but yro nitr ile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2,2 '- az odi iso but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3,3'-氧化丙腈

3,3'-氧化丙腈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3,3 '- 氧 化 丙 腈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ox ydi pro pio nitr ile 中 文 名 称 2 : 双 (2- 氰 乙 基) 醚 英 文 名 称 2 : 2- cy an oet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ox ydi pro pio nitr ile 中 文 名 称 2 : 双 (2- 氰 乙 基) 醚 英 文 名 称 2 : 2- cy an oet hyl eth er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9 34 中 文 名 称 2 : 双 (2- 氰 乙 基) 醚 英 文 名 称 2 : 2- cy an oet hyl eth er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9 34 CA S No .: 16 56- 48- 0 分 子 式 : 英 文 名 称 2 : 2- cy an oet hyl eth er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9 34 CA S No .: 16 56- 48- 0 分 子 式 : C6 H8 N2 O 分 子 量 : 12 4.1 6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9 34 CA S No .: 16 56- 48- 0 分 子 式 : C6 H8 N2 O 分 子 量 : 12 4.1 6 hyl eth er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9 34 CA S No .: 16 56- 48- 0 分 子 式 : C6 H8 N2 O 分 子 量 : 12 4.1 6 CA S No .: 16 56- 48- 0 分 子 式 : C6 H8 N2 O 分 子 量 : 12 4.1 6 C6 H8 N2 O 分 子 量 : 12 4.1 6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3,3 '- ox ydi pro pio 中 文 名 称 2 : 双 (2- 氰 乙 基) 醚 英 文 名 称 2 : 2- cy an oet hyl eth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29 34 CA S No .: 16 56- 48- 0 分 子 式 : C6 H8 N2 O 分 子 量 : 12 4.1 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4-氨基苯甲酸

4-氨基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4-氨基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4-amin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对氨基苯甲酸 英文名称 2: p-amino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182 CAS No.: 150-13-0 分子式: C7H7NO2 分子量: 137.14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氨基苯甲 酸 150-1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18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3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α-萘甲酸

α-萘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α-萘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α-naphth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811 CAS No.: 86-55-5 分子式: C11H8O2 分子量: 172.19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α-萘甲酸 86-5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α-萘甲酸 86-5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α-萘甲酸 86-5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危险性,其热蒸 气对眼睛、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 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灰白色粉末。 熔点(℃): 162 沸点(℃): 300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化铵

氟化铵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铵 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um difluoride 中文名称 2: 氟化氢铵 技术明书编码: 1568 CAS No.: 1341-49-7 分子式: (NH4)HF2 分子量: 57.04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铵 1341-4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铵 1341-4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铵 1341-4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烟 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F]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2.5mg[F]/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透明晶体, 略带酸味, 易潮解。 熔点(℃): 125.6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碲

氧化碲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碲 学品英文名称: tellurium dioxide 中文名称 2: 氧化碲 英文名称 2: tellurium 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1564 CAS No.: 7446-7-3 分子式: TeO2 分子量: 159.6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碲 7446-0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碲 7446-0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碲 7446-07-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高浓度可引起头痛、头晕、无力、恶 心、呕吐、呼吸困难、呼吸蒜臭味、口内 金属味等症状。严重时肝肾受损。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碲。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 整,防止洒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0.1mg[Te]/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无臭。 熔点(℃): 733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5.66(四角);5.91(斜晶)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钌

氧化钌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钌 学品英文名称: ruthenium dioxide 中文名称 2: 氧化钌 英文名称 2: ruthenium 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2293 CAS No.: 32740-79-7 分子式: RuO2 分子量: 133.07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钌 32740-7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钌 32740-79-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钌 32740-7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以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目前,未 见全身中毒的病例报告。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黑色粉末。 熔点(℃): (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6.9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钍

氧化钍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钍 学品英文名称: thorium dioxide 中文名称 2: 氧化钍 英文名称 2: thorum 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2294 CAS No.: 1314-20-1 分子式: ThO2 分子量: 264.05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钍 1314-2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钍 1314-2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钍 1314-2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其职业危害主要是放射性损伤。氧化钍 造影剂可造成人体远期损害:再生障碍性 贫血,神经系统、肝、脾、甲状腺的损害 ,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及致癌作用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放射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具有放射性。 有害燃烧产物: 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辐射服。不要直 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 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大量泄漏: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防辐射。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 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 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戴抗辐射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 化剂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05(Th)(mg/m3)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防辐射。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 戴抗辐射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3390 沸点(℃): 4400 相对密度(水=1): 9.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镁

氧化镁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镁 学品英文名称: magnesium peroxide 中文名称 2: 过氧化镁 英文名称 2: magnesium di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1413 CAS No.: 14452-57-4 分子式: MgO2 分子量: 56.3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镁 14452-57-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镁 14452-57-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镁 14452-57-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至今尚未见中毒的病例报告。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特别是在少量水的润湿下,与 可燃物的混合物在轻微的碰撞或摩擦下会 燃烧。卷入火内时或与水、酸类接触会分 解放出氧气,助长火势。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镁。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 可)燃物、还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无臭、无味。可潮解。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3.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钛

氯化钛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钛 学品英文名称: titanium di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1362 CAS No.: 10049-06-6 分子式: Cl2Ti 分子量: 118.81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钛 10049-06-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钛 10049-06-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钛 10049-06-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刺激作用,热解能放出有毒烟雾, 对人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黑色结晶。 熔点(℃): 1035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3.1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溶于醇,微溶于氯仿、醚、硫化碳。 主要用途: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6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硫化硒

