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2187项,搜索耗时:0.0343秒。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硝基间苯二酚

三硝基间苯二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硝基间苯二酚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trinitroresorcinate 中文名称 2: 收敛酸 英文名称 2: Lead styphnate 技术明书编码: 1942 CAS No.: 63918-97-8 分子式: C6HN3O8Pb.H2O 分子量: 468.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硝基间苯 二酚 63918-97-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硝基间苯 二酚 63918-97-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硝基间苯 二酚 63918-97-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 及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干燥时,即使数量很少,如接触火焰、火 花或受到震动、撞击、摩擦亦会引起分解 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禁止震 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过程中应保持不少于 20%的水作稳定 剂。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 品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桔黄色至暗褐色结晶,日光下可分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酸

乙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acetate 中文名称 2: 醋酸 技术明书编码: 1225 CAS No.: 6080-56-4 分子式: C4H6O4Pb.3H2O 分子量: 379.3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 6080-5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 6080-56-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 6080-5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 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 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 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线、食欲不振、恶 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 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 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 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中 毒。本品可经皮肤吸收,可致灼伤;对眼 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5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0.05mg[Pb]/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砷酸

亚砷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砷酸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arsenite 英文名称 2: lead(Ⅱ)arsenite 技术明书编码: 2910 CAS No.: 10031-13-7 分子式: Pb(AsO2)2 分子量: 421.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砷酸 10031-1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砷酸 10031-1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砷酸 10031-1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剧毒类。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吸入或误服会中毒。兼有和砷的毒性 。受热分解释出砷和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砷、氧化、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 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5(尘)(mg/m3),0.03(烟)(mg/m3) 前苏联 MAC(mg/m3): 0.01/0.005(Pb)(mg/m3) TLVTN: 0.15mg(Pb)/m3.0.2mg(As)/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5.8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次乙酸

次乙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次乙酸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subacetate 中文名称 2: 碱式乙酸 英文名称 2: basic lead 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2129 CAS No.: 1335-32-6 分子式: C4H10O8PB3 分子量: 807.7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次乙酸 1335-3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次乙酸 1335-3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次乙酸 1335-3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少见,多因误服所致;慢性中毒 多见于职业性中毒。症状有头痛、腹绞 痛、肌无力、齿龈线、贫血、神经衰弱 综合征,对肝、肾有损害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学品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氢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氢碘酸 学品英文名称: hydroiod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960 CAS No.: 10034-85-2 分子式: HI 分子量: 127.9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碘酸 57.0 % 10034- 85-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碘酸 57.0 % 10034- 85-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碘酸 57.0 % 10034- 85-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强腐蚀作用。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皮 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暴露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与氟、钾 、硝酸、氯酸钾等剧烈反应。对大多数金 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 灭火方法: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 等中和。小火可用干燥砂土闷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 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 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 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57.0%。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浅黄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在空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化

氰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cyanide 英文名称 2: lead(Ⅱ)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2669 CAS No.: 592-05-2 分子式: Pb(CN)2 分子量: 259.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92- 05-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92- 05-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92- 05-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误服可致死。非骤死者,先出现无 力、头痛、眩晕、恶心、呼吸困难,随后 出现阵发性和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停 止。长期吸入,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镁发生剧烈反应。与氯酸盐 或亚硝酸钠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酸或 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 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 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酸类、镁氯甲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 钾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酸类、镁氯甲酸盐、亚硝酸钠、亚 硝酸钾、食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01/0.05(pb,)(mg/m3) TLVTN: 0.15mg(Pb)/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黄白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环烷酸

