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039项,搜索耗时:0.0122秒。

5.危险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手册

1 危险学品安全手册 (最新版) 专版 2 危险学品 MSDS 手册 目 录 1 . 酒 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2.异丙醇……………………………………………………………………………….6 3.硫酸………………………………………………………………………….……13 4.盐酸………………………………………………………………………………17 5.浓硫酸……………………………………………………………… …………24 6.甲醛 …………………………………………………………. ……… …. …. ……. 30 7.高锰酸钾 …………………………………………………………… ……….. ….….. 35 8.次氯酸钠 ………………………………………………………………………. ……. 41 9.二甲苯…………………………………………………………………………45 1 0 . 邻 菲 罗 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11.硫酸汞………………………………………………….…………………53 12. 硫酸亚铁……………………………………………………………………….58 13.硫酸亚铁铵………………….……………………………………….……….63 14. 硫酸银………………………………………………………………….…………67 1 5 . 片 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16. 液碱………………………………………………………………………76 17.氢氧化钠.……………………………………………………………………79 18.乙二醛……………………………………………………………………………83 19.重铬酸钾………………………………………………………………………………88 20.过氧乙酸………………………………………………………………………………92 21.冰乙酸………………………………………………………………………………96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31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3-二甲基丁胺

1,3-二甲基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3-二甲基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1,3-dimethylbutylamine 中文名称 2: 2-氨基-4-甲基戊烷 英文名称 2: 2-amino-4-methylpentane 技术明书编码: 136 CAS No.: 108-09-8 分子式: C6H15N 分子量: 10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甲基 丁胺 108- 0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甲基 丁胺 108- 0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二甲基 丁胺 108- 0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对身体有害。蒸气 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 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化学 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长时间接触可引 起强烈刺激或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接触 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2'-偶氮二异丁腈

2,2'-偶氮二异丁腈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2,2 '- 偶 氮 二 异 丁 腈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az odi iso but yro nitr ile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2,2 '- az odi iso but yro nitr ile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uty ron itril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2,2 '- az odi iso but 中 文 名 称 2 : 发 孔 剂 N 英 文 英 文 名 称 2 : Az obi sis ob uty ron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46 5 CA S No .: 78- 67- 1 分 子 式 : C8 H1 2N 4 分 子 量 : 16 4.2 1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乙基丁胺

2-乙基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乙基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but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1588 CAS No.: 617-79-8 分子式: C6H15N 分子量: 10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胺 617-7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胺 617-7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乙基丁胺 617-7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本 品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和水肿,化 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长时间接触可 引起强烈刺激或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 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盐酸二氯联苯胺

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盐酸二氯联苯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学 品中 文名 称: 3,3'- 二氯 联苯 胺盐 酸盐 ,盐 酸二 氯联 苯胺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3,3'- dichl orob enzi dine dihy droc hlori 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3,3'- dichl orob enzi dine dihy droc hlori 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量: 326. 05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量: 326. 05 量: 326. 05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3,3'- dichl orob enzi dine dihy droc hlori 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量: 326. 05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CI2N 2・ 2HCI 分子 量: 326. 05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2270 CAS No. : 612- 83-9 分子 式: C12 H10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3,3'-二甲氧基联苯胺二盐酸盐

3,3'-二甲氧基联苯胺二盐酸盐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3,3' -二 甲 氧 基 联 苯 胺 二 盐 酸 盐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dim eth oxy ben zidi ne dih ydr och lori de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二 甲 氧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dim eth oxy ben zidi ne dih ydr och lori de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二 甲 氧 基- 4,4' -二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二 甲 氧 基- 4,4' -二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基- 4,4' -二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N-乙基二异丙胺

N-乙基二异丙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乙基二异丙胺 学品英文名称: N-ethyldiisopropylamine 中文名称 2: N,N-二异丙基乙胺 英文名称 2: N,N-diisopropyleth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1421 CAS No.: 7087-68-5 分子式: C8H19N 分子量: 129.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乙基二异 丙胺 7087- 6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乙基二异 丙胺 7087- 6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乙基二异 丙胺 7087- 6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本 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 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 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接触 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头 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 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N-甲基丁胺

