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选项

大约有8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8059项,搜索耗时:0.0041秒。

危险学品安全应急指引卡(技术手册)

危险学品安全技术手册 编号 名称 分子式 危险类别 等级/规格 GJ-HF-MSDS-001 氨 NH3 毒害 GJ-HF-MSDS-002 盐酸 HCl 强腐蚀性 GJ-HF-MSDS-003 硫酸 H2SO4 强腐蚀性 GJ-HF-MSDS-004 磷酸 H3PO4 强腐蚀性 GJ-HF-MSDS-005 高锰酸钾 KMnO4 强氧化性 GJ-HF-MSDS-006 次氯酸钙 CaClO 具氧化性具腐蚀性 GJ-HF-MSDS-007 次氯酸钠 NaCLO 腐蚀性 GJ-HF-MSDS-008 苛性钠 NaOH 强腐蚀性 GJ-HF-MSDS-009 硝酸 HNO3 强腐蚀性 GJ-HF-MSDS-010 二氧化碳 CO2 窒息 GJ-HF-MSDS-011 无水乙醇 C2H6O 易燃易爆,有害 GJ-HF-MSDS-012 汽油 ------- 易燃易爆 GJ-HF-MSDS-013 柴油 ------- 易燃 GJ-HF-MSDS-014 氯化钡 BaCl2 毒害性 GJ-HF-MSDS-015 乙炔 C2H2 易燃 GJ-HF-MSDS-016 氮气 N2 不燃惰性气体 GJ-HF-MSDS-017 氯甲烷 CHCl3 腐蚀性、毒性物质 GJ-HF-MSDS-018 硝酸 AgNO3 具氧化性,高毒 GJ-HF-MSDS-019 冰醋酸 C2H4O2 酸性腐蚀品 GJ-HF-MSDS-020 测氯试剂 ------- 刺激性 GJ-HF-MSDS-021 重铬酸钾 K2Cr5O7 毒害、强氧化性、强腐蚀性 分析纯 GJ-HF-MSDS-022 HACH 铁试剂 ------- 剧毒品 GJ-HF-MSDS-023 氯化钠 NaCl 无 GJ-HF-MSDS-024 助洗剂 -------- 腐蚀性 GJ-HF-MSDS-025 亚硫酸氢钠 NaHSO3 具腐蚀性,毒害 GJ-HF-MSDS-026 硫酸亚铁 FeSO4 腐蚀性 GJ-HF-MSDS-027 链条润滑剂 -------- 刺激性 GJ-HF-MSDS-028 Luboklar XT 链条润滑剂 -------- 刺激性 GJ-HF-MSDS-029 打码机墨水 -------- 易燃 GJ-HF-MSDS-030 打码机溶剂 -------- 易燃 GJ-HF-MSDS-031 油漆类 ------- 易燃 GJ-HF-MSDS-0 苯 GJ-HF-MSDS-0 硫酸汞 GJ-HF-MSDS-0 碘酸钾 GJ-HF-MSDS-0 稀释剂 GJ-HF-MSDS-0 清洁剂 GJ-HF-MSDS-0 柠檬酸 GJ-HF-MSDS-0 迭氮化钠 GJ-HF-MSDS-0 刹车油 GJ-HF-MSDS-0 二氯甲烷 GJ-HF-MSDS-0 邻联甲苯胺 GJ-HF-MSDS-0 异丙醇(无水)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36 MB 时间:2025-08-11 价格:¥5.00

5.危险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手册

1 危险学品安全手册 (最新版) 专版 2 危险学品 MSDS 手册 目 录 1 . 酒 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2.异丙醇……………………………………………………………………………….6 3.硫酸………………………………………………………………………….……13 4.盐酸………………………………………………………………………………17 5.浓硫酸……………………………………………………………… …………24 6.甲醛 …………………………………………………………. ……… …. …. ……. 30 7.高锰酸钾 …………………………………………………………… ……….. ….….. 35 8.次氯酸钠 ………………………………………………………………………. ……. 41 9.二甲苯…………………………………………………………………………45 1 0 . 邻 菲 罗 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11.硫酸汞………………………………………………….…………………53 12. 硫酸亚铁……………………………………………………………………….58 13.硫酸亚铁铵………………….……………………………………….……….63 14. 硫酸………………………………………………………………….…………67 1 5 . 片 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16. 液碱………………………………………………………………………76 17.氢氧化钠.……………………………………………………………………79 18.乙二醛……………………………………………………………………………83 19.重铬酸钾………………………………………………………………………………88 20.过氧乙酸………………………………………………………………………………92 21.冰乙酸………………………………………………………………………………96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31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一氮化