环烷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环烷酸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naphthenate 中文名称 2: 石油酸 英文名称 2: naphthenic acid,lead salt 技术明书编码: 2397 CAS No.: 61790-14-5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烷酸 61790-1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烷酸 61790-14-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环烷酸 61790-14-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刺激作用。目前,未见有对人体损害的 报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 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iodate 英文名称 2: lead(Ⅱ)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21 CAS No.: 分子式: Pb(IO3)2 分子量: 557.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 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 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中毒 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线、食欲 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 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造血系统损害 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量接 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 症慢性中毒。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 亚急性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剧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氧化。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 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 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 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 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 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 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3[烟];0.05[尘]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15mg/m3[Pb]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双硫腙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 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0-0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英文名称 2: Lead flake 技术明书编码: 1639 CAS No.: 7439-92-1 分子式: Pb 分子量: 20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7439-92- 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7439-92- 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7439-92- 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职业 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 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 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线、食欲不振、恶 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等 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 障碍、贫血等。短时接触大剂量可发生急 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 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 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粉体在受热、遇明火或接触氧化剂时会引 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 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3[烟],0.05[尘] 前苏联 MAC(mg/m3): 0.01,0.007[班平均] TLVTN: ACGIH 0.05mg/m3[粉尘和烟]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 谱法;四(对磺基苯)卟啉分光光度法;双 硫腙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需防止烟尘危害 。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cadmium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28 CAS No.: 分子式: Cd(IO3)2 分子量: 462.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镉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镉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镉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粉尘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误服能产生 流涎、窒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经常接触低浓度粉尘能损害肺部与肾脏, 并使牙齿变黄。对皮肤有腐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剧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氧化镉。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 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 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 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05/0.012[Cd] TLVTN: 0.01mg/m3(按 Cd 计)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 分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0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lithium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26 CAS No.: 分子式: LiIO3 分子量: 181.8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锂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锂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锂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 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氧化锂。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 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 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光泽的结晶, 有潮解性。 熔点(℃): 50-6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4.50(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0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barium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17 CAS No.: 10567-69-8 分子式: Ba(IO3)2 分子量: 48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钡 10567-6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钡 10567-6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钡 10567-6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时,出现流涎、呕吐、腹痛、激 烈腹泻、痉挛、震颤、血压升高、肠胃及 肾脏内出血等。对皮肤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剧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能与铝、砷、铜、碳、金属 硫化物、有机物、磷、硒、硫剧烈反应。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氧化钡。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 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 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5mg/m3(按 Ba 计)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状粉末。 熔点(℃): 476(分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1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strontium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27 CAS No.: 分子式: Sr(IO3)2 分子量: 437.4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锶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锶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锶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氧化锶。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 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 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 起,收,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 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 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三斜结晶。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5.05(1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1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zinc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25 CAS No.: 分子式: Zn(IO3)2 分子量: 415.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锌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锌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锌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 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氧化锌。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 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 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 起,收,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 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 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4.9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0-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硫化

硫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硫化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sulfide 技术明书编码: 1537 CAS No.: 1314-87-0 分子式: PbS 分子量: 239.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 1314-8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 1314-8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 1314-87-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系统、消化 系统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 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 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 现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 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 ;腹绞痛见于中等及较重病例。造血系统 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短时大 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表现 类似重症慢性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硫化氢、氧化硫、氧化。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 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 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5 前苏联 MAC(mg/m3): 0.01,0.007[班平均] TLVTN: ACGIH 0.15mg[Pb]/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 谱法;双硫腙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蓝色立方晶体。 熔点(℃): 1114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7.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氢钾

碘酸氢钾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氢钾 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biiodate 中文名称 2: 重碘酸钾 英文名称 2: potassium hydrogen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24 CAS No.: 13455-24-8 分子式: KIO3.HIO3 分子量: 389.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氢钾 13455-24-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氢钾 13455-24-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氢钾 13455-24-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 具腐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有机物、还原剂、硫、磷等混合,能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氧化钾。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 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 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菱形或单斜形结晶。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0-1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calcium iodate 英文名称 2: lautarite 技术明书编码: 529 CAS No.: 7789-80-2 分子式: Ca(IO3)2 分子量: 389.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钙 7789-8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钙 7789-8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钙 7789-8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刺激 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能与铝、砷、铜、碳、金属硫化物、有 机物、磷、硒、硫剧烈反应。受热分解放 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氧化钙。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转移至 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 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或粉末, 无臭。 熔点(℃): 54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1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高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高碘酸 学品英文名称: period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530 CAS No.: 10450-60-9 分子式: HIO4.2H2O 分子量: 227.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碘酸 10450-60-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碘酸 10450-60-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碘酸 10450-60-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皮肤和眼接触有 强烈刺激性或造成灼伤。口服引起口腔及 消化道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 炸。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 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 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 活性金属粉末、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头罩型 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 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白色结晶,无臭。有潮解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1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碳酸