硫化硒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硫化硒 学品英文名称: selenium disulfide 英文名称 2: selenium sulfide 技术明书编码: 2251 CAS No.: 7488-56-4 分子式: SeS2 分子量: 143.08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硒 7488-5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硒 7488-5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硒 7488-5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误服可引起中毒。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硒、氧化硒。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氧化剂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红色至黄色结晶。 熔点(℃): <100 沸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偶氮甲酰胺

偶氮甲酰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偶氮甲酰胺 学品英文名称: azobisformamide 中文名称 2: 发泡剂 AC 英文名称 2: azodicarbamide 技术明书编码: 2639 CAS No.: 123-77-3 分子式: C2H4N4O2 分子量: 116.1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偶氮甲酰 胺 123-7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偶氮甲酰 胺 123-77-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偶氮甲酰 胺 123-77-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资料 报道有致突变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 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戴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臭的黄色粉末。 熔点(℃): 225(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65(2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壬丁酯

丁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壬丁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butyl azelate 技术明书编码: 1861 CAS No.: 2917-73-9 分子式: C17H32O4 分子量: 300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壬丁 酯 2917-73-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壬丁 酯 2917-73- 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壬丁 酯 2917-73- 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未见职 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体。 熔点(℃): 107-108 沸点(℃): 336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4.778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甲苯磺酸

甲苯磺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甲苯磺酸 学品英文名称: p-xylene-2-sulfon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822 CAS No.: 609-54-1 分子式: C8H10O3S 分子量: 186.2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甲苯磺 酸 609-5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甲苯磺 酸 609-5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甲苯磺 酸 609-5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 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硫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 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85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甲苯甲酸

对甲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甲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p-toluic acid 中文名称 2: 4-甲基苯甲酸 英文名称 2: 4-methyl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807 CAS No.: 99-94-5 分子式: C8H8O2 分子量: 136.15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甲苯甲酸 99-9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甲苯甲酸 99-9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甲苯甲酸 99-94-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危险性,其蒸气对 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179 沸点(℃): 274-275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硝基苯甲酸

对硝基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硝基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p-nitrobenzoic acid 英文名称 2: 1-carboxy-4-nitrobenzene 技术明书编码: 1818 CAS No.: 62-23-7 分子式: C7H5NO4 分子量: 167.13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苯甲 酸 62-2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苯甲 酸 62-2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硝基苯甲 酸 62-2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 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粉末, 无臭, 能升华。 熔点(℃): 242.4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55(3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羟基苯甲酸

对羟基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羟基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p-hydroxy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620 CAS No.: 99-96-7 分子式: C7H6O3 分子量: 138.1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 99-9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 99-96-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 99-96-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针状晶体。 熔点(℃): 216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4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propyl p-hydroxybenzoate 技术明书编码: 1624 CAS No.: 94-13-3 分子式: C10H12O3 分子量: 180.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丙酯 94- 1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丙酯 94- 1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丙酯 94- 13-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粘膜和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95-9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苯甲酸

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安息香酸 英文名称 2: carboxybenzene 技术明书编码: 1632 CAS No.: 65-85-0 分子式: C7H6O2 分子量: 122.13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甲酸 65- 8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甲酸 65- 8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甲酸 65- 8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 眼和皮肤产生刺激。本品在一般情况下接 触无明显的危害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鳞片状或针状结晶, 具有苯或甲醛的臭味。 熔点(℃): 121.7 沸点(℃): 249.2 相对密度(水=1): 1.2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21 饱和蒸气压(kPa): 0.13(9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0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邻硝基苯甲酸

邻硝基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邻硝基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o-nitrobenzoic acid 英文名称 2: 2-nitro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826 CAS No.: 552-16-9 分子式: C7H5NO4 分子量: 167.13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硝基苯甲 酸 552-1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硝基苯甲 酸 552-1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硝基苯甲 酸 552-1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危险性。其蒸气 对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白色晶体。 熔点(℃): 146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5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0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邻氯苯甲酸

邻氯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邻氯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o-chloro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2: 2-氯苯甲酸 英文名称 2: α-chloro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808 CAS No.: 118-91-2 分子式: C7H5ClO2 分子量: 156.57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氯苯甲酸 118-91-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氯苯甲酸 118-91-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氯苯甲酸 118-91-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腐 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粗粉末, 易升华。 熔点(℃): 139 沸点(℃): 升华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0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间羟基苯甲酸

间羟基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间羟基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m-hydroxybenzoic acid 英文名称 2: 3-hydroxy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825 CAS No.: 1999-6-9 分子式: C7H6O3 分子量: 138.13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羟基苯甲 酸 99-0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羟基苯甲 酸 99-0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羟基苯甲 酸 99-0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危险性,蒸气对 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 放出刺激 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 熔点(℃): 204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4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0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间硝基苯甲酸

间硝基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间硝基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m-nitro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2043 CAS No.: 121-92-6 分子式: C7H5NO4 分子量: 167.1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硝基苯甲 酸 121-9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硝基苯甲 酸 121-9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硝基苯甲 酸 121-9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淡黄白色、结晶体。 熔点(℃): 140-141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4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0-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邻甲苯甲酸

邻甲苯甲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邻甲苯甲酸 学品英文名称: o-toluic acid 中文名称 2: 2-甲基苯甲酸 英文名称 2: 2-methylben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798 CAS No.: 118-90-1 分子式: C8H8O2 分子量: 136.15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甲苯甲酸 118-9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甲苯甲酸 118-9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邻甲苯甲酸 118-90-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 收后对身体有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 料吸收。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棕黄色易燃结晶体。 熔点(℃): 104-105 沸点(℃): 259(99.9kPa) 相对密度(水=1): 1.06(11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0-17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