氮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一氮化学品英文名称: lithium nitride 中文名称 2: 氮化技术明书编码: 2949 CAS No.: 26134-62-3 分子式: Li3N 分子量: 34.8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氮化锂 26134-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氮化锂 26134-6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一氮化锂 26134-62-3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遇水或潮气产生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氨毒 气。对眼睛、粘膜和呼吸系统有腐蚀性和 毒性。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 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出有 毒和易燃的气体。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 反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 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锂。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 棉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用洁净 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 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食 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 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胶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氟化氮

氟化氮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氟化氮 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trifluoride 英文名称 2: nitrogen fluoride 技术明书编码: 67 CAS No.: 7783-54-2 分子式: NF3 分子量: 70.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氮 7783-5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氮 7783-54-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化氮 7783-54-2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尚未见职业性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 物等接触能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 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 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 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 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 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 碰撞、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易(可)燃 物、还原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0ppm,29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带霉味的气体。 熔点(℃): -208.5 沸点(℃): -129 相对密度(水=1): 1.89(沸点,液体)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氧化二氮

氧化二氮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二氮 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trioxide 中文名称 2: 亚硝酐 英文名称 2: nitrous anhydride 技术明书编码: 73 CAS No.: 分子式: N2O3 分子量: 76.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二氮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 轻微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 、干咳等。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 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 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 嗽、咯泡沫痰、紫绀等。可并发气胸及纵 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 发性阻塞性细气支气管炎。 慢性影响:主 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 症。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 酸蚀症。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品不燃烧, 但有强氧化性, 遇有机物可引 起燃烧。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 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 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m,大泄 漏时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 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 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 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密闭型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 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 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 瓶碰撞、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通风、低温的库房内。远离火种、 热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NO2](mg/m3)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氮化

氮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氮化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azide 中文名称 2: 迭氮 技术明书编码: 1373 CAS No.: 13863-88-2 分子式: AgN3 分子量: 149.8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化 13863-8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化 13863-8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化 13863-88-2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热解时,放出有毒的 NOx 烟雾,对眼睛、 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甚至发生肺水肿。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 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 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卤素、金属 氧化物、硫化物接触。禁止震动、撞击和 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卤素、金属氧化物、硫化物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01mg/m3(Ag)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 对光敏感。 熔点(℃): 251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5.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异氰尿酸

氯异氰尿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异氰尿酸 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 中文名称 2: 氯(均)酮 英文名称 2: symclosene 技术明书编码: 2728 CAS No.: 87-90-1 分子式: C3CI3N3O3 分子量: 232.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异氰尿 酸 87-9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异氰尿 酸 87-90-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异氰尿 酸 87-90-1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粉末能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 统。受热或遇水能产生含氯或其他毒气浓 厚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 燃烧。遇氨、铵盐、尿素等含氮化合物及 水生成易爆炸的氯化氮。受高热分解产 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 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 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还原剂、碱类等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炔

乙炔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炔 学品英文名称: acetylene 中文名称 2: 电石气 技术明书编码: 97 CAS No.: 74-86-2 分子式: C2H2 分子量: 26.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97.5 % 74-8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97.5 % 74-86-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97.5 % 74-86-2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 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 20%浓度时,出 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 、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 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 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 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 ,应予以注意。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 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汞 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 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 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 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 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 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 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 ,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 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 中, 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炔

乙炔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炔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acetylide 技术明书编码: 1372 CAS No.: 13092-75-6 分子式: Ag2C2 分子量: 239.7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13092-7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13092-7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炔 13092-75-6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乙炔分解时,放出刺激性的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 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大量 水灭火。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 量泄漏,用水润湿或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 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 氧化剂接触。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爆炸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9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氯(均)

二氯(均)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氯(均)学品英文名称: dichloroisocyanuric acid 中文名称 2: 二氯异氰尿酸 英文名称 2: dichloro-s-triazinetrione 技术明书编码: 2268 CAS No.: 2782-57-2 分子式: C3HCI2N3O3 分子量: 198.9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均)酮 2782-5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均)酮 2782-57-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均)酮 2782-57-2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粉尘能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遇热释放出氯气和 一氧化碳。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 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 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 反应。与含氮化合物(如氨、尿素等)反 应生成易爆炸的氯化氮。受热或遇潮易 分解释出剧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物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燥 的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覆盖。用洁 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 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氨、铵盐、尿 素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氨 、铵盐、尿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氯异氰尿酸钠

