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1643项,搜索耗时:0.0164秒。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3-丁

2,3-丁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3-丁学品英文名称: 2,3-butylene glycol 中文名称 2: 丁仲醇 英文名称 2: 2,3-butanediol 技术明书编码: 2017 CAS No.: 513-85-9 分子式: C4H10O2 分子量: 90.1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丁醇 513-8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丁醇 513-85-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3-丁醇 513-8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生产环境中,本品蒸气对人没有危险, 未见其对人有损害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 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 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 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 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2-亚甲基

2-亚甲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2-亚甲基 学品英文名称: 2-methylene succinic acid 中文名称 2: 衣康酸 英文名称 2: itacon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2905 CAS No.: 97-65-4 分子式: C5H6O4 分子量: 130.1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亚甲基丁 酸 97-65-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亚甲基丁 酸 97-65- 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2-亚甲基丁 酸 97-65- 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 粘膜有刺激性。无职业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碱类、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碱类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有特殊气味,具有吸湿性 。 熔点(℃): 167~168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3,3'-氨基丙胺

3,3'-氨基丙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3,3 '- 氨 基 丙 胺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imi no dip rop yla mi ne 中 文 名 称 2 : 3,3 '- 亚 氨 基 丙 胺 英 文 名 称 2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imi no dip rop yla mi ne 中 文 名 称 2 : 3,3 '- 亚 氨 基 丙 胺 英 文 名 称 2 : 3,3 '- dia mi no dip rop yla mi n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中 文 名 称 2 : 3,3 '- 亚 氨 基 丙 胺 英 文 名 称 2 : 3,3 '- dia mi no dip rop yla mi n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00 CA S No .: 56- 18- 8 分 子 英 文 名 称 2 : 3,3 '- dia mi no dip rop yla mi n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00 CA S No .: 56- 18- 8 分 子 式 : C6 H1 7N 3 分 子 量 : 13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00 CA S No .: 56- 18- 8 分 子 式 : C6 H1 7N 3 分 子 量 : 13 1.2 6 : 3,3 '- dia mi no dip rop yla mi n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00 CA S No .: 56- 18- 8 分 子 式 : C6 H1 7N 3 分 子 量 : 13 1.2 码 : 22 00 CA S No .: 56- 18- 8 分 子 式 : C6 H1 7N 3 分 子 量 : 13 1.2 6 式 : C6 H1 7N 3 分 子 量 : 13 1.2 6 1.2 6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3,3'-甲氧基联苯胺盐酸盐

3,3'-甲氧基联苯胺盐酸盐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3,3' - 甲 氧 基 联 苯 胺 盐 酸 盐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dim eth oxy ben zidi ne dih ydr och lori de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 甲 氧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3,3' - dim eth oxy ben zidi ne dih ydr och lori de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 甲 氧 基- 4,4' -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中 文 名 称 2 : 盐 酸- 3,3' - 甲 氧 基- 4,4' -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基- 4,4' - 氨 基 联 苯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4 6 CA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S No. : 203 25- 40- 0 分 子 式 : C1 4H 16 N2 O2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 2H CI 分 子 量 : 317 .24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4,4'-苯乙醇酸乙酯

4,4'-苯乙醇酸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4,4 '- 苯 乙 醇 酸 乙 酯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eth yl 4,4 '- dic hlo rob en zil ate 中 文 名 称 2 : 乙 酯 杀 螨 醇 英 文 名 称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eth yl 4,4 '- dic hlo rob en zil ate 中 文 名 称 2 : 乙 酯 杀 螨 醇 英 文 名 称 2 : chl oro be nzi lat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62 中 文 名 称 2 : 乙 酯 杀 螨 醇 英 文 名 称 2 : chl oro be nzi lat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62 CA S No .: 51 0- 15- 6 分 子 式 : C1 英 文 名 称 2 : chl oro be nzi lat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62 CA S No .: 51 0- 15- 6 分 子 式 : C1 6H 14 CI 2O 3 分 子 量 : 32 5.2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62 CA S No .: 51 0- 15- 6 分 子 式 : C1 6H 14 CI 2O 3 分 子 量 : 32 5.2 2 : chl oro be nzi lat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22 62 CA S No .: 51 0- 15- 6 分 子 式 : C1 6H 14 CI 2O 3 分 子 量 : 32 5.2 CA S No .: 51 0- 15- 6 分 子 式 : C1 6H 14 CI 2O 3 分 子 量 : 32 5.2 6H 14 CI 2O 3 分 子 量 : 32 5.2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4,4'-硝基苯基氨基脲

