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609项,搜索耗时:0.0172秒。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2,3,4-氯苯

1,2,3,4-氯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2,3,4-氯苯 学品英文名称: 1,2,3,4-tetrachlorobenzene 技术明书编码: 616 CAS No.: 634-66-2 分子式: C6H2Cl4 分子量: 215.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氯 苯 634-6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氯 苯 634-6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4-氯 苯 634-6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上呼吸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兔吸入本品粉尘,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 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重复涂皮引起局部 变红,且有全身毒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 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熔点(℃): 46.6 沸点(℃): 254.9 相对密度(水=1): 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2,3,5-氯苯

1,2,3,5-氯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2,3,5-氯苯 学品英文名称: 1,2,3,5-tetrachlorobenzene 技术明书编码: 617 CAS No.: 634-90-2 分子式: C6H2Cl4 分子量: 215.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5-氯 苯 634-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5-氯 苯 634-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3,5-氯 苯 634-9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上呼吸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兔吸入本品粉尘,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 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重复涂皮引起局部 变红,且有全身毒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 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 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51 沸点(℃): 246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2,4,5-氯苯

1,2,4,5-氯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2,4,5-氯苯 学品英文名称: 1,2,4,5-tetrachlorobenzene 技术明书编码: 618 CAS No.: 95-94-3 分子式: C6H2Cl4 分子量: 215.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5-氯 苯 95-94-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5-氯 苯 95-94-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2,4,5-氯 苯 95-94-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上呼吸道、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兔吸入本品粉尘,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 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重复涂皮引起局部 变红,且有全身毒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 毒的氯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 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 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薄片。 熔点(℃): 138 沸点(℃): 245 相对密度(水=1): 1.7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7.4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 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 nitrite 英文名称 2: nitrous acid methyl ester 技术明书编码: 81 CAS No.: 624-91-9 分子式: CH3NO2 分子量: 61.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 624-9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 624-9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 624-9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主要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降低及心 动过速。大剂量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有报道人接触本品后,初期症状有眩晕 ,后期为头痛、心悸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或光照易 发生分解, 分解时有爆炸危险。与联氨、卤 化铵、铵盐、硫氰酸盐、铁氰化物、可燃 物和氧化剂接触受热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 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 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氰 化物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 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戴 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 撞、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应与易( 可)燃物、氧化剂、氰化物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熔点(℃): -17 沸点(℃): -12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barium nitrite 技术明书编码: 2925 CAS No.: 7787-38-4 分子式: Ba(NO2)2・H2O 分子量: 247.3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钡 7787-3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钡 7787-3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钡 7787-38-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和皮肤有刺激性 。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所致。出现流涎、呕 吐、腹痛、腹泻、重者瘫痪,可因呼吸肌 麻痹、严重心律紊乱而死亡。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剧毒,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2%~5%硫酸钠溶 液洗胃,导泻。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 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钡。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石灰、沙或 苏打灰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酸类、铵盐、胺类、氰化 物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 剂、酸类、铵盐、胺类、氰化物、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 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 熔点(℃): 115(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3.187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um nitrite 技术明书编码: 2928 CAS No.: 13446-48-5 分子式: NH4NO2 分子量: 64.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铵 13446-4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铵 13446-4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铵 13446-4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刺激作用。误服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氨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热或经摩擦、震动、撞击可 引起燃烧或爆炸。与有机物、还原剂、易 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 爆炸的危险。受热易分解,燃烧时产生有 毒的氯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石 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集 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 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免受热。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 密封。应与还原剂、易(可)燃物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黄色结晶。 熔点(℃): 60~70(分解爆炸)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6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nickel nitrite 英文名称 2: nickel dinitrite 技术明书编码: 2926 CAS No.: 17861-62-0 分子式: Ni(NO2)2 分子量: 150.7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镍 17861-6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镍 17861-6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镍 17861-6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加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雾,吸入会 中毒。生产中,可见引起接触性皮炎或过 敏性湿疹。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铵盐、氰化物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 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胶布防毒衣,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 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 铵盐、氰化物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易(可)燃物、 铵盐、氰化物、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5(Ni)(mg/m3) 前苏联 MAC(mg/m3): 0.05(Ni)(mg/m3) TLVTN: 0.05mg(Ni)/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微红色黄色晶体。 熔点(℃): (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基二硫代双甲硫羰酰胺

乙基二硫代双甲硫羰酰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基二硫代双甲硫羰酰胺 学品英文名称: tetraethyl thiuramdisulfide 中文名称 2: 二硫代乙基秋兰姆 英文名称 2: disulfiram 技术明书编码: 2823 CAS No.: 97-77-8 分子式: C10H20N2S4 分子量: 296.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基二硫 代双甲硫羰 酰胺 97-77- 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基二硫 代双甲硫羰 酰胺 97-77- 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基二硫 代双甲硫羰 酰胺 97-77- 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微毒类。对粘膜、皮肤有致敏作用 。口服中毒剂量时,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不燃,具刺激性,具致敏 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高热 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 。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 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2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黄白色结晶。 熔点(℃): 65~7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锇