二氯异氰尿酸钠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氯异氰尿酸钠 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 英文名称 2: dichloroisocyanuric acid,sodium salt 技术明书编码: 2276 CAS No.: 2893-78-9 分子式: C3CI2N3O3・Na 分子量: 219.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异氰尿 酸钠 2893- 7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异氰尿 酸钠 2893- 78-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氯异氰尿 酸钠 2893- 78-9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粉尘对鼻、喉有刺激性。高浓度吸入引起 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和喘息。极高浓度 吸入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对眼和皮 肤有刺激性。口服灼伤消化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 燃烧。与含氮化合物(如氨、尿素等)反 应生成易爆炸的氯化氮。受热或遇潮易 分解释出剧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氧化钠。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燥 的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覆盖。用洁 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 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铵盐、含氮化 物、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 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铵 盐、含氮化物、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2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二硝基重氮酚

二硝基重氮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二硝基重氮酚 学品英文名称: diazodinitrophenol 中文名称 2: 重氮二硝基苯酚 英文名称 2: dinol 技术明书编码: 12 CAS No.: 87-31-0 分子式: C6H2N4O5 分子量: 21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硝基重氮 酚 87-3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硝基重氮 酚 87-31-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硝基重氮 酚 87-31-0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未见毒理学资料。同时接触环次甲基 硝基胺(黑索金)粉尘的工人,有消化系统 和造血系统障碍的表现。皮肤接触可发生 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干燥时,即使数量很少,如接触火焰、火 花或受到震动、撞击、摩擦亦会引起分解 爆炸。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低于雷汞 、叠氮化铅。火焰感度较敏感,与雷汞近 似。含水 40%以上时安定性较好。该物质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水。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 震动、撞击和摩擦。小量泄漏:使用无火 花工具收入塑料桶内。运至空旷处引爆。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然后收集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紧 袖工作服,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禁止震动、 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 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 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工作完毕,淋浴更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五氧化二氮

五氧化二氮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五氧化二氮 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pentoxide 技术明书编码: 1029 CAS No.: 分子式: N2O5 分子量: 10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氧化二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氧化二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氧化二氮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氮氧化物中毒时,有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 及头痛、头晕、无力、心悸、恶心等。中 度和重度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紧迫感、泡沫痰,可因肺水肿而引起死亡 。 慢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 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 氮烟气。受高热、撞击或与易燃物、有机 物接触,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 上风向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灭 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 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 击和摩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10℃,相对湿 度不超过 7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 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5[NO2]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柱状结晶,极易潮解。 熔点(℃): 30 沸点(℃): 47(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6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4℃)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 KB 时间:2025-09-23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氮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氮 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中文名称 2: 氮气 技术明书编码: 33 CAS No.: 7727-37-9 分子式: N2 分子量: 28.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 ≥99.5% 7727-3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 ≥99.5% 7727-3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氮 ≥99.5% 7727-37-9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 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 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 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 、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 ,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 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 亡。 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 ;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 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 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术。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气。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 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 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 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 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 气浓度低于 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 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高纯氮≥99.999%; 工业级 一级≥99.5 %; 二级≥98.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 -209.8 沸点(℃): -195.6 相对密度(水=1): 0.81(-1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97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29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化氮

氯化氮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氮 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chloride 中文名称 2: 氯化氮 英文名称 2: trichlorine nitride 技术明书编码: 1578 CAS No.: 10025-85-1 分子式: NCl3 分子量: 120.3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氮 10025-85-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氮 10025-85-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氮 10025-85-1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人接触本品较高浓度,可发生粘膜充血、 声哑、呼吸道刺激甚至窒息,恢复过程较 慢。经口食入有高度毒性。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爆炸性,高毒,具强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 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 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须远离 以防炸伤。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 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 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 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 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易燃、可燃 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 还原剂、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 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氯酸

氯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氯酸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chlorate 英文名称 2: argentous chlorate 技术明书编码: 2602 CAS No.: 7783-92-8 分子式: AgCIO3 分子量: 191.3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 7783-9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 7783-92-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 7783-92-8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皮肤和粘膜刺激性强。高温下,能释出 有毒的烟雾,吸入会中毒。长期接 触可能 引起全身质沉着症:皮肤及眼结膜(或 角膜)色素沉着,慢性支气管炎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铵盐、可燃物、还原剂、金 属粉末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 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酸接触 容易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氯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 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覆盖。用洁净的铲子 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 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 酸类、铵盐、活性金属粉末、硫、磷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 剂、酸类、易(可)燃物、铵盐、活性金 属粉末、硫、磷、食用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0.01mg(A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3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化