4,4'-硝基苯基氨基脲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 学 品 中 文 名 称 : 4,4 '- 硝 基 苯 基 氨 基 脲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4,4 - din itro dip he nyl car ba zid e 中 文 名 称 2 : 4,4 - 硝 基 苯 基 化 学 品 英 文 名 称 : 4,4 - din itro dip he nyl car ba zid e 中 文 名 称 2 : 4,4 - 硝 基 苯 基 卡 巴 肼 英 文 名 称 2 : p,p '- din itro dip he nyl car ba zid e 技 术 中 文 名 称 2 : 4,4 - 硝 基 苯 基 卡 巴 肼 英 文 名 称 2 : p,p '- din itro dip he nyl car ba zid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14 63 CA S No .: 英 文 名 称 2 : p,p '- din itro dip he nyl car ba zid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14 63 CA S No .: 分 子 式 : C1 3H 12 N6 O5 分 子 量 : 33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14 63 CA S No .: 分 子 式 : C1 3H 12 N6 O5 分 子 量 : 33 2.2 3 卡 巴 肼 英 文 名 称 2 : p,p '- din itro dip he nyl car ba zid e 技 术 说 明 书 编 码 : 14 63 CA S No .: 分 子 式 : C1 3H 12 N6 说 明 书 编 码 : 14 63 CA S No .: 分 子 式 : C1 3H 12 N6 O5 分 子 量 : 33 2.2 3 分 子 式 : C1 3H 12 N6 O5 分 子 量 : 33 2.2 3 2.2 3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丁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丁学品英文名称: 1,3-butadiyne 中文名称 2: 乙炔 英文名称 2: diacetylene 技术明书编码: 1581 CAS No.: 460-12-8 分子式: C4H2 分子量: 50.06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炔 460- 1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炔 460- 1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炔 460- 12-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不饱和脂肪烃类,具有单纯窒息和 弱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是非常活泼的物质, 容易产生聚合。与空气 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极易燃烧爆炸。在 2 -20kPa 大气压下可发 生爆炸性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 沫、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作业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 无危险,就地燃烧,同时喷雾状水使周围 冷却,以防其它可燃物着火。或用管路导 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化学活性很高,纯品一般不作为商品出售 或贮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 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 熔点(℃): -36 沸点(℃): 10.3 相对密度(水=1): 0.7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丁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丁学品英文名称: butanedinitrile 中文名称 2: 1,2-氰基乙烷 英文名称 2: 1,2-dicyanoethane 技术明书编码: 735 CAS No.: 110-61-2 分子式: C4H4N2 分子量: 80.09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腈 110- 61-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腈 110- 61-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腈 110- 61-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动物实验小剂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 奋,大剂量引起抑制,致死剂量引起抽搐 、窒息。在大鼠和兔体内本品约有 60%转 化为氰化物。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 5% 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能燃烧。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 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灭火。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 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 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 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 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NIOSH 20mg[RCN]/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 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 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学品英文名称: succinic acid 中文名称 2: 琥珀酸 英文名称 2: amber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767 CAS No.: 110-15-6 分子式: C4H6O4 分子量: 118.09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99.0% 110-1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99.0% 110-1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99.0% 110-1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大剂量口服可引起呕吐和腹泻。对眼睛、 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工业上 使用时,未见职业性损害的报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 放出刺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 、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99.0%;硫酸盐≤0.02%;重金属 ≤0.002%;铁≤ 0.002%;灰分≤ 0.1%。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白色、无嗅而具有酸味的固体。 熔点(℃): 185 沸点(℃): 235(分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丁醇单乙基醚

醇单乙基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丁醇单乙基醚 学品英文名称: but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技术明书编码: 1685 CAS No.: 分子式: C6H14O2 分子量: 118.17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醇单乙 基醚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醇单乙 基醚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醇单乙 基醚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引起动物嗜睡,出现刺激症状,可引起肺 、肝、肾损害。液体滴入兔眼内,引起眼 损害。 未见职业性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 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 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 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定期体检。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具轻微醚气味。 熔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丙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丙学品英文名称: propanedioic acid 中文名称 2: 缩苹果酸 英文名称 2: carboxyacet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783 CAS No.: 141-82-2 分子式: C3H4O4 分子量: 104.06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酸 ≥98.5% 141-8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酸 ≥98.5% 141-82-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酸 ≥98.5% 141-8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高浓度时有损害作用。接触后可 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 呕吐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 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 , 放出刺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丙酸铊