氧化锇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锇 学品英文名称: osmium tetroxide 中文名称 2: 锇酸酐 英文名称 2: osmic anhydride 技术明书编码: 1143 CAS No.: 20816-12-0 分子式: OsO4 分子量: 25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锇 20816-1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锇 20816-1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锇 20816-1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强烈刺激 作用。可引起严重眼结膜炎、支气管炎、 肺炎等,可因肺炎而致死。吸收后可引起 肾炎和血尿。对皮肤可引起坏死性皮炎。 进入眼内可引起严重眼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强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蒸气在灼烧时与氢接触会引起 爆炸。与有机物接触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 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 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0.002mg/m3; ACGIH 0.0002ppm[Os],0.0016mg[Os]/m3 TLVWN: ACGIH 0.0047mg[Os]/m3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类似氯的气味。 熔点(℃): 41 沸点(℃): 13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nickel nitrate tetraamine 中文名称 2: 硝酸镍铵 英文名称 2: nickel ammonium nitrate 技术明书编码: 1416 CAS No.: 分子式: Ni(NO3)2.4NH3.2H2O 分子量: 286.8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镍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镍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镍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 有刺激作 用。有报道,接触其粉尘或烟雾可患呼吸 道炎症和肺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 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 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受热 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 火结束。灭火剂:水、雾状水、泡沫。禁 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 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α-糠偶酰二肟比色 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绿色结晶。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锆

氯化锆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锆 学品英文名称: zirconium tetra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锆 英文名称 2: zirconium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984 CAS No.: 10026-11-6 分子式: ZrCl4 分子量: 23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锆 10026-1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锆 10026-1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锆 10026-1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后引起呼吸道刺激。对眼有强烈刺激 性。皮肤直接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 伤。口服出现口腔和咽喉烧灼感、恶心、 呕吐、水样便、血便、虚脱和惊厥。 慢性 影响:对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 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 气。对金属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 剂:干燥砂土。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胺类、醇类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酸类、胺类、醇类、类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 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 前苏联 MAC(mg/m3): 6 TLVTN: OSHA 5mg[Zr]/m3; ACGIH 5mg[Zr]/m3 TLVWN: ACGIH 10mg[Zr]/m3 监测方法: 二甲酚橙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自 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或粉末,易潮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基代乙烯

氰基代乙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基代乙烯 学品英文名称: tetracyanoethylene 中文名称 2: 氰乙烯 英文名称 2: ethene tetracarbonitrile 技术明书编码: 2819 CAS No.: 670-54-2 分子式: C6N4 分子量: 12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基代乙 烯 670-5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基代乙 烯 670-5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基代乙 烯 670-54-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的刺激性。经口摄入会严重中 毒。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头痛、 恶心、呕吐、喉炎、气短,可引起青紫。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具强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遇水或水蒸气能水解 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出 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物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 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 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 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 原剂、酸类、碱类、食用学品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 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苯基锡