N-甲基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甲基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N-methyl butylamine 中文名称 2: N-丁基甲胺 英文名称 2: N-butylmeth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229 CAS No.: 110-68-9 分子式: C5H13N 分子量: 87.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甲基丁胺 110-6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甲基丁胺 110-6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甲基丁胺 110-6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 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 致死。长时间接触可引起强烈刺激或灼伤 。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 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 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 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尽可能采取隔 离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 呼吸器、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学 品中 文名 称: O,O' -二 甲基 硫代 磷酰 氯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O,O'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O,O'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化学 O,O' 技术 1249 CAS 2524 分子 C2H 分子 160. 品英 文名 称: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说明 书编 码: No. : -03- 0 式: 6ClO 2PS 量: 56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有害物成分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O,O'-二甲基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丁胺

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butylamine 中文名称 2: 1-氨基丁烷 英文名称 2: 1-aminobutane 技术明书编码: 260 CAS No.: 109-73-9 分子式: C4H11N 分子量: 73.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胺 109- 7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胺 109- 7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胺 109- 73-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 嗽、呼吸困难、胸痛、肺水肿、昏迷。对 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甚至引起灼伤。口 服刺激和腐蚀消化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铝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铝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OSHA 5ppm[皮] TLVWN: ACGIH 5ppm,15mg/m3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正丁胺

三正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正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tri-n-but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349 CAS No.: 102-82-9 分子式: C12H27N 分子量: 185.3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正丁胺 102-8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正丁胺 102-8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正丁胺 102-8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 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 致死。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 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可致灼 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 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采用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砂土 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 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丁胺

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n-dibut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927 CAS No.: 111-92-2 分子式: C8H19N 分子量: 129.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丁胺 ≥90.0% 111-9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丁胺 ≥90.0% 111-9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丁胺 ≥90.0% 111-9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后出现鼻、喉和肺刺激,恶心,头痛 。液体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短期接触即 可引起灼伤。眼直接接触可引起严重损害 。口服刺激口腔和消化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 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 :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 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异丁基甲酮

二异丁基甲酮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丁基甲酮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butyl ketone 中文名称 2: 2,6-二甲基-4-庚酮 英文名称 2: 2,6-dimethyl-4-heptanone 技术明书编码: 1116 CAS No.: 108-83-8 分子式: C8H18O 分子量: 142.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基甲 酮 108-83-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高浓度时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可造成呼吸 中枢抑制。反复接触发生恶心、眩晕。对 肝、肾可有轻度影响。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50ppm,290mg/m3; ACGIH 25ppm,14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异丁胺

二异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but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281 CAS No.: 110-96-3 分子式: C8H19N 分子量: 129.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胺 110-96-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胺 110-96-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丁胺 110-96-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有拟交感神经作用;对心脏有抑制作用; 可引起惊厥。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氧化氮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 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异丙胺

二异丙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丙胺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prop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280 CAS No.: 108-18-9 分子式: C6H15N 分子量: 10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丙胺 ≥95.0% 108-1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丙胺 ≥95.0% 108-1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丙胺 ≥95.0% 108-1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蒸气可引起肺水 肿。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液体可引起眼灼 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引起恶心、 呕吐、腹泻、腹痛、虚弱和虚脱。皮肤反 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 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 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 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 OSHA 5ppm,21mg/m3[皮]; ACGIH 5ppm,21mg/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异戊胺

二异戊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戊胺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amylamine 中文名称 2: N,N-二(3-甲基丁基)胺 技术明书编码: 1598 CAS No.: 544-00-3 分子式: C10H23N 分子量: 157.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戊胺 544-0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戊胺 544-00-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戊胺 544-0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可发生中毒。中毒后出现头晕、恶心 、呕吐、视物不清、瞳孔散大、呼吸困难 、面色苍白,继之出现紫绀、躁动和抽搐 ,终至呼吸麻痹、心跳停止。肝、肾受到 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 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异戊醚

二异戊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戊醚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amyl ether 技术明书编码: 283 CAS No.: 分子式: C10H22O 分子量: 158.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戊醚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戊醚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戊醚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具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 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干 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 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 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 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微有果香味。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异辛基磷酸