酸铊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丙酸铊 学品英文名称: thalium(Ⅰ)malonate 中文名称 2: 丙酸亚铊 英文名称 2: thallous malonate 技术明书编码: 2113 CAS No.: 2757-18-8 分子式: C3H2O4・2TI 分子量: 510.79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酸铊 2757-1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酸铊 2757-18-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酸铊 2757-18-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剧毒。粉尘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 中毒后可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可经皮 吸收。对神经系统、心、肾有损害,脱发 是铊中毒的特征表现。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碘化钾 60mL 灌胃。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氧化铊。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 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 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 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1(T1)(mg/m3)(皮)(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1mg(T1)/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结晶,在空气中易潮解。 熔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学品英文名称: ethanedioic acid 中文名称 2: 草酸 英文名称 2: oxal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180 CAS No.: 144-62-7 分子式: C2H2O4 分子量: 90.04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 144- 6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 144- 62-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 144- 6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其粉尘或 浓溶液可导致皮肤、眼或粘膜的严重损害 。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胃肠道反 应、虚脱、抽搐、休克而引起死亡,肾脏 发生明显损害,甚至发生尿毒症。可在体 内与钙离子结合而发生低血钙。长期吸入 蒸气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呕吐, 鼻粘膜溃疡,尿中出现蛋白,贫血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尽快用清水或清水加乳酸钙、葡萄糖酸钙 或石灰水洗胃。再用葡萄糖 40g 灌入胃内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加热分解产生毒性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 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 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 、碱金属、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1mg/m3; ACGIH 1mg/m3 TLVWN: ACGIH 2mg/m3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甲酯

甲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甲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methyl ethanedioate 中文名称 2: 草酸甲酯 英文名称 2: methyl oxalate 技术明书编码: 872 CAS No.: 559-90-2 分子式: C4H6O4 分子量: 118.1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甲 酯 559-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甲 酯 559-90-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甲 酯 559-9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 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 致死。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 、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加热分解产生毒性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 器,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 类、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 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 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单斜结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烷基硫代磷酸锌

烷基硫代磷酸锌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烷基硫代磷酸锌 学品英文名称: zinc dialkyl dithiophosphate 中文名称 2: T202 技术明书编码: 1297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烷基硫 代磷酸锌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烷基硫 代磷酸锌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烷基硫 代磷酸锌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症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似,但 少见。 慢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 神经衰弱综合征。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磷、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硫化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 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 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熔点(℃): <-1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05-1.1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硫化

硫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硫化学品英文名称: dibenzyl disulfide 中文名称 2: 苄基硫 英文名称 2: benzyl disulfide 技术明书编码: 1302 CAS No.: 150-60-7 分子式: C14H14S2 分子量: 246.38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苄 150-6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苄 150-60-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硫化苄 150-60-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接触者有恶心、乏力、食欲下降,可以恢 复。目前,未见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氧化碳、 泡沫、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粉色固体。 熔点(℃): 70-72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十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十学品英文名称: dodecanoic acid 中文名称 2: 月桂酸 英文名称 2: laur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2765 CAS No.: 143-07-7 分子式: C12H24O2 分子量: 200.36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十酸 143- 07-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十酸 143- 07-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十酸 143- 07-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大量口服引起胃肠不适。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 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 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碱类、氧化剂、还原剂接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碱类 、氧化剂、还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针状结晶或粉末。有月桂油香。 熔点(℃): 44~46 沸点(℃): 225(13.3kPa) 相对密度(水=1): 0.88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壬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壬学品英文名称: azelaic acid 中文名称 2: 杜鹃花酸 英文名称 2: Anch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785 CAS No.: 123-99-9 分子式: C9H16O4 分子量: 188.2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壬酸 123- 99-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壬酸 123- 99-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壬酸 123- 9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吸入或摄入对身体有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 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 , 放出刺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晶体或结晶粉末。 熔点(℃): 106.5 沸点(℃): 286.5(13.3kPa) 相对密度(水=1): 1.03(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5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富马酸乙酯

