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选项

大约有8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8025项,搜索耗时:0.0132秒。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N-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N-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isopropyl phenyl carbamate 中文名称 2: 苯胺灵 英文名称 2: carbanilic acid,isopropyl ester 技术明书编码: 2100 CAS No.: 122-42-9 分子式: C10H13NO2 分子量: 179.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氨基 甲酸异丙酯 122-4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氨基 甲酸异丙酯 122-42-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苯基氨基 甲酸异丙酯 122-4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人的 LDL0 为 714mg/kg。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丁酸丙酯

丁酸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丁酸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n-propyl butyrate 技术明书编码: 266 CAS No.: 105-66-8 分子式: C7H14O2 分子量: 130.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丙酯 105-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丙酯 105-66-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丙酯 105-66-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在工业生产中未发现对人的危害。给动物 致死量时发生皮毛粗糙、共济失调、气急 、呼吸困难、抽搐和体温降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 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 器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碱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 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导管式防毒 面具。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丁酸烯丙酯

丁酸烯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丁酸烯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allyl butyrate 英文名称 2: butyric acid allyl ester 技术明书编码: 1106 CAS No.: 2051-78-7 分子式: C7H12O2 分子量: 128.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烯丙酯 2051-7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烯丙酯 2051-7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丁酸烯丙酯 2051-7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 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充装 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丙基铝

三丙基铝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丙基铝 学品英文名称: tripropyl aluminium 中文名称 2: 三丙铝 英文名称 2: aluminium tripropyl 技术明书编码: 2687 CAS No.: 1102-67-0 分子式: C9H21AI 分子量: 156.2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丙基铝 1102-6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丙基铝 1102-6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丙基铝 1102-67-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 作用。吸入其蒸气,可引起类似金属烟尘 热的表现。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强烈分解, 放出 易燃的烷烃气体。遇氧化剂、酸、碱、胺 类、卤代烃、醇发生剧烈反应。加热分解 产生易燃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铝。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 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 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 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醇类接 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 类、醇类、食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2mg(Al)/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triallyl cyanurate 中文名称 2: 2,4,6-三(烯丙氧基)均三嗪 英文名称 2: 2,4,6-tris(allyloxy)triazine 技术明书编码: 2711 CAS No.: 101-37-1 分子式: C12H15N3O3 分子量: 249.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聚氰酸三 烯丙酯 101- 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聚氰酸三 烯丙酯 101- 37-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聚氰酸三 烯丙酯 101- 3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吸入有害。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 系统。当接触酸或酸雾以及受高热时能分 解释出有毒的氰化物、氮氧化物气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 气体。受热分解释出高毒烟雾。容易自聚 ,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物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 附或吸收。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 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 氧化剂、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酸丙酯

乙酸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propyl acetate 中文名称 2: 醋酸正丙酯 英文名称 2: acetic acid-n-propyl ester 技术明书编码: 402 CAS No.: 109-60-4 分子式: C5H10O2 分子量: 102.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丙酯 109-60-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丙酯 109-60-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丙酯 109-6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 浓度时,感恶心、眼部灼热感、胸闷、疲 乏无力,并可引起麻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 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300 前苏联 MAC(mg/m3): 200 TLVTN: OSHA 200ppm,835mg/m3; ACGIH 200ppm,835mg/m3 TLVWN: ACGIH 250ppm,1040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8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酸异丙酯

乙酸异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异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isopropyl acetate 技术明书编码: 406 CAS No.: 108-21-4 分子式: C5H10O2 分子量: 102.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异丙酯 108-2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异丙酯 108-21-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异丙酯 108-21-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高浓度蒸气 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麻醉作 用。蒸气和雾对眼有刺激性,液体可致角 膜损害。大量口服引起恶心、呕吐。短时 接触对皮肤无刺激,长期接触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 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 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 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00 TLVTN: OSHA 250ppm,1040mg/m3; ACGIH 250ppm,1040mg/m3 TLVWN: ACGIH 310ppm,1290mg/m3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酸烯丙酯

乙酸烯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烯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allyl acetate 中文名称 2: 醋酸烯丙酯 英文名称 2: 2-propenyl ethanoate 技术明书编码: 1077 CAS No.: 591-87-7 分子式: C5H8O2 分子量: 100.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烯丙酯 591-87-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烯丙酯 591-87-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烯丙酯 591-87-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对眼、鼻、喉、支气管有刺激性 ,吸入后引起鼻出血、声嘶、咳嗽、胸部 紧束感。高浓度吸入可发生肺水肿,出现 严重的呼吸困难。对皮肤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过氧化物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 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过氧化物、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硝酸丙酯

