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575项,搜索耗时:0.0152秒。

5.危险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手册

1 危险学品安全手册 (最新版) 专版 2 危险学品 MSDS 手册 目 录 1 . 酒 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2.异丙醇……………………………………………………………………………….6 3.硫酸………………………………………………………………………….……13 4.盐酸………………………………………………………………………………17 5.浓硫酸……………………………………………………………… …………24 6.甲醛 …………………………………………………………. ……… …. …. ……. 30 7.高锰酸钾 …………………………………………………………… ……….. ….….. 35 8.次氯酸钠 ………………………………………………………………………. ……. 41 9.二甲苯…………………………………………………………………………45 1 0 . 邻 菲 罗 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11.硫酸汞………………………………………………….…………………53 12. 硫酸亚铁……………………………………………………………………….58 13.硫酸亚铁铵………………….……………………………………….……….63 14. 硫酸银………………………………………………………………….…………67 1 5 . 片 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16. 液碱………………………………………………………………………76 17.氢氧化钠.……………………………………………………………………79 18.乙二醛……………………………………………………………………………83 19.重铬酸钾………………………………………………………………………………88 20.过氧乙酸………………………………………………………………………………92 21.冰乙酸………………………………………………………………………………96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31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盐酸二氯联苯胺

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盐酸二氯联苯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学 品中 文名 称: 3,3'- 二氯 联苯 胺盐 酸盐 ,盐 酸二 氯联 苯胺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3,3'- dichl orob enzi dine dihy droc hlori 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3,3'- dichl orob enzi dine dihy droc hlori 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量: 326. 05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量: 326. 05 量: 326. 05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3,3'- dichl orob enzi dine dihy droc hlori 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量: 326. 05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量: 326. 05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N-乙基二异丙胺

N-乙基二异丙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乙基二异丙胺 学品英文名称: N-ethyldiisopropylamine 中文名称 2: N,N-二异丙基乙胺 英文名称 2: N,N-diisopropyleth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1421 CAS No.: 7087-68-5 分子式: C8H19N 分子量: 129.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乙基二异 丙胺 7087- 6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乙基二异 丙胺 7087- 6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乙基二异 丙胺 7087- 6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本 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 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 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接触 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头 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学 品中 文名 称: O,O' -二 甲基 硫代 磷酰 氯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O,O'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O,O'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化学 O,O' 技术 1249 CAS 2524 分子 C2H 分子 160. 品英 文名 称: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说明 书编 码: No. : -03- 0 式: 6ClO 2PS 量: 56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有害物成分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O,O'-二甲基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磷酸酯

三乙磷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磷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 phosphate 中文名称 2: 磷酸三乙酯 英文名称 2: TEP 技术明书编码: 2027 CAS No.: 78-40-0 分子式: C6H15O4P 分子量: 182.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磷酸酯 78-4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磷酸酯 78-4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磷酸酯 78-4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能对身体 有害。有刺激和局部麻醉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triallyl cyanurate 中文名称 2: 2,4,6-三(烯丙氧基)均三嗪 英文名称 2: 2,4,6-tris(allyloxy)triazine 技术明书编码: 2711 CAS No.: 101-37-1 分子式: C12H15N3O3 分子量: 249.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聚氰酸三 烯丙酯 101- 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聚氰酸三 烯丙酯 101- 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聚氰酸三 烯丙酯 101- 3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吸入有害。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 系统。当接触酸或酸雾以及受高热时能分 解释出有毒的氰化物、氮氧化物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 气体。受热分解释出高毒烟雾。容易自聚 ,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物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 附或吸收。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 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 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二醇二乙酸酯

乙二醇二乙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二醇二乙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 diacetate 中文名称 2: 乙二醇二醋酸酯 英文名称 2: glycol di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2956 CAS No.: 111-55-7 分子式: C6H10O4 分子量: 146.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二醇二乙 酸酯 111- 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二醇二乙 酸酯 111- 5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二醇二乙 酸酯 111- 5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及中枢神经损 害,重者引起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可 致肝、肾损害。吸入与口服中毒症状相同 。对眼和皮肤、呼吸道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还原剂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酸类、碱类、还原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

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bis(2-ethylhexyl)hydrogen phosphate 英文名称 2: bis(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2306 CAS No.: 298-07-7 分子式: C16H35O4P 分子量: 322.4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2-乙基己 基)磷酸酯 298-07-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2-乙基己 基)磷酸酯 298-07-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2-乙基己 基)磷酸酯 298-07-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 激作用。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乙二醇单丁基醚醋酸酯