碳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碳酸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carbonate 中文名称 2: 白 英文名称 2: white lead 技术明书编码: 2828 CAS No.: 598-63-0 分子式: PbCO3 分子量: 26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碳酸 598- 6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碳酸 598- 6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碳酸 598- 6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 及肾脏。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 ,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 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01/0.05(Pb,)(mg/m3) TLVTN: 0.15mg(Pb)/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斜方晶体。 熔点(℃): 40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6.6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铬酸

铬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铬酸 学品英文名称: lead chromate 中文名称 2: 铬黄 英文名称 2: Chrome yellow 技术明书编码: 1534 CAS No.: 7758-97-6 分子式: PbCrO4 分子量: 323.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铬酸 7758-9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铬酸 7758-9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铬酸 7758-9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后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摄入后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胃肠道刺激,可致死。 慢性影响:可引起 贫血、肾损害、蓄积、中毒。可引起 皮炎和湿疹。铬化合物可引起铬鼻病和皮 肤溃疡。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 将“铬和某些铬化合物”列入对人类致癌的 化学物质。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为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氧化铬。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 燃物。避免产生粉尘。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5[CrO3] 前苏联 MAC(mg/m3): 0.01[CrO3] TLVTN: ACGIH 0.05mg[Cr]/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二苯碳酰二肼 比色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就业前和定期 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色或橙黄色粉末。 熔点(℃): 844 沸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6.1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0-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 学品英文名称: iod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516 CAS No.: 7782-68-5 分子式: HIO3 分子量: 175.9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 7782- 6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 7782- 6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 7782- 6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易燃物硫、磷、有机物、还 原剂接触, 能发生化学反应, 甚至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 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转 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 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 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 剂、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 32℃,相对湿 度不超过 80%。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 醇类、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斜方结晶,或有光泽的白色结晶。 熔点(℃): 11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4.63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3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20 CAS No.: 分子式: AgIO3 分子量: 282.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银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银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银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眼接触有刺激性。长期接触银化合物,吸 入或食入,可发生皮肤、眼、呼吸道全身 性银质沉着症。皮肤色素沉着呈灰黑色或 浅石板色。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 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转 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 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易(可) 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1-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ferric iodate 中文名称 2: 碘酸高铁 英文名称 2: iron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22 CAS No.: 分子式: Fe(IO3)3 分子量: 580.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铁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铁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铁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 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转移至安全场 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 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1mg/m3(按 Fe 计)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黄绿色粉末。 熔点(℃): 130(分解) 沸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1-0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高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高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periodate 中文名称 2: 偏高碘酸技术明书编码: 531 CAS No.: 7790-21-8 分子式: KIO4 分子量: 23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碘酸钾 7790-21-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碘酸钾 7790-21-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碘酸钾 7790-21-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高浓度接触严重损 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接触后 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 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 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 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 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 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 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 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易(可) 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头罩型 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 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1-0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碘酸

碘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碘酸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iodate 技术明书编码: 519 CAS No.: 7758-5-6 分子式: KIO3 分子量: 2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钾 ≥95 % 7758-05-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钾 ≥95 % 7758-05-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碘酸钾 ≥95 % 7758-05- 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上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引 起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及胃肠道刺激 。可致视神经损害。 慢性影响:肝、肾、 血液系统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与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 碘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 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 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 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 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转 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 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 属粉末、有机金属化合物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 活性金属粉末、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1-11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