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选项

大约有79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7991项,搜索耗时:0.0048秒。

危险学品安全应急指引卡(技术手册)

危险学品安全技术手册 编号 名称 分子式 危险类别 等级/规格 GJ-HF-MSDS-001 氨 NH3 毒害 GJ-HF-MSDS-002 盐酸 HCl 强腐蚀性 GJ-HF-MSDS-003 硫酸 H2SO4 强腐蚀性 GJ-HF-MSDS-004 磷酸 H3PO4 强腐蚀性 GJ-HF-MSDS-005 高锰酸钾 KMnO4 强氧化性 GJ-HF-MSDS-006 次氯酸钙 CaClO 具氧化性具腐蚀性 GJ-HF-MSDS-007 次氯酸钠 NaCLO 腐蚀性 GJ-HF-MSDS-008 苛性钠 NaOH 强腐蚀性 GJ-HF-MSDS-009 硝酸 HNO3 强腐蚀性 GJ-HF-MSDS-010 二氧化碳 CO2 窒息 GJ-HF-MSDS-011 无水乙醇 C2H6O 易燃易爆,有害 GJ-HF-MSDS-012 汽油 ------- 易燃易爆 GJ-HF-MSDS-013 柴油 ------- 易燃 GJ-HF-MSDS-014 氯化钡 BaCl2 毒害性 GJ-HF-MSDS-015 乙炔 C2H2 易燃 GJ-HF-MSDS-016 氮气 N2 不燃惰性气体 GJ-HF-MSDS-017 三氯甲烷 CHCl3 腐蚀性、毒性物质 GJ-HF-MSDS-018 硝酸银 AgNO3 具氧化性,高毒 GJ-HF-MSDS-019 冰醋酸 C2H4O2 酸性腐蚀品 GJ-HF-MSDS-020 测氯试剂 ------- 刺激性 GJ-HF-MSDS-021 重铬酸钾 K2Cr5O7 毒害、强氧化性、强腐蚀性 分析纯 GJ-HF-MSDS-022 HACH 铁试剂 ------- 剧毒品 GJ-HF-MSDS-023 氯化钠 NaCl 无 GJ-HF-MSDS-024 助洗剂 -------- 腐蚀性 GJ-HF-MSDS-025 亚硫酸氢钠 NaHSO3 具腐蚀性,毒害 GJ-HF-MSDS-026 硫酸亚铁 FeSO4 腐蚀性 GJ-HF-MSDS-027 链条润滑剂 -------- 刺激性 GJ-HF-MSDS-028 Luboklar XT 链条润滑剂 -------- 刺激性 GJ-HF-MSDS-029 打码机墨水 -------- 易燃 GJ-HF-MSDS-030 打码机溶剂 -------- 易燃 GJ-HF-MSDS-031 油漆类 ------- 易燃 GJ-HF-MSDS-0 苯 GJ-HF-MSDS-0 硫酸汞 GJ-HF-MSDS-0 碘酸钾 GJ-HF-MSDS-0 稀释剂 GJ-HF-MSDS-0 清洁剂 GJ-HF-MSDS-0 柠檬酸 GJ-HF-MSDS-0 迭氮化钠 GJ-HF-MSDS-0 刹车油 GJ-HF-MSDS-0 二氯甲烷 GJ-HF-MSDS-0 邻联甲苯胺 GJ-HF-MSDS-0 异丙醇(无水)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36 MB 时间:2025-08-11 价格:¥5.00