氰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822 CAS No.: 506-64-9 分子式: AgCN 分子量: 133.8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06- 6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06- 64-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 506- 64-9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可产生氰化物气体, 吸入后引起氰化物中毒,出现头痛、乏力 、呼吸困难、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抽搐、 昏迷,甚至死亡。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本品可出现全身性质沉着症, 眼、鼻、喉、口腔、内脏器官和皮肤均可 发生质沉着。全身皮肤可呈灰黑色或浅 石板色。高浓度反复接触可致肾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 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 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 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 的氰化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 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 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 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 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 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 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 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 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3[HCN][皮]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5mg/m3[皮][CN]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异菸酸钠-巴比安酸钠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 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 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氰化

氰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silver cyanide 中文名称 2: 氰化钾 英文名称 2: silver potassium cyanide 技术明书编码: 2673 CAS No.: 506-61-1 分子式: KAg(CN)2 分子量: 199.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钾 506-6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钾 506-61-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氰化钾 506-61-1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均有毒。口服剧毒 。非骤死者先出现感觉无力、头痛、眩晕 、恶心、呼吸困难等,随后面色苍白、抽 搐、失去知觉,呼吸停止而死亡。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剧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遇高热分解释 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物、氰化氢、氧化钾、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 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5mg(CN)/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对光敏感。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3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汞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汞 学品英文名称: mercury 中文名称 2: 水 技术明书编码: 1165 CAS No.: 7439-97-6 分子式: Hg 分子量: 200.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汞 7439-97-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汞 7439-97- 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汞 7439-97- 6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短期内大量吸入汞蒸气后引起急性中毒, 病人有头痛、头晕、乏力、多梦、睡眠障 碍、易激动、手指震颤、发热等全身症状 ,并有明显口腔炎表现。可有食欲不振、 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 红色斑丘疹。呼吸道刺激症状有咳嗽、咳 痰、胸痛、胸闷等。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 肺炎。可引起肾脏损伤。口服可溶性汞盐 引起急性腐蚀性胃肠炎,严重者发生昏迷 、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最 早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减退等神 经衰弱综合征,并有口腔炎。严重者可有 明显的性格改变,汞毒性震颤及四肢共济 失调等中毒性脑病表现,可伴有肾脏损害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 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叠氮化物、乙炔或氨反应可生成爆炸性 化合物。与乙烯、氯、氮甲烷、碳化钠 接触引起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汞。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 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 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转移回收。可 用多硫化钙或过量的硫磺处理。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采取降 温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 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戴化学安全 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 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 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易(可)燃 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0.02 前苏联 MAC(mg/m3): 0.2 TLVTN: OSHA 0.1mg/m3[上限值]; ACGIH 0.0025mg[Hg]/m3[蒸气][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40.2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溴酸

溴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溴酸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bromate 技术明书编码: 607 CAS No.: 分子式: AgBrO3 分子量: 235.7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酸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酸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溴酸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粉尘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口服刺激 胃肠道,引起腹痛,甚至有呕吐、剧烈胃 痛、出血性胃炎的表现。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铵盐、金属粉末、可燃物、 有机物或其它易氧化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经摩擦或受热易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 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能与铝、砷、铜、 碳、金属硫化物、有机物、磷、硒、硫剧 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溴化氢、氧化。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 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 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 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 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Ag] TLVTN: 0.1mg/m3(按 Ag 计)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作业工人应该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 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对光敏感。 熔点(℃): 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5.2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10-0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迭氮化