亚硝酸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propyl nitrite 英文名称 2: n-propyl nitrite 技术明书编码: 389 CAS No.: 543-67-9 分子式: C3H7NO2 分子量: 89.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丙酯 543-6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丙酯 543-6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丙酯 543-67-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亚硝酸酯类,亚硝酸酯类的主要作 用是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及心动过 速。大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 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 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 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磷酸三异丙酯

亚磷酸三异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磷酸三异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triisopropyl phosphite 技术明书编码: 1893 CAS No.: 116-17-6 分子式: C9H21O3P 分子量: 208.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异 丙酯 116- 1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异 丙酯 116- 1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异 丙酯 116- 1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其蒸气和雾对眼 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 磷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四硼酸

硼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四硼酸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orate 中文名称 2: 硼砂 英文名称 2: sodium tetraborate 技术明书编码: 1334 CAS No.: 1330-43-4 分子式: Na2B4O7 分子量: 201.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硼酸钠 1330-4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硼酸钠 1330-43-4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硼酸钠 1330-4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生产中可引起结膜炎、喉炎、气管炎及皮 炎。接触硼砂的工人有脱发的病例。误服 后以胃肠道刺激症状为主,恶心、呕吐、 腹泻等,伴有头痛、烦躁不安,继之可发 生脱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 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 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 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1mg/m3(无水及五水化合物)5mg/m3(十水 化合物)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臭、无色、半透明、味咸的晶体或白色 晶状粉末。 熔点(℃): 741 沸点(℃): 1575(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3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propyl p-hydroxybenzoate 技术明书编码: 1624 CAS No.: 94-13-3 分子式: C10H12O3 分子量: 18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丙酯 94- 1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丙酯 94- 13-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羟基苯甲 酸丙酯 94- 13-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粘膜和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95-98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7 KB 时间:2025-09-2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庚酸烯丙酯

庚酸烯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庚酸烯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2-propenyl heptanoate 英文名称 2: allyl heptoate 技术明书编码: 2364 CAS No.: 142-19-8 分子式: C10H18O2 分子量: 170.2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庚酸烯丙酯 142-1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庚酸烯丙酯 142-1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庚酸烯丙酯 142-1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属低毒类。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未见 中毒的报道。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容易自聚 ,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 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防 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 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严禁 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异硫氰酸烯丙酯

异硫氰酸烯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异硫氰酸烯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allyl isothiocyanate 中文名称 2: 人造芥子油 英文名称 2: allyl mustard oil 技术明书编码: 879 CAS No.: 1957-6-7 分子式: C4H5NS 分子量: 99.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烯 丙酯 57-06-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烯 丙酯 57-06- 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硫氰酸烯 丙酯 57-06- 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鼻炎、咽喉 炎、支气管炎等。可有眼刺激症状,引起 结膜角膜炎。皮肤接触引起灼热、疼痛、 发红。作用较长时间可出现水疱。对皮肤 有致敏作用,可引起皮肤湿疹。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 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氧化硫。 灭火方法: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用水灭火无效,但 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 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 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 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2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硼酸

硼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硼酸 学品英文名称: fluoroboric acid 中文名称 2: 硼氟酸 英文名称 2: borofluor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939 CAS No.: 16872-11-0 分子式: HBF4 分子量: 87.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 20.0% 16872-1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 20.0% 16872-1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 20.0% 16872-1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 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 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 、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 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 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 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氟化物气体。能腐蚀大多数金属及有机 组织。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氧化硼。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 剂: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 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 、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 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2.5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 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 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硼酸

硼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硼酸学品英文名称: lead fluoroborate 中文名称 2: 氟硼酸铅溶液(含量>28%) 英文名称 2: lead fluoborate,solution (containing>28%) 技术明书编码: 2344 CAS No.: 13814-96-5 分子式: Pb(BF4)2 分子量: 380.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铅 >28% 13814-9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铅 >28% 13814-96-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铅 >28% 13814-96-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粘膜和皮肤有刺激及腐蚀性,可 致眼和皮肤灼伤。在体内影响多种酶的活 性及糖代谢,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及氟骨症 。长期接触可致铅中毒。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具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铅、氟化氢、氧化硼。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 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 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 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 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 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 产生烟雾。避免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5(尘)(mg/m3),0.03(烟)(mg/m3) 前苏联 MAC(mg/m3): 0.01/0.005(Pb)(mg/m3) TLVTN: 0.15mg(Pb)/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硼酸