涉及危险学品应急预案

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据北京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小型危化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提纲》编制) 目 录 一、企业概况 二、应急救援系统 三、应急救援行动 四、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演练 五、应急救援预案修订 六、救援行动终结 七、附件 附件 1 北京 XX 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组织结构 附件 2 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附件 3 北京 XX 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地理位置交通 附件 4 北京 XX 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及消防器材配置图. 附件 5 甲苯安全技术明书MSDS) 附件 6 无水乙醇安全技术明书MSDS) 附件 7 异丙醇安全技术明书MSDS) 附件 8 丙酮安全技术明书MSDS) 附件 9 甲醇安全技术明书MSDS) 附件 10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明书MSDS) 附件 11 三氯乙烯安全技术明书MSDS) 附件 12 三氯乙烷安全技术明书MSDS) 企业名称:北京 XXX 电子材料厂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工业区园东路 2 号 法定代表人:张 XX 联系电话:010-81284210 制定时间:2007 年 2 月 6 日 修改时间: 北京 XXX 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危险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07.2.9 修改) 一、企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1.企业基本概况 企业名称:北京 XXX 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工业区园东路 2 号 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内地合资) 从业人员人数:18 人 成立日期:1995 年 3 月 23 日 生产经营范围:生产焊接材料产品、助焊剂、清洗剂、稀释剂 2.厂区气候及周边环境 厂区占地面积:11000 平方米 所在区域气候特点: 该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冬春季盛偏西北风,寒冷少雨雪;夏季炎热,雨量较多;秋季天高 气爽。附近无河流、湖泊。 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 11.3℃ 1 月份平均气温 —5℃ 7 月份平均气温 26℃ 极限最低气温 —27.4℃ 极限最高气温 40.6℃ 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冷) 41% 月平均相对湿度(最热) 77% 平均风速 2.6m/s,风向变化显著; 全年主导风向 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年平均降水量 560mm, 最少降水量(1969 年) 261.8mm 最大降水量(1959 年) 1057.5mm; 降水量一般集中在 6~8 月; 年平均无霜期 209 天 最大积雪深度 18cm 最大冻土深度 69cm 夏季气压(北京) 751.06mmHg 海拔高度(北京) 52.3m 地震裂度(北京) Ⅷ (Ⅷ度即破坏震,树木摇摆有时折断,重的家具物件移动很远或抛翻,较坚固的房屋损坏,墙壁起缝或

分类:事故与应急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45 KB 时间:2025-08-21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1,3-三乙氧基己烷

1,1,3-三乙氧基己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1,3-三乙氧基己烷 学品英文名称: 1,1,3-triethoxyhexane 英文名称 2: 3-ethoxyhexanal diethyl acetal 技术明书编码: 1721 CAS No.: 101-33-7 分子式: C12H26O3 分子量: 218.3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3-三乙氧 基己烷 101- 3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3-三乙氧 基己烷 101- 33-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1,3-三乙氧 基己烷 101- 3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8-23 价格:¥5.00

1.常见危化品安全技术明书

1 危化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1 1 目 录 表 1-001 乙炔气.................................................................................................................1 表 1-002 氧气.....................................................................................................................2 表 1-003 二氧化碳.............................................................................................................3 表 1-004 氢气.....................................................................................................................4 表 1-005 氩气.....................................................................................................................5 表 1-006 甲烷.....................................................................................................................6 表 1-007 四氢噻吩.............................................................................................................7 表 1-008 活性炭.................................................................................................................8 表 1-009 三乙胺.................................................................................................................9 表 1-010 硫代磷酰氯.......................................................................................................10 表 1-011 硫黄.................................................................................................................11 表 1-012 甲胺磷...............................................................................................................12 表 1-013 多聚甲醛.........................................................................................................13 表 1-014(附表 1-3)甲缩醛........................................................................................14 表 1-015 黄磷.................................................................................................................15 表 1-016 氯.....................................................................................................................16 表 1-017 三氯化磷...........................................................................................................17 表 1-018 甲醇...................................................................................................................19 表 1-019 液碱...................................................................................................................20 表 1-020 氨水...................................................................................................................21 表 1-021 硫酸二甲酯.......................................................................................................22 表 1-022 甲胺磷...............................................................................................................23 表 1-023 液氨...................................................................................................................24 表 1-024 氯仿...................................................................................................................25 表 1-025 二氯乙烷...........................................................................................................26 表 1-026 二硫化碳...........................................................................................................27 表 1-027 甲苯...................................................................................................................28 表 1-028 盐酸...................................................................................................................29 表 1-029 氯甲烷...............................................................................................................30 表 1-030 硫酸...................................................................................................................31 表 1-031 二甲苯...............................................................................................................33 表 1-032 醋酸酐...............................................................................................................34 表 1-033 多聚甲醛...........................................................................................................35 表 1-034 草甘膦...............................................................................................................36 表 1-035 稻瘟灵...............................................................................................................37 表 1-036 异丙胺...............................................................................................................38 表 1-037 漂白粉...............................................................................................................39 表 1-038 氯化氢...............................................................................................................40 表 1-039 氰化氢...............................................................................................................41 表 1-040 氰化钠...............................................................................................................42 表 1-041 氯乙酸...............................................................................................................43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2.63 M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6.危险学品安全技术手册MSDS(表格)