二异辛基磷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异辛基磷酸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octyl acid phosphate 中文名称 2: 酸式磷酸二异辛酯 英文名称 2: diisooctyl phosphate 技术明书编码: 2313 CAS No.: 27215-10-7 分子式: C16H35O4P 分子量: 322.4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辛基磷 酸 27215- 1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辛基磷 酸 27215- 1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异辛基磷 酸 27215- 10-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 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 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 中和。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 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 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 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

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phenyl methene-4,4'diisocyanate 英文名称 2: MDI 技术明书编码: 2031 CAS No.: 101-68-8 分子式: C15H10N2O2 分子量: 250.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苯甲撑二 异氰酸酯 101-6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苯甲撑二 异氰酸酯 101-6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苯甲撑二 异氰酸酯 101-68-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较大量吸入,能引起头痛、眼痛、咳嗽、 呼吸困难和嗅觉丧失等。严重者可发生支 气管炎和弥漫性肺炎。对粘膜有强烈刺激 作用。致敏作用不明显,也有报道可发生 支气管哮喘。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具致敏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或遇水、酸分解 放热, 放出有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 化剂、酸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 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ACGIH 0.051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亮黄色固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仲丁胺

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仲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sec-butylamine 中文名称 2: 2-氨基丁烷 英文名称 2: 2-aminobutane 技术明书编码: 449 CAS No.: 33966-50-6 分子式: C4H11N 分子量: 73.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仲丁胺 33966-50-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仲丁胺 33966-50-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仲丁胺 33966-50-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长时间接触 可引起局部严重刺激或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 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 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 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六甲撑二异氰酸酯

六甲撑二异氰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六甲撑二异氰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 中文名称 2: 异氰酸六亚甲基酯 英文名称 2: 1,6-diisocyantohexane 技术明书编码: 1706 CAS No.: 822-06-0 分子式: C8H12N2O2 分子量: 168.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甲撑二异 氰酸酯 822- 0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甲撑二异 氰酸酯 822- 0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甲撑二异 氰酸酯 822- 06-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人的呼吸道、眼睛和粘膜及皮肤有 强烈的刺激作用。有催泪作用。重者可引 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有致敏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具催泪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高热时有燃烧爆炸危险。与胺类、 醇、碱类和温水反应剧烈,能引起燃烧或 爆炸。加热或燃烧时可分解生成有毒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酸类、碱类、醇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05 TLVTN: ACGIH 0.034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叔丁胺

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叔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tert-butylamine 中文名称 2: 1,1-二甲基乙胺 英文名称 2: 1,1-dimethyleth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353 CAS No.: 75-64-9 分子式: C4H11N 分子量: 73.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胺 75- 6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胺 75- 6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叔丁胺 75- 6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对眼 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 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 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防毒物渗透 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 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 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丁胺

丁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丁胺 学品英文名称: isobutylamine 中文名称 2: 2-甲基丙胺 英文名称 2: 2-methyl propy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419 CAS No.: 78-81-9 分子式: C4H11N 分子量: 73.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丁胺 78- 8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丁胺 78- 8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丁胺 78- 8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 痛;可引起肺水肿。本品有拟交感神经作 用,心脏抑制和引起惊厥作用。口服引起 恶心、流涎。对眼有强烈刺激性,引起角 膜水肿。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 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防毒物渗透 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 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技术明书编码: 3007 CAS No.: 4098-71-9 分子式: C12H18N2O2 分子量: 222.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佛尔酮二 异氰酸酯 99.0% 4098-7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佛尔酮二 异氰酸酯 99.0% 4098-71-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佛尔酮二 异氰酸酯 99.0% 4098-7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 烈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容易自聚 ,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 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胺 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 类、醇类、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1(皮)(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二异丁基铝

氯化二异丁基铝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二异丁基铝 学品英文名称: chlorodiisobutyl aluminium 中文名称 2: 二异丁基氯化铝 英文名称 2: diisobutyl aluminium chl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2568 CAS No.: 1779-25-5 分子式: C8H8AlCl 分子量: 176.6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二异丁 基铝 1779- 2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二异丁 基铝 1779- 25-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二异丁 基铝 1779- 2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 烈的刺激作用,甚至可引起严重灼伤。对 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高浓度下可致死亡 。吸入其烟雾可发生金属铸造热。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强烈分解, 放出 易燃的烷烃气体。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 )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铝。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 氮气中操作处置。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 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 类、醇类、食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