二乙二醇单丁基醚醋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二醇单丁基醚醋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ene glycolmonobutyl ether acetate 英文名称 2: butyl carbitol 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1688 CAS No.: 124-17-4 分子式: C10H20O4 分子量: 204.2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丁基醚醋酸 酯 124-17-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丁基醚醋酸 酯 124-17-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丁基醚醋酸 酯 124-17-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动物有强麻醉作用,对皮肤粘膜刺 激弱,中毒剂量可经皮肤迅速吸收。工业 上使用尚无中毒报告。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麻醉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 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cetate 英文名称 2: Carbitol 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1687 CAS No.: 112-15-2 分子式: C8H16O4 分子量: 176.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乙基醚醋酸 酯 112-15-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乙基醚醋酸 酯 112-15-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乙基醚醋酸 酯 112-15-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兔眼有刺激作用。工业接触和使用时, 未见对人不良影响。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 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 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 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 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 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 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防学品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乙二醇单甲基醚醋酸酯

二乙二醇单甲基醚醋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二醇单甲基醚醋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acetate 英文名称 2: methyl carbitol 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1689 CAS No.: 629-38-9 分子式: C7H14O4 分子量: 162.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甲基醚醋酸 酯 629-3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甲基醚醋酸 酯 629-3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单 甲基醚醋酸 酯 629-3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工业接触时,未见对人有不良影响。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 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 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 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定期体检。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具有微弱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苦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异丁基甲酮

二异丁基甲酮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丁基甲酮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butyl ketone 中文名称 2: 2,6-二甲基-4-庚酮 英文名称 2: 2,6-dimethyl-4-heptanone 技术明书编码: 1116 CAS No.: 108-83-8 分子式: C8H18O 分子量: 142.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浓度时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可造成呼吸 中枢抑制。反复接触发生恶心、眩晕。对 肝、肾可有轻度影响。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50ppm,290mg/m3; ACGIH 25ppm,14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异丙胺

二异丙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丙胺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prop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280 CAS No.: 108-18-9 分子式: C6H15N 分子量: 10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丙胺 ≥95.0% 108-1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丙胺 ≥95.0% 108-1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丙胺 ≥95.0% 108-1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蒸气可引起肺水 肿。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液体可引起眼灼 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引起恶心、 呕吐、腹泻、腹痛、虚弱和虚脱。皮肤反 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 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 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OSHA 5ppm,21mg/m3[皮]; ACGIH 5ppm,21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双乙基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

双乙基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双乙基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bis-2-ethylhexyl)peroxy dicarbonate 技术明书编码: 1290 CAS No.: 16111-62-9 分子式: C18H34O6 分子量: 346.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乙基己基 过氧化二碳 酸酯 16111- 6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乙基己基 过氧化二碳 酸酯 16111- 6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双乙基己基 过氧化二碳 酸酯 16111- 6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在室温下迅速分解,气体接触空气 自燃。受震动或受热易引起爆炸。与易燃 物、有机物、还原剂、促进剂、酸类接触 发生强烈反应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护掩蔽处操作。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 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 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 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 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15℃。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 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叔丁基过苯甲酸酯

叔丁基过苯甲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叔丁基过苯甲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tert-butyl perbenzoate 中文名称 2: 过苯甲酸叔丁酯 英文名称 2: tert-butyl peroxybenzoate 技术明书编码: 1412 CAS No.: 614-45-9 分子式: C11H14O3 分子量: 194.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基过苯 甲酸酯 614- 4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基过苯 甲酸酯 614- 4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基过苯 甲酸酯 614- 4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蒸气或雾对眼睛 、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摄 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干燥时经震动、撞击会引起爆炸。与还 原剂、促进剂、有机物、易燃物、酸类或 胺类物品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 有防护掩蔽处操作。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 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 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 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 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摩 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乙酸乙酯

异氰乙酸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乙酸乙酯 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isocyano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1186 CAS No.: 2999-46-4 分子式: C5H7NO2 分子量: 113.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乙酸乙 酯 2999-46-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乙酸乙 酯 2999-46-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乙酸乙 酯 2999-46- 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 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还原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氰基乙烷

异氰基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氰基乙烷 学品英文名称: isocyanoethane 中文名称 2: 乙胩 英文名称 2: ethyl iso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1924 CAS No.: 624-79-3 分子式: C3H5N 分子量: 55.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基乙烷 624-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基乙烷 624-7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氰基乙烷 624-79-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小鼠吸入 40~60 分钟的 LC 为 0.7~ 1.0g/m3;兔中毒的症状有周围血管扩张、 呼吸减慢、体温下降、腹泻、抽搐、麻痹 等。本品有恶臭。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硫氰酸乙酯