危险学品安全技术手册 MSDS学品清单) 编号 名称 分子式 危险类别 等级/规格 保管地点 使用部门 GJ-HF-MSDS-001 氨 NH3 毒害 冷冻机 工程部 GJ-HF-MSDS-002 盐酸 HCl 强腐蚀性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03 硫酸 H2SO4 强腐蚀性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04 磷酸 H3PO4 强腐蚀性 学品库 水处理 GJ-HF-MSDS-005 高锰酸钾 KMnO4 强氧化性 仓库 二氧化碳间 GJ-HF-MSDS-006 次氯酸钙 CaClO 具氧化性具腐蚀性 学品库 水处理 GJ-HF-MSDS-007 次氯酸钠 NaCLO 腐蚀性 水处理 水处理 GJ-HF-MSDS-008 苛性钠 NaOH 强腐蚀性 学品库 生产部 GJ-HF-MSDS-009 硝酸 HNO3 强腐蚀性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10 二氧化碳 CO2 窒息 气瓶/贮罐 现调、制造 GJ-HF-MSDS-011 无水乙醇 C2H6O 易燃易爆,有害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12 汽油 ------- 易燃易爆 仓储部 仓储部 GJ-HF-MSDS-013 柴油 ------- 易燃 油库 发电机 GJ-HF-MSDS-014 氯化钡 BaCl2 毒害性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15 乙炔 C2H2 易燃 工程/气瓶 工程 GJ-HF-MSDS-016 氮气 N2 不燃惰性气体 制造部 制造部 GJ-HF-MSDS-017 三氯甲烷 CHCl3 腐蚀性、毒性物质 品控部 品控部(污水站) GJ-HF-MSDS-018 硝酸银 AgNO3 具氧化性,高毒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19 冰醋酸 C2H4O2 酸性腐蚀品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20 测氯试剂 ------- 刺激性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21 重铬酸钾 K2Cr5O7 毒害、强氧化性、强腐蚀性 分析纯 品控部 品控部 GJ-HF-MSDS-022 HACH 铁试剂 ------- 剧毒品 品控部 品控部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21 M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二甲醚(MSDS)

二甲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甲醚 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 ether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明书编码: 分子式: C 2 H 6 O 分子量: 46.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CAS No.: 115-10-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后可引起 麻醉、窒息感。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 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 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 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 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 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 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 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分类:安全培训材料 行业:其它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16 KB 时间:2025-09-0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1,3,3-三乙氧基丙烷

1,3,3-三乙氧基丙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1,3,3-三乙氧基丙烷 学品英文名称: 1,3,3-triethoxypropane 中文名称 2: 1,1,3-三乙氧基丙烷 技术明书编码: 132 CAS No.: 7789-92-6 分子式: C9H20O3 分子量: 176.2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3-三乙氧 基丙烷 7789-9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3-三乙氧 基丙烷 7789-9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3-三乙氧 基丙烷 7789-9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 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 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 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 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眼睛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

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 学品英文名称: 3,7-dinitroso-1,3,5,7-tetraazobicyclo- nonane 中文名称 2: 发泡剂 H 技术明书编码: 472 CAS No.: 101-25-7 分子式: C5H10N6O2 分子量: 18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亚硝 基五亚甲基 四胺 101- 2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亚硝 基五亚甲基 四胺 101- 25-7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N,N-二亚硝 基五亚甲基 四胺 101- 25-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热解能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烟雾。口 服具有中等毒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 烧。与碱、酸或酸雾接触将迅速起火燃烧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 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采用水、砂土灭火。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水 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密闭的塑料 桶或纸板桶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 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毒物渗透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 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 触。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相 对湿度不超过 80%。应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食用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毒物渗透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化学 品中 文名 称: O,O' -二 甲基 硫代 磷酰 氯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O,O'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化学 品英 文名 称: O,O'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化学 O,O' 技术 1249 CAS 2524 分子 C2H 分子 160. 品英 文名 称: - dime thylt hiop hosp horyl chlor ide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说明 书编 码: No. : -03- 0 式: 6ClO 2PS 量: 56 技术 说明 书编 码: 1249 CAS No. : 2524 -03- 0 分子 式: C2H 6ClO 2PS 分子 量: 160. 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有害物成分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O,O'-二甲基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7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二醇