氮化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迭氮化学品英文名称: azoimide 中文名称 2: 迭氮酸 英文名称 2: hydrazoic acid 技术明书编码: 2157 CAS No.: 7782-79-8 分子式: HN3 分子量: 43.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迭氮化氢 7782-7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迭氮化氢 7782-79-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迭氮化氢 7782-79-8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可引起鼻、眼刺激,头痛、眩晕、支 气管炎、血压降低等,脉率增快或徐缓。 长期接触,可致低血压、搏动性头痛、心 悸、软弱无力、眼鼻刺激症状等。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和金属反应生成不稳 定的迭氮重金属化合物。与镉、铜、镍、 硝酸、氟发生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 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不要直接接触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 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砂土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烟 雾或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 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 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烟雾或蒸气。避免与硝酸、铜 、氟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硝酸、铜、氟、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0.1ppm(Cl 蒸气)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锂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锂 学品英文名称: lithium 中文名称 2: 金属锂 技术明书编码: 512 CAS No.: 7439-93-2 分子式: Li 分子量: 6.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锂 7439-93-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锂 7439-93- 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锂 7439-93- 2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强烈腐蚀性,眼和皮肤接触引起 刺激或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加热至熔融状态时能 在空气中自燃,但粉尘能在常温下燃烧。 遇水或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及热量, 能引起 燃烧。燃烧后即成熔融物流散,并放出白 色浓烟,使火场全部荫蔽。金属锂能在空 气、氧气、氮气或二氧化碳中燃烧,特别 是有氧化锂或氮化锂存在下极易燃烧。锂 在高温下能与混凝土或其它含湿的材料猛 烈反应,反应放出的氢气与空气能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与卤素、硫、磷等发生剧烈 的化学反应, 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锂。 灭火方法: 禁止使用水、泡沫或卤化物灭火剂。用二 氧化碳与干粉也无效。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用干燥石墨粉和干砂闷熄火苗,隔绝空气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 量泄漏:收入金属容器并保存在煤油或液 体石蜡中。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 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 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酸类、卤素接 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氩气中 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 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存于液体石蜡中,注意包装完整密封。储 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 25℃,相对湿度不超过 75% 。应与酸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10-0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锑粉

锑粉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锑粉 学品英文名称: antimony powder 技术明书编码: 858 CAS No.: 7440-36-0 分子式: Sb 分子量: 121.7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锑粉 7440- 3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锑粉 7440- 36-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锑粉 7440- 36-0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锑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内脏损害。 急性中毒:接触较高浓度引起化学性结膜 炎、鼻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 。口服引起急性胃肠炎。全身症状有疲乏 无力、头晕、头痛、四肢肌肉酸痛。可引 起心、肝、肾损害。 慢性影响:常出现头 痛、头晕、易兴奋、失眠、乏力、胃肠功 能紊乱、粘膜刺激症状。可引起鼻中隔穿 孔;在锑冶炼过程中可引起锑尘肺;对皮 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和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 发生爆炸。与硝酸铵、二氟化溴、氮化 溴、氯酸、氧化氯、氟化氯、硝酸、硝 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钾接触能引起反 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锑。 灭火方法: 采用干粉、干砂灭火。禁止用二氧化碳和 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大 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转移 回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 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相对湿 度不超过 8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 酸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1 前苏联 MAC(mg/m3): 0.5/0.2 TLVTN: OSHA 0.5mg/m3; ACGIH 0.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10-06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迭氮化钡(干的或含水50%)

氮化钡(干的或含水<50%)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迭氮化钡(干的或含水<50%) 学品英文名称: barium azide (dry or containing less than 50% water) 技术明书编码: 2154 CAS No.: 18810-58-7 分子式: Ba(N3)2 分子量: 22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迭氮化钡(干 的或含水 <50%) ≥50 % 18810- 5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迭氮化钡(干 的或含水 <50%) ≥50 % 18810- 58-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迭氮化钡(干 的或含水 <50%) ≥50 % 18810- 58-7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有毒。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吸收进入 体内,可影响神经系统、心脏和肾脏,重 者可引起惊厥和死亡。吸入可影响肺功能 。 燃爆危险: 本品属爆炸品,易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2%~5%硫酸钠溶 液洗胃,导泻。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干燥时,接触明火、高热或受到摩擦、震 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与酸反应生成爆 炸性的迭氮化氢。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 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 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 土压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入塑料桶内。大量泄 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 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应润湿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储存于 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 类、食用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 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禁止震动、撞 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0.5mg(Ba)/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10-0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高氯酸

高氯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高氯酸 学品英文名称: silver perchlorate 中文名称 2: 过氯酸 技术明书编码: 2357 CAS No.: 7783-93-9 分子式: AgCIO4 分子量: 207.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氯酸 84.8%(w) 7783-9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氯酸 84.8%(w) 7783-93-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高氯酸 84.8%(w) 7783-93-9 第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 用。吸入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进入体内 ,可引起质沉着病。受热分解释出氯气 。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摩擦、撞击易发生爆炸。与 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 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高热 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氯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 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 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 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 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 、还原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易( 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还原剂、食用 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 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 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84.8%(重量计)。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10-10 价格:¥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