富马酸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富马酸乙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 fumarate 中文名称 2: 反丁烯乙酯 英文名称 2: ethyl fumarate 技术明书编码: 2356 CAS No.: 623-91-6 分子式: C8H12O4 分子量: 172.2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富马酸乙 酯 623-9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富马酸乙 酯 623-9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富马酸乙 酯 623-9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会中毒。对眼睛、 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 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氧 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若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 净、有盖的容器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 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还原剂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严禁 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还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苯甲酯

对苯甲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苯甲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methyl terephthalate 中文名称 2: 1,4-苯甲酸甲酯 英文名称 2: dimethyl p-phthalate 技术明书编码: 1878 CAS No.: 120-61-6 分子式: C10H10O4 分子量: 194.19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苯 甲酯 120- 6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苯 甲酯 120- 6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苯 甲酯 120- 6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的刺激作用阈浓度为 0.2mg/m3。接 触者可引起植物-血管张力障碍,胃肠道 方面的损伤,心前区痛,皮肤瘙痒。还可 引起贫血、中性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 多等。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 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1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斜方形结晶。 熔点(℃): 140 沸点(℃): 284 相对密度(水=1): 1.04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己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己学品英文名称: hexanedioic acid 中文名称 2: 肥酸 技术明书编码: 1784 CAS No.: 42331-63-5 分子式: C6H10O4 分子量: 146.14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酸 ≥98.8% 42331-63-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酸 ≥98.8% 42331-63-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己酸 ≥98.8% 42331-63-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目前,在工业使用中未见职业性损害 的报告。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 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 , 放出刺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9.8%;铁≤1.0ppm;硝酸 ≤10.0ppm。 外观与性状: 白色固体粉末, 能升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戊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戊学品英文名称: glutaric acid 英文名称 2: pentandi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1766 CAS No.: 110-94-1 分子式: C5H8O4 分子量: 132.11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酸 ≥99.0% 110-9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酸 ≥99.0% 110-94-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戊酸 ≥99.0% 110-9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本品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 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 放出刺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 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99.0%;水中不溶物≤0.01%;灼烧 残渣≤ 0.1%。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固体。 熔点(℃): 95-98 沸点(℃): 200(2.67kPa)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棕榈酸乙酯

棕榈酸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棕榈酸乙酯 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palmitate 中文名称 2: 十六烷酸乙酯 英文名称 2: ethyl cetylate 技术明书编码: 1852 CAS No.: 628-97-7 分子式: C18H36O2 分子量: 284.47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棕榈酸乙酯 628-97-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棕榈酸乙酯 628-97-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棕榈酸乙酯 628-97-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工业生产中未发生不良作用,未查见职业 中毒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 :泡沫、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 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 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针状结晶。 熔点(℃): 24 沸点(℃): 191(1.33kPa) 相对密度(水=1): 0.86(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1.33(185℃))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过氧化碳酸乙酯

过氧化碳酸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过氧化碳酸乙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 peroxydicarbonate 中文名称 2: 过氧化乙基碳酸酯 英文名称 2: diethyl peroxydiformate 技术明书编码: 2380 CAS No.: 14666-78-5 分子式: C6H10O6 分子量: 178.14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碳 酸乙酯 14666-7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碳 酸乙酯 14666-78-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碳 酸乙酯 14666-7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和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受热分解 释出有腐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具爆炸性,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常温下能急剧分解,引起燃烧 爆炸。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 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氧化碳 、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 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 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烟雾。避免 与还原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通风、低温的库房内。工业纯品控 制在 -20℃以下。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 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酸 类、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 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0-1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顺丁烯酸酐

顺丁烯酸酐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顺丁烯酸酐 学品英文名称: cis-butenedioic anhydride 中文名称 2: 马来酸酐 英文名称 2: maleic anhydride 技术明书编码: 1255 CAS No.: 108-31-6 分子式: C4H2O3 分子量: 98.06 第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顺丁烯酸 酐 108-3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顺丁烯酸 酐 108-3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顺丁烯酸 酐 108-3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粉尘和蒸气具有刺激性。吸入后可引 起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可伴有腹痛。 眼和皮肤直接接触有明显刺激作用,并引 起灼伤。 慢性影响:慢性结膜炎,鼻粘膜 溃疡和炎症。有致敏性,可引起皮疹和哮 喘。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 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酸碱工作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 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 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 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 OSHA 0.25ppm,1mg/m3; ACGIH 0.25ppm,1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1-08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