三乙二醇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二醇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 glycol 中文名称 2: 三甘醇 英文名称 2: triglycol 技术明书编码: 1355 CAS No.: 112-27-6 分子式: C6H14O4 分子量: 15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 112-2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 112-2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 112-2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无中毒病例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 有吸水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二醇丁基醚

三乙二醇丁基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二醇丁基醚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中文名称 2: 丁氧基三乙二醇 英文名称 2: butoxytriglycol 技术明书编码: 2739 CAS No.: 143-22-6 分子式: C10H22O4 分子量: 206.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丁 基醚 143- 2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丁 基醚 143- 22-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丁 基醚 143- 2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引起中毒。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遇热分解释出 有刺激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 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 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 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 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 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二醇乙醚

三乙二醇乙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二醇乙醚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 glycol ethyl ether 技术明书编码: 1680 CAS No.: 112-50-5 分子式: C8H18O4 分子量: 178.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乙 醚 112-5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乙 醚 112-50-5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乙 醚 112-50-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眼和皮肤几乎无刺激性。未见职业性危 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 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 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 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液体。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255.8 相对密度(水=1): 1.02(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0.0013(20℃))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8.8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二醇甲醚

三乙二醇甲醚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二醇甲醚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中文名称 2: 三甘醇单甲醚 英文名称 2: triglycol monomethyl ether 技术明书编码: 2740 CAS No.: 112-35-6 分子式: C7H16O4 分子量: 164.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甲 醚 112-3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甲 醚 112-35-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二醇甲 醚 112-3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引起中毒。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遇热分解释出具刺激 性的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 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 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 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 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 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 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四胺

三乙四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四胺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tetramine 中文名称 2: 三亚乙基四胺 技术明书编码: 972 CAS No.: 112-24-3 分子式: C6H18N4 分子量: 146.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四胺 ≥94.0% 112-24-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四胺 ≥94.0% 112-24-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四胺 ≥94.0% 112-24-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头痛、恶心、 呕吐和昏迷。极高浓度或长时间吸入可引 起意识丧失,甚至死亡。蒸气、液体或雾 对眼有强烈腐蚀作用,重者可致失明。皮 肤接触可发生灼伤;对皮肤有强致敏作用 ;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口服液体灼伤 消化道。 慢性影响:本品有显著的致敏作 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气 体。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 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 :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 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 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 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 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 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 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四胺六乙酸

三乙四胺六乙酸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四胺六乙酸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 tetramine hexaacetic acid 英文名称 2: TTHA 技术明书编码: 2742 CAS No.: 869-52-3 分子式: C18H30N4O12 分子量: 494.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四胺六 乙酸 869- 5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四胺六 乙酸 869- 52-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四胺六 乙酸 869- 52-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 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 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 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 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 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 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 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 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 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 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1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氧基甲基硅烷

三乙氧基甲基硅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氧基甲基硅烷 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triethoxysilane 中文名称 2: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英文名称 2: triethoxy methyl silane 技术明书编码: 1470 CAS No.: 2031-67-6 分子式: C7H18O3Si 分子量: 178.3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氧基甲 基硅烷 2031-6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氧基甲 基硅烷 2031-67-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氧基甲 基硅烷 2031-67-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 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 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 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5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磷酸酯

三乙磷酸酯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磷酸酯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 phosphate 中文名称 2: 磷酸三乙酯 英文名称 2: TEP 技术明书编码: 2027 CAS No.: 78-40-0 分子式: C6H15O4P 分子量: 182.1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磷酸酯 78-4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磷酸酯 78-4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磷酸酯 78-4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能对身体 有害。有刺激和局部麻醉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 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