硼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硼酸学品英文名称: cadmium fluoroborate 英文名称 2: cadmium fluoborate 技术明书编码: 2345 CAS No.: 14486-19-2 分子式: Cd(BF4)2 分子量: 286.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镉 14486-19-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镉 14486-19-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镉 14486-1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误服或吸入粉尘会中毒。刺激皮肤。吸入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和肺水肿;误服出 现急性胃肠炎。慢性影响可损害肾、肺, 影响钙、磷代谢,发生氟骨症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为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镉、氟化氢、氧化硼、氧化镉。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 、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 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5(尘)(mg/m3) 前苏联 MAC(mg/m3): 0.05/0.01 TLVTN: 0.05mg(Cd)/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氟试剂-镧盐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易潮解。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2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甲酸(正)丙酯

氯甲酸(正)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甲酸(正)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propyl chloroformate 技术明书编码: 805 CAS No.: 109-61-5 分子式: C4H7ClO2 分子量: 122.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正) 丙酯 109- 6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正) 丙酯 109- 61-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甲酸(正) 丙酯 109- 61-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 激作用。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致 死。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可致皮肤 和眼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遇水或受热会 反应放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白色氯化 氢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 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 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 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醇类、胺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 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酸类、碱类、 醇类、胺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 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甲酸正丙酯

甲酸正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甲酸正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n-propyl formate 中文名称 2: 蚁酸正丙酯 英文名称 2: propyl methanoate 技术明书编码: 324 CAS No.: 110-74-7 分子式: C4H8O2 分子量: 88.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正丙酯 110-7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正丙酯 110-7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正丙酯 110-74-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服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性。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 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 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不燃性分散 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卤素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卤素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0-0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硝酸异丙酯

硝酸异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异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isopropyl nitrate 技术明书编码: 382 CAS No.: 1712-64-7 分子式: C3H7NO3 分子量: 105.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异丙酯 1712-6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异丙酯 1712-64-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异丙酯 1712-64-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蒸气或雾对眼睛、 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具有强氧化性。遇明火、高热会引 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 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 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活性金属粉 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避免碰撞、 翻倒,防止包装破损洒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通风、低温的库房内。远离火种、 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酸类 、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 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0-0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马来酸二正丙酯

马来酸二正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马来酸二正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n-propyl maleate 中文名称 2: 顺丁烯二酸二丙酯 英文名称 2: dipropyl maleate 技术明书编码: 1867 CAS No.: 分子式: C10H16O4 分子量: 200.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马来酸二正 丙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马来酸二正 丙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马来酸二正 丙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目前,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0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isopropyl peroxydicarbonate 技术明书编码: 1140 CAS No.: 105-64-6 分子式: C8H14O6 分子量: 20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异丙酯 105-64-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异丙酯 105-64-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异丙酯 105-64-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对眼有强烈刺激性。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强氧化剂。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会爆 炸。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 易分解发生爆炸。与易燃物、有机物、还 原剂、促进剂、酸类接触发生强烈反应而 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接 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必须用二甲苯等稀释后于 -10℃冰箱中储存 。或用透气容器在 -10℃处储存。储存于阴 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 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0-0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甲酸异丙酯

甲酸异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甲酸异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isopropyl formate 中文名称 2: 蚁酸异丙酯 英文名称 2: isopropyl methanoate 技术明书编码: 2466 CAS No.: 625-55-8 分子式: C4H8O2 分子量: 88.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异丙酯 625-5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异丙酯 625-55-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异丙酯 625-5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其蒸气与液体能严重刺激眼、鼻和呼吸系 统,高浓度蒸气对神经系统有损害作用, 受热分解放出具腐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 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 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 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 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 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 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 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容器与传送 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 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学品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10-0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硼酸丙酯

硼酸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硼酸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tripropyl borate 中文名称 2: 硼酸丙酯 英文名称 2: n-propyl borate 技术明书编码: 1409 CAS No.: 688-71-1 分子式: C9H21BO3 分子量: 188.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硼酸丙酯 688-7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硼酸丙酯 688-7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硼酸丙酯 688-7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有害。有刺激 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硼。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有类似丙醇的气味。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10-0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 学品英文名称: di-n-propyl peroxydicarbonate 英文名称 2: n-propyl percarbonate 技术明书编码: 2381 CAS No.: 16066-38-9 分子式: C8H14O6 分子量: 206.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正丙酯 95% 16066- 3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正丙酯 95% 16066- 3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碳 酸二正丙酯 95% 16066- 3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引起中毒。 本品属低毒类,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的烟雾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具爆炸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常温下能急剧分解,引起燃烧 爆炸。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 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 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 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 业。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烟雾。 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通风、低温的库房内。工业纯品控 制在 -20℃以下。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 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酸 类、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0-10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