苯基锡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苯基锡 学品英文名称: tetraphenyltin 英文名称 2: tin tetraphenyl 技术明书编码: 2800 CAS No.: 595-90-4 分子式: C24H20Sn 分子量: 427.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基锡 595-90-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基锡 595-90-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基锡 595-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产生皮肤过敏反应 。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失眠、乏力 、多汗等神经衰弱综合征;重症患者,可 出现中毒性脑病。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锡、锡。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 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 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 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 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1mg(Sn)/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 熔点(℃): 225~22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calcium nitrate 中文名称 2: 钙硝石 英文名称 2: lime nitrate 技术明书编码: 575 CAS No.: 13477-34-4 分子式: Ca(NO3)2.4H2O 分子量: 236.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钙 ≥99.0% 13477-34-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钙 ≥99.0% 13477-34-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钙 ≥99.0% 13477-34-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粉尘,对鼻、喉及呼吸道有刺激 性,引起咳嗽及胸部不适等。对眼有刺激 性。 长期反复接触粉尘对皮肤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热分解,放出氧气。与还原 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 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高热分解, 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 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 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 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0-0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cobaltous nitrate 中文名称 2: 硝酸亚钴 技术明书编码: 596 CAS No.: 分子式: Co(NO3)2.6H2O 分子量: 291.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钴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钴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钴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吸入后引 起气短、咳嗽等。口服引起腹痛、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在火场中能助长任何燃烧物 的火势。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 、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在 74℃开始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 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 ,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 沸溅。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 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 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1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催化极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 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0-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zinc nitrate 英文名称 2: nitric acid zinc salt,hexahydrate 技术明书编码: 577 CAS No.: 10196-18-6 分子式: Zn(NO3)2.6H2O 分子量: 297.4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锌 10196-1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锌 10196-1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锌 10196-18-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腐蚀性。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有刺激 和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吸入引起中毒。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 势。与硫、磷、炭末、铜、金属硫化物及 有机物接触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 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锌。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 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 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 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护 目境,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 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 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潮。应与 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护目境。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易潮解。 熔点(℃): 36.4 沸点(℃): 105~131(失去 6H2O)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lithium nitrate 技术明书编码: 593 CAS No.: 7790-69-4 分子式: LiNO3 分子量: 68.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锂 7790-6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锂 7790-6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锂 7790-6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胃痛、恶心、呕吐 、头痛、眩晕等,大剂量可引起肾损害。 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 。与易氧化物、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 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 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高热分 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锂。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 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 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 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潮。应与 易(可)燃物、还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三角晶体或白色粉末, 吸湿性强。 熔点(℃): 264 沸点(℃): 60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3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bismuth nitrate 英文名称 2: nitric acid bismuth salt 技术明书编码: 591 CAS No.: 10035-06-0 分子式: Bi(NO3)3.5H2O 分子量: 485.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铋 10035-0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铋 10035-0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铋 10035-06-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至今未发现有职业中毒报导。非职业性 中毒可发生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 药疹等。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 ,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 沸溅。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 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 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 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 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有光泽结晶, 有吸湿性。 熔点(℃): 30(分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0-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cesium nitrate 英文名称 2: nitric acid cesium salt 技术明书编码: 592 CAS No.: 7789-18-6 分子式: CsNO3 分子量: 194.9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铯 7789-1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铯 7789-18-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铯 7789-18-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迄今未见中毒的病例报告;工业生产 中,也未见有对工人身体健康产生明显损 害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 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 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 接触。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 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 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 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潮。应与 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注意个 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易潮解, 有盐硝味。 熔点(℃): 414 沸点(℃): 分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0-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guanidine nitrate 中文名称 2: 硝酸亚氨脲 英文名称 2: guanidine mononitrate 技术明书编码: 588 CAS No.: 506-93-4 分子式: CH6N4O3 分子量: 122.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胍 506- 9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胍 506- 9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胍 506- 9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具有 刺激作用,过量吸入可致死。高温下释放 出氮氧化物气体,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 、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加热至 150℃ 时分解并爆炸。与硝基化合物和氯 酸盐组成的混合物对震动和摩擦敏感并可 能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 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采用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 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 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 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氯丁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 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颗粒。 熔点(℃): 217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1-0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yttrium nitrate hexahydrate 英文名称 2: nitric acid,ytrium salt hexahydrate 技术明书编码: 2876 CAS No.: 13494-98-9 分子式: Y(NO3)3・6H2O 分子量: 383.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钇 13494-9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钇 13494-9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钇 13494-9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在高温下能放出氮氧化物。目前, 工业上未见有钇中毒的病例报告。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 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 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胶布防毒衣,戴防学品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 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 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 剂、易(可)燃物、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1mg(Y)/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 ,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粉红色结晶,易潮解。 熔点(℃): 100(-3H2O)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68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1-0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chromic nitrate 英文名称 2: chromium(Ⅲ)nitrate 技术明书编码: 2871 CAS No.: 13548-38-4 分子式: Cr(NO3)3 分子量: 238.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铬 ≥98% 13548-3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铬 ≥98% 13548-38-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铬 ≥98% 13548-38-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有害,刺激和灼伤呼吸道。对眼和皮 肤有刺激性,可致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 。口服灼伤消化道。受热分解放出氮氧化 物和铬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为可疑致癌物。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 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高 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 燥的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覆盖。用 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 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 剂、易(可)燃物、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5mg(Cr)/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1-0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nitrate 中文名称 2: 智利硝 技术明书编码: 572 CAS No.: 7631-99-4 分子式: NaNO3 分子量: 85.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钠 ≥99.2% 7631-9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钠 ≥99.2% 7631-99-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钠 ≥99.2% 7631-9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大量口服中毒时 ,患者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 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 。与易氧化物、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 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 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高热分 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 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 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 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超过 30℃,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 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1-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thallium nitrate 中文名称 2: 硝酸亚铊 英文名称 2: thallous nitrate 技术明书编码: 1414 CAS No.: 10102-45-1 分子式: TlNO3 分子量: 266.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铊 10102-45-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铊 10102-45-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铊 10102-45-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时,表现为胃肠炎、上行性神经 麻痹、颅神经损害、中毒性脑病等还可有 肝脏损害。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神 经炎和脱发。可有视神经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高毒。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 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 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 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 属粉末、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 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1-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

硝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学品英文名称: palladium nitrate 中文名称 2: 硝酸亚钯 英文名称 2: palladous nitrate 技术明书编码: 594 CAS No.: 分子式: Pd(NO3)2 分子量: 230.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钯 ≥9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钯 ≥9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钯 ≥9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迄今未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告。对皮肤有 刺激性。热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 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 ,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 沸溅。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 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 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 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0%。 外观与性状: 棕黄色结晶或粉末, 有潮解性。 熔点(℃): 分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11-14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