三乙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amine 中文名称 2: N,N-二乙基乙胺 英文名称 2: N,N-diethylethan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347 CAS No.: 121-44-8 分子式: C6H15N 分子量: 101.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胺 121- 44-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胺 121- 44-8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胺 121- 44-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 肺水肿甚至死亡。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 胃。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 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 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 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 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防毒物渗透 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 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要求密封, 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 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 TLVTN: OSHA 25ppm; ACGIH 1ppm,4.1mg/m3[ 皮] TLVWN: ACGIH 3ppm,12.4mg/m3[皮]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9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三乙醇胺

三乙醇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醇胺 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anolamine 技术明书编码: 1596 CAS No.: 102-71-6 分子式: C6H15NO3 分子量: 149.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醇胺 102-7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醇胺 102-71-6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三乙醇胺 102-7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局部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可致皮 炎和湿疹,与过敏有关。本品蒸气压低, 工业接触中吸入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 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 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 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 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 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 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 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5mg/m3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尘口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3 KB 时间:2025-09-18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学品英文名称: ethyltriethoxysilane 中文名称 2: 三乙氧基乙基硅烷 英文名称 2: triethoxy ethyl silane 技术明书编码: 1439 CAS No.: 1978-7-9 分子式: C8H20O3Si 分子量: 192.3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基三乙氧 基硅烷 78- 0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基三乙氧 基硅烷 78- 07-9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基三乙氧 基硅烷 78- 07-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无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 面罩),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 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防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包装 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 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 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乙烯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三乙氧基硅烷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乙烯三乙氧基硅烷 学品英文名称: vinyltriethoxy silane 中文名称 2: 三乙氧基乙烯硅烷 英文名称 2: triethoxyvinyl silane 技术明书编码: 1550 CAS No.: 78-08-0 分子式: C8H18O3Si 分子量: 190.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三乙氧 基硅烷 78- 0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三乙氧 基硅烷 78- 08-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烯三乙氧 基硅烷 78- 08-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后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和共济失调 。大量吸入可能致死。对眼有刺激性,摄 入对机体有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 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 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6 KB 时间:2025-09-20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亚磷酸三乙

亚磷酸三乙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亚磷酸三乙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 phosphite 技术明书编码: 1118 CAS No.: 122-52-1 分子式: C6H15O3P 分子量: 166.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乙 酯 40% 122- 5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乙 酯 40% 122- 52-1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磷酸三乙 酯 40% 122- 52-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 肤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 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 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 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六亚甲基四胺

六亚甲基四胺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六亚甲基四胺 学品英文名称: hexamethylenetetramine 中文名称 2: 乌洛托品 英文名称 2: Urotropine 技术明书编码: 484 CAS No.: 100-97-0 分子式: C6H12N4 分子量: 140.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亚甲基四 胺 100-9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亚甲基四 胺 100-97-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六亚甲基四 胺 100-97-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皮疹 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 ,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接 触可引起皮炎,奇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 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 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 布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远离 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 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粉尘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 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 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细粒状结晶,味初甜后苦。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4 KB 时间:2025-09-24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原丙酸三乙

原丙酸三乙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原丙酸三乙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 orthopropionate 中文名称 2: 三乙氧基丙烷 英文名称 2: ethyl orthopropinate 技术明书编码: 1882 CAS No.: 115-80-0 分子式: C9H20O3 分子量: 176.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原丙酸三乙 酯 115-8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原丙酸三乙 酯 115-80-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原丙酸三乙 酯 115-8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雾对眼睛、 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 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 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 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 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 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 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 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 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7 KB 时间:2025-09-25 价格:¥5.00

学品安全技术明书MSDS)-柠檬酸三乙

柠檬酸三乙学品安全技术明书 第一部分:学品名称 学品中文名称: 柠檬酸三乙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 citrate 中文名称 2: 2-羟基-1,2,3-丙烷三羧酸三乙技术明书编码: 2637 CAS No.: 77-93-0 分子式: C12H20O7 分子量: 276.3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柠檬酸三乙 酯 77-9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柠檬酸三乙 酯 77-93-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柠檬酸三乙 酯 77-9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据实验资料,对眼睛、皮肤无刺激作用。 目前,未见中毒报告。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 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 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 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 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 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密闭化。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 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 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 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 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 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化。保证良好的自燃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分类: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行业:化工行业 文件类型:Word 文件大小:39.2 KB 时间:2025-09-28 价格:¥5.00