异硫氰酸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硫氰酸乙酯 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isothiocyanate 技术明书编码: 880 CAS No.: 542-85-8 分子式: C3H5NS 分子量: 87.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乙 酯 542-8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乙 酯 542-8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乙 酯 542-8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剧烈的芥末味。对眼睛、皮肤、 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 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 肿,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 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硫化物。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用水灭火无效,但 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学品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 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 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硫氰酸烯丙酯

异硫氰酸烯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硫氰酸烯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allyl isothiocyanate 中文名称 2: 人造芥子油 英文名称 2: allyl mustard oil 技术明书编码: 879 CAS No.: 1957-6-7 分子式: C4H5NS 分子量: 99.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烯 丙酯 57-06-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烯 丙酯 57-06-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烯 丙酯 57-06-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鼻炎、咽喉 炎、支气管炎等。可有眼刺激症状,引起 结膜角膜炎。皮肤接触引起灼热、疼痛、 发红。作用较长时间可出现水疱。对皮肤 有致敏作用,可引起皮肤湿疹。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 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氧化硫。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用水灭火无效,但 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 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 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 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硫氰酸苯酯

异硫氰酸苯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硫氰酸苯酯 学品英文名称: phenyl isothiocyanate 中文名称 2: 苯基芥子油 英文名称 2: phenyl mustard oil 技术明书编码: 877 CAS No.: 103-72-0 分子式: C7H5NS 分子量: 135.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苯 酯 103-7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苯 酯 103-72-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苯 酯 103-7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 起死亡。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可引 起灼伤。 慢性影响: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接触酸及酸气时,能放出有毒的氰化物及 氧化硫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 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 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用水灭火无效,但 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氢氰酸

氰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氢氰酸 学品英文名称: hydrocyan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828 CAS No.: 74-90-8 分子式: HCN 分子量: 27.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氰酸 74- 9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氰酸 74- 90-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氢氰酸 74- 9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急性中毒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骤死。非骤死者临床 表现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 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 腔麻木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 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 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 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可致眼、皮 肤灼伤,吸收引起中毒。 慢性中毒:神经 衰弱综合征,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 5% 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硝酸盐、亚 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 险。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 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专用防护服,佩戴 氧气呼吸器,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 施处操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雾状水 、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 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 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但不要对泄漏 点直接喷水。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 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 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避免光照。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3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二异丁基铝

氯化二异丁基铝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二异丁基铝 学品英文名称: chlorodiisobutyl aluminium 中文名称 2: 二异丁基氯化铝 英文名称 2: diisobutyl aluminium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568 CAS No.: 1779-25-5 分子式: C8H8AlCl 分子量: 176.6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二异丁 基铝 1779- 2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二异丁 基铝 1779- 2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二异丁 基铝 1779- 2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 烈的刺激作用,甚至可引起严重灼伤。对 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高浓度下可致死亡 。吸入其烟雾可发生金属铸造热。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强烈分解, 放出 易燃的烷烃气体。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 )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铝。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 氮气中操作处置。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 类、醇类、食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硫氰酸异戊酯

氰酸异戊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硫氰酸异戊酯 学品英文名称: isoamyl thiocyanate 英文名称 2: isoamy sulfocyanate 技术明书编码: 2527 CAS No.: 84356-30-9 分子式: C6H11NS 分子量: 129.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异戊 酯 84356- 30-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异戊 酯 84356- 30-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异戊 酯 84356- 30-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蒸气能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有催泪作用,并可经皮肤吸收。液体对眼 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硫氰酸丁酯

氰酸丁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硫氰酸丁酯 学品英文名称: butyl thiocyanate 技术明书编码: 1189 CAS No.: 628-831-1 分子式: C5H9NS 分子量: 115.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丁酯 628-83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丁酯 628-83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丁酯 628-83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硫酸酯在体内能析出氢氰酸,引起中毒 。大量摄入引起流涎、呼吸抑制、肌肉搐 搦、痉挛,甚至死亡。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0-0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硫氰酸

氰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硫氰酸 学品英文名称: thiocyan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926 CAS No.: 463-56-9 分子式: CHNS 分子量: 59.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 463- 5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 463- 56-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氰酸 463- 56-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无氰化氢的特异 作用。但应注意其不纯的制剂中可能含有 HCN 或(CN)2,而且在常温下可迅速分解 产生 HCN,必须防止氰化氢和氰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在室温下能迅速分解, 产生氮、硫的毒性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硫化物、氰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撒湿 冰或冰水冷却。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 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通风、低温的库房内。远离火种、 